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3300000052

第52章 阿育王石柱

需要说明的是,阿育王之所以成为英雄、被人们敬仰千年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的杀伐之功,而是他的省悔之举。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据说某一天,阿育王忽然明白了屠杀的罪恶,并翻然悔悟。他皈依了佛教,并用武力推广佛教。在阿育王之前,印度半岛上有数不清的小国,那些名为国家实为部落的格局影响了佛教的传播。阿育王灭了诸国统一印度之后,佛教才真正在印度半岛弘扬开来。据说后来,拥有了大力的阿育王,于一夜间在红尘中修了八万四千个舍利佛塔。千年后,我也看到了那万千佛塔中的一座。

琼波浪觉看到阿育王的人马也来朝拜蓝毗尼。那些原来如狼似虎的士兵们一脸虔诚。他们拉着一个石柱,上有文字和马头。这据说是阿育王石柱中唯一的马头石柱。日后的某一天,邪灵招来的霹雳殛裂了石柱,柱身上有了一道道裂缝,却仍矗立了千年,守护着一段真实的历史。

还有一种说法是,那石柱并不是为邪灵招来的雷电所殛,而是毁于外道的某次炮火轰炸。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无论在佛陀住世时,还是在他涅后的千年里,印度大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外道,它们瓜分着印度的宗教蛋糕,有时是你占上风,有时是我占上风。许多时候,占了上风的那一家,总想将对方的所有象征物都毁了,以显示自己的胜利。

那个时候,宗教之争是非常激烈的,其程度,几乎等同于战争。在释迦牟尼住世时,他的许多弟子就为外道所杀,其中包括那个号称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在传播真理的途中,他被外道滚下的乱石砸成重伤而死。

许多时候,各种宗教流派都以争夺皇家为传播宗教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当哪个宗教得到皇权认可时,哪个宗教的传播就相对迅速。但常常有这种状况,便是在皇宫内部,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那个著名的阿育王信佛教时,他最心爱的妃子却信仰外道。所以,围绕那棵菩提树,就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阿育王护树,王妃暗中毁树。因为外道将那棵菩提树当成了一种象征,此时的树已不再是单纯的树,而成为佛教精神的载体。阿育王的石柱亦然。柱身上的那一道道裂缝同样也可能源于外道的炮火或是炸药。

同样的故事出现在21世纪。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了阿富汗政权之后,他们便炸了那个世界著名的大佛。他们的理由是佛教在搞偶像崇拜。在许多阿拉伯的史书中,都将佛教徒称为偶像崇拜者。事实上,佛教的那诸多佛像,只是为了能让信仰者产生某种宗教情感而顺世的一种方便。佛教中其实充满了破相的内容。笔者的《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出版后,有人将我倡导的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大手印称为“雪漠禅”,以示跟传统大手印的区别。“雪漠禅”同样提倡破相,在答网友提问时,笔者曾即兴赋诗曰:“雪漠禅如何?离相重精神。文化为载体,贯通古与今。随缘得自在,安住光明心。妙用大手印,行为利众生。”

破相也是佛教了义经典的精髓,如《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可见,佛教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佛教强调无我,反对“神我”。

那些将阿育王石柱炸得裂缝四布的人或邪灵并不知道,石柱代表不了佛教,因为真正的佛教是破相无我的。佛教的精神,并不依托那些外相而存在。即使他们将所有打了佛教印迹的物质都毁了,佛教的精神同样会穿越时空,成为滋养人类灵魂的营养。因为,佛教并不是发明真理,而是发现真理。即使在释迦牟尼没有出世之前,那些真理也早就存在着。佛陀的伟大是靠苦修发现了那些真理,并实践了那些真理。他是真理的发现者,而不是真理的发明者。

琼波浪觉看到的那个柱子很粗,也很重,有好几米已被黄土掩埋。柱身上的许多裂缝同样是无常最形象的注解。柱身裹着无尽的沧桑,一波波荡向琼波浪觉的心。柱面上的字也显得斑驳,不很清晰,但琼波浪觉还是明白了大意:天启慈祥王登基廿年,亲自来此朝拜,因为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一块石上刻着一个形象,并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地降生。蓝毗尼村成为宗教的免税地,只需付收成的八分之一作为税赋。那时,琼波浪觉还不知道,正是这不起眼的石柱,后来成了佛陀是真实历史人物的重要物证之一。此外,这儿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证明佛陀的真实存在。那些被黄土掩埋了千年的文物,以自己的语言告诉那些前来灭佛的学者们:释迦牟尼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受到科学精神熏陶的西方传教士们不得不承认,释迦牟尼是真实存在过的导师。回到西方之后,学者们撰写了大量文章,它们散见于一些书籍和报纸。西方人于是看到了跟自家的基督教文化迥异的另外一种人文景观。虽然那些文字尚不足以改变他们的信仰,但总算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人们发现了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

佛教的真正进入西方,并赢得大量信众是后来的事。由于一次次历史事件,佛教凭借一种历史赋予它的胜缘进入了西方。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上世纪西藏喇嘛的大量进入西方。他们带去了一些西方人也同样能实证的禅修方式。许多西方人都被那奇异的禅修体验征服了,甚至一些天主教神父也开始学习佛教的禅定。他们将那些原本属于宗教行为的禅定修行当成了生命科学。于是,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名之为禅修中心的团体。

直到这时,佛教才真正进入西方人的生活。而正是那些学者在蓝毗尼的挖掘,才使得佛教这一古老的东方文明,普遍出现在东西方学者的视野中。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热门推荐
  • 无敌狂战兵王

    无敌狂战兵王

    自己回到华夏却无缘无故成了美女总裁的老公
  • 无量仙界

    无量仙界

    传说世界有无量者,秉天地意志之所生,拥有大智慧。
  • 冥间会所

    冥间会所

    人活着的时候有许多梦想和冤屈,但是有是人到死也无法实现梦想和伸冤,所以他们就会憋着一口气不愿意离开,他们如果不按时去投胎转世,那么冥界秩序就会被打乱,冥王为了消除他们的怨气成立了一个会所,来帮他们消除怨气。
  • 倾诚倒追

    倾诚倒追

    她,娱乐圈里不起眼的小助理一直以来只是在心爱的人身边跑跑龙套,即使如此她依旧敢爱敢恨。时隔多年,她留学归来,成为自带品牌效应的美妆博主。震惊!新晋小网红倒追钻石王老五!!“她们都只爱你的成熟稳重、事业有成,我不一样啊!我爱着那个被你深藏在心底里,一直以来都不愿示人的小男孩。”《难得良缘》里的小助理罗蔓带来《倾城倒追》“母胎solo”多年的李永炎。作者的话:自从开两卷之后,我打算“双线叙事”了,这可把我牛坏了,我可得要叉会儿腰。
  • 《我怕我把世界都忘了》

    《我怕我把世界都忘了》

    如果所有的故事都有始有终,那么我希望能够一直一直的记着你。可惜世事无常,太多的过去被模糊,被逐渐的取代,以至于心里所有的难过都像是城市的雾霾一样烟消云散。我怕我忘了你,就像我怕我忘了世界,因为那是我藏在心底最深的思念。
  • 六芒星的选择

    六芒星的选择

    神、魔、人三族的使命,六个希望之星将带来希望还是灾难,背后的操作者到底会是谁。
  • 异世重生:邪帝的宠妃

    异世重生:邪帝的宠妃

    她是来自异时空失忆的一缕幽魂,误打误撞的闯入了这乱世硝烟;他是世人眼里嗜血成性的年轻帝王,只愿在她面前卸下伪装。一奴一帝,本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但命运的齿轮,却让他们生生世世纠缠在了一起。“青颜,我这辈子背负了太多仇恨,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我的敌人,而你,绝对不行。”……
  • 游戏之子

    游戏之子

    献给所有生活中所有为梦想曾经奋斗,正在奋斗,将要奋斗的人。游戏本就是一场游戏而已。—柯蓝
  • 逆天诀

    逆天诀

    本书讲述了整个江湖的恩怨情仇、家族的衰落,还有追求巅峰之路的努力。为了自己喜欢的人,最终杀向了世界巅峰的故事。
  • 魂师

    魂师

    马良在机缘巧合下穿越了,竟然来到了马氏家族起源的时代,这是一个有妖有魔有鬼有神有仙的世界,这里有一种职业叫做灵师,马良为了复兴家族,开始走上了修炼之路。为了生存,他走上了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