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0000000079

第79章 小思的散文心思

小思的散文写作是从《丰子恺漫画选释》开始的,当年她用的笔名是明川,不是小思。每周一文一画,登在《中国学生周报》上。画是丰子恺早就画好了的,小思根据他的画解释画意,其中相当一部分却是丰子恺以画写诗意,而小思又根据画意,加以发挥,就是《古诗今画》这一辑。此外,还有《儿童相》、《学生相》、《民间相》、《都市相》、《战时相》,等等。

丰子恺对小思的解释认为不错,表示满意。他的女儿丰一吟说,父亲看了《古诗今画》中的《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的释文后说:“解释得不错啊!”

小思的这篇文章是这样的:

“一发”是最小境界,“五湖”是广大境界。

能把一发溪水,当作五湖般观看,那个“作”的工夫,就不等闲。千万不要以为是“做作”的“作”,也不要残忍解为“自我欺骗”,而是处于狭窄局促的现实里,心境的恒常广大。

在荒谬的世代,净土何处?五湖何处?谁能天天安躲净土?谁能日日浪游五湖?于是只有“作”了。

心境是自己的,可以狭窄得杀死自己,杀死别人,也可以宽广得容下世界,容下宇宙,是忧是乐,由人自取。市尘蔽眼处,我心里依然有一片青天。喧声封耳地,我心里依然有半帘岑寂。狭如一发之溪,能作五湖看,则对现今世界,当作如是观,当作如是观。

丰一吟因此说,“看来他(指丰子恺)那时处世的心情是与这一画一文的内容相拍合的”。丰子恺曾说,明川是他的知音。其实那时小思没有见过丰子恺,其后也只是和他通过信。她在日本,曾经买过丰子恺喜爱的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画册《出帆》寄送给他。

丰子恺回报小思的,是有竹久梦二画的一只酒杯,这却是他去世后由他夫人代表送的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丰子恺在台湾的小摊上买得一个酒杯,杯的外壁上画了一对穿着农民衣服的日本男女,虽然没有署名,但那笔法却是竹久梦二的风格,丰子恺很喜欢它,“生前常以此饮酒”,丰夫人就把它送给小思了。六年以后,丰家的缘缘堂重新建成,小思又把它物归原处,还写了一篇散文《璧还》,记下她依依不舍之情。这以前,小思还写过一篇《小酒杯》。关于缘缘堂,小思又写过《石门湾简写》、《石门湾的水依旧流着》和《一对木门》,缘缘堂被日军炮火焚毁后幸存了一对木门,长为记念。写丰子恺的还有《潇洒风神永忆渠》和《师承》。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丰子恺在浙江上虞的白马湖畔办了一间春晖中学,后来又在上海办了立达学园和开明书店。一起办学的还有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等人,香港的黄继持教授认为,小思早年的《丰子恺漫画选释》和《路上谈》这两辑散文,已可以和这些名家的文章并列在一起。

小思最早的职业是做老师,她发现要和学生接近有困难,无法投入,就约了学生到公园走一走,在路上谈。“在丽日蓝天之下,凄风苦雨之中,边走边谈,不要太严肃,却得诚恳”。就这样,她把所谈记了下来,就成了她的第二本散文集《路上谈》。这是一九六九到七〇年之间的事。

到了一九七一年,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日本旅行,回来后写成了一本《日影行》。她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说成是“朦胧的日影”,这影子中有喜也有忧。

一九七三年,她去了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一年。于是《日影行》之外,她又有了一辑和日本有关的散文《蝉白》。

然后就是一九七四、七五、七六、七七写作的《七好文集》了。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文章,是她和另外六个人凑在一起写的文章。七好?是哪七好呢?不是自称自己写的好,只是表示它们的作者都是女性而已。女子为好,是七个女子的文章,从此以后,“好”就成了女性作者的代名词了。

此后,又有了《七好新集》。都是和别人合写的篇章。此外,还有《三人行》全集。

然后就是《承教小记》了。这是她追忆唐君毅老师的文字。承教,是承唐君毅的教。她在读中学时,读了唐君毅的《人生之体验》一书,得到了启发,决心“升学新亚”做他的学生,结果如愿以偿。她自称新亚少年,所学绝不够多,但从唐君毅那里学到了“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辽阔立多时”的好境界。后来唐君毅介绍她到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做了一年的研究员。那一年(一九七三年)夏天唐君毅路过京都,带她游南禅寺,以“淡中有喜,浓出悲外”八个字教导于她。她由此悟得了超拔的道理。一九七八年二月唐君毅去世,小思一连写了《告吾师在天之灵》、《一块踏脚石》、《承教小记》三篇文章悼念他。她说:“推崇唐老师的人,都会用‘大儒’、‘哲者’、‘博厚’这些字眼来称颂他。”她当然属于称颂他为“大儒和哲者”的一群。

比《承教小记》早八九年,她还写过《逝去的春风——敬悼左舜生老师》。这篇文章收到后来出版的《人间清月》里。

《人间清月》是她“敬悼任姐”之作。任姐是人们对粤剧艺术工作者任剑辉的尊称。她以“人间清月”称颂任剑辉演绝了中国古代的书生。尽管是寥寥几百字,她却是怀着无限敬意写成的。以一个新文艺工作者,小思能这样推崇粤剧艺术,大不容易。

在《人间清月》一书中,她悼念的还有苏恩佩、侣伦、任国荣、三苏、钱穆、何紫、高伯雨和梁漱溟。

悼念侣伦那篇的题目是《悲恸和歉咎》。悲恸,是因侣伦在小思她们举行文学月会的那天晚上去世了。歉咎,是他因身体不好,再三推迟了参加这个“香港文学研究——侣伦和他的作品《穷巷》”,他最后同意参加了,但就在晚会举行的那天,他终于病发死去。

侣伦是香港新文艺的拓荒者。小思是香港新文艺研究工作的拓荒人。

黄继持以《承教小记》为主的《试谈小思》(见《承教小记》一书附录),是评论小思散文的一篇力作。它看得透、谈得深、想得远。

一九八五年她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不迁》和《叶叶的心愿》。一九九〇年又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彤云笺》和《今夜星光灿烂》。她的足迹跨得更远了,去了中国大陆,也去了欧洲和美洲,写出了《黄河石雕》、绍兴《沈园》和《轩亭公的痛楚》以及丰子恺的石门湾。还写了《赤都云影》、《老大哥新生》、《我的偏见》、《布拉格之春》、《致柏林围墙》、《冷说翡冷翠》、《路过伦敦》、《你在巴黎》、《粗写三藩市》、《多市第一夜》……眼底的世界更广阔了,感慨是更深沉了。她看到苏联、东欧在起变化,看到柏林围墙的倒塌,也看到北京城的震撼。不过没有在笔底表现出来。

京都归来后,小思先是恢复到中学教书。一九七八年到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七九年起到中文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讲师、高级讲师,以至教授。八一年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的论文获得硕士衔。八七年,她出版了《香港文纵——内地作家南来及其文化活动》。九一年,又出版了《香港文学散步》。

《香港文学散步》分为《忆故人》和《临旧地》上下两篇。人从蔡元培、鲁迅写起。然后是戴望舒、许地山、萧红,地从孔圣堂、学士台写起,写到达德学院。处于荒芜中的蔡元培的坟墓,是她提醒人们去注意的;也是处于荒芜中的许地山的坟墓,也是她托人打扫了才不至于湮没无闻的。萧红的骨灰在香港是分葬两处,迁到广州的只是其中的一半,圣士提反女校校园里还有一半,也是她从端木蕻良那里得知传播开来的。

一九九八年,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香港故事》,这是《香港故事》、《承教小记》、《叶叶该哭》和《香港文纵》四辑文章的合集。把她写香港、写香港文艺等等的文章收集在一起,可以说是小思最新一本自选集。书的最后一篇《散文心事》,是小思唯一一篇谈自己作品的文章。这是她回答《香港故事》编者的一封信。

编者说,小思的散文“不拘一格,不执一体”。小思说,这是“适应社会及读者需要的结果,同时也是生长在香港这多元化社会的我的性格的反映。”又说,“我只努力做到:利用短小篇幅,说点自以为深刻的人生道理”。

编者说,小思的散文“有精粹典雅的诗一般语言”,小思说,果然如此的话,果然有一点点诗的语言及特点,“那是因为几年大学中文系的训练结果。在唐宋八家文、唐诗、宋词的浸润中,我对中国典雅文学的韵致,已有了血脉相连的默认”。

编者又问她“是不是深入地研究过老庄哲学,并受其影响”,她回答说:“我在大学时,副修是哲学,选修了牟宗三先生的《道家哲学》……我同时选修了唐君毅先生的《儒家哲学》,而本质上,我倾向儒家入世务实的精神。”

编者又追一步指出:老庄主张天人合一,人道归于天道,说小思的作品善于用自然界的规律去表达人生哲理,这也是在把天道与人道统一起来。小思说,她的“许多作品里每每以天地自然与人的关系为念……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序言》中,提到现代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正中肯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民族所关注的问题,而我却在不自觉中承传了这种特征。‘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是我诚心向往的写作态度,能不能达致,我倒不敢奢望”。

在我们看来,小思是达到了的,她的一沙境界丰富,她的一花情思深刻。一文一沙半瓣花,小思,而有大道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语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生死96小时:中国女记者利比亚突围记

    本书完整地记述了卡扎菲政权倒台前后一位中国女记者在利比亚的所见所闻,真实还原了西方刻板印象之外的阿拉伯人,还原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诉求和渴望,他们面对作者和其他外国记者时保有的朴实的善意和真挚的情感。作者作为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和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路透社、今日俄罗斯等媒体的国际记者一同被卡扎菲政府军围困了五天四夜,一时成为国际新闻的焦点。这一段惊险的经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选择和人性考验促使作者从一个怀抱新闻梦想的姑娘迅速蜕变成一名真正的战地记者。
  • 有间文库:二心集

    有间文库:二心集

    《二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杂文三十七篇。包括《“好政府主义”》《“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柔石小传》《以脚报国》等,末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译文一篇。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热门推荐
  • 功法融合器

    功法融合器

    这是一个诡谲丛生的世界,觉醒者把人当羊,把世界当做他们的收割场。林圣自山村中崛起,以武道修改器,轰穿一条通天大道!你消耗五百源力,融合武功烈阳拳+赤风掌=赤阳三式,你继续消耗源力,赤阳三式+至阳神拳=太阳真式神武拳。你继续消耗源力,并融合炼体法门,金钟罩+驭鬼六臂=金钟六臂身,你再次消耗源力,继续融合,金钟六臂身+佛陀魔身=???不知不觉中,你已所向无敌。注:主角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喜勿喷
  • 你与人间都值得

    你与人间都值得

    一场车祸,带走了盛白的一切,疼爱她的父母,还有她的双眼。她如坠入万丈深渊,她面对的,是无尽的黑暗与绝望。直到他的出现,带给她一丝光芒。盛白说:“他是我唯一的光明,也是我唯一的救赎。”盛白从未想过,在她最软弱的时候给予她温暖的那个人,竟然也是将她带入黑暗中的人。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妃倾城:妃入君怀

    战妃倾城:妃入君怀

    强者为尊的斗澜大陆,四殿三国二阁一宫一教。当来自异世的魂魄来到这个世界,未婚生女,战王倾心,阴谋再现……某调皮鬼曰:自己的爹,我自己选,看中我娘的都来找我。某妻奴曰:女人是我的,女儿也是我的。某宫主曰:你们两个丢人的家伙都给我闭嘴。本书原名《洛水如歌华如风》
  • 犬夜叉之半妖少女

    犬夜叉之半妖少女

    遥远的战国时代,曾有一个美丽的狐妖之族。狐妖女王强大而美丽,却爱上一个人类男子,女王诞下孩子后,从此便不知去向。
  • 玄战谋帝

    玄战谋帝

    地玄寰宇,沧辽至极。此处有一帝运缠身之人,识兵书,善谋略,轮回之际,辗转到了至战大陆。故,此大陆以战者为尊。他携万千兵书,再次踏上他的新战法路。
  • 缆痕

    缆痕

    这本小说描绘了电缆帝国的多个统领以及制度,还有不可一世的电缆人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 剑断青峰

    剑断青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本是神仙事,为何降凡尘。血染大地,无家可归,他究竟该去往何处?
  • 重生盛世公主

    重生盛世公主

    一个古老神秘的家族,自汉代开始,忠诚的守护着这个世界里生活的人们,他们对所有邪恶宣战,他们有着一个个最纯净的祈愿,他们一次又一次带着记忆转生,一次又一次忠诚的守护,却很少有人能看清他真正的面容。玄泽,将带着他的弟子,开启这一世的迷局,谁又能想到,他自己,也会陷入一个解不开的混沌之中。
  • 双生使魔

    双生使魔

    一半天使,一半恶魔。使魔即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折翼的天使,你究竟是来自被世人称颂的天国;是来自令人恐惧的地狱;还是地狱空荡人间的魔鬼?花早已落尘为泥,叶已微寒秋意……我早已无法砸碎这枷锁,命运中被蹂躏早已使我遍体鳞伤。我冷眼望人世,早已成局外幽魂……今生的仇,来世再复。用千年修为换一个短暂的来世,值得吗?他人犯下的错为什么由我一人承担?为什么我是负担一切罪孽的“牺牲者”?是世间不可抹掉的污渍?生来与众不同是罪吗?是错吗?我只想活着,快乐的活着……难吗?不枉此生此世,只愿还我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