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400000014

第14章 面朝苦海也有春暖花开(2)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生怕风把蜡烛吹灭了。

但是,佛陀却训斥他的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就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接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了哪里了,他去了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不论是人的死亡还是佛的死亡,都如灯灭一般,但即使灯灭了,也并非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光依然在闪烁,蜡烛的意义在于其燃烧的过程。生生死死,且由他去,不要执著于如何永生,也不要总惦记着人究竟如何做才能在死后上达四方乐土,这都是虚无缥缈、无踪可觅的乌有,最好趁生命还在之时,呼吸之间多做善事,认真修行。

面对死亡,要有如落叶归根的自然;面对死亡,要有如空山圆月的明净。缠绕心灵的那条生死线,只有自己才能解得开。

莲心禅韵:

生死有序

有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他的家族写几句祝语,仙崖禅师满口答应,提笔在纸上写道:“祖死、父死、子死、孙死。”

富人勃然大怒:“我请你来是写祝语,你怎么写得都是丧气话呢?”

禅师说:“这正是祝福的话啊!假如你的儿子在你之前死,你难道不会伤心吗?假如你的孙子在儿子之前走,那你和你的儿子都要伤心!只有你家的人按照我所写的顺序一代一代死去,才是真正的家族兴旺啊!”

人死如灯灭:这是一种只知道有形的肉体,不知道无形的觉性的断灭见,即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

内心清净,幸福常在

佛教传说中,佛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脚下便涌现出朵朵金莲。莲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佛祖慈悲怀,莲花朵朵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同时也因其清净圣洁的形象为佛教信徒所尊崇。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洁的莲花,因此,每个人也都有佛心。只待有心人自己除去杂草,播下慈悲与智慧的种子,把握住佛缘,就有机会开悟,从而永远脱离世间的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

圣严法师非常重视“心净”,常说“心净则国土净”,他认为佛教的净土不只在“他方的佛国”、“婆娑世界的天国净土”、“理想的北俱芦洲”,更在于“我们内心的净土”。法师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风雪中跋涉,就必须面对俗世的无穷纷扰‘但沐风浴雪的法师,却总是保持着内心的坦然与清净,像那皑皑白雪,不染纤尘。由此可见“心净”的力量,境由心生,福由心造。

有位信徒问无德禅师说:“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徒说:“城垣造完了。”

禅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徒说:“毫毛造完了。”

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回答:“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问:“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

信徒回答:“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徒开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其实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亦可净可浊,由此既能生快乐,又能生烦恼。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心。一个人心中若太过执著,自然会迷失在欲望的从林中,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

既然人生的痛苦大多来自于人的内心,那么,为何人的心总是不能保持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注定要为尘事所扰呢?圣严法师认为,人的不自量力的追求和抗拒、不知满足的伸展和征服、傲慢、怨尤以及疑惧,是造成内心失衡的主要原因。心中有太多这般外物的负累而不能主动将其放下,自然步履维艰。很多时候,环境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就像是人不能与自然规律相抗衡,但是内心的法则却由自己规定。

在圣严法师眼中,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不因环境所困,红尘闹市中也能安放自己的一张书桌;不为外物所动,乱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拥有快乐的心情,就会远离痛苦、悲哀,保持内心的清净,就会摆脱欲望烦恼的纠缠。只要将心的容量放大,点滴的痛苦与之相比,就如肉眼看不到的尘埃,内心的力量都可以将之净化。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这真是一则智慧故事,感悟了其中妙处的众生,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有人说,人生像是一个苦瓜,即使在圣水中浸泡,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人生苦的本质;其实人生更像是一杯白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盐粒就是咸的,放入茶叶有些苦涩,放入咖啡就有醇香。心是苦的,人生便如苦海无边;心是甜的,人生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纷乱的俗世,总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有权的将权力为已所用,有钱的花天酒地纵情挥霍,有色的卖弄青春不知老之将至。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既然境由心造,何不在自己的内心掘一座莲池,青莲开则净土在;亦可造一座花园,满园玫瑰芬芳之时,于己赏心悦目,送人则手有余香。

莲心禅韵:

净土:佛、菩萨等圣人所居住的无病、无恼、无苦的国土,是由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愿力所成的世界,分为法身土、报身土、化身土、凡圣同居土四个等级,又可分为唯心净土、他方净土、天国净土、人间净土四类。

北俱芦洲:为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之一。在佛教传说中,修得正果的神佛之中,有很多原是道家中人,却被如来招募而去,如元始天尊门下“玉虚十二门人”中的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和慈航道人,均投奔如来而去,分别成为后来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道家三清心灰意冷,与如来达成协议,将天下九洲岛和天界重新划分为四洲,分别为东胜神洲、南儋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各占领地,互不干扰。

动静沉浮皆乐趣

人生的两端,是生与死,中间几十年或平静如水,或刀光剑影,漫长的博弈中,终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棋盘的两端,一人举棋不定,大汗淋漓,一人镇定自若,气定神闲。人生的博弈中,也有两个这样的自我,一时徘徊不前,一时纵马驰骋。徘徊的自我总是希望能走一条平坦的阳光大道,没有坎坷,没有沟壑,放眼望去,成功与幸福的果实就在不远处的树枝上微笑;意气风发的自我不在乎脚下的路如何,只在乎这条路通往的远方有怎样的风景。

人执着于远方,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因迷信这句话而犯错:因为太过熟悉或者太过于想当然,所以尚未出发,便以为自己已经抵达,拒绝再次上路,因此只能承受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枯燥,而失去了得到惊喜的机会。

有位孤独者倚靠着一棵树上晒太阳,他衣衫褴褛,神情委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

一位僧人由此经过,好奇地问道:“年轻人,如此好的阳光,如此难得的季节,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

“唉!”孤独者叹了一口气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躯壳外,我一无所有。我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晒晒我的躯壳,就是我要做的所有的事了。”

“你没有家?”

“没有。与其承担家庭的负累,不如干脆没有。”孤独者说。

“你没有你的所爱?”

“没有,与其爱过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爱。”

“你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得到还会失去,不如干脆没有朋友。”

“你不想去赚钱?”

“不想。千金得来还复去,何必劳心费神动躯体?”

“噢。”僧人若有所思,“看来我得赶快帮你找根绳子。”

“找绳子干吗?”孤独者好奇地问。

“帮你自缢。”

“自缢?你叫我死?”孤独者惊诧道。

“对。人有生就有死,与其生了还会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缢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逻辑吗?”

孤独者无言以对。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桃李灼灼,不因秋节将至而不开花;江水奔腾,不以一去不返而拒东流。更何况是人呢?”僧人说完,拂袖而去。

这位自以为洞悉了人生一切奥秘的孤独者不过是一个痴人,他虽然看似洒脱,无忧无虑,但对僧人的话却无言以对,足以说明他内心的空虚与迷茫,这般萎靡困顿的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解脱、真正的快乐。

孤独者用“想当然”来勾画人生,却将人生想象成了一片浮云,风来即散。实际上,人生是一个过程,动静沉浮皆是乐趣,人生永远是今天,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圣严法师正是从这种体悟中总结出了人生的价值所在:生命的过程和生命的展现就是人生的价值,前者是时间的长流,后者是空间的舞台。所有人,都在这个时空汇合的焦点谱写着自己的生命乐章。人生的意义也有两点,一是负责任,二是尽责任。责任是本分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应承担。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到头来却依旧浑浑噩噩,不曾付出努力,虽不觉痛苦也不曾快乐;有些人,几十年只等收获却不耕耘,甚至仍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过是在受苦;还有些人,终其一生为他人奔波,从不考虑自己的辛劳而只想到此事对他人的好处,虽一生辛苦却每天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只有这第三种人,才是真正的圣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沉浮动静皆人生,体悟每种境遇,认真对待每一天的生活,保持着生命的自觉与自省,即使过程之中生命的责任与普度世人的重担令人疲惫,即使这条蜿蜒回环的小路上偶尔会有荆棘,也一定能到达那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还有茂密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杂念顿去,心中将豁然开朗,体验到无上空灵。

莲心禅韵:

修佛

从前有个信徒一心向佛,有一天他听说深山之中有一座古刹,那里的住持方丈是一位慈悲而且智慧的老禅师,于是千里迢迢前来请教。

禅师见到这个风尘仆仆的信徒,开口问道:“你来做什么?”

信徒说:“我来修佛。”

禅师回答说:“佛没坏,不用修。先修你自己!”

佛性:佛教术语,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记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

同类推荐
  •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是《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精品书系之一。《了解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为回族提供了彻底的一神论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伊斯兰教与回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这是一本生命修行指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不如意。我们总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极力想从外面的世界寻求,却往往会无功而返。不妨试着用佛教看待生命的方式观照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混乱,体会到的也是混乱迷茫;如果你的内心清净不染,体悟到的却将是清净祥和……藏传活佛嘎玛仁波切引导大家切实修行,化解烦恼!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热门推荐
  • 微风拂过她的脸

    微风拂过她的脸

    学生时期的颜初是公认的好学生、乖乖女而池洂在别人眼中是个不择不扣的坏学生,可后来在颜初眼中池洂跟他们说的根本就不一样。片段一:颜初:“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啊”池洂:“我喜欢心安的”颜初:“何为心安”池洂:“我喜欢她,她喜欢我,这就够了”片段二:某天有人质问池洂喜欢颜初什么,池洂霸气回答道:“我对她的喜欢岂是三言两语就可以随便说清的”后来颜初才明白原来池洂对她的喜欢并不比她少…喜欢你是我一直以来最坚持的事
  • 夙醒妖行

    夙醒妖行

    妖怪,鬼魂真的存在吗?若存在,可能潜伏在你的身旁,可能自己就是,只是不知道……
  • 地球碰撞

    地球碰撞

    天才少年卷入地球未知风波,迷失在诡异世界中
  • 变成了一颗草

    变成了一颗草

    不知怎么就被雷劈了…穿越到了斗罗大陆,从一颗草猥琐发育变成强者
  • 青春无敌:应付美男队伍

    青春无敌:应付美男队伍

    “宠儿..宠儿?”锦棋看着宠儿的脸问道,“你爸妈很宠爱你?”宠儿淡淡的道,“也许吧”。青春校园,明争暗斗。风云榜上的美男们,风格迥异。花花少爷,正太,暖男...亲情爱情从此开始上演。
  • 天生绝配

    天生绝配

    顾茗静是个陌生人面前女神,熟人面前女神经病的死宅,最大爱好是玩游戏日月OL。在一周年版本更新后,她与往日固定大神队友十步一杀因缘巧合下成亲,成为一对腹黑任性高冷夫妻档,并渐渐擦出了火花。正在这时,顾茗静四年前暗恋的邻家哥哥叶钧学成归国,来到游戏对她展开攻势……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脱离状况之外,顾茗静能否认清自己的心?
  • TFBOYS:掉下只蠢萌天使

    TFBOYS:掉下只蠢萌天使

    她把天使老大最重要的东西给打了,为了避难,一股脑从跳下去往人界的通道。他们,一个高冷带萌点,一个攻萌和撒娇兼备,一个自说不冷静,善良的三个男孩..可是在街上捡到一个婴儿是什么鬼?丢了?看婴儿水汪汪的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你,不忍心,所以一个字.养!“我要你们养?”小婴儿把他们全身上下瞄了一遍,看这三个是帅哥,养着我,算便宜你们了...王俊凯拍拍腿说“馨儿,到我怀里来睡觉。”王源‘生气‘的看着某宝宝撒娇的说“哥哥生气了!快点过来讨好哥哥不然以后没薯片吃。”此时某宝窝在易烊千玺的怀里,发抖的说,“千玺,哥哥和小凯没吃药就出来玩,我要举报”【PS:小泽是新人文笔不好多多包涵,此文算是有些玛丽苏不喜勿进】
  • 重生红楼

    重生红楼

    看主角重生到红楼,如何拯救红楼佳丽,让悲剧不再重演,各种奇门遁甲,隐士高人,且看主角如何纵横天下。
  • 三国之暴君吕布

    三国之暴君吕布

    别跟我提仁义,别教我做圣君,我的座右铭是,以暴制暴,杀尽天下不服者!曹操:“要论残暴,我就服吕布。”刘备:“仁义好像没什么用啊?我幸幸苦苦哭来的将领,全被吕布给打死了。”孙权:“你们打吧,我花钱买平安。吕大大,我把人给你送来了,还敬献了好多的金银财宝,可以放过江东吗?”吕布:“当然不行。朕要一统天下!”
  • 重生之一品王妃

    重生之一品王妃

    前世,她曾是父母的掌上珍,为了负心之人抛弃了一切,却换来绝情的毒药。再次睁眼,她重生为有诰命在身的一品王妃。带着满腔的愤恨,善用王妃身份,设下连环巧计,迫使负心人伏法。报了仇,雪了恨,也招来了王府桃花。一生一世一双人,却不想他在灯火阑珊处?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