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0000000031

第31章 诸葛武侯断龙脉 师徒合占文王卦 中

袁天罡披衣起床,就着几案灯光,取出卦板,提起丹田真气,掷出几卦。依据卦象爻词,反复推演。直至鸡啼,仍无结果,令老袁好生懊恼。

正无头绪时,忽然想起,回店用饭时,店家曾言‘牯牛山’乃当年张飞屯兵之地。道是山虽险要,然风景极好,客官若有兴,倒可去游玩一番。

天罡心道:‘此地乃巴蜀交汇处,既不防东吴,又不防北魏。巴蜀人烟稀少,更无匪患,张飞缘何屯军于此。是了,定有蹊跷,今日我就从牯牛山寻找。’想至此,即出门叫淳风。

李淳风昨日见先生遇到难题,也是彻夜未眠,早已起床。师徒洗漱,草草用些早点,趁天色微明,向店家问明方向,奔牯牛山而去。

牯牛山处于群山高处,朝霞辉映下,远处的九龙山峰在晨雾中时隐时现,九龙似在吞云、似在吐雾。

静立山头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人高大的身影在阳光照耀下,似两座金身呈现山头。静观中的袁天罡喃喃自语:‘九龙汇聚、九龙汇聚。’忽一激愣,灵感突至,立即放宽眼界,心中已无有九龙之形,他是将九座山形合为一体。

啊!九龙相合,眼前出现的竟是一条巨龙,那龙头就在离牯牛山十余里处。

观得龙形,袁天罡好生兴奋,急切调头,对身旁的弟子道:

“淳风你看,九龙汇聚实为九山合一。”

在先生指点下,李淳风观清巨龙,也然兴奋,叹道:

“先生毕竟是先生,若非你老指点,淳风定然无法观得。”

先生笑道:“为师也是灵感而至,想到长江、黄河为我华夏两条游龙,故而放开视野,方才观得。”

先生笑语中手指半山牯牛关续道:

“蜀汉时,刘备几乎占尽巴蜀,此牯牛关处于腹地,何来兵患。张飞屯兵于此,是为何故?既不能训练水军,也不能训练马军,若训练步校,尚可沾边。不对,张飞屯兵,定有蹊跷。走,我师徒二人,先去那龙头山上探究一番。”

辨别方向后,淳风对先生道:

“我与先生勿须沿道而行,七弯八拐,耗时太多,干脆从林中穿行,直线而去,先生意下如何?”

先生笑答:“正合吾意。”

二人施展功夫,攀涧越岭,约一个多时辰,到得龙头山上。举目而望,此山居中,正是龙头。龙头高昂,其余左右各四山,尽收眼底。再次观望感受的袁天罡自语:

“文王神龙记载,神龙现生,必有王气。如今‘形’、‘实’为一体,怎无王气,缘由何在?”转身对淳风道:

“我们绕山再观。”

二人绕山而行,至南面山坡时,见得山下似有一条大道,先生道:

“不妨去道上看看。”

下至道上,虽有荒草掩盖,倒还有人行痕迹,说明此道常有人行走。观其路面宽窄,似与牯牛山下古道相仿。先生道:

“此道路应是通往牯牛山古道。”

观望后的淳风也言道:“从路形上看,此道应通牯牛山,我与先生来时是穿林而至,故未见道路。”

顺道前行,不出二里,已至西面一豁口,大道从豁口通过,正是牯牛山方向。站立中的袁天罡,观望着豁口两面岩壁,只见上面长满苔藓,此豁口分明是人力而为。扒开苔藓,岩壁上尽是刀劈斧凿痕迹。观得此情,袁天罡长叹一声,继尔哈哈大笑:

“好你个诸葛孔明老先人,张翼德哪里是在此守关。”

吃惊中李淳风忙问:

“先生观得何等蹊跷?”

略作神定后,先生笑道:

“今晨我就在想,张飞乃一莽汉,丞相派他屯兵守关,自然遵命。说不定至今他都不知派他来此,所为何事?”

淳风急问:“所为何事?”

先生斩钉截铁道出四字:

“斩断龙脉!”

一语道出,令李淳风瞠目结舌。待回过神来,方问先生:

“那张飞怎生斩断龙脉?”

“张飞屯军牯牛山,众多粮草物资需运送上山,必经此道。山本无路,修路筑桥当由军士们完成。在此处开一豁口,修一条车、马能行之道,自在其理。张飞按丞相之令,指挥军士,在此处刀劈斧凿,将此山挖开一豁口,大道直通牯牛山。此豁口是什么地方?你可细观。”

仔细观望后,李淳风惊道:

“此处不正是龙形之颈项吗?挖掘豁口,正是斩断了龙脉。诸葛斩断龙脉,究为何意,先生可知?”

先生踱步,沉思后答道:

“先贤功过,我袁天罡不敢评说。但有一点我可揣测,数百年前,这龙脉王气定然未形成。如若形成,先贤则不会在此斩断龙脉。纵观数百年来,天下纷争,未曾出现过真正的帝王。大隋强势,隋文帝头上无有王气笼罩。故隋仅几十年即消亡。今李世民登上大宝,王气罩顶,顺应天命。他是继汉武帝后的又一帝王,必是他祖上与龙脉结缘。”

“听先生言来,若与龙脉结缘,后世即必出帝王?”淳风问道。

“正是。诸葛孔明自离卧龙山后,在巴蜀生活几十年,熟知巴蜀肥沃富饶,民风淳朴。不忍后世毁坏巴蜀,故布下了歪门斜道法。我想他斩断龙脉,应与歪门斜道法同出一辙。‘文王记’载,帝王降世,必狂风暴雨,地动山摇。地震、洪灾、瘟疫随之而来。帝王降世后,为争夺天下,劳民伤财,生灵涂炭,甚至是饿殍遍野。前些年的隋唐之争,你已亲眼目睹。老先贤斩断巴蜀龙脉,应是为保巴蜀宁静祥和、百姓安居。除此之外,别无它说。记得早年我师‘三阳真人’曾言。诸葛先贤因悔自己杀戮太重,曾为巴蜀做了一件大功德之事,想必就是此事。为师在想,龙脉在此被斩断,它又去了哪里?李世民虽出生陇西成纪,然他祖上必不是在陇西与龙脉结缘。为寻龙脉去向,昨夜为师占有数卦未果。淳风你不妨与为师配合,我二人合力,定能占得它之去向,以免日后乱碰。”

“先生要淳风怎生配合?”

“我二人合力,用文王占卦法。为师占乾位,用泰卦占之,你则占坤位,用颐卦占算。”

言毕,师徒二人飞身上山,各选方位,相距二十余丈,相向盘腿而坐。各从怀中取出卦钱,攥于手心。气守丹田,双目微闭,一时间各自进入境界。

初次与先生合力占卦的李淳风,初时还闻得林涛、鸟鸣之声。约半柱香时,则完全进入境界,自己似乎飘游于弥弥天际之中。大千世界,空无一物,仿佛只有自己,在漫无边际中飘移……。

看见了,远处有一黑点。随着自己的飘移,逐渐看清,原来是先生。衣衫飘袂中,他站立于山巅。脚下山峰,自己似曾在何处见过……。

哦!想起来了,那山峰,数年前入蜀地拜师时,曾经此山,它正是太白山主峰。忽然一阵大风吹过,山峰、先生一时踪影全无,自己也从空中跌落。只听风声呼呼,跌落方向好似万丈深渊。

入定的李淳风忽然一惊,一下从地上弹起,顿时惊醒,竟是大汗淋漓。山风吹拂,入定中的自己疑是狂风。手中卦钱在弹起时脱手而出,掷于地上,脑中出现的爻词竟是‘彼伏’二字。

只见先生微笑着站立面前,淳风边擦汗边笑道:

“弟子失态,这文王卦好生了得,竟弄得淳风浑身是汗。”

“哪是文王卦了得,是你自己初次占文王卦,无有经验,竟然将太极元功使出六、七成方才入定。时间一长,自是大汗淋漓。想必你已测得龙脉所在?”先生笑问。

“正是,我见先生立于太白山顶,爻词又是‘彼伏’,龙脉应是伏于太白山中。”

先生连道三声好!好!好!

原来袁天罡昨日观得‘九龙汇聚’山势后,竟不见龙脉。夜间在客栈占卦,也未寻得周边有龙脉迹象。自然想起自己在观星楼顶观得太白山有异,料到龙脉就在太白山。他之懊恼是,明明龙脉应聚此地,怎会没有。今来阆内,是为拜祭落下闳、周舒等先贤。不曾想在锦屏山、鳌山上观得奇迹,然却不见龙脉。一个名满天下的地理学大师,找不到原由,岂不懊恼?

到此龙头山方才发现,是先人诸葛丞相斩断龙脉,疑团随即解开。斩断的龙脉已至太白山脉,此龙脉就是彼龙脉,自己之前观测未错。为了让弟子提高,故让其与自己合演文王卦。一是合占文王卦,入意境后,能观得千里之外物、事。李淳风从未领略合力演练,今要让他体验一番,也是袁天罡培养传人的一番用心。二是合演文王卦,欲达到效果,须高深的武学修为。袁天罡欲检验李淳风习练道家内功已至何境界,故自占乾位,目的是逼弟子使出全力。在李淳风大汗淋漓,最后将卦钱一掷中,袁天罡知他内功修为已达七、八成。再则他一口道出,龙脉去自太白山脉,老师心中高兴,故而连道三声好。继而笑道:

“文王卦果真灵验。因近几日无有月色,夜间无法观得龙脉踪迹,故而只得使用文王占。你今初次习演,测得结果难免高兴吃惊,不足为怪。”

闻先生称赞,观先生神态,老人家自是早知龙脉去向。方才演练,先生只是想印证一下。聪明的李淳风忽然明白:“原来先生是授我怎样演练‘文王占’?”

“正是。你今已知怎生习演,但切记不可轻易使用。我道中人,遇事仅一般课占,即能卜得结果。‘文王占’则是用于对大事推测。如龙脉这等大事对应天道,倘若测得后,一旦泄露,即是泄露天机,故而文王占不能随意使用。如今我师徒知晓龙脉所在,但绝不能轻易乱言。”

见先生一脸严肃,淳风连忙答道:“弟子谨记。”

先生续笑道:“记得就好,实则方才卦相一起,为师就得出‘西去’爻词。太白山脉,绵延数千里,地脉相通,主峰秦岭,四通八达,商洛山、伏牛山、昆仑山都有可能。李世民选长安定都,是绝佳之处,定有我那‘源回’师兄早为其指点。数年前,为师在地处伏牛山的洛阳观得之龙脉穴口,想必就是这股龙脉。李世民欲治理天下,必得紧靠龙脉。秦岭距此不足千里,我师徒就去秦岭,必能观其踪迹。”

闻先生说教,离山不到一月的李淳风,忽然感到自己对地理、地脉、灵气一下懂得了不少,心中由衷的生出了对先生的敬佩感恩。但知先生乃施恩不图报之人,故无有多言,却调皮的笑道:

“离山数日,淳风一日千里,师之大恩,弟子铭记,一切均听先生安排。”

见得弟子调皮状,先生笑骂:“你个滑头,别酸了,我二人回店,收拾行囊,悄没声离去。倘若日后阆内人知晓,说我老袁来此斩断龙脉,我可吃罪不起。恁大一个山口,我袁天罡可无力将其锯断。”

同类推荐
  • 猎唐

    猎唐

    看江山如此多娇,逐鹿英雄竞折腰。金鳞岂是池中物,一朝得雨腾云霄。春风得意趁年少,天涯处处现芳草。===本故事仅供消遣娱乐====高义,一个现代图书管理员,非常幸福地穿越到了唐朝,还差一点儿和武则天定了娃娃亲!他的理想并不高,只想着能混上个才子当当,过上悠闲的贵族生活就可以了!可当他想走后门,攀交情,跑去拍武则天的马屁时,却发现历史有了那么一丁点儿的改变,就是武则天并不一定能成为女皇!别人穿越时空是去改变历史,而他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拼命地去维护历史,不让它改变!在外挥军纵马,灭国开疆,在内独霸朝堂,陷害忠良!高义想的仅仅是能让武则天登上皇位,顺便自己也能得到荣华富贵!终于,武则天就将要站到权力的顶峰,可就在这时候,高义突然发现,他同样离巅峰只差一步之遥……
  • 叶问天传

    叶问天传

    主角是一个穿越而来的少年,前方是未知的世界,后面是系统与华夏五千年文化。且看他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新书《斗罗之我有万界系统》已发布,欢迎阅览!
  • 独行东汉

    独行东汉

    世道从来如此,便对吗?这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若你翻山越岭,终究不是她想见之人,该当如何?你妄图斩尽天下奸佞,却发现众生仍然疾苦,又该当如何?且看风云变化,笑谈天下英雄。
  • 那时汉朝3

    那时汉朝3

    第三部从汉武大帝刘彻登基写起,到张骞第二次通西域回国为止。有人说刘彻是一个“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的皇帝,这位乳名“小猪”,靠联姻登基的皇帝,为我们树立了强汉风骨,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 书翁天国的宝藏

    书翁天国的宝藏

    龙升因自己的著作《消失的天国与他的宝藏》被莫名地卷入到一场血雨腥风中夺宝事件中。神秘人李甫云死在自家的车中,临终前却向自己道出一个惊人的秘密!就在龙升迟疑之际,接踵而来却是自称复国军的追杀。龙升到底何去何从?那宝藏究竟与他有着怎样的关联?
热门推荐
  • 亓迹

    亓迹

    穿越而来的主角以神佑之子云墨白的身份闯荡亓国,他以现代人独特的行事作风感受着这个陌生世界的一切,书写出一段传奇。
  • 男神又要和我结拜

    男神又要和我结拜

    “所以说,本少女将来会和男神结为好兄弟?”“咕咕,没错,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不要啊——”青叶大学是一所很有些小奇妙的学校,每名学生考进学校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通过某种仪式获得一种属于自己的特殊能力。穆小免一直期待着获得自己的专属能力,然而这一天真正来临时,离奇而残酷的现实却让少女欲哭无泪。我想要的是男神的爱,不是兄弟义气啊!双生腕锁,三颗恋心。穆小免抓住最后的一线微光,在朋友的帮助下奋力向前,试图扭转命运。至于结果......“哇哇哇,男神,我来了!!!”
  • 异世领主养成系统

    异世领主养成系统

    这游戏有时候玩的太闹心了!两个傻兮兮的兵模站在地图上隔空打架,就能代表一场几万人的战争?要是能亲临战阵微操就好了,改,每次打架都要加载进入真实战场临阵指挥。占了大半个世界,几百座城市,结果发现就我一个人,这么大的成就连娶老婆生孩子都不能,改,加入家族系统,生几个儿子争权夺势才有意思。哎呀,屏幕怎么黑了?电脑炸了?不对,好像是穿越了。
  • 神探齐天

    神探齐天

    齐天一个好奇心十足的刑侦人才,被调入市局带领一队全新人才。新人会闹出怎样的笑话,齐天又是怎么带领他们成长?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感情故事。
  • 邪王溺宠王妃拽上天

    邪王溺宠王妃拽上天

    沐云欣本是叱咤风云的佣兵女皇,但在一次任务中被自己的下属(好姐妹)背叛,飞机爆炸而死。意外穿越到了异世沐家二小姐身上,重活一世,有事办事,没事虐渣。日子过得快活,可被某男盯上,“王爷,您节操呢?”
  • 进化之巨兽归来

    进化之巨兽归来

    212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星雨降临地球……
  • 天文与地理科技大发现

    天文与地理科技大发现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影猎手

    无影猎手

    这是猎手的世界,是复仇,成为恶魔。还是成王,永为猎手?可是,猎手终究有一天要成为猎物。
  • 泰山和蚁人(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和蚁人(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