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0000000077

第77章 九年辛苦出奇书

一、奇诗和奇书

“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们都知道这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辛勤。“九年辛苦出奇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聂绀弩旧体诗全编》这本奇书。这书之所以奇,奇在两个方面。

一是聂诗是奇诗。聂绀弩曾经赞胡风的狱中诗,“奇诗何止三千首,定不随君到九泉”,实际上他的诗比胡风的诗更奇,奇得连极“左”的乔木也不得不发出赞声,而且读之为绝顶之作,为空前绝后的奇花。

二是《聂绀弩旧体诗全编》的成书,是侯井天以众人之力,更以一人之力辛勤搜集、注解、集评而集其大成。他不仅东西南北到处搜求佚诗,更搜集佚事,和聂绀弩有关以及和聂诗有关的人和事,包括聂绀弩这个到莫斯科留学归来的老共产党员为何以国民党县团级军警特务的另一类身份,在“文革”还猖獗时,从山西的无期徒刑死囚牢狱中释放回北京的奇事。

书奇加上事奇,连书的出版也是很奇的。侯井天是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小官都说不上,更不要说“大款”,他却掏出他那羞涩的生活费,一而再、再而三来印刷这聂诗全编,一本比一本印得更像样,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完整。他不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既非作家,也不是学者,只是聂诗的爱好者。他能这样为聂诗尽心尽力,就更加不寻常了。实际上他在这本书上花了九年半的工夫,为了区别于曹雪芹的那部书,就只好赞他“九年辛苦出奇书”了,要说十年,也不为过。

二、三草·散宜生诗和全编

聂绀弩是有名的杂文大家,被同是杂文大家的夏衍赞之为鲁迅以后的第一人。

他也写小说、散文、新体诗。他的新体诗也得到新文学作家的称赏。

五十年代之初,他在香港主持《文汇报》的评论工作。

不久以后,回到北京,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总编辑主持古典文学的研究和出版。

这以后,在“反右”和“反右”以后,他从大写新体诗转为大写旧体诗。钟敬文送他的挽联说:“晚年竟以旧诗称,自信本非初意。”实际上,他的“初意”是不大赞成写旧体诗的,后来却一头栽进了“骸骨迷恋”中,实在是不得已也。首先是他最擅长的杂文不能写了,不但写必有祸,而且也“无地自容”,无处发表,他只好研究古典文学、章回小说。在北大荒劳动改造时奉命写诗,这就触发了他写旧体诗的灵感,而逐渐知名于世,更以此惊世、传世。时势造诗人,这不仅是古人的“诗穷而后工”,简直就是时代的悲剧!悲中有喜,就是散宜生这朵奇花了。

奇花是草,最初的名字叫《三草》,这本而且是首先在南国的香港长出来(出版)的书叫《三草》的原因,是由于他集《北荒草》、《赠答草》、《南山草》而成。时为一九八一年。这是罗孚为聂绀弩八十寿辰出版的。

第二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增加了“第四草”而成《散宜生诗》。聂绀弩自己说的,改名散宜生,就是“无用(散)终天年”(适宜于生存)之意。

胡乔木在胡绳那里,看到了香港出的《三草》,惊为天人,一定要去看望躺在床上的聂绀弩。看望后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要出增订而成的《散宜生诗》,就毛遂自荐,一定要写序。但书已印得差不多了,胡序是硬加上去的,因此连目录上也没有。这可见胡乔木对聂诗真是“深喜之”。但据说,聂绀弩对他光临寒舍的看望和为书写序的殷勤,却不喜而忧,感到有如“大祸临头”,而又却之不得。

八五年,《散宜生诗》又出了增订、注释本。加了朱正的注。加注也是胡乔木的意思。

然后是九〇年、九三年和九六年,侯井天三次自费出版的《聂绀弩旧体诗全编》。

这中间,还有九二年年底上海学林出版社的罗孚等笺注《聂绀弩诗全编》的出版。这书新旧体诗兼容并包。新体诗名为《山呼》,是聂绀弩自己编好了却没有机会出版的。也有不少人欣赏他的新体诗,不过和旧体诗相比,那就远不能比了。

三、注解和舒芜的读诗笔记

《三草》和八二年版《散宜生诗》,都是没有注释的。八五年的《散宜生诗》有朱正的简注,从简是作者的意思。但读者却希望从详,特别是今典,因此两个“全编”就都有详注。特别是侯井天的“全编”详得有时近于繁琐,连虎、狼、霜之类都有注解,故宫、四大洋、黑龙江都注得很详,到九六年的第三个版本时,有的就删繁就简,有的就干脆删掉了。这原是侯井天的一片好意,他希望初中学生也能读懂聂诗,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甚至每一句都译成白话文,也未必都能读懂其中诗意。

但详注却是侯井天“全编”的一大特色。他不但自己注得详尽,又引了别人的文章作注,甚至还有别人为“全编”写的评注文字,这最后的“别人”就是舒芜。笺注中时时有“舒芜读诗手记”,这一段一段的文章,有的是注,有的是评,往往有独特之见。舒芜自己是诗人,懂诗,和聂绀弩长期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部工作,更懂得聂绀弩。他的注释和评论,也就最为有份量。这样的笔记并不少。侯井天说,“全编”的注释文字从头到尾逐字都由舒芜审正。实际上,舒芜是应该列名于注释者中的。

侯井天的“全编”还有一些句解,虽不多,其实也可以从简,不必要。

四、墨子精神和死囚出狱

侯井天最叫人赞佩的,是他的“墨子精神,毅力可佩”。这是程千帆教授的赞语。

他这“墨子精神”表现于因诗寻人,因人得诗,也得事。他自己写了一篇《举六个寻人的例子》,道尽了此中甘苦。

其中周折最多的是寻找和聂绀弩同在山西狱中的难友包于轨。要找包于轨,先要找同狱的木工李四,由李四的信和录音谈话所得的线索,又向北京文史馆和鞍山钢铁公司去查包,由“鞍钢”又查到冶金部,更查到安徽泾县地方志委员会、北京作家康殷,由康殷又转查到画家李燕、范曾,由李燕得知包的儿子包玫在石家庄,外孙女包华在北京,最后终于从包玫处得知了包于轨的生平。前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在聂诗“全编”中,只有两首诗和包于轨有关,其实不知道他的生平,那两首也完全可解。侯井天的毅力可佩,但却不一定要这样花气力吧。

他又寻找了王海宸、朱静芳、王奇、徐冬冬、必松(毕高士)。必松始终查不到什么。朱静芳却是最有收获的人,不但查到了四首佚诗,还查出了聂绀弩在山西顶替一名国民党县团级军警特务罪犯获释的经过,朱静芳就是为他奔走的一位退休高级女法官。她后来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写了出来,登在九五年二月份北京《读书》月刊上。这是最有价值的查访。

据朱静芳说,一九七五年他陪同周颖去山西临汾探监,她和监狱长杨某、杨的妻子狱政科长彭元芳相熟,她建议这一对夫妇为聂绀弩减刑,保外就医,保证他活着回北京。事有凑巧,不久北京就公布了释放国民党县团级以上的军警特罪犯,狱中原有八名军警特,其中一人病死,这就正好把聂绀弩补了上去,强调他是黄埔二期的,把他释放。

聂绀弩原是被判无期徒刑的,判也判得古怪。他早已被关在山西稷山看守所。北京派人到稷山宣判他无期徒刑,不许上诉。罪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污蔑领导。聂绀弩表示不服,要上诉。宣判人说,你如果上诉就要加重你的反抗罪,你现在的罪恶是说江青和林彪关系暧昧。一说“暧昧”,就是一生监禁,这是什么世界!

五、关于《马山集》

聂绀弩的旧体诗经他自己编成本子的,在《三草》以前,另有《北荒草》、《赠答草》和《南山草》,他分别油印成小册子赠送友好,但在这《三草》以前,他其实已编了一本《马山集》。

《马山集》有序,还有序诗。

序文:“古有牛山四十屁,此册亦近四十首,题咏投赠,于人于物,颇伤于马,其有牛者,盖偶然矣。故题曰马山,以马怀沙云。”

序诗:“山外荒山楼外楼,吾诗非马亦非牛。金人自古三缄口,玉女而今几洗头。不问何之皆胆落,迄无知者乃心忧。怀沙哀郢吾何敢,偶在牛山冠马猴。”

这个集子原在青岛市崂山县一位不知姓氏的人手中。据说,这是聂绀弩用一本秦汉古玺的印谱亲手写下的手抄本,收藏者因爱篆刻,取得了这个本子,但对聂绀弩其人其诗都不大了了,却又秘不示人。画家尹瘦石从几张诗稿的照片证实了那是聂绀弩的手迹,大部份也都是已知的聂诗,也有几首是他处都未见过的。总之证明这集子不伪。

牛山是南京牛首山。明朝的志明和尚住在那里,有打油诗集《牛山四十屁》。

至于马山,不知何处有此山。有人认为“马”指马克思;也有人认为,“马”就是马屁,不必为贤者讳,有些诗是有这种异味的。姑存此说。

同类推荐
  • 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张强文集·国画与思潮观察卷

    五卷本的《张强文集》收入了我从1983(《四僧艺术略论》)到2009年的160余篇文章、300余首诗歌,跨度达26个年头。其实,这个学术履历,远远不能包括我的研究范围,甚至无法构造出一个基本的框架。而我的学术研究的重心,已经逐渐地凝结成为三个基本的走向,即“中国绘画学”、“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视觉文化研究”,这同时也是我在山东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带硕士生的三个培养方向。“中国绘画学”方向包括了如此的内容:《中国画论体系》、《中国绘画美学》、《中国山水画学》、《中国人物画学》、《现代国画形态》。
  • 拾暖:1955—1974农场岁月

    拾暖:1955—1974农场岁月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记述了黑龙江通河镇的一个劳改农场的变迁。作者5岁就到农场生活,一直到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在劳改农场生活了19年。经历了劳改农场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化。在作者成为媒体人后,用全新的视角,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了他在农场与领导、武警、老师、同学及犯人的交往及农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既有对社会不良现象的鞭挞,也有一代纯朴、善良的老一辈们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品质的歌颂,唤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思考与反思。
  •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优秀楷模巡礼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是个人学习榜样、规划职业生涯的范本,也是企业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弘扬企业文化的权威而精彩的读本。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3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3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A卷

    《绽放:第二十二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选》集聚第22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二等奖实力派获奖作者的全新代表作品,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获奖者们用极富想象力、个性张扬的文字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述说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写童年里最纯真的快乐,青春里初见般的美好情愫,为梦想不懈奋斗的坚持,城市与乡村生活之间的平衡,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思考……曾经的叛逆、迷茫、矛盾,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蜕变,与世界、与自我和解。书中作品展现了当前青少年的文学追求与想象力,以及获奖者们的文学才华,有利于让青少年读者爱上文学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逆凌仙

    一逆凌仙

    一切始于一个意外的重生,成于一个愈加坚定的信念!他以一介分身之躯,一道残破命魂,修成无上大道,傲视浩瀚仙辰,令九天寰宇俯首称臣!他,名为徐离!他,一逆凌仙!
  • 宗玄先生玄纲论

    宗玄先生玄纲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植物入侵海贼世界

    植物入侵海贼世界

    主角希望自己平安无事度过,晚年,哪怕是和之国呀!海军大战呀啊巴拉巴拉一大堆啊!我也不想管,佛系一点最好。(作者开新书,快来捧场啊!)
  • 石猴前传

    石猴前传

    这是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此书为《从方寸山开始做大圣》前传,讲的是猕生二十岁以前的事情,欢迎了解!!
  • 历仙纪

    历仙纪

    本小说以仙侠奇幻为背景,以几个艰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人性弱点为矛盾点,以宇宙和谐发展为主题。讲述了美人,美景与美故事。行文中,局部存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那是出于对人性刻画的需要,但是做的远远不够,因为笔者不擅长对情感与故事润色,较擅长情节构造。在大乐城章节中,本人提出了因果矛盾分析事件方法和属性分割分析物体的方法,那是笔者早年对事物的理解,如果觉得荒唐,就不要深究,下文不影响阅读。为了增加书中的趣味性,本书带有言情的味道,笔者没有过多接触女性,在人物性格和心理处理上,可能有点冒昧,可能有些不当,还望谅解。最后,我希望本书能成为欢乐与理性的读物。
  • 至尊的日常生活

    至尊的日常生活

    至尊林萧突破大帝失败,重生回到少年时。大千世界,等待着大帝归来。
  • 聊斋世界当书童

    聊斋世界当书童

    意外进入聊斋世界,成为画皮男主王生的伴读小书童,开始一段奇妙的修仙之旅。(异世界聊斋元素大融合)
  • 神医草根张

    神医草根张

    揪一把草,拈一根针,除人病痛救人身。一个来自民间最底层的草根,续写的中医不老传奇与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