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44100000018

第18章 借宿

京兆尹郑县,西桑亭,地如其名,此地种植桑树养蚕非常普遍,官道两侧种植着大片桑田、麦田,便是“西桑”其名也是来自亭西坡上有三株上百年的大桑树。

今年的年景颇好,去年冬季雪水充沛,田里桑树、麦苗郁郁葱葱,桑树枝繁叶茂,风一吹,青绿色的桑麦随风起伏,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远远的可以看到有三三两两的田奴、附徒穿着短褐,光着膀子在田中劳作。

临近傍晚,路上往来车马、行人颇多,大多都是赶着归家或者投宿。

有单衣步履、头戴帻巾的士子儒生,有华服奢侈的豪强商贾,有身着褐衣或者白衣的黔首小民,多是行色匆匆,不假交谈。因为世道不宁,道路不靖,行人多随身佩戴刀剑,极少有闲适随意的行人。

一队旅人顺着官道自西向东缓缓而来,车马甚众,七八名健壮骑士横矛在前,然后便是气势十足的十几辆辎车,两侧还有骑士护卫,时不时可以见到俏丽女子掀开帷幕,向着两侧张望。

两侧行人虽然分不清车队是官是民,但看其架势也知道非富即贵,皆是驻足道路两侧,看着车队缓缓而行。

“少君,前面再走七八里就到了西桑亭亭舍,听之前那县吏所言,这西桑亭是这郑县西侧几十里内最大的一个亭,今晚便在此亭投宿吧?”陈松指着官道前方说道。

马钧并未坐车,而是和鞠义、马腾等人骑马走在最前头,说来马钧从出生以来,除了陇西归来之外,这是第一次出远门,之前最远的也就在茂陵县方圆数十里打转。

当然剧仲、史兴也从未出过远门,倒是马腾和鞠义二人都是都是有过远行经历,但是要是论到对三辅的熟悉,还是陈松这对做惯了游侠儿的兄弟来的轻车熟路。

“也好,赶了三四日路了,明日在亭中歇息一日,待到后日在启程赶赴弘农郡!”连续骑马行了数日,即便马钧从小打熬气力,身体也有些吃不消,反正也不着急赶去洛阳,索性歇息一日。

及近这西桑亭的亭舍,已经是暮色苍茫,无论是黔首附徒还是贵人公卿,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未等天色渐暗,官道之上已经极少见到行人,偶尔有一两个旅人,也是行色匆匆。

地方上的“亭”,不但是最基层的治安机构,根据乡中人口繁茂,管治地区大则方圆十几里,小则方圆五六里,同时也有接待过往官吏,给远行百姓提供住宿的责任,所以“亭舍”颇大。

郑县是京兆尹的大县,这西桑亭位于郑县最东侧,西接弘农郡,乃是关东关西的必经之路,过往之人颇多,所以这西桑亭是县中数一数二的大亭,亭舍的门面很气派。

隔着大老远就能借着昏暗的灯火看到在亭舍内有一根,丈余高的大柱子,高高耸起,柱子上面有两个大木板,交叉横贯。此物叫做华表,又叫做桓表,是上古遗制,用来给指示行路方向,做路标用的,也是亭的标识。

此时走的近些,看的更加清楚,只见这亭舍占地颇广,地基高过地面,有石板阶梯与之相连。

“奇怪,我等人说马鸣,又是车马萧萧,怎么不见这亭中有亭卒出来迎接?”史兴骑马走在最前,疑惑的说道。

其实不仅是史兴有此疑惑,便是马钧等人也是不解,十几辆马车,上百匹骏马,即便没有疾行奔驰,隔着上百丈也能感觉到动静,而众人走近亭舍,却并无一人前来迎接,便是舍门也是紧闭。

“我去叫门。”史兴翻身下马,上前拍门喊人,一连四五声,虽然舍中偶有灯火光芒,但却一直无人出来应答。

鞠义见状大怒,骑在马上端起长矛就要破门,这时木门吱吱轧轧的打开,一个老者站在门后颤颤巍巍的说道:敢问诸位强人有何所求?

“混账,我家少君前往洛阳举童子郎,路过此地前来亭中借宿罢了,如何就成了你口中“强人”?”这时的强人虽未有后世贼匪之意,但也有残暴不法之说,众人闻言皆是大怒,杨松更是下马揪住老者衣领说道。

“不要动粗,”马钧下马走上前去说道。

“请恕小人眼拙,实在不知道贵人到来,怠慢了诸位贵人,还请恕罪。”老卒闻言诚惶诚恐,撩起衣袍,就要跪下请罪。

马钧连忙伸手拦住了他,笑道:“老者不必如此,我等此番借宿亭中,倒要麻烦诸位了。”

马钧扶起之后,细细打量着这老者,大概六旬多年纪,身材又瘦又小,满是风霜皱纹,好似山川沟壑,想来应该是亭父。

“老者可是这西桑亭亭父,请问亭长可在?”

“亭父”是亭长的助手之一,“亭”虽然是最小的管理机构,但毕竟掌管十里之地,数千名人丁,所以在亭长之下又有亭卒,分做两种,“求盗”和“亭父”。

“求盗”掌捉捕盗贼,“亭父”掌开闭扫除,两者加在一起大概四五人,根据亭中人丁数的不同,或多或少有几个亭卒。

这时才只见亭舍之中,打着火把走出四五道人影,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或持着长矛或拿起刀剑,

几名亭卒见到外面所站之人,皆是衣着华贵,车马塞道,心知乃是非同一般之人前来借宿,当前一名三旬上着褶衣,下穿袴衣的三旬男子,更是连忙弃了手中腰刀,连忙躬身赔罪道:“贵人莫怪,实是情有所緣,这才误会了贵人。”

马钧倒也未有责怪,而是微微一笑,颌首说道:“无妨,只是这一路行来多有疲惫,倒要借此处亭舍借宿一日,倒要麻烦诸位了。”

说完便躬身向着几人施了一礼,这倒是让亭中几人弄的颇为惊吓,毕竟来此处投宿之人颇多,无论是白丁士子还是官吏贵人,从未向此人一般敦敦有礼。

亭长看马钧一行人气势十足,又是骏马宝剑,做主之人是一名十三四岁大的童子,又听闻是举了童子郎进京赴童子试的,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贵人来自何处?”

“扶风茂陵。”

“呀,难不成是扶风马氏?那贵人想必是马氏的骄凤吧?”三辅一体,茂陵距此也不过两百多里,根据扶风茂陵猜到马氏并不为奇,毕竟马氏乃是扶风第一士族、第一豪门,但能够猜到马钧却令人意外。

“难不成亭长也听过我族叔骄凤之名?”这次开口问的却是马腾,其人归家六七载,只是在茂陵打转,却是想象不到一个童子之名如何名传两百余里。

“那是自然,小君子六岁便能言卫、霍之志,又纯孝守丧、敦厚有礼,马氏也是善待乡人、教化一方,今天见了小君子才知道一点都没有夸大之嫌,对我等小人也是如此有礼。”这亭长在众人面前夸夸而谈,仿佛颇有学识一般,倒是让马腾等人颇为感慨。

其实这亭长也未必知道卫、霍是谁,马钧的出名逸事也未必是有多么令人惊叹,以至于隔着两百里也能让这些亭卒知晓。但问题是马氏这几年货贸遍及三辅,那些仆役、宾客又得了吩咐,每到一地都会不着痕迹的点出自家小少君,一来二去便是附徒黔首也有所耳闻骄凤之名。

“亭长谬赞了,不想些许小事也能传出这么远。”马钧摇摇头,颇显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时,还是那老亭父见状,示意几位亭卒去牵马迎接,这亭长才赔笑着说道:“是我忘了正事,我这就遣人清扫房舍,准备热汤。”

进入门中,马钧才发现院中一座木架之上还张贴着十几份画像,天色昏暗,只能模糊可见,每一份画像下面都写着数行文字,还有鲜红的印章,亭舍本就是处于交通之道,再加上借宿之人颇多,所以都会张贴通缉贼犯,这已经是从秦时传下来的惯例了。

这亭舍颇大,前后两进,排除犴房也就是狱房、庖屋、杂物房,之外还有十来间房屋,因为马钧人数颇多,几名亭卒便挤到了前院的一个大屋之中,那亭长更是执意要将自己居住的后院大屋让出来,马钧再三拒绝,只是挑选了一间向阳的房屋居住。

这时整个亭舍才活络忙碌了起来,清扫的清扫,喂马的喂马,婢女又取出卧具等物,因为要盘旋一日,连带着铜灯、铜镜、书籍等一应用品皆是放置到屋中。

其实马钧本不愿意如此麻烦,奈何这些婢女得了猗兰的吩咐,丝毫不敢违背,也根本不在意马钧的意见。

一番清扫,布置下来,天色已近亥时,劳累了一天,马钧也未来得及向亭中几人询问为何枕戈待旦,谨慎相待。

正待就寝,那亭长连带着几名亭卒皆是身着皮甲,刀剑傍身,差人禀报有言于马钧。

——————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吕氏春秋》

“亭长课徼巡。尉、游徼、亭长皆习设备五兵。五兵弓弩、戟楯、刀剑、甲铠、鼓。吏赤帻行縢带剑佩刀持楯被甲,设矛戟习射。”――《汉旧仪》

“奉玺书使者乘驰传,其驿骑也,三骑行,昼夜行千里”――《汉旧仪》

“今之所谓良吏者,文察则以祸其民,强力则以厉其下,不本法之所由生,而专己之残心。”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同类推荐
  • 青歌赋

    青歌赋

    那年的花开,恰好遇见你,是否,在遇之前的每一个夏日,你一直在那里,不出声,不打扰,我不来,你不走?
  • 法出于我

    法出于我

    当国民卫队的枪声渐渐逼近,贵族统治大厦将倾。一位家道中落多年即将崩溃的小男爵却在老宅里发现了一本黑皮书,从而踏入了中世纪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如果不能复兴,那就让我来演绎崛起!”(感谢灵感来源——十字军之王2)
  • 封圣三国

    封圣三国

    掂量着手中的《遁甲天书》,韩远不知曾经背过的历史书,还有实际指导性么?这连自己都不正常的汉末,该怎么破?!
  • 春秋旧事之伍子胥传

    春秋旧事之伍子胥传

    春秋时代发生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中伍子胥虽然不是最传奇的一位,但是很多传奇确都和他有关,让我们跟着伍子胥的脚步,去领略春秋末年的那些故事吧!
  •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埋忠骨?所幸天不亡汉族,还有刘寄奴,他会用一腔的热血,吼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汉胡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欢迎随本书走进那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年代。作者书友群219263410
热门推荐
  • 殿下太高冷

    殿下太高冷

    她蕙质兰心,是云家不受重视的女儿。他心性凉薄,是尊贵的东宫太子,因父皇对他母后的愧疚被捧于万人之上。最初,她被选上千般不愿,他也钟情于安良娣一人,岁月荏苒,他对她许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亡语者的救赎

    亡语者的救赎

    我本不属于这个世界,浑浑噩噩数年,终于有了唯一的牵挂唯一的牵挂却被人无情的夺去,就连找回她仅剩的希望也破灭了我想复仇之后与她一同而去可我已经死了变成了一具冰冷的骸骨我能做什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错了吗?不!错的是这个可怜的世界!我要亲手将其摧毁!
  • 天罗杀

    天罗杀

    出深渊,战天罗我来了,我看到了,我超神了!
  • 奇人怪谈

    奇人怪谈

    令人生畏的生物馆趣闻、让人惊叹的超人能量、错综复杂的历史真相,如梦如幻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勾勾手指说永不分开

    勾勾手指说永不分开

    在莫年莫月莫日莫时莫秒,我们许下了一个承诺是彼此最有价值的,还记得吗?我们勾勾手指说过要永远在一起那是我们小时候想风一般的相遇,那承诺会不会像星星一样永恒呢?
  • 带着家园系统在末世种田

    带着家园系统在末世种田

    右蒲泪一觉醒来深觉大事不妙,因为她睁开眼,没有看见熟悉的天花板,也没有看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貌美丫鬟……等等等等。相反的,她看到的是衣衫褴褛面目狰狞龇牙咧嘴企图一口一口把她给生吞活剥了的丧尸。好在不幸中的万幸,她是个有金手指的主。等等,家园系统是个什么鬼?在末世种田?不可能的,种什么田啊,种田是不可能种田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真女人就该正面和丧尸硬刚!后来,真香!
  •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行走社会的做人艺术

    康涅克州有位律师R君,在参加卡耐基的课程之后,有天和太太驾车到长岛去拜访几个亲友。R君的太太留他陪一位老姑妈聊天,自己则到别处去见几个年轻的亲戚。R君觉得不妨以这位老姑妈为对象,体验一下使用“赞赏原则”的效果。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
  • 末代驸马

    末代驸马

    一个少年的穿越,使明末的历史转了一个弯。边塞风波,蒙古察哈尔部再掀风波;中原动荡,李自成一家独大;四海翻动,辽东朝鲜动乱不止;……忠臣猛士战死于野,豪杰枭雄称霸于天。江山如娇,谁又能最终主宰沉浮?有些事,因他的穿越变的简单;有些事,因他的穿越而变的复杂。一个完全不同的明末,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一个英雄逆流而上的天下Q意Q交流群:680509591
  •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陈先发诗选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陈先发诗选

    《陈先发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的其中一册,诗歌语言内涵丰富,极具表现力与创造力,完美融合了古典诗歌传统和当代表达方式。用词新奇、意蕴悠长,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沉郁顿挫”的诗歌美感、层层递进的诗歌节奏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情趣。作者密切关注自然,与大自然深度对话,以特有的个人生命体验挖掘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 地牢怎么会有关光明的

    地牢怎么会有关光明的

    一份位于国外亲戚的遗产,一张繁琐的债务清单,一座重获新生的地牢。获得了这一切的郝源知道,地牢不能只有黑暗的。光明或许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道路。毕竟经营一座地牢也属于第三产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