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5100000006

第6章 时行感冒

时行感冒,古称时行伤寒,今名之曰流行性感冒(“流行”二字早见于《秦问·气交变大论》)。“时行”二字释义有三:一,“时”是指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行”是言气候失宜,引起疫毒的流行。可见时行感冒是以严密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本病是临床常见的外感传染性疾病,是由热疫、寒疫病毒侵入人体而致病。正如晋·葛洪所说:“总名伤寒,也俗因号为时行。”二,是指隋·巢元方对时行的解释,即其所言“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三,此病又一名“时行伤寒”,所谓时行者,即是时疫。时疫者,是谈传染之性。故《秦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又说:“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大疫至矣。”巢元方亦说:“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所谓天运失时,是指岁气变迁产生之候,即春应温而反寒,冬应寒而反温,疫邪丛生,易于本病流行。人在气交之中,疫气从呼吸道而入,人感之,轻者无不适之感,正气盛之使然,重则感而即病,病则正虚于内,不能抗邪外出。故呈现:发病急,短暂恶寒,头痛如破,颜面潮红,口鼻气热,憎寒壮热,乏力,全身酸痛,尺肤热,舌红,苔薄淡黄,脉浮数有力,也可有一过性有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症。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流行,以冬春二季为多,因“春有余寒,热疫易行;冬有烈风,寒疫易行”。轻则引起小的流行,重则引起大流行,其传播多沿铁路交通干线,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后散居。集体以厂矿、机关、学校等发病率最高。由于五运六气的变迁,每隔二三年本病便出现一个流行波。吴又可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便是此义。

本病虽较其他传染病危害浅,但在流行期间,秉承虽短,也能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一、病因病机

伤寒多从肌表玄府侵犯人体,以风寒为主,“风为百病之长,寒为百病之总”(《雪潭居医药》)。本病是以时疫为患,时疫者分为热疫、寒疫、燥疫、火疫、湿疫、暑疫,但本病是以热疫、寒疫侵为主,可见六淫之邪犯人必夹时疫病毒,正如清·徐延祚在其《医医琐言》中所论“六淫之邪无毒不犯人”。时疫多从呼吸道而入,其邪所客,始于卫气,卫气为邪所束,不能御邪于外,遂由气道侵伤于肺,由肺之络脉波及于胃(“胃者卫之源”《卫生宝鉴》),重则由荣及血,荣卫失调,不能拒邪,由血道伤于神明。神明者,脑髓也。病邪伤及人体,能否发病,取决于正气之盛衰,疫毒之多寡和毒气之强弱。

若机体“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病始于卫,卫为气之标,其性热,热为阳,由气道、营卫之路布散于表温分肉,肥腠理,以行卫外之功。邪气内侵,卫气与之分争,争则卫郁气结,而生憎寒壮热,颜面潮红,口鼻气热,全身酸痛。

若病邪盛,卫气弱者,不能托邪外出,则邪必犯于肺,之所以犯肺,是由“卫气之道”(《灵枢·营卫生会篇》)犯肺,肺主气属卫,肺伤则肺气愤郁,肃降无权,治节失常致使清气不得入,浊气不得出,肺气焦满,络脉受伤,症见高热,喘咳,胸闷,血痰,口唇青紫等。

也有正衰邪盛,不经肺卫,直犯营血者,营为血之徒,血为营之本,为心所主。因此邪犯营血,必然内传心包。心包为神明所司,故心包受邪,必波及神明,导致脑髓窍络不利,症见:头痛如裂,神志模糊,高热不退,谵语狂躁,惊厥之候。

更有中焦气化不利,病邪上受,直趋中道(中道者,脾胃也),伏于膜原者。脾胃与膜相连,内则脾胃受损,运化失调,肠胃为邪毒所扰,扰于胃者,其气上逆,故有恶心呕吐,扰于肠者,受盛失职,传导不利,腹痛、腹泻。外则卫气受困,腠理不开,正邪分争,热淫之气浮越于表,故有发热恶寒之症。

总之,时疫病毒之邪,侵犯人体,途径有三:一是邪由上受,侵卫犯肺;二是直犯营血,逆传心包,神明受累,脑髓不利,机窍受阻;三是邪虽由上受,但直趋中道,伏于膜原,内则脾胃呆滞,外则卫气受困。发病与否,决定于正邪分争的结果。

二、辨证论治

本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是:既伤卫又伤气,也能伤肺,更能波及于神明,扰乱于肠胃。因此,必以表卫受束,热毒闭肺,逆传心包,扰乱肠胃为其辨证准绳。伤寒是由风寒之邪,由表入里,故应以辛温解表为主。然本病之时疫病毒,即犯卫又犯气,肺胃并犯,故在病理上,既有表阳被郁,又有毒热内炽。火热自内出,经气先虚,虽汗多不解。所以治法上,不能单纯解表,也不能单纯清里,初则必以表里通解为法;邪气内陷者,必以清热解毒为主,以缩短其病程,促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营卫得清,邪不传中,是为善法。

1. 表卫证

主证:微恶风寒,壮热,腰背四肢酸楚,口微渴,面红目赤,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有力。

治法:表里双解。

方药:表里通解散

白僵蚕、蝉蜕、大青叶、薄荷叶、防风、荆芥穗、金银花、连翘、生石膏、金荞麦、大力子、金莲花,水煎服。

药用僵蚕之味,辛苦气薄,清热解郁,能除一切怫郁之疫邪;蝉蜕一味用其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以导热邪由表而解。佐以薄荷、荆芥穗、防风之辛,搜出外在之邪,使其不留于表。生石膏甘寒清热之品,其寒能清热降火,辛能发汗解肌,使毒从外解。然大青叶、金银花、连翘,善治疫毒,使表里透解,热解毒去。伍用金荞麦、金莲花(金荞麦,又名金锁银开,亦称野荞麦,古代本草记载甚少,清代赵学敏学习民间草医的经验将其载入《本草纲目拾遗》中,谓“俗用治一切喉症”,并引孙玉庭云:“其根专治喉闭,故得此名。喉风喉毒,用醋磨漱喉,涎痰去而喉闭自开矣。”当代中医学家耿鉴庭家传喉科,言“先辈向草医学得,用治急性喉症,确能开关,有起死回生之功”),其味酸、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咽利喉,而使肺卫得伸,邪去正安。金莲花“味滑苦,性寒,善清上焦热疫之毒,故用治咽喉肿痛有良效。

总之,本方之功,在于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外通毛窍,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利。

2. 毒郁腠理证

主证:壮热不退,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耳聋,目赤,或呕吐,或口渴,大便燥结,或胸胁溅溅汗出,舌红赤,苔薄苦。

治法:辛凉和解。

方药:增损大柴胡汤

柴胡,薄荷、陈皮、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白芍、枳实、大黄、广姜黄、白僵蚕、全蝉蜕、生姜。水煎去渣入冷黄酒30g,蜜15g,和匀冷服。

药用柴胡、黄芩、白芍、薄荷、僵蚕、蝉蜕,辛甘而苦,以开腠理,和解少阳,去怫郁之热。用黄柏、黄连、栀子,清热解毒除烦。大黄、姜黄、枳实,通宣腑气,以涤热邪。用陈皮、生姜,和中降逆止呕。

总之,本方既能开发腠理,又能适宜腑气,外邪得解,内热得出。

3. 热毒闭肺证

主治:突然高热不退,胸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血痰。口渴,口唇紫黯,烦躁,溲黄赤而短,舌深红,苔黄而干,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方药:加味神犀汤

犀角、双花、连翘、杏仁、紫草、桔梗、大青叶、黄芩、生石膏、枳实、羚羊角。水煎服。

方用羚羊角、紫草,清热解毒,通利九窍,以除疫病之邪。选用双花、连翘、大青叶、黄芩、生石膏大队泄热解毒之剂,以护肺津。桔梗、枳实,宣肺降逆而平喘。

总之,本方是泄热解毒以清上,降逆平喘而有镇解之功。

4. 热陷心包证

主证:持续性高热,剧烈头痛,神昏谵语,循衣摸床,烦躁不安,惊厥抽搐,小便赤涩,舌红赤,苔黄厚而干,脉洪数。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

治法:开窍通络,解毒泄火。

方药:玳瑁郁金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生玳瑁、生山栀、细木通、淡竹沥、广郁金、青连翘、粉丹皮、生姜汁、鲜石菖蒲汁、紫金片、野菰根、鲜竹叶、灯心,水煎服。

药用玳瑁、郁金、紫金片,通窍开郁,泄热解毒,连翘、木通、山栀子、野菰根,直达包络,诱导热毒层层下行,由小便而去;佐以丹皮之辛窜,善清络热以散火;使以姜、沥、石菖蒲汁,辛润流利,善利络痰,配以竹叶、灯心;轻清透络。

总之,本方妙在促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即弥漫脑髓之邪一举而清之,为开窍透络之良剂。

若神识狂乱不安,壮热烦渴,必配以牛黄安宫丸治之。

5. 热犯膜原证

主证:发热,或微恶风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少色黄,舌淡红,脉浮滑而数。

治法:清热和胃,行气解毒。

方药:达原饮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水煎服。

药用槟榔、厚朴、草果,行气散满导滞,共除秽浊疫毒,以调整肠胃之功;黄芩、厚朴相伍,开郁泄热解毒;芍药、甘草、知母,调中和血,使其燥而不烈,以护津液。

总之,本方能舒达膜原,调整肠胃,泄热调中。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依据:一是流行季节;二是接触史;三是起病急,憎寒壮热,口鼻气热,颜面潮红,头痛如破,四肢关节酸痛,全身乏力,尺肤热,左脉盛于右等典型症状。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 伤风

咳嗽、鼻塞、流涕、喷嚏、头晕痛,喉痒为主,但全身症状轻或无。

2. 暑风

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发热头痛剧烈,恶心呕吐、项背强直,甚则神志不清,角弓反张,多见于晚夏深秋。

3. 春温

头痛身痛,无汗恶寒,发热目赤,口渴舌白,脉浮数。多见于春季。

4. 冬温

头痛无汗,恶寒发热,口渴鼻干,脉浮。多见于冬季。

5. 伤寒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无汗。

四、临床权变

(1)本病在治疗过程中,多因久有肺热之疾或有心脏之患,由于肺气受伤,肺络瘀滞,卫气不得循行于外;或心气受损,营血内瘀,正不得胜邪,造成时疫病毒内犯于肺,肺气闭塞,肺血瘀结,再呈现肺热之疾。临床上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气急,阵咳或咯血,颜面红赤,口唇紫绀,舌赤,苔黄,脉数疾。法宜:宣肺解毒,通经透络。药用:羚羊角、金荞麦、桔梗、金银花、连翘、赤芍、人中黄、丹皮、生地,水煎服。同时送服牛黄安宫丸或紫雪散,也可送服紫金散。症兼便秘者,加大黄、风化硝,以通便泄热,宣通肺气;症兼心衰者,药用:炮附子、炮姜、葱白、人工牛黄、童便,水煎服。同时送服琥珀粉、羚羊角粉;下肢浮肿者,是因缠络,毛脉瘀滞不通,宜加用通脉利水药,如丝瓜络、金星草、防己、柴胡、泽泻、地龙之类。

(2)也有病将愈之时,因外在卫气未复,营气未通,里邪未解,招引时行病毒,侵犯肌腠,肌腠者,卫气通行之处,由于卫气郁结不伸,营气与卫气不和,病毒与营气相结,陷于腠理,而发蛇缠疮亦称火赤疮(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法宜:清热解毒,透络达原。必须内外合治,是为正治之法。内治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草、天葵子,水煎服。外用药:马兰叶、木芙蓉叶,共为细面,兑入少许冰片、雄黄,以蜂蜜调和敷于患处。

(3)时疫病毒,由于治疗不当,引邪内陷脾胃,导致脾不升,胃不降,胃气上逆。症见:恶心呕吐者。药用:藿香梗、制苍术、姜厚朴、陈皮、半夏曲、白蔻、旋覆花、淡竹茹、制枇杷叶,水煎服。

(4)症见暴喘者,急用五虎汤(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茶叶)水煎,送服一捻金,其病可痊。

五、预防

本病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即《内经》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其具体方法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防病能力,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减少发病诱因。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正如王孟英所说:“人烟稠密之区,疫疠时行者,以地气即热,秽气亦盛也。故住房不论大小,必要开爽通气,扫除洁净,庶清气徐来,疫气自然消散。”《湿温时疫治疗法》亦说:“衣被宜洁净也,洁净为各病所不可缺少之条件。”更要宣传防疫知识,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以及对公共娱乐场所加强管理,减少活动。在药物预防方面:可用贯众、板蓝根、大青叶水煎服,或投给紫金锭,或用大蒜汁滴鼻等。

§§路志正

路老幼承家学,渊源深厚。1934年正式入伯父创办的医校学习,并拜山西盐城名医孟正已先生为师,研究经典,博览群书,随师临症,积累经验。后悬壶乡里,学验渐丰,医名大噪。解放后就职于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1953年任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与董德懋先生等一起创办《北京中医》(《中医杂志》前身),现仍为《北京中医》名誉主编。

1973年路老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工作。1981年和赵金铎等先生一道,组建了广安门医院内科研究室,任副主任。1984年在内三科从事心肺疾病,急症,胸痹心痛,风湿病等的临床研究,并一直坚持临床工作,行医已逾六十余载。

先生精通中医经典,学术上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擅长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外科亦很有造诣。对疑难病症,主张溯本求源,综合治疗。他主持的“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他十分注重临床经验的整理提高和理论著述,主编的著作有:《中医内科急症》《路志正医林集腋》《痹病论治学》《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等,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为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的提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路老非常重视中医学术的发展及国际交流。曾先后到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法国、美国、摩纳哥、瑞士和我国台湾、澳门、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及诊疗工作,增进了友谊,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

路老是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医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他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第四届顾问,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委员会委员、顾问,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顾问,北京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等多种学术和社会职务。

同类推荐
  • 新版人体使用手册(健康生活一点通系列)

    新版人体使用手册(健康生活一点通系列)

    《新版人体使用手册》如同一位健康的向导,引领您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和它们的运转情况,将会使您对身体各项器官的认识得到全面的提升。您会发现疾病是如何开始的,它们是如何影响到您的身体,您还会从中获知如何预防和击败那些影响你生活质量的不良因素,教您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并学会科学地维护它。总之,《新版人体使用手册》为您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全面的健康计划,它能告诉您改变您生活的方法,并祛除那些让您烦恼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 生活必备丛书——肥胖病饮食与防治

    生活必备丛书——肥胖病饮食与防治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包括医疗常识、中医中药、营养保健、健康自助、常见病防治、现代病防治、急救护理等内容,突出了常见病和现代病的防治,特别又是现代富贵病、现代生活病、现代流行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现代一般家庭和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用于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 越老越健康

    越老越健康

    本书综合老年人及其家人对健康知识的基本需求,从运动锻炼、科学饮食、生活起居、疾病防治、养生保健、良好心态、良好环境这八个方面,为老年朋友讲述如何养成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不上火的生活

    不上火的生活

    中国字中“病”字的结构,清楚地昭示了“上火”是人类难以逃脱的宿命一“病”字下的“丙”字,在天干中和“火”、“心”相对应。选择与火相对的丙,而不是与木相对应的甲或者乙,在文字中图解疾病,可见古人眼中的病大多与上火难脱干系,疾病是各种原因“引火烧身”的结果……
  • 吃对才健康

    吃对才健康

    本书分为七大板块,以全新的视角了解元素理论、元素知识、疾病与元素的关系、食物中的元素平衡、元素平衡可延缓衰老问题、元素平衡的瘦身方法以及为每个人打造的元素平衡的营养套餐等。
热门推荐
  • 傻妃不好惹

    傻妃不好惹

    她,素手翻云,一生一世只求一双人,苦熬一生成他皇位。却不料夫君心有她人,断她骨肉,废她筋骨,削为人彘,死而不僵。她,相府嫡女,天生痴傻,遭人恶手,一朝拖到乱葬岗活埋。当她重生为她,绝色倾城,睥睨天下。
  • 千年情轮回再续

    千年情轮回再续

    千年之后,轮回转世,你在哪里。“哎,像我这样的女孩,做的了饭,开的了车,赚的了钱,有时还能修的了简单的水电,你说为什么没人喜欢我呢”。“你要做一个披荆斩棘无所不能的女英雄直到遇见一个能托付终身的人再做一个一个连瓶盖也拧不开的小公主”
  • 恋爱①号计划

    恋爱①号计划

    “谁家的,这只丑小鸭!”那日盛大宴会,她承受着每个人的嘲笑,双瞳剪水,如一只倔强的小猫,他一身高贵西装如天神般降临现场,霸道而张狂,长腿一把踢碎做工精致的椅子,傲视全场“我家的,有意见?”他是最高贵的少爷,她是卑微的养女,但他却赋予了她至高无上的宠爱与荣耀!当大少爷赖上了小养女,究竟是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还是大灰狼吃掉小白兔的故事?
  • 堕落蝶刹

    堕落蝶刹

    花开花落花成空,缘聚缘散缘以终,任桃花更经细雨,亦不愿寒夜来风,花落红,风尘中,寂夜划过葬花冢,闲庭漫步香溢浓,一屡忧愁上心瞳,风云动,天作弄。
  • 轻若鸿羽,荏苒如初

    轻若鸿羽,荏苒如初

    鸿羽太轻,无法承受生命的重量;时光荏苒,是否初心不变?她无心、无情,唯独在面对他时,意乱而心慌;他冷漠、嗜血,唯一的温暖,只是留与她;韶华流逝,谁还在等待着谁;时光尽头,还有谁是谁的谁。。。。。。
  • 净土之痞子传说

    净土之痞子传说

    望月之滨有海名瀚海,北方有冰原,萧山易水出焉,幻兽居于此。南方多丘陵,人妖杂处,共生于望月之陆。魔族,妖族,兽族,海族,人类皆存。兽族汹汹,妖族暗暗,魔族厉兵,唯一的目的就是蚕食人族居住之地,而人族永远都少不了无休止的内斗……
  • 童言夕语

    童言夕语

    有过青春必定会有过伤痛那些年无知的你们曾错过多少如今是否还能够挽回?她爱他能包容他做的一切之中包括他不爱她她本以为付出就会有回报可是到最后只有绝望离开待她重新开始遗忘他时他牵住她的手告诉她你的付出怎不会有回报剧情虐恋结局完美新手作者多多捧场
  • 执掌大明

    执掌大明

    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大明,看他如何从一个弱不禁风的公子哥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将整个历史改写!
  • 十面猫伏

    十面猫伏

    芸芸沧海,其雾渺渺。三界众生,吾乃猫妖!都说猫有九命,不信?我便试试能不能先玩死个几条命。莫要慌,浮光道士,小妖为你献舞高唱。来来来,苍月妖王,小妖为你捶背揉腰.心惊跳,天帝陛下,小妖为你铺被逗笑。长夜漫漫,对酒当歌,且听本妖为你们奏上一曲十面猫伏!
  • 上古萌兽驾到

    上古萌兽驾到

    作为一只得到天地眷顾因混沌之气而被创造出的小白泽,小白婳表示自己很懵懂。她才诞生不久,尚未化形,且,身边总有一只妹控大白泽在守着。随着逐渐成长,小白婳遇见了许多人和事,经历了数个时代的变迁,而白泽一直在她的身边陪伴着。盘古、伏羲、女娲。青丘九尾玖娣,鲲鹏、五爪金龙金桐,随着一位位上古洪荒众神的消散和隐归,小白婳与哥哥白泽又该何去何从?放心吧,轻松宠文,绝不虐。作者玻璃心,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