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60600000002

第2章 日常交际的礼仪

生活是人生的大课堂。日常交际即是检测人的礼仪素质的大考场。从对他人的称谓到见面握手致意;从交换名片到相互攀谈,其中的礼仪细节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文明素质。学习和运用日常交际中的礼仪,不仅有利于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密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利于树立个人文明礼貌、友善亲和的良好形象。可以说,讲究礼仪规范,日常交际就有了受人尊敬和欢迎的人际交往通行证。

一 称呼他人的礼仪

称呼,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使用的称谓和呼语,用以指代某人或引起某人注意,是表达人的不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在社交活动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和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对它不能疏忽大意,掉以轻心。

01 称呼:社交修养的文明标志

称呼的特征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始终明确称呼的特征。

①简洁性。人们在使用称呼时,简洁的要求是音节较少,形式较为简单,叫起来方便,易引起对方的注意与兴趣。

②褒贬性。在称呼时,明显地表现出褒贬之意。

③开启性。人们使用称呼语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进而表述更多的内容。

称呼的作用

在社交礼仪中,称呼具有如下作用:

①称呼的运用标志着人际关系的实质。

②表现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和情感。

③显示出人与人之间亲疏恩怨的概貌。

④反映人们情绪的消长和事情的成败。

称呼的种类

称呼比较典型的有尊称和泛称两种。尊称是指对人尊敬的称呼;泛称是指对人的一般称呼。

①尊称。现代汉语常用的有:“您”“贵姓”“某老”。其中“某老”专指德高望重的老人,有三种用法:一是“您”+“老”,如“您老近来如何?”二是“姓”+“老”,如“冯老”“李老”。三是双音名字中的头一个字+“老”,如“望老(对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的尊称)”。

②泛称。以正式社交场合与非正式社交场合来划分,常用的泛称呼有以下几种:一是正式社交场合泛称呼的表达。姓或姓名+职称/职衔/职务,如罗教授、李将军、刘厅长;姓名,如章爱青;泛尊称或职业称,如同志、先生、小姐、大使先生。二是非正式社交场合称呼的表达。姓+辈分称呼或辈分称呼,如李伯伯、王叔叔或叔叔;名或名+同志,如铁安或铁安同志。老/小+姓,如老李、小张。

02 称呼的使用不可失礼无礼

使用称呼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辈分以及与自己关系的亲疏、感情的深浅选择恰当的称呼。

①在多人交谈的场合,要顾及主从关系。称呼人的顺序,一般为先上后下,先长后幼,先疏后亲,先女后男。

②对某些情况比较特殊的人,如生理有缺陷的人,应绝对避免使用带有刺激性的或轻蔑的字眼。

③考虑称呼的使用范围,应避免不恰当的称呼语。

④根据自己的角色和现实位置,采取不同的称呼。有时环境不同、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同,对某一个人的称呼就不同。

⑤注意称呼的时代特色,应摈弃那些带有封建色彩的称呼。

⑥称呼时要加重语气,认真、缓慢、清楚地说出称呼语,称呼完了要停顿片刻,然后再谈你要说的事儿,这样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03 生活中称呼要亲切得体

对亲属朋友的称呼要亲切得体,表达出亲情和友情。

对亲属的称呼

不论是自己的亲属还是他人的亲属,都应亲切、得体地称呼。

①对自己亲属的称呼。亲属,就是与本人有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亲属的称呼是约定俗成、人所共知的。

与外人交谈时,对自己的亲属,应采用谦称。比如,称辈分比自己高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亲属,可在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子女,可在称呼前加“小”字,如“小儿”“小女”。

②对他人的亲属的称呼。要采用敬称,对长辈,应在称呼前加“尊”字,如“尊母”“尊兄”;对平辈,应在称呼前加“贤”字,如“贤妹”“贤弟”;在亲属的称呼前加“令”字,一般可不分辈分与长幼,如“令堂”“令尊”“令爱”“令郎”。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

对朋友、熟人的称呼,既要亲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对朋友、熟人的称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敬称。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您”。对待晚辈,则可称其为“你”。以“您”称呼他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对于有身份者、年纪长者,可以“先生”相称。称谓前还可以冠以姓氏,如“尚先生”“何先生”。

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均可称之为“老师”。在其前,也可加上姓氏,如“高老师”。

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深者,可称之为“公”或“老”。其具体做法是:将姓氏冠以“公”之前,如“谢公”。将姓氏冠以“老”之前,如“周老”。若被尊称者名字为双音,则还可将其双名中的头一个字加在“老”之前,如可称沈雁冰先生为“雁老”。

②姓名的称呼。平辈的朋友、熟人,均可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例如,“宋刚”“李梅”“张大明”。长辈对晚辈也可以这么做,但晚辈对长辈却不可这样做。

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分别加上“老”“大”或“小”字,而免称其名。例如,对年长于己者,可称“老刘”“大赵”;对年幼于己者,可称“小郝”。

对同性的朋友、熟人,若关系极为亲密,可以不称其姓,而直呼其名,如“光复”“志成”。对于异性,则一般不可这样做。要是称“胡雅芹”“赵娟”为“雅芹”“娟”,不是其家人,便是恋人或配偶了。

③亲近的称呼。对于邻居、至交,有时可采用“大爷”“大娘”“大妈”“大伯”“大叔”“大婶”“伯伯”“叔叔”“爷爷”“奶奶”“阿姨”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这种称呼,会令人感到信任、亲切。

在这类称呼前,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余大哥”“朱大姐”“刘大妈”“丁阿姨”,等等。

Tips

对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交往对象,可酌情采取下列称呼。一是以“同志”相称;二是以“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相称;三是以其职务、职称相称;四是入乡随俗,采用对方理解并接受的称呼相称。

04 工作中称呼应力求庄重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体要求是庄重、正式、规范。

职务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

以职务相称,具体来说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仅称职务。例如:“部长”“经理”“主任”,等等。

②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例如:“周经理”“隋处长”“马委员”,等等。

③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这仅适用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马江平总经理”“吴少正书记”,等等。

职称性称呼

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

以职称相称,也有下列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①仅称职称。例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等。

②在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李编审”“张研究员”。有时,这种称呼也可加以约定俗成的简化,例如,可将“罗工程师”简称为“罗工”。但使用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歧义为限。

③在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例如:“安文教授”“杜锦华主任医师”“郭雷主任编辑”,等等。

学衔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

称呼学衔,也有四种情况使用最多。

①仅称学衔。例如:“博士”。

②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许博士”。

③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许静博士”。

④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其后加上姓名。例如:“史学博士周燕”“工学硕士郑伟”“法学学士李丽珍”,等等。此种称呼最为正式。

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它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称呼职业。称呼职业,即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例如,将教员称为“老师”,将教练员称为“教练”,将专业辩护人员称为“律师”,将警察称为“警官”,将会计师称为“会计”,将医生称为“医生”或“大夫”,等等。在一般情况下,在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②称呼“小姐”“女士”“先生”。对于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为“小姐”“女士”或“先生”。

Tips

“小姐”“女士”二者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女士”。在公司、外企、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寻呼台、交通行业,此种称呼极其通行。在此种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也可以在此前以职务在先、姓名在后的顺序,再加上其他称呼。

姓名性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其具体方法有三种。

①直呼姓名。

②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

③只称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之时。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

05 避免称呼中的错误与失礼

在社交活动中要避免称呼中常见的错误,禁用不恰当的称呼。这样才能使交往有礼,顺畅进行。

称呼错误

常见的错误称呼有以下两种。

①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比如“仇(qiú)”不能读“chóu”、“查(zhā)”不能读“chá”等,这些姓氏就极易弄错。要避免犯此类错误,就一定要作好先期准备,必要时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②误会。指对被称呼的年纪、辈分、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女子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禁用称呼

在社交场合禁用的称呼有以下几种。

①过时的称呼。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时过境迁,若再采用,难免贻笑大方。比方说,在我国古代,对官员称为“老爷”“大人”。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彼此之间互称“公民”。

②不通行的称呼。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

③不当的行业称呼。学生喜欢互称为“同学”,军人经常互称“战友”,工人可以称为“师傅”,道士、和尚可以称为“出家人”,这无可厚非。但以此去称呼“界外”人士,并不表示亲近,反而产生被贬低的感觉。

④庸俗低级的称呼。在人际交往中,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切勿使用。例如“兄弟”“朋友”“哥们儿”“姐们儿”“瓷器”“死党”“铁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就显得档次不高。

Tips

不可将绰号作为称呼。对于关系一般的人,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具有明显的侮辱性的绰号,例如,“秃子”“罗锅”“傻大个”等,更不能说出口。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要尊重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去尊重他的姓名。

二 与人握手的礼仪

一般来说,握手比较适合于正式的场合或向初次见面的朋友致意;打招呼则往往是非正式场合中已经相识的朋友之间的一种问候方式。

握手看似简单,却有着复杂的礼仪规则,表达着丰富的交际信息。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对方不同的礼遇与态度,显现出交往双方的个性,不同的握手方式,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通过握手,可以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权。

01 握手首先应选对时机

握手作为现代社交礼仪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应选好时机。

欢迎与道别时

在家中、办公室里以及其他一切以自己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要握手,以示欢迎或欢送。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同相识之人道别,要握手,以示自己的惜别之意和希望对方珍重之情。

拜访他人后,在辞行时,要握手,以示“再会”。

祝贺与感谢时

向他人表示恭喜、祝贺时,如祝贺生日、结婚、生子、晋升、升学,或获得荣誉、嘉奖时,要握手,以示贺喜之诚意。

他人向自己表示恭喜、祝贺时,要握手,以示谢意。

他人给予了自己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要握手,以示衷心感激。

他人向自己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要握手,以示感谢。

向他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要握手,以示郑重其事。

应邀参与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之后,要与主人握手,以示谢意。

高兴与问候时

遇到较长时间未曾谋面的熟人,要握手,以示久别重逢而万分欣喜。

被介绍给不相识者时,要握手,以示自己乐于结识对方,并为此深感荣幸。

在社交场合,偶然遇到同事、同学、朋友、邻居、长辈或上司时,要握手,以示高兴与问候。

理解与慰问时

对他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时,要握手,以示真心实意。

得悉他人患病、遭受其他挫折或家人过世时,要握手,以示慰问。

02 伸手要符合礼仪的次序

在正式社交场合,握手时最为重要的是握手的双方应当由谁先伸出手来握手。握手的先后次序要符合礼仪规范。

一般情况的做法

具体而言,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大体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①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②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

③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首先伸出手来。

④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

⑤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

⑥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首先伸出手来。

⑦上级与下级握手,应由上级首先伸出手来。

⑧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特殊情况的做法

在一些特殊场合,握手时的伸手顺序应注意。

①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应讲究先后次序,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后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

②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

Tips

在接待来访者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

03 握手的方式要自然适当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至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应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

与人握手时,理当神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在通常情况下,与人握手时,应面含笑意,目视对方双眼,并且口道问候。在握手时,切勿显得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傲慢冷淡。

姿势自然

向他人行握手礼时,只要有可能,就应起身站立。除非是长辈或女士,否则,坐着与人握手是不合适的。

握手时最好的做法,是双方站立,彼此将要相握的手各向侧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后形成一个直角。

手位适当

在握手时,手的位置至关重要。常见的手位有两种。

①单手相握。以右手单手与人相握,是最常用的握手方式。不过进而言之,单手与人相握时,手掌垂直于地面最为适当。它称为“平等式握手”,表示自己不卑不亢。

与人握手时掌心向上,表示自己谦恭、谨慎,这一方式叫作“友善式握手”。

与人握手时掌心向下,则表示自己感觉甚佳,自高自大,这一方式叫作“控制式握手”。

②双手相握。双手相握,即用右手握住对方右手后,再以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这种方式,适用于亲朋故旧之间,可用以表达自己的深厚情谊。一般而言,此种方式的握手不适用于初识者与异性,因为它有可能被理解为讨好或失态。这一方式,有时亦称“手套式握手”。

Tips

双手相握时,左手除握住对方右手手背外,还有人会握住对方右手手腕、握住对方右手手臂、按住或拥住对方右肩,这些做法除非是面对至交,最好不要滥用。

力度适中

握手时,为了向交往对象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大致握力以在两公斤左右为宜。与亲朋故旧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可以稍微大一些;而在与异性以及初次相识者握手时,则千万不可用力过猛。

时间适度

与他人握手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大体来讲,握手的全部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握上一两下即可。

04 了解握手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在社交活动中,要避免握手失礼,就要了解握手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拒绝他人的握手

无论谁先向自己伸手,即便他忽视了握手礼的先后顺序而已经伸出了手,都应看作是友好、问候的表示,应马上伸手相握;拒绝他人的握手是很不礼貌的。

用力过猛

握手时不要用力过猛,尤其是当男性与女性握手时,用力一定要适度,而且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不可将手直插女性虎口处,更不要对女性采取双握式(俗称“三明治”式)握手。

交叉握手

在多人同时握手时,不要交叉握手。当自己伸手时发现别人已伸手,应主动收回,并说声“对不起”,待别人握完后再伸手相握。交叉握手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失礼行为。如在丹麦人面前交叉握手,则会被看作是最无礼也最不吉利的事情。

戴手套握手

无论男女,在社交活动中,与人握手时均不应戴手套,即使你的手套十分洁净也不行。这是因为“十指连心”,人们之所以在相见时握手,是让双手相握触摸时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握手时东张西望

握手时双目不能斜视或环视其他地方,应注视对方,让两手相握时,通过双方的目光形成一个情感的“闭合回路”。边握手边说“你好!你好!”“见到你很高兴!”“欢迎您!”“恭喜您!”“辛苦啦!”等。

三 交换名片的礼仪

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名片已成为社交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方式,人们在初次相见时大都会以名片相赠。名片作为一种自我的“介绍信”和社交的“联谊卡”,在人际交往中可用以证明身份,广结良缘,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在社交中,名片的使用要做到合乎礼仪规范,要做到注意场合,慎重选用,不失礼仪,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名片的作用。

01 名片是社交中的“联谊卡”

名片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社交名片。只印姓名、地址、邮编、邮箱、电话。

②职业名片。除印姓名、地址、邮编、邮箱、电话外,还要印单位、职称、社会兼职。

③商务名片。除印姓名、地址、邮编、邮箱、电话、单位、职称、社会兼职外,在背面还要印上单位业务范围、经营项目等。

在我国名片使用中,常有一种误区,好像要把自己的所有辉煌成绩都在名片上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所以有很多名片头衔很多,几乎占据了名片的1/2的位置。这样,有时反倒会使人反感。在社交活动中一般挑比较重要的或准备几种头衔的系列名片比较好。

个人名片,职务、职衔不应超过两项,头衔过多则有自我卖弄、炫耀之嫌。

Tips

印制名片一般均可委托名片制作商承办,所以并不费神。然而为了使自己的名片具有特色,还是应当精心选择,耐心斟酌,以求使名片体现本人的风格。

02 把握好递交名片的时机

遇到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将自己的名片递交他人,或与对方交换名片。

·希望认识对方。

·表示自己重视对方。

·被介绍给对方。

·对方提议交换名片。

·对方向自己索要名片。

·初次登门拜访对方。

·通知对方自己的变更情况。

·打算获得对方的名片。

不要把自己的名片随意发散给陌生人,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不正当使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不需要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或与对方交换名片。

·对方是陌生人。

·不想认识对方。

·不愿与对方深交。

·对方对自己并无兴趣。

·经常与对方见面。

·双方之间地位、身份、年龄差别悬殊。

03 交换名片仪态要正确

交换名片时应有正确的仪态,它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交往初次见面的人时,交换名片是不可少的,名片代表着自身,所以无论是递名片或收受名片,一定要保持恭敬严谨的态度。

名片的正确拿法是:将名片放于手掌上,以大拇指轻轻按住,但不需太用力。切记不要以手指捏着名片,那是非常失礼的。

职位低的人应先给出名片,这是基本的礼貌,不过假如对方已经先递出名片,就赶快先收下,如果是和对方一起交换名片时,则先递出自己的名片,然后再用双手收下对方的名片。

递出名片时应起身,并面对对方,且以对方能够阅读的方向递交出去,以右手持名片但不要压住名字,以左手辅助轻轻地奉上。两手一起奉上则更显慎重,对方必定会产生好感,如果以单手轻率地递出,极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悦。要一边念出自己工作单位的名称与自己的名字,一边递出,如果有难念的字,应该主动告诉对方正确的念法,对方会觉得有亲切感。

交换名片时的高度不能低于腰部以下。

若是拿着名片行走时,拿着名片的那只手应放于胸前。

Tips

如果对方已准备递给自己名片,而自己因动作缓慢让对方久等,这是相当不礼貌的。当确定对方准备将名片递给自己时,也应尽快将自己的名片递出。

04 收受名片要有礼貌

收受名片的顺序是,以两手承接对方递上的名片,接着应轻轻点头打招呼并将名片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可以看着对方的脸说:“是××公司的××先生吗?”这是为了确定对方的姓名与服务的公司。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可拿着名片在对方的面孔旁边比对或是从头到脚打量对方,这是极度没有礼貌且易引起他人反感的行为。

收受名片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当手中拿着其他东西却要收受名片时,必须先放下手中的东西,再收受名片。千万不要手上拿着东西还一边收受名片,这会给人以随便的感觉,对方也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②接受名片时,应拿着名片的边角,以认真的态度看名片上的资料,而不是收到之后就置之不理,塞进袋中。

记住,一定以双手收受名片,这样会让人感到诚意十足。

拿到名片之后也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谨慎地收受对方送来的名片,小心不使其掉落,之后放入上衣口袋或名片夹中,不能随便放置。

二是在对方递出名片并介绍姓名时,不要重复问应该如何念。

谨守递出名片与收受名片的礼节,想要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不是难事了,说不定能因此而获得发展机会。

Tips

名片体现着个人尊严,无论拿着名片把玩或是摇晃都是很失礼的行为,即使上衣没有口袋,也不要放在裙子或裤子的口袋里。

四 问候与寒暄的礼仪

日常交际免不了相互问候与寒暄。掌握其中的礼貌用语是社交礼仪的客观要求。

问候就是向对方说一些表示良好祝愿或欢迎的话。对人真诚地问候,是增加生活乐趣增进感情的一种礼节形式。寒暄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会话形式。同时,使用敬语、谦语等礼貌用语,更是有助于交往双方之间产生好感,达成谅解。恰到好处地使用礼貌用语,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通行证”。

01 问候他人,联络感情不失礼

人际关系的融洽离不开一定的情感因素,而一定的情感的表达常常通过一定的问候予以传递。问候的形式有日常的一般问候与特殊问候两种。

日常问候

日常问候是亲朋之间、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等互致的问候。有按时间问候,比如出门上班、上学,相互见面问个好:“早安!”“早上好!”下班放学说声“再见”等。有按场合问候,比如上学离家时向父母家人打个招呼道别:“爸爸妈妈,我走了。”回到家见到父母说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家里人也应回答:“你走好,早点回来!”“回来了,歇一会吧!”同样,在社交和其他场合,熟人相遇、朋友相见,互致问候更是第一道礼仪程序,即使是一面之交,相遇也应打招呼。

如果子女见了父母、学生见了老师、下级见了上级,不打招呼,视若无人或一脸冰霜,那又会是什么情形?毫无表示或漫不经心,会被认为是傲慢无礼的表现。

特殊问候

特殊问候一般有节日问候、喜庆时的问候或道贺和不幸时的问候或安慰。人生在世,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民间,每当亲朋家中有婚嫁、寿诞、丧葬以及其他重大事件时,人们往往都难以置身度外,特别是在中国,人们历来就十分重视这类活动中的“人情”。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地发展,人们忙于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很难同时集聚在一起,人们大多在逢年过节时向远方、或不常见面的亲友及关系较密切的朋友问候,这是联络感情的最简便而又极有效的礼仪方式。婚嫁、祝寿、店铺开张、事业有成、乔迁新居等喜事,大家往往都要行动起来向其表示祝贺并致问候。对于丧葬、事业受挫、家庭变故、失恋、遭灾等不幸,表示同情、安慰或协助操办,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因此,红白喜事成了人们增加接触、了解和联络感情的重要纽带,它们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日常交际的生活内容。

亲朋好友之间互致问候应注意约定俗成的惯例。第一,尊重老人和妇女,即在顺序上男士应先问候女士,晚辈应先问候长辈,年轻人应先问候老人,下级应先问候上级,年轻的姑娘、女士问候比自己年龄大得多的男性。第二,主动问候,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示,即使你比对方年长,主动问候也不失自己的身份,只会多增加一份友情、亲情。

Tips

问候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口头问候,也可以书信问候,可以寄贺卡或明信片问候,也可以电话、电报问候,如果有条件的话,适当送些礼物表示问候则是人们联络感情、加强联系的较好方式之一。

02 适当寒暄,热情不失庄重

寒暄是表示客气的套语,在言谈中人们经常会听到、用到。但人们也经常听到有些寒暄话很别扭、很虚假,让人觉得很不自然,以至于本来是为了缓和气氛、调整心态而寒暄,却恰恰起了相反的作用。因此,掌握寒暄的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寒暄的特点

寒暄用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谦恭性。听众就是上帝,这并非夸张。为了表示尊重听众,表示礼貌和谦虚,说话者往往就要借助现成的寒暄话:“我水平不高,研究不够,恐怕讲不好。”诸如此类的寒暄话,表面上看是随口而出,是习惯用语,实际上起着表达讲者谦恭愿望的作用。这是寒暄话的功能。我们在讲这些话的时候,一定要在神态上也体现出自己内心的这种情感。

②首尾性。从位置关系上看,寒暄具有首尾性的特点。事实表明,寒暄使用最频繁的还是在说话开头和结尾两处。有些人开始就说:“同志们,对这个问题,我实在没有研究,大会主席一再邀请,只有硬着头皮简单讲一讲。”结束时,也要来个“我讲得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

③同调性。从寒暄本身内容来看,它具有同调性特点。寒暄没有独特的内容和语言,往往是千篇一律,张三这样讲,李四也这样说;彼时如此讲,此时也如此讲,可谓“天涯海角,畅通无阻”,即使字句不同,但基调和内容毫无二致。但是,一个会寒暄的人,他总是要在这种同调性中追求一些新鲜的东西,使这些套话也变得富有个性。

④多余性。从它与说话正式内容的关系看,寒暄有多余性的特点。寒暄表面看来似乎是构成说话的一部分,然而其实质跟说话内容毫无关系,只不过是一堆多余的“废话”。但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废话。它也许没有实质意义,但表达说话者的一种态度。当你了解了这一点后,就再也不会轻看寒暄了。

千万不要认为寒暄是多余的就懒得使用,即使是亲朋好友,寒暄也是非常必要的礼节。

寒暄的作用

交际往来常用的应酬套语,每每是润滑社交齿轮的油,能减少“摩擦”“噪音”。请人办事,说一声“劳驾”;送客临别,讲一句“慢走”。这些都能显示出你礼貌周到、谈吐文雅。擅长社交的人们,像精通交通规则一般熟谙客套。正如培根所说,得体的客套同美好的仪容一样,是永久的推荐信。

“寒暄”对社交来说尤为常用,益显重要。有的外国商店就对使用频率高的最必要的寒暄用语作了规定,要求店员能纯熟运用。顾客买好东西,店员马上会说:“谢谢您经常光顾!”顾客提出某种要求,店员会回答:“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即使店员很快把顾客要的东西递上,也常常打招呼:“让您久等了!”如果店员一时实在忙得来不及接待,那更是连连致歉:“对不起,对不起!”不用说,这些彬彬有礼、热情洋溢的话语,一定会使顾客如沐春风,心里感觉很暖和。

Tips

同样的寒暄用语如果对同一个人或同一时间反复使用,则会让人感到僵硬、呆板甚至虚伪。因此,寒暄用语也要随机应变,避免重复。

03 与人寒暄,礼节不可忽视

人际交往中,不可能见面就谈正经事,谈几句天气冷暖、身体健康的应酬话也是需要的。寒暄同样也需要掌握分寸,注意场合,区分对象,用语恰当。

掌握分寸,适宜合度

这里所提出的掌握分寸,适宜合度既有量的方面的要求,同时还有质的方面的要求。所谓量的方面的要求是指寒暄语的使用不宜过度,能三言两语,决不长话一串;能够精炼,决不拖沓;虽然可以随意,但切忌漫无边际,以免令人扫兴或产生不好的印象,妨碍交往的深入进行。所谓质的要求是指寒暄过程中不能言不由衷,更不能一味吹捧夸大,特别是对仰慕敬重型寒暄的运用尤要注意,以免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使对方感到受到讥讽或挖苦。

注重场合,谨慎用语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要注意“语境”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语境主要指语言使用的空间和时间,如在庄重的场合,寒暄也应该与环境保持一致,要热情但不失庄重;而在轻松场合下,寒暄则要本着轻松但又不流于庸俗。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由于寒暄不当而产生尴尬的情形,这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要尽量避免。

考虑对象,选择措辞

交往对象不同,寒暄的选择也应有差别。在这一点上要具体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①年龄的差异。一般来说如果交往双方在年龄上有明显差别,那么在寒暄的过程中,年轻者要表示敬重,而年老者则要表现出热情谦虚。

②亲疏的界限。交往双方如果是已经非常熟悉的人,那么不妨在寒暄时更加随意轻松一些;反之若初次见面就应该显得庄重一些。

③性别的不同。男性与女性之间交往时,寒暄应该特别注意,不适合于女性的语言一定要避免使用,如人们过去见面,常喜欢用“你又长胖了”的话作为恭维或寒暄,但这用在女性身上是不合适的。另外,同女性寒暄时虽然不一定要故作严肃,但是谈论轻松的话题、幽默的话题要注意格调高雅,掌握分寸。

④文化背景的特殊性。语言具有民族性,这不仅表现在语音、语调上,还体现在语言使用的习惯和表达的文化内涵上。不同的民族、国家在寒暄这一语言环节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国人在寒暄时喜欢以关切的语调询问对方的饮食起居、生活状况、工资收入、家庭情况等,但在西方国家中这些内容却是彼此交谈的禁区。同样,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不适合运用的寒暄有可能在其他一些文化环境中得到认可或普遍使用,如西方的女士在听别人用“你看上去真迷人”“你真是太美了”之类的语言寒暄时,她们往往会很兴奋,并且很有礼貌地作答。但在中国的年轻姑娘面前使用这样的寒暄语则往往得不到好的反馈。

常用的寒暄用语

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常用的寒暄用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这些寒暄用语,对社交的成功大有裨益。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评论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求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

请人改稿称“斧正”,请人指点用“赐教”。

求人解答用“请问”,赞人见解用“高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托人办事用“拜托”。

宾客来到用“光临”,送客出门称“慢走”。

招待远客称“洗尘”,陪伴朋友用“奉陪”。

请人勿送用“留步”,欢迎购买叫“光顾”。

与客握别称“再见”,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五 礼貌用语的使用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在社交场合,应多多地使用敬语、谦语、雅语等礼貌用语。

01 尊重他人必须使用敬语

敬语主要指的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蕴含着的对他人表示敬重、礼让、客气等内容的语言表达方式。敬语是谈吐文雅的重要体现,是展示谈话人风度和魅力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尊重他人并获得他人尊重的必要条件,是人际交往达到和谐融洽境界的推动因素。一般而言,敬语的类型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问候型敬语

即人们相互问候时使用的敬语,通常有“您好”“早上好”“久违了”等等。问候型敬语的使用既表示尊重,显示亲切,给予友情,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说话者有教养、有风度、有礼貌。

请求型敬语

请求型敬语就是在请求别人帮忙时所使用的一类敬语,这类敬语通常有“请”“劳驾”“请多关照”“承蒙关照”“拜托”等多种不同表达方式。

道谢型敬语

道谢型敬语是指当自己在得到他人帮助、支持、关照、尊敬、夸奖之后表达谢意时所使用的敬语,这类敬语最简洁、及时而有效的表达就是由衷地道一声“谢谢”。除此之外,属于这种类型的敬语还有“承蒙夸奖、不胜荣幸”“承蒙提携”,等等。

致歉型敬语

在现代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层面不断扩大,人际关系的网络也日趋复杂,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而当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消极影响时,最平常的致歉型敬语即是“对不起”“请多包涵”“打扰您了”“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抱歉”,等等。

使用敬语的注意事项

不论运用何种敬语,在表达上都要注意:敬语的使用首先要本着诚心诚意的原则,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应付或敷衍塞责。其次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氛围灵活掌握敬语的使用,既要体现出彬彬有礼,又要不落俗套。再者,使用敬语时还应认真、直截了当,不要含糊不清,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并辅之以必要的体态语言。总之要力求通过敬语的表达使从事人际交往的人们在心里产生反响和共鸣,达到感情的进一步交流。

02 日常交往多用谦语和雅语

谦语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见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愚”。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说:“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六 善用表情语

表情语主要集中于人的脸部,是由眉、目、鼻、嘴所构成的区域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表情语是体态语言中最富有变化性和多义性的形式。通常情况下在人际活动中使用频率较多和范围较广的表情语主要是目光语和微笑语。

01 目光语:以眼神传递情感

目光语,通常叫作眼神,是对眼睛的总体活动的统称。它能够最明显、最自然、最准确地展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眼神传递出信息的举措被称为眼语。眼语的运用要注意时间、角度、部位、方式、变化等五个方面。

注视的时间

在社会交往中,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是十分有讲究的。通常有以下几点要记牢。

①表示友好。向对方表示友好时,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全部相处时间的1/3左右。

②表示重视。向对方表示关注,注视对方的时间约占全部相处时间的2/3左右。

③表示轻视。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全部相处时间的1/3,就意味着瞧不起对方。

④表示敌意。注视对方的时间在全部相处时间的2/3以上,被视为有敌意,或有寻衅滋事的嫌疑。

⑤表示兴趣。注视对方的时间在全部相处时间的2/3以上,也可视为对对方较感兴趣。

注视的角度

注视别人时,目光的角度,即目光从眼睛里发出的方向,表示与交往对象的亲疏远近。

注视别人的常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平视。平视也叫正视,即视线呈水平状态。常用于在普通场合与身份、地位平等的人进行交往时。

②侧视。侧视是一种平视的特殊情况,即位于交往对象的一侧,面向并平视着对方。侧视的关键在于面向对方,否则为斜视对方,即为失礼之举。

③仰视。仰视即主动居于低处,抬眼向上注视他人,以表示尊重、敬畏对方之意。

④俯视。俯视即向下注视他人,可表示对晚辈宽容、怜爱,也可表示对他人轻慢、歧视。

注视的部位

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所到之处,就是注视的部位。一般情况下,与他人相处时,不要注视对方头顶、大腿、脚部与手部。对异性而言,通常不应注视其肩部以下,尤其是不应注视其胸部、裆部、腿部。

①双眼。注视对方双眼,为关注型注视。表示自己聚精会神,一心一意,重视对方,但时间不要太久。

②额头。在正规的社交活动中,注视对方额头,为公务型注视。表示严肃、认真、公事公办。

③眼部——唇部。注视这一区域,由于是在社交场合面对交往对象时所用的常规方法,因此,也叫社交型注视。表示礼貌、尊重对方。

④眼部——胸部。注视这一区域,多用于关系密切的男女之间,因此,也叫近亲密型注视。表示亲近、友善。

⑤眼部——裆部。它适用于注视相距较远的熟人,也表示亲近、友善,故称远亲密型注视,但不适用于关系一般的异性。

⑥任意部位。对他人身上的某一部位随意一瞥,为随意型注视,它也叫瞥视。可表示注意,也可表示敌意。多用于在公共场合注视陌生人,但最好慎用。

注视的方式

注视别人可以有多种方式的选择。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直视。即直接地注视交往对象,表示认真、尊重,适用于各种情况。若直视他人双眼,称为对视。对视表明自己大方、坦诚,或是关注对方。

②凝视。凝视是直视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全神贯注地进行注视。多用于表示专注、恭敬。

③盯视。即目不转睛,长时间地凝视他人的某一部位,表示出神或挑衅。社交场合不宜多用。

④虚视。虚视是相对于凝视而言的一种直视,指的是目光游离,眼神不集中。多表示胆怯、疑虑、走神、疲乏,或是失意、无聊,社交场合不宜多用。

⑤扫视。即视线移来移去,注视时上下左右反复打量。表示好奇、吃惊。社交场合不可多用,尤其对异性禁用。

⑥睨视。又叫睥视,即斜着眼球注视。多表示怀疑、轻视,一般忌用。社交场合尤其与初相识的人交往时,更要忌用。

⑦眯视。即眯着眼睛注视。表示惊奇、看不清楚。因神态不大好看,所以社交场合不宜采用。

⑧环视。即有节奏地注视不同的人员或事物。表示认真、重视。适用于同时与多人打交道,表示自己“一视同仁”。

⑨他视。即与某人交往时不注视对方,反而望着别处。表示胆怯、害羞、心虚、反感、心不在焉。不宜用于社交场合。

⑩无视。也叫闭视,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闭上双眼不看对方。表示疲惫、反感、生气、无聊或者没有兴趣,公关场合不宜多用。

02 微笑语: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

在世界美术史的殿堂里,名留史册的画家成百上千,传之后世的作品琳琅满目,但是堪称画坛巨人的却屈指可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作更是凤毛麟角。而在法国卢佛尔博物馆里,却陈列着一幅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这就是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以其含蓄迷人的微笑,把人类的美升华到了一种光照寰宇的境界。

微笑是社交活动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无论是在办公室、在舞场、在谈判桌上,还是在周游世界的旅途中,只要你不吝惜微笑,恰如其分地运用微笑的魅力往往就能够左右逢源、顺心如意。

微笑语对社交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它能大大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获得好感和信任。

其次,微笑有助于美化个人形象,使人更容易获得公众的认可并得到积极的评价。

再次,微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人们生活在融洽的社会环境中。

应当使用微笑语的场合

在社交活动中,微笑语被称为“世界语”,即是指微笑具有非常广泛的通用性,一般人们用微笑来表示友好、愉悦、欢欣、请求,也用微笑来表示歉意、拒绝、否定。

Tips

在人际活动中,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微笑,并且善于微笑。微笑常常是个人自信的表现,是心地坦诚的象征,它犹如阳光、雨露,不仅滋润着自己的心田,而且也温暖着别人的心扉。微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社交活动中要注意多使用微笑语。

①在迎来送往的场合下要使用微笑语。即在迎送客人时,应该微笑着迎接,也微笑着送别,使客人产生如沐春风的感觉。另外在商业活动中,微笑也是招徕顾客,获得顾客认同的必需语言。

②在需要拒绝的情况下使用微笑语。拒绝在社交活动中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拒绝别人的要求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如可以通过有声语言对对方说“不”,可以通过书面语言传达否定信息,还可以通过形体动作语言转身离开以示拒绝。在拒绝别人的情况下,表情语言有着更大的适用性,它既可单独使用,用皱眉、嘴角变化或面部表情变化表示拒绝,又可以作为有声语言或形体语言的伴随语来表示拒绝。通常人们总习惯以消极的表情语表达否定的意思,但若在人际交往中用积极的表情语——微笑的方式表达拒绝会更容易使人接受,因为微笑地拒绝毕竟是一种“美丽的拒绝”。

③在道歉或请求的时候使用微笑语。在社交活动中,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利益或没有尽职尽责地满足他人的需要的时候,常常要对别人表示歉意。但是道歉绝不只是漫不经心地向对方说声“对不起”,而需要获得对方的真正谅解,微笑地表示歉意更容易令彼此之间相互谅解。另外,在人际交往中也常常需要求得别人的帮助,微笑地求助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应允。

七 把握好空间语

任何一次社交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在这种时空环境中,个人空间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往的成败。所以,掌握空间语的礼仪要求,处理好不同情境下的空间距离,是参与社交活动的一项重要的礼仪修养。

01 正确地认识与把握空间语

既然空间在人际关系中表达着特定的语言内涵,那么空间处理的礼仪要求,实际上也是对空间语的正确把握和使用。

个人在实际交往活动中不能侵犯他人的空间范围

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对空间存在着依赖性,都对个人的空间享有权利,侵犯他人的空间实际上也就是侵犯他人的人格和尊严,这既不符合人际交往的礼仪要求,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道理非常简单,国家之争常常围绕着领土范围而展开。因为空间的失去意味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和威胁,那么对他人的空间侵犯也必然容易使彼此关系受到破坏。

应该根据人际交往的性质、目的不同来选择和安排空间

所谓人际交往的性质主要是指交往是在什么人之间进行,是亲属,是恋人,是商业伙伴还是一般的陌生人?所谓人际交往的目的是指交往所实现的目标,是双方消除前嫌,是彼此达成共识,是实现谈判中的妥协,还是为了达到双方私密的目的?人际交往的性质和目的可以作多方面列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定的交际场景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目的都是确定的,那么在空间安排上就应该服从这些性质和目的。

要观察交往对象的态度

当与陌生人初次打交道且对他的空间距离需求不了解时,在交往或交谈过程中就要善于观察,观察对方的态度是冷还是热,他的情绪如何。如果他的态度傲慢,切记要与他保持远距离接触。在交谈中,他态度也许好转,可移动脚步以试探,假如对方不反感,原地未动,可能情况会变好。倘若谈几句话,对方保持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此次交往即应告结束。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他根本不想交往而摆出的不礼貌姿势,或是那种不容易交往的人,所以要先察言观色。

还有一种人,无论什么场合,不管别人态度如何,他都很热乎,对这种过分亲热的人也要多观察然后再决定对他的交往距离接受与否。一般来说,此种人不懂得礼貌,很容易侵犯他人的空间范围,给人感觉轻浮不可信,不讨人喜欢。也许他的目的在于尽快缩短交往距离,却手段不当。如果他能灵活多变,调整其交往方式,会很快掌握他人的空间距离,从而打破交往僵局。

必须熟练地掌握并正确地运用空间语。空间语是非常繁杂的,并且容易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忽略,这就要求人们要积累经验,留心生活,仔细揣摩,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尽量地多掌握一些空间语,并准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以帮助自己在社交活动中取得成功。

Tips

在社交场合中要善于观察,学会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既适合对方,又能适合场景、适合自己的交往空间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应酬于各种社会活动,在人际交往中达到沟通与行礼的最高统一。

02 明确界域距离的礼仪规范

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赫尔博士在研究人类对自己独有空间的需求时,同时发现了四个界域区,并在《无声的语言》中加以定义:亲热界域、个人界域、社交界域和大众界域。

明确这些界域距离的礼仪规范,对社交人士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大有裨益。

亲热界域

一般在15厘米以内,语义为“热烈、亲密”,只适宜于至爱亲朋之间或外交场合的迎宾拥抱、接吻等。而一般公关场合,保持此种距离,非但不受欢迎,甚至会因侵犯了他人空间而遭谴责和抗议。

个人界域

它的距离间隔在15~75厘米之间,语义为“亲切、友好”。这个距离为偶然相遇的人提供了隐蔽处,也是一般熟人交往的空间,在社交领域往往适用于简要会晤、促膝谈心或握手等。

社交界域

其距离间隔在75~210厘米之间,语义为“严肃、庄重”。在社交领域中,主要适宜于与用户谈生意、接见来访者、企业之间的谈判等。社交界域体现了一种较为正式的非私人交往关系,双方很少情感渗透。

大众界域

它的距离在210厘米以外,这是人们在较大的公共场合内所应保持的距离间隔,比如作报告、发表学术性演讲等。因其空间大,所以在这个界域里并无特殊的心理联系及特定的语义。在这个界域里,人们可以“视而不见”,不发生任何交往。

由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同一界域应保持的距离也不尽相同,甚至相距悬殊。但是,界域及其相应的距离是客观要求的。因此,在交往接触之前,必须了解双方的界域习惯,恰当地加以运用,从而使交往者处于一种和谐、协调的心理氛围。

Tips

当别人“侵犯”了自己的界域时,应慎重处之,以礼相待;当自己因不慎而侵犯了别人的空间范围时,应立即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请原谅”,这样有助于缓解或消除他人的不快。

03 因地适宜选择空间位置

空间可以通过距离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位置来表现。人际交往中需要根据距离的不同语言含义把握彼此交往的分寸,而空间位置的不同也能表现人们之间的关系状态,不同的位置安排所表达的语言信息是不同的,产生的效果也明显不同。社交活动中,位置的选择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边角位置

一般来说人们在诚挚友好的交谈气氛中喜欢选择这种位置。在这种位置中,交流的双方彼此具有较大的自由,不必顾忌会侵犯对方空间,而且目光投射自由,便于观察对方的反应,也拥有比较大的使用诸如手势语等伴随语言的空间范围。

合作位置

这种位置意味着两人目的一致,地位没有什么差别或者有着共同的任务。这种位置所传递的信息是双方彼此愿意合作,意气相投,通常夫妻和亲密的朋友往往习惯于选择这种位置。

竞争、防御性位置

这种位置即是隔桌相对,非常容易形成竞争气氛,双方各持己见,桌面自然就成为防范的屏障,并且“领域”划分比较明确,因而这种位置容易使双方在心理上产生隔阂和对峙。因此在洽谈和讨论、商议性质的会晤中要尽量避免这种位置安排。

在现实生活中,位置的语言含义并非仅仅表现在上面几个方面,在不同的场景下位置的不同安排所表达的信息存在着很大差别。比如,在餐桌上最好将客人的位置安排在背向墙和屏风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交际效果的产生。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到餐馆就餐时都喜欢坐在角落或靠墙的地方,都不喜欢坐在大厅中央的位置上,这也说明了人们更喜欢选择在不被打扰的位置上进餐。另外在同他人谈话时,不同的位置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若两个人的座位呈三角形,这种位置搭配就可以使谈话呈现出随便不拘谨的气氛,尤其便于进行劝说性谈话。如果双方处于直接相对的位置,那么非常容易使彼此感到来自对方的压力。如果双方的座位呈现出直角位置,这就意味着压力点转移,在这种位置中,彼此适合于问询一些微妙问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04 莫因空间距离影响人际交往

前面讲到的四种空间距离(界域),只是公关交往的大致模式,并不是凝固的、刻板的。人际接触的具体空间距离是根据具体情况,特别是人的情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具体的空间距离总是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与可变性。

影响距离的伸缩与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有民族传统、性别差异、地位差异、年龄差异、性格差异、情绪差异、环境差异等因素。

民族文化传统不同,人们交往的空间意识会有差异

例如:相比较而言,中国人与日本人在相同关系中,日本人要求空间距离不要太大,而中国人则希望交往距离不要太小。同样是欧洲,丹麦、挪威等国,人们要求人际接触的距离应该稍大一些;其他许多欧洲国家的人则要求这种距离应当稍小一些。同是美洲,北美洲的人要求人际接触的距离应该大一些;南美洲人认为这种距离应近一些。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曾为此举过一个例子:如果让一个拉美人同一个美国人在一个走廊上交谈,属于接触文化的拉美人会“不自觉”地向美国人靠近,而属于非接触文化的美国人,为保持他认为适度的社交距离,则会同样“不自觉”地向后退,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已从走廊的一端“谈”到了走廊的另一端。

性别不同,对交往需求的空间也有异

男性之间相距的空间距离比女性之间相距的空间距离要大一点。当女性与陌生男性相遇时,要求空间距离必须大一些。女性最讨厌陌生人,特别是陌生男人坐在自己的旁边,并把他们视为有意识的“侵犯者”。男性则比较反感陌生人,特别是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坐在自己的对面,并把他们视为潜在的竞争者。

Tips

需要注意:互不相识、年龄相仿的男女在社交场合初识,距离宜远一些;互相熟悉并经常在一起的男女,交往的最佳距离在1.5米左右。

与领导、上级初识,我们不妨主动离他们稍微远一点

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总是有意识地与其他人保持较大的社交距离,以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权威感,也让对方感受到不可轻易接近和神秘感,不要“冒犯”他们的威严与神秘。相反地,如果我们与下属、雇员等打交道时,我们应该主动离他们近一点,如果让他们体会到受尊重的感觉,那他们也一定会倍加尊重我们。

年龄差距较大对交往空间的影响

年纪较大的人与年纪较小的人相处,双方都会有缩小空间距离的愿望和要求。当我们与老师、家长、领导、长辈相处时,特别是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指教、帮助时,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恳与迫切,我们最好站在他们的旁边,而且距离应当尽量近一些。而当我们与同龄人,特别是初次相交的同龄人之间洽谈生意、交流信息时,我们应距他们远一些,否则,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与不快。

性格对交往空间有影响

性格外向、开朗的人容易突破空间界限,对对方的主动“侵入”也不会太反感;因此,与外向的人打交道,距离可以近些。在交谈时,你离他们越近,他们越会对你产生好感。性格内向、孤僻的人则总是严守交往界限,绝不主动缩小空间。

因此,与内向的人打交道,距离可稍微远些,不要触犯他们的防犯心理,不要“侵犯”他们的独立性。当然,有时性格内向的人也往往会产生希望别人能主动靠近他们的愿望,特别是希望他们所喜欢的人能主动靠近他们。

Tips

人的情绪是影响交往空间距离的最大的、也是最易变化的因素。在人的情绪处于极度兴奋或极度压抑等状态时,可能就会完全忽略上面所讲的各种因素,采取一种不合常规的空间界限与人交往。

环境也是制约人的空间意识的重要因素

即使人从野外一下子进入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人的空间意识也会自然地进行调整。例如:一位女士在旷野里散步,一位陌生男士如果距她两米同行,这位女士就一定会觉得紧张不安,就会产生疑虑、惊慌;但如果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即使这位先生离他很近,她也绝不会有什么紧张感了。

同类推荐
  • 3分钟成功小丛书:自控力

    3分钟成功小丛书: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进行自我心灵控制,从而拥有强大意志力的书。《自控力》在介绍关于意志力和自控力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操作性和具体的训练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这种力量。
  • 励志阅读书系(套装共28册)

    励志阅读书系(套装共28册)

    《自动自发是成功的捷径》用全新的视角与独特的思维,将执行者所需的能力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以求帮助人们彻底解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培养执行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最好的执行者。职场上的成功,需要我们通过执行去获得,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将每一项工作都出色地执行到位。《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在任何企业和组织里,将工作做到位的人,往往是最充实的,有影响力的,在老板心中是有分量的,也是最容易脱颖而出的!本书全面剖析了一些职场人工作不能做到位的原因、表现,并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将工作做到位的高效执行者,给每一个力争上进、渴望辉煌的职场人士指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 路人甲:99%的社交红利来自那些意想不到的人

    路人甲:99%的社交红利来自那些意想不到的人

    真正的社交,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认识多少种人。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各种可能的机遇,但又习惯性地拒绝和陌生人接触。不善用那些偶然的机遇和人。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善用陌生关系不仅是一种交往模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不仅仅是你的通讯录增加了人数,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你的关系网呈现网格化的衍射传播。在这个网中,你可以把交往版图扩展到不同领域,办成意想不到的事。
  • 春风十里 只因有你:愿世间女子所爱皆可得

    春风十里 只因有你:愿世间女子所爱皆可得

    世间女子,皆是传奇。李清照、卓文君、谢道韫、上官婉儿……从金枝玉叶到万凤之王,从千古才女到巾帼英雄,四十四位传奇女子的倾城往事。她们纵然食尽人间烟火,历尽爱恨情痴,却仍以自己喜欢的样子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她们的香气穿越了历史,赢过了时光。不畏惧,不软弱,勇敢向前。愿她们的人生,成为你人生进阶的启示录。
  • 青少年礼仪节知识

    青少年礼仪节知识

    本书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礼仪读本,全面介绍了各种现代礼仪规范,如举止礼仪、社交礼仪、交往礼仪、特殊场合的礼仪、送花礼仪、馈赠的礼仪、在学校的礼仪、就餐礼仪、外出礼仪等,以及在各种场合交往的实用技巧。并导引出详细周到的礼仪要点,针对性强,极具实用性。本书在介绍礼仪要点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知识链接,并穿插大量古今中外的礼仪故事,让青少年更清晰地了解各种礼仪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文中配有精美的图片,让抽象的文字更生动,青少年读者可以在寓教于乐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轻松实践。
热门推荐
  • 六子与猫

    六子与猫

    世界很热闹,六子还是只想跟两只猫待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开局签到十次

    开局签到十次

    获得签到系统,签到?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签到了……哎呀,真香……新人作家,请轻点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南豪侠传

    江南豪侠传

    北宋末年,六贼乱政,朝廷昏庸,官场腐败,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花石纲激起江南百姓的强烈反抗。方腊揭竿而起,天下英雄闻风响应。屡克官军,在杭州建立了“天元”农民政权。北有宋江,南有方腊,大宋政权风雨飘摇。后方腊与宋江准备联手,推翻大宋王朝,不料女真崛起,金军南下,使宋江、方腊改变计划,助岳飞、韩世忠大破金兵,促成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都市捉妖令

    都市捉妖令

    妖族太子,流落人间,幸的家人收留,可不曾想到,一切只是阴谋的开始,什么父爱,什么母爱,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今天,我就要主宰自己的人生,他人,不行。
  • 你唱不过我吧

    你唱不过我吧

    每次看到这句“我不爱钱杰克马,北大还行撒贝柠……”的段子时,安泽都摇头苦笑,说一声他们真会玩儿。可是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也会加入到这个让全国人民都调侃的队伍中去。……(注:本书只是一部脑洞系统都市文,而且不是重生的那种抄歌流,文中关于音乐的所有知识都只是作者本人的辣鸡理解,请读者见谅!)
  • 天缘索道

    天缘索道

    故老相传,世间有仙。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长生不死逍遥九天。让人心有敬畏之时更是带有向往。从前我的梦想是站在巅峰俯瞰大地,如今请允许我贪心一下,我可以不在巅峰,不求长生,只求我身边还有你的存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木已陈周

    木已陈周

    “陈嘉苡,采访一下你,姓周的那个勾了你两年都没勾,你有没有什么感受”洛妤在一旁用看好戏的眼神问道“我只想问,他到底看上我哪了?”.......毕业的那天她被姓周的某位堵在墙角“哪都看上了”陈嘉苡“........哦(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