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6000000017

第17章 以小见大,小公司同样能做成大生意

如果说把要做成大生意一定要大公司的话,那么,扎克伯格用他独有的经营手段否定了这个定律,在他的管理下,Facebook依旧保持了着小公司的优势:团队极具凝聚力,运作简单而有效率,不必像很多尾大不掉的公司一样看华尔街的脸色行事,扎克伯格用他的方式,让Facebook公司沿着小而精的方向顺利发展,谁说公司一定要做大并且上市募集资金?扎克伯格告诉年轻的创业者们,小有小的好处,小公司同样能做成大生意。

事实上,Facebook上市成为大公司是很多人的愿望。尤其是那些热衷于投资的人们都热切盼望Facebook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那一天,他们将会像少女追星般抢购Facebook股票。对于上市的问题,联想集团柳传志曾说:“在硅谷,每年都会有几百家企业挂牌上市,或者股票飙升,同时也有几百家企业垮下来。因为他们都是完全靠产品本身来决定企业的情况,产品好了就上去,产品被别人超过了就下来。”基于此,扎克伯格这位成熟创业者对于上市也非常谨慎。他不急于上市,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他知道facebook保持现有规模有很多好处,小公司的运营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大公司尾大不掉的弊端。他说:“我们最终会上市,因为这是我们对投资者和员工的承诺。”但他随后补充道:“我们肯定不急于上市。”

让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大,让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几乎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但是扎克伯格为何迟迟不采取行动呢?这还要从扎克伯格的对于网络的设想说起。在Facebook成立的早期,扎克伯格曾请一位画家画了一幅壁画,画中体现的是唤起孩子们用笔记本电脑接管世界的意识,扎克伯格更是心潮澎湃。于是,在会议结束的时候,他向空中挥舞拳头,带着员工们高呼“统治”。从此就奠定了他一定要让Facebook发展下去,成为互联网行业主导的信心。可见他的目标不是上市后大量募资,而是要以小见大,将facebook作为一个实现他宏伟梦想的平台。

因此,对于自己花尽心思培育起来的Facebook,扎克伯格自然会想要一直拥有对它的控制权。他很喜欢Facebook既享有私有性和控制权,又没有华尔街、季度财报和每日股价水平的约束。由于是私人性质的小公司,他可以保持自己的专注度,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史上最大的社交网络。扎克伯格对于上市有着比较前卫的看法。他与其他成功上市的前辈不同,他无需巨额现金来兴建工厂、铺设全球分销系统,甚至连大规模营销机制的建立都无需投入真金白银。“如果你不需要资本,那么你肩上的压力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上市的目的也会不一样。”扎克伯格这样认为。

可见,扎克伯格不是漠不关心,而是计划以小见大,并且早已为Facebook的发展精心打算好了。他不愿让自己团队的这项独特创造被众多的投资者“瓜分”,更不想让它受到上市后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束缚。因此,扎克伯格并不是忙于让Facebook上市的计划,而是经常与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和甲骨文总裁查尔斯·菲利浦斯这样的业界高管会面,认真学习如何运营独立公司。与此同时,扎克伯格还建立了一套双级投票制度,使之较少地暴露于公共股东的视线之内。当员工们开始渴望获得丰厚的回报时,他还为他们设计了一套不必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却依旧可以借助Facebook股票获利的方法,例如逐步增加私有股票交易量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和员工对IPO的要求。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延缓Facebook因为上市而造成的弊端出现。

一旦上市,Facebook变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公司,就会失去充分的私密性和控制力,而且要受制于华尔街以及每个季度的财报和公开市场每日的股价波动。一旦成为一家大公司,扎克伯格就不能继续集中精力创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社交网络,也不能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尽管投资者认为Facebook的上市将预示着硅谷IPO市场的复苏,但扎克伯格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按照他人的意愿行事。扎克伯格极力拥护着Facebook的健康成长,保护着自己的作品,这也意味着他要接受一种潜在的挑战:平衡公共所有权与他个人对创新和财务控制权之间的关系。

在让公司上市、把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之前,一定要想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不会迷茫,也才能避免落入上市的“泥潭”。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损失时才去想要弥补,才花费大代价去寻求“空降兵”的援助,但结果往往是于事无补。不只是在企业经营中,在普通的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像扎克伯格一样,在事前多发挥自己的眼力和能力,以力避可能出现的危机。

扎克伯格对于facebook变成大公司后的情形看得很透彻。对于Facebook而言,公司可以自由行事的奢侈可能是必须要牺牲的东西之一。他担心员工们不是把眼光放在长远的目标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一纸声明所带来的名誉上。对此,扎克伯格说:“很多公司可能会迫于公司压力而偏离原定路线,我不知道五年后我们会生产什么,甚至不知道三年后我们会生产什么。”因此,扎克伯格一直用各种方式来回避着公司上市的步伐,同时有意识放过了好几次获得巨大收益的机会,其中包括2006年雅虎提议用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微软提出的用80亿美元甚至更多收购公司的初步意向。

把自己的公司做成大公司,是很多中国企业家、创业者的梦想。但是,很多人都忘记以小见大的好处,大而不强是虚胖,虚胖的企业难以做强、做久。中国已有太多迅速膨胀,然后又迅速崩溃的例子,从早期的“三株”、“巨人”、“亚细亚□,到现在的“科利华”,大而不强虚胖的大公司在中国枚不胜数,即使很多尚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公司,如果仔细琢磨,根基也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随意做成大公司而根基不牢的企业是建立在沙漠上的高楼大厦,终将倾覆。

以小见大,小公司同样能够做成大生意,这是被无数商业实践反复证明的一个真理。小而精是基础,强是目的,没有小做不了大,做大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做大生意。因此,在新的竞争形势下,无论是初步创业的公司,还是已有一定规模的成熟创业公司,或是准备并购、组合、上市的公司精英,都必须懂得以小见大,以强为主,制定以小见大的长期发展战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公司实力才是根本,大公司不过是形式。只有懂得以小见大的企业才会真正做大。Facebook虽然只有百人创作团队,但是丝毫不影响它取得用户量过亿这样很多大公司都难以企及的成绩。小公司有很多大公司得不到的优势,因为大公司的扩张要受很多条件限制,比如公司人文环境、整体办公环境、公司整体规模、各个子公司经济情况,以及行业本身等因素的限制,但是小公司就相对灵活很多,一个以小见大的企业,必然会逐步发展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规模。这个规模可能很大,也可能不大,因为最合适的规模是由企业所在的行业性所决定的。

马克·扎克伯格在有机会借助上市扩大公司规模,成为一名全球年轻人中的首富时,他选择了保持公司现有规模,以小见大,将这个实现的机会延后。因为他还有梦想,他钟爱自己开创的Facebook,他坚信即使不借助上市的力量,不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以目前的小公司、小商品的模式,依然可以取得成功,甚至是更大的成功。执着的扎克伯格,试图用以小见大方式换得Facebook公司上市的最终命运,他的不走寻常路也证明着小公司同样可以做成大生意。

“青年创业路标”

一个创业者,无论处于什么境况下,都要明白自己的追求。倘若在行进的路上偏离了自己追求的方向,那么结果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扎克伯格认清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并且目标非常明确,他没有想着盲目的做大,而是保持着Facebook现有的这种灵活的小公司独有的运营模式,以小见大大获成功,这是一位杰出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特质。扎克伯格不断追求卓越,为了心中所想不断尝试,不断争取,这是一位勇敢的创业者需要掌握的本领。

同类推荐
  • 华夏商魂

    华夏商魂

    说史自省,读古明今。商帮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不仅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现代中国工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鉴古商经营之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解读中国经济历史。为了弘扬先人的创业精神、借鉴古商的经营之道、传承传统的中华文化、解读中国的经济历史,本书从中国春秋至清末的2500年历史、八个朝代、十大商帮中,精选了著名的大富商和理财家,用传记的形式,记述了他们的理财故事、做人之道、人生传奇。一部讲述中国商业,悠久灿烂与曲折辉煌的历史典籍,一幅展现中国商人,博大深厚与智勇坚毅的恢弘画卷。
  • 谷歌A计划:征战苹果、微软、Facebook

    谷歌A计划:征战苹果、微软、Facebook

    圣佩奇:谷歌,一台高效运转的聪明制造机,连续多年上榜《快公司》“全球最佳创新公司50”。要读懂现在的谷歌,就要从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开始担任CEO时说起。再造谷歌:这家(前身为谷歌)的新企业Alphabet依旧披着神秘面纱,但从它与微软、通用电气、Facebook等企业的相似之处,我们或可窥见面纱背后的真面目。独家探访谷歌X实验室:史上第一次,神秘的谷歌X实验室——专门炮制登月项目(moonshots)——敞开大门,揭秘新一代伟大技术革新背后的实验氛围和拥抱失败的态度。
  • 售楼王道

    售楼王道

    本书针对房地产销售员在售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境,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讲解了售楼人员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房地产销售程序和销售技巧。
  •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成功金版)》内容包括办公用品管理,办公设备管理、办公费用管理,印章、证照、文件资料、档案管理,会议、提案、行政事务、法务管理,员工考勤、出入、假务管理,员工出差管理,车辆管理,招待与接待管理,宿舍食堂管理,环境与安全管理等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多个行业的企业制度范例以及大量“拿来即用”的模板、量表。它将告诉你如何让繁杂的行政工作变得更有条理,让行政管理变得更有效率。
  • 创意英雄谱(第一季)

    创意英雄谱(第一季)

    第1季收录12个创意样板。这些创意英雄,皆因创意构建出自己的商业版图。因为创意,李东田创造了国人扮美品牌东田造型;童之磊将中文在线打造成数字出版领跑者;嘻哈包袱铺“掌柜”高晓攀引领相声新潮流;“剪刀手”魏楠开拓出电影预告片新天地;实景演出因梅帅元大放异彩;千年古琴因斫琴家王鹏再现神韵。因为创意,郭弈承让大师巨作飞进百姓家;神“雕”侠侣瞿广慈、向京把雕塑做成商业;设计师郭培让儿时梦想成真;王云飞创作出《快乐东西》等国产动画力作;贾伟以“上上之道”锁定设计中国风;《三国杀》被杜彬、黄恺玩成时尚。
热门推荐
  • 只因我爱你EXO

    只因我爱你EXO

    我知道你永远都看不到我,但我希望你永远明白我一直都会在你的身后徘徊着,哪怕你永远都不知道……——吴亦凡我愿陪你一起下地狱,无论多凶险,我都愿意……只是因为我爱你……——鹿晗我只要你平安无事就好……哪怕是用我的命来换,我都愿意……——张艺兴我只要你待在我身边,哪怕你认为我是恶魔还是要恨我,我要你……——吴世勋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太阳,哪怕你身边已经有了月亮,我也不曾离开过你……——朴灿烈我爱你,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都不曾改变过……——边伯贤
  • 鬼影迷踪之学校惊魂

    鬼影迷踪之学校惊魂

    故事的起源来自于一个没有星空的夜晚,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与林佳馨三人的争执中,钟雅玲的肚子撞到了桌脚,鲜血从她身下开始蔓延,由于害怕,林家馨等三人跑出了教室·······
  • 你我如若不见

    你我如若不见

    五年前,他们相爱,可是有一朝他却灭了她一族,他问:“溪儿,你还在恨我吗?”她说:“慕君年,灭门之仇,不共戴天,我与你不死不休。”
  • 愿你喜乐平安

    愿你喜乐平安

    到底是一场真实的噩梦?还是父母当年的死因另有隐情?世家继承人追名逐利,难道真的没有半点亲情可言么?权利,亲情,爱情,苏以安会如何抉择
  • 校草的专属萌丫头

    校草的专属萌丫头

    什么?开学第一天快要迟到,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竟然还被当成神经病被踢下车,踢下车还被突如其来的饮料瓶”爆头’士可杀不可辱........“没错,帅哥就是那里1.2.3。哐当一声奇袭成功。”某男气的快要吐血,最后望着那畏罪潜逃的身影缓缓说出了”别让我再见到你......微宝书友群:454031190使用书中任何一个角色名字皆可!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奋发图强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奋发图强

    奋发图强,就是要人振作精神,以求强盛。奋发图强的精神,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始终秉承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向前的血脉。翻开中国的历史,奋发图强的人物与那些生动感人的事迹扑面而来,如“好学不厌孔仲尼”、“而立年始读的张充”、“力求有为王安石”、“放眼世界的林则徐”等,他们身上那种特有的勤奋学习的精神,不甘人后的争先精神,勇于革新的求变精神,大胆接受西方先进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前瞻精神,是那样的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 异世武者为尊

    异世武者为尊

    被研究生堂哥坑了的刘朵朵,穿越到武者修炼的世界,她突然发现自己拥有枪械系统!“功法什么的,好看就可以呀!反正都是一颗子弹的事情”
  • 古今之似梦为梦

    古今之似梦为梦

    暮然回首,岁月温柔,最终她明白。如若,一场风花雪月可以感天动地,那么,蝶舞庄周,是否可以让泪水不再横流?如果一场轰轰烈烈可以让人肝肠寸断,那么,固守一池安恬,是否可以算做人生的一份收获?他说:“此生只为一人来。清风柳影前世缘,红尘一梦似雨烟,今生若得你相遇,宁负苍天不负奴。”
  • 蓝鲤梦缘

    蓝鲤梦缘

    女主,有些单纯,有些傻。男主,亦正亦邪,高冷男一枚。但是,你以为就是简单……?嘿嘿……“璃夏,我素你的小忘川呐?”这货,居然是穿越来的……萌呆呆又有些神经的狐妖,心机派的大小姐等等……命运的相交相遇,一切都是注定的……这份缘情,时间是一切的了断。
  • 剑江河畔的岁月

    剑江河畔的岁月

    如果那一年我不考进市里的重点高中,一定不会遇见王旋,故事也一定是其他的版本,或精彩,或平凡,但一定不会如这个故事这般平凡。可以说这个故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因为它太过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