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3300000081

第81章 卖酒的女子

琼波浪觉没想到,他会在鹿野苑碰上一位女子。

他一直认为,那是智慧空行母的化现。

那女子正跟几位女子在火供。火供是一种供养仪式,先造个火坛,行者边持咒,边往火坛里扔食物。那食物,就会进入被供的本尊和神灵的口中。我说过,在婆罗门的教义中,火是梵天的口。这种说法,深入印度人的心灵,火供因此成了当时许多教派重要的宗教仪轨。

女子目视琼波浪觉。两人对视一阵,都觉出了一种奇怪的熟悉。

琼波浪觉告诉她,他正在寻找一个叫奶格玛的上师。

女子说,我听说过奶格玛,但她已证得虹光身,没福报者是很难见到的。你为啥不拜司卡史德为师?

司卡史德是谁?

一位伟大的证悟者。

女子给琼波浪觉讲起了司卡史德的故事。她很有语言天才,琼波浪觉于是看到了一个被丈夫和儿子赶出来的老年女子。她便是证悟前的司卡史德。

在几个男子的呵斥声中,那女子呼号着逃出了家。因为她将家中仅有的一点救命粮供养了化缘的僧侣。

那年,她五十九岁,过度操劳已毁坏了她的健康,模样已垂垂老矣。在琼波浪觉的印象中,那女子逃时的脚步溅起满天的尘埃,她身后的路成了一条灰龙。一个儿子气急败坏,捡起土坯,向母亲扔来。那土坯落在地上,炸起无数的土星,它虽然没打中母亲,却打碎了母亲的心。后来,每次思念儿子时,母亲总会想到这个画面。它最直观地告诉司卡史德,什么是苦和无常。那时,她当然不知道,要是没有这一赶,人世上不过多了一个寿终正寝的老人,却少了一个光照千秋的伟大女性。她用一生的行履告诉世人,不要怕年老,不要怕噩运,只要你有信心,肯定会成就不朽的功德。

女子说,就这样,这个伟大的上师被赶出了家门。她四处漂泊,乞讨度日。我们也老是在某些地方看到乞讨者,我们的肉眼,当然分不清她是不是司卡史德化现。所以,我总是将那些向我伸手的人都当成了她,进而供养,从不去分辨他们是不是骗子。

正因为有许多像我这样去想的善良的印度人,司卡史德才没有饿死。她苍老的脸日渐丰腴,也终于租到了一间旧屋,屋里的破箱里也有了一点余粮。她便开始酿酒。就这样,她终于遇到了命运中的上师。

一天,一个女子来买酒,司卡史德没有要钱。因为那女子告诉她,那酒是给一个叫毗瓦巴的祖师买的。而这个名字,在当时的印度,是天摇地动的。在印度人的眼中,毗瓦巴,几乎等同于天神。当然,这说法,其实是贬低了那个伟大的上师。因为天神仍是有漏的,毗瓦巴已证得了无漏。

司卡史德便想,我要啥钱,我能供养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是我的福分。

就这样,她欢喜地供了两年。

两年后,也就是她六十一岁那年,那个上师对女子说,你把那个卖酒的女人带来吧。

当夜,上师为她灌顶传法。

当夜,她便证悟了。

在世人的传说中,司卡史德是一夜间证得虹身的。但此说不妥。正确的说法是,司卡史德是一夜间开悟的。事实上,开悟后的司卡史德还经过了严格的苦行。那苦行,据说经历了六个月,或是八个月。她在用六种法门长养她证悟的智慧,人们管那法门叫司卡六法。

据说,司卡史德的虹身,就是在苦行后证得的。换一种说法,从凡夫到初地,司卡史德用了一夜时间,而到达十地的修炼,是后来的事。于是,才有了司卡六法。再后来,那六法超越了千年的云烟,也流入了我的心中,笔者遂成了司卡六法的重要传承者。

那女子说,司卡史德已成就了无死的虹身。她的身体像彩虹那样,望之有形,触之无物,不生不死,无来无去。

琼波浪觉于是生起了巨大的信心。他说,请你带我去见这位伟大的上师。

同类推荐
  • 佛光祈愿文

    佛光祈愿文

    本书是中国台湾星云大师撰写的100篇祈愿文并配以100副民家画作,包括对父母、老人、国家、工作以及社会各类普通民众的祈愿,充满了佛家慈悲为怀的情怀,读来能净化身心,增长智慧,并有着良好的道德教化的功用。
  • 顿悟开承地

    顿悟开承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
  • 苦才是人生

    苦才是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热门推荐
  • 妖蛊界

    妖蛊界

    一个原本是蛊的少年,却无意中成了人;一个原本是神的高手,却无意中成了蛊;于是——史上第一个养人的蛊诞生!他在人与蛊的世界他该如何抉择?走出人与蛊的世界,迎接他的,是仙和妖的世界……
  • 本是牧师的我重生成了深渊猎人

    本是牧师的我重生成了深渊猎人

    这一切噩梦的开始,都出自于对未知的贪婪,当无尽的欲望唤醒了沉睡在遗忘之城的源罪时,深渊也就悄无声息的蛰伏在了你的身边,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
  • 人生就像调味品

    人生就像调味品

    人生就像调味品,有着不一样的酸甜苦辣。那么,我有故事也有酒,一起来尝尝吧!
  • 无忘修罗

    无忘修罗

    沉睡已久的圣王――黎天苏醒,世界再次进入疯狂,他不断前进,不断挥洒,不断拼命,重朔自我,创造一花一世界,一树一宇宙,将一代枭雄呈现的漓淋尽至。
  • 瞒三年

    瞒三年

    阳光微风河流青春中出现的景象,带着生涩迟缓地闯进每个画面里,暗流般的情愫伴着阳光扎根生长,翻云覆雨却在悄然酝酿,那些被隐藏的往事才渐渐浮出水面......
  • 修真高手在凡间

    修真高手在凡间

    一帅哥少年从修真界来到世俗界,只为寻找那份属于他的机缘,从而变得更强,然而这个机缘却是把双刃剑,他就要经过七情六欲的考验以此来磨练心智达到更高的境界。那么他是如何在世俗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呢?一个对世俗一无所知的他又是如何在世俗中身活的呢?他的白雪公主又是谁呢?当几个美女都同时喜欢上他时,他又该如何选择?
  • 恰似那年卿有意

    恰似那年卿有意

    堕天志有载,北泽千家楼,南苍九命殿,西邛一步登天梯,东烬望天楼上望天求,大荒解语阁中解天下,孑孑神陵空守神陵此间界中无神留!——堕天大陆,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