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6300000047

第47章 灸法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灸法的材料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选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即可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贮藏,以备应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此外,还有以白芥子、毛莨、灯心草等作为施灸的材料。

二、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可以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症。

(二)扶阳固脱

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以治疗阳气下陷之脏器下垂和阳气虚脱之寒证、厥证、脱证等。《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阳气之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当此之时,就可用艾条来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故《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症,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常用于各种虚寒症、寒厥症、虚脱症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

(三)消瘀散结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病,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症。

(四)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俗语说:“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由此说明灸法可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一)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古代常以阳隧映日所点燃的火来点燃艾炷,此火称为明火,以此火点艾炷施灸称为明灸。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四周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故称“瘢痕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瘢痕灸缓痛拍打法《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透发。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化脓现象,已对穴位局部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一层蒜泥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症。

(3)隔盐灸: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症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做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等。

(5)隔豆豉饼灸:用淡豆豉为细末,过筛,量疮之大小,以适量药末和雄黄酒作饼,软硬适中,约厚0.6cm,放于疮孔周围,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日灸1次,以愈为度。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本法对疮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不敛,疮色黑暗者最为有效,可促使疮口愈合。

(6)隔胡椒饼灸:以白胡椒末适量,加面粉和水制成,厚约0.5cm,直径约2cm的圆饼,使中央呈凹陷形,置适量药末(如丁香、麝香、肉桂等)于内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觉温热舒适为度。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面部麻木等。

(二)艾条灸

艾条灸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

艾条的制作方法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一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g,则成为药艾条。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1.悬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每穴灸5分钟。多用于昏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cm左右。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

2.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棉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乘热按到施术部位上,稍停1~2秒钟,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症和虚寒症。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cm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每穴每次可施灸3~5炷,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应用此法应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

(四)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熨灸时间约15~20分钟,直至所灸的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五)其他灸法

又称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绒以外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灯火灸1.灯火灸又称灯草灸、灯草粹、油捻灸、十三元霄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即取10~15cm长的灯心草或纸绳,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浸渍长约3~4cm,点燃起火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地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炸之声可重复1次灸后皮肤有一点发黄,偶尔也会起小泡。此法主要用于小儿痄腮、喉蛾、吐泻、麻疹、惊风等病症。《幼幼集成》称其为“幼科第一捷法。”

2.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它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促使局部皮肤起泡的方法。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灸、细辛灸、天南星灸、蒜泥灸等数十种。

(1)白芥子灸:将白芥子适量,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贴于腧穴或患处,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一般可用于治疗咳喘、关节痹痛、口眼歪斜等病症。

(2)细辛灸: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或神阙穴治小儿口腔炎等。

(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于颊车、颧髂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等。

(4)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贴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古人对施灸的先后顺序有明确的要求。《千金要方·针灸上》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后多,艾炷是先小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因此,不可过于拘泥。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灵枢·背腧》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这是古人对施灸补泻操作方法的具体载述。《针灸大成·艾灸补泻》也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腧穴性能,酌情运用。

(三)施灸的禁忌

1.对实热症、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四)灸后的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须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如用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如处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此外,施灸时应防止艾火烧伤皮肤或衣物。用过的艾条、太乙针等,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筒内,以防复燃。

同类推荐
  • 家庭医生手册

    家庭医生手册

    《家庭医生手册(加强金装版)》从日常护理、日常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日常用药常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应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病的药方和日常常用医学知识。
  • 常见眼病一本通

    常见眼病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眼睛保健与眼科检查方面的基本常识和眼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 每天美丽一点点

    每天美丽一点点

    该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方法科学,实用性强,是超重和爱美一族的好参谋,其中各种的“美人”计定能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让爱美的你美丽一辈子!
  • 前列腺疾病百问百答

    前列腺疾病百问百答

    前列腺是男性的一个附性腺器官,其体积很小,所处的部位十分隐蔽,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器官。在日常生活中,前列腺疾病很常见,而且,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前列腺疾病对患者生理、心理上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我们在给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病人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病人迫切期望得到那些令人困惑的问题的答案。
  • 偏方三书——外敷偏方

    偏方三书——外敷偏方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所倡导的传统养生保健、疾病诊疗方法,以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亦掀起了一股“自然疗法”的热潮,因此,挖掘整理中医药学传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龙语法师

    网游之龙语法师

    巨龙匍匐在我的脚下,美女陪伴在我的身旁;我有无数的兄弟姐妹,我掌控了至高的法则;当一切清零,我重新开始;用手中的武器将来犯的敌人彻底消灭。我,精通龙语,我,所向无敌,我是天铸里的神,违逆我的人,必将严惩,我守护的人,必定成神。
  • 恋的指染年华

    恋的指染年华

    校园里有很多擦肩而过的人,但是总是会有一个人让你为之驻足华梓凌:“你怎么在这?”颜泽峻:“我为什么不能在这?”华梓凌心里想:这人够高冷。原以为只是偶然的相遇,谁知竟是冥冥之中不可定数的缘分
  • 御神之神

    御神之神

    一曲承天,呵壁天问,敢叫日月。一心苍穹,青天碧落,试与天高?苍天不老,谁能慨叹岁月万载?天地不共,谁能知晓万物乾坤?一个神秘的邪美少年,冥冥中开始了绝世御天的命运……
  • 文学世界位面行

    文学世界位面行

    呆萌浪子林言,与各种文学世界人物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奇特故事……
  • 顾太太又走桃花运了

    顾太太又走桃花运了

    上一世,糊涂月老忘牵红线,沈千姿活到108岁高龄,愣是一朵桃花没开,抑郁而终。这一世,糊涂月老给她牵了一捆红线,上到凋零桃花泥,下到没开苞的小桃花纷纷找上门。重活一世,沈千姿只想有仇报仇,有桃花赶紧摘。可谁知道桃花一朵一朵地开,某人不遗余力一朵一朵地摘。沈千姿转身,“顾医生,能不能给我留两朵?”顾陌长臂一伸,勾唇一笑,“除了我,其余的烂桃花都该摘。”
  • 因为你世界不过如此

    因为你世界不过如此

    愿爱你的人依然爱你,你能更加爱你爱的人。这个世界上,估计可以包容我的男人只有两个,你和老何。
  • 异世女尊傲视苍穹

    异世女尊傲视苍穹

    妈滴不就是废材么,相信姐不出一月成天才。跟姐比神兽,姐家滴神兽都排了十万八千里,谁让姐魅力无限吸引神兽呢!还有不要给姐找事姐的后台比你大多了,哦,不是,是大很多。找事前先越过几十个神兽,还有第一炼器盟,还有炼丹盟,还有那些,魔界,冥界半神界的哪些家伙。。。别说姐脾气爆燥找不到相公,追姐滴可是很多的,只是姐不稀罕而已,就不劳观众们费心了啊。
  • 极品邪恶系统

    极品邪恶系统

    邪恶系统:“看见那个护士美女了吗?把她的内内偷来给我!”林飞:“我可以回农村吗,城市套路太深了。”“看到那个警察美女了吗,你的任务是推倒她!”“人家还是处男呢……”林飞有些羞涩的答道。系统:“可是昨天你不是刚完成了推倒萝莉任务吗?”“最少……最少人家的心灵是纯洁的!”林飞有点恼羞成怒道。
  • 精灵之山巅之上

    精灵之山巅之上

    书友群:711868761,欢迎进群骚扰~是与非不予评判,对与错不去界定,只要你们在我身边,我有何畏惧!我可爱的精灵们,这山巅的风景,可愿与我一起欣赏,把精灵世界,闹得天翻地覆!……好吧,就是杀手重生,摆脱命运,成为最强的故事!标签:精灵宝可梦,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口袋妖怪
  • 傲世大魔头

    傲世大魔头

    刀下血海千尺浪,脚踏白骨万重山!世道污浊人性凉,是佛是魔又何妨!入坑必读重生文。冷酷类男主,不无脑装,反派不无脑送经验,不磨叽。不喜慎入!喜欢请收藏,评论,推荐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