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83600000002

第2章 唐纳德·霍尔

美国

唐纳德·霍尔(1928—)著名诗人,曾于一九八六年访华。一九五五年出版处女诗集《致嚎叫的风及其他》至今,已出诗集十二种,散文集多种。《秋思》以饱蘸深情的叙事性笔调抒发了一个秋之挚爱者的遐思与胸怀。全文洋洋洒洒,感情恣肆纵溢。

秋思

新罕布什尔深秋九月,我们一早醒来,倚着曙色浸染的窗户,凝望南面的基尔萨奇山。窗外那棵硕大的枫树把整个山坡烧得彤红。早晨一天天火烈起来,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厉害,就像儿子总归要超过父亲。我们走到野外,踏着寒冽的露珠,审察着一夜寒风的辉煌遗迹——新枝乍地红了,先前红了的枝叶一夜间成了一簇簇燃烧的烈火。真是万木争辉,谁都不甘示弱。下午,我们带上加丝,漫步在无边的秋野。这条披着橡树叶儿似的毛发的小狗,蹦蹦跳跳走在我们前头,忽而蹿得老高,追逐着一片翻飞的叶子。多半,我们会顺着通往拉吉德山西北坡的土路,穿过红灿灿的橡树和枫树林荫道,穿过黄碧碧的野桦林,一直走到新加拿大。山的下坡,树叶落了,露出了山谷。在这些四月以来最晴朗的日子里,我们极目远眺,山谷对面,弗蒙特州的山山岭岭,历历在目。狗儿欢蹦欢跳,我们的心也不胜幸喜地剧烈跳荡着。此时,这里的景色一如意大利陶器或大歌剧,优美动人。

要么,我们就在鹰潭周围低低的土路上款款而行;走过南端那座摇摇欲坠的桥——潭水从桥下源源流向黑水河的支流,来到海獭出没的沼泽边,疤疤结结的枯朽的白杨树干锥子似地插在湿地上。驻步伫立,潭子四周一片姹紫嫣红,令人惊叹不已。低矮的树棵棵染上了桔黄色、朱红色、粉红色、锈红色,银灰色树干和绿幽幽的冬青杂陈其间,好一块集了天底下最有异国情调的色彩织成的粗花呢毯。一眼望去,绛紫一片,细细察看,却寻不出丝儿紫色。随后,我们往回走,不论从哪个方向回家,一想到即将见到的情景,我们激动不已,心血沸腾,仿佛那景象我们永远是初次经历:房子浮坐在秋潮中央,黄烛似的树叶映着本色的库房;不规则向外延伸的白屋,嵌着绿色的百叶窗,衬托着拔地而起、红烈烈的野枫。屋子的后面,拉吉德山兀然而立,烂漫的山坡疯狂地展示它不同色彩、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画册。我们正置身于这肌肤艳丽然而佳景难留的秋色之中。

要么,我们开车——这是多么危险,谁还有心看路呢——到深深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的地方去。车子在八十九号州际高速公路上飞驰着,直奔康涅狄格河谷。我们沿着开阔的谷底爬上高高的谷坡,蔚然壮观的峡谷风光一览无余。这是秋天慷慨的馈赠。远方,低低的山峦闪烁着五彩缤纷的光焰;近处,一片叶子挡在眼前,还有一棵树,嵯峨而局促地挺立在那儿;最胜是远近之间的景致。距离产生了某种暂时的和谐与统一。不近不远处,色彩争艳,令人眼花缭乱。我们的车子在那些淑静的——只是在别的季节里淑静的——山山岭岭间穿行;跃入眼帘的是叶子,是树,是一幅幅风格豪放的表现派油画。斑斓的色彩忽而散开,忽而集拢,令人目不暇接,直叹此乃人间仙境,造化神功。过了丹伯里,一零四国道以东,拉吉德山(滑雪爱好者冬天的圣地)以北,有一片空地。山地在这儿豁然开阔成一片旷野。这片面积与鹰潭相当的空地,平展似宁静的水面。十月,我们总爱在这儿停车凝望。这块小不溜儿的平原那边,又是逶迤起伏的群山……从弗兰克林回来,我们取道东安多弗城至安多弗村的那条偏僻的小道。这条狭窄的小路起起伏伏,经过一座座荒废的农场,一幢幢高大的农家房屋;有的农场,屋边榆树依旧;有的牧场,虽开垦于二百年前,但至今没有长满青草,依然瘦石嶙峋。有两幢富丽堂皇的十八世纪房屋(其中有家庭墓地那幢的主人原是巴切尔德总督)矗立在路旁。那些装着白色护墙板和楣窗的乔治式房屋方方正正、傲然挺立,从里面可以远眺崇峻雄伟的基尔萨奇山;在不远处与周围奇丽的秋景斗妍的拉吉德山南坡也清晰可见。

接着便是树叶凋零的时节。叶子红了,叶子暗了,叶子扬扬洒洒地落到地上。先红的树先掉叶儿。沼泽枫的枯叶洒满潮湿的泥地;当后面山岗上树木开始落叶纷飞的时候,它们便只剩光秃光秃的枝梢直刺寒空。跟着,桦树、白杨、梣树,还有那棵参天古枫,相继卸去各自的衣装。叶子们先是一片两片地在清凉、酸涩的空中打着旋儿;接着,十几片五光十色的叶子且舞且蹈,颤颤悠悠地落到银灰色草地上;最后,成百成千的树叶漫天飞扬,把天空挤迫得喘不过气来。它们彩练似地飘啊滚啊,在凄冷的晨幕上描画着旋荡的寒风踪迹。哦,伫立林中或屋边,一任凉意袭人的秋风吹拂着头发,红灿灿黄莹莹的叶子从四面八方丰厚而慷慨的树上不断飘来,轻抚我的面颊。唯有橡树岿然不动,决意要把它茎脉清晰的黄叶珍藏到寒冬,甚至早春。

雨是这番烂漫秋色的大敌。有些秋天,红的黄的叶子正火烈烈地闪烁着,突然的三天寒雨洗尽了所有的色彩。秋雨打落了艳丽的叶子,汲尽了它的色汁。当你漫步在褐色土路上,你只要信脚踢起一片落叶,就会发现叶子的肖像完整而清晰地印在泥土上,就像是小学生用的赛璐珞复印纸印上去的一样。这些年,壮丽的秋色短暂、兀然而炽烈。然而,哪一个秋天不是炽烈的呢。……秋天,是最美丽的季节。

有的人毕生独爱秋天。在他们眼里,萧索的寒冬是秋之预言的实现和完善;春亦不过是秋的一段序曲;夏天则是微微倾斜的长廊,通向一年一度的绚丽烂漫。我们爱上了这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衰颓景象;仿佛我们是一群追逐女色之辈,厌倦了滑嫩肌肤下紧裹着无穷活力的十九岁的窈窕淑女,偏偏爱上更松软、更端庄,秘密地迸泄着生命火焰的三十岁的少妇。我们不去追逐亭亭玉立的少女或羞花闭月的美人,独钟情于满头银发、颧骨凸出但风韵犹存有年届半百的老妇。

我们这些挚恋着秋天的人,心中渴盼的正是十月枝头的红叶。要是谁在五、六月里见到了这种叶子,那可真叫人寒心。那不是经风傲霜而渐渐成熟了的叶子,而是病态——火烧病、枯萎病,要么就是除莠剂害的,再不就是虫灾,或是早衰症——学着秋天壮丽的样儿灿灿然起来,就像儿童患了可怕的少年衰老症。但是,到了八月,在新罕布什尔,我们会很自然地寻觅着跳荡在枫树枝头的一抹真正的天赐的火红。是的,就是在八月,在那忽晴忽阴、忽暖忽冷,忽而是风暴大作,忽而是月光皎洁的变幻莫测的八月,一夜轻霜暗暗地挥动着画笔,一点一点地涂抹着瑰丽的秋景。中午,还是那么酷热、干燥,草垛烤得焦黄,行人被热浪蒸腾得奄奄一息,一见到湖水便匆忙扔下肩头的行装,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然而,清晨依旧是寒意袭人。在格伦伍德,我们一早起来,就生上火炉,烤走一夜寒气和寒露的温气。这时,我们透过浓浓的晨霭,凝视窗外,暗自发问:山岗上是否添了几许新红?

……

今天,天气会暖和起来,说不定午后还要热上一阵。但是,天空如此晴朗,晚间肯定又是夜凉似水。你看,天上那些个星星,成千成万,那么明亮,那么耀眼,今宵又是一场寒霜。什么地方什么人家的西红柿怕是保不住了。今儿中午,我们正在黑水饭店吃饭,一个老头刚跨进店门,就朝柜台边的另一个老头喊开了:“你家园子挺过来了?”

碧苍苍的树上出现第一片红叶的时候,秋从此漫延起来。绿茵茵的山坡上便有一棵树披上一色红妆,那是成百上千枫树中的一棵,率先朝着这无边无际的碧色屏障开火了。随后,到了九月,沼泽枫繁茂的湿地上开始了火光烧天的总攻势:沼泽枫领头,跟着是小树林和乱丛棵子。这些很不起眼的小树棵,在春夏季节,为草原边的湿地默默奉献着微薄的绿荫;在高大的橡树和榆树(这种树,即便是在新罕布会尔,如今也很稀有了)主宰着的风景里,在黑魆魆的糖枫林中,谁还会注意到它们呢?但是,一到九月,它们全都粉墨登场,一展风采。沼泽枫是秋的前卫。它们在寒森森的晨幕上闪烁着。宛若朱红色珐琅,璀璨夺目。当山岗上的岩枫极力保持住夏日的那份青碧,甚至暗黛,这些沼泽枫正纷纷怒放着,恰似国庆的焰火……

秋天,是麦氏[1]苹果的季节。……博恩果园种着三十七个品种的苹果。但是,在他们出售的苹果中,百分之九十八还是麦氏。夏末,我们驱车经过博恩果园,望着沉甸甸密匝匝的红球球压弯了树枝,心里直巴望开摘的日子早些到来。麦氏苹果刚熟时,味道并不比“美味”[2]或“史奶奶”好多少。爱吃正宗麦氏的人往往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熟透了的麦氏,一口咬下去,甜中带酸;细细品味,酸中有甜。嗨,那口味,那脆生生的质地。那才叫苹果呢。真是秋天慷慨的馈赠。质地脆嫩的果肉固然可口,但我们的内心深处,同样渴望着苹果之真髓的那甜润润的螯刺……我说的是苹果酒。

每年十月,品尝第一口苹果酒的时候,我就回到了一九四四年秋天的那个下午。那天,我和一位新结识的朋友到野外作了漫长的散步。那是一个我永远珍惜的日子。人漫长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毫无痛楚的日子铭刻在心房里;然而即便痛楚,也是如同果酒一般甜美的痛楚。一九四四年九月,我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新罕布什尔南方的一所预科学校学习。在那里,成日成夜地与那帮野蛮的混小子生活在一起,举目无亲的我在无望的焦虑中的学着拉丁文,暗自里不知流过多少泪。那些律师或经纪人家的少爷们,满头金发,厚厚的嘴唇,总是傲慢、冷漠的瞅着我,那不屑一顾的模样真可恨。有一次,我向一个神情沮丧——我只愿意与这种表情的人说话——的人问路,他声称自己对这儿也是一无所知。于是,我们结上了至死不渝的友谊。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这位新结识的朋友相伴到郊外散步。我们沿着小城周围的土路走了四个多小时,差不多绕城兜了一圈。环城马路上,人迹罕至;如今汽油供应限量,这里更是车马之声不闻。土路附近,有好几座农场;有的密密匝匝地长满了庄稼;有的还没有耕种,是战备农场。土路上很干燥,灰蒙蒙的,不过空气倒很清凉——苹果收获时节嘛。我们一边谈着,一边兴致勃勃地踱着步子。我们从战争——战时该做些什么,战后又该做些什么——谈到毕业后的打算,谈到各自的父母、人生理想……就这样,在这澄明碧蓝的天空下,我们推心置腹地谈着彼此最珍爱的东西。我们漫步在新罕布什尔郁郁葱葱的榆树下[3],漫步在饱经风霜却依然蓊蓊郁郁的橡树林中,漫步在胭脂般瑰丽动人的红枫里。我们走得很乏,于是抄了一条很窄的小路回校。小路是那么静谧,好像从来没人走过,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似的。刚转过一道弯,只见一幢高高大大的白色房子耸立在眼前。房子前面是一块宽阔的草坪,草坪靠土路的边上有一棵榆树,榆树的浓荫下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几只空玻璃杯和一只盛得满满的茶色大水罐,旁边一块木板上写道:苹果酒,五分一杯。

什么人想出的主意:十月灰蒙蒙的路边,苹果酒。真是绝了!显然,三十年来,说不定一千年来,我们是第一批顾客。……过道上,传来了“咣”的关门声。跟着,一位身着便装、腰系花裙、身材高大的老妇人磕磕绊绊地穿过草地,满带笑容地朝我们蹒跚而来。她收了我们二枚五分镍币,替我们倒了两杯酒;接着,收了二枚一角银币,替我们添了更多的酒。过后,她分文不取,把水罐里的果酒全倒给了我们。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才动身回去。红烁烁的枫树在黑暗里一闪一闪地燃烧着。我们陶醉在温馨的友情中,心情舒畅,步履轻盈,嘴里还残留着令人激动的灼烈的苹果酒味,仿佛一团苹果火在里面燃烧着。三十五年后,我朋友的妻子也许会发现我的朋友怔怔地伫立在房子的楼梯口,发现他们的一生与一九四四年那个星期天下午所憧憬的并非完全一致;但是,至少,那一天,那幢房子,那久长的友情,还有那苹果酒,已溶进了他们的一生。

对于古老的农场生活来说,秋天是一个相对慵懒的季节。……秋天以后,草不再长,牲口被移进栏子过冬,整日价拴在糟子上,嚼着金灿灿的干草、青贮饲料和谷物。大雪之前,是修围篱的时候。每年夏天,羊群,或者是一头公牛,总会在篱笆上留下一些窟窿。七、八月里,你沿着两个牧场周围放牧时,也可以随手补上这些窟窿。但全面的修补,像我们那位诗人说的“修墙”[4],还是秋收过后,冬令之前的那几天的活儿。你肩挎一卷铁丝,外衣兜里揣着钉子和锤子,四下搜寻着栅栏上被松塌的石块或风暴吹断的大树压坏的地方。把石块搬回原处,扶起断树,然后在豁口处缠上更多的铁丝。此时,你置身十月的林中,环视四周,低斜而惨淡的秋光映照着参天大树红彤彤黄晶晶的叶子。捣腾完一块块石头,你歇口气,凝望着眼前的一切,心旷神怡。

人人凝望过,且仍在凝望着;甚至在这儿住了一辈子的人对此地的景色仍是百看不厌——我记得,那是些上了年岁的庄稼人。如今,我表兄辈[5]仍旧是这样。我年轻的时候心想,也许老年人不会欣赏,不会细细品味身边的美景。后来,我终于明白:一百多年来,任何一个心甘情愿离开这片乡土的人,最终得到的回报是:失去了这片土地,换来了更多的金钱、更多的闲暇、更多的物质享受。而留下来的人中,缺乏进取心的碌碌无为之辈,是极少数;更多的人留下来是因为天伦之情、恋乡之情;大多数人,完全是出于爱,才留在这里。我生活在一群凭自己所爱择地而居的人中间,这些人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出类拔萃的。我们居住在自己爱住的地方,除了爱,便没有其他理由住在这儿。

万圣节前夕,马路边堆放着雕刻得千奇百怪的南瓜,一个个在万家烛光中龇牙咧嘴。夏天所有的幽魂全都出现了,来到各家门前,相聚在这十月的最后一个夜晚。按照历法,要到圣诞节前几天,即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节,才算到了冬季了。但是,灵魂的历法——像肉体的历法一样——却感觉到,当万圣节前夕悄悄拐进十一月的第一个清晨,老态龙钟地蹒蹒跚跚地走进了冬天……

准备冬的到来,是秋天荣华消逝后的主事……而感恩节的火鸡奏响了秋天最后的终曲:“穿过树林,越过小河,我们来到爷爷家。”……我们庆贺完感恩节,十一月的白天开始早早地黑下来了。

也许,我们会懊恼这渐渐黯淡的日子。然而,暮秋的美却实在而冷峻。叶子落了,山上的花岗岩露出了脸儿。我们举目四望,重又见到了群山本来的面目;先辈们垒起的石墙断断续续、迤迤逦逦地伸向远方,在灰色的山坡上形成一个又一个灰色的矩形。

十月末或十一月初——几周寒霜过后,田野上一片枯黄,庄稼早早收割了;园子里的作物全拔光了;树几乎全是光秃秃的;房子裹在黄叶里等着过冬——突然来了一段神奇的复苏时辰:夏天重新拉开了帷幕。寒风温和了,太阳升起来了。小阳春百万富翁似地光临此地。这位腰缠万贯的陌生客穿行于基尔萨奇山和拉吉德山区,在迟钝的田野上恣意挥洒着黄金般的阳光。羽绒服被暂时搁置一边,人们又穿起了夏日的T恤衫。二楼窗户上的苍蝇醒来了;黄蜂慵懒地擦摩着腿脚。经住了严霜的紫苑花、黄菊花在风里摇曳,映衬着其它幸存的晚秋花草:木瑾属薰衣草开着野花,细长的秋黄花也正怒放着。无疑,寒霜很快就会冻枯这些晚秋的花草;严冬也会以其漫天飞雪把它们压在身下。但眼下这五、七天里,它们正乘着仲夏温暖的木筏,在这寂寥的秋潮上忘情地浮荡着。

(晓风 晓燕 译)

同类推荐
  • 山妹

    山妹

    《山妹》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发表于省内外报刊上,表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的数十篇散文作品,这些来自生活底层的、原汁原味的、带着鲜活血丝的作品,犹如一股从山涧流出的潺潺清泉。
  • 被风吹干了的冬季

    被风吹干了的冬季

    这是作者出版的一部作品集,全书分带刺玫瑰、社会万象、感悟生活、爱海泛舟、诗词选录共五辑,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小小说、散文及诗词作品。
  •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文学双桅船:理论与批评

    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著的大作家,也出过不少大评论家,比如唐代司空图,就写过文学评论经典《二十四诗品》等作品。近现代山西文学史上,同样有过一些影响很大的评论家,比如李健吾等。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创作的繁荣兴盛,文学评论发挥了引导和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批评家》杂志为核心,凝聚和培养出一支在全国评论界令人瞩目的评论家队伍,成为“晋军崛起”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评论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素养越来越厚实,评论视野越来越广阔,写作成就越来越突出。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又见飘雪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梦在黎夏

    tfboys之梦在黎夏

    如果说和你的故事是场梦,那我宁愿永远不醒。还会和以前一样吗,她们已经走了。。。。。。。。。。【作者是一位四叶草,希望家人们可以去关注下,可以把自己当做小说的主角读】
  • 午夜两点:我在镜子里等你

    午夜两点:我在镜子里等你

    有个都市传说不知何时在女高中生之间悄悄传开。喂喂,你听说过吗?在午夜两点钟,阴气最浓郁的时候,对着镜子拿剪刀用力的戳自己的眼睛就会变成瞎子,甚至可能死掉!……你试过了吗?
  • 重生之虚空权杖

    重生之虚空权杖

    为救美女而被小刀刺穿胸膛,带着现代宅男的思想,大学生江飞重生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江家。愿执三尺剑,凌云傲苍生。只剩下一把锈剑和一个小侍女的他如何在无垠的玄玄大陆书写自己的神话?在热血中成长,在光怪陆离的大陆历险,看江飞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
  • 异世界的文化基地

    异世界的文化基地

    在这地域辽阔的神州大陆,凌云帝国的帝都有着一家店铺,名字极其古怪,叫做:远方文化基地!在文化基地中,你可以在网咖电子竞技的操作中展现自我的风采。当然你也可以观看到电影院的极致特效大片。图书馆上亿本书,等待您的阅读,丰富您的知识文化程度。饿了,还可以尝一尝文化基地刚开张的餐馆结界,保证会让你回味无穷,望眼欲穿。没错,我叫白子川。在异界开了一所文化基地,这里不仅有餐馆,网咖,图书馆,电影院,更有着蹦迪的酒吧,惊悚刺激的鬼屋……
  • 李二狗和武则天

    李二狗和武则天

    一个穿越,不够?那就两个,一起穿越?夫妻一起穿越,这是要干嘛?夫妻双双把家环?李治望向眼前妩媚动人的武媚娘咬牙切齿地说道:“武珝你这个臭婆娘,我是绝对不会爱上你的,现在是唐朝,我绝对不会再让你来管我。”武媚娘微微一笑:“现在我是你后妈,更加好管你。”......唐朝史歌,爆笑来袭,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 花仙子之崎岖的爱恋

    花仙子之崎岖的爱恋

    在美丽的花仙天堂里,住着一群俊男美女,他们都是花仙子。那一朵朵百合花花骨就是未成熟的小仙子呢。他们需要浇水、精心培育,才会长大,而成熟的百合花,可以在花朵和人类之间切换,还有,其他的玫瑰花、菊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说人本欲生经

    佛说人本欲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可的规则

    洛可的规则

    洛可凭借莫测的能力,保护我方全体萌妹子。本书无cp,单女主,主角性别女。
  • 紫宛

    紫宛

    两百年前,宛宛被自己暗恋的师父东莱一剑刺死,鬼宗少主葵苍遍寻世间秘术用鬼宗圣物将她救活。复生后,宛宛养父蚩晏病重,宛宛与葵苍寻求天下五颗罕见心脏救父。血珀之力,生死人肉白骨,宛宛因此拥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因救人而杀人,这世上本是无欲便无求,只不过因果天有命,谁又能逃开命运的桎梏?这是一个有点冷有点暖的玄幻文,谈谈情,说说爱,感慨一下为嘛糖葫芦不能配大葱,爱的太深终归是个坑的等等问题,是这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