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3400000017

第17章 诏书传到了成都 (1)

铁路国有的消息虽说早已有传闻,但是当诏书真正传到成都时,四川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里的那些立宪派头面人物,反倒没一个人吱声。在清政府忽然变脸的第一政策面前,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第三天,位于成都岳府街的川汉铁路总公司召集了一个股东临时会议,时任劝业道的周善培,是修铁路的主管部门领导,应邀参加。据周在《辛亥四川争路亲历记》一书中说:到会的各方代表有两三百人,铁路公司总理曾培宣读了上谕后,请大家讨论发言,当时的观点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四川商办铁路已久,人才财力耗费不少,政府忽然变脸,对四川究竟有何利弊尚不可知,不能轻易表态赞同;另一派认为,川汉铁路修了两年,效果甚微,只怕30年也修不成功,加之铜元局借款、上海施典章倒账亏损,照这样子下去,钱用光了铁路却毫无踪影,不如让政府收归国有,既可减少川人负担,又有希望修成铁路。

次日,四川总督府正好召开各司道官员会议,周善培将前一天铁路公司的会议情况作了汇报。此时的四川官场高层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走马灯似的换了几轮官员——1907年3月,锡良奉旨调任云贵总督,四川总督由赵尔巽接任;1911年3月,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四川总督暂由四川藩台王人文代理。

王人文(1863~1941),云南大理人,白族,在贵州、广东、陕西等地做官20余年,仕途生涯从小县官做起,一步步爬到代理四川总督位置。出任四川布政使不久,原川督赵尔巽调任东三省总督,川督由王人文代理。满以为代理只是过渡,王人文咬咬牙花了很大一笔银子,期待转正,不料三个多月后,朝廷的人事任命名单发下,却没有他的份。赵尔巽食言,将四川总督的位置给了他的胞弟——原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而王则被派往接替赵尔丰的位置。对此安排,王人文极为不满,言谈举止不免有所流露。酒酣耳热之际,常发牢骚:“两宫辞世,丧服初满,即以巨款制戏服,以官职为市场,国事不纲,于斯极矣!”对身边三两知己,则把话说得更加透彻:“一大把年纪了,还被派往边陲蛮荒之地,以素昧边事者办理边事,岂有不凿枘(格格不入)者乎?”

那天王人文召集的司道会议上,各司道台官员态度也有不同。周善培心系新政,有意维护立宪派,屁股坐在铁路公司一边,倾向性比较明显,声调不高却很有穿透力。他说:“铁路收归国有,臣不胜欢幸,以为天佑中国。岂料又听到邮传部向洋人借款的消息,臣反复思量,不觉战栗。怕的是一借外款,则必有抵押,必受监督,中国修铁路却受外国制约,川人无不忧心如焚。”

周善培话音刚落,藩司尹良开口了:“上谕叫办的事,我们做臣子的只管去照办就是了,何来那么多啰嗦话!”尹良的怒容写在脸上,刺得周善培很不舒服,于是绵里藏针地说道:“虽说是照办,却有一点不能不提,就是宪法问题。钦定资政院章程定明:对外缔结条约要交资政院通过;又钦定各省咨议局章程定明:本省权利兴废事件要交咨议局通过。眼下两项手续均未完备,借款就已经签字,商办铁路收归为国有,恐怕还有波折。”尹良长着一颗唯马首是瞻的脑袋,凡是上头的指示一律照办,哪里去想过这些复杂的法律法规,听周善培说得头头是道,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反驳,咕噜道:“这些北京一定考虑过了,不需要我们操心。”

在场的提学司、提法司、巡警道等一干司道官员,都是在官场中久经历练之人,谁也不轻易发表意见,眼睛朝代理川督王人文这边看。王人文面带忧色,不时地叹气:“此事怕有麻烦,我们慢慢看吧。”这种模棱两可的表态,说了等于没说。这也怪不得王人文,从内心里说,王人文赞同周善培的讲话,他肚子里憋着一股对清廷的怨气,只是人在官场,有些话不方便直说。何况王人文知道,藩司尹良并非等闲之辈,此人官场上有背景,是前任四川总督赵尔巽的表侄,又与铁路大臣端方有亲戚关系,尹良有这么硬的政治靠山,王人文得罪不起。后来的事实证明:尹良对王人文暗中不满已久,他向赵尔丰告密,诋毁王人文袒护保路绅商,并迭电北京方面,致使清廷对王不再信任。这是后话,以后还会提到这个人。

再说一个人叫彭兰村,号树棻,四川双流人,早年曾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安徽任候补知县,1905年回家乡双流创办学堂,后因学款不济而停办,彭兰村也辞职到了成都,入四川咨议局,被选为川汉铁路公司主席董事。据彭在《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中讲述:铁路国有的上谕发布后四五天,王人文曾亲赴岳府街造访,与铁路公司主席董事彭兰村、副主席董事都永和、公司总理曾培等负责人商谈征求意见,彭、都、曾等人一筹莫展,也拿不出什么办法,王人文又邀约铁路公司诸要员一起前往四川咨议局,会晤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意欲商议出一条良好的对策。

蒲殿俊建言:“铁路公司有股本、股权关系,非另行开会不能解决,咨议局只能纠举其违背法律手续。为公司计,莫若先号召旅省各州县人士聚众研究,咨议局亦可加入,在民众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召集临时股东会议决。”王人文扭头问副议长罗纶有何意见,罗纶表示赞同。

四川咨议局成立于1909年10月,地方各省成立咨议局,是清廷应时局变化而预备立宪的重要步骤之一。咨议局成立前夕,蒲殿俊已从日本留学回国,在京城任法部主事,因久有文名,又通晓新政,为川人所推崇,省城各方纷纷函电邀其返川主持大局。在川省咨议局成立大会上,蒲殿俊以高票当选。依照章程,咨议局的职权包括议决本省兴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等,川省咨议局成立后,立宪派人凭借咨议局的合法地位,在当时成为一种显著的政治力量。

王人文当然知道这股政治力量的重要性,他之所以来和蒲殿俊等人商议,除了隐形发泄对清廷的积怨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何尝不是也想借助这股政治力量,为自己在官场上呼风唤雨增添几枚筹码?

对蒲殿俊的建言,王人文没有明确表态。不表态就是默认,也可理解为纵容,这之后成都绅商、学生纷纷组织起若干个“同志会”,对铁路国有进行研究,这些“同志会”虽然还不像后来的“保路同志会”那么激烈,却是保路运动的萌芽。为了使这些讨论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四川绅商创办了若干白话报刊,如蒲殿俊、邓孝可主笔的《蜀报》,池汝谦主编的《西顾报》,江叙伦主编的《白话报》,以及《启智画报》、《保路同志会报告》、《四川独立新报》、《蜀江报》、《大岷报》、《益风报》、《寰一报》、《四川公报》等数十种。

一个封闭专制的国度,凡事一放任研究就可能出问题,晚清这个腐朽的政权本来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开启民智,形同掘墓。如果把推倒满清比喻为拔大树的话,清廷内部的许多开明官员此时也无形中站到了拔大树的队伍中,从中央到地方,上下一起用力,左右反复摇晃,这棵大树再也没有不被拔掉的道理。清廷垮台后,《清史稿》称王人文为清朝“罪臣”,虽然当“罪臣”并非王的本意,但不能说没有道理,王人文当时的放任、袒护甚至纵容,客观上确实帮了清廷对立派的大忙,大大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

保路暗潮已汹涌

风起于青萍之末,成都的大街小巷,已是暗潮汹涌。各团体、各学校到处都在开会,研究铁路国有和借款合同,社会上充满了不满和抗议之声。

1911年5月28日,川汉铁路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紧急商讨对策。到会股东722人,其中立宪派人及其支持者占多数,也有少数同盟会员参加。这次临时股东大会是保路运动升级的一个转折点,铁路公司大厅中间搭起了一个又高又大的讲演台,签到处的长条桌旁,挤满了前来参加会议的人,交通一度为之阻塞。开会的时间到了,公司主席董事彭兰村站起来首先发言:“此次铁路收归国有,系属非常变局,各位股东谅已明晓洞鉴。”一番开门见山的话语之后,彭直奔主题:“按照公司惯例,还须有两个多月才开股东会,惟届期尚远,眼下情形又刻不容缓,因此请各位来商议,望大家指示方略。”

接下来有都永和、邓孝可、龙鸣剑、龚焕辰、张森楷等股东发言,人心惨痛,议论纷纷,多数股东赞成铁路收归国有,但必须无条件偿还路款;也有少数股东坚持不承认清廷接收川汉铁路。

针对清廷在铁路问题上的大变脸,会议决定了一条应急措施:在川人中选派口齿伶俐者充当联络员,赴京、沪、鄂、湘、粤以及四川省内各州县去游说宣传,争取最广泛的社会同情和支持。

会议进行到中途,忽然有人大声喊:“合同书到了——”

同类推荐
  • 曲线夺江山

    曲线夺江山

    本是太子,却接到赐死诏书,投河自尽。不想被异国人士救起。实际上是被同名现代人穿越而活。那么他夺回本来属于他的江山吗?
  • 中国帝王谱

    中国帝王谱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从中国各朝代、古代西域及古代中北亚进行了归类录入。记时以公历为主,有些重要时间,夏历年底与公历跨两个公历年时,则将公历与夏历同时记入。另外,神话与传说虽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因已融入“文化”之中,且大多神话与传说都是朦胧而美丽的,不能因其不真实而否定和抹杀其历史作用和史学价值,因此本书亦将其按原样录入。
  • 惊梦2000

    惊梦2000

    大汉辉煌盛世的背后是血战累累的白骨,刘彻乃赤彘下凡,宫廷争位血雨腥风,雄才大略,打下万里如画江山。公主阳信非史所言,与男主角古今合资,痴爱缠绵。卫青本是29军大刀队的排长,大刀横扫,匈奴尽伏!最不思议的是——汉景帝,居然是某地委书记误穿西汉!被某新型导弹因失误发射到西汉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赵子谦,就因说了一个手机段子,被阳信公主闪电般的搞成了情夫,在他时时刻刻想回到自己的时代的时候,遇见了在他之前穿越过来的29军大刀敢死队的排长。当他以为历史还是原来的历史的时候,汉景帝——一个老牌穿越者却交给他一项任务。从此,发生了一系列荒唐的稀里花啦的事情......
  • 赵书

    赵书

    藩王林立,帝国飘摇。先皇驾崩之后,新君即位,励精图治,令大赵中兴有望,却终难逃一场靖难。靖难成功的大业帝文陵,究竟能将大赵带向何方呢?从夷十族的灾难中逃脱的孩子,又将带来怎样的故事呢?忠与奸,谋与战,江湖与朝堂,世外与人间。一部酣畅淋漓的大赵史书。
  • 九鼎争鸣

    九鼎争鸣

    战鼓的声响传来,各代王朝重现在天空之下。大风.大风。秦军万箭齐射。战,战,战。唐军陌刀军缓步前进。杀,杀,杀。明军走进战场。死去的战士重现人间,各代名将重临疆场。现代人,该何去何从。成为奴隶,还是勇敢的前进。
热门推荐
  • 喀什的魅惑

    喀什的魅惑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基于自有的“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大规模信息采集、非参与式观察、海外问卷调查、远程访谈等调查方法,将学理剖析、比较研究、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分布式数据挖掘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研究架构和整体性认识。
  • 茫茫成仙

    茫茫成仙

    李青茫昨夜宿醉,一觉醒来却莫名的穿到了一个小妖身上在这个以红绿蓝三色灵魂为修仙基础的灵州大地看吃货李青茫带领呆萌小狐狸如何玩转修仙界!“嗷嗷!~”
  • 结发

    结发

    那年,巩杰修带着心爱的她,虔诚地跪在月老神像前,不顾家人反对,他们许下一生的承诺;他将自己的发和她的发密密地缠在一起,系上红线,这辈子,他只认定蓝织宁是他的结发妻,而他,也会是她唯一的丈夫,两人说好了,要至法院公证结婚,身分证上的配偶栏,他们只愿印下彼此的名,可天亮后,迎接他的仅剩失了温的床、孤单的戒指……不,还有一张伤人至深、让他揉了又珍藏的短笺。简单的几句话,就要他彻底拔除根深柢固的爱;因为想走一条平静的路,所以要他当作从没遇见过她?七年的感情啊,她怎能如此狠心地弃他而去、要他忘记?不,他不若她的无情,他办不到,如何都办不到!即便得翻遍全世界,他都誓言找出失了踪迹的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哐当哐当

    哐当哐当

    回忆过往,从开始到现在。只有知道过往才能走出未来!
  •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中国梦》主要选取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进行梳理。全书共二十章,前十七章回顾和审视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过程,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确立了目标,后三章展望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出版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帮助。
  • 空寂雪

    空寂雪

    六岁那年,我们彼此相遇,你将那朵花的名字告诉我。十七岁,我忘记了你,但我们却仍然记得勿忘我的名字。十八岁,你将我伤害的遍体鳞伤,你却没有一丝愧疚。二十岁,我以为抓住了那只蝉就以为能抓住夏天,抓住你。二十一岁,世界以痛吻我,却也将你还给我。所有的青春只等你打开……永恒复视。我是否该感谢你又回到我身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2007年,百家讲坛年度主讲人王立群,一位研读《史记》四十年的学者,将从一代帝王汉武帝入手,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帝王本纪、王侯世家、将相列传、布衣游侠,人物群像奔来眼底;国运兴衰、王朝更替、事件始末、命运浮沉,沧桑往事涌上心头。
  • 吞天血狼

    吞天血狼

    一次出行,他离奇穿越,突兀眼前出现一个神秘狼图腾,这预示着什么,一段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