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9700000002

第2章 导读(2)

罗贯中似乎有意识地要将那些原本不属于庸俗大众所“应该拥有”的历史数据改写成足以吸引里巷黔首的演义,他所使用的浅近文言文至少令说书人不觉枯涩失味,以至于为了成功刻画出“历史舞台”上鲜活的人物,而不惜大量窜改了“正史”的文本——比方说:把斩杀华雄的一笔账从孙坚那里盗栽于关羽的名下,乃有“温酒斩华雄”的戏剧性高潮。此一努力可以称之为演义家“以曲说改正史,却释出并颠覆历史论述”的微妙运作。

然而高阳绝非这样的演义家。高阳的小说,与其说是从“正史”演(衍)出而为里巷黔首著录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依仰“正史”而生却始终附丽于“正史”之下的小说,毋宁以为反而是透过一看似小说的雄辩整体,搜罗各种容或不出于“正史”的典故知识来重新建筑一套可以和“正史”之经典地位等量齐观的历史论述。这也是高阳不惮辞费地在诸多原本各自独立、内容未必相干的小说中借人物之“谈”,反复申言他在李义山诗、董小宛身世生死之谜、曹雪芹家族秘辛乃至于阴阳五行生克论等课题上独到的发明或发现的原因。

终高阳一生,可能无缘深识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写作的零度》(1953年)或《符号学原理》(1965年),然而,高阳积三十余年数千万字的孜矻创作,却不期然暗合于巴特的某些理论。1977年,巴特在法兰西学院文学符号学讲座的就职演说中提及:

说话(parler),或更严格些说发出话语(discourir),这并非像人们经常强调的那样是去交流,而是使人屈服:全部语言结构是一种普遍化的支配力量。

巴特哲学性的关切在于将语言视作一种权力的主体及实践,他视“语言”“无外”的一种“权势/奴役”的有机运作。这一运作中必然出现的两个范畴是:判断的权威性以及重复的群体性。质言之:语言之所以可以达成沟通,是由于“沟通”的双方已然先验地臣服于“语言”与“意义”之契约关系,且此一关系更透过一组又一组可以转相注释之符号合群地彼此支持(重复)而益形巩固。

对“无视于”巴特的高阳来说,他一部又一部以“谈”(巴特所谓的“说话”或乃至于“发出话语”——在小说中也就是“对话”和“叙述”)为核心的小说其实另有其和“权力”的依违辨证关系——千百个犹如前述所谓“孙悟空的毫毛”一般被高阳用来“发言”的小说人物正是透过历史论述所显现的正典化(Canonization)力量向“正史”之“语言”去侵夺权势之筹箸。

高阳自非征逐世俗权势之徒,那么,为什么笔者要强调他的小说中“谈”的“权势底蕴”呢?下面这两段文字是高阳晚年所写的两篇文字的片段,先抄录出来,再综论之:

但使行有余力,我将从考据唐宋以来诗的本事,研究运典的技巧,来说明诗史的明暗两面。但愿有一天,我有足够的学养在中文系中开这样一门课。(《“诗史”的明暗两面》。按:此文收录于《高阳杂文》。)

所谓“茶宴”,以茶为主,以松仁、梅花、佛手为“三清”,沃雪烹茶,称为“三清茶”,佐以内府果饵,即是现代的茶会。宴中照例联句,或者御制诗一两章,命群臣赓贺。……重华宫茶宴以才学入选,亲藩王公虽位尊而不得与,此为高宗出身微贱,但却看不起不读书的贵人的一种表示,涵义甚深。读龚定庵诗:“乾嘉朝士不相识,无故飞扬入梦多。”不觉悠然神往。(《重华宫的新年》。按:此文亦收录于《高阳杂文》,推究文义,当是为报刊所写应年景之作。)

1987年3月15日,高阳在友人为他举行的六十五岁寿筵上展示抒怀七律一首,诗卷上有闲章一枚,曰:“自封野翰林”。消息于报端披露,众人皆以此为酒余趣谈,殊不知此五字之中又隐含了多少“不遇”的牢骚。

而“自封野翰林”的豪语若有“明暗两面”,则明的一面已充分显示高阳未能受封为“今之翰林”的感慨。在高阳的朋辈之间,不乏常听他提及“应某校某教授之请,至某系某研究所演讲”,颇有授业上庠之概。所谓“但愿有一天,我有足够的学养在中文系开这样一门课”不只是祈许之词,亦深含反讥之意。这与高阳过世前数年时时愤言“恨当今学术界无人堪当大任”之语映对,总成一叹。

至于暗的一面,我们不要忘记:前引龚定庵诗中的嘲诮,还有龚定庵其人的遭遇、性情与怀抱。龚氏由于书法不佳而不能厕身于一二甲进士之林,深为憾怅,于是勒令家中姬妾人人勤习书法,务使墨迹娟秀严整,待“士君子”之宾客来访时,常差遣这些侍妾奴婢以笔墨书字以窘之,如此调侃居心,与高阳让故事中的边配角色显扬腹笥,其实颇称异曲同工。我就亲闻一位历史系的名教授在一场酒宴上当着高阳的面开玩笑说:“我三十年寒窗所学,还不如你笔下一个丫鬟。”这也是高阳托言赞赏清高宗“看不起不读书的贵人”的自尊与自伤。

高阳自从《李娃》(1966年)、《风尘三侠》(1966年)、《荆轲》(1968年)之后,逐渐脱离了大量杂以纯就动作性情节或情感式描述为取向的“小说家本位”,从《大将曹彬》(1969年)起,他滂沛的“野翰林”自信自许促使(或加速说明)他解悟了历史小说写作者经由典故知识的累积力量取得正典(权势之另一层次)地位的能力。于是,他的小说人物(许多于“正史”亦斑斑可考)在大量广角方法的简赅综述之下各自分担了“次叙述者”的有力发言权,他们对话,并且在对话中制造更多的对话,“谈”之又“谈”,营造了另一种历史。这不正是小说“街谈巷议”的本质吗?无论“士君子”称许与否。

谈之又谈,众妙之门,这里面还有玄机。

基于对某一种巨大又神秘的力量之好奇,高阳总会不时地想要验证:有一种驱使人生、时局和世运的巨力,不断地催迫着世界前行,无人可以抗拒,也无人得以逃脱。但是就像着迷于星象之学的人,高阳往往也出于喜好惊奇、憬慕造化的心情,对于历史的发展,高阳还有一种探索并验证其神秘巧合的悬念。他执意要以抽丝剥茧的寻绎穷究去洞察历史推移的过程,之所以如此,简单地说,也还就是为了追踪自己那“一肚皮不合时宜”的牢骚有何来历以及如何确当。

另一方面,高阳又不甘于历史书写拘牵于正统史官“立足本朝”的诠释樊笼,并因之而放逐了大量“不合时宜”却可能“信而有征”的掌故材料,于是便借着小说而大事“重塑历史”。

当然,这两方面是动辄会出现矛盾的——一个浅而易见的质疑是:既然世事皆有其来历(掌故),而这来历又提供了世事发展、存在之正当性,则牢骚又何必有之?

我曾于一次“进城喝两杯”的场合里向高阳追问这一点,他微醺而愠,道:“那就不能谈了嘛!”我唯唯应之,心想:那也确实不能谈了。

高阳所关切的本非“诠释的循环”之类“狗咬尾巴团团转”的抽象高论,他毋宁先假设自己的牢骚既有来历,又因之而诚属确当,然后再钩稽文献、搜求坟典,为他所罗织的历史“拿捏”证据,所以高阳自成一派的“索隐”“考据”遂多见“发明”,而且难以置辩。

同类推荐
  • 掩不住的阳光

    掩不住的阳光

    这是一部纪实小说,真实展示了八十二年前中国红军北上先遣队诸位英烈的战斗事迹。打开书卷,方志敏、刘畴西、周群、曾山以及徐特立老人便从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栩栩如生而又真实自然地向我们展示了历史背后令人颤栗的真实……作者乔信明将军就是小说主人公赵天明的原型,郑镜清是曾如清的原型,赖如光、单志辉等,也可以在作品中找到他们的原型。这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历史画卷的真实再现。掩卷沉思,你会觉得,血写的历史比文学更有力量。
  • 活不明白

    活不明白

    本书以四个性格迥异的青年人的工作和爱情为主线,描绘了大学毕业生初涉社会的艰辛、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独立思考的精神面对世俗社会时的愤怒、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却无法把握。他们无所事事,喝酒、泡妞、浪迹社会、渴望工作,却不愿屈服于工作的刻板、教条;他们对未来不断抱以幻想,却在残酷的现实社会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他们热爱生活,拷问明天在哪里,然而却找不到答案所在;他们是迷茫的一代。主人公倪蒙在频繁更换工作中对未来和生活愈发不明白,同时,面对初恋女友和正在交往的女孩,他对爱情也愈发不明白。倪蒙在迷茫中跌跌撞撞,不知所措……
  • 九楼之下的城市

    九楼之下的城市

    九楼之下,城市的气息四处飘荡,拥挤的夜市里有各式香辣的小吃,各种奇异的服饰,堆满盗版的书籍和碟片。我有时独自一人穿过街市,看看那些雅致的茶具和古典的蜡染艺术品,从地摊上捎几本发黄的旧书回到九楼。当我打开那些旧书的时候,我就打开了这个城市。九楼实在是一个适宜的阅读角度,它让我在这个不高不低的空间思索,像一粒尘埃一样,上升,还是下沉?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诡案调查组3双鱼玉佩

    诡案调查组3双鱼玉佩

    我和许飞在一个特殊组织,组织里都是特殊学科的专家或天才,有会读心术的幻术师,也有通晓各种奇门异术的传人。我们的使命是破解涉及国家历史机密的案件。小组里的六个人因娄敬墓前神秘死亡事件被派往西安,可是任务还没开始就发生了很多离奇变故!许飞生死不明,小组中被传有代号为“毒药”的人背叛,部分组员彼此不知道身份,72小时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全体组员都会被清理。我们发觉自己处于一个极度陌生的城市,生死与共的伙伴可能是凶残非常的敌人,每一步都可能粉身碎骨。与此同时,我们身后有人以难以想象的极致骗局拉开一张巨大的网,西安的大雁塔,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历史上耳熟能详的未解之谜重新出现在我们视线前。随着对刘邦朝很多千古之谜的猜测和探险,我们惊讶的发现这张网的背后居然是刘邦。我们在探索的是被诅咒了的秘密,越是接近真相,就越危险……
热门推荐
  • 南烟缥缈传

    南烟缥缈传

    离蚺末年,分崩离析。离乾皇赵恒无暇朝政只顾享乐导致中原之内群雄并起。诸侯府内,有一少年缓缓出世……
  • 无影者

    无影者

    一个没有影子的人,一个想要找回自己影子的,一个黑暗中行走的人,一个想要回到光明世界的人。对的!他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人。这是一个只有死人才能够离开的地方,这也是一个只有死人才能够离开的组织。这就是“影”。他厌倦了相互的倾轧,相互算计,厌倦了阴谋诡计,当然他也厌倦了这个地方这群人。他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他的记忆中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暗算、陷害、刺杀。。。。。当然也那个属于自己的代号“鹰”。是的他是“鹰”,他能够鹰击长空,他也能够振翅扑杀,还能够不动如山。他能够狡邪入狐,也能够灵动入兔。他是矛盾的结合体,他认为自己应该是人。。但是他的同伴却说他是“鬼”。因此,他说他一定会是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探灵秘录

    探灵秘录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有时候照镜子会不会发现镜中的自己很陌生?明明一个从未见过的人第一次见面却那么熟悉,从来没做过的事感觉自己已经做了很多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仿佛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来过?说实话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但是有太多东西是无法解释的!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也只想要一个普通的人生,可是上天就是不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呵呵,我信命,但是,我,不认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人,我只要你!

    女人,我只要你!

    为了救弟弟的命,她把自己卖了!钱和权是万能的,而在寮城,月清玦就等于钱和权!这只是一场交易,交易之后就该钱银两讫,可为何他偏偏要抓着她不放?她逃,他追,她逃无可逃,最终还是坠入了他的无边情网还有,婚礼的殿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铜时代·万寿寺

    青铜时代·万寿寺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 半夜鬼来电

    半夜鬼来电

    满载厉鬼的公交车,恐怖的猫脸老太,午夜街头的死人供饭,追上门的红衣女鬼……接二连三的恐怖遭遇,只因为我收到一条从阴间发来的短信!
  • 自然奇观未解之谜

    自然奇观未解之谜

    本书为少年课外阅读,补充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少年阅读的关于科学奥秘的知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