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4800000007

第7章 帮助大学生从总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新方案于2005年出台了。新的课程方案有一些新的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综合性,旨在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和实施好新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本质和精髓体现在它的整体性之中,体现在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即使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内容,也不能对马克思主义有完整的了解和准确的掌握,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一种分门别类的专业教育,而是一种系统性教育,不能搞得支离破碎。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也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中立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价值观体系。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着力让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不能走知识灌输的路子,而应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把着眼点放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面。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道理,我们应该能够用简短的话语说清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到底要干什么。要努力避免把马克思主义搞成烦琐哲学,避免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时淹没于知识的海洋。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丰富性与高校公共课课时有限性的矛盾所决定的。大学里用来学习公共课的课时是有限的,不能无限膨胀,但又不能因此就降低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怎么办?只能从整体性上考虑,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有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愿望,也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和本质特征往往缺少全面准确的把握。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有助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避免和减少片面性。

(二)整合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新的课程方案的设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方案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整合工作,形成新的四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方案的综合性,该课是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综合,而且在新课中补充了原来缺少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综合介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在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基本内容时,明确要求“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门课应从三个方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一是在导论中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做出集中概括,使学生一开始就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大致的整体性了解。二是应在导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做一综合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基本过程。三是应在授课时系统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外,每部分内容的设计安排都应从整体出发,体现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使学生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综合在一起,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该说,不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具有相对完整性的理论形态,都综合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定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多方面的经验和理论成就,本来有必要对它们分别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但更要看到,这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过程的结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更应该从它们的联系中系统学习这一历史进程及其成果。特别是作为高校公共课程,更应该将三大成果的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一门完整的综合性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增的课程,具有两个方面的突出功能:一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提供历史的依据;二是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供历史依据,特别是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历史依据。也就是说,这门新课,可以为其他三门课程提供历史的依据,因而是很重要的。这门课程也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近代史与现代史的综合,它不只是讲逐渐远去的近代史,而且也讲延续至今的现代史,始终从历史的发展中给学生提供启示。二是全程性线索与重点性事件相结合。这门课主要不是详细地全面介绍历史知识,而是着力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向,因此它提供的是历史发展的粗线条,同时也点缀着对若干重点事件的较为详细的述评。三是史论综合,以史带论。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虽然是一门历史课,但它不只是讲历史事实,还要讲历史价值观,对历史事件做出正确的阐释,从中得出政治上理论上的合理结论。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由原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合并而成,综合性更强了。它首先体现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综合。道德与法律是维系社会的两种不同手段,是治理国家的两个不同的方略。由于二者明显不同的特点,人们往往易于把二者分离开来考虑。党中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把它们合而为一,虽然有些技术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处理,但从根本上讲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同时,这门新的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而且还要进行人生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典型的综合性课程。

(三)综合安排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集中体现着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要求。这门课基本内容的安排应该摆脱“理论拼盘”式的教学体系,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体系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由于长期以来这三个部分都是分别加以研究和阐发的,因而每一个组成部分本身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并形成比较稳定的教科书体系。至于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学术界虽然也有一些原则性的研究和阐述,但对如何实现三者内容的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还未有成熟的意见。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还是教学体系,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为主体内容和总体架构的。不能抛开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去安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不能抛开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设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架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已经预示或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粗略结构和体系轮廓,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处在体系的前端,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基本结论处在体系的后端,而政治经济学作为哲学指导下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解剖和对社会主义的实际论证处在体系的中间。这样的体系架构是不可避免的,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历史和逻辑。另一方面,这样的顺序并不等于把原来形成的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体系照搬过来,并机械地拼接,形成一个理论拼盘,而应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内容加以贯通地研究,打破每个组成部分自身原有的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构建的高度重新设计每一部分的内容及其表述方式。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哲学部分的内容究竟需要设计几章,哪章在前,哪章在后,不能依据哲学原理的体系,而应从照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出发。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内容安排,也不应以原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为依据,而应从总体系需要出发,淡化政治经济学色彩,强化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分析研究及其历史结论。科学社会主义内容的安排,同样也是如此。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贯通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主题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教学体系从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及其与人的相互关系入手,进入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规律和动力的内容,再转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内容,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形成发展的内容,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及实现必然性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流畅的主线索,抓住了这一线索就掌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展开的逻辑步骤。

(四)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在绪论部分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做出集中的概括,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对于大学生一开始就大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特征,并进而为以后全面学习基本原理打下一个基础是很必要的。

那么,怎样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呢?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从四个方面做了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于我们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胡锦涛同志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四个特点,应该成为绪论中的重点内容。

广大教师应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一理论概括,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重点把握四个环节: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四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放特性。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干什么的,这就要讲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解放服务的,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政治立场的,以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理想的思想体系。其次,应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利益愿望的表达和意识形态诉求,而是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合理的科学内容和严整的科学体系。在这里应该向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并简略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再次,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价值追求,还是一种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实践力量。停留在书斋中,仅仅在理论中打圈子,回避现实,维护现状,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向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讲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最后,还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是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时,最重要的就是在科学性与价值性(或革命性)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使学生理解二者的内在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五)首尾贯通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其历史过程和历史形态上。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现在一个半世纪多了。它从产生时起,就处在传播和发展中。它经历了在外国的发展,也经历了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总结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新的课程设置方案较明显地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及其教育。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在绪论中有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总体描绘,有对马克思主义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基本内容的介绍。其次,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突出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总体过程,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的背景。这几个课程相互结合,共同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完整画面,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更为详细的画面。

为了能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上讲授马克思主义,广大教师和理论工作者还应该努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研究,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其在空间上的传播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际结合而在创造性运用中实现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在与错误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与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相联系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伴随着某种分化和综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高潮与低潮的交替;等等。

(六)全面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课程建设需要学科建设作为依托,综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综合性的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这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它不是简单地把原来哲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科学社会主义拢在一起,构成一个一级学科,而是重新设置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在这个一级学科下面,二级学科不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分门别类的研究,而是从综合性上考虑,重新设置几个综合性的新的二级学科,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这样的学科设置和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整体性研究,对于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素质的骨干教师和各类人才,对于确保新的课程方案的高效实施和课程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帮助学生从总体上、精神实质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建设,必须全面依托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综合性研究,全面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努力概括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不断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和规律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现状的跟踪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放在马克思主义世界性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这一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使学生从世界性视野学习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运用转化于对大学生的教育之中,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外,同时还要依托作为独立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依托作为历史学科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等,以及一些间接的相关学科,所有这些学科依托都会综合性地发挥作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

注释

2004年第3期。

2010年第5期。

362页。

364页。

《学习时报》2010年3月8日。

438页。

-214页。

页。

同类推荐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越中乡音漫录

    越中乡音漫录

    本书将鲁迅、周作人等数10位浙江籍著名作家作品中的方言词语进行辑录录、注释,编排成集。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越中作家的作品,并通过此书较形象的介绍了解越中方言的含义,有益于了解越地的文化历史与风俗习惯。是一种别有风味的方言工具书。
  •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古文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门推荐
  • 穿透时光去爱你

    穿透时光去爱你

    这天,苏雨悠悠转醒,慢慢睁眼,发现这不是他的房间,她慢慢做起来,迷迷糊糊地揉着脑袋,忽然间,头似乎疼的要炸裂了。书童见苏雨桥此状,连忙服侍并出声问道:“少爷,你怎么了?”少爷?苏雨桥猛的一惊,她一个女孩子怎么会被别人称作少爷?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好像不太对劲,自己的声音应该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是一个男孩子的声音。她连忙让书童扶她到铜镜前,她看着铜镜钱的男人,说熟悉也不熟悉,说陌生也不陌生,她赶快问:“我是谁?现在是什么时代?”书童一脸疑惑:“少爷,您怎么了,你是苏家二少爷苏宇桥啊,现在是梁国十八年啊?”梁国十八年?那不就是宁国1929年吗?这不是她写的小说《霸道校尉爱上我》里的时间吗?难道她卡在自己写的小说里了?苏雨桥很是苦恼啊,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也就算了,穿越到苏宇桥这个男二身上也可以忍,为啥男一也跑来凑热闹?还看上了男二?这也太乱了!!!苏雨桥该怎么办???
  • 豪门独宠高冷娇妻不要跑

    豪门独宠高冷娇妻不要跑

    (男强女强,男女双洁,超级甜宠,入坑不亏)一场星球大战,超级士兵阿布多多掉落地球,无意间救了一个人,没想到竟然是地球上的超级富豪陆逸宸,据说这人冷血无情,暴戾无常,对女人更是无感,可是眼前这个这么宠自己的人是谁。等到可以回到星球的方法解开,仅此一次机会,到底是留在地球,还是返回星球,阿布多多到底会选谁?(简介无能,嘻嘻)
  • 洪荒之善良的死神

    洪荒之善良的死神

    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十世善人转生的小丫头,瞬间超脱大道的束缚成就至尊之位。“麻痹的,大意了啊,”一声凄惨的哀号!从隐藏在神界混沌深处,鸿均的紫霄宫中传出来。
  • 天下丹青

    天下丹青

    古典架空,悬疑,推理,权谋。云惜是个小小的女画师,父亲在宫廷里的丹青院供职。这天晚上云惜做了个梦,梦见父亲在一个飘雨的黄昏归家,身形瘦削,神态呆板,仿佛不带活人的气息。忽然一阵狂风携带飘雨而来,将父亲生生撕成了两半……因为对父亲的思念,对梦境的恐惧和不解,让云惜踏上了主动求解的道路。在青梅竹马的邻居、衙门捕快晏怀安的陪伴下,工于画技、对事物有着超常观察力的云惜卷入了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在破解案件的同时,她离父亲的真相也越来越近……小说元素为古典架空、言情、推理、悬疑、神秘。由数个大小不一的案件构成,全部与丹青有关。
  • 我的英雄联盟系统啊

    我的英雄联盟系统啊

    当陈风获得这个系统的时候,他发现他的咸鱼人生开始变得光怪陆离起来.....当英雄联盟里面的各种技能道具搬到现实中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闪现,引燃,漫天飞羽,天降正义,瞬狱影杀阵,万雷天牢引......哦!不,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奇怪了!本文轻松带点吐槽,生活本就糟糕,希望多点欢乐。
  • 无上掌控

    无上掌控

    渡劫失败的他,降临斗极大陆。一番风云变幻,世间谁主沉浮?揭开惊天之谜,终成无上掌控!
  • 一点寒芒先到

    一点寒芒先到

    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 透天玄机

    透天玄机

    六百多年前,一场意外导致了一个王朝的变化,一群人为了纠正这场意外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六百多年后,一本遗留世间的古籍残本拉开了故事的序幕。我被莫名其妙的卷入了这个故事,一切看上去的不可能,冥冥之中却已注定了数百年。我本是一个无知者无畏的小混混,在经历完这一切以后,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打破了我对历史的理解,原来史学家所记载下来的这上千年的历史只是一段苍白的谎言。下古墓、寻遗迹、探险境围绕北纬30度,这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解开历史谎言的神秘面纱。本文中所讲述的不是绝对,请各位热心的看官朋友千万不要穷根究底,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 从养猫到养动物园

    从养猫到养动物园

    大家好,我叫叶宴,我有着帅气的脸庞,一米八的大长腿,两米的气场,奈何主角却不是我,而是我养的一只猫。叶宴:为什么我不是主角呢?小九:你没喵喵可爱,没有喵喵萌,没有一身光滑柔软的皮毛,所以你也只能做一个配角。叶宴:小九你怎么能这样呢?不要否定我啊,我可是喵喵的铲屎官当然要做主角了。小九:哦,差点忘了,你根本比不过你家喵喵,你现在还需要喵来养,你好意思吗?叶宴:(脸红,羞愧)我还有点事,我会再来的,小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