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8800000009

第9章 无用真有用

北京大学的学者钱理群前几年提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个概念,来形容现代人。利己并没有错,关键是怎么个利法。如果一切从实用角度考虑,生活是不是会变得索然无味?求知是不是会变得毫无乐趣?有学生第一次选修我的课,还没有上课,就跑过来问我:“老师,你这门课好不好过?”我说一般都能通过。他接着问:“这门课我想拿A,将来出国要看这个成绩,我怎么能拿到A呢?”他感兴趣的不是庄子,不是道家,不是从这门课能学到什么东西,更不是这门课的老师怎么样,而只是关心他能拿到什么样的成绩。这是实用主义,整个上课的过程对他来说毫无乐趣可言。

庄子不是从实用主义考虑问题的,他从心来考虑问题。他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人不要为物所化,变成了物。你在利用物时,你自己也在物化。如果你只关心结果的话,你赚钱的时候,会变成钱的奴隶;你开车的时候,会变成车的奴隶;你买房的时候,会变成房的奴隶;你生了很多孩子,会变成孩子的奴隶。因为你关心的是这些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而不是把一切看作自己本真生命的展开。孔子说“君子不器”,我们不能把自己活成器具或器皿,单维度的、没有生机的物。人一旦功利化、物化,心就被放在一边了,得不到滋养,得不到成长,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逍遥主要是心上的事。我们的心平常的状态都是计较,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有一个功利的目的。什么是真正的有用?什么是没有用?庄子有新的视角,而这一视角来源于《老子》。《老子》第十一章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很会观察生活中的物,这一章像静物油画一样。什么意思呢?正因为车毂上有圆孔,辐条才能派上用场,车子才是车子。陶器中间是空的,它才能作为器皿盛放东西。屋子有门窗,才是屋子。真正起作用的是“无”,也就是那个空处。而我们常常只盯着“有”。“有”是便利,“无”是真正发挥作用的东西。就像空气,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

物有物用的层面,也有心用的层面。究竟什么是物?物是不是给人提供便利的?人应该如何看待物?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红楼梦》中有个精彩的片段,晴雯撕扇,表面是写晴雯的率直的性情,宝玉的平等的态度,背后却展示了宝玉的物观念。宝玉说:“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曹雪芹不是为了写富家公子祸害东西不心疼,而是写出了宝玉独特的爱物观。扇子为什么一定就是用来扇风或出气的呢?为什么不可以用来愉悦心情呢?庄子就是这个意思。难怪曹雪芹喜欢《庄子》,笔下的宝玉也喜欢读《南华真经》。心在物上,乘物游心,这才是真正的与物一体,不为物累。

无用之大用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与社会标准常常发生冲突的自我标准。

有些事不符合社会标准,却符合自我标准。在自我的价值观与社会整体的价值观有冲突时,要知道什么是对自己的内心真正有益的。人是群居动物,群居就会形成社会规范与社会心理。人离开群体会感到没有安全感,所以从众是普遍的心理,俗话说“排队买肉香,人多饭好吃”,说的就是羊群效应,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从众心理。我们如何在人群中减少伤害,既保持自己,又不被孤立呢?这就涉及社会标准与自我标准之间的平衡,也就是内外之分。我们之前讲过,庄子既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又可以“与世俗处”,这就是我与他人之间最好的关系。从社会标准来看,我们可能有不合常规之处,但从自我标准来看,那是真实的内心。庄子告诉我们真实的内心不可忽视,它是生命的内核。

譬如我们的爱好,它换不来任何功利,却可以丰富内心,这便是无价之宝。今天很多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学绘画,就是为了考级,为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被人认可、肯定,或在升学中加分。结果牺牲的是孩子本有的天性、兴趣和独得其乐的体验。孩子越大,家长越焦虑孩子的成绩、成功、成才,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成为他自己。那该怎么做呢?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更进一步,我们欣赏一朵花,我们静观一片云,我们发发呆,我们散散步,我们不与别人比优秀,不与别人争第一,那段时间便真的属于我们自己,那段时间便是沉淀到我们生命中的扎扎实实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只有在人生关键处可以看到,一个内心丰富、纯粹、有所热爱的人,永远不会绝望。面对人生必经的各种坎坷,没有跟着人群跑的惊慌,而是拿出自己的心灵资源去应对。在我们今天拼命占有各种资源的时代,庄子告诉我们最大的资源是我们的内心。按照自己内心的标准去生活,会活成一个能悦纳自己、应对变化的人。这个自我标准,小到你的穿着打扮,大到你的人生选择,只有本乎内心做出的,才是有力量的,经得起考验的。

我的课上曾经有个学街舞的学生,舞跳得非常好,他很想打一个耳钉,又怕别人说,怕父母说,一个学期都在纠结这件事。听完《庄子》后,第二学期又出现在我的课上,戴了一个非常好看的耳钉,与他的气质特别搭,最重要的是他脸上的从容与自信。鲁迅弃医从文,罗大佑弃医从艺,切格瓦拉弃医搞革命……当然不是对学医有什么意见,而是说他们因为追随自己的内心,做出了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其实类似这样大大小小的选择每天都在生命中发生。庄子提醒我们,不要放弃我们自己的标准,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选择与社会的标准不同时,只要你没有伤害和妨碍到他人,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

第二,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看问题的智慧。

无用还意味着我们从一个角度看是无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会发现有大用。就像惠子总是从实用的角度看问题,生命便充满了困惑与沮丧。我们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那个能从全局观察象的人才看到了真相,也才了解了整个象的样子,也才会了解象的用处不只在象牙或象腿。人要跳出已有的视野和维度,走开一步,看到的事物就更全面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样东西作用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有的孩子虽有多动症,结果最后却成了舞蹈家。人生就是这样,祸福相依,否极泰来。我们要学会变逆境为顺境,把不利变有利。像庄子《人间世》描述过的支离疏这个人,他虽然残疾丑陋,却得以保全性命,生活无忧。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往往只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转换一下视角,即会发现它有大的作用。

第三,不为外物所缚的心灵自由。

很多东西无法增加你的财富,却能丰富你的生命。这便是自由,也是逍遥的意义。整个《庄子》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庄子的通透与洒脱,他对自由的看重与对真性情的守护。《马蹄》篇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就像马的自由奔放,人也有自由的天性。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也说,心灵自由的人才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并非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是自身的生命意义源源不断生发出来的状态。回顾浩瀚的历史,真正留下来的不是那些黄金白银或皇宫城池,而是精神文明。这种文明的创造尤其需要自由的心灵。

庄子《大宗师》篇专门讲“真”是什么,以后我们会讲到。如同老子崇尚婴儿,庄子崇尚真性情,保持真性情大概是我们这一生中最能取悦自己的事。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人的率真、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也是一个社会生态最好的保证。诚信,更多是从人与人的合作与相处的角度来说的,真性情则是从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灵需要来说的。《渔父》篇对“真”也有一段精彩的概括:“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当你看到地铁上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百无聊赖地翻看着手机时,你会感觉到一个生动的表情多么来之不易,想象不到那些脸上藏起悲欢离合的人是如何在这个喧闹的城市硬生生地挺过每一天的。

逍遥是你不仅做过飞起来的梦,而且醒了也要长出翅膀来。

同类推荐
  •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毓老师说春秋繁露(全集)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93-1999年在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春秋繁露》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著作,是解释《春秋》最重要的一部书。毓老师认为董子治事之道,超过先秦诸子,并强调要懂《春秋》必读《繁露》,由此可知公羊学思想,可启发人的智慧,使人过上理智的生活。《大易》与《春秋》,是中国最难懂的两部书;这两部书没有读,就难以懂中国文化。古人思想,不能片面读,必要融会贯通。想重建文化,必下深的功夫,立说才不失其本。成就大事业必有德望,言行不一致的,没办法立说。要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接新枝,发新芽。每个人都有时代的使命,运气好,就有发展的机会。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贯穿于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要求,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
热门推荐
  • 空浮岛

    空浮岛

    我叫李流年,身怀创造异能,有三个漂亮妹子,但是我很惨!
  • 重生之嫡女亲临

    重生之嫡女亲临

    她是一个在深宫漂浮半生的博弈者,野史上留不下只言片语。当经年流转,重回十三年华,当前世满盘皆输的她重新来过,用纯良皮囊下极深的城府算计,用手中的笔开出一条新路。
  • 永无城

    永无城

    钟藏(cáng)的一个梦,连通了以“永无城”为代表的无尽世界与地球,奇怪的事情接踵而至,威胁和机遇降临在两个世界。他会遇见谁?他会经历什么?目睹现实的崩坏,他想变得哪怕厉害那么一点点。因为这一次,不只是为了自己。
  • 冷后撩人:绝世腹黑妻

    冷后撩人:绝世腹黑妻

    萧家出一废柴,虽贵为当今皇后,却被昏君残虐,让丫鬟欺凌。本想苟活,萧氏一族却被奸臣所害,惨遭灭门!原以为红颜薄命,一生就此完结,身在军人世家的萧水水却借尸还魂,从今穿古,代替废后展开逆袭计划——!至此,高冷腹黑的倾城嫡后重出江湖,她,色气满满,撩你,没商量~“萧水水,你这是在挑战朕的底线,朕再问你,你敢把方才的话再说一遍?”“昏君,你听好,本宫,要废帝。”
  • 九尾狐师尊我要喝酒

    九尾狐师尊我要喝酒

    时空交错,世事繁杂。君婠掉进1000年前的世界,抚养照顾尚且年幼的烛川,为他死于心头血暴乱。一个时空照常进行,一个时空却被打乱。年幼的烛川身体里住的是深爱君婠的他,此为混乱;1000多岁的竹川,教养刚刚出生的君婠数万年,此为正序。文章比较大场面,但是不会看不懂,看不懂,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觉得我写的很明白
  • 青月令

    青月令

    得青月令者得天下。谁曾想,这当今最强之物竟然和一个胸无大志的店小二身体融为了一体……
  •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是各来去无踪、潇洒浪荡的“大盗”,为人侠义、忠诚。风四娘告诉他,武林中人人窥伺的神秘宝物割鹿刀进入中原,一时江湖上烽烟四起,萧十一郎屡屡被人嫁祸,深深卷入这场风波,但也由此结识了武林第一美女、世家公子连城璧的妻子沈璧君,从此萧,沈,连三人开始了恩怨纠缠的一生……
  • 宫斗升级宠妃系统

    宫斗升级宠妃系统

    男友背叛,小三登门而上,一巴掌扇过去,自己扑了空,木霖霖赶脚无限悲凉……重生娘胎,附带系统,终极目标:“苏妲己”(大姐,你闹哪样)出生:爹没高官,娘没浩命。一步步把老爹推上高位……(泪奔~~o(>_<)o~~)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位宠妃的*******奋斗史(简介无能)(新人写文,多多包涵)
  • 财迷娇妻要逆天

    财迷娇妻要逆天

    不知从何时起,几界流传了一段话:无魂之人生三世,世世只存年二十。若得无魂之人心,与天共存六界尊。一次异世重生,她以为只是自己好运,才会莫名其妙死了之后,再次拥有生命。却不知道,她的死和重生,都是命数……不可避免的命数!自重生开始,帝九就磨难不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幼儿喂养与护理0~3岁

    幼儿喂养与护理0~3岁

    胎教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是随着科学文化和优胜优育的发展而产生的。本书介绍了各胎龄的胎儿发育、胎教科学、胎教方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