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6900000007

第7章 陌生关系生成的意义

把“陌生关系”作为伦理概念研究,核心是对“人际关系”内涵的重新考察和延伸理解。因为陌生关系生成的意义,并非简单的(单一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是更为宏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秩序的重建问题。从微观视角看,表现为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所遭遇的种种挑战。按照杨国枢的分析,“中国人的人际或社会关系,依其亲疏程度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及生人关系。家人关系是指个人与其家人(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及其他家人)之间的关系,熟人关系是指个人与其熟人(亲戚、朋友、邻居、师生、同事、同学及同乡等)之间的关系,生人关系是指个人与生人(与自己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持久性社会关系之人)之间的关系”【1】。“陌生(生人)关系”的生成和演化,不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个人一厢情愿或主观臆见的事情,而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或者说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必然。在不断开放的多元化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无法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过离群索居的单调生活,即无法继续固守封闭社会的传统生存模式。地球上只有某些区域内的极少数的民族,为了保留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甘愿脱离现代工业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大道,孤立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对于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他人无法做出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理性评价。然而,面对不断扩张的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潮流,更多的国家或民族选择了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对异域文化实现开放,人员交流互动频繁,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进入彼此的生活空间,从而导致“陌生人社会”演变成“陌生人世界”。在杨国枢所论证的三种关系中,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的排序已发生变化,生人关系以其特有的生命力而跃居第一位。

在《世界主义》一书中,美国学者奎迈·安东尼·阿皮亚对全球化时代的陌生人伦理做出初步论述,建议把“世界主义”作为陌生人世界的主要道德规范。在他看来,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由于传统社会的规模异常狭小,多数人对其他社会的生活方式知之甚少,相互之间的沟通则根本谈不上。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机会与全球六十亿人中间的任何人发生联系,我们可以送去他们值得拥有的东西。比如:收音机、抗生素或者一个好的想法。不幸的是,由于疏忽或者恶意,我们也送去了将要伤害他们的一些东西,如病毒、空气污染物或者一个糟糕的想法”【2】。在我们这个“地球村”里,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原本就存在,并且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正在不断加深。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也有不可避免的消极乃至负面的结果。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人们都必须以清醒的、理性的态度去正视和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在阿皮亚看来,了解这些意味着,对于每一个陌生的他人,我们都有无可推脱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要有为对方负责的明确意识,这是一种面对陌生人时的道德理念,或者说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尽管人们彼此互为陌生人,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生活在“世界部落”之中。如果说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伤害了陌生人,那么,你应当为此而感到羞愧,因为他们是你的部落成员。当然,彼此间的隔绝不应成为相互伤害的理由。陌生人之间的伤害其实是对人类尊严的冒犯,即人类对自己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可怕后果的出现,人们必须开始新的相互学习的历程,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接受当地数千年形成的理念,引入适当的思想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在已经来临的世界部落时代里,这些思想与机制将引导我们和谐地共同生活在一起”【3】。

“世界主义”一词,源自希腊文cosmos(世界)和polis(城市、市民)的组合,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用此表示跨越国界的人类博爱。康德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阐发世界主义主张,提出了世界公民的崭新理念。在当代政治哲学中,世界主义强调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更具包容性的道德、经济和政治关系,认为所有世界公民都有责任去关爱他人,彼此互助,努力培育、改善和丰富人性。如果说在古希腊以来的文献中,世界主义还只停留在理论论证层面的话,那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无止息的对外扩张则无疑在实践中推进了世界主义理想的进程。毫无疑问,陌生关系既是大众交往的必然结果,也是大众交往的行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基本条件。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多是在彼此陌生的环境中实现的。无论出于特定经济利益的考虑,还是为了各自的政治需要和文化发展,发展和培育陌生关系都已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桥梁。首先,陌生关系的存在维系着陌生人之间的来往;因“陌生”才迫切需要了解和熟知,进而借鉴他人对自身发展有益的东西。其次,在建立陌生关系的前提下,逐步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将未知的陌生人逐步转化为熟人。仅仅就国际关系领域来看,陌生关系是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缔结稳固联系和建立互信互利关系的前提。

在个人生活层面,我们不妨回味一下历史学家柏拉克对陌生人社会所做的描述。他说,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公寓中的两邻居可能如同陌路,办公室或工厂里的同仁经常更换,吃不认识的人送来的食物,与陌生人在餐厅内共餐,娱乐欣赏均是由无生命的电视或收音机播放的,或者在戏院中与陌生人共同欣赏,在教堂中与陌生的牧师、会众以不熟悉的仪式来礼拜……”【4】在柏拉克看来,我们与陌生人的联系是无处不在的。虽然我们与这些陌生人互不相识,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影响着我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总之,数不清的陌生人与我们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陌生人的存在,关注陌生关系存在的现实意义。与弗里德曼对陌生人现象的简单描述不同,在麦金太尔看来,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不是由陌生人的存在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的诸多弱点导致的,它部分地取决于人性本身的脆弱性。他说:“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生存,更不用说幸福,都要依靠他人,因为我们要面对身体上的疾病和伤害、营养不良、精神缺陷和困扰,还有人类之间的攻击与忽视。”【5】社会中某些特殊的群体如幼年或者老年人,对他人的依赖更为明显。以往的伦理学往往把研究重点放在健全的成年人身上,很少关注作为肉体的人的存在及缺陷,这不能不说是学术研究的重大缺憾。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熟人还是陌生人,都有作为人类的共同的局限性。“人类是有局限性的,因此需要与他人合作,这一点得到了更普遍的承认,但是随后却被搁置一旁。”【6】这只能说明学术界在伦理研究中的某种偏见。由它主导的道德哲学的主题必定是极端偏狭而缺乏说服力的。必须考究我们人类的最初来源,尤其是作为人的我们与其他一些智能动物的共同性,随后才能把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去解决那些至今仍困扰人类生活的问题。

在社会学看来,“人伦”和“人际”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重视的是“伦”之“理”,即人伦关系的规范意义。儒家把社会中的“人伦”划分为五种,即人们常说的“五伦”,然后分别按照各自关系的性质,确定不同的“伦”之“理”的特殊内涵。不过,在乡土社会,“五伦”作为规范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已经完全够用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变迁,人际交往范围的不断拓展,传统“五伦”道德规范显然无法适应人际关系变动的要求,它要求当代社会伦理的变迁,必须经过由传统社会的“人伦”向现代社会的“人际”的转型。“伦”的核心是辈分、差等,“伦理”强调的是不同地位中的道德规范,有着鲜明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的烙印。在中国传统的家族生活中,“五伦”内在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无论家族内部的道德权利还是道德义务,都体现为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及彼此伦理责任上的模糊性。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儒家心性伦理所蕴含的“人情味”导致以“家”为中心而推延开来的“五伦”,在复杂的情感纠葛中很多内容都是说不清楚的或不愿说清楚的,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应当说这就是“五伦”道德规范的实质。

与“人伦”的具体指称有所不同的是,“人际”重视交往对象的地位、权利、义务的平等和自由,更符合现代民主社会人际关系发展的需要。当然,“伦”也是人际关系——一种特殊类型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之“际”,体现的是在“陌生人”的环境中,具有更大普遍性的人际交往的诉求,即人际关系更多指向“陌生的他人”,它涵盖了传统“五伦”中的特殊人际关系,但其外延远比“五伦”规范要宽泛得多,也深刻得多。在复杂的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交往空间广阔、交往对象多样,很难要求按照传统的“伦”之“理”来区分和规范不同交往对象的行为方式。所以,“伦”在变,“理”必定也在变,并且是“伦”的变化导致了“理”的更新,其内在的因果关系甚为明显。在当今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在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成员打交道时,有着较大局限性的传统的“伦”和“理”,已经无法为对方所认同,也不能成为彼此达成共识的伦理桥梁。因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谋求新的公共“伦理”桥梁,以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从传统社会的“人伦”向现代社会的“人际”的发展,乃是人际关系的新变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如果说“伦”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理”的更新则意味着我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社会生活实践的前沿领域,从社会“伦理的”与“非伦理的”广阔视野中,去发现和提炼时代变迁中新的伦“理”,作为伦理创新的内容去完善和补充传统的伦理学说,推进我国伦理道德文化的进步。

现代新“伦理”的产生,主要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导致的种种后果为背景。无可争议的是,人类已经结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繁荣,人们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孤立地发展自己。在这个共同体中,所有的“地球人”如何和谐相处、追求幸福生活,显然不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民族能单独解决的事情。当越来越多的陌生人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邻居、同事乃至朋友,与我们组成生活共同体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此时,以往所坚守的区域性的道德习俗必须改变,陈旧的道德思维和价值评价模式必须更新。不同个体之间的跨界对话和真诚交流,通过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谋求最佳生存之道,就是我们义无反顾的理性选择和行为实践。此刻,世界主义给我们带来了一种观察和思考的全新视野。正如罗伯特·西伯雷(Robert Seyibl)所说:“世界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追求,将我们具体关注的范围,扩展到遥远的、一般意义上的‘别人’。并且,我们被告知,他们是我们的地球邻居。”【7】他号召人们要超越以往的亲疏有别,与更多的“地球人”保持一种精神上和道义上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不是某种亲密关系,但我们可以对他人承担道德责任。要树立一种全球胸怀和世界眼光,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判断。在阿皮亚看来,世界主义不仅是一种现代道德规范,而且应当是世界居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保护民族道德文化的多样性与提倡世界主义道德是否存在矛盾?个人的身份认同和他者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沟通如何兼顾?诸如此类的问题,将成为全球化时代政治和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和民族共同面对,并且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毕竟,这些都是人类继续生存下去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1】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1.

【2】奎迈·安东尼·阿皮亚.世界主义[M].苗华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3.

【3】奎迈·安东尼·阿皮亚.世界主义[M].苗健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3.

【4】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44.

【5】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依赖性的理性动物[M].刘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6.

【6】同【5】.

【7】奎迈·安东尼·阿皮亚.世界主义[M].苗华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36.

同类推荐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论爱美

    论爱美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改变万千年轻人看待生活的方式。爱美,才能真正感受到驻留在世界的中心。那些人们喜爱的东西,那些歌曲、风景或者姿态,它们的美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印记。在美里面有种东西,能让它与死亡抗衡,甚至比死亡更强大。这便是美对我们所做的——让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怀疑,让我们觉醒,重新给我们力量。美是一个个刹那的停歇,在那一刻你会返回最初的自己,你仿佛被抛向远方,却又唤起当下;只是一瞬,却又仿佛触到了永恒。在这瞬间的永恒里,你超越了禁锢你的现实,获得了自由。只有通过爱美,才能真正感受自己驻留在这个世界中。
  •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

    技术从不中立。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叔本华、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也不曾预见,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 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可以这样读

    谁能使浑浊的环境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顿的心灵动起来,产生新的追求?能这样做的人,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美,才能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在安静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花点时间,读读本书,会减少几分失落,多几分淡定。这个社会,没有人不求人,也没有人不被人求。你求人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人求你呢?事情会难办吗?所以,通常办事,是要想办法转换关系,转换角色,让你求人转变成人求你。人与人的相处,有时会很难,有时会很简单,由难变易,需要智慧。要想寻找这种智慧,读读本书,它会告诉我们和光同尘,处事有道。
  • 中国哲学十九讲

    中国哲学十九讲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海外新儒学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哲学大家刘述先曾说,牟宗三在当代中国哲学的地位比之于康德在西方哲学的地位。《中国哲学十九讲》为牟宗三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十九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问题、先秦诸子的起源及系统、魏晋玄理的内容及价值、佛教的哲学问题、宋明儒学等。书中所讲,关系到中国哲学的系统格局与义理综述。书中厘清的问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性。
热门推荐
  • 末世危情:小猫乖乖爱

    末世危情:小猫乖乖爱

    【已经决定全本免费,慢更新勿催】【本文伪兄妹,宠文,男主偏执占有欲强,女强男更强】12岁,他进入了她的生命,身为她继母带来的孩子,他本想将这份感情永远埋在心底,没想到末世来临,一切重启。半兽帅哥,人类指挥官,外星高级人类,雾草,夜哥哥要发飙了,那是我的妹子啊。一切尘埃落定……原来夜哥哥也tm不是正常人。一一妹子哀嚎,她这是惹了一群什么奇葩,她要求1v1~\(≧▽≦)/~【文慢热,已经在加快节奏,不断更,特殊情况请假】
  • 时空五侠

    时空五侠

    敬请关注新书《灵石怨》。。。。其中的很多桥段将在新书《灵石怨》中上演。。这本书由于某些原因,人物关系没有处理好,将从新写。。更名为《灵石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小农场

    超级小农场

    卫云发现自家的后院有点奇怪,在外面一天,里面相当于一年。昨天扔个苹果核,今天就长成了苹果树,上午种的蔬菜,下午就可以推出去卖,最重要的是,后院还自带培育效果,酸涩的小苹果可以培育成至尊苹果王,普通的蔬菜种进去也会成为超凡食材。小油菜论根卖,一根十块钱,很贵?不,今天还是打了三折呢!上年头的野山参很珍贵?我的农场里遍地都是。上百年的古茶树很稀奇?等我几年,我给你弄棵千年古茶树。更不用说什么珍稀猛禽、稀世珍酿、文玩古物,在我的农场里都不是事!“老婆,把上个月酿的八二年拉菲拿出来,我等会做菜要用!”
  • 源星之恋

    源星之恋

    简舒辞,源星族的始祖,可以收回和使用任何类型的源星之力,却独独奈何不了他。待疑惑一步步解开,却不想再离开他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相信,很多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男人都曾经被深深地感动过。的确,短短的几句话就唱出了平凡男人的心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但是,我们要看到这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成功的欲望与财富的欲望对男人的吸引力。一般而言,身为雄性,男人的财富占有欲、出人头地的欲望要比女人强烈得多。如果一个男人一事无成的时候,他内心的雄性基因会使自己焦躁不安。男人能吃苦,才有挣钱的可能男人有眼光,找对门路发大财男人敢下手,抓住财运绝不放男人有魄力,不拼一把枉一生男人主意多,有点子就不愁没钱赚男人算盘打得精,钞票自动来敲门男人路子野一点,财路才会更宽阔放下臭架子,向千万富豪学挣钱智慧告诉你实在的挣铁方法读懂社会非常挣钱手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