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3100000024

第24章 捐出十分之一的收入——犹太人论奉献 (2)

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是一家热衷于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名公司,这家公司是美国500家大公司之一,是生产“世界销量第一”的“万宝路”香烟和食品、饮料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纽约,生意遍及五大洲,每年的营业额超过百亿美元,他们雇的员工多达114000人。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把赞助作为在长期以来的一种有效的推销术,它每年都制订赞助计划,拨出大量财力和人力支持世界各国的一些文化事业活动。它所赞助的范围很广,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这个以生产香烟和食品的公司每年都要花上千万美元的巨款去赞助一些与本公司经营的产品毫不相干的事情,眼光短浅的人认为这是白费钱或愚蠢之举,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哈米什?马克斯韦尔却认为:“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像其他公司一样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和就业机会,向政府纳税,为股东增加利润外,我们还懂得社会的其他需要。为此,我们准备履行和我们公司地位相适应的义务,为社会福利做出贡献。”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商业的繁荣。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参与社会发展比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更为重要。作为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人,我们一直在探索创造性思想。我们想通过我们作为法人团体的努力使这种探索方式生动、活泼一些。这样使我们的雇员们意识到他们都是在一个有促进力的环境里工作,还可以使他们以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其他人都以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合作为荣。”

这个公司就是通过把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联系起来,通过赞助文化事业密切了公司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和知名度,反过来又促进本公司的产品销售。事实证明确实起到了这两方面的作用。如“万宝路”香烟在泰国市场原来是没有销路的,自从它赞助了“大都会环球歌剧使者”在泰国和东南亚巡回演出以后,逐渐就打开了这个国家的市场,这真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了。

就像上面讲述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犹太商人如此乐善好施,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意经。他们大量的捐资为所在地兴办公益事业,会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对开展各种经营十分有利。有些犹太富商由于对所在国的公益事业有重大义举,获得了国王的封爵,如罗斯查尔德家族有人被英王授予勋爵爵位。有些犹太商人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赚钱的路子得到拓宽。

犹太商人明白这个道理,在一切经营活动中,与人为善,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也是致富的秘诀。不失为一种生存立足策略,这也是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

替别人着想,就是替自己着想

能否“替别人着想”,经常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马路上有一块石头,肯替别人着想,就会随手将它拿到一边,免得行人被绊,或汽车碰到时伤人。进出玻璃弹簧门,在推门之后,看看后面有无人跟进,如有,则挡一挡门,免得后来人被撞。坐电梯时,挡住门,等等后上的人……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往往从这些小事,能看出你是否肯替别人着想。

美国著名的舞蹈家邓肯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深刻:“一个被人称为自私自利的人,并非只因为他寻找自己的利益,而在于他经常忽视别人的利益。”一个人人品的高下或者是否真正为别人着想,经常可以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看出。

“给予,永远比拿愉快。”这是高尔基一生奋斗的经验之谈。他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奉献就是幸福。

马克思,从小就立下宏志,不倦地学习、工作,终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但他为了“奉献”,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一生贫苦,为了买稿纸竟得当掉外衣,七个孩子因没有钱治病竟死了四个。多么慷慨的奉献!但他感到的不是哀怨,而是无比的自豪:“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的人。”

有一位牧师正在考虑第二天如何布道,却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讲题,很着急。而他6岁的儿子总是隔一会儿就来敲一次门,要这要那,弄得他心烦意乱。

为了安抚他的儿子,不让他来捣乱,情急之下,他把一本杂志内的世界地图夹页撕碎,递给儿子说:“来,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回房子里去,把这张世界地图拼好还原,我就给你一美元。”

儿子出去后,他把门关上,得意地自言自语:“哈哈,这下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

谁知没过几分钟,儿子又来敲门,并说地图已经拼好。他有点诧异,也有点不太相信,就跟着儿子一块来到了儿子的房间。果然,那张撕碎的世界地图完完整整地摆在地板上。

“怎么会这么快?”他吃惊地看着儿子,不解地问。

“是这样的,”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头像,人对了,世界自然就对了。”

牧师爱抚地摸着小儿子的头若有所悟地说:

“说得好啊,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我已经找到了明天布道的题目了。”

很多人朋友不多,敌人却不少,他们经常因为人际关系不畅而焦头烂额,也常常抱怨这个社会太过复杂,觉得世事艰险、人心难测。但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难以有所成就,之所以觉得事事难遂己愿,不是世界不对,而是他们自己有问题。自己都不对,世界怎么可能对呢?

怎么算对呢?一句话:与人为善。

世界是互动的,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施与友善,你将得到友善。如果你不担心别人从你身上得到好处,你得到的好处可能更多。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显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工夫,皆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去附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个人个性根本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答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 “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最后竟获得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当大家圈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会得到丰厚的回馈。

这就是与人为善的好处。

在奉献中体会幸福

犹太慈善机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地位稳固的慈善组织,非常注意避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济贫机构的那种“一视同仁”的做法。犹太组织对要求救济的人并非“有求必应”,相反,通常需要作严格的盘询,只不过出于犹太人的同情心和对穷人开口乞讨时所处的窘困情境的体谅,慈善组织一般采取先接济后盘询的做法。采取如此冷峻的态度,显然只能表明,在犹太人看来不仅共同体承担着为每个成员提供救济(必要时)的义务,每一个成员也承担着尽力不让共同体为他负担的义务。而个人证明自己已经履行过这一义务的最好办法,就是拿出直接证据,说明他已作过努力,但仍然力不能及。

奉献,为什么感到幸福?我们知道,幸福不仅表现于物欲的满足,更主要的应是精神上的愉悦。无论马克思还是张海迪,他们的奉献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因为他们看见或听见自己的奉献将给他们所深爱的人们带来美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因此他们的努力劳动有了成效,因热情承认而得到满足,产生幸福感。

明朝的吕坤把“肯替别人着想”视为“第一等学问”,是因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懂得一些所谓为人处世的技巧窍门就能做到的。这是真品行,真性情,是任何技巧都代替不了的。有钱人会善心大发,捐一所大楼或一笔巨款;政客会蹲下身子,去亲吻一个贫穷的孩子。但他们是真正在“替别人着想”,还是在“表演”?明眼人是会看得出来的。

“肯替别人着想”,它就是毛泽东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一个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总会在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他处处“肯替别人着想”的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和尊重。

一个富翁忧心忡忡地来到教堂祈祷之后,他去请教牧师。

“我虽然有了金钱,但我感觉并不幸福,我甚至不知道我应该用我的金钱做些什么?它能买来欢乐和幸福吗?”

牧师让他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富翁说:“来来往往的人群,多么美妙啊!”

牧师又把一面很大的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看到了我自己,我很沉闷。”

牧师道:“是啊,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制做的,不同的是镜子上镀了一层银粉,单纯的玻璃让你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美丽的世界,没有什么阻拦你的视线,而镀上银粉的玻璃只能让你看到你自己,是金钱阻拦了你心灵的眼睛,你守着你的财富,像守着一个封闭的世界。”

富翁得到了启示,就尽可能地去资助那些困难的人,把自己的仁爱带给他人,而得到帮助的人则用无尽的感激和祝福报答他。富翁从中不断地得到欢乐,心情也变得开朗了。

心灵的眼睛一旦被金钱所蒙蔽,那么就只能看见自己而看不见别人,这样心中当然没欢乐了。

戴顿有一篇文章叫《舍己树》,文章的主角是一棵深爱着某个男孩的树。

男孩与树一起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他在树上荡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荫下睡觉,树也很留恋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

小男孩逐渐地一天天长大了,他与树在一起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要生活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于是树就对他说:“拿我的果子去卖吧!”

他拿走了果子卖掉了,树感到很快乐,因为它为男孩做了事。

又是很长一段时间,年轻人很久没有回来。树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有一次树看见男孩走过来,就向他微笑着说:“来啊,让我们一起玩吧!”但是年轻人已经长大了,他要到外面去闯世界了,他不愿固守在这里,他要离开眼前的一切。

树很理解他,就毫不犹豫地说:“把我砍下来吧,拿我的树干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航行到你的目的地了。”

那人就把树砍了下来,做了一艘船到外面去闯世界了。

夏去冬来,时光一年年地过去了,无数个寒冷和寂寞的夜晚树都在默默地等待,最后,那人终于回来了。但他已经满头白发了,年老和疲惫使他不能再玩耍了,也不能赚钱或出海航行了。

树说:“我还是一个不错的树桩,你何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呢?”

他果然坐下来了,树又满心欢喜。

原来,奉献也是一种快乐啊!

同类推荐
  • 高级商务礼仪指南

    高级商务礼仪指南

    这本《高级商务礼仪》专为高级商务人员量身定做,着重论述了商务活动中应遵循与注意的礼仪规范,具有很强的系统完整性和实用有效性。本书首先从日常社交礼仪入手,介绍了个人仪容仪表与仪态礼仪、见面礼仪、介绍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礼品馈赠礼仪、演讲礼仪与礼仪文书写作。针对商事活动的特点,又详细介绍了包括办公室礼仪、会客礼仪、商务接待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谈判礼仪、仪式礼仪、餐饮礼仪与舞会礼仪在内的高级商务礼仪。
  • 另类思维:探寻宝藏的钥匙

    另类思维:探寻宝藏的钥匙

    该书分为思维篇、赚钱之道以及理念篇三大部分。书中阐释了赚钱的四种方法,赚钱的两种理念,关于赚钱的深层思考,以及各种理念等内容。
  • 这种事不必老板交代

    这种事不必老板交代

    没有任何借口,也不必老板交代!职场最大天则就是:凡事自动自发、积极主动,该做的事马上去做!依照这条天则,不管这个员工在哪里工作、担任什么职务,他都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公司、也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职业修养

    职业修养

    本书根据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特点编写,以政治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品格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辅之以相关法律法规及现行政策的介绍。
  • 唐骏给年轻人的15条职业准则

    唐骏给年轻人的15条职业准则

    解密打工皇帝背后的成功经验,成就企业员工双赢的黄金准则。从普通的小职员到最有价值的“打工皇帝”,唐骏创造了一个职场传奇,也为无数职场人士点亮了一盏成功的希望之灯。唐骏的人生经历无法重复,但他成功的方法却可以复制。看唐骏,学本领,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热门推荐
  • 心中那一抹迷彩

    心中那一抹迷彩

    我从小就有“制服控”喜欢军人的那一身迷彩,我未来的老公必须是军人,而我必须是军嫂!
  • 玉帝灵传

    玉帝灵传

    天下大乱,灾星下凡,一个乞丐最终却是救世英雄,且看这乞丐是如何脱胎换骨,最终成为一代玉帝的
  • 英雄联盟之唯我

    英雄联盟之唯我

    本书中。在英雄联盟世界的舞台上,唯我独尊
  • 优唯的末世之吻

    优唯的末世之吻

    3023年地球轨道偏转,太阳辐射加强,地表环境不再适合人类生活,秋离建筑的地下之城成了人们最后的乐土
  • 当个女主不容易

    当个女主不容易

    生活总是和你想的不一样,你也不总是和女主一样幸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霜炎天地

    斗罗之霜炎天地

    作为一个穿越者,纪念自认为自己还是比较不合理的。当自己准备好了攻略时,却异常懵逼地发现时间线并不对。当他知道自己有第二武魂时,却得知第二武魂还得需要自己去争取。当他认为这是自己辉煌的开始时,却发现这才是邪恶势力装饰噩梦的开始。他能否自混乱时代中崛起?又能否成为大陆最强的存在?亦或是…神祗?!
  • 同化纪元

    同化纪元

    当时我们族人在逃亡之中遇到了太阳系,经过生物探测,发现了地球这一颗宜居星球,当时我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紧跟着我们,于是我们选择了在地球迫降,也就是坠毁,却没想到地球上有你们这一群智慧生命,本以为迟早会被他们在地球找到,你们人类却奋起,跟他们抗争,才让我们得到了喘息。
  • 我不是山大王

    我不是山大王

    人是人,妖是妖,人妖不能倒过来呀。可是……这个坏世道,会把人变成妖,把妖变成更坏的妖。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世纪的杜子腾重生于聊斋世界,成了一只鹿妖。我不是山大王。……我乃,大圣!要打碎这肮脏破碎的旧世界。要把吸食血气的妖改造成修行、练气的好妖。让鬼怪自力更生,让被压迫者翻身把歌唱!
  • 无希无琳

    无希无琳

    吴希是徐琳的光,也许短暂但是记忆深刻。吴希:“对不起。”徐琳:“好”我还爱你,但是我也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