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55000000003

第3章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与大多数垂暮之人只剩“哀叹余生”不同,邓稼先做好了人生最后一击的充分准备。将中国核武器带到更高的水平,使之足以与其他核大国分庭抗礼,这是邓稼先最后、也是此生最大的追求。他不是超人,因而能力有限,在他内心里,如果能做好这件事,已对得起寄予自身殷切希望的祖国和人民。至于是否对得起自己和家人,他无暇考虑了。他没有多少时间了。

躺了许久,直到感觉妻子已经睡熟,邓稼先才来了一个艰难的翻身,成功了!居然没用许鹿希帮忙,他很是高兴。看了看表,它正好从23日翻到了24日。他内心涌起一个小小的得意:瞧,我连翻身都这么踩着节拍儿!

可惜,许鹿希刚刚睡着了,他没法子跟她吹嘘一下。他甚至想孩子气地将她弄醒!

他努力让自己抓紧睡着,好在梦里跟妻子重温往事。好景不长,几分钟后,他感觉到体内又开了锅似的热闹起来。这种感觉一般人体会不到,是那种有如一条蛇在体内啃噬的感觉,而且飞快地蠕动。邓稼先清楚,这是放射物在咬他。

他在与放射物的搏斗中,艰难地捱到了天亮,似乎放射物也需要打个盹儿,他略微感觉舒服了一些。我们知道,这是长久疼痛之后的麻木。

1985年8月24日上午,张爱萍上将收到301医院呈送的第一期《邓稼先病情报告》,他的目光凝聚在这一排黑体字上面:癌细胞转移,准备化疗。

充满希望的等待,让邓稼先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医护人员的告诫:暂且把工作先放放,尤其是那种需要费神思考的东西,无论是事务性的工作还是科研课题。

无论如何,这是邓稼先一年疗病期间最愉快的一段时光,仅仅因为希望。

当然,还有自由。时光如果能够停滞在这时候倒也不错,因为回忆突然如流水潺潺般的顺畅,在极痛的身体里,给了人一个歉疚的补偿,他的回忆闸门霍然大开,往事如走马灯般地一件件轮转起来。

画外音:

那时,我在台上口若悬河,你在台下静静地做笔记,多么认真,多么单纯!我大不了你几岁,却成了你的老师,我们的结合居然是师生恋,可这是多么纯粹、多么美好的师生恋啊!希希,你是上天派来帮助我的天使,这当然是无疑的。可我没有给你带来一个稳定而温馨的家,你得到的天伦之乐少得可怜。岂止,我连给你的爱情后来都成了虚无缥缈的神品,像祭坛上的供果一样,只能看着,却不能吃上一口!岂止,受我的牵累,你居然还成了被批斗的对象!岂止,我们的典典刚刚读完初中二年级,就去了遥远的内蒙古那半草原半荒漠的地带插队!更别提我没给你们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了。虽然,你不在乎这些,可典典还那么小,她什么都吃不到,她还在长身体啊!

许鹿希无比震惊地看到,在“从不哭泣”的邓稼先眼中,一滴清泪摇摇晃晃,蓄势待发。她轻轻地抚摸他的胳膊,然后向上,轻轻地移转,终于摸到了那双疲惫的眼睛,她用手接着,等待着泪水的滴落。

画外音:

在我最盛年的时候,我都无法给你们带来一丝丝帮助,现在,我是可以轻松一些了,我该做的差不多都做完了,我终于有时间可以为你们做点什么了——可是,我现在能做什么?

我只是一个躺着待死的废物了!我就是一个废物!无论我的事业是不是比一千个太阳还辉煌,对你们来说,我就是一个废物。

今生,我如何回报你们?

巨大的愧疚感,让邓稼先忽然从回想中清醒过来。他眨了下眼睛,两滴泪水落在许鹿希已张开好久的手中。

对许鹿希来说,这极为罕见的泪滴,此刻真实地卧在她长满老茧的手心。它呈椭圆状,轻微地晃动,隔着斑驳的树影,缓慢地摇曳在热辣辣的午阳中。

她含着泪,轻轻地嗔道:“这是谁做的诗啊?‘罗布泊的风沙,让每一滴苦涩的水,都分外可亲。这是一百万,不敢轻易掉泪的,辉煌的铁军!’”

邓稼先刚要说话,门轻轻地响起来,九院的人来了。

“你能行吗?累了就闭眼睡觉!”

邓稼先只是微笑了一下,示意自己完全没问题。他的眼睛忽然明亮起来,好像刚刚的疼痛和无力只是一个梦。

每天这个时候,邓稼先都要在病房接待九院的同事们,主要是几位副院长和一些中层干部。当然,任何一个科技人员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来访,邓稼先从不显示出倦意,他毫无怨言,每次都是热情接待。事实上,来这里看他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不是医院后来特意做了硬性规定,估计这里比菜市场还要热闹。作为院长,很多事务大家还是想来找他商榷,待他定夺,这么多年来邓稼先已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九院的定海神针。

但对邓稼先来说,目前探讨的这件事,他不想参与都不行,兹事体大,确乎关键。

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事关中国能否牢固树立核大国地位的关键性的一次战略磋商,虽然是完全集中在核武器研制领域的学术问题,但其结果却跟政治息息相关。大家坐在桌子旁,开始了安静的讨论,连于敏这个一贯大嗓门的氢弹专家都刻意压低了声调。邓稼先则坐在一个酷似轮胎的大橡胶圈上——他是直肠癌,臀部一旦接触硬东西就痛得厉害。虽然,他的臀部现在已是个摆设——在做完直肠癌切割手术后,医生在邓稼先下腹部左侧做了一个人造肛门,一个让他非常不方便因此极度烦恼的“构件”——但即使这样,别人坐在那里很轻松,他也是边写边不停地擦汗,不是热出来的汗,是痛出来的汗。

画外音:

是的,还有这些相伴了几十年的同事!这二十多年来,哪一个同事不是默默无闻地低头工作?别的不说,那些被我选上来的“28星宿”,哪一个不是晚恋、晚婚、晚育,晚到了不能再晚?你们跟着我,饭也吃不饱,家也回不了,好衣服穿不上,一个个成天灰头土脸的,还有被很多人最看重的“青春年华”,统统都交付给了苍穹!而广袤的苍穹下,芸芸众生有几个人听说过你们的名号?

我知道,你们或许都不是很在意这些,当你们从我兜里肆无忌惮地掏烟卷时,我就知道了!可我在意这些。我更在意,你们千万不要步我今天的后尘。

这可敬、恐怖、该死的原子弹,必须要快速有个大结局了!希希,这正是我的最后一个欠账。

完不成这个任务,我会揪心地死去,这是你不愿意看到的。28年来,你越来越清楚,我是做什么的了。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支持我,支持我一直干下去,干到底,就像我在这条路上,已经无法刹住车子一样。

车?他的内心小小地温暖了一下,他想到了国家在他住院之后,特意给他配置了一辆小汽车。他是如此容易就被温暖的一个人,不管自己所获得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所付出的又是多么的巨大惊人。在他的心里,没有关于这种得失的计算公式。他什么都曾计算过,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此生,他独独没有这方面的计算能力。即使曾经遭遇过最不公平的对待,但他从没因此说过一句愤怒的话。

邓稼先的弟弟邓槜先清楚地记得,哥哥曾写过这样一封信给自己:

“治理这么大个国家,我们党没有经验,尽管上层出了一点错,给我们个人带来很大影响,但我们一定要体谅党;我们的党是廉洁的,有希望的,局面会改变,错误也会纠正。”

哥哥还建议说:“你到党校教文化课,教工农干部学点文化知识,还是有意义的。”

这是1959年邓槜先被错划为“右倾”之后,哥哥邓稼先给他写来的信。自己的亲人(其时,许鹿希也被错划为“右倾”)身心受到如此屈辱,却还在想着要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积极的事!事实上,邓稼先和许鹿希各自的两个家庭,家人都是这样胸襟坦荡,包括每一位长辈、每一个小辈,毫无例外都是这样的人。邓稼先一直觉得很庆幸,自己的家庭没有像很多家庭一样,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出现兄弟阋墙、父子告扞、夫妻反目的尴尬。那不仅仅会给工作和学习带来无限的烦恼,现在看起来,不,即使当时看起来,也是一种人生的悖论。

配给他的这辆车,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只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吉普车,但在那个年代,出来进去都坐汽车,那绝对是“身份人”的象征,普通老百姓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但邓稼先只是在汽车第一次开过来的时候,象征性地上去坐了一小圈,以表示对国家照顾的感谢之情。

之后,他再也没坐过这辆国家给他配的专车。他的家人,从来都没上过这辆车。

他对这些没兴趣。1971年,邓稼先第一次去内蒙古乌特拉前旗,看望在那里插队的女儿时,身为九院的中流砥柱,当时组织上给他配备了警卫员,也有专车,但他都没用,他从乌鲁木齐坐上火车,一连坐了三天两夜,在包头又转乘长途汽车,一路颠簸到达乌特拉县城,再从县城到了女儿驻地,他坐的是一位老农民用来拉粪的平板车!

即使这样,邓稼先不仅乐在其中,还不忘对老农有所“表示”,他将自己正抽着的一盒高级烟送给了老农,老农受宠若惊。

这不是邓稼先装出来的清高。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年邓稼先听从美国同事(其中包括一些华人同事)的劝告留在美国,一辆小汽车是算不了什么的。假如在1971年杨振宁来到大陆后,邓稼先听从了这位美国挚友的建议,他在有生之年拥有一辆自己的小汽车又算得了什么呢?杨振宁在得到诺贝尔奖后,普林斯顿高等物理研究所给他开的年薪达到了50万美元,那是在全中国人民都节衣缩食的六十年代啊!

但是在1985年7月31日,当邓稼先坐着九院的小汽车驶进301医院时,内心还是起了一些微微的波澜。他看到了路上有行人侧目。这非常正常。这一天,首都北京的天气如往年一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当这辆汽车风驰电掣驶入南楼时,很多骑车或步行的路人纷纷扭头观看,在那个年代,能够坐小车来医院的绝非等闲之辈,一定是高级干部才有可能。而路人所侧目的,还不仅仅是一辆汽车,还因为这辆车开进了南楼。

谁也不会想到,车里只是一名科学家。而且,估计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到,这个人还是一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科学家。

没错,这时的邓稼先在九院(正式名称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然是大名鼎鼎,而且也是高级干部了,但中国老百姓有几个知道邓稼先是干嘛的。

邓稼先的嘴角咧了一下,露出一丝并不暧昧的苦笑。即使现在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中国已独立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即使这方面的消息已陆陆续续开始在媒体上有所披露,即使自己已经累倒、病倒,结结实实地躺在了病床上,还是“天下无人识稼先”!

邓稼先不知道,从现在开始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他的大名将会如雷贯耳,他将成为每一名中国人热捧的新时期英雄,成为神一样的人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邓稼先的大名越来越震响,如同在他麾下,一颗一颗当量值越来越巨大的连绵起爆。

张爱萍上将曾经对这批核专家们说过,“你们是会被封神的!”这句掷地有声的预言,若干年后果然在神州大地应验了!

但我们不得不说,这太晚了,当我们想对一个英雄表达发自内心的敬意时,他却已经听不到了!一生辛勤付出,辉煌却自身后始,让人情何以堪!

在人群熙来攘往的南楼门口,路人所热观的,还不仅仅是因为这辆车开进了南楼,更是因为看到了成群结队出门迎接的主治医师们。

这样的规格,难不成是中南海里的大干部?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派头呢?

邓稼先只记得上级给他的温暖,从来没有不良情绪,比如,这时他原本可以感觉到一丝丝的苦涩。可邓稼先的心里,现在剩下的只有感恩,对老领导的衷心感谢。张爱萍上将的一个电话,让医院立刻对邓稼先的病情高度重视起来,活检报告按常规需要一个星期出来,现在只用了短短的20分钟冰冻切片的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差别。

邓稼先当然不会对此浮想联翩,他不是一个愤青。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邓稼先无疑却是最高级别的愤青,他当年的愤怒程度,远非今天的网络水军们鼠标一点能轻易等同的。

没错,当年如果没有对帝国主义的满腔愤懑,他不会选定核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虽然,这里有他父亲邓以蛰的忠告:“孩子,不要像我一样学文,学文对国家没用!你一定要学理!”虽然,“二战”之后的核物理学科是一个最热门的学科,可以说时髦得很,但邓稼先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是一个喜欢赶时髦的人,精忠报国之心早在他读初中时就牢牢扎根了。

也许,只有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人,才能彻底懂得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但这种最宝贵又的确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很多人从此远离政治,销声遁形,过上了“平安是福”的小日子,但远离政治,真的就能确保平安吗?恩格斯说过,真正的政治跟每个公民都关系紧密。这个道理,是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呢?

对邓稼先来说,“抢时间”已经成为生命中头等重要的事情。十年浩劫无端消耗掉了太多精英们的太多时间,而现在留给他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一想起这些,他就心悸——他不是怕死之辈,当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认为邓稼先是怕死之辈,谁有这样的想法,是无知可笑到了极点。且不说以核物理学家的身份踏入原子弹研制领域,这等于是预判了自己的死刑(这一点,在邓稼先死后,许鹿希曾经探访“两弹一星”元勋以及其他参与原子弹、氢弹研制的科学家,调查结果是令人震惊的:这批在新时期的枪林弹雨——核辐射中穿行的先驱们,大多数死于恶性肿瘤!据许鹿希最初的考察,倒也不是没有特例。1964年任中国首次核试验办公室主任的李旭阁中将,活到73岁时仍然安然无事,包括许鹿希在内的人都以为这是上帝创造的一个“奇迹”或一个疏忽般的“遗漏”,但最终,李旭阁仍未能跑出肿瘤魔咒——2001年,他被检查出患了肺癌,只说在1979年中国发生的第三次核试验事故中,邓稼先制止住众人独自去寻找、验证那颗没按计划爆炸的核弹头,那已是一种“习惯性”地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超然之举了。)

极目天下,有几人能坦然做到如此?

这样的人,怎么会在病床上哀叹时日无多?

但心悸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一切,只因为“计算机模拟爆炸”七个字!

邓稼先的一切散漫思绪终于又回到现实世界。面对来谈工作的同事,他为自己刚才短暂的神游天外而抱歉,但同事们都马上进入了正题,他们都清楚巨大疼痛带来的“暂时性失魂”是怎么回事。

作为医学专家的许鹿希,当然知道这是邓稼先一贯为人谦逊的个性。作为当事人的邓稼先又岂能不知?面对这一群时刻都把事业供奉在心头的铁汉子们,邓稼先几乎热泪夺眶。

1985年的8月下旬,是邓稼先一年疗病期的开始,但实际上这一时期很关键——化疗即将开始,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一旦失败,谁都明白意味着什么。

邓稼先是唯物主义者,他对生命充满了渴望,甚至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渴望过。但他知道,他的生命主控权自此已交付给了头顶上的苍穹。欢欣的等待和不祥的预感交替出现,无论如何,在这人生倒计时里,他越来越真切地听到了催命符般的鼓点,如此密集,如此惊骤。

在他的人生大计划里,这最后的任务已泰山压顶般落在他的肩上。

烈日炎炎,国际列强们的军备竞赛如火如荼。继美国、前苏联之后,英国也“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在实验室内用计算机模拟核爆炸试验,现在五个核大国中只剩中、法两个国家,还没有实现这核配套工程的最后一击。邓稼先想起1967年6月17日,当罗布泊的科学家们比毛主席的命令提前一年,比聂荣臻元帅的部署提前半年,完成惊人的氢弹空爆时,戴高乐总统在遥远的法国,面对法国原子能总署的专家时把桌子拍得山响:

“你们这帮草包,怎么中国能这么快制出了氢弹,我们的原子弹都搞完多少年了?你们必须检查原因,尽快完成氢弹爆炸,否则,你们就立马集体辞职!”

这段话是1985年“法国快堆之父”万德里耶斯访问中国,同钱三强交流时亲口说的。当然,他绝没有忘记向钱三强询问:“你们的氢弹怎么那么快就制造出来了?”

现在,是继续抢在法国前头,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全套”的国家,还是被法国反超,成为国际第五?但邓稼先清楚,现在排名次已经毫无意义。美苏正紧锣密鼓地联合预谋出台《核禁试条约》,一旦获得联合国批准,什么叫功亏一篑邓稼先比任何人都清楚。

也许,那时的被动局面,就叫“千年打柴一担烧!”

这是邓稼先作为制造原子弹和氢弹领导者的非凡眼光。说穿了,这是一个干大事的人才具有或者说必须具有的远见卓识。

邓稼先很清楚,对美苏这两个核大国来说,技术设计水平已然到了瓶颈,即使再有提高和发展,也如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一样,即使艰难地打破,也无非是提高了0.01秒左右,量的积累再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了。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成熟,将使这两个国家迅速祭出“禁试”大棒,彻底封杀其他欲在核领域追赶的国家。当前,主要就是针对很不讨美国喜欢的法国和尤其不讨美国喜欢的中国。

此时,邓稼先比谁都清楚,中国目前的核武器小型化水平、核武器威力水平已经赶上或接近美苏的水平了,但在很多方面,比如核武器在实战条件下的对生存、可靠性的认识,以及核武器对人员、装备的杀伤效能的认识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起步时间太晚、发展底子太薄而导致核试验做得太少。美国已经做了一千多次核试验,前苏联做了七百多次,中国只做了三十几次,中国在核试验方面取得的数据和经验,相对美苏来说少得可怜。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在禁试条约出台获准之前,加快完成计划中包括一些计划外必须进行的核武器爆炸试验,获得最丰富、最全面的实践数据,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计算机上进行模拟爆炸,也就是从实爆到机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完成这一步,中国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在禁试条约上潇洒签上自己的大名。从此,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就将更秘密地在计算机上进行,国外将更加忌惮中国的核威慑能力,从而确保中国能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样八国联军入侵、南京大屠杀那样的屈辱与悲惨的往事,才会真正一去不复返!

邓稼先为什么能名列“两弹一星”功勋阵容?为什么张爱萍独独为邓稼先题写了“两弹元勋”的题词?邓稼先为什么能年纪轻轻就担当重任,被中国高层领导选中,成为中国核武器理论设计负责人?

这一切,绝非他有什么特殊的背景,有什么超人的资历,邓稼先一次次用自己远超他人的远见卓识证明了,有一种忧虑叫未雨绸缪,有一种智慧叫望穿千年。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是诗人臧克家当年在自励诗篇《老黄牛》中的佳句。多年以后,很多老干部的办公室中都悬挂着这幅字画,或为明志,或为激励,但更多最终都成为装饰品。然而,这句诗用在此刻的邓稼先身上,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然后,邓稼先心里突然从未有过地冒出一个热烈的念头。

画外音:

然后,我就好好享受一下退休的生活,我要出去走走,去普渡大学再看一看,也看看那艘“威尔逊总统号”是不是还在服役;看看杨振宁、李政道,我所尊敬的吴健雄博士,看看我的导师德尔哈尔先生。亲爱的希希,我要让你看看,我不是没有朋友,我可是知交满天下啊!我还要在国内多走走,去怀宁老家我的祖屋看看,也去你的老家九江看看庐山。当然,绵阳科学城也是要再看一看的,金银滩草原是必须看看的,至于颐和园,当然得去,从佛香阁到十七孔桥,还有那一条条野路,我们都要再走一走。希希,至于白塔啊、后海啊你说我们能不去吗?那是我们谈恋爱的地方啊,我当然更要去看看。最重要的,每一次出行,我都要带着你,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说真的,我实在太想吃你做的红烧鱼了!

这种念头,渐渐在他的身体内燃烧起来了。他被自己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烧得浑身火热,他甚至觉得自己压根儿就是“蓄谋已久”!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每当人们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都能看到镶嵌在碑座四周的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一幅幅画面再现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第一幅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激奋人心的场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本书描写了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成吉思汗传奇的一生,追述了成吉思汗跃马草原,征战杀伐,睥睨天下的风云事迹。小说不仅描述了成吉思汗逆境求生,以3万兵马起家,在20年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名族多达720部的辉煌战绩之外,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塑造了以成吉思汗为中心,环绕着木华黎、博尔术、哲别等著名战将的草原英雄群像,深入披露了成吉思汗那鲜为人知的爱恨情仇。一个空前绝后的世界帝国,一部令人血脉贲张的狼性征服史,一种大国崛起所需的狂飙血性。
  •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

    《绍兴名媛传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翔实的材料,如椽的笔力,生动形象地为绍兴地区两百多位名媛树碑立传,似有读其传如见其人之感。此书问世,必能使广大读者受益,特别是有助于女性读者更好地继承发扬绍兴历代妇女的优秀传统美德,牢固树立自爱、自信、自主、自强的意识,与时俱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三)

    本套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热门推荐
  • 争留术:用心留才必读的10个经卷

    争留术:用心留才必读的10个经卷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介绍了留住人才的方法,以及如何并将巧妙留人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 当星河坠落

    当星河坠落

    学生时代的苏亦小是一个学霸加女神,缺失的记忆让她苦恼。阳光开朗,促进了她的成长。高二文理分科时,她遇到了顾晗,一个比她更加阳光的男生。两人在一起三个月零五天。他不解,她却十分明白,两人不合适。搬家时,她认识了喻原柯,邻居家的大哥哥。也是她,陪她走过艰难的时期。面对默默守护她的喻原柯和学生时代的初恋,她该何去何从。身世逐渐揭开,她又会如何继续。时光荏苒,一切都回归原位,却唯独缺失了属于她的光芒。当星河坠落,万物归于静寂。
  • 无极秘相之奇门

    无极秘相之奇门

    为破解无极秘相的秘密,林琅前往长江底的水晶宫,打算取走当年夏天子留在水晶宫的一枚手环。阴冷幽暗的江底,林琅九死一生,大战骷髅死侍,并在水底救出被钉在石床上的犯人阿离。他们突破机关,终于逃出生天,去往姜根迪如雪山,寻找无极秘相。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嫡女风华:失忆大小姐

    嫡女风华:失忆大小姐

    相传,尹府嫡女宽容厚道,待人友善。相传,尹府嫡女知书达礼,温婉贤淑。相传,尹府嫡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然而,一切都是相传……她勾唇一笑,素手玩弄着棋子,思忖着接下来该算计谁,却不料被他人欲擒故纵,赔了夫人又折兵。她苦心劝告:“我和从前不一样。”他一把抱住她,在耳边呢喃:“那我也要。”(PS:本文慢热,前面是铺垫~心急的亲可以从第36章开始看,着急进入权谋主线可以从第64章开始看。)
  • 三国寻仙传

    三国寻仙传

    三国你真的看懂了吗,其实不然,三国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其中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跟着作者一起去发现与探索另一个你不知道的三国吧!
  • 造梦神曲

    造梦神曲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无论什么”都能实现的愿望,你该如何抉择?是九五至尊,财色兼收,健康长寿,永保青春?抑或是聪明绝顶,毁天之力,堪比光速?还是说要离婚,要面子,要换丈母娘...大多数人都在苦恼选择时,只有少部分人会问,有条件吗?其实没有条件,这就是一个一定能实现的愿望,除了阻止毁灭,因为下一刻就是末日的到来,而世界上只有一个仅容一人的逃生舱。你会觉得这个愿望其实毫无意义,谁都会想着逃生。但是当你逃出生天,见证着一片荒芜的灰土和枯骨,没有生物,没有声音,没有颜色,没有...只有你一个人孤独地活着,你会发现,其实生,不如死。最终,回到毁灭前的那一刻,你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陌微凉的记忆

    爱陌微凉的记忆

    她是安家骄傲的安大小姐;他是朱家冷漠无情的朱少;她对他一见倾心,为嫁他放下尊严失去一切,他视若无物,当她明白了一切,累了!他又一次亲手毁了她!时光流逝,他葛然回首时,他慌了,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