登陆注册
63246100000002

第2章 我的母亲的订婚

太子会是我们家乡秋天最热闹的神会,但这一年的太子会却使许多人失望。

神伞一队过去了。都不过是本村各家的绫伞,没有什么新鲜花样。去年大家都说,恒有绸缎庄预备了一顶珍珠伞。因为怕三先生说话,故今年他家不敢拿出来。

昆腔今年有四队,总算不寂寞。昆腔子弟都穿着“半截长衫”,上身是白竹布,下半是湖色杭绸。每人小手指上挂着湘妃竹柄的小纨扇,吹唱时纨扇垂在笙笛下面摇摆着。

扮戏今年有六出,都是“正戏”,没有一出花旦戏。这也是三先生的主意。后村的子弟本来要扮一出《翠屏山》,也因为怕三先生说话,改了《长坂坡》。其实七月的日光底下,甘糜二夫人脸上的粉已被汗洗光了,就有潘巧云也不会怎样特别出色。不过看会的人的心里总觉得后村很漂亮的小棣没有扮潘巧云的机会,只扮作了麋夫人,未免太可惜了。

今年最扫兴的是没有扮戏的“抬阁”。后村的人早就练好了两架“抬阁”,一架是《龙虎斗》,一架是《小上坟》。不料三先生今年回家过会场,他说抬阁太高了,小孩子热天受不了暑气,万一跌下来,不是小事体。他极力阻止,抬阁就扮不成了。

粗乐和昆腔一队一队地过去了。扮戏一出一出地过去了。接着便是太子的神轿。路旁的观众带着小孩的,都喊道,“拜呵!拜呵!”许多穿着白地蓝花布褂的男女小孩都合掌拜揖。

神轿的后面便是拜香的人!有的穿着夏布长衫,捧着炷香;有的穿着短衣,拿着香炉挂,炉里烧着檀香。还有一些许愿更重的,今天来“吊香”还愿;他们上身穿白布褂,扎着朱青布裙,远望去不容易分别男女。他们把香炉吊在铜钩上,把钩子钩在手腕肉里,涂上香灰,便可不流血。今年吊香的人很多,有的只吊在左手腕上,有的双手都吊;有的只吊一个小香炉,有的一只手腕上吊着两个香炉。他们都是虔诚还愿的人,悬着挂香炉的手腕,跟着神轿走多少里路,虽然有自家人跟着打扇,但也有半途中暑热走不动的。

冯顺弟搀着她的兄弟,跟着她的姑妈,站在路边石磴上看会。她今年十四岁了。家在十里外的中屯,有个姑妈嫁在上庄,今年轮着上庄做会,故她的姑丈家接她姊弟来看会。

她是个农家女子,从贫苦的经验里得着不少的知识,故虽是十四岁的女孩儿,却很有成人的见识。她站在路旁听着旁人批评今年的神会,句句总带着“三先生”。“三先生今年在家过会,可把会弄糟了。”“可不是呢?抬阁也没有了。”“三先生还没有到家,八都的鸦片烟馆都关门了,赌场也都不敢开了。七月会场上没有赌场,又没有烟灯,这是多年没有的事。”

看会的人,你一句,他一句,顺弟都听在心里。她心想,三先生必是一个了不得的人,能叫赌场烟馆不敢开门。

会过完了,大家纷纷散了。忽然她听见有人低声说,“三先生来了!”她抬起头来,只见路上的人都纷纷让开一条路;只听见许多人都叫“三先生”。

前面走来了两个人。一个高大的中年人,面容紫黑,有点短须,两眼有威光,令人不敢正眼看他;他穿着苎布大袖短衫,苎布大脚管的裤子,脚下穿着苎布鞋子,手里拿着一杆旱烟管。和他同行的是一个老年人,瘦瘦身材,花白胡子,也穿着短衣,拿着旱烟管。

顺弟的姑妈低低说:“那个黑面的,是三先生;那边是月吉先生,他的学堂就在我们家的前面。听人说三先生在北边做官,走过了万里长城,还走了几十日,都是没有人烟的地方,冬天冻杀人,夏天热杀人;冬天冻塌鼻子,夏天蚊虫有苍蝇那么大。三先生肯吃苦,不怕日头不怕风,在万里长城外住了几年,把脸晒的像包龙图一样。”

这时候,三先生和月吉先生已走到她们面前,他们站住说了一句话,三先生独自下坡去了;月吉先生却走过来招呼顺弟的姑妈,和她们同行回去。

月吉先生见了顺弟,便问道:“灿嫂,这是你家金灶舅的小孩子吗?”

“是的。顺弟,诚厚,叫声月吉先生。”

月吉先生一眼看见了顺弟脑后的发辫,不觉喊道:“灿嫂,你看这姑娘的头发一直拖到地!这是贵相!是贵相!许了人家没有?”

这一问把顺弟羞得满脸绯红,她牵着她弟弟的手往前飞跑,也不顾她姑妈了。

她姑妈一面喊:“不要跌了!”回头对月吉先生说:“还不曾许人家。这孩子很稳重,很懂事。我家金灶哥总想许个好好人家,所以今年十四岁了,还不曾许人家。”

月吉先生说:“你开一个八字给我,我给她排排看。你不要忘了。”

他到了自家门口,还回过头来说:“不要忘记,叫灿哥抄个八字给我。”

顺弟在上庄过了会场,她姑丈送她姊弟回中屯去。七月里天气热,日子又长,他们到日头快落山时才起身,走了十里路,到家时天还没全黑。

顺弟的母亲刚牵了牛进栏,见了他们,忙着款待姑丈过夜。

“爸爸还没有回来吗?”顺弟问。

“姊姊,我们去接他。”姊姊和弟弟不等母亲回话,都出去了。

他们到了村口,远远望见他们的父亲挑着一担石头进村来。他们赶上去喊着爸爸,姊姊弟弟每人从挑子里拿了一块石头,捧着跟他走。他挑到他家的旧屋基上,把石子倒下去,自己跳下去,把石子铺平,才上来挑起空担回家去。

顺弟问:“这是第三担了吗?”

她父亲点点头,只问他们看的会好不好,戏好不好,一同回家去。

顺弟的父亲姓冯,小名金灶。他家历代务农,辛辛苦苦挣起了一点点小产业,居然有几亩自家的田,一所自家的屋。金灶十三四岁的时候,“长毛贼”到了徽州,中屯是绩溪北乡的大路,整个村子被“长毛”烧成平地。金灶的一家老幼都被杀了,只剩他一人,被“长毛”掳去。“长毛”军中的小头目看这个小孩子有气力,能吃苦,就把他脸上刺了“太平天国”四个蓝字,叫他不能逃走。军中有裁缝,见这个孩子可怜,收他做徒弟,叫他跟着学裁缝。金灶学了一手好裁缝,在长毛营里混了几年,从绩溪到宁国、广德,居然被他逃走出来。但因为面上刺了字,捉住他的人可以请赏,所以他不敢白日露面。他每日躲在破屋场里,挨到夜间,才敢赶路。他吃了种种困苦,好容易回到家乡,只寻得一片焦土,几座焦墙,一村的丁壮留剩的不过二三十人。

金灶是个肯努力的少年,他回家之后,寻出自家的荒田,努力耕种。有余力就帮人家种田,做裁缝。不上十年,他居然修葺了村里一间未烧完的砖屋,娶了一个妻子。夫妻都能苦做苦吃,渐渐有了点积蓄,渐渐挣起了一个小小的家庭。

他们头胎生下一个女儿。在那大乱之后,女儿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她的名字叫作顺弟,取个下胎生个弟弟的吉兆。隔了好几年,果然生了一个儿子,他们都很欢喜。

金灶为人最忠厚;他的裁缝手艺在附近村中常有雇主,人都说他诚实勤谨。外村的人都尊敬他,叫他金灶官。

但金灶有一桩最大的心愿,他总想重建他祖上传下来、被“长毛”烧了的老屋。他一家人都被杀完了,剩下他这一个人,他觉得天留他一个人是为中兴他的祖业的。他立下了一个誓愿:要在老屋基上建造起一所更大又更讲究的新屋。

他费了不少功夫,把老屋基扒开,把烧残砖瓦拆扫干净,准备重新垫起一片高地基,好在上面起造一所高爽干燥的新屋。他每日天未明就起来了;天刚亮,就到村口溪头去拣选石子,挑一大担回来,铺垫地基。来回挑了三担之后,他才下田去做工;到了晚上歇工时,他又去挑三担石子,才吃晚饭。农忙过后,他出村帮人家做裁缝,每天也要先挑三担石子,才去上工;晚间吃了饭回来,又要挑三担石子,才肯休息。

这是他的日常功课,家中的妻子女儿都知道他的心愿,女流们不能帮他挑石头,又不能劝他休息,劝他也没有用处。有时候,他实在疲乏了,挑完石子回家,倒在竹椅上吸旱烟,眼望着十几岁的女儿和几岁的儿子,微微叹一口气。

顺弟已是懂事的了,她看见她父亲这样辛苦做工,她心里好不难过。她常常自恨不是个男子,不能代她父亲下溪头去挑石头。她只能每日早晚到村口去接她父亲,从他的担子里捧出一两块石头来,拿到屋基上,也算是分担了他的一点辛苦。

眼看屋基渐渐垫高了,但砖瓦木料却全没有着落。高敞的新屋还只存在她一家人的梦里。顺弟有时做梦,梦见她是个男子,做了官回家看父母,新屋早已造好了,她就在黑漆的大门外下轿。下轿来又好像做官的不是她,是她兄弟。

这一年,顺弟十七岁了。

一天的下午,金灶在三里外的张家店做裁缝,忽然走进了一个中年妇人,叫声“金灶舅”。他认得她是上庄的星五嫂,她娘家离中屯不远,所以他从小认得她。她是三先生的伯母,她的丈夫星五先生也是八都的有名绅士,所以人都叫她“星五先生娘”。

金灶招呼她坐下。她开口道:“巧极了,我本打算到中屯看你去,走到了张家店,才知道你在这里做活。巧极了。金灶舅,我来寻你,是想开你家顺弟的八字。”

金灶问是谁家。

星五先生娘说:“就是我家大侄儿三哥。”

“三先生?”

“是的,三哥今年四十七,前头讨的七都的玉环,死了十多年了。玉环生下了儿女一大堆——三个儿子,三个女——现在都长大了。不过他在外头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他写信来家,要我们给他定一头亲事。”

金灶说:“我们种田人家的女儿哪配做官太太?这件事不用提。”

星五先生娘说:“我家三哥有点怪脾气。他今年写信回来说,一定要讨一个做庄稼人家的女儿。”“什么道理呢?”“他说,做庄稼人家的人身体好,不会像玉环那样痨病鬼。他又说,庄稼人家晓得艰苦。”

金灶说:“这件事不会成功的。一来呢,我们配不上做官人家。二来,我家女人一定不肯把女儿给人做填房。三来,三先生家的儿女都大了,他家大儿子大女儿都比顺弟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晚娘是不容易做的。这个八字不用开了。”

星五先生娘说:“你不要客气,顺弟很稳重,是个有福气的人。金灶舅,你莫怪我直言,顺弟今年十七岁了,眼见一二十岁到头上,你哪里去寻一个青头郎?填房有什么不好?三哥的信上说了,新人过了门,他就要带上任去。家里的儿女,大女儿出嫁了;大儿子今年做亲,留在家里;二女儿是从小给了人家了;三女儿也留在家里。将来在任上只有两个双胞胎的十五岁小孩子,他们又都在学堂里。这个家也没有什么难照应。”

金灶是个老实人,他也明白她的话有驳不倒的道理。家乡风俗,女儿十三四岁总得定亲了。十七八岁的姑娘总是做填房的居多。他们夫妇因为疼爱顺弟,总想许个念书人家,所以把她耽误了。这是他们做父母的说不出的心事。所以他今天很有点踌躇。

星五先生娘见他踌躇,又说道:“金灶舅,你不用多心。你回去问问金灶舅母,开个八字。我今天回娘家去,明朝我来取。八字对不对,辰肖合不合,谁也不知道。开个八字总不妨事。”

金灶一想,开个八字诚然不妨事,他就答应了。

这一天,他从张家店回家,顺弟带了弟弟放牛去了,还没有回来。他放下针线包和熨斗,便在门里板凳上坐下来吸旱烟。他的妻子见他有心事的样子,忙过来问他。他把星五嫂的话对她说了。

她听了大生气,忙问:“你不曾答应她开八字?”

他说:“我说要回家商量商量。不过开个八字给他家,也不妨事。”

她说:“不行。我不肯把女儿许给快五十岁的老头子。他家儿女一大堆,这个晚娘不好做。做官的人家看不起我们庄户人家的女儿,将来让人家把女儿欺负煞,谁家来替我们申冤?我不开八字。”

他慢吞吞地说:“顺弟今年十七岁了,许人家也不容易。三先生是个好人。——”

她更生气了:“是的,都是我的不是。我不该心高,耽误了女儿的终身。女儿没人家要了,你就想送给人家做填房,做晚娘。做填房也可以,三先生家可不行。他家是做官人家,将来人家一定说我们贪图人家有势力,把女儿卖了,想换个做官的女婿。我背不起这个恶名。别人家都行,三先生家我不肯。女儿没人家要,我养她一世。”

他们夫妻吵了一场,后来金灶说:“不要吵了。这是顺弟自家的事,吃了夜饭,我们问问她自己。好不好?”她也答应了。

晚饭后,顺弟看着兄弟睡下,回到菜油灯下做鞋。金灶开口说:“顺弟,你母亲有句话要问你。”

顺弟抬起头来,问妈有什么话。她妈说:“你爸爸有话问你,不要朝我身上推。”

顺弟看她妈有点气,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好问爸爸。她爸对她说:“上庄三先生要讨个填房,他家今天叫人来开你的八字。你妈嫌他年纪太大,四十七岁了,比你大三十岁,家中又有一大堆儿女。晚娘不容易做,我们怕将来害了你一世,所以要问问你自己。”

他把今天星五嫂的话说了一遍。

顺弟早已低下头去做针线,半晌不肯开口。她妈也不开口。她爸也不说话了。

顺弟虽不开口,心里却在那儿思想。她好像闭了眼睛,看见她的父亲在天刚亮的时候挑着一大担石头进村来;看见那大块屋基上堆着他一担一担的挑来的石头;看见她父亲晚上坐在黑影地里沉思叹气。一会儿,她又仿佛看见她做了官回来,在新屋的大门口下轿。一会儿,她的眼前又仿佛现出了那紫黑面孔,两眼射出威光的三先生。……

她心里这样想:这是她帮她父母的机会到了。做填房可以多接聘金。前妻儿女多,又是做官人家,聘金财礼总应该更好看点。她将来总还可以帮她父母的忙。她父亲一生梦想的新屋总可以成功。……三先生是个好人,人人都敬重他,只有开赌场烟场馆的人怕他恨他。……

她母亲说话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想。她妈说:“对了我们,有什么话不好说?你说吧!”

顺弟抬起眼睛来,见她爸妈都望着她自己。她低下头去,红着脸说道:“只要你们俩都说他是个好人,请你们俩做主。”她接着又加上一句话,“男人家四十七岁也不能算是年纪大。”

她爸叹了一口气。她妈可气的跳起来了,愤愤地说:“好呵!你想做官太太了!好罢!听你情愿吧!”

顺弟听了这句话,又羞又气,手里的鞋面落在地上,眼泪直滚下来。她拾起鞋面,一声不响,走到她房里去哭了。

经过了这一番家庭会议之后,顺弟的妈明白她女儿是愿意的了,她可不明白她情愿卖身来帮助爹妈的苦心,所以她不指望这门亲事成功。

她怕开了八字去,万一辰肖相合,就难回绝了;万一八字不合,旁人也许要笑她家高攀不上做官人家。她打定主意,要开一张假八字给媒人拿去。第二天早晨,她到祠堂蒙馆去,请先生开一个庚帖,故意错报了一天生日,又错报了一个时辰。先生翻开《万年历》,把甲子查明写好,她拿回去交给金灶。

那天下午,星五先生娘到张家拿到了庚帖,高兴得很。回到了上庄,她就去寻着月吉先生,请他把三先生和她的八字排排看。

月吉先生看了八字,问是谁家女儿。

“中屯金灶官家的顺弟。”

月吉先生说,“这个八字开错了。小村乡的蒙馆先生连官本(俗称历书为官本)也不会查,把八个字抄错了四个字。”

星五先生娘说,“你怎么知道八字开错了?”

月吉先生说,“我算过她的八字,所以记得。大前年村里七月会,我看见这女孩子,她不是灿嫂的侄女吗?圆圆面孔,有一点雀斑,头发很长,是吗?面貌并不美,倒稳重得很,不像个庄稼人家的孩子。我那时问灿嫂讨了她的八字来算算看。我算过的八字,三五年不会忘记的。”

他抽开书桌的抽屉,寻出一张字条来,说,“可不是呢?在这里了。”他提起笔来,把庚帖上的八字改正,又把三先生的写出。他排了一会儿,对星五先生娘说,“八字是对的,不用再去对了。星五嫂,你的眼力不差,这个人配得上三哥。相貌是小事,八字也是小事,金灶官家的规矩好。你明天就去开礼单。三哥那边,我自己写信去。”

过了两天,星五先生娘到了中屯,问金灶官开“礼单”。她埋怨道,“你们村上的先生不中用,把八字开错了,几乎误了事。”

金灶嫂心里明白,问谁说八字开错了的。星五先生娘一五一十地把月吉先生的话说了。金灶夫妻很诧异,他们都说,这是前世注定的姻缘。金灶嫂现在也不反对了。他们答应开礼单,叫她隔几天来取。

冯顺弟就是我的母亲,三先生就是我的父亲铁花先生。在我父亲的日记上,有这样几段记载: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二月]十六日,行五十里,抵家。……

二十一日,遣媒人订约于冯姓,择定三月十二日迎娶。……

三月十一日,遣舆诣七都中屯迎娶冯氏。

十二日,冯氏至。行合卺礼。谒庙。

十三日,十四日,宴客。……

四月初六日,往中屯,叩见岳丈岳母。

初七日,由中屯归。……

五月初九日,起程赴沪,天雨,行五十五里,宿旌之新桥。十九,六,廿六

同类推荐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讲述的是畅启宝的一生,他出生于一九二一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 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本书讲述了名人勤奋佳话、名人教子佳话、名人尊师敬老佳话、名人幽默趣事等近200篇名人故事。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歌唱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歌唱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歌唱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是我不要脸

    是我不要脸

    “大哥我错了。”“那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瞧你说的,没错就不能被您骂几句吗?”“你把老子当什么人呢,像你这种没做错事还认错的人,就活该被骂,我早说过老子骂人绝对是有理由的。”——————脸这种东西很多时候,自己是看不到的。那些发过的誓言,就等老天爷罚你的时候,再管他吧。其实,我只想做个好人。
  • 桃花一树醉春风

    桃花一树醉春风

    最难过的不是不曾遇见,而是遇见了,也得到了,又匆忙的失去。然后,在心底留一道疤。它让你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疼,你连反抗的权力都没有。时光漫不经心,总以为这没什么大不了,殊不知这样的岁月,流走一秒少一秒。年华虽不老,记忆业已远。很奇怪人总是活在怀念里,长大了怀念小时候,老了怀念青春时光,失去了怀念拥有时……什么时候能够拥有时珍惜,离去后不留遗憾?时间最大的魅力便在于,你不知何时会拥有又不知什么时候会失去,它总是给你一种未知的期待。期待中欣喜与忐忑、悲伤同在。
  • 愿护她一世

    愿护她一世

    曾今许诺护她一世,如今归来,是否实现诺言
  • 异世救赎

    异世救赎

    狂暴状态下实力剧增的狂战士、炼制天材地宝逆天改命的丹药师以及无形无色却杀人无影的毒师?来自异世的少年无意中卷入这个充满斗气、魔法和丹药的世界,他以惊人的天赋打败所谓的天才!他以傲世的姿态俯览冰山美人!他登上那权势的巅峰,踏破规则的束缚,谱写异世无与伦比的狂想曲!
  • 芊芊繁星

    芊芊繁星

    表面一个乡下小姐,傻乎乎的,还有着乐观的心态。其实背地里却隐藏了众多马甲。母亲不疼?没事,有父亲。妹妹不是亲生的?没事,有弟弟。别人嘲笑她什么都没用?来来,我给你展示一下什么叫做爸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渡亡经

    渡亡经

    失忆的莲灯被王阿萨刨挖出墓坑的时候十三岁,十五岁那年得知自己的身世她从敦煌去了长安。在那里她遇见了传说中有一百八十岁的国师。国师是个矫情的美男,而莲灯却意外的发现了他背后另一幅不为人知的面孔……
  • 幻雾岛

    幻雾岛

    如梦似幻、云雾缭绕的一座岛屿,本应如仙境似神居,岛上之人不食人间烟火,淡忘事俗。四个懵懂的少年,却发现了一件惊世之秘,他们为了将其揭开,努力提升修为,不惧一切生死之危,只为求一个真像。--------------新书刚刚开始,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您的点击与收藏对本书无比重要。小峰我拜谢了。
  • exo星光森林

    exo星光森林

    夜晚慢慢降临,我盖好被子,开好空调,准备好好的睡一觉了。就在快要睡着的时候,从隔壁传来一阵整耳欲聋的音乐声,我把被子盖在头上,又准备进入梦乡,可是,隔壁依然是吵吵闹闹。我终于受不了了,直接穿着我那印着海绵宝宝的睡衣,踩上人字拖,直接冲到隔壁邻居的门口,大叫:“喂,那谁,叫什么吴什么什么的,你还让不让人睡觉了!!!!大晚上的!!我明天还要去上学呢!”十秒钟过去了,楼道里除了嘈杂的音乐声什么都没有。
  • 晋商巨子传奇

    晋商巨子传奇

    古代的职场也不好混。一个十三岁的懵懂少年,怀揣梦想,几经波折,进入一家百年老字号学徒。他单纯善良,诚实敬业,换来的却是妒忌、眼红、猜忌和陷害,人生跌入低谷。他和身边三个女人的悲欢离合,几经艰难曲折和起落沉浮,人生的苦难和挫折甚至九死一生,磨炼出他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品格,终于脱颖而出,成就了他一代晋商巨子的传奇——他以超凡的胆识和才干,敢为天下先,开拓出一条举世闻名的从中国南方直达欧洲的茶叶贸易之路,创造出十九世纪的商业神话。他的成功人生,也为现代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