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69600000002

第2章 珠珠

苏幕也不便再装记得或者是不记得,便道:“珠珠,你不妨同我讲讲我以前的一些事,看看我还能记起多少?”

珠珠看了看手中的菜,便道:“这样,我先把菜拿回去,待会儿过来再同你讲。”

没一会珠珠如约过来了,但不是来讲故事的,而是让苏幕过去吃饭的。

早死晚死都得死,苏幕深吸口气终于是出门了,跟着珠珠来到她家,才发现原来就是在隔壁。

到了门口似乎又有些紧张,里面一对中年夫妇正在灶台上忙着,中年妇人看见苏幕已是招手,

“苏幕,过来坐。”

中年男人看了腼腆的苏幕一眼,不由叹息,刚听珠珠说他失忆了,想不到性格还是这般腼腆。

妇人浑不在意,“苏幕,听珠珠说你记不得从前的事了?哎,记不得便记不得吧。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事。”

苏幕更是奇怪了,为什么说不是什么好事?

看着苏幕这迷茫的样子,妇人有些同情,“你也不必多想了,你以前叫我刘婶的你可还记得?”

苏幕实话实说,“我都不记得了,刘婶,这位是刘叔吧?刘叔好。”

刘大倒是乐了一下,这小子倒变得懂礼貌了。以前是半天打不出一个屁来的。

“你这几天便在我们家吃饭吧,等你完全想起来了,再想想该去做什么?”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苏幕听话的答应了。

“来,汤好了,苏幕上桌吃饭吧。珠珠把饭桌收拾一下。”刘婶子喊着自家女儿。

“哎,来了。”珠珠从外面走进来,苏幕感觉眼前一暗,人影已站在自己前面在帮着端菜,也不知道是这门太矮了还是这姑娘长得高了。

苏幕也赶紧帮着端菜上桌,刘叔再次确定这苏幕脑子是变了,往常性格腼腆不喜说话不说还不会做任何事情,就连酱油倒了也是不会扶一下的主,成天呆屋里读那些圣贤书。

想苏幕一家刚搬来时,众人倒也稀奇了一阵,居然有个成天只知道读书的书生,久了之后就不稀奇了,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这样子在乡下是没有哪个家庭养得起的。

没想到他们一家去了一趟县城,就是两死一伤了,现在好容易醒了吧,居然全都失忆了。不过这失忆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最少那段伤心的往事倒是可以暂时不记得了。

刘大还是没忍住,“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苏幕也很想知道一些事情,但是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只好低头摇了摇头,“真不记得了。”

刘氏赶紧给苏幕舀了一勺鱼汤,“想不起来也不急,慢慢想,总归能想起来的。这几天你就好好休息休息。”

苏幕赶紧伸碗接住了鱼汤,“谢谢刘婶。”

刘大和刘氏对视一眼,果然是与以往不同了。

第二日苏幕在家到处翻了翻,全是些酸书,

如今第三日了,苏幕倒是知道了不少关于这具身体的事情,原来这具身体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中俱都丧生,具体原因却是不知道。

珠珠当时叹息道:“不记得便不记得了吧,左右记得也是于事无补。”

在珠珠的口中,苏幕知道了,如今战事频繁,皇室已经不能抑制各诸侯的力量,蜷缩在这江南大好风光里苟延残喘,却还做着收复天下的美梦。

苏幕听着珠珠的谈话蒙了,亏他是学历史的,居然没听过这个朝代,但是想再多知道点有用的信息,却也是没有了。珠珠知道的也只能是这么多了,其它的都是村子里的各种趣事,不必多提,苏幕其实也不太感兴趣。

眼看着桶里的米没有多少了,苏幕东翻西找还真找出了几两银子,问过珠珠,几两银子有什么用?珠珠瞪大眼睛,这可是好大一笔财富,够吃一年了。

苏幕却没那么乐观,眼下这日子再不出去寻条活路就得坐吃山空,以后还是饿死的命。好在隔壁的刘婶似乎知道这家的情况,每晚都邀请苏幕去吃点好吃的改善下伙食,但是苏幕却没好意思再去。

人虽然没去,珠珠却将炖好的鱼汤端了过来,“幕哥哥,我娘让我端了鱼汤过来,你快趁热喝,我好再把碗拿回去。”这珠珠姑娘也只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换做以往还是在初中的年纪,许多人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呢?这珠珠却已经是什么都会做了,莫说厨房灶台上,就是乡间田野都是一把好手。

别问他怎么知道,经常有人在院墙外对着刘婶子夸呢,说什么珠珠长得这么漂亮还这么能干,以后一定会嫁个好的。听得多了,再瞧珠珠的眉眼倒觉得是眉清目秀,可是十三四岁的姑娘实在是看不出来漂亮不漂亮的。

这夜喝完鱼汤,再同珠珠随意聊了些家常里短,珠珠便拿着碗回去了,毕竟大晚上的不好呆太久,不然在这民风淳朴的乡间会有人说闲话的。

清早被鸟儿叽叽喳喳地吵醒,本想再睡,可是想到快要空了的米缸便发愁起来,自己也不会农活,让自己去做农活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别说自己连自家地在哪儿都不知道。屋里只有书籍最多,想来他们家以前也是个书香人家才是,为何又会到乡下讨生活?一册册地看过去,连蒙带猜也认识了不少字,既然来了这里,得先了解一切才好。这里的村民去得最远的地方便是这个城镇,还只是逢年过节的才有机会去,平常只是围着一亩三分地转悠,想问也问不出什么来。只能先求助于书籍了。

如此看了三天,实在是没有看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书都是讲学问的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含,诗歌礼仪也有,只是想了解外面的形势却一点也没有,这时也并没有报纸或者新闻的能及时知道外界的消息,想了解下外面的情形势必还得去人多的地方。

外面传来隔壁刘婶渐行渐远的声音,“珠珠,我们先走了,记得上午把水缸的水挑满。”珠珠在房里清脆地答应着。

苏幕看着自己的双手,总不好意思天天白喝人家的鱼汤吧,于是在珠珠诧异的目光中接过了扁担和水桶。

珠珠万分不好意思,“幕哥哥,你还没做过这种活呢,要是挑不动的话记得跟我说啊!不用勉强的。”

苏幕大气地挥挥手道:“不勉强,一点也不勉强,挑点水算什么?小菜一碟。”珠珠颇为不放心,仍是跟了过去,水井在村那头,并不远,但也不算近。尤其是对装满了水的苏幕而言。

别说前世没挑过扁担,就是今生的这副身体似乎也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担的,但是珠珠就在旁边看着,无论如何也要装作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出来,只是手上暴露的青筋却是让珠珠看出了有多吃力。

同类推荐
  • 侠义闯三国

    侠义闯三国

    重生东汉末年的文科生唐誉将如何生存?如何在乱世中打拼?是否又会逆天改命?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侠义闯三国》将为你分晓。
  • 明末锦绣

    明末锦绣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一个明末宗室的奋斗历程!这本书算是一本小清新的穿越文吧!如果杀人放火、夺人妻女也算小清新的话!!
  • 前世驸马爷

    前世驸马爷

    今生穷学生,前世富驸马。公主蛮可爱,驸马也逗比。此书适合众男众女观摩,男的看了有撩妹的动力,女的看了有制服男的的霸气。
  • 中西文明的对照

    中西文明的对照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从石器时代开始,为我们分别描绘出一幅东西方文明的对照图,为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的路径,清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 明朝县太爷

    明朝县太爷

    穿越到明朝,好不容易考上功名,当了县令,本想悠闲一生,却不成想自己竟还有另一个非常恐怖的身份...这可如何是好?天呢,原来我就是未来的皇帝。
热门推荐
  • 我的极品女上司老婆

    我的极品女上司老婆

    从恶魔监狱走出来的江成回到故城南市,娶得美女总裁老婆,本想为兄弟报仇,却卷入一场恩怨情仇中去。于是,他在战江湖,横扫出世,肆无忌惮!这,是一个男人的故事;这,是一个恩怨情仇的江湖!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至尊邪龙

    至尊邪龙

    一个苹果,砸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理,谁又能想到,一个小小的黑板刷,竟然砸醒了一个绝世杀神。顺我者昌,逆我着亡,段天涯,因为得到末世强者的灵魂相助,由一个懦弱低迷的高中生,渐渐成长为一方王者。刀斩纨绔大少,剑劈四方枭雄,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冲冠一怒为红颜,两肋插刀为兄弟,华夏邪龙,为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江湖。
  • 剑仙劫

    剑仙劫

    宣武国的九皇子,居然想要放弃荣华富贵,想要修仙。于是,很久之后,一位剑仙诞生了。
  • 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知足人的处世艺术正是表现为足与不足的调和平衡。知“不足”所以知足;不知“不足”,所以不知足;“不足”,可以知足;不知足:便总是“不足”。由此可见,知足就是一个人自觉协调人心无限的欲望与现实有限条件两者关系的过程,它用什么来协调?用“知”来协调。足不足是物性的,而知不知则是人性的。
  • 暗仙法则

    暗仙法则

    养了半年的金鱼死了他很伤心决定把它火葬谁知道这东西越烤越香越烤越香最后...他掂了瓶啤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天邪尊

    傲天邪尊

    一部神诀可修炼成神,一本天书可拥天下。皇朝之争,妖魔风云,神界情史。傲天在手,天下我走。持剑望星问月,笑看一代邪尊。幽冥之森走出的少年,从山野刁民到一代邪尊的蜕变史。
  • 小冤家你别嚣张

    小冤家你别嚣张

    她和他出生在同一天,原本美好的童年却在上初中后发生大改变,他和她的关系注定不平凡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