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400000016

第16章 以平常心观无常事(2)

心如墙壁,能藏能用

众生有佛性,处处有禅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佛;世事本无常,佛虽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却可以超脱于这个现实。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能否驾驭好自己的心。习得了平常心,以平常心对待世间无常,反而能够得到解脱。

菩提达摩向二祖慧可传法时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何谓“心如墙壁”?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一般来说,很多人将之解释为言思道断,心行处灭的意思,即在修行过程中,要做到不为外物所扰,心中不起妄念:“墙壁当前,挡住去路,寸步难进,诸法离言,毕竟空寂,无少法可取,无少法可分别,如墙壁无路”,念无起处,心无行处。而圣严法师则形象地阐释了自己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法师认为,心如墙壁,这个墙壁应该是透明的,墙壁本身是固定而不能移动的,但是却可以任人使用:墙壁的基本作用是作为生活的屏障,隐藏个人的隐私;除此之外,既可以用来挂东西,也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不管我们将这面墙壁做什么用途,墙壁本身都不曾改变。

想要发挥墙的作用,必须首先得有这样一面墙存在,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心,给自己的心一片自由舒展的空间。

唐朝时期,宣州刺史陆亘大夫心中有个疑问,成天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于是前来向南泉禅师求教。

陆亘问道:“请问禅师,有一个人在一个玻璃瓶中养了一只小鹅,后来小鹅慢慢长大,无法从瓶子中钻出来了,他想将鹅平安取出,又不想打碎瓶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南泉禅师面无表情,突然大喝一声:“陆大人!”

陆亘毫无防备,下意识地应了一声。

南泉禅师哈哈一笑:“出来了!”

陆亘顿时大悟,脸上再无阴霾之色。

对这则公案,圣严法师解释说,陆亘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念头装进了他内心的瓶子,南泉禅师喊他的名字,他一答应,念头就离开了瓶中鹅,心就自由了。心自由了,才可能以平常心去对待身边的事物,才可能以超脱的目光去注视世间的无常。

想要正确地驾驭自己的心,就要达到心的自由境界。与其说心像是墙壁,不如说仿若仓库更加贴切。圣严法师将心喻为仓库,目的是解释他常说的“内心不要留下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所有之物,无论是知识、学问,还是经验,都是为了众生,并非自己本身需要它们,因此自己本身内心是“无一物”的。就像是仓库一样,虽然库中储藏着无数东西,但是一件都不属于自己,在众生不需要的时候,应该安放不动,只有当其他人需要了,才从中取出。这样的一颗心是无比宽容的,能够包容一切,自然不会被无常所困。

有一位禅师,因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布袋而被称为布袋和尚,相传他是弥勒佛为渡济世人转世而来。有一天一位居士在路上碰到了他,看到他手中的布袋便猜到了他的身份,于是便上前和他聊了起来。

居士:“敢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码。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居士:“和尚云游四方,布袋中都有什么行李呢?”

布袋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居士:“弟子愚顽,想向禅师请教什么是真正的佛法?”

布袋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手中的布袋又被称作乾坤袋,从他随口吟唱的佛偈中可知,他的布袋可大可小。圣严法师说这个布袋代表着布袋和尚的心境和胸怀,别人给他什么他都会收下,即使是不好的东西,只要装进他的布袋,都会变成好的东西,他还常常将里面的东西送人,好像永远也掏不完。对他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接受和包容的,不论善恶、好坏、是非,只要在他面前都会变成没有障碍。因此,他的心就如他的布袋,打开时可以遍及十方,甚至连虚空也能装进去。

“入时观自在”,因为心无障碍,所以不论看什么,都可以看得很透彻,自然就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心,将它修炼成一面墙,不论做什么用途,都能够保持不动;同时又能像仓库一样,不管储藏了多少东西,都既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也不会成为会引发傲慢情绪的引子。

莲心禅韵:

关于弥勒佛的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开口常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

——杭州·上天竺寺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坐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昆明西山·华亭寺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只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

青山不碍白云飞

在众生眼中,佛是遥不可及的,他们远在西方极乐世界,不食人间烟火,只是一种遥远的信仰之所在。然而圣严法师却一直强调,佛就在平常人世间,普天之下处处有佛法,芸芸众生人人有佛缘。在佛的眼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人都在不断变幻,没有一刻停留。万物有生有灭,没有瞬间停留,这也正是佛教中所说的“无常”。人生无从选择,所以人生有憾,所以人生有痛,所以人生迷茫,所以人生无奈,所以人生无常。无常与平常,仿若黑暗隧道是两端,一进一出,光明自现。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悲欢。所谓欢乐,所谓痛苦,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感觉之中。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而并非完全由客观环境造就。以平常心观世间无常,就能够在尘世间获得幸福。禅宗大德曾说过:“红尘堆里学山居,风尘何能染人,只恐人扰风尘耳!”人虽然不能改变命数,却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定位自己理想中的幸福。

曾经有人问灵云禅师人该如何出离无常痛苦,禅师回答:“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圣严法师这样解释灵云禅师的话:灵云禅师话中的“青山”,指的是智慧的心,也就是开悟后的悟境,是已经见到佛性本清净之后具有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特质。当人被无常烦恼包围时,就难以开启自己的智慧,就如同青山被浮云环绕而暂时消失一样,但是山永远还在那里,即使被遮蔽,也会在一阵风吹过之后再度显现,智慧也是如此,智慧既像青山一样长存,又像驱散浮云的风一样自由。

一次,灵佑在百丈怀海禅师的身边,怀海问:“是谁?”

灵佑答:“是我。”

百丈怀海就对他说:“你拨拨看,炉子里有火么?”

灵佑拨拨炉子说:“没火。”

于是,百丈怀海亲自起来,在炉子深处拨出几粒火炭,夹起来对灵佑说:“瞧,这是什么?”

灵佑当下大悟。

看不到炉中的星火是因为被世俗的痛苦障了目,因为有了寻找火的目标,但是却因对于这份目标的执著而不能看穿炉中表面的灰烬,也就无法发现灰烬下隐藏的火光。智慧之光是永存的,可是只有内心清净的人才能够发现它的存在,并在其感召之下感受到智慧的温暖和力量。

有一颗智慧的心,修佛修到随物而化,面对一切都风物恬然,无心而无我,就能够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就不会再有烦恼和忧愁,就会像云门禅师一样,日日是好日,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颗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药山禅师看着他们,并未讲话,恰逢一位侍者从旁边路过,于是药山禅师便将他喊了过来,问他道:“你看院中的这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药山禅师面露微笑,赞许地朝侍者点了点头。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清净淡泊;“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所以有诗曰: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性格热忱进取者与清净淡泊者都有自己的乐趣,却也都有自己的烦恼。热忱的人有时候会疲于世俗生活中的喧嚣与众多不惜要的纷扰,而寡淡者却也难免会觉得寂寞无聊,只有真正能做到“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莲心禅韵:

妄心,真心:起种种分别计度的是妄心;妄想不起,寂而常照,是真心。没有修持功夫的人,平时都是分别、执著,妄心用事。真心用而不著,念而无住;妄心处处黏滞,事事挂碍。自在和不自在,正是两心的不同处。

尘埃

有一天,赵州禅师正在打扫佛殿,有一位前来拜佛的居士问道:“赵州和尚不是一位得道高僧吗,为何还要亲自扫地?”

赵州禅师回答:“地上有尘埃,自然需要人打扫。”

居士又问:“这里既然是佛门净土,又怎么会有尘埃呢?”

赵州禅师说:“灰尘是从外面飞进来的。”

居士追问:“净土之中,怎么会有尘埃飞入?”

赵州禅师抬手指向门外:“看,又飞进来一粒灰尘!”

同类推荐
  • 百年佛缘:社缘篇

    百年佛缘:社缘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 佛·法·僧

    佛·法·僧

    本书介绍佛教三宝——佛、法、僧的意义、内容,历代高僧大德如何成就菩萨等。
热门推荐
  • 午夜宠物店

    午夜宠物店

    神州大地自古多精怪神兽唯有一书记载了它们的出现那就是山海经可谁又知道,可能我身边的宠物就是它们,那就请来我们的午夜宠物店看看吧
  • 穿越之明朝当皇帝

    穿越之明朝当皇帝

    李亮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理工半学霸,只因用脑过渡意外穿越到明朝有明的木匠皇帝身上,作为21世纪的宅男加学霸突然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佳丽三千还是争霸天下呢?
  • 水木清华之待你归来

    水木清华之待你归来

    这是一个少女为爱励志的故事,叛逆公主病严重的颜水晶遇到睿智沉稳的学霸纪清华,被折服不仅仅是他隽秀的外表,还有想要为他变得更好的绝心。每一个女生都是爱的天使,在爱里成长,在爱里强大,由幼苗长成大树,但绝不做缠绕的树藤,剪不断理还乱,我们的快乐是蓝天,是阳光,是雨露。
  • 一笑倾城:卿本佳人

    一笑倾城:卿本佳人

    纳兰琉璃是21世纪的宅女,因意外从楼梯上摔下去而魂穿一个架空时代,遇见了花心王爷,把王府搅的鸡犬不宁,耍王爷打小三斗庶姐虐渣爹,玩的不亦乐乎。
  • 龙族之异世来客

    龙族之异世来客

    一个异世来客,因为一场意外来到龙族世界,他又能做些什么?
  • 狼人中的吸血鬼

    狼人中的吸血鬼

    ?????啥?我穿越了??????芥昪呆呆地望着这个全新的世界,胡思乱想到。?????我想回去吗?不,我不想。?????看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异世界,芥昪想着。?????因为……芥昪:来,我的系统呢?空气与路人:……咳咳咳,没有系统,我还有血统啊!芥昪:血统!开!空气与路人:神经病吧!我靠,连空气都欺负我!芥昪:你、你们……我可是有两世为人的经验啊,比你们活得久呢!路人:哦吼?你合起来几岁啊?芥昪:可以达到200年呢!路人A:呵呵,你呢?路人B:比他虚长100岁。空气:……啊啊啊!在这个狼人与吸血鬼横行的异世界,我一定要作一回大恶人!
  • 成神之奥义

    成神之奥义

    当光明不再眷恋这片土地当土地不再支撑这片蓝天蓝天是否依旧如此明亮黑暗降临的刹那世界变得安详安详不是结束而是毁灭的开始天道以万物为刍狗吾当逆天而行
  • 我当道师的那些年之异瞳诡传

    我当道师的那些年之异瞳诡传

    张鹤鸣从小双目失明,因偶尔作了一个诡异的梦,从而双目重获光明。张鹤鸣偶然一次与小伙伴玩耍的时候,偶然遇见已经多年的朋友。张鹤鸣在一次机缘巧合之后,误入诡异的路途……
  • 青烛夜谈之坤潜大厦

    青烛夜谈之坤潜大厦

    专栏作家林青烛是bug般的存在。她于玛雅寓言末世之日“重临”人间,又因空难后遗症而露出马脚——不断有人声称见过她,仍解释不清她到底是谁。长生不老?禁术产物?还是……另有因果?她想寻求答案,却不得不面对更多谜团。毕竟,长得像人的,可不见得就是人呐!因失忆而打乱计划、初尝情滋味的林青烛,被视为备胎、planB的林青烛,屡屡捕捉到“类人生物”讯息的林青烛,与神秘基地“坤潜大厦”纠葛匪浅的林青烛,她该何去何从?涉险?犯险?冒险?亲情?友情?爱情?在抉择中成长,拨开假象寻求真相。谱写人类世界的“类人”传奇。
  • 幸好那年喜欢你

    幸好那年喜欢你

    [非1V1]薛凝当年读到那句话时,姚子顾的脸就像是嵌入她脑海般,无论如何都甩不出去。他是她一见钟情的喜欢,也是她穷尽一生想要靠近的暖阳。婚礼现场,见证他们心酸过程的老同学在新郎新娘相拥亲吻时插声道:“姚子顾,当年不是说就算孤独终老都不要我们小学妹的嘛,要是和小学妹在一起了就是狗呀。”“汪!汪!汪!”话音刚落,清晰的狗叫落入众人耳中,随即薛凝的唇被堵住,鼻间萦绕着某人清香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