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6300000055

第55章 灸法秘方验方精选

历代中医文献所载针灸处方数以千计,近代制定的针灸处方,其数量也相当可观,几乎涉及所有的病种,一病一证多方,或一方治疗多病多证的现象很普遍,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思想,使针灸处方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但针灸处方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又必须与刺灸法密切联系,没有刺灸法的正确配合,就会使处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逆反的作用,体现了针灸具有明显的刺灸特色。现将临床常用的验之有效的针灸处方介绍如下。

一、保命延寿方(《扁鹊心书》)

处方:关元、气海、中脘、命关。

用法:依次灸关元、气海、中脘、命关(食窦穴),每穴灸10~15分钟或灸5~10壮,亦可用针,均浅刺1寸左右。

功用:培补元气,益肾固精。

主治:年老气血虚弱之证,如少气、懒言、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倦怠乏力、食少、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亦可用于无明显症状者,其目的是保健。

加减:心悸、怔忡加内关、神门以益心气,安心神;头晕、耳鸣加百会、风池以益髓填脑;食少加足三里以健运脾胃之气。

二、补气益血方(《现代针灸医案选·姜德绪》)

处方: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

用法: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法,以补为主,针刺每次留针30分钟,灸疗每穴可7~14壮,可隔一天针灸一次。

功用:健中补气,养精益血。

主治:气血两虚。症见:头晕,心悸易惊,手颤纳差,身乏无力,语音低微,面色苍白,舌淡,脉细。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皆低于正常值。

加减:若患者兼受放疗,当放疗到一定剂量,往往有热邪入里伤阴的表现,患者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呈阴虚阳亢、肝胃不和时,可配用肾经太溪穴,以养阴潜阳;配肝经太冲穴,以舒肝和胃。

三、强肾壮腰方(《针灸大成》)

处方:肾俞、委中、太溪、白环俞。

用法:肾俞、太溪用灸法,委中、白环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并可用灸。

功用:补肾强腰,调经止痛。

主治: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劳作则加剧,可兼健忘、耳鸣、遗精带下等。

加减:肾虚症状较明显者,可加关元、气海以大艾炷灸之,以补元气、益肾气。健忘、遗精者加志室、气海、三阴交,以益气固精。带下者,加中极、带脉以固经止带。

四、壮阳方(《临床经验方》)

处方:命门、神阙。

用法:灸命门、神阙。命门用大艾炷灸,神阙用隔盐灸,不拘壮数。

功用:温肾壮阳。

主治:神昏,意识丧失,目合,口开,手撒,尿遗,鼻鼾或呼吸微弱,汗出痰壅,四肢逆冷,脉象细弱等证。

加减:神昏、意识丧失者,加刺人中、十宣,开窍醒神;痰多壅盛者,加丰隆,健脾化痰;四肢厥冷者,加足三里,回阳救逆;汗多者,加合谷、阴郄,固表止汗。

五、程氏安神方(《经验方·程莘农》)

处方:神门、大陵、内关。

用法:仰卧位或坐位,内关直刺1.6~2.6厘米;或艾条悬灸5~10分钟;大陵直刺1~1.6厘米,或艾条悬灸3~5分钟;神门直刺1~1.6厘米,或艾条悬灸3~5分钟。以上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功用:安神定志。

主治:多种病因所致之失眠症。

加减:本方为治疗失眠的基础方,如心阴亏损不寐,可加心俞、足三里等以滋心阴,养心神;心肾不交之不寐者加肾俞、太溪以滋肾水,降心火,交通心肾;心脾两虚之不寐者加足三里、心俞、脾俞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胆气虚之不寐者加胆俞、肝俞、风池以温胆益气宁神;肝经郁热之不寐者加肝俞、胆俞以清热泻火安神;痰热扰心之不寐者加丰隆、心俞、巨阙以清热化痰安神;心火亢盛之不寐者加大椎、曲池、合谷、心俞以清心安神;胃腑不和之不寐者加厉兑、中脘、丰隆以化痰和胃。

六、二中腰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人中、委中、尺泽。

用法:先刺人中、委中,后刺尺泽。急性腰扭伤,痛甚者,重泻人中,刺委中出血,再刺尺泽,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

功用:祛淤通络,强腰止痛。

主治: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或闪挫撞击,经络受损,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

加减:若陈伤宿疾腰痛者,加肾俞、腰阳关、命门;扭闪腰痛甚者,加支沟、昆仑、束骨、阳陵泉;兼有发热者,刺大椎以泻热邪。

七、腰脊痹痛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腰俞、膀胱俞、长强、气冲、上髂、下髎、居髎。

用法:先刺腰俞、膀胱俞、上髎、下髎,均用补法,再刺长强、居髂、气冲,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腰脊冷病者,可灸腰俞、膀胱俞5~7壮。

功用:补肾壮阳,通经止痛。

主治:腰部冷痛,或拘急不可俯仰,或连及骶、臀、股、膝,疼痛时轻时重,得暖则缓,遇寒冷则加剧,舌淡,脉沉。

加减:若肾阳虚较重、腰脊冷痛者,可加肾俞、关元,针上加灸5~7壮;小便频数者,加水分、气海、关元;腹泻者,加天枢、阳陵泉、大肠俞。

八、程氏腰痛方(《临床经验·程莘农》)

处方:腰阳关、肾俞、次髎、委中。

用法:先刺腰阳关、肾俞、次髎,用补法,留针30分钟;再刺委中,用泻法,不留针;腰痛甚者,也可泻委中出血。

功用:强腰壮肾,通经止痛。

主治:腰脊冷痛,遇寒则重,得热则缓,四肢厥冷,甚则小便频数,下肢浮肿,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加减:肾阳虚较重、腰脊冷痛、四肢厥逆者,可加关元、气海,并可用灸;若小便频数者,加脾俞、气海、水分,可针上加灸;腹泻者,加天枢、大肠俞。

九、治痹方(《针灸甲乙经》)

处方:会阴、太渊、消泺、照海。

用法:先刺太渊、消泺,再刺照海,后刺会阴,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若寒邪较重,可灸太渊、消泺、照海各5~7壮,再刺会阴。

功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之邪所致的痹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或定窜不定,痛无定处,或痛势较剧,痛处有冷感,遇寒则甚,得热则减,苔薄白或淡黄,脉浮弦或浮紧。

加减:若寒邪较甚者,可加灸肾俞、关元,温阳散寒止痛;若风邪较重者,加风门、膈俞、肝俞,祛风活血止痛;若湿邪轻重者,加脾俞、足三里,健脾化湿通痹;若寒邪入里化热者,可刺大椎、曲池以泻热。

十、膝痛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梁丘、曲泉、膝阳关。

用法:先刺梁丘、膝阳关,再刺曲泉,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若寒邪较重者,可用温针灸曲泉、梁丘各15分钟。

功用:温经、散寒、止痛。

主治:膝部冷痛、肿胀、麻木,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行走,腰腿冷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缓。

加减:若寒邪重者,可加刺阳陵泉、犊鼻、阴市;膝部肿痛者,加风市、阳陵泉及膝关;寒邪入里化热者,加刺大椎、曲池以泻热邪。

十一、胁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支沟、章门、阳陵泉、委中。

用法:先依次针刺支沟、章门、阳陵泉,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然后取俯卧位,用三棱针在委中处的浅静脉上点刺出血。

功用:疏肝调气,通经活络。

主治:胁痛。初起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之变动而增减,胸闷不舒,饮食减少,暖气频作。久则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紫暗,脉弦或沉涩。

加减:胁肋胀痛甚者,加丘墟、外关、太冲以疏肝解郁;胁肋刺痛者,加内关、丰隆散淤通络止痛;食少者,加中脘、足三里以调胃气;嗳气频作者,加膈俞、内关以宽胸舒膈。

十二、项强方(《医学纲目》)

处方:承浆、风府、后溪。

用法:先针承浆,只捻转不提插,平补平泻法;再刺风府,直刺用泻法;再刺后溪,直刺用泻法。均行针1~2分钟,后留针20分钟。进针前可先行推拿手法以加强疗效。

功用:疏风散寒,通经解疼。

主治:颈部感受风寒之邪,颈项僵硬疼痛,不能回首。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落枕。

加减:颈项部疼甚者,可加天柱、风池,针用泻法,以加强通经止痛之效,如针后加火罐、按摩、热敷,则效果更佳。

十三、伤寒无汗方(《针灸甲乙经》)

处方:风池、天柱、商阳、关冲、液门。

用法:先刺风池、天柱,针用泻法,行针1~3分钟,再刺商阳、关冲、液门,均留针20分钟,用浅刺法。

功用:发汗解表。

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颈项强痛,腰腿酸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加减:恶寒发热、骨节痛烦重者可加大椎、风门,针用泻法,以加强驱风散寒之力。

十四、解表清热方(《针灸集锦》)

组成:风池、大椎、陶道、身柱、合谷、少商。

用法:先刺风池、大椎、陶道、身柱、合谷,针用泻法或透天凉手法,留针20分钟,再用三棱针刺少商出血。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利咽。

型治:发热恶风,头痛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咳吐黄痰,口干欲饮,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加减:咳嗽痰多者,加肺俞、列缺,针用泻法以清肺化痰;头痛甚者,加太阳、上星,针用泻法以清头部之邪。

十五、泻胃热方(《素问·水热穴论》)

处方:气街、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用法:先刺气街,再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

功用:清胃泻热。

主治:胃中积热。牙痛牵引头脑,面颊发热,其齿恶热喜冷,或牙龈溃烂,或牙龈出血,或唇舌颊腮肿痛,或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加减:热甚者加内庭、丰隆,清泻胃热;牙痛者加颊车、下关、地仓,通经止痛;牙龈出血或溃烂者加颊车、内庭,通经泻热;便秘者加支沟,泻热通便。

十六、泻心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列缺、曲池。

用法:重泻列缺、曲池,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烦热较重者,可泻曲池出血。

功用:清心泻热。

主治:发热,心烦,心胸憋闷,口唇干燥,汗出如珠,舌红,脉细。

加减:心烦甚者加刺内关、神门、通里,清热镇静除烦;高热者加大椎、合谷,通经泻热;汗出者加阴郄、复溜,以滋阴清热,固表止汗。

十七、五心烦热方(《针灸大成》)

处方:内关、涌泉、十宣、大陵、合谷、四花。

用法:先刺十宣出血,再刺大陵、四花,均用泻法;后刺合谷、内关,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最后轻刺涌泉,得气后出针。

功用:清热除烦。

主治:发热,午后热甚,四肢及心胸烦热,口渴,面赤,舌红,脉数。

加减:潮热者加大椎、太溪,养阴清热;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镇静安神;口渴者加金津、玉液、然谷、太溪,养阴生津止渴。

十八、伤风头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风池、合谷、丝竹空。

用法:先刺风池、丝竹空,再刺合谷,均用泻法。若头痛甚者,可先刺丝竹空出血,再刺风池,后刺合谷,得气后,均留针20分钟。

功用:祛风活络,通经止痛。

主治:发热恶风,头痛阵作,遇风则重,如锥如刺,甚则头皮肿起成块,舌淡,苔薄白或微黄,脉浮。

加减:若风邪入里化热者,加刺大椎、曲池,以通经泻热。前头痛者,加上星、阳白;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顶;后头痛者,加天柱、后顶;侧头痛者,加率谷、太阳;此四者均为对症局部取穴。

十九、伤寒头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合谷、攒竹、太阳。

用法:先刺攒竹、太阳二穴,再刺合谷,均用泻法。若伤寒较重、头痛剧烈者,可用三棱针刺太阳出血。

功用:通经散寒,去滞止痛。

主治:微恶风寒,头胀痛或剧痛,项背疼痛喜按,舌淡,苔薄白,脉紧。甚则可见恶心,呕吐,眩晕,面色苍白等症。

加减:恶寒者,可加大椎、曲池,以通阳解表散寒;发热者,加曲池以通阳泻热;若项强,加大杼、天柱,行太阳之气,通经止痛。前头痛者,加上星、阳白;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顶;后头痛者,加天柱、后顶;侧头痛者,加率谷、侠溪;眉棱骨痛者,加鱼腰、阳白;若鼻塞较重者,加印堂、鱼腰、迎香等。

二十、祛风止痛方(《针灸大成》)

处方: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

用法:先刺曲池、手三里、外关,再刺风市、阳陵泉、三阴交,均用泻法。若有发热者,重泻曲池,以祛热邪;风邪甚者,重泻风市。均留针30分钟。

功用:清热祛风,通经止痛。

主治:风邪侵袭机体所致的病证。症见有四肢疼痛,痛无定处,遇风则甚,甚则四肢肿痛,活动受限,舌淡,苔薄白,脉浮缓。

加减:如新感外风或外风较甚者,可加风池以疏风清热。

二十一、止嗽方(《针灸大成》)

处方:肺俞、足三里、膻中、乳根、风门、缺盆。

用法:肺俞、足三里、乳根、缺盆、风门皆用补法,膻中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补益肺气,降逆止嗽。

主治:久嗽不愈。症见:咳嗽,痰白,气短,自汗,易外感,语言低微,纳呆,舌淡,脉浮。

加减:痰清稀量多者,可加脾俞、太白、丰隆以健脾化痰。气虚症状明显者,可加灸气海、关元、膏盲俞、太溪以补益元气。外感症状明显者,可加风池、列缺、太渊、外关以疏散表邪。

二十二、理肺化痰方(《针灸大成》)

处方:俞府、天突、膻中、肺俞、足三里、中脘。

用法:天突、膻中用泻法,留针15分钟;俞府、肺俞、足三里、中脘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宣肃肺气,化痰平喘。

主治:哮吼嗽喘(哮喘)。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苔腻,脉滑。

加减:缓解期可改用膏肓俞、气海、关元、乳根、太渊、肺俞、太白、脾俞、太溪、肾俞、足三里、中脘以补元气,益肺、脾、肾三脏之气,截断伏痰之源以治哮喘之本。

二十三、消食和胃方(《杂病穴法歌》)

处方:璇玑、足三里。

用法:璇玑向下平刺1.6~3.3厘米,足三里直刺4~5厘米,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功用:健胃消食,理气止痛。

主治:食积停滞,胃脘痞满,腹部时痛,嗳腐吞酸,厌食,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多滑数。

加减:胃脘胀闷而痛欲呕吐者,加中脘、下脘,针刺用泻法,以行气消食,和胃止呕。腹痛泄泻者,加天枢,上巨虚,针用泻法,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二十四、胃痛方(《针灸治验录·杨永璇》)

处方:中脘、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内关。

用法:足三里、公孙、三阴交均用补法,内关用泻法,中脘用提插补泻法中之补法,针后加拔火罐。亦可在足三里、中脘加灸。

功用:温中散寒,调脾和胃。

主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症见:胃痛隐隐,泛恶吐涎,喜暖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加减:脾虚泄泻者加天枢、大肠俞以调肠腑气机;手足不温者加灸手三里、悬钟以益气血而温阳;胃脘痛甚者加梁丘通经活络,和胃止痛。

二十五、呕吐方(《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膈俞、章门、上脘。

用法:先针膈俞,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后用艾炷灸膈俞、章门、上脘各7~10壮。

功用:和胃降逆,益气止吐。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或有泄泻,或有胃中嘈杂,吞嗳酸气,或有发热恶寒,胁痛,或有胸胁胀块,急躁易怒。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神经性呕吐等病。

加减:急性呕吐,发热恶寒者加大椎、合谷、内关,针刺用泻法,以退热止吐。食积呕吐者加下脘、足三里,针用泻法,以健胃消食,理气止吐。痰饮内阻、呕吐清水加中脘、阴陵泉、丰隆,针用平补平泻法,中脘加艾灸以温中益气。

二十六、呃逆方(《医学纲目》)

处方:期门、膻中、中脘。

用法:以上三穴均用艾炷灸。根据气逆的原因,决定穴位先后施灸的次序。

功用:疏肝和胃,降气止呃。

主治: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以致影响饮食、睡眠,舌质淡,苔薄白,脉多弦。

加减:情志抑郁,喜太息者加太冲,针用平补平泻法,以加强疏肝解郁之效。胃中寒饮、呃逆不止者,加膈俞,针刺用补法,再加艾灸,以温胃化饮,降逆止呃。

二十七、腹痛方(《类经图翼》)

处方:水分、天枢、阴交、足三里。

用法:仰卧位,先取足三里,使针感放射至足,持续运针几分钟以止痛;天枢针后加灸,灸至病人腹内感到温暖为度;水分、阴交,针刺之。诸穴得气后均留针30分钟。

功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寒凝积冷脐腹痛。症见:脐腹卒然而痛,疼痛剧烈,无有休止,得温稍减,不思饮食,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则手足厥冷;舌质淡或青,苔白润,脉沉紧而迟。

加减:脐腹剧痛者,加三阴交、气海以温中止痛;大便溏泄者,加大肠俞以通调肠腑之气;不思饮食者,加中脘以健运脾胃;肠鸣腹冷者,加灸关元以温暖下元。若为寄生虫引起的脐腹疼痛,取脾经血海、大横,任脉关元、中脘,经外奇穴四缝等,以针法为主。

二十八、通便方(《针灸大成》)

处方:章门、照海、支沟、太白。

用法:先针刺支沟1.6~3.3厘米,针感向下放散至手指,向上放散到肘、肩;照海针1~1.6厘米,太白刺1~1.6厘米,针后两穴局部有胀痛;章门针刺1.6~2厘米,针感有时可向腹后壁放散。以上诸穴均可留针30分钟。

功用:顺气通滞,降气通便。

主治:便秘。症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胁腹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加减:嗳气频作者加内关、合谷以理气宽胸;腹中胀痛者加天枢、大肠俞以疏导肠腑气机;纳食减少者加中脘、足三里以健脾助运。

二十九、利水方(《浮肿病中医简易方选》)

处方:水分、脾俞、肾俞、列缺、天枢、关元、足三里、复溜。

用法:先取脾俞、肾俞,得气后持续运针,两分钟后出针,然后再取列缺、水分、天枢、关元、足三里、复溜,诸穴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有时脾俞、肾俞、水分、关元可加灸。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症见:半身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身重食少、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沉迟或沉细。

加减:半身以下肿甚者加阴陵泉、商丘以健脾利水;食欲不振者加中脘温运中土;小便短少者加中极以利膀胱气机。

§§第六章 靳三针疗法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六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六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

    《冠心病防治指南》系统地介绍了常见慢性病冠心病的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它打破了传统的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学习疾病知识的普及读物。此外,该书对于从事慢性病预防和临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 蔬菜祛病事典:做自己的蔬菜医生

    蔬菜祛病事典:做自己的蔬菜医生

    本书是介绍蔬菜对疾病的调养功效和食用方法。版式活泼,可读性强。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腰椎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腰椎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冠心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冠心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本书针对冠心病这一常见病,从健康教育、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控五方面出发,结合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起居和日常饮食,注重饮食调理、心理呵护以及并发症的防治,详细地讲解了与冠心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防控冠心病的方法和冠心病病情监控等方面的知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调养方法,能够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体铸太虚

    体铸太虚

    此一拳携万丈金芒,夹星辰碎屑,伴着燃烧的热血呼啸而至,无可阻挡,不可违逆……然而,谁又能想到,他从前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千奇百怪的种族,光怪陆离的仙法,一切都在这里。
  • 总裁的贴身情人

    总裁的贴身情人

    黑夜中,男人俯视身下的娇躯,唇角勾起邪魅的弧度……那年,她将自己当成货物,卖给了这个恶魔!他疼她,他宠她,但唯独不爱她……当他决心将她转送给另一男人,她愤然逃离,但多带走了他的一样“东西”!哪知多年后,冤家路窄,她又一次,与他签下契约,三天三夜的缠绵……
  • 迪迦之新的启程

    迪迦之新的启程

    没有绝对的黑暗,也没有绝对的光明,迪迦,孤独的战士。
  • 我多想陪你走一场

    我多想陪你走一场

    一个柔情蜜意大灰狼,一个萌系倔强小白兔。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平日做事果断的他一遇到自己的小娇妻就变成了无赖。天天求爱,天天被拒!温铭看着镜子里那张俊俏的脸怒吼道“我好惨啊!”怀里抱着她,笑了,哭着,泪水落在那本红色的证书上面。她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想嫁给你,好不好”他说“好”几年后,他看着对面的女人,似曾相识。。。
  • 怎么刚刚好

    怎么刚刚好

    她,叶秋舒,来到这个世界,只为找回前世的回忆……。前世的她,竟然只是个小小的宫女??
  • 我不可能是主角

    我不可能是主角

    没有朋友,性格阴暗的江番。某天在自家门前发现了受伤的陌生人,醒来后自称恶魔。在将其打发走之后貌似是勇者的人气超高的同班同学找上门来寻找恶魔,江番的故事就此开始了。———奇幻与玄幻的结合,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故事。由此展开。
  • 枯骨:凉薄公子

    枯骨:凉薄公子

    漠罪之城,神眷顾不到的角落。优伶之泪。仅且悲矣。枯骨之深,满目凉薄罢了。
  • 虚无之外

    虚无之外

    无尽的黑暗,抹除不掉我的希望;冷血的人情,冷不掉我火热的内心;残酷的现实,坏不掉我的坚持。茫茫大的世界,想要活下去,你就得是最优秀的,不管对手是人,是妖,还是神。无尽的龙火会抹除了大地,希望的雨露会再次降临,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带领希望继续在这绝望之中前行。
  • 权倾八荒

    权倾八荒

    大将军之子,本应享有荣华富贵,逍遥一生,其父却遭君王猜忌,小人陷害。其母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回母国省亲才免遭一难,这样的身世,注定了其不平凡的一生......
  • 仁武天下

    仁武天下

    卫国拳、忠勇掌寒霜落木、烈火排云风雨化形剑、轩辕振翅斩欢迎来到一招一式皆原创的武侠世界!无穿越、无系统、无套路精雕细琢、构思宏大的武侠世界来与主角一起,成就仁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