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85100000022

第22章 论政

大朝会结束并不代表皇帝就可以下班了,事实上,作为一国之君根本就没有休息与工作之分,只要清醒就需要操劳。

咸阳宫,安贞殿。

此殿名取自“安贞之吉,应地无疆。”之意,自秦武王起就是历代秦君办公之所。

案几之后,秦胡亥正襟危坐,女御妫宓垂拱侍立在侧。

此刻皇帝正在与三公论政。

所谓论政类似于后世的论文答辩,由几位众臣问询新君一些如何治国的问题,新君要说出自己的想法,三公加以斧正,算是定下如何执政的基本方针。

秦以法家治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不可更改的,所以论政也就是三公要教诲新君以法治国的基本操作要领。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德、刑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作为当世法家执牛耳者,论政于君主这份职责李斯当仁不让,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不过是例行公事前来凑数而已。

开口就剽窃了韩非的政治观点,李斯也算是传统的读书人了,不能叫偷的。

大棒加萝卜的手段在后世人看来多少有些烂俗,毕竟这么浅显的道理谁都知道,只可惜知道归知道,会用的人,用的得心应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的,就像都知道出地球要使用航天飞机,但知道怎么操作的就凤毛麟角了。

秦胡亥听的很认真,时不时地点点头,就差叮嘱一旁的妫宓帮着记笔记了。

好学生的人设让李斯对秦胡亥的感官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他满意地看了一眼皇帝,继续说道:“陛下可知为君之道,何者为重?才乎?德乎?非也,人君者,所以天下敬畏也,皆势也!势位之足恃,贤智不足慕。”

李斯的这一观点倒是引起了秦胡亥的疑虑,他问道:“古之君主有尧舜之贤,亦有桀纣之恶,若论势,岂非桀纣不如尧舜?寡人以为,君主之势,事在人为,贤者用之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怎可一概而论。”

“陛下此言差矣。”李斯摇了摇头反驳道:“尧舜之贤君,桀纣之暴君,千年不遇其一,怎能以偏概全,臣所言势者,受益之中庸守成之君,若势无用,桀纣何以乱天下?与势同用者当为法也,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见秦胡亥先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继而深以为然的表情,李斯慰然一笑,说道:“帝王之具,法、势、术三者尔,一民之轨,莫如法,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所以商君之时编著法令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使民之好歹,不敢乱也。”

李斯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能被秦胡亥完全所接受,不可否认,法令制定的标杆要比仁德那种模糊不清的界限要强得多,有错没错,好人坏人,凭借是否触及法令就可一目了然,而有没有德行这玩意儿就不好判断了。

但是秦法不同于后世的法治,虽说都是执政者制定的,本质上也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但后世法治更像是有着一道枷锁,可以允许庶民在条条框框之内与统治阶级商议妥协,争取利益,这也是法律繁多而不觉得压迫的原因,它不公平,但做到了相对的公正。

而秦法就少了人性化的思考,本质上统治者把黔首们都当做没有思考的npc,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什么黑白对错,一切判断都按竹牍上那一排排小篆来行事,这也是山东遗民认为秦法苛刻的根本结症,享受了几百年古典文明的礼乐熏陶,突然变了生活处事的方式方法,任谁也无法接受。

好比儿子包庇父亲犯下的罪行,一诺千金的游侠为恩主手刃仇敌,这种事在山东可是被人们交口称赞的,前者为孝,后者为义。

然而这些在秦法面前一概无用,包庇就是犯罪,既然杀人哪还问什么缘由。

初继承皇帝位,秦胡亥没有置疑李斯的本钱,他虽心里不认可,但不能宣之于口,大放厥词地去质疑反驳,只是开口委婉地说道:“既然刑罚布于民而用于民,是否要因民而异?辅之以教化,使民皆知法懂法之善,而自行遵守,非强压于人?”

“非也。”李斯摇了摇头道:“商君有言:‘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法令者,既明必行,出于君手,岂可因民而改?人性本恶也,见帛而思金,见色而思淫,见利而忘义,见势而忘本,如此,又何来教化?假使民可以礼仪而束之,缘何宗周令不出王幾?鲁以德治,三桓克上,齐行仁义,妫代吕姜,是以,民不可教也!唯以法而缚之,约其行,限其业,劳其身,夺其志,如此,民皆畏于法而弗敢生乱,天下大治也!”

“如此说来。”秦胡亥疑虑地问道:“治国当不得行仁政?”

“陛下所言甚是。”李斯言之切切地说道:“观山东之国所以亡于秦,皆因不尊法而烂行仁义也,慈则不忍,惠则好施,所谓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

“左相之说,胡亥已然明了。”秦胡亥点点头道:“只是不知当为国君,应如何行事?”

“当操掌二柄,以术而计臣民。”李斯一字一顿地说道:“昔者,宋之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访当之。’宋君愚昧,喜而曰诺,于是出威令,诛大臣皆子罕也。于是大臣畏之,细民归之。处期年,子罕杀宋君而夺政。宋君何以覆于臣下?皆因使二柄放之,与臣讲义之,怀柔以仁之。”

这话说的没错,也是法家君主的精髓所在,不过通过臣子口中而出,教授于君主,仅凭这一点,就不由得秦胡亥对李斯高看一眼。

就像马基雅维利在其著作《君主论》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你察觉到大臣考虑问题,考虑他利益多于考虑你的利益,这说明他的一切行动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良臣,你绝不能够信任他。因为,当一个人手中操持着他人的国家的时候,就不能只想着自己,而应该总想着君主,而且不会去关心那些与君主无关的事。”

篡位三人众除了秦胡亥以外,李斯与赵高是不同的,赵高没有底线和原则,只为了通过自己的学生当皇帝而攫取最高权力,而李斯则还有着其政治理想,就是通过言传身教为大秦培养一个合格的法家之君。

“寡人愚。”秦胡亥道:“如左相所言,君臣之间当无有信任,亲厚,仁爱,孟轲有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倘若寡人以计而算臣下,焉知臣下不以计而谋寡人。”

“陛下。”见秦胡亥犹豫不解,李斯侃侃而谈地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之至亲者,莫于父子,然自三代以降,子弑父而夺其政者,比比皆是,父杀子而谋其利者,不知凡几,是故,父子亦以用计算之心相待,况无骨肉之亲也?以史为鉴,国君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秦胡亥心中不由得一阵苦涩,当真是一朝为君一世孤寡,李斯说的并不是夸大其词,远的不说,先君始皇帝就同时遭遇了最倚仗的大臣、最信赖的心腹、最宠爱的儿子三人的联合背叛。

为了利益而不惜背叛所有,这种事自人类诞生文明以来就一直都在不断地上演。

君主当真是要没得感情。

见秦胡亥若有所思,李斯则继续提点道:“臣闻陛下自沙丘起,谋事多问计于皇后,臣以为不妥。”

“南姬为寡人发妻,寡人知其心。”秦胡亥辩白道:“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陛下。”李斯摇了摇头,他道:“昔者,祭仲专郑,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如此何来恩爱也?假使陛下以嫡子为储,而皇后年长而失宠于陛前,为保其子之位何惜扼昧鸩毒也?”

李斯后面的话秦胡亥没心思在听下去了,见夜已深,论政许久的三公依次告退了出去,大殿之上只剩下皇帝孤零零地一个人仍端坐于案几后。

“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这是李斯临走时留给秦胡亥告诫和用来思考的一句话。

法家学说,完全着眼于人性之恶,将所有矛盾点无限地放大百倍加以分析,周礼中所标榜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法家之士看来何其愚昧无知,人性当真如此?没有一点光辉吗?

这一点秦胡亥是不信的,他相信真善美是存在的,可能人性并没有那么好,但也绝对没那么坏。

不过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前世那个普通人对事务的认知,平民百姓所经历的、知道的远不能和统治者相比拟。

而自己所附身的少公子年岁本就不大,且自幼生长于温室之中,与其兄长相比更像是被父亲宠坏了的熊孩子,也正因如此才会被信任有加的师傅赵高玩于鼓掌,最终命丧望夷宫。

后事诸葛亮的事谁都会做,只要翻开史书,那里面清晰地描绘出谁善谁恶谁忠谁奸,然而史书不过是胜利者用来的炫耀功绩的宣传单罢了,站在不同的角度,汗牛充栋的浩瀚典籍犹如万花筒一般。

一厢情愿的君主大多数都死无葬身之地,而多疑善变的君主往往得以善终,这与治国才能无关,不过是人君自保之术罢了。

正头疼着,内侍景夫捏手捏脚进了安贞殿。

“陛下,邯郸隗侯请见。”

隗状?他来做什么?

同类推荐
  • 上步

    上步

    北宋年间,战火纷飞,朝政混乱,屌丝张自强为救心上人步入仕途,一番拼搏,终成大器。
  • 大明使者

    大明使者

    我,即使武功未必第一却能利用武功天下第一;我,未必才智天下第一却能运用才智天下第一的;我,未必就是皇上却能在京都之下为所欲为;我,只是大明最辉煌的使者,只是过客。——凌振明
  • 大宋萁豆劫

    大宋萁豆劫

    大雪之夜,深宫禁帷,烛影摇摇,斧声叮叮,大宋皇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暗昧薨逝,其弟晋王赵光义柩前即位,是为宋太宗。赵匡胤之死,究为暴病而亡,还是被谋篡弑?“烛影斧声”竟成千古疑案!若干年后,赵匡胤嫡孙、襄阳王赵珏以“烛影斧声”为口实,内联外交,厉兵秣马,筹谋复仇雪恨,夺还大位,而赵光义嫡孙、皇帝赵祯则运筹帷幄,调兵遣将,预备毕其功于一役,一鼓荡平叛乱。一场羼杂着爱恨情仇、挟带着腥风血雨的皇权之争拉开了帷幕……卧薪尝胆,只为报千古深仇;茹毛饮血,只为雪万年长恨!旷世洒脱,到头来青灯黄卷;倾国容颜,终不免含笑饮刃!飞刀凌空,泠泠之音不绝;利剑悬头,九死莫如一生。儿女情长,笑里藏刀;江湖变乱,朝野震惊;……
  • 三国之仅此一生

    三国之仅此一生

    一曲安魂乱,百战枯骨眠。映日江花冷,血火二人眠。
  • 攻略红楼

    攻略红楼

    文泰一次无意中梦入红楼,穿越成了贾宝玉,金手指是一个辅助系统,却要求他不断攻略一个一个红楼美人...故事就围绕着宝玉与红楼梦中美女们的幸福生活展开了......经商、从军、从政。尼妹啊,居然还可以习武。于是:看林妹妹练美女拳法...陪宝姐姐习玉女心经...和凤姐姐********.........纵横疆场,封王封侯,掌控乾坤,于是:上了公主,又睡了皇后...这就是宝玉的幸福生活PS:本作作者*遣词用句*力图【红楼风味】。春色三分,二分古典,一分YD。不喜勿入。
热门推荐
  • 异能小宠妃,神尊,太腹黑!

    异能小宠妃,神尊,太腹黑!

    【1v1男强女强,反套路,会修仙的鬼文】鬼帝命格,冥帝之女,画符布阵,视魂驭鬼,上下九十九重天人神共羡的天之骄女,投生到现世却成为了青楼的花魁,被人当成蛮族公主献给了王。“王上,臣妾只是个花魁,会污了您的名声。”“花魁好啊,说明我的女人全天下最美。”“王上,臣妾是个女鬼,会吸干你的阳气。”“不怕,本王随你吸,日日夜夜给你吸。”说好的禁欲禁情高冷的神尊呢?!
  • 都市翻身记

    都市翻身记

    四年前,村里人都在说:“姚家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四年后,村里人都在说:“金凤凰还不如山鸡。”到底是金凤凰还是山鸡,一切尽在其中。
  • 风的毅力

    风的毅力

    原本以为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一个历南城,给了她童年全部的爱。当发现自己被背叛时,没有人理解她有多痛,他对她说,我们可以从头来过,她多想,可是回不去了,她知道,他也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没有人告诉她,只有人在强迫着她走下去,为什么走下去,她也不知道。当回头,发现自己走了好远的路,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因为有他。陆毅,你是如此地重要,原来我从来都不知道。
  • 焚天战域

    焚天战域

    笑到忧伤……怒至癫狂!!睁眼,裂风云。吐气,扭乾坤。翻掌,焚天地。发狂,苍穹泣!美女,我要。功法,我也要。神兵利器,我全要。不服尽管来战!一路癫狂,无限嚣张,仅凭手中三寸火,焚破苍穹十万天!【书友群:(夜殿)470503950,诚邀!】
  • 如若来世,未见你

    如若来世,未见你

    人生总有美好的邂逅,每次邂逅下,纠缠不休,注定前世今生不愿不休。在诸多坎坷过后,看淡俗世繁华,回首当初,如果未见你……
  • 厨子闯天下

    厨子闯天下

    我有菜刀我怕谁?我有勺子走八方,一锅在手天下我有。我就是一个厚道老实的厨子。看我用厨子的方式行走天地之间,只希望能找到打破诅咒的方式。
  • 第五分卫

    第五分卫

    我叫申通,不是快递。我不在江湖,江湖依然有我的传说:第五分卫。【西科东艾北卡南麦中申通】申通单号:7-9-1-4-5-2-8-2-9【破竹出品,必属精品】
  • 神眷之战

    神眷之战

    众神是存在的众神活得久了也会感到无聊于是他们发明了一个游戏名曰:神眷之战!众神将在亿万星系之中选出不同种族的佼佼者这些人被称之为神眷者神眷者将觉醒特殊力量进入那神圣的神眷战场磨砺自身还有互相战斗直至有一天决出最强者他可以说出一个愿望任何愿望都能实现这是众神的游戏也是众人的机遇(新书攒人气,群:196697590)
  • 陛下的CEO

    陛下的CEO

    皇帝这份职业,看着光芒万丈光鲜亮丽,其实真正的苦逼情节只有皇帝自己心里明白。如果不想被谋害,得有大侠的神功,戏精的演技,影帝的天赋,龙套的专业,导演的套路,三苏的文采,政客的口才,博士的文凭,书圣的丹青,大海的谋略,狐狸的狡诈,苍狼的肝肺,夜空的黑心,最好还要有本致胜宝典《厚黑学》压手,更重要的是得会甩锅,但这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得有人接锅。所以皇帝当的好不好,舒不舒心,轻不轻松,伟不伟大,全靠甩锅手艺甩的好。这本书讲的正是一位精于甩锅之道的皇帝,与一个现代穿越者接锅侠,一起打土豪,斗地主,赚大钱,薅羊毛的故事。(本书全架空,纯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如有错谬,请多包涵)
  • 入君心

    入君心

    林要离对本国的嘉逸王爷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倾情,于是无父疼无母爱拖着一个妹妹对嘉逸王爷的偶遇次数就多了。于是,在厕所,嘉逸偶遇到了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男装的要离盯着他下半身,在王府,偶遇到了穿着丫鬟的要离对他笑地一脸的娇羞,在洗澡,偶遇到了从天而降的还留着一脸鼻血的要离。于是,要离成为了放荡不羁的王爷唯一的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