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54500000070

第70章 黄河水滔滔

黄河水滔滔,黄河水患在古代一直都是沿岸人民最大的敌人,而崇祯十五的黄河恰于开封城北20里处蜿蜒东流。

但其实,从前的黄河并没有距开封这么近,否则北宋也不会选择在此建都。宋以前的黄河离开封是比较远的,直到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黄河才逼近开封,开封也才始有黄河之危。

为什么说是黄河之危呢!因为仅明一代,黄河在开封辖境就决溢86次,其中在开封城近郊就有58次,并多次水淹开封城,汹涌的黄河水成了开封最大的威胁。

当黄河水患成为开封头顶的达摩之剑时,黄河河务也俨然成了河南地方官的主要职责。

于谦任河南巡抚时,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完成了开封城西、北、东三面20公里长的护城堤。然而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黄河决口并再次改道,却把开封置于了黄河北岸。于是景泰二年(1451年),河南巡抚王暹又加修了城南护堤,使护城堤全长达40公里。

但黄河却又于弘治六年(1493年)再次改道,并跑到了开封城北10公里处,人们不得不重新再修堤。

吃饱了饭的张清、瘦猴儿和原野三个人躺在一张大通铺上睡不着,今晚的热食让几个人都难得的舒坦,也更多忧愁。

不知何时还能再饱饱的吃顿热乎的!

“大哥,我以后要是能娶上像你嫂嫂这样的女人,这辈子我就算值了。”瘦猴儿摸着肚皮发着感慨。

“她是个好女人,就是命苦。”原野也跟着说。

“是啊!我哥的福分,我们家的福分。”张清有些苦涩的应和。

她的嫂子,一个美丽的女子,一个贤惠的女子,一个温柔的女子,一个能干的女子。这些年,都是她一个人在家里家外忙活,既孝敬又聪慧。

他大哥走的早,也没留下子嗣,但嫂子却并没有改嫁,而是一直精心伺候着公婆,照顾着先夫的妹子,操持着家中的营生,可以说这些年,这个家里里外外靠的都是她,左邻右舍没有不夸赞的。

这样女人,这样的嫂嫂,又有谁能不羡慕。他们张家亏欠她太多了,他张清是打心眼里的尊敬和感慨命运的不公。

“大哥,今日有人跟着顺哥,我都料理干净了。”原野突然在大家美好的想像与感伤中突兀的说了句旁的。

“几个?”张清在黑暗中扭头问,他并没有意外。没饿脱了相,又不是军汉,还不是贵人,本就惹人注目。

“3个,面生,应不是这左近的,都饿干巴了。”原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的说。

“嗯……瘦猴儿,你这几日多打探打探官府和外面联络的道儿,得了机会去城外探探路!”张清没再继续原野的话题却转向了旁的,他明显对这种事并不太放在心上,也对原野极其的信任。

“咋?决定走了?不再等等?”原野却插了嘴问。他很清楚要是能走早走了,可因为必须得带着3个女人,没人敢保一定稳当。

“粮不多了。这几日,我眼睛跳得厉害,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张清忧心的说。

“行,大哥,我明日就好好打听。再待下去,我也快疯了。不过,咱们从哪头走?”瘦猴儿还没缓过美好拍着肚皮说。

“多问问南边,北边是大河,又有援军,贼军定然看得严。但也别死性,哪边顺当走哪边。”张清思索着说。

平常人也许不知道,但张清却很清楚,这么大规模的围城战是不可能把四周围得死死的,总有很多口子。围困主要是挡大股人马和补给,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水泄不通。

道理很简单:开封这么大,围困者就是站在土城上,把开封围住也得周长40公里,就算是一米只站两个人,也得要8万人。李自成的部队就算真有百万,也就站成十排。要是真这么围,城里边只要一集兵就打破了,最后反什么也防不住。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城里边一直和黄河北岸山东总兵刘泽清的援军以及巡按御史严云京有联系,而且也非常顺利。七月中旬的时候,总兵刘泽清甚至率5000兵渡过黄河在距开封仅八里地的朱家寨扎营,后坚持了三天才被李自成的部队赶回北岸,而且其主力还未有大损。

而且,为了解释饥饿问题,开封城的城门还经常开启,放军民出城挖野菜、拾柴火。农民军也多不会前出攻击,他们大多沿土城驻扎,而土城距砖城约五里地。甚至,农民军也要挖野菜、拾柴火,双方相遇,哪边人少哪边逃。

开封与外界的联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畅通。也因此,小股人穿越防线也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当然不保准儿也是肯定的。

……

两日后的晚上,张清还记得这一天是九月十四,那天仍然下着雨。他和瘦猴儿蹲在在开封北城墙上的一个僻静的窝铺里说着闲话,那晚是他们队值守。

张清和他队内的社兵并不是一个巷子的,实际上张清和瘦猴儿算是自愿协守的义勇,开封城中像他们这样自愿参战的人有很多,包括他们的总社长李光壁。张清和瘦猴儿在去年十二月底的第二次开封围城战时就已加入了社兵,并因勇猛善战而为人知,还领了周王的厚赏。

“悬赏格,殪一贼予五十金。”周王的赏格可谓极厚,斩一贼银五十两,射死一贼银三十两,伤一贼银十两,张清和瘦猴儿当时可是赚了不少。

张清需要赏金,也想为守城尽自己的力,毕竟他仅存的一家老小都在这城里了,这也是他后来还有钱买粮的重要因素之一。

开封的正规官军兵力实在太少了,不征社兵实难守城。总社李光壁因在第二次开封被围时统领社兵而一举成名,并于五月初一特被皇帝降旨赐其拔贡。七月二十八日,李光壁更是被巡抚任命为总管义勇大社事务,社兵也成为了开封守城的绝对主力。

不过李光壁是官宦子弟,而张清却出身于低贱的商贾之家,张清很清楚他们并没有可比性。

能够参与到敌我双方争夺的最重要之门—曹门的守卫之中,并成为他并不熟悉的一队社兵中的队长,他已经很满足了。

“今晨有大量士兵结队从北门出,晚间回。其多带锹铲,中间还有文官,我还在城门上看到了黄推官,这大雨天的,好生奇怪,不知何事?我打听了好多人,都没人知道,守城的也不知。”瘦猴儿奇怪的说着今日之事。

开封城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五门不对”,东门(曹门)偏北,宋门偏南,南门偏西,西门正直,北门偏东,离北边黄河最近的不是北门而东门(曹门)。

瘦猴儿所说的确非常不寻常,尤其是战时守门者也不知结队出城者为何事是很不应该的。

但北门外有什么呢?他们却也不好猜测。于是张清想了想说:“许是想到了什么妙法,与外界勾连,为防奸细才避人耳目吧!能打听就打听一下,没准儿,我们用的到。”

“嗯,我也这么想。这连日的阴雨,听他们说黄河已到了大秋汛,正是水危之时,这时没人能过得河去。想来开始打东边的主意了。”瘦猴儿也瞎猜道。

“大秋汛?”张清念叨了一下这个词,却并不得其解,他离家十年,且离开时才年15,对家乡的黄河秋汛已然比较陌生。

“估计水急难以行舟,偷船北渡估计更难,就是过这护城河也是个麻烦事,看这水涨的。”瘦猴儿揣测道,他这个塞北之人对秋汛更没什么概念。

“不过,张头你也不用过于忧心,要是还想往北,也不会有多难,六月他们掘河时也就那么回事儿。只是这雨一直不见停却是恼人,真没见过这么连着下的。”看张清锁眉思索,瘦猴继续说到。

他还总是习惯性的叫张清为张头。

至于官兵六月底掘河这事儿,两个人也是知道的,不过当时实在是没给他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所以他们也就更不好理解大秋汛。

为解开封之围,六月份的时候,开封城内的巡抚高名衡和推官黄澍以及黄河北岸的巡按御史严云京曾约定了一个水淹贼军计谋。

当时,他们认为开封城墙高大坚固,而开封城外地势平坦,李自成的老营所驻地阎家寨地势较低,还处于旧时黄河决口水流的故道,一旦黄河决口,将淹了农民军而城池无忧,能解开封之围。

于是,就在六月底由严云京派卜从善率兵乘船渡河至南岸,掘开了黄河堤防。

结果因为当时的黄河水量不大,河水虽然流出一些,却既没有淹了李自成军,也没有淹了开封城,只是把原来干涸的护城壕沟灌满,给官军守城加了一道屏障。

听瘦猴儿在那念叨,张清心里却还在乱着,他还没有完全下死决心。他担心的是老娘,到处都在打仗,他们跑出去又能如何?也许城外还不如城内,城内好好歹有坚城可凭,城外有什么?赤地千里还是群盗蜂拥?

他当初带家人避入开封城本就是看不出周边哪里还有活路。

迷迷糊糊的烦乱中,张清不知何时睡了过去。

当远方的咆哮声将他惊醒时,天还在黑着,雨还在下着,只是风更加猛烈、闪电更加耀眼。

张清一咕噜站起来钻出窝铺时,看到瘦猴儿正戴着大箬笠站在城墙的垛口旁看着北方发呆。他也靠上去眺望时,只听瘦猴儿喃喃着说:“贼兵炸营了,不知发生了何事?这声音也好怪异,没听过,不知是何物所发?”……

注释:

注1:因未找到开封社兵的编制结构资料,为了突出人物的需要,对其下层编成借用了部分农民军的编组结构,作不得真。

注2:水淹开封的是非,历史上争论一直比较大,本文采用了有利于写作的需要,也只代表个人倾向。

同类推荐
  • 南北史演义(上册)

    南北史演义(上册)

    《南北史演义》(现代白话版)为《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乱臣贼子盈天下”的分裂对峙局面,沿用唐李延寿旧例,把宋、齐、梁、陈归为南史,魏、齐、周、隋为北史。行文对于南北历史平行叙述,不为帝王颂德,不遗漏小人物的闪光点。《南北史演义》(现代白话版)内容丰富,论述客观,堪称通俗史著的经典,不但可以作为一般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南北史演义》(现代白话版)旁征博引,文史详备,真实可靠,行文张弛有度,自批自评,妙趣横生,其人物丰富,主次分明,故事生动,点评独到,集文学性与历史性、趣味性于一体,让人读来不忍释卷,可谓通俗史著的经典之作。
  • 风雨南宋

    风雨南宋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本应像其他南迁国家般二世而亡,可是就因为出现赵昚贤明之君,才能使多喘的南宋转危为安,可是赵昚在驾崩以后,这南宋朝廷该怎样走出困境...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徐州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徐州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孤将令

    孤将令

    朝堂之上,党派纷争,谁愿为帝王手中的权杖,朝堂之外,官腐民饥,南王朝,新帝登基,万象俱新,嫡任首辅宁原之子,被选为东州国婿...……
  • 我的新三国

    我的新三国

    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刘备当真“哭”出了天下?;诸葛亮究竟有多妖孽,黄月英是美是丑;武将到底如何?曹操是奸雄吗?《三国演义》《三国志》到底谁写的可以当真?看不清的三国果真如你梦中那般?来吧,随我一同创造一个属于你我的三国时代。我的三国当然有我。
热门推荐
  • 极品修真邪少在都市

    极品修真邪少在都市

    上古战神之青龙面具流落红尘,几经周折,终落入少年叶凡之手,从此让他踏上极品修真之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为了寻找义父的下落,为了破解自己的身世之谜,为了让了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叶凡开始踏上了寻找前九世红颜的艰险旅途。为忠诚赴汤蹈火;为情义两肋插刀;为红颜血染五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足坛上帝禁区

    足坛上帝禁区

    马拉多纳和贝利被后人尊称为球王!可是多年以后,李艺却成了足球史上独一无二的球皇!和李艺处于同一时代,是所有前锋的悲哀!因为有李艺所在的比赛中,球场的中路就是上帝也无法通过的——上帝禁区!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山海踏妖行

    山海踏妖行

    有人说过,门里的世界跟门外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也有人说过,看不见比看的见要幸运。有人告诉他,他不是妖怪。可是他自己知道就是妖怪,我本来就是妖怪,即便进了门,我依然还是妖怪……
  • 修痕之恋

    修痕之恋

    “我欠你一个承诺,现在来还你。”“我负了你,这一世,我还。”“这是最后一次,我不会再打扰你的世界。”
  • 怎样去往你的世界

    怎样去往你的世界

    你主动时伴随着的温柔是我所不能退出的错觉
  • 迷雾之戒

    迷雾之戒

    刘一空,普通而奇怪的名字,一空?一之始空之无,有始无终吗?是的,人从落地开始,就不知道能达到什么样的终点。终点是自己走的路,是道!看着自己的名字,刘一空想着自己的路在哪里?毅然离开了自己奋斗了几十年的首都回到了老家沈阳的他,意在悟实为戒。就是不管世事,不理琐事。落魄之人在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一步步通过自己的知识、能力的层层布局,步步惊心的奋斗,最终完成了人生的逆袭,达到巅峰,奋斗途中丢掉了爱,舍弃了情,在不断的深思,悟道,逆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道是得了,心是静了,悲喜看空后,他更希望可以重新来过。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无一就无道,无道则无空,无空则无一,涅槃重生就是从一开始,再续前缘则不能念空。
  • 美哉,中国女人

    美哉,中国女人

    小说以社会学教授江枫寻找幼年失踪的妹妹、老画家楚山为自己的传世之作《中国女人》寻觅理想的女模特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悬念叠起、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神奇而瑰丽的故事。
  • 千界仙主

    千界仙主

    武斗大陆,全民习武。然而却有一道禁制禁锢着修士们的实力晋升,直到流星天堑、横断天江的出现打破了禁制。也因此造就了一代至尊瞳修,造就了一代皇朝伟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