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3200000004

第4章 松下论自我(一)

一做有德之人

如果众人深陷不幸之中,个人也不可能会有幸福的生活。

松下认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必须了解,民主主义并不是依赖他人的主义,我们必须自觉身负使命,并且有义务去履行它。以这种观念做基础,才是真正的民主主义。只顾伸张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他人的权利,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

为了让大家体会它的严重性,在此松下举出一些日常生活的实例,因为起初他对这些事也感到不可思议。在他远赴夏威夷时,朋友A君将他的经历告诉松下。

说我们好话的不一定都是知音。

——[尼]约翰·克拉克某人在A君门前的马路上丢了一块香蕉。不久,一位行人踩在香蕉皮上而摔了一跤,致使头部擦伤。于是这人便前往法院申告,要求A君赔偿医药费。像这种例子,当然是被告败诉,所以A君必须偿付医药费。

在一般日本人的观念里,这是相当荒谬的事情。可是,根据美国的法律,却完全是两回事。美国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将自己的房子前面清扫干净。邻居的孩子在栽有苹果树的庭院玩耍,如果被风吹落的苹果砸伤,屋主也要负担损害赔偿。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对摇摇欲坠的苹果置之不理,是不当的行为;因为苹果树的所有人有摘下苹果除去这种危险的责任。

为了避免来访客人发生事故,因此必须将室内室外清扫干净。在享有不被他人伤害的权利的同时,亦负有不让他人受伤的义务,这是美国人日常生活必须严格遵守的事情。

松下问A君,你在美国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难道不会感到拘束吗?A君凰答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因为人家都是这样过的。即使是总统的庭院也适用这种法律,因为总统跟大家一样,所以我也必须遵守法律。”

当松下听了这段话后,方才体会到,只有当人们感觉不到这种法律的严格性时,才是真正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和生活;也只有习惯了这种严格性,真正的民主主义才可能出现。这点跟日本人所认为的民主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法,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不依赖他人,彻底地伸张权利,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

凡是跟自己有关的事物,都必须考虑到自己所应负的责任,并且尽可能地承担后果。松下举日本的物价问题为例,作了深切的反省。

有一年的物价指数上涨了百分之七至八,而且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令人非常担心。因为物价的平稳,是国家安定的保证,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政府必须全力以赴。另一方面,国民因为生活困苦,所以大声呼吁自己的权利,要求政府提出解决之道。可是,只是单方面地提出压制上涨物价的要求,不可能造成社会的安定。这些不断上涨的物价和动荡不安的社会。是由于每个国民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所以我们必须先有些自觉,再背负起责任,然后才能寻求对策。今日的日本,即是缺乏这种警觉性。不要期盼别人替我们拉下物价,因为这是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美国最大的工业是汽车工业。不仅投入了巨额的资金,生产量也最庞大。美国的繁荣,可说是促使汽车工业达到巅峰的主因。

可是,最近却出现了一种超越汽车工业的事业,那就是开发宇宙。目前美国已对这种事业投入大量的金钱。

我们大家都明白,这种事业只会消耗金钱。它跟汽车工业不同,不能马上为国民带来利益。或许将来很有用途,是开发人类远景的寄托,但是,目前只会消耗金钱,而且金额远超乎汽车工业之上。一九六五年,这笔预算总额已达到了一兆八千亿日元。除此之外,诸如支援海外的活动,一场越战即耗费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国防经费。

尽做赔本的生意,通货膨胀时物价难道不会上涨吗?然而美国平均每年物价只上涨了百分之一左右而已。这是什么原因呢?日本花费在研究宇宙和其它方面的经费也不在少数,可是与此相比,则微乎其微。况且日本生产力强劲,工业兴盛。所以物价不应该上涨。尽管如此,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发生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当世人都疏远了我,而他仍在我身边的人,就是我的真正朋友。

——[英]王尔德因为我们的活动失策,国民相互间的活动不合实际需要,所以造成了物价的上涨。因此无论政府如何如何地压制,物价都会直线上升,所以物价上涨是每一个人所造成的。

假如政府、团体以及个人能够平衡各项活动,避免无谓的浪费,即使消费增加了,也不会感到物质缺乏。松下认为快速地创造繁荣,并不会促使物价上涨,反而能保持安稳。

物价上涨之后,会造成政府、企业家、商店以及民间的困扰,工作难求,生活困苦。可是,民主主义并非开了三天三夜的会议即可得到结论的东西,也不是针锋相对地主张个人的权利,做出无谓的洽商和交易,即可降低物价。因为国民相互间所做出的各种无谓的举动,只会促使物价节节上升而已。

所有的物价及经济,都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为因素所造成,是大家的心态问题。能够保持正确的心态,任何事情都可迎刃而解。

认为物价是种自然现象,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是种非常奇怪和可耻的态度。

不只是物价的问题,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们都必须抱着这种态度,随时地考虑自己的责任和行动。这是大家今后必须做到的一点。

松下认为,如果众人深陷不幸之中,个人也不可能会有幸福的生活。

松下看过一本青少年犯罪的白皮书。根据人口比例,日本青少年的犯罪数,约为英国的十四倍,跟同样是战败国的西德相比,则多了四倍。这并不只是些数字上的差距而已,松下认为它是个值得深思的严重问题。

松下觉得比这个更严重、更值得大家重视的问题,是当大家面对这些公然的事实时,所采取的马上将问题抛向脑后的态度。从来没有人认为这是政府、社会,或者你我的问题而专心地思考防止的对策,这即是日本目前的现况。

这就是人们漠视善恶的态度。我们千万不可持有这种态度,因为生存在同一个社会之中,说不定各位也会成为受害者。只想保持自身的清白,而抱着观望的态度,这是身为社会一份子所不齿的行为,也不是各位的幸福之道,更不是民主主义的真正心态。

社会上关心同胞、照顾年轻人的举动,少之又少,因此若有人如此,就令人非常钦佩。假若大家都能拥有这种心态,必然可以防止很多不幸的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这也是认清自己的责任以及应有心态的问题。

另外,就是关于交通事故的问题。近几年来,每年因车祸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一万人。这个数字比松下出生时,因中日战争而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得多。可是,面对着超出这场战争的车祸死亡者的惨状,大家却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战争已过去了多年,为了发扬日本传统的美德,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沉思各项缺点,以崭新的心情,再度向光明的前程出发。复兴工业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可是,同时也会暴露很多缺点。松下希望各位能深切地体会这件事情。

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既要担负复兴的重任,同时又要承担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日本今后何去何从?除了工作之外,希望各位也能经常思索这些问题。

我有时候也想就此驱除旁人,到那时还不唾弃我的,即使是枭蛇鬼怪,也是我的朋友,这才真是我的朋友。

——鲁迅松下自认不懂所谓的学问,可是他相信人类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三千年前的知识、人情以及生活习惯,当然跟现在不大相同。可是,他相信热爱和平、追求繁荣、希望过幸福的美好生活还有感觉遗憾等等各种人类的本质,则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都是站在这种本质上而生存着。为了过上比上一代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追求哲学和科学。松下认为每个人都同样具有这种追求基本欲望的能力。

松下虽然提出“人类”这个话题,事实上这也是我们自身生存的问题。一个好的生存方式,可以影响全体人类。每个人必须正视自己的责任,然后凭借着这种警觉性生存,社会就自然而然地欣欣向荣。

松下指出,对你我而言,世间最亲密的人就是自己,所以必须善待自己。当遭受挫折时,只有自己才能安慰自己,所以不要糟蹋自己,这也是对社会所负的责任。

不仅要使自己幸福,同时也不可忽视了周围的人。众人陷在不幸之中,惟有自己感到幸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为自己着想,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家庭以及组织。

对自己愈有爱心的人,愈能为他人着想。换句话说,只有爱家庭、爱邻居、爱社会以及爱国家的人,才能体会爱自己的滋味。

还有对爱国心的问题,因为如果国家不兴盛,我们个人也不能过着好日子。松下认为国家与每个人是一体的,热爱自己的国家,不怠惰国事,这跟不能善待自己即会连累周围的人是同样的道理。为了不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的累赘,也为了世界和平着想,我们必须拥有正确的爱国心。

爱国心愈强的国家,才能为世界带来繁荣。

有些人一听到“道德”这两个字,便会皱起眉头。将道德观念与战争相提并论,更是件不可思议的论调。曾有人想以这种论调来制止战争,松下认为这是种草率的行为。

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道德观念的低下。假如没有爱屋及乌的道德观念,就无法产生爱别人的国家一如爱自己的国家的道德观念。因此没有爱护自己国家的观念,就是没有爱国心。如果没有这种适度的道德观念,必定会遭到惨败。

因此,以后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拥有高度的道德观念。复兴高度的道德,是不再引发战争的首要条件。假若将高度的道德观念列在优先考虑的地位,那么国与国之间必定不会引发战争,反而能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彼此尊重,创造繁荣的景象。

至于人与人之间,必须从日常生活的实践着手。

松下认为,关心别人,重视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当你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许多许多的朋友,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人生得一知己甚难,得学识、气质、情操、信仰相近者尤难!

——李向明人格,不是人性中的道德品质的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它是人性中最优秀的部分融合而成的内在品格,是人性中最完美、最高尚,而且在评价人物方面最具权威性的因素。一个伟大的人格不是一件能穿的东西,打扮得整整齐齐也不能表现它,那是一种只能发自内心的东西,反映在你的性格里。人格,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综合体现。因为人格中内在的真、善、美的作用,所以人格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影响人、团结人、调动人。人格的感召力量,应该说是欲成就大事业者重要的内在因素。美克德公司是一家经营唱片和声响的企业集团,在一战前,声誉显赫。可是由于二战的种种影响,在战后这家拥有世界一流人才和高技术的公司却迟迟不能重新展开工作,最后松下公司接管了它,为了使这家公司能从战败的挫折中复兴起来,在选择社长时,松下进行了慎重的考虑,经过再三的权衡与考虑,松下把这家公司的重担交给了野村吉三郎。为什么要选择野村吉三郎呢?对此,众说纷纭,松下说他看中的是野村吉三郎的人格。由于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的支持,这家唱片公司终于复兴,这是靠野村的人格修养、经营知识和威望创造出来的。所以松下说:

“人格的伟大,道德水平的高尚,对于一位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非常重要,因为,当在吸引人才、运用人才以及调节人际关系时,人们都乐于同那些人格比较高尚的人交往,而经营管理者正是利用这一趋向,以调节或调动本公司的职员的内聚力,使他们能把公司看成自己的事,而且乐于为此效力。一般人往往看重经营者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经营者的人格。其实,作为一名优秀的组织家,他不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某一具体的技能问题,他的职责在于如何把本公司的全部职员协调好,统一好,使他们能内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因此,在商场上,不仅知识和技术重要,同时更须有正义的立场、公正无私的生活方式以及高尚的人格。这也是企业经营者的一个用人要诀。

遍览古今中外有大成就的伟人,他们事业的成功无不与其人格魅力有关,他们正是以此赢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才成就伟业的。

松下认为,领导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襟怀,并以正义为前提。如此不仅能尽到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也可以使部属心悦诚服。其实不只是领导,每个社会大众也该当如此。

悲天悯人是佛家的一种道德要求,也就是对人、地、物等都要怀着同情。其实,这是社会生活中涵盖最广的道德胸怀,因为政治的目的在于增加民众的幸福,减轻人民的痛苦,所以把政治看作是发扬悲天悯人胸怀的道理,一点也不过分。军事亦如此,因为武力的目的并不在于砍杀,而是为了维护天下的和平与幸福。

有一次,松下和立花大龟法师讨论这个问题。法师说:“政治就好比是一串念珠,串联念珠的丝带,就是佛教的精神,也正是悲天悯人的襟怀。试想,如果念珠缺少了这条丝带,珠子就会散落零乱。政治的运作过程中如果缺少悲天悯人的精神,就不能带给人民真正的幸福。”

由此及彼,松下认为经营企业的道理也如此。企业的责任既是生产物品,那么就必须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来消除人民的贫困,使每个人生活更丰盈,更快乐,这才能算是达到了企业的目的与使命。

企业和宗教虽然有物质与精神之分,但为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目标却是相通的,两者都是为了发扬悲天悯人的心胸,来造福大众。所以企业的经营者和领导者更应该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和志向。

岁寒然后知松柏,没有经过患难,一个人的真面目实在也不容易知道。

——郭沫若松下认为。悲天悯人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领导者为了完成企业的使命,往往需要很多员工为他工作,这些入也有权利要求从职务和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因此,经营者除了促使社会繁荣外,还必须存有使部属满足、快乐的心愿,如果缺乏这种爱心,光靠职位和权术来支使员工,必然得不到别人诚心的帮助。他说:

“我一再提到悲天悯人的心胸,可能会被误解,由此联想到温和柔弱的形象。其实不然,温和柔弱固然也是悲天悯人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另一种方式却是肃穆庄严。比如佛教最强调慈悲,但是诸神中的天王却手持宝剑,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法相。可见悲天悯人的胸怀不只应以温和的方式来表现,对于做错事的人,更要求采取严厉的责备方式,如此才能把是非善恶明白地表现出来。”

所以,具有悲天悯人胸怀的领导者和经营者,一旦发现某人有不法的举动时,必须断然地给予纠正。如果为了私情或为了悲天悯人而悲天悯人,故意地隐匿过错,不但是误解了悲天悯人的真谛,到头来反而害了部属。这就是滥爱心的结果。因此,只有凡事以大局和正义为前提,该处罚的处罚,该奖励的奖励,才能算是真正了解悲天悯人的意义。

身为领导者,懂得悲天悯人,自然能竭尽心力去爱护部属,部属了解上司慈善的心愿,尽管因错误而受到惩罚,也能心甘情愿,并在惩罚中学习做人处世的正确方式。所以,要想成为受部属尊重的好上司,悲天悯人的心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同样,要想集合众人迈向你的事业目标,悲天悯人也是不可或缺的。

松下指出,心灵的镜子能够反映人生的正邪。只要有一颗谦虚而上进的心,周围的人和物都是我们的镜子。

古人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每天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要站在镜子面前,以端正衣饰。因为镜子是最公正无私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形状,它都会毫不献媚邀宠地据实反映出来。

由此,松下有所感怀地说,人应该有能力承认错误并乐于改正才是。人应该时时为自己的言行找一面镜子,看看其中的是非曲直。他说:“仪表固然可以在镜子面前整饬,但心术不正,却无法显现出来。人往往不容易发觉自己的想法或做法的错误,那是因为没有一面心镜的关系。那么,如何寻找树立心镜呢?其实简单,只要时时保持一颗谦虚而上进的心,心镜就几乎无处不有了。”所以,我们周围的人和物,都是我们的镜子;所有的东西,都能反映出我们的心理;所有的人,都和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关键在于自己有无这样一颗谦虚检验自己的心。

事实上,自己以为是凭自己的头脑去想、凭自己的能力去做的事,往往都是受教于别人的结果,没有向别人借鉴和学习,很难不犯错误地完成自己的事业。幼儿时向父母学习,学生时向教师学习,落后时向先进学习等等,正是建立在借鉴别人积累的正确经验的基础之上,才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智慧是不断地以他人和客观事物为镜子积累发展起来的。因此,凡是能够使我们从中看见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的,都可引以为我们的镜子。默默无语的木石,雪白的流云,天真无邪的婴孩,广大无边的宇宙,悠久的历史等等,事无巨细新旧,都蕴藏着宇宙的真理,都可折射出人类珍贵无比的智慧与体验,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借鉴。谦虚地向万物求教并检验我们的思想正确与否,才能产生新的智慧。这种勇于探索借鉴的心理,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所以松下说,古代的圣贤教我们先除去我们本身的眼障,这样才能把周围的事物看得更清楚。有了谦虚而坦诚的心胸,所有的人和物都会成为我们借鉴的镜子,他们会把你的想法和行为的正误,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

名师难求,好友难逢。

——盖叫天同样听一个人讲话,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讲得真不错,有道理;另一种是“废话联篇,不知所云”。当然,由于谈话的内容和技巧不同,反应也会不尽相同。但是既然费了时间来听,还是谦虚吸收点什么比较好。你把那些讲话当废话处理,自然无所收益。可是认为有道理,就会将对方所说的,引用在自己的人生或工作之中,有时甚至会触发灵感而获得新的思想和观念,无论如何,总是会对自己有所裨益的。

对此,松下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说:“经营公司也是这样,看了人家的公司,能觉得经营不错的人,就会吸取对方的经营之道,用来发展自己的公司。这就等于是借用别人的智慧,而且是无偿的。最好的办法,是能够诚恳虚心地去请教:贵公司的经营很成功,有什么秘诀吗?可以告诉我吗?对这种谦虚诚恳求教的人,除非是特别机密的事,一般对方都会坦白率直地回答你的提问。我时常想,无论什么事,虚心是非常重要的。虚心就是谦虚的心,对任何人的意见都能接受的心。前题当然是不能迷失自己,让人牵着鼻子走。要一方面坚持主体性、自主性,一方面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走向成功之路。”他说,自己开始做生意时,几乎什么都不懂,开发了一件新产品,往往不知道该定多少价。于是就跑到零售商店里去请教。因为如何定恰当的价格,去问常与消费者打交道的零售商店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不是什么事都像松下举例子那么简单,但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这比一个人独自在黑暗里摸索要少出许多错。

但愿我们都能培养这种虚心。能够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向他人学习,这本身离成功就不远了。

失败永远不如成功好,这是当然的道理。但是,如果策划三件事,三次都成功了,且无任何危难可言,那就应该警惕了。因为这会滋生出可怕的自以为是,导致极不谦虚的态度。最终,把别人的正确劝谏当作耳边风,实在是再也没有比这更危险和更糟糕的了。

松下说:“景气好,生活富庶,如果能够长久这样,真是求之不得。然而,天气总有刮风下雨的时候。就景气而言,有时好,有时萧条,不可能永远是和平繁荣。这就是人生,就是社会。社会安稳,好景长在,做事顺遂,倘若可以长久如此,自然是好事。但每天都处在一帆风顺的安逸之中,难免会把社会的本质遗忘了而生出自以为是的情绪。风和日丽之后,总有一天台风将袭来;一帆风顺之后,不景气的热潮也将蜂拥而至。当你置身此情此景中,仍然可以保持那种自以为是的心境吗?”

当然,自信是需要的。缺乏信心,根本就不能做事。但自信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世间不可能有绝对的自信心,也不应该持绝对的自信心。自以为是是暂时的,虚伪的。明白这点,则不至于丧失谦虚的态度,并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是一个人往往难以做到这个地步,稍有成就或成功,就容易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松下说,工作有时会做得很好,有时则不尽然。若做得好,就应该感谢上苍和别人的帮助;若做得不好,就要重新考虑做法。若能每天坚持如此,一定会有不断的进步而不致有重大的过失发生。我们必须随时准备应付急变的心境,这就是治不忘乱、谦虚谨慎的心情。连续失败固然不可忍受,连续成功却更值得警惕。任何伟大的人,做三件事情有一次失败,对自己反而是有利的,因为凭此可以产生谦虚的态度,杜绝自以为是。那样才有可能发展。

我们喜欢结交富于感情而直率的朋友,因为他热诚、奔放,使我们对他容易了解,而有不必动用心机的快乐。

——罗兰所以,松下教导人们说,最可怕的是自以为是的观念。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不但对事情无法重新考虑,观念上也很难修正了。那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自信,竟在不知不觉间,一变而成为可怕的自负,并因此而骄傲起来了。这样一来,忘记了感谢上苍和别人的帮助,疏忽了自我的反省,最后终于滋生了“只有自己而无他人”的心情。于是,一切重大的过失,就由此而埋下了深刻的根源。事实是,前面未知的路仍漫漫悠长,而自以为是就会切断自己的路。

松下指出,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实际了解的比不了解的要多得多。好在人类的生命是无限地连绵下去的,因而人类的智慧,也是跟着不断地扩大发展的。宇宙中的真理,其奥妙的深广与宏大,是无法预测的,如果我们只抓到了那些深奥的一鳞半爪,就武断地自以为是,宣称自己已窥悟了宇宙的全部奥秘,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若果真如此,人类的智慧不但无法继续发展,而且更有山穷水尽之势。可见,人类的这种盲目的自以为是的观念,无疑是探索真理和人类进步的绊脚石。

松下说:“科学的进步是无止境的,思想也一样。甚至政治、经济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所有人类的活动,都留有一大片未曾开拓的土地,都需要去发展。鉴于近年来有些人自命不凡,拼命地排斥他人,这种自以为是的现象,无疑是管中窥豹。这种情形,只会将事情的真相带到牛角尖去。”

为了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每一个人都应该放弃自以为是的狭隘人生观,以宽大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去为人处世。有自以为是观念的国家,就会促发战争;有自以为是观念的公司就会搅乱同业;有自以为是观念的人往往目中无人,无法无天。而且,引发无意义的争执,往往就是这可怕的自以为是的观念。

因而,摆在我们人生旅途上的重要课题,就是坦诚地自我认识与自我批评。任何的盲目自大足以置国家、公司、个人于无法自拔的绝境。所以松下说:“人类还是谦虚再谦虚些吧。晨间祈祷,白天工作,晚上反省,这样或许可以减少我们每天的过失。”

松下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性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让人终身受用无穷。只是这习性在可塑性较强的年轻时代最易养成,错过了时机,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务必要把握好这种人生的节拍。

人生难再,许多事情,时过境迁以后,是难以改变的。因此,要认真仔细地了解和把握好人生,否则,就会留下人生的缺憾。

松下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年轻时期培养良好习性是最重要的。习性是人类的第二天性,它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对人类生存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它在可塑性强的青少年时期易于养成,而上了年纪再想养成已不可能,要改变那些不良的习性也不容易。就是说,养成了好习性,终身受用;养成了坏习性,遗害无穷。因此,养成优良的习性必须从小开始,在青少年时代用力。

分析诸多人情世态以后,松下认为,首先要养成的是勤勉努力的心性。他把这种习性称为“无形的财产和力量”,并倍加赞赏:“培养成勤勉习性的人,虽然上了年纪,但由于习性的关系,不减勤勉、更趋努力;虽然他不自觉是勤勉努力,可是其所做所为,会表现出勤勉努力的特点。这可以说是他无形的财产和力量。”

和一些和自己意趣相同的人交往,真可以使人受益不浅。

——[印]泰戈尔对于勤勉努力的习性,松下是深有体会的,他自己正是小时养成这种习性的典范。小的时候,松下作了七年学徒。其间,他在老板的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努力地学徒学艺,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习性。因此,在别人看来倍感辛苦的工作,他做起来却是乐在其中。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使松下的一生都勤恳工作、充满活力。即使在退居董事长乃至最高顾问职位以后,他也没有闲过一天,只不过工作的性质起了一些变化而已。

当然,从小要养成的习性还有许多,诸如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严谨忠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坦荡无私的品性,等等。如果品德没有走到斜路上去,那立身安命的基本条件就是勤勉努力了。因为勤能补拙、勤能致富、勤能获助、勤能精进——这也是松下为何特别强调勤勉努力习性的原因了。试想,一个懒散颓唐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成就,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甚至于安身立命都是问题……

在松下看来,近来社会大众似乎有轻视道德的倾向,而青少年的犯罪比率年年升高,长此下去,国内的情形会变成什么样子?实在不堪想象。所以他觉得,现在需要重新恢复一些正确的道德观,加以推广,努力改善社会风气。回顾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十分强调伦理道德。观诸今天的日本实情,更有维持道德伦纲的必要。

重整道德后,社会各界服从既定的礼仪法度,自然在生活中就会产生实际的功效。乍听之下,“道德与实利结合”多少会使人觉得奇怪,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如果社会全体的道德提高后,首先我们会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至少不会妨害他人发展。再进一步,人们会相亲相爱,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工作和生活都有莫大的便利;对自己的工作能热心尽责,增进工作效率、增加生产,不仅精神充实,更有物质上的丰厚享受。如此,身心两面的利益都兼收了,这不就是道德与实利相结合的例证吗?

想到这里,我们应该知道,所谓道德,不仅对个人精神方面会有所增益,就是对社会道德观念,加强推展的决心,促使人类生活都以道德为基础,推己及人,如此全面地推展,必然能创造出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

二认清自我:为人的第一步

松下认为,认清自我,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否则尽是模仿别人,最终也只落得“自我”的名分而已。

松下认为,认清自我,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否则尽是模仿别人,最终也只落得“自我”的名份而已。

人有别于犬,这是一眼即可知晓的事。当然,我们是不会去模仿犬仔的,这是因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抱持了那种人之为人的自尊。

然而,光凭眼睛却看不出分别的是我们人类。诚然,人与人之间,其貌不同,气质亦有异,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所以,谁都不愿别人将自己误比作别人。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一般的人,还是希望做着与别人差不多同样的事?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苏]高尔基自己就是自己,就算是居住在百亿个人群中间,我还是我。这包含了我的自尊、包含了一份自信。这种认识,也是为繁荣社会所必须抱持的态度。

但是,当一个人失却了自我时,就算拥有百亿人之众,那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若是不能认清、了解自己,而只为学得别人的举止而自满,那不跟人去模仿狗仔,是异曲同工吗?

让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不相同之处好好地作一番思考吧。如此,我们才不会一味地去模仿他人,而能凭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道路——那是迈向我们大家共同幸福与繁荣的一条道路。

松下指出,“应当”威胁人的尊严,但也成全人的尊严。

“不可”、“应当”或“必须”这种命令性、强制性或禁止性的词汇,无论如何,会令人感到心情相当沉重,以这种语气讲话,会令人敬而远之。尤其是最近数年来,这个社会已经自由开放,甚至到放恣任意的程度。作为一个人,自然需要严格要求,但这种他人加诸的要求,并不意味着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以命令或强制等语气讲话,会令人感到十分不恰当。作为社会激烈转变中的一个过程,可以说这种情形是很不得已的。尽管如此,作为一个人,自然有其应当去努力的、有其应当去考虑的、有其应当负担的责任。凡此种种,不论是在任何时代、不论是任何人,这“应当”二字,是我们不得不去加以接受与理解的。如果一个人对“应当”二字的观念淡薄,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就会逐渐松懈,人们的幸福也跟着丧失了。

作为一个人自有其应当做的、应当去努力的、应当去实践完成的、应当加以考虑的、应当去尽的责任与义务等等,然而,对于这些略嫌强制与命令语气的“应当”二字,我们要是将之推诿于“不恰当”,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此事再深思熟虑一番呢?

“尽人事,听天命”。我们一个人应当不被私心所困,努力以赴,并且能够冷静地迎接事情的来临。不论是期待中,或者是能力所不及的事物,都应当不忙乱、不惊慌,心平气和地去面临它,也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更新的前程。

松下认为,假如大家都知道这种心境的可贵,并且能够细细体会,各人都能尽自己本分,那么这个世界,或许就可以变得更安静而祥和。然而,尽了人事,却不一定就能够获得必然的成果,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天命吧。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天命不可预知,而不肯去尽力而为,只顾自己坐等享受成果。在利害瞬息万变的日子里,大家还是应该三省吾身。

松下指出,喜欢把责任归咎别人,是懦弱的象征。

倘若将一切责任丢给对方,对于自己不利的事情,一概推得干干净净,那就太轻松了。

然而,如果社会上的人都保持这种态度,互相推卸责任的话,又将是怎样的世界呢?

理由是可以捏造的,为了推卸责任,可以找出种种的理由,并且在法律上可能毫无责任。不过这只能说是道理如此、法律如此。人与人共同相处的社会,无论是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毫无责任的。既然有关联,就必须要有自我反省,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喜欢归咎于别人,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这却是缺乏勇气的态度,是懦弱的象征。如果社会上充满这种人,真正的繁荣与真正的和平将无法得到。

一个善良仁爱的人必定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那种心冷如铁、麻木不仁的人绝不可能与人为善。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总之,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社会人,应该具备有承担责任与知错反省的勇气。

松下体会到,责备别人或被责备,心里都不舒服,但最困难的还是“自责”。

责备他人并非一件容易或愉快的事。被责备的人当然心里不高兴,但责备他人,自己也不会快乐到哪里去。在这个社会上,假如能够的话,希望不要有互相责备的事发生。但由于人非神仙,难免有错,也就不得不责备,甚至也有被责备之后才顿然领悟的事。因此责备与被责备,也许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共同生活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注定的命运。

话虽如此,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互相容忍,并且有努力沟通、堂堂正正去责问对方或接受对方反驳的雅量。动物由于天生的无知,只会互相斗狠,以牙还牙,最后打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但上帝已赋予人类“以爱代替仇恨,以体谅代替敌对”的睿智。这也许是说来不易的事,但希望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悲天悯人的胸怀,要责备,至少也要在互相已尽力克服了困难与障碍之后。其实,最困难的莫过于责己。总而言之,这是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

松下指出,累积反省,就是累积实力,这比定上任何计划都要有成果。

当我们说人生在世常是惶惶不安时,回顾今夕昨夕,似乎每一天真是这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将岁月晃荡过去了。“动”或许是进步的一种方式,但是若无定则而动,等于是没有人生目标,也因为这样,人才会陷入深深的不安中。今后将何去何从?我们先要做些什么呢?

老年人首先感到不安的是年华的老逝,对年轻人来说,则是为无定的未来前途而感到焦躁。甚至在一家人之中,为成长中孩子的未来前途,也掺杂着不安与冀盼的复杂情怀。

不同的人们沉潜在各种不同的想法中,做着各不相同的计划;然而在此社会中,亦有浑浑噩噩、不做任何计划的人。

我们首先该体悟的是,做事要全力而赴,尽力而为。不论是不是重要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做一番反省——反省今日我们所采取的出发点是否有所失误。

若是我们时时刻刻地累积着这种反省工作,并时时刻刻地今日为出发点,做修改矫正的工作,那么我们必定能一步步地朝“安心”之路迈进。

所以,我们首先该当做的,是比立下各式计划更重要的事——坦然地反省今日的是与非。

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不愿它发生的事情,它们却依次而现。去年是这样,今年也一样如此。是谁在引发这些事情呢?既非马,亦非牛,马和牛只会听从人类的指挥吩咐而已,它们本身不会制造使人类感到困扰的事,困扰烦恼之产生,完全是由于人类本身的缘故。

朋友还是必须分类的——例如图书,一架一架混不得,过分混杂,匆忙中去找,往往找错类别。

——三毛寒风中穿着单薄的夏衣,迎风而立,举凡常人都会受凉感冒。若是不想着凉生病,最好是穿着与气候相宜的衣着。人伤风感冒了,并非是寒风的过失,怪只怪人们自己不留心穿着罢了。

所以,事有因,方有果。若是种下不留心、不仔细的前因,则事情不发生都不行。换句话说,应该发生的事,必定会发生。如果我们好好推敲这个道理,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如果你不希望发生那些事情,那么你我必须彻底地反省自己,是否存有这种马马虎虎、不小心仔细的态度。

过去那些欠缺周详彻底的做事态度,尤其是凡事不在乎的人,首先,请彻彻底底地思量一番,好好地反省反省。为了你我,也为了这个社会。

松下指出,守住中庸,就是守住幸福。

在社会上常听到有人喜欢暴饮暴食。这是由于贪图眼前的利诱与欲望,而做出越轨的事。欲望本来是人性的一面,也是社会的自然现象,但贪得过分,或索之无餍,都非好现象。

因贪得过分而犯下严重的错误,破坏了社会的安宁,不但令人指责,并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此人今后还会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害了亲戚朋友。

因此最要紧的就是要“自律”。凡事不要做得过分或要求太多,也就是要秉中庸之道。这虽非一件易事,但应该努力修炼。其方法是借别的力量来控制自己,譬如语言、法律、权力,甚至武力。人类的历史,无异是上述事实的演变与重复,因此已引起不少的悲剧,这又是借外来的力量太多所致。

因此最佳的办法是自己约束自己。人类今后向前迈进的,只有此路可行,因为这种方法是王道。虽然前途充满荆棘,但为了真正的进步,还是希望大家全力以赴。

自己以为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做,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你心理上有所刺激的话,你将会发现自己的努力仍然是不够的。心理有所刺激是非常难得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要做得有条不紊,必须以心理上的刺激为基础。

现代人要兴建一座大厦,充分利用机器,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但是,那个豪华壮丽的大阪城,在当时事事不方便的时代,仅仅一年半的岁月就建造完工。这件艰巨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期间内完成,主要的因素,就是那些筑城的工人领悟到:做得不好,将被砍头。有了这种以生命为赌注的认真态度,才能完成巨大的工程。这种惩罚的好坏另当别论,但一个人以生命为赌注的时候,感触也最多。

每一个人都认真工作,拼命工作。但是,当他在真正有所刺激时,却会静下来检讨自己的工作,这点更加可贵。

松下感到,聪明人有时反而做不好简单的工作,因为他们先下了评语。

聪明反被聪明误,社会上这种例子太多了。

聪明人往往批判在先,未能专心于工作,得天独厚的智慧未能充分发挥,甚至简单的事情也无法做得好,久而久之,失去世人的信用。

相对的,有些人傻劲十足,择一固执,对于工作非常热心,这种人对工作是专心一意的。乍见之下毫无价值的工作,他们做起来却是非常慎重,全心全力地去从事。因此,这种人的智慧能够得到最高的发挥,他们的工作也非常顺利。成功往往是如此产生的。

工作是否成功,这是次要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致志于工作,要一心一意去做,要重视自己的工作。抱着这样的态度,必能开创新机运。

总之,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省自己是不是很慎重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要把同道的人当作朋友。而不必把同利的人当作朋友。

——罗兰松下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是以自我为中心,世界的灾难正是由此而造成的。如果人们能把自己的注意力转而投向他人,社会可能要纯净、美丽许多。

每个人要经常跳出自身反现自己,取出自己的心,一再检视它,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其实,对于国家也应如此。正确的自省总能使你进步。

大家知道,所谓自省就是反省自己,这是只有人类才能办到的事。或许牛马之类也会有自省的情况,但它们绝不可能像人类那样用自己的精神构造去自省。

自省可能是只属于人类的特权。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身为人,就必须自省。因而,自省可以说也是人类的一种义务。对于这种自省,不管用词形式如何不同,但在精神实质上必须严格要求。这样方可求得进步。

松下就是一个经常善于自省的人。他追忆自己的经历说:“我孩童时代,在学校、商店以及公司都受到非常严格的教养,而社会一般风气也都以自省为贵。但是,二战后这种精神却渐渐开始没落了。于是,因为大家都不太尊重自省而引起了种种混乱,这可能是误解了民主主义的缘故吧。”

一般地说,自省心强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劣,因为他时时都在仔细检视自己。松下把这种检视叫做“自我观照”,其实质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体之外,从外面重新观看审察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为最佳的选择。这样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了,但审视自己时必须是坦率无私的。

松下说,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地讲过错都非常少,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等等。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松下还举历史上的例子说:“人类的心自古到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我们看日本战国时代诸武将的兴亡史,可以看到那些武将们能否自我观照,大都直接关系到了他们的盛衰,这是非常值得记取的教训。又如希特勒,致力于重建德意志的热忱和能力是非常高明的,可是他从德国一个国家进而想插手掌握整个欧洲时,他的心就失去了自我观照,不但自己因此而毁灭,也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悲剧。”

因此,这种自省与自我观照不仅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整个国家也是如此。尤其在民主主义的时代里,不是独裁者一个人来决定国家的方向,而是由国民的意志反映来决定国家的方向,所以国家的自我观照,就只有靠每个国民的自省了。

松下认为,比较可以带来进步,但比较前要先了解自己独特、纯粹的自我,从而认清自我,发挥潜力。否则,比较之后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最后也只是落得个“自我”的虚名而已。

人出生时,那清澈透明的眼睛所见的天地间的任何事物,都是珍贵无比、难以得到的宝贝。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开始比较或被拿来与周围的一切作比较:我和谁比较起来较可爱?和谁比较起来较聪明?和谁比较起来更伟大或不伟大?日复一日,我们比较,也被别人拿来比较。不论是童年时代,上学时代甚至踏入社会之后,无时无刻不在作比较。

经过长期艰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张伯苓但是,松下提醒我们的是,在不知不觉和他人的比较中,只想到以自己为重心,于是就变得骄傲、自满,陷入令人叹息的困境。最终,在不断的比较中,迷失了那自己独具的珍贵纯真的自我。

跟他人比较之后能够再向前迈进,这固然是进步的良好方法。但松下认为,在比较之前,不如先深深了解、看清自己那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的自我。明白了自己所独具的特点,再和别人比较,向前迈进,那才是更加可贵的,也是更加有效的。因为比较的目的,是认清自己的特长,从而发挥潜力更加充实自我。

松下还提醒我们,可以与别人比较,但不可在比较中迷失自我,一味地去模仿别人,那结果,只是落得个“自我”的空名而已,真正的自我还是失却了。对于充分发挥个性的想法,当然会有人点头同意,可能持相反意见的,也大有人在。持这种想法的人,真可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年轻人应该放大眼光,挺起胸膛,心平气和地观察四周环境,一定会发现这个时代是多么令人向往,到处都充满了帮助我们成功的机会。所以说今日的青年们,可以抱有更大的希望。

相反的,有人总想以反面的态度,来衡量判断东西,认为社会情势并不好,以此为前提来判断事物,把自己拘束在狭窄而细小的范围之内,自寻烦恼。而以偏见来看世界,这是违反自然的。

每个人的容貌、体格都不同,如果有相同的,分辨不出来,不是就麻烦了吗?如果连太太也看错了,岂不是天下大乱?幸而我们只须一看,就知道谁是山田先生,谁是竹田先生,所以这种不同,是很好的事。说得更远些,“心”这种东西,是非常千变万化的,脸形是天生的,一经决定就不容易改变,山田君的脸不会变成竹田君的脸。可是心就不同了,绝不能说决定了,就永不改变,而是非常富于变化性的,也可以说是有向上性的。

就像人的脸形千变万化,心的变化吏可说是千变万化的千倍以上,心就是这样复杂的东西。要把这种能自由变化的心统一起来,根本就不可能。

自由是人类最尊重的,能够随心所欲地生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加上许多限制,会使人感到很困扰。世界上所有的人能够按其所好,依他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这样的状态才是最理想的。如果将人朝同一方向强迫统一起来,将人类的尊严、人类的自由加以束缚,这是很不幸的。拿花来作比喻,花绝不会只是一种且一个颜色的,所谓百花齐放、百花争艳,这是自然的美景,有樱花、梅花、桃花、牡丹花……人类欣赏它而陶冶了心情,该是多么诗情画意。

如果说只有樱花最好,其余的都不好,全部只准栽种樱花,那情形将会怎么样呢?就算是这种花多么好看,只有它一种,还是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于觉得单调、凄凉。还是需要各种花朵的陪衬,才能显出其美丽。同样的,由于人心不同,欣赏花的感受也不同。同一种花,又因栽培方法的不同,会开出大小不同的花,这才能使人感到快乐。人心更是如此,各不相同,强迫一个爱樱花的人去爱桃花,这是万万不可的。

交朋友不是让我们用眼睛去挑选那十全十美的。而是让我们用心去吸引那志同道合的人。

——罗兰松下相信,人人有其个性,个人过着自己喜爱的生活,那就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生活,进而互相调和,而形成为社会生活,这乃是调和的人生观。如果硬是强迫人这样或那样,那是忽视人性本质的做法,万万行不得。人的希望也不只一样,就让他以各种方式实现其希望,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有百人就有百志。使人各得其志,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大的愿望。

松下认为,自己的身体,虽然可以说是自己拥有的,但仔细想来,却也并非是自己的。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以及内脏的功能,无一是照着自己的意志在工作的。

简单地说,身体是受惠于大自然而生活于世的,也就是说由上天所授与的,说得更明白,就是上天所寄托的。

因此金钱、工作以及财富,虽然是自己的所有物,但实际上是社会所授与的,也就是社会暂时寄托于你。严格说起来,所有你的东西,无论有形无形,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虽然想起来是有自己的东西,但那些东西也不过是暂时如此分配罢了。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无疑可看为身外之物,是上苍暂时寄托的。总之,有即是无,因此无论何物,不问其大小轻重,都应该予以好好爱惜。

自己的身体、金钱以及工作都应该好好地保持和爱惜,不可稍有怠慢,并且能慎重和有效地予以应用。

我们或许可以说,在这世界上,绝无任何事是仅凭一个人单独的力量可以完成的。我们全体人类,不论是在何种情况之下,总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忙。

这种帮忙,有些是直接可由肉眼看出来的,而有些却是眼睛看不出,内心亦察觉不出的。不论如何,我们工作时,要是没有了这一份援助,是一日也不得改进的。

所以,我们只有时时怀着感谢的心情,为能有所长进而去寻求他人之助。无论是为自己个人,或是为这整个世界,我们皆须努力,以求事事更上层楼。

然而,我们若仅是守株待兔般地空空等候,是得不到别人帮助的。

我们要经常不断地鞭策自己,就算是空乏其身,也要竭尽全力地使力量全部发挥出来。而自己这份力量更会如神灵附体般地压迫着对方,使对方因应而做。

神灵附体,这不光是一句神秘不可解的话,那是通过一份真诚无比的作用,使自己的力量与对方灵犀互通,仿佛灵魂游移到对方身上。到达了这般境界,才算是真正得到了他人的协助。

三相互沟通:为人的润滑剂

暴露自己的缺点,有时候并非坏事。对于相互合作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此,才能换取别人的信任和帮助,提高合作的成效。

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此情况下人们也势必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爱护和鼓励。这种关心和爱护既可使人得到安慰,又可使人增添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勇气。

松下认为,高明的人在于懂得欣赏别人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去挑剔他。对部属的业绩,最少也应以四分缺点、六分优点的态度去观察评价,这才是懂得欣赏部下的好上司。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固然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更主要的是,也不会有一无是处的人。所以,作为领导者观察自己的部下时,会发现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物,而且他们有着形形色色的优点和缺点。

松下说:“身为一个经营者,如果总觉得员工这里不行,那里不行,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来观察部属,不但部属不好做事,久而久之,他会发现周围没有一个可用的人了。所以,当他想要派任务时,一定觉得不放心而犹豫不决。”

多疑的人永远不能成为好朋友。

——[法]莫罗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动辄得咎,总是挨骂,他的情绪一定会大受挫折,信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一旦整个人在精神上萎蘼不振之后,就算有高超的智慧、才能,也将难以发挥。所以,经营者和领导者如果能从欣赏的眼光来观察部属的优点,那他的部下将因受人尊重而振奋,对上司交付的工作,也能愉快地去完成。如此,不但能发挥惊人的工作效率,甚至还能挖掘出优秀的人才。不只上下级关系如此,这道理对普遍的人际交往也是实用的。

松下说:“经营者或经营干部,绝不能自炫才能智慧,要知道个人的才能、智慧是有限度的。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有些人喜欢赞扬部属的优点,有些人喜欢挑剔缺点,比较之下,往往前者的工作推行都较顺利,业绩也不会太差,那些爱挑剔毛病的上司结果正好相反。所以唯有懂得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领导更多的人。当然,我不是说只注意部属的优点,而忽略他的缺点。应该适度地指出其缺点,从四分缺点、六分优点的角度去观察,这样才是一个懂得欣赏部属的上司。应该假定每个人都有60%的优点,40%的缺点。如果反过来,假定部下有60%的缺点,而只有40%的优点,这个人显然不是个好上司。”

松下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如果是经过慎重的决策和艰苦的努力之后,因为某些不能控制的因素而失败,即使出现大笔亏损,也不要去责备部下,而应该去安慰他、鼓励他,这样必能使他反败为胜,将功抵罪。所以,领导者不能拘泥小节而忽略大事,用人亦如此,对部属的缺点应了解,但不可斤斤计较,重点在于发挥他的优点,这才是真正积极的方法。

松下认识到,不论是白天上班的,还是夜晚值勤的,不论是流水线上作业的,还是办公室里起草文书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每一个人都值得感谢。人人靠大家,大家靠人人。

松下对于人情事理的体察,往往是细致入微的,而且也多能从中领悟些道理。

有一年,进入12月,年关临近。这时,街上大大小小商店里的主人们,都在冒着严寒买装货物,装点门面。正是他们的不辞辛苦,把年节的气氛装点、烘托了出来,把人们送进了岁末浓淳的景致里。商家的许多活动,比如清扫街面、更换橱窗里的装饰品,一般都要在商店打烊以后的晚闻来于。他们那种顶着凛凛寒风的辛劳,松下是亲眼目睹过的。

松下也听说,在花都巴黎,城市的清洁卫生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的,以不防害市民和旅游者的日间活动。都市的清洁卫生,是清洁工人午夜的劳作换来的。

与此相同的许多岗位和许多行业,那里的人们都不能像大多数人那样日间上班。车站、机场、报社、邮局等等,都是如此。正是这些人的工作,才换来了大多数人生活、工作的顺畅和便利。

这些在独特岗位和行业工作的人,都是可敬的,应该表示感谢的。能够正常上下班的人,应该体谅他们。

同样的是,按照正常时间上下班的人,也在为社会做着贡献,也在为别人服务。社会的分工如此,虽有差异,但并无高下之分。他们也是可敬的,也是应该感谢的。

讨厌的人,乃是该他听你说话时,他却侃侃而谈的人。

——[美]比尔斯人类社会早已走出了自给自足的天地,来到了分工合作的时代。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而自己也同样在为别人服务。每一个人都是应该感谢的。而自己的工作也同样有其价值和意义。

松下说:“为了促使社会文化进步、人类生活更富裕,就会有各色各样的工作方式。由此,大家就要抱着使命感,找出工作的意义,借这些工作相互辅助,相互服务,如此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松下指出,有缺点并不可耻,隐藏自己的缺点,不能与合作者彼此了解,这才是真正的可耻。

在这个世界上,绝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不会有全知全能的人。虽然智愚善恶的程度有些差别,但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

既然每个人都有缺点,而又必须聚在一起共事,为了减少摩擦和错误,就必须取长补短。身为领导者若能设法弥补自己的缺点,发挥别人的长处,那么你所领导的单位虽不能做到完美无缺,至少也能将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松下说,一个企业家之所以能飞黄腾达,自然有他独特的条件,但必须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取别人之长,补自己所短。比如一个公司在招揽人才时,领导者要能够掌握他们的长处和缺点,积极地活用长处,并使部下能透视别人的长处,取来补自己的缺点,这样就会使得公司员工们在取长补短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优点和特长,公司的业务自然可能顺利地推进。同样的道理,一个领导者也不能是完美无缺和全知全能的,所以不应对自己的缺点加以掩饰,而应尽可能地让部属知道,并要求部下针对自己的不足给予适当的帮助。

假使一个公司的领导在各方面都没有卓越之处,又不能善用人才,仅凭自己有限的智慧和能力做事,便难免要陷入失败的窘境。反之,若能得到部属的全力帮助,则必定能完成他的职责。所以如果想通过部属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就非得检讨自己的缺点,并让部属知道。

一般人往往顾惜自己的面子,以为让人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尤其让部属知道,更会有损颜面。这些人往往认为,自己身为上司,缺点如果都被部属看透了,那么部属怎么会尊重我呢?可是松下认为,不必顾虑这么多。他以他个人为例说,从创业到今天,一直都让部下了解他的缺点,并且一再请求他们来指正,可是从未发现哪一个部属因此而不尊重他。他不但没有损失颜面,事业反而更加发展了。

松下的自身体会确实很发人深思。如果他是一个要面子的人,不好意思在不懂时向部下请教,什么事都装得胸有成竹,部下便不会主动告诉他,这样便失去了互相学习、观摩的机会,他的公司又如何能得到发展壮大呢?反过来说,正因为他虚心学习,肯向大家请教,部属的丰富知识正好弥补了他的所缺,所以才不会因为自己的浅陋而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不管做什么领导,一旦知道部属的缺点时,就应该设法加以弥补,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缺点让部属知道,并由他们来指正弥补。通常的情况是,优点愈多的人往往缺点也愈大。所以愈是优秀的领导干部,就愈应该留意自己的缺点,并且大胆地让人知道,才能有改善的机会。

松下认为,暴露自己的缺点,有时候并非坏事。对于相互合作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此,才能换取别人的信任和帮助,提高合作的成效。

有些事说起来也许会感到十分奇怪:人们的失败或不利,好多时候是因为自己未能把心中的烦恼和自身的缺点讲述或显示给别人,未能接受别人的忠告和帮助。简言之,就是自己回避、拒绝帮助。

我们以为女子交友,尤其是异性的友,倘非深知对方的品性及家族的详细情形,以勿亲近为稳妥。

——邹韬奋按理来说,接纳别人的帮助,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可有时候事情却不是这样的。究其原因,就是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不仅把自己的烦恼和缺点埋藏起来,而且连自己的渴望和希求也埋藏了起来。由此可见。封闭自己是人生大敌,敞开心扉是走向成功之路。

松下认为,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无论多么努力和执着发挥出来的也还只是一个人的力量。靠一己之力,只能成就些小的事情,却无法成就伟业。因此,必须团结他人、集合众智、凝聚合力。要想如此,就非敝开自己的心扉不可。

首先,敞开心扉可以赢得信赖。要想让别人信赖自己,首先就要自己信赖别人,所谓以心换心。自己敞开了心扉,以坦诚、率直的心待人,就可以换取别人的信赖。集合众智、凝聚合力等,都要以这种信赖为前提。松下说:“彼此有了信赖,才能敞开心胸,而心扉打开后,彼此愈是更加信赖对方,因此,汇聚众智而成的大智慧,必然应运而生。”

敞开心扉,不仅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可以暴露缺点。对于自身的缺点,人们往往是羞于示人也惮于示人的,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有缺点,又怕别人抓住自己的缺点攻击自己。这对敌对的一方来说,或许必要,但对于同盟者来说,就大可不必了。历史上,联合作战者隐瞒各自弱点而造成失败的战例,不一而是。联合,为的正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假如大家都隐瞒着缺点、弱点,就等于是几个缺点、弱点相加,不仅发挥不了联合的威力,反而会比孤军作战更为糟糕。

敞开心扉,就要彻底敞开。这其实是显示一个人是否率直、坦诚的分水岭。如果全然敞开,很少人会不被你的坦诚而打动、感染,进而愿意和你交朋友,愿意和你合作。如果遮遮掩掩,别人不仅会认为你缺乏坦诚,甚至会以为你心怀鬼胎、别有用心。如此,其结果可能比封闭还要差劲。

敞开心扉,不是无能的体现,也不表示缺乏独立性。

敞开心扉,是一种大智大慧,是人格力量和独特魅力的体现。甚至可以说,它可以感染人、征服人。

所以,松下幸之助呼吁:“让我们大家都敞开心扉吧!”

松下指出,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有责任,此时应该自己先作检讨反省。如此,也就能带动别人反省、自责。一味地责诸众人,不仅会闹出矛盾,而且对改正、前进也无益。

世事复杂多变,不免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事情发生以后,许多人总是怨天尤人,恨不得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头上去,似乎如此就可以置身事外,如同没有发生错误一般。

松下处事却不这样。对于错误、过失,分清责任当然是毫不含糊的,但同时还要检讨深层的原因,不能只看到表面,草草了事,那样还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倘若能透过表层,找到深层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以后就可能不发生类似的错误。作为领导者来说,表面上的直接责任或许和自己无关,但深层的间接责任就可能和自己大有关系了。故此,责人之前要先责己。1946年元旦后的一天(1月4日),松下幸之助上班迟到了。这是一桩说小也小、说大也大的事情,松下拟在新的一年里整肃风纪,以新面貌迎接新工作,走好日本战后复兴的第一年。因此,他要求无论任何人,上班绝不能迟到,并决心以身作则。不巧得很,偏偏自己迟到了。一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

——郭沫若松下迟到有些客观原因。本来,他上班是由公司的汽车来接的。那天,他早早起来,赶往阪急线梅田站等车。可是左等右等,车总是不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他只好乘上电车;刚上电车,见汽车来了,便又从电车上下来乘汽车。如此折腾,到公司的时候一看表:迟到了10分钟!原来是司机班的主管督促不力,司机又睡过了头。按照规定,迟到要批评、处罚的。分析此事,直接责任者是司机,间接责任者还有司机班的主管,他们两人都应对此事件负责,都应该接受批评。但是,松下又想,如此的情景,和战后日本总体形势的混乱有关,松散有日,乍一管起来,难免出错。不过,这种事情是迁就不得的,否则新年新貌的计划就肯定要泡汤。此外,下属犯这样的错误,也和过去自已督责不严有关,自己也应该负起责任来。最后,松下决定连同自己在内,大家一起受罚。1月15日,松下召开会议,对全体员工讲了自己迟到的事情,分析了缘由,最后说:

“对于各位员工以及公司,我必须负起责任。现在我公布与此事有关的人员的姓名,每人减薪一个月。而我自己,身为总经理,也难辞督责不严的责任,因此,现在将本月薪水如数奉还公司,以表责己谢罪之意!”

松下认为,互相关怀,互相鼓励,应是处世待人的基本态度。只有具备这种心态,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作,而且也才可能迈向成功大道。

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此情况下人们也势必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爱护和鼓励。这种关心和爱护既可使人得到安慰,又可使人增添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勇气。

松下在其《赠语年轻人》中也强调:“互相关怀,并且彼此为对方的工作打气,不仅是员工应有的心态,也应当是所有的人处世待人的基本态度。具有这种心态,才能顺利地完成工作,而且你也可能迈向成功大道。”

他还举了这样的比喻:有一位年轻力壮的科员跟一位年龄和他父亲相仿的科长在一起加班。到了深夜,这位年轻科员虽然经过长时间劳动也不觉疲倦,可是那位老科长就会感到精疲力竭。因此,假如年轻科员对他说:“科长,你可能已累了,让我来替你捶捶肩”,这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当然老科长可能会接受,也可能会婉谢,但即使婉谢,他心里也会很感谢,同时会感到很欣慰,并会打起精神,继续苦干,他还会反过来安慰那位科员,抱歉让他跟着这么累。这样,在平和的心境下,工作无疑会完成得顺利。

有本书上说,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在未成名时,多次投稿都被退回,气得他要把书稿扔进火炉。好在他的妻子在旁赶紧阻止了他,对他说:“亲爱的,你再投一次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他就再投了一次,结果果然被采用了,而且由此一举成名。

这类例子不少。可见互相关心、爱护、鼓励是十分重要的,这应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准则。

松下感到,人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唯有顺其自然,不凭自己的好恶用人,容忍与自己个性不合的人,并尽量发挥其优点,才能造就人才。

不管领导者多么有能力或有信心,如果不善于培养或运用人才,事业是不可能顺利开展的。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也不可兼顾所有的事情。所以,领导者必须知道如何正确培养优秀的人才,这是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也深知其必要性。但是要具体实施,却十分困难,它或许比筹措资金更难。

好朋友当然是要情投意合,不能勉强成功的。

——邹韬奋对此,松下曾这样说道:“根据我自己的体验,用人之道,贵在顺乎自然,千万不可矫揉造作。该生气的时候就生气,该责备的时候就责备,越自然越好。不过,我觉得做到这样还不够,另一最基本的要求,是经营者本身对于经营的使命感,否则,即使你有意培养人才,也无法做到。唯有经营者用‘我经营这家商店或公司,是为某种目的’的使命感教导部属,才能发挥培养人才的效果。我觉得,一个人彻底认识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意义及价值之后,才能埋头苦干,并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这是松下的人才观。但有了使命感之后,还得明了用人的具体方法。诸如,找出每一个人的特长并加以活用,考虑如何做到量材而用、适才而用等等,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一点松下也早已看到了。他说:

“我今天所以有一点成就,可能是因为我在这方面略有所长。别人认为不怎么优秀的人,却常常让我觉得‘那个人不错,他不是有很多优点吗?’被别人认为只会发牢骚,令人头痛的人,有缘到我的公司服务后,却很认真地工作。在别的地方被认为是缺点的,在我这里反而变成优点。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在用人时,并不介意他的缺点,而尽量发掘他的优点,并加以运用、发挥的缘故。这并不是很难的事,但能不能做到,却是能否造就人才的关键。”

这确实是经验之谈。领导者若能扬每个部下之所长,避其所短,还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呢?松下不仅这样说、这样做,他还有更高的智慧和品格。他说自己还时常注意,避免因别人和自己性格不合而错过了人才。他择用人才一向正大光明,即使性格与己不合的人,只要工作能力很强,就好好地重用。这大概是他赢得部属信赖的重要原因。

总之,为了避免惨败,除拼命工作外,无论赞扬或责备部下,都应毫不做作地表现自己的诚意,才可使他们了解你。

松下认为,如果一味强调对立,比如强调男人和女人各自的特征,说不定最后会打一场男人和女人的世界大战。美味并非源自某种物品,而是来自许多方面的调和。

糖甜盐咸,势居两极。要甜,自然加糖不加盐。事实上加少许的盐,那甜会更有滋味。所以如此,正在于对立中的相辅相承。

与己对立的人和事物,我们都希望远离而后快,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世间仍总是有那么多无法排除、挥之难去的东西,令我们苦恼烦躁。所以无法排除、挥之难去,就在于这些东西本不该排除、本不该挥去。

对立使我们感到自己的存在,对立成此世界。没有对立,不仅我们的存在失却光彩,世界恐怕也难以存在。

苦思如何排除对立面,不如想些办法去接纳、调和它们,如此才有成功人生,才可得天赐美味。

调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亦即万物互相调和而存在。如果月亮不知到哪里去了,太阳也失去了踪影,想要找回来,困难可就大了。幸运的是,毋需运用我们的能力,宇宙间已经拥有最好的调和。所以,我们能看着月亮写一首诗,或者望着明月谈情说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调和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发展着的。分子发展的同时,分子与分子间也一面调和,一面发展。若说有“调和”这种东西,这股力量也需要发展。分子发展,调和的力量也发展……这种情形存在于政治、社会以及所有现象之中。

松下告诫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客观地判断他人的意见,千万不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部属给君主的诚恳谏诤,比上战场冲锋陷阵还有价值。

作为一位领导者,在推行一项新的计划时,一定要征求部属的意见,留意各方面的批评,因为那些批评,很可能就是推动这项计划成败的关键。因此,不能只是注意赞美的言词,因为那对把事情做得更完善是毫无帮助的。

一般说来,人都喜欢听好话,对于批评是不容易接受的,所以部属为了讨好上司,往往只讲好话,因此领导者就很难听到部属真正的意见了。一个经营者若不明了自己什么地方不对,或者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时,就应该多多鼓励部属提出批评,并听取部属的意见,这才是一位领导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松下不仅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他还常常通过历史事实教育自己和后人。他曾举武田胜赖和织田倍长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武田信玄未死之前,武田氏的力量是当时各诸侯国所敬畏的,可是传到武田胜赖时,逐渐没落了。因为他独自对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军,而在长筱会战中全军覆没,不久,武田氏就被消灭了。

战前,一批信玄时代遗留下来的老部将,都纷纷劝阻胜赖说:这次战争,从各方面来看,我方都屈居劣势,应该固守城池,不可贸然出战。可是胜赖不但不听部属的忠言,反而对着武田氏的传家宝物——一面白旗和无盾铠甲——发誓决心参战。由于这两样宝物代表着武田氏至高无上的权威,于是大家都不敢再反对了。然而会战之后,武田氏的实办完全被消灭了。不久,德川家康吞并了武田氏。

据历史记载,武田胜赖是一位比他父亲信玄更勇敢善战的将领,一生打过几场有名的胜仗。但最终遭到如此悲惨的下场,完全都是因为他太固执己见,不肯采纳部下的忠言所造成的。虽然,从另一方面说,那位战胜者织田信长也曾有过固执己见,但两人坚持己见的出发点却有很大的不同。

信长是面对今川义元不断的挑战与侮辱,最后才决心以战雪耻的。他以被动的、哀兵的心理去出战,所以得到大胜。至于胜赖则是在和平状况下主动向别人挑起战端,所以,在得不到情感支持的情况下,当然只有失败了。对信长来说,是因为臣下没有看见有利的一面,所以盲目反对,他独排众议而得胜;对胜赖来说,是因为臣下已经看出不利的一面,提出反对,领导者仍然固执己见,那就不对了。所以德川家康常说:“一位好的部属给予君主诚恳的谏诤,比上战场冲锋陷阵还有价值。”在古时,武士们在沙场建功虽然是最高的荣誉,但是以部属的身份对领导者诚挚地谏言,则更是难能可贵的。织田信长虽然在与今川义元的会战中采取独断专行的作风,但在他成功的过程中,并非经常如此;相反的,他经常听取老臣如丰臣秀吉等人的建议,所以才能逐渐壮大,成为日本战国时期有名的领袖人物。

与其厚殖,不如学得一身谋生之本事,练得一身吃苦之能力与精神,及交得几个患难中之朋友。

——邹韬奋松下的例子使我们认识到:身为领导者,要想顺利推行某项政策或统御部下,首先应该谦虚地去听取众人的意见,要随时注意部属的善意批评,并且让部属有被重视的感觉。如此,才能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为未来的美好前途而效命。这就等于是无偿地借别人的智慧来完成自己的事业。要知道,一个人的智慧再高,到底比不上一群人讨论的结果。所以不采纳别人意见的领导者,一意孤行,不但容易造成错误,也得不到民心支持。作为领导者,必须冷静客观地分析判断他人的意见,千万不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拒人于千里之外,只能满足一时愚妄式的虚荣,其最后结果,必然使自己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越来越愚昧,从而被社会淘汰。

松下指出,人类并无敌对、疏离的基因,文明也并非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所以如此,全在人们不珍惜自己、不尊重别人。

现代文明的特质,就是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可是,正如许多人所指责的:紧跟着科学与技术文明发展而来的,是重大矛盾的出现,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人与人疏远”、“人类精神的空虚”等。

具有悲天悯人胸襟的松下幸之助,以人类卫士的警惕、敏锐的目光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晚年松下政经塾的研究中,他洞悉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他指出,原因之一,由于机械进步,所产生的疏远;其二,由于科学管理化,所导致的疏远;其三,是由国家权力极度发展,所带来的疏远。此外还有许多可举的疏远要因,但以上三种,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了。到底有没有从本质上来解决人类疏远的方法,以及如何克服呢?松下认为,人类本质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疏远”的基因。造成疏远的,不论是机械还是组织,正是人类自己集思广益,以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然而,这不该使人类不幸,而是使人类的共同生活更幸福、更愉快才创造出来的。这对国家与国家来说,也是一样。这些使人类彼此疏远的情形。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假如大家都能一致彻底地作如此的想法,人类的疏远情形,就会消失。事实上,人类之所以有疏远情形,并不是科学在疏远人类,而是人类自己在产生疏远。换句话说,就是人类不珍惜自己。假设在一个组织内原本有许多人,各自分担着任务,做着个人的工作。如果一旦介入了新的机械生产,为此,半数的人便失去了工作。此时,如果把这些人置之不顾,那人类就会发生疏远了。反之,如果给予且经适当的指导,安排高度技术的工作,如此必定皆大欢喜,整个组织也会呈现出理想的和谐,也就不会发生所谓的人类疏远的情形了。所以,克服这种疏远根本就不是由机械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类自己来决定的事。为此,人类必须时时以幸福作为前提,且经常要考虑到:“为什么要制造这种新机械?”“那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之故”。若能如此,无论制造、装配多么优异的机械,也就不致造成人类疏远的情形了。在经营上学问上、政治上。如果人们都能考虑到这些事,换言之,着能在人类公共生活方面考虑到这些事,人类的疏远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如果国家的执政者在行使权力时一都念及国民的幸福,以及人类共同生活素质的提高。那我们就可以断定,不致发生人类疏远问题。

松下说:“由于现在人与人之间彼此不敢信任,因此我鼓励大家必须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与善人相处,则不失为君子,与恶人相处,则流而入于小人。

——张伯芩事实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并不只是发生在日本,而是全世界的共同倾向。到目前为止,各种战事仍在世界各角落进行着,不只是有武器的战争,也包括了心理的战争。这些都会消耗物资与精神,使人心疲惫,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因此松下认为,现在大家都要深切地反省自己,同时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度,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具体地说,大家一向只以自己的利害关系来判断事情的是非,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事,对自己不利的就是坏事,这种情形十分普遍。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种想法和主张,只会引起更多的冲突。

因此,大家应该要彼此信任,彼此谅解才对。而且,现在一般人的主观意识,也过于强烈了。虽然有主见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太过分的话,反而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对立。

同类推荐
  • 中国学生智慧故事全集

    中国学生智慧故事全集

    你羡慕哪些成功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吗?你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份子吗?天才的培养,要从智慧故事学起!素质的提高,要从一点一滴的知识学起!《中国学生智慧故事全集》收录了这些人物的智慧故事,为你打开智慧之门,使你受益终身!
  • 你可以更聪明

    你可以更聪明

    受益一生的思维方法全集,全方位开发大脑潜能,百分百提升思维能力。十几种经典思维方法,上百个全脑思维游戏。让我们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一起思考,你可以更聪明。
  •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是一本在美国经久不衰的经典畅销书。作为一位颇有影响的精神治疗大师,作者将自己生命的大部分花费于治疗人们心灵的创伤,认识积极的态度与获取成功和幸福的关系,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作者利用《圣经》故事,让人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和准则。她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博弈,存在各种规则,我们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获得幸福,找到通往成功之道。这些思想汇集于作者最有影响的四本著作:《人生的游戏规则》、《语言就是你的权杖》、《通往成功的秘密之门》、《语言的力量》中,《生活的艺术》是这四本著作的精粹。
  • 追求效率的赢家

    追求效率的赢家

    本书对怎样培养超常思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观念,以及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希望对每一位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起到一种启发性的作用。
  • 博弈全书

    博弈全书

    人要生存,必须要同周围的人交际。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要想让自己不受损失,就需要充分运用博弈论,对事情进行周详考虑,作出恰当的选择。在人生、事业不顺的时候,如何能够快速突破困境呢?找到合理的策略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这个策略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点上,而这个基点又必须是建立在对前途及周围所处环境等多方考虑基础上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利前行。我们要重视博弈,并把历史中的博弈资源挖掘出来加以充分利用,以提高我们的博弈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好地应对这个多变社会中的种种人和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九天仙魔

    重生之九天仙魔

    因遭忌而被同门害死的修仙小菜鸟萧潇重生回被带走的前五年,原本纯良的软妹纸立时变得冷血无情,依靠九天仙魔诀遇神杀神,遇鬼杀鬼。什么?天道?姐才不怕。左手空间,右手异能,且看女主如何从一个小白一步步走上巅峰。
  • 离幻囚徒

    离幻囚徒

    一个低位面的“小虫子”——夜玺。懒惰、随遇而安。患了严重失忆的他,带着偶然契约的灵宠锦鲤,悲催的,回到了15年前的校园,因为选择了学院的隐藏专业,他穿来穿去的人生,就此开始……
  • 回雪

    回雪

    遂古之初,是谁传下了修炼之法,天地大道?阴阳未开,是否便有了正邪之辩,善恶之分?史前残留的痕迹,从何而始,又是因何而终结?长歌不尽,悠悠万载。人生于世,道殊途,生善恶,恩怨起,衍正邪……大凡之人,观星演月,排山布峦,不得悟天地之终,岁月之始;故寿终之时,常心有不甘,多传其道,欲穷千秋万世,试比天高!
  • 薄荷色爱情

    薄荷色爱情

    韩静熙,王学敏,张静三人是闺蜜。可是当韩静煕和端木幽遇见的时候,她们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喜欢的人在这里。三人从甜蜜到了隔阂。让我们猜一猜谁和谁到底会在一起呢?薄荷绿的爱情,薄荷蓝的青春,薄荷色的我们,来继续着完美的爱情。
  • 金瓶梅

    金瓶梅

    西门庆结义、王婆说技、药鸩武大郎、狮子楼误打李皂隶……等故事的叙述,描写出官、商、霸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西门庆罪恶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
  • 血色萝莉:大大,别跑

    血色萝莉:大大,别跑

    她是修罗界的至尊圣君殿下,沉睡万年觉醒的她凭借五岁的外表在21世纪遇见了8岁的他,她从此赖上他。…"欧巴,求抱抱"…"欧巴,不许看别人。"…人前,她是一个无害萌物,人后,她是修罗界的王!他是人间的皇,产业遍布世界,但,他,只因她而温柔。
  • 强势女王重生:老公你耍赖

    强势女王重生:老公你耍赖

    同样的婚礼现场;俩个不同的新娘;一个懦弱平凡,任人欺笑;一个强势张扬,惨招背叛;纯白婚纱染满鲜血,让云歆明白,原来丑小鸭不会变成白天鹅;麻雀也不会变成凤凰;而她——云歆,一个平凡懦弱女,又怎会真的能够穿上王子的水晶鞋呢!鲜红的嫁衣,羽歆得到的不是众人的祝福;而是众人的背叛;让她明白,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她无意间得到的修仙功法;‘死亡深林’悬崖峭壁上,她一身红色嫁衣,破碎不堪;她没有想到,最后把他逼上绝路的会是她的国家,她的亲人,她的爱人……既然你们都希望我死,那我就如你们的愿!“不要啊……”纵身悬崖那瞬间,羽歆看到那个身影,羽歆笑了……原来还有那么一个人——水寒煜睁开眼,她成了她……
  • 家有杀手娇妻

    家有杀手娇妻

    如果可以,我宁愿从来没有和你相遇……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也是我最大的不幸。你的存在,一点点侵蚀着我的命。为了你,我折断了自己的翅膀,并决定个这份痛苦一起生活去……——紫雪
  • 情丝绕之情根深重

    情丝绕之情根深重

    情丝绕足亦会断,情根深重定难分。爱无因,恨无原,不过一念之间,从心从善必得圆满。
  • 刺客春秋

    刺客春秋

    将《史记》、《琴操》中关于刺客聂政的故事以及三家分晋前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杂糅到一起写的短篇,全文约6万字左右,陆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