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8500000033

第33章 歌德抒情诗咀华(12)

下有林莽鹿群。

我看大千世界,

永远欣欣向荣,

就像我爱世界,

我也爱我本人。

幸福的双眸啊,

你们所见一切,

尽管变化万千,

莫不美妙绝伦!

诗出自《浮士德》第二部《深夜》一场。它歌颂宇宙,礼赞生命,洋溢着肯定现世、热爱人生的乐观精神。同前引《遗嘱》一样,它也宣示了诗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表现了歌者作为“先知”——高瞻远瞩的守塔人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先知——的自豪感;但是,却不存在理念化的问题,而是将哲理自然地、含蓄地融汇进了诗情画意之中,深藏在了文学语言的后边。正因此,它才能一方面明白如话,言简意赅,另一方面又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成为了歌德晚年哲理抒情诗中的一首杰作。

《浮士德》是歌德以60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旷世不朽的巨著,是他乃至无数前人的智慧的结晶。人们公认它是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的总结;而我以为,歌德通过《浮士德》这部诗剧,也对自己一生的经历、思考和追求,作出了总结。剧中的主人公浮士德,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歌德自身。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本文集中有关《浮士德》的论文。此处只引老博士临终前的最后一段独白,它可以被认为也是老诗人歌德的“遗嘱”,或者他自己所谓“智慧的最后结论”——

我为千万人开拓疆土,

虽不安全,却可以勤劳自由地居住。

绿色的田野结满果实;

人和畜在新垦地上都感到幸福,

勇敢而奋发的民众垒起高丘,

移居者得到它有力的保护。

任外边狂潮汹涌,冲击岸壁,

里面仍是一片人间乐土;

一当潮水噬岸,冲入堤防,

人们便群策群力将缺口堵住。

是啊,我已完全沉湎于这个理想,

它是智慧的最后结论:

只有每天去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

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

于是少年、壮年和老年人,

不惧风险,在这里度过有为的年辰。

我愿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一群

在自由的土地上生活着自由的人民。

对眼前的一瞬我便可以说:

你真美啊,请停一停!

于是,我有生之年的痕迹

不会泯灭,将世世代代长存。

我怀着对崇高的幸福的预感,

现在已享受那至神至圣的一瞬。

“为千万人开拓疆土”,让“自由的土地上生活着自由的人民”——这是一个何等崇高而美好的理想!它从欧洲传统的人道主义土壤中萌生出来,成长在绚丽然而虚幻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日影下。在19世纪初,还很难设想它将怎样实现,还多半只是一个“预感”。因而,诗人是让老博士在双目失明后误将死灵为他掘墓当作民众筑坝的情况下,作了如上独白的。这表明,歌德知道,他在诗中描绘的只是人类的未来前景。他也知道,为了实现这美好的前景,人们只有群策群力,每日每时地去争取和斗争,因为“只有每天去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

浮士德老博士的最后独白,应该讲才是歌德的真正遗嘱,才是这位人类光明未来的伟大歌者谢幕前最高亢、最辉煌的咏叹。它将诗人一贯奉行的乐观的现世主义,提高到了积极能动的有为哲学的高度;将他对个性解放的追求,扩展为了为人类争取自由和生存的努力奋斗。

这样讲,希望不要引起误解,以为笔者已将浮士德——歌德当作了人类解放的斗士乃至社会主义者。不,浮士德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仍然自视为民众的主宰和救世主,而非民众的一分子抑或先锋。这,不仅注定了他的理想从根本上讲仍未改变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性质,而且和《遗嘱》一样,也暴露了他世界观中轻视群众的一大弱点。

可是,尽管如此,浮士德——歌德所怀抱的理想依然崇高而美丽,依然发射着千古不灭的灿烂光辉。

艺术风格上,浮士德这段独白也融哲理于诗情画意之中,只是调子更加沉雄豪放,情感更加激越热烈。读着它,浮士诗老博士那高大魁梧的形象仿佛便屹立在我们眼前,而在他面对着的远方,正展现出千百万人齐心合力地移山填海,建造人间乐土的壮丽动人的情景。

集歌德一生追求、思考和创造天才之大成的《浮士德》,思想博大深刻,艺术炉火纯青。它之完成,意味着歌德已经给自己的生命作了一个总结。他不久便与世长辞。我们的《歌德抒情诗咀华》本来也可以就此打住,但是为了使读者对这位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的面貌有一个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后边还有一篇简要的概论,作为尾声和总结。

诗人歌德:前无古人后乏来者

歌德一身兼为文学家和思想家,即使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也取得了同时代人无法忽视的成就,对于文学创作更表现出多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因此常与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多才的“巨人”相提并论,当之无愧地被我们视为一位大文豪。然而,大文豪歌德首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特别是抒情诗人,虽然他的《浮士德》和《少年维特的烦恼》等作品,不论过去或现在都更加为人熟知,都在文学史上占据着更加显要的地位。

在长达七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歌德不仅写下了各种题材和体裁的长短诗歌2500多篇,其中有大量可以进入世界诗歌宝库的明珠、瑰宝,而且他的整个创作都为诗所渗透。例如《浮士德》本身便是一部诗剧,《少年维特的烦恼》更被公认为以散文和书信形式写成的抒情诗。歌德曾将自己一生的事业比成一座金字塔。在这巍峨宏大的金字塔的塔尖上,放着一个花环;这花环,按照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的说法,就是用歌德自己的抒情诗编成的。对于诗人歌德来说,这个评价可谓中肯而又崇高。

从纵横两个方向上放开眼界来加以考察,歌德作为诗人可谓出类拔萃,异常伟大。德国的或者说德语的诗歌创作,是由于他才发展到空前的高峰,才真正受到了世界的重视。与他同时代的欧洲各国诗人,没有几个取得了可以与他比肩的成就,难怪英国大诗人拜伦要尊他为“欧洲诗坛的君王”,并以能与他交换作品为荣。难怪海涅要视他为统治世界文坛的三巨头之一的抒情诗巨擘,与作为小说巨擘的塞万提斯和戏剧巨擘的莎士比亚并立。设若有谁能为世界古今杰出的诗人按成就和影响排出一个顺序来,那么,即使作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在前五位里也绝对不会没有歌德。

也就是说,歌德的诗歌创作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思想之深刻博大——请读一读他的《普罗米修斯》、《神性》、《重逢》和《幸福的渴望》——,以题材之丰富广泛——请注意他的诗反映了人生的方方面面——,以情感之自然真挚——请品味一下《五月歌》、《漫游者的夜歌》、《迷娘曲》和《玛丽温泉哀歌》——,以风格之多彩多姿——请比较一下他早年的牧歌体、民歌体、颂歌以及独创的短诗和后来的哀歌体、十四行诗、阿拉伯风的《西东合集》以及中国请调浓郁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还有作品数量之多,创作时间之长,我真想说,像歌德这样的诗人,真可谓前无古人,后乏来者。

这儿须要说明一下,歌德除去本文集评析的抒情诗,还创作了大量的格言诗、叙事谣曲(Ballade)和《赫尔曼与多萝特亚》等两部叙事长诗或曰史诗(Epos),以诗体写成的戏剧如《浮士德》、《塔索》等更是成功而富有影响。歌德可以讲几乎使用了诗歌的所有样式体裁。在这一点上,世界文学史上恐怕也很难有谁可与他相比。

进入20世纪以来,歌德的诗歌先后经过马君武、苏曼殊、王光祈、郭沫若、冯至、梁宗岱、张威廉、钱春绮等前辈的译介,[198]逐渐到我国流传开来,并且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重视。郭沫若、梁宗岱和冯至等前辈先后将他与我们的屈原、李白、杜甫相提并论,足以证明即使在欧洲以外更广大的世界上,即使在他逝世一个多世纪之后,歌德同样仍然受到极少有人能与之相比的崇敬。

那么,是什么条件造就了伟大的诗人歌德?他的出现偶然吗?

为回答这些问题而阖眼思考,不禁渐渐坠入了遐思。我仿佛流连于一座花园,那么广大辽阔,那么生机勃勃,好似世界各地的名花异卉都在这儿争妍斗艳,满园姹紫嫣红,芳香扑鼻;繁花丛中固然也这儿那儿长着几棵杂草——如那些为了魏玛宫廷应酬而作的应景诗,那些反映出老年歌德思想偏于保守的警句、格言——,却无损整个花园的美丽和神奇,倒使它显得更加真实和自然。须知,培植这座诗歌大花园的歌德也是人,不是神……

就像自然界的花园需要种籽、土壤、养料和阳光,歌德诗歌的大花园也少不了它们。

生活,就好比一座取不尽、用不竭的种籽仓库。歌德享年八十三岁,自称高寿对他是一个大便利,其人生阅历之丰富、体验之深刻,都非那些虽说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大诗人可比。翻开一部世界诗歌史,面对荷尔德林、海涅、拜伦、普希金、里尔克等等短命的天才,我们会发出多少的感叹,心生几多的惋惜!

歌德一生几乎没有停止过诗歌创作。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用艺术化的、凝练的诗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来,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已成为了他生存的一大需要。在七十多年的漫长文学生涯中,歌德的诗歌之泉几乎从未干涸、枯竭,而是自自然然地涌溢、流淌,虽然有时也会出现滞塞和中断的危机,但危机终究会被克服,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生意盎然、流水欢歌的春天。

尤其让人惊叹的是,常常甚至是在写信和创作小说、剧本的过程中,歌德的诗泉会突然喷涌出来,使正在写的散文一下提高为了诗——他赠给封·施泰因夫人的许多诗和著名的颂歌《普罗米修斯》,都是这样产生的。1823年9月18日,歌德对他的秘书爱克曼讲:“我全部的诗都是即兴诗,它们被现实所激发,在现实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这段话很好地道出了歌德的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事实上,歌德的诗歌几乎没有哪一首不是反映着他的一段生活经历;反过来,他的所有重要生活经历又无不在诗中得到了凝聚和升华。

歌德人生阅历之丰富,实非常人可比。他出身市民,后来却封了贵族;他既是诗人、作家,又担当着魏玛宫廷的多种要职;他一生热衷于科学研究和试验,还酷爱漫游和旅行,至于在文艺作品里神游,在幻想遐思中倘佯,更是自小养成的习惯。所有这些,都在歌德的诗歌中得到表现,使他诗的内容题材变得来异常丰富。特别是他一生多恋,从十七岁至七十四岁,先后倾心于十多位女性,而每一次恋爱,都使他给后世留下一大批动人的情诗,其中实在不乏传世的杰作和精品,如脍炙人口的《塞森海姆之歌》、《罗马哀歌》、《西东合集》和《爱欲三部曲》,等等。

讲到此我忍不住再引一首叫做《书》的短诗,因为它产生于诗人对男女爱情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个人乃至对整个人类爱情生活的总结:

众多书中最奇妙的书,

是那爱情之书;

我曾专心致志将它阅读:

欢乐的篇章不多,

却有整章整章的痛苦。

离别自成一节;

重逢,唉,断简残牍!

一卷一卷的苦闷,

再加上没完没了的长注。

呵,——你终于

找到了解脱之路;

谁来解那解不开的结?

相爱者,当他们重聚在一处。

是的,我的老师冯至先生说得对,一部按产生的时间顺序编排的歌德诗选,也就是一部歌德的生活史或者说他的一部诗传。

歌德不仅长寿和阅历丰富,他的诗歌也不局限于对自己的经历作记录和整理。他还如此热爱生活,对爱、对美、对光明、对事业的追求还如此地执著;从这些执着的追求中,又产生出许多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这些,都在歌德心里引发了理性的思考,同时化作诗的感兴,催出诗的萌芽。也就是说,对歌德这样一位内心充满爱的追求者,生活的种籽仓库才会慷慨地敞开大门,任其拣选、索取。难怪,歌德对艾克曼说:

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但是写出来的必须全是应景即兴的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必须提供诗的机缘,又提供诗的材料。一个特殊具体的情景通过诗人的处理,就变成带有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199]

这段话,道出了歌德创作遵循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他入世的人生观在美学思想中的折射,表明他是生活宝库的自觉而积极的发掘者。正因此,歌德以他七十多年的生命写成的数以千计的诗歌,加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宇宙的恢宏深遽,自然的仁慈博大,时代的风雷雨电,人生的幸福痛苦,还有爱情的离合悲欢,统统得到了表现。正因此,歌德的成功之作才那么情真意切,自然感人,内涵深沉、丰厚。

敏锐的天性、良好的教养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歌德诗歌大花园肥沃的土壤。

同类推荐
  • 一日一禅

    一日一禅

    本书由一个个耐人寻味,让人深思的精彩禅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
  •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毁灭性的激情旋涡中,过早地终结于可怕的精神错乱、致命的感官迷醉以及疯狂或自杀中。他们与时代毫无联系,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如流星般闪耀着短短的光芒迅疾地冲迸了他们的使命的暗夜。他们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几乎从不接触现实世界。某种超乎人性的东西作用于他们内心,这种力量超越了他们自身的力量。他们感觉到自己完全陷入了它的控制中:他们不是听命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变成了依附奴隶,成为一种更高之力——魔鬼之力下的中魔之人。
  •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无论在传统解释学还是经历了存在论转变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中,语言、文本、理解和解释都是基础性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建构起解释学思想的大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于语言、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分析,使解释学与生存论之间的内在勾连得以彰显。在解释学思想的生存论阐明中,语言不再是为人所操纵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说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现为语言世界经验和生命的精神化。无论是生存论,还是解释学,其共同的视域乃是当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人们当下所生存的世界,更是变动不居的生成的世界与存在的界域。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针。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是培养高素质国家干部队伍的需要,是领导干部加强世界观改造,拒腐防变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
热门推荐
  • 血与誓言

    血与誓言

    为了最初的理想,为了儿时的誓言;身为世家弟子,却被仇家逼迫的有家难回。树秀于林,风必吹;那我就长的再粗壮点,看它吹不吹的动。“我只是想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哪怕要流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完成自己的誓言。”叶枫坚定的说道。让我们一起奏响血与誓言之歌,为叶枫加油吧!!【新书求支持!!】
  • 剑与魔法本无爱

    剑与魔法本无爱

    万年,足足等了万年后,她相信他会爱上自己,就算…就算自己法修又如何。爱,需要理由吗?只需真心!
  • 生灵复苏

    生灵复苏

    在平行世界的美国,伊万幸运的开始了新一生,从孩童时代开始奋斗,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这基因复苏的时代,成功致富玩科技……
  • 沈和烨然

    沈和烨然

    三年来没有任何感情的婚姻使她完全放弃心心念念暗恋的人,对自己不闻不顾终于她再忍不下去提出了离婚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对自己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自己的男人却在自己提出离婚的那一刻抱住了自己以为自己的感情得到了回转的她发现这居然全都是一场阴谋……嚣张跋扈迷人小妖精x内心极度变态的总裁
  • 都市暗时代

    都市暗时代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真正的对于错。万念,只存于心中。
  • 时光匆匆不负卿

    时光匆匆不负卿

    因父亲欠债,她不得不匆匆嫁了人,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虽然辛苦但平静的生活,却不想丈夫是个妈宝男,而婆婆一味对她刻薄。这一切的隐忍在她做完手术生下孩子后彻底爆发出来,她坚决带着孩子离婚,却因没钱陷入困境,此时多年不见的他出现了……
  • 木偶系列

    木偶系列

    温馨(误)。并不恐怖的恐怖小说,纯属练笔之作,不喜勿喷。
  • 三七死了

    三七死了

    司马懿的后人,三七终生渴望匡扶晋朝,却最终无果,78岁寿终正寝,司马懿召见了他,两个人一起钓鱼后,顿悟,放下,潇洒而去。司马懿曾经的妻子,是他一生的憎恶,然,三七却得到了一个令他喜悦的女人,临终女人泪眼婆娑看着他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女人愿意给真心善待她的男人做绿叶,当然女人绝对不愿意给毁灭残害剥夺她的一切的男人任何便宜可占。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不是命令女人就该甘愿当绿叶,而是男人是不是佩得?而且女人只该给跟她有明确公开婚姻关系的男人提供她认为的帮助,男人没有权力强迫任何女人为其服务。
  • 俏皮同桌有点凶

    俏皮同桌有点凶

    上高中后的一次真心话大冒险。苏牧璇:“溪溪输了!”白若溪:“大冒险大冒险。”经过商量后由唐粒桐作为代表说:“向苏牧洋说我喜欢你,他就在那里快去。”白若溪被几人推到苏牧洋面前。白若溪:“我……我喜欢你。”苏牧洋愣了几秒,白若溪又连忙说道:“真心话大冒险输了。”苏牧洋:“我知道。”…………某日,白若溪跑到苏牧洋跟前。白若溪:“我喜欢你。”苏牧洋一愣笑了笑:“真心话大冒险输了?”我希望不是。白若溪摇摇头:“没有,我是告白!很认真的告白!”苏牧洋摸摸白若溪的头:“告白这件事,怎么能女孩子来呢?”白若溪:“嗯?”苏牧洋:“傻瓜你听好了,我虽然不相信一见钟情,可我相信日久生情,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只是下意识脱口而出的话语,第二次见你的时候只是感兴趣,第三次见你的时候……而这一次见你便是告白,我喜欢你很久了,超级喜欢的那种,愿未来四季有你,那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白若溪:“我也很喜欢你,不知不觉喜欢上了你。”
  • 幸福其实很简单: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幸福箴言

    幸福其实很简单: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幸福箴言

    本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保持一种好心态、做个充满魅力的女人、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知心爱人让幸福持久升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