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29800000005

第5章 幼儿园应该建在哪里

每逢六一,儿童教育就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也就在这天,听到一个老者说,他五岁的孙儿在北京一家幼儿园,加上两个要去的培训班,每月的花费就得四千多元。幼儿园的花费比上大学贵得多,这在北京,已经是流行了好多年了,我的家门口有一个双语幼儿园,每月的收费标准是五千元。而这五千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前几天,北京提高了最低工资的档次,由原来的八百元增加到九百六十元,也就是说,如果拿最低工资的两口子不吃不喝不花费,连这幼儿园支出的一半都不够。即便是这样的天价,北京市的幼儿园还不好进呢,还要托关系走路子才能进一家好些的幼儿园。前两天有条新闻,说是因为名额有限,北京上百家长为孩子能入幼儿园,竟排队八天八夜。这条件好的孩子,一入园讲的就是双语,享受的是王子公主般的待遇,关爱呵护,无微不至,教育熏陶,皆是上流,好像将来一长大就是龙胎凤体、经理太太似的。

与此反差巨大、让人揪心的是另一组数字。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日前首次发布《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的数字称,目前内地农村留守儿童已达五千八百万人,十四岁以下的约有四千万。何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十四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报告称农村留守儿童中有45.1%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感到心里孤单”,有近两成的孩子表示自己的“生活没人照顾”。调查还发现,有超过三成以上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等。

1928年,当时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出版了他的《中国教育改造》一书(此时用的名字还是陶知行)。他在书中说,自从福录伯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地觉得幼儿教育的重要;自蒙特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的之效力。但世人的两种心理对儿童教育绝对有害,一是忽视,二是希望太切。他说当年的幼稚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幼稚园里耳目所接,哪样不是外国货?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弹的是外国钢琴,玩的是外国玩具,吃的是外国点心,可怜的儿童居然成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幼稚园花钱超过了小学好几倍。三是富贵病,因为学费高,幼稚园于是成了只有富贵子弟才能享受的幸福和专利品,平民是没有份的。所以,陶行知提出中国需要建造的省钱的和平民的幼稚园。

陶行知八十多年前所提到的儿童教育的三种症结,在今天一一得以印证,有些地方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城市里的有钱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都太太切;而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块的教育却视而不见或听而不闻,这就形成了如陶行知所讲的城市孩子的教育过度和农村的孩子教育不足的反常现象。不要说偏远地区了,就拿北京周边来说,就有多少在集贸市场、在饲养场和垃圾堆旁长大的儿童。前几天,京城媒体竟惊爆出六名流浪孩童和一只大黑狗同住在一个铁笼的新闻,最大孩子不过十来岁,最小孩子才一两岁。这样的孩子,不受歧视,不受侵害,已属万幸,更无法想象他们生活中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六一儿童节了。

陶行知在这本书中专门有《幼稚园之新大陆》一节,提出最需要和最欢迎幼稚园的地方,就是中国的工厂和农村,应该提倡幼稚园的进厂和下乡运动。今天,我们所提的幼儿园应该建在哪里?实质上还是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让现实中国的儿童教育出现了九天九地的差别。与大都市里些“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儿童相比,我们总不能让那五千八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继续无人管理、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断裂带上吧?

同类推荐
  • 李白的选择

    李白的选择

    唐诗的迷人在于丰富,有发亮的激情,有缠绵的幽思,有昌盛时代的张扬,有繁华过后的怅惘,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千百年来引得无数学者迷恋。本书是作者对唐诗独出机杼的解读,他站在当下的立场研究唐诗,走进了古代诗人的诗心,把摸住了古代诗人的心曲。然后又带着我们回到现实,去感受唐诗的美,去构筑唐诗的精神世界。
  • 红楼止梦

    红楼止梦

    作为资深媒体人,崔志刚借助其理工科背景和新闻从业理论及实践经验,第一个从逻辑、法理、传播的角度,对目前纷繁复杂的“《红楼梦》研究”进行评析解读,在客观肯定“《红楼梦》研究”现阶段成果的前提下,详加解剖出现于公众视野里的各种“奇说怪论”,理智而严肃的系统提出应该阶段性停止“《红楼梦》研究”的独家观点,倡导把“《红楼梦》研究”转向与时代契合的步调上来。作者文笔犀利,论证有据,同时不失风趣,可读性极强,此书不但是一本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研究性作品,更是一本对于诸多“《红楼梦》研究”爱好者们来说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

    本书吸取了当今文学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研究会”的考察中,分别从“文学研究会的文学社团组织制度”、“文学研究会的职业作家创作制度”、“文学研究会的编辑体制与传播制度”、“文学研究会的文学论争与批评制度”等几方面对“文学研究会”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讨,为文学社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些为传统文本研究、作家研究、审美研究所忽视的材料,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风骨有沉香

    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的自觉是以人的自觉为底蕴的,而人的自觉则又以生命的自觉为主体。因此在文学中表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或抒压抑,或写壮志,甚至在游仙诗追慕神仙的情怀中,也蕴含着企慕生命和留恋生命的意识。
热门推荐
  • 我的神兽在演我

    我的神兽在演我

    李一看了看自己的羁绊:“神”6【全队全属性+20%】远古3【全队伤害吸收+10%】看看对面的羁绊:“岩石”3【岩石羁绊者+20防御】就这?可我为什么还是输了?李一仰天长叹,因为我的神兽在演我啊!
  • 海外扶余

    海外扶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听说反派拿走了男主剧本

    听说反派拿走了男主剧本

    男主:老子要举报!天道:干啥子嘛?男主:有人偷我剧本!江梧:注意措辞,这叫拿,正大光明。男主:你要对你反派的身份有个清楚认识!比我有钱有权算了,女主为什么要帮我宠了?!天道:本人已死,有事烧纸某少年冷笑一声:管好你家女主,另外女主剧本拿来!#霸气死神,在线抢剧本#
  • 青春我们都还在

    青春我们都还在

    对于青春,他们会做怎样的决定?蒙懂的自己又会做怎样的决定?就让我们见证他们的青春之旅
  • 重生之符行都市

    重生之符行都市

    杨光掉入一处山洞,获得传承,刚成为这个世间唯一的灵符师,就意外触发机关阵法,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竟莫名的回到了2004年。然而,他并不知道,因为他的重生,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 神殇·啼血无痕

    神殇·啼血无痕

    该奇幻小说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质,它以上古华夏传说为主体背景,行文如寒冰覆盖下的岩浆,雍容优雅,对人性的洞察深刻而内敛。更被评论者誉为“深触肺腑,不能自已的感动”。值得读者用心一阅。
  • ICEY之真实自我

    ICEY之真实自我

    不同世界,不同自我。只有不断完善才能造就最强大的自我,这就是它的目的吗?
  • 国师是如何练成的

    国师是如何练成的

    啊飙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有一天因一些不顺心的事喝醉之后被神秘人抓去做了实验,他的脑海里被强行灌输了大量的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到一个叫做烟国的乱世,为了自保帮助将军守城,又为了爱人只好拿下其余诸侯,为了兄弟统一了天下,让兄弟成为皇帝,让爱人成为国师,而自己收着皇帝的份子钱娶了国师
  • 不负雪妍

    不负雪妍

    她,是世家千金他,是仇家少爷十八年前的一场车祸她与他相遇十八载,似曾陌路当一切冰封的记忆被打开他与她该何去何从?她恨他可她也爱她
  • 书之书

    书之书

    这是唤醒教育初心的心灵对话。这是教育理想、教育情怀的归集。在《致教师》发行30万册之际,通过收集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读《致教师》图书的感悟而成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唤醒教育初心的心灵对话,通过专家、老师和读者们的感悟,让我们懂得教育的魅力,在于探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