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6800000173

第173章 173.兴汉军长史

鲁若麟和崔永建相互之间慎重施礼,代表了崔永建正式回归。

以前崔永建只是给鲁若麟帮忙,双方是合作,严格意义上并没有隶属关系。

现在则代表崔永建认鲁若麟为主,成为了鲁若麟的下属。

“临江,你来得正好。你也知道,辽南那边千头万绪,事务繁多。我又可能长期在那边坐镇,大海打仗还行,要他管理具体事务就不行了。我有意让你去辽南坐镇,除了军事上的事情你与大海商量着来,其他的事情都由你负责,你看如何?”鲁若麟需要一个能统筹辽南事务的人,崔永建就比较合适。

现在辽南那边是由王大海统管,不过行政上确实不是他擅长的,已经多次来信希望鲁若麟安排一个人来接手,只是鲁若麟苦于没有合适的人一直没有做安排。

辽南那边是目前兴汉军的重中之重,随便派个人过去要是不能服众,反而会坏事,所以这个人选必须慎重。如果实在没有人鲁若麟准备开春前自己再过去坐镇指挥。

现在崔永建来了问题就很好办了。

崔永建本身就是行政官员,管理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在兴汉军体系内崔永建的资历是绝对足够的。

别人去辽南,那些官员们,特别是军队中的老资格可能会不太听话。但是崔永建去了则不会,即使崔永建把王大海叫过来训几句,王大海除了心里不爽也不会多说什么。虽然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但是也可以说明崔永建在兴汉军中的地位。

有时候资历这种事情真的很微妙,很多人觉得是倚老卖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非常有用的。与资历相伴的还有经验、威望,只是因人而异罢了。

“辽南?没有问题。”崔永建点头说道。

对于这个任命崔永建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可以主政一方,鲁若麟又愿意放权,还是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的。

“我现在任命你为大都督府长史,你可以在兴汉军内招募自己的属下,只要他愿意,你都可以带到辽南。因为这边人手也紧缺,我只能给你十个名额,怎么样?”鲁若麟知道新官上任,没有自己人帮衬很难打开局面。

崔永建好歹也在兴汉军里呆过几年,要说没有自己喜欢的属下肯定不可能,谁夹袋里没有几个自己人呢?

对于属下拉帮结派这个事情鲁若麟看的很透,这种事情肯定是杜绝不了的。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都喜欢与自己习性、性格、爱好相似的人一起。再加上什么同学、同乡、亲友之类的,总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拉近关系。

而官场上单打独斗是很难成事的,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一起才能走的更远、更高。

鲁若麟的原则是只要不是拉帮结派、打击异己,或者通过组织小型团体损害兴汉军的利益,鲁若麟都会保持宽容。

但是如果哪个团体的体量过大,鲁若麟就不会容忍。

大明和朝鲜就是明显的例子,党争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运行和发展了。而且已经从单纯的政见之争发展到不论是非对错,只按站队来划分敌我的地步。

好在兴汉军目前体量还小,暂时没有这样的顾虑。

“我在家乡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人才,这次也把他们带过来了,能否让给他们也安排一下?”崔永建这次回来可不是一个人,带了十几个年轻人,监察司特意汇报过。

“说说看,是个什么情况?”鲁若麟顿时来了兴趣。

“这些人里有几个是我的族人,其他的都是家乡的亲友。朝廷的官职有限,而且都由那些大族把控,很难有其他人的出头机会。这些人听说我要来兴汉军,都要求一同请来,谋个前程。”崔永建没有隐瞒,这些都是在朝鲜体制下没有什么机会的贵族,很有可能都是些庶子、旁支之类的。

“这些人可靠吗?”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

“都是对汉城不满的,当然也是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至于是否忠诚,这个谁也不能保证,只能边走边看了。”崔永建也没有瞎打包票,没有足够的利益牵扯,谈忠诚太肤浅了。

“学识如何?能力怎么样?”鲁若麟要的是人才,不是那些膏粱子弟。

“这些人都是经过我的挑选的,学识自然不用说。至于能力嘛,具体的施政能力肯定不强,不过只要肯学,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反正他们也不可能一开始就从事重要的工作,大可边做边学。”崔永建知道鲁若麟喜欢用什么样的人,自然早有准备。

崔永建对这些同乡和族人看的很清楚,当初带人出来的时候就是经过挑选的。至少那些眼高手低的就被排除了,心性也要坚毅,别呆了几天就吃不了苦跑了,到时候丢脸的还是他崔永建。

“嗯,确实如此,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鲁若麟点点头。

“现在官员赴任之前都要经过培训,只有合格才能上任,这个希望你能够明白。”哪怕是崔永建推荐的人也不能坏了规矩,鲁若麟需要先说清楚。

“明白,这也是对他们好。要是连培训都通不过,那就趁早回家吧,也免得出来丢人现眼。”崔永建对这个制度也是认可的,这是负责任的行为,要是政事所托非人那才是遗祸无穷。

“嗯,你理解最好。这些人培训合格后优先让你挑选,不过要是其他部门看中了你也不要强人所难,硬抓着不放。”兴汉军各级官员缺口很大,特别是辽南马上就需要海量的官员去治理,济州岛这边会有很多人被抽调过去,缺口更大。

“那也是他的造化,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崔永建笑着说道。

崔永建对这个倒是并不在意,把他们带到兴汉军也不是为了把他们拴在自己身边。一方面是为自己的亲友谋一个出路,二是增加自己在兴汉军中的影响力,最后就是希望扩大朝鲜人在兴汉军中的影响力,今后兴汉军在制定朝鲜战略的时候就会更加谨慎一些,多少考虑一下朝鲜的利益诉求。

“临江,像这样的朝鲜子弟多吗?”鲁若麟突然来了兴趣。

以前他对文人的关注更多的是盯在大明身上,现在发现朝鲜也有不少文人的,而且他们的出路比起大明来说好像更窄一些。

两班贵族几乎垄断了朝鲜的官僚阶层,僧多粥少之下,即使是贵族子弟也不是人人都有出路的。

而且这些贵族子弟的汉化程度是朝鲜人里最高的,汉文化水平并不比明朝士人差太多。

“还是很多的。大家族固然能为子弟谋得一些官位,但是毕竟数量有限,一般只能照顾嫡系子弟或者长房,其他人就要看运气了。能力强当然还是能出头,但是如果不是非常突出也只能保证衣食无忧吧。”崔永建自家是家族嫡系,能力又不错,前程自然有保障,但是其他族人就难以保证了。

“对了,这些人会说汉话吧?”鲁若麟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有一些朝鲜人汉文化水平不错,但是汉语不一定会说的。

“带来的都是会说汉话的,交流不会有问题。”崔永建准备的还是很周详的。

“那就好。临江,你也知道咱们兴汉军官员缺口还是挺大的,如果你那边有合适的人才也可以多多推荐,不要有什么顾虑。”鲁若麟的话让崔永建大喜。

崔永建知道兴汉军的主体始终是汉人,无论是人口引进还是招募培养官员,都是以汉人为主,朝鲜人虽然不受歧视,但是始终是少数。所以崔永建在推荐朝鲜士子的时候还是很谨慎的,怕引起鲁若麟的反感。

现在鲁若麟开口招募朝鲜士子,对崔永建和朝鲜来说都是好事情。哪怕以后兴汉军要把朝鲜搞翻天,只要有这些朝鲜官员们在,兵祸之灾应该是可以避免的,破坏可以降到最低。甚至乐观的估计一下,来个和平接收改造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最好是会说汉话,能写汉字的,否则会很麻烦。”鲁若麟也不是没有原则,只要那些汉话程度高的,这样彻底汉话就容易的多。

“这是当然的。我这就给亲友同僚们写信,让他们送人过来。”崔永建非常高兴,脸都乐开了花。

对于朝鲜士子会不会影响到兴汉军的汉人占比,鲁若麟觉得是不会的。

现在大明的失意士人已经有了投奔兴汉军的苗头,一旦鲁若麟的下一步计划成功,获得朝廷的封赏,成为大明的属下势力,想必投靠兴汉军的人才会更多。

到了那个时候,朝鲜的那些官员在数量上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而且鲁若麟相信这种情况会随着兴汉军的强大逐渐加强,兴汉军作为一个汉人势力的本质只会更加明显,无论是朝鲜人还是日本人,只能成为一个有益的补充,根本不会威胁到汉人的地位。

“嗯,让他们尽快过来接受培训,时间不等人啊。你先休息几日,再去辽南。晚上我会召集在济州岛的官员们,宣告对你的任命。”鲁若麟需要为崔永建站台,让那些属下们配合他的工作。

“多谢大人。属下准备好了就可以马上出发,不需要休息。”崔永建自然知道鲁若麟的心意,他的任命完全没必要如此大张旗鼓,一切都是为了彰显鲁若麟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那你自己注意身体,凡事量力而行,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身体垮了做再多也没意义了。”既然属下这么拼命,鲁若麟也不会打击他的热情,只能叮嘱他注意身体。

“属下明白,多谢大人关心。”崔永建自然不会因此改变注意,现在正是他表现的时候。

晚上鲁若麟在都督府召开了晚宴,在济州岛的兴汉军高层悉数出席。

这场晚宴即是为崔永建接风洗尘,也是为崔永建站台,宣布对他的任命。

对于崔永建这些高层都非常熟悉,他的回归大家都非常欢迎。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认为崔永建抢了自己的位置,对他带有敌意,只是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崔永建也需要通过这场宴会来与同僚们重新熟悉,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

崔永建一举获得大都督府长史的位置确实让人羡慕。

自鲁若麟自立兴汉军后,大都督府的长史、丞、主薄、参军一直空缺,手下的主要官员一直实行的是另外一套官制,大家也就没有在意。

现在鲁若麟为了凸显崔永建的地位,将长史授予他,虽然只是一个虚衔,实际官职是旅顺知府,统管辽南全境,但是身份地位比其他人就要高一截了。

本来大家一直以为这几个职位不会授出,没成想被崔永建得了头筹,大家对其他几个职位都开始有了念想。

兴汉军目前总计只有三块地盘,济州岛、白翎岛和辽南,崔永建是第一个方面大员。虽然辽南还要时刻面对鞑子的威胁,但是兴汉军上下对打退鞑子,守住辽南信心十足,这样更加显得崔永建获得这个职位的可贵。

崔永建重新获得鲁若麟的重用,对于跟随他来兴汉军的那批朝鲜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对他们自己的未来也更加有信心了。

回到府邸,崔永建将所有跟随他过来的朝鲜人召集了起来。

他原来的府邸一直被保留了在,鲁若麟还安排了人定期打扫,所以可以直接入住。

回到家的崔永建明显有点喝多了,但意识还比较清醒,喝着仆人奉上的热茶,坐在大厅与那帮朝鲜人聊天。

“大人,您获得长史职位,是兴汉军里的独一份,我等都与有荣焉啊。”

“是啊,看来我们朝鲜人还是很受大都督信赖的。不光是您,二师、三师的师长也都是朝鲜人,我们朝鲜人在这里大有可为啊。”

“大人,听说要上任还要培训,能否跟大都督说一下让我等直接上任,我们都等不及开始做事了。”

……

“你们只看到了表象,兴汉军始终是以汉人为主的。”崔永建一句话就将他们的兴奋之情浇灭了。

同类推荐
  • 我本初唐

    我本初唐

    程鸿,一个横店的龙套,一个天雷给滚到了初唐贞观四年,什么?我这还有亲戚?还是亲爹?还是真的?怎么回事?(大家还是来起点看吧,现在还不够收藏呢)
  •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开始改写,假想蜀汉一统三国,向经典的三国英雄致敬!
  • 大唐第一长子

    大唐第一长子

    新书《李佑的大唐》贞观九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崩于垂拱殿。而在临死前,李渊说出一个天大的秘密。也是贞观九年,一位现代驴友李战在蓝田县天顺山游玩,被一道闪电劈到了大唐。一个神奇的融合,李战成为了李战,拥有两个时代的记忆,且看李战如何在贞观年间混的风生水起。只是越到后面李战身世突然曝出...我居然是大唐皇长子!!!
  • 大宋有匪

    大宋有匪

    唐乾宁三年,晋王车裂李存孝于邢州,天降灾殃!浩劫过后,人类缓慢的进入了新的进化,时人称之为——天地玄变!宋政和三年,一道灵魂落入汴京王庆体内,自此拉开了‘匪乱天下’的帷幕。梁山好汉,说岳群雄,逆天改命。宋金双峙,大辽西夏,谁主沉浮?血漫大地,白骨成山,谁管生前身后名?唯战而已。
  • 擎蜀

    擎蜀

    特种兵林燃执行任务中不幸被陨石吸入时空,穿越至东汉末年,附身于良将关平之身!陨石崩碎时迸发出神秘力量,竟赋予了林燃左臂四倍于自身的绝世神力!逆天左臂能否助他与汉末群英竞风流!?豺狼虎豹鹰!控禽驭兽之术?袖藏百万兵!撒豆符兵之术?吕布!华雄!颜良!典韦!陨落武将复生?赤兔!乌骓!的卢!绝影!绝世神驹化龙?卫蜀保刘!逆天改命?事魏拥晋!顺应天意?招兵买马!逐鹿天下?看林燃如何抉择!一些尽在——擎蜀!
热门推荐
  • 刀魂凌天

    刀魂凌天

    神剑有灵,宝刀有魂,一把断裂的残刀,一段尘封千年的往事。一场感人肺腑的爱恨情仇,一段艰难的巅峰之旅。
  • 雪泪冰笑

    雪泪冰笑

    她痴情一世,她受宠一世,为何?本是姐妹,命运却如此不公。渐渐被他掌控,她发现她好像不会笑了......
  • 说服力:怎样有技巧地说服他人

    说服力:怎样有技巧地说服他人

    本书讲述了提升说服力的方法,以及具体的说服技巧,其中涉及实际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你可以从本书中系统地学习到关于说服力的知识,并掌握实用的说服技巧。本书还将教会你如何通过说服他人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有技巧地说服他人、有规则地去影响他人。让你在享受说服艺术、提升思维水平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快乐。本书主要讲述说服力在生活、工作以及企业经营中的作用,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和独特的视角,为大家详细讲解说服的技巧以及逻辑。从而让每一位读者在看到本书后,都能在说服别人时更加有信心,在每一次说服中都更加占据主动。
  • 夜落长安

    夜落长安

    若非在伽蓝寺的那一遇,她或许会遵从父兄所愿嫁给哪位自小便悉心护她长大,被她视作兄长之人若非在伽蓝寺的那一遇,他或许会背弃父亲之愿,远走他乡,自此孤寂一生他们二人的相遇,本以为一场天公作美的天赐良缘,奈何他却始终逃不过孤寂一生的宿命
  • 寒叶如霜

    寒叶如霜

    神秘出现的灰衣人究竟是谁?为何绽凌几次围捕却都无功而归?身世凄楚被收留的女人又是谁?为何绽青又对她一见倾心?月华洞前的惊鸿一瞥,强匪刀下的救命之情,为名为利的背叛,至情至性的相守,最终她会做出何种选择?
  • 芳心暗许意难投

    芳心暗许意难投

    那时的遇见,谁能想到迎面走来的就是命中注定的人呢...
  • 缘结三生情

    缘结三生情

    她本是掌管六界姻缘的结缘神,世间情爱皆由她一笔而定。直到遇见了他,结缘神算尽了天下人的情数,却偏偏算不准他的情数。结缘神:“你这小妖居然毁了我的桃缘树!”某小妖:“不就是一颗破树......”结缘神:“竟然这样那你就给我做三百年苦力吧!”某小妖:“......”结缘神原以为抓了一只便宜小妖帮她做苦力,却不想抓回了一只妖王。本以为算不准他的劫数是因为他太过妖孽注定孤独终老,没想他既是她的劫数。
  • 百战神帝

    百战神帝

    一个重获新生的少年脑藏神帝骸骨,身怀至高炼器秘书,自偏僻小镇而来,手持至高神器,征战无上帝位!
  • 我居然能修真

    我居然能修真

    老师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蒸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电力,混吃等死的王肃羽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时代也爆发了一次大变革,而,这是变革的推动力,竟然是,灵气?!
  •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师傅费尽心机巧算计,众人各怀鬼胎争高下。一场比赛,师傅巧施以逸待劳计,让金子踢碎了青花假古董,赔偿数字令人欲哭无泪;一场拍卖,众人合施调虎离山招,损失钱财让师傅夜夜不眠……年年都拿德云开涮,郭班主看后亦笑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