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0400000009

第9章 地产商阶层的崛起 (1)

2003年地产商对“121”文件的成功反扑,标志着他们作为一个阶层的初步崛起。在这个逐渐以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高度的时代,地产商的财富为他们提供了物质社会中的世俗话语权。你可以不尊重他们,但你无法忽略他们。

地产商的崛起,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谩骂。任志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地产商的被骂,是他们被妖魔化的象征,这也是房价不断暴涨与民众巨大失落的产物。我们不能把地产商都杀了或者国有化了,因为历史是回不去的。

没有1998年房改,就没有房地产的今天,也没有以潘石屹为代表的民营地产商的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房价的暴涨,许多人买不起房,就否认那次房改的伟大意义。

房地产的市场化,造就了一批全国化的地产商,企业规模迅速增长。但令创始人的财富急速放大的,还是资本市场。仅仅盯着谁最穷谁最富,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只想从他们身上获得致富密码,那还不如去买彩票。

地产商阶层的崛起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宣告了这个阶层的悄然登台。

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即著名的“121”文件),遭到被调控对象的强烈质疑和反弹,使这个当时看来极为严厉,并开启了此后信贷调控先河的文件,几乎成为一纸空文。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当年评论说:商人的声音首次大过了政府(部门)的声音。

冯仑所说的“商人”,就是地产商。2003年这些商人对“121”文件的成功反扑,标志着他们作为一个阶层的初步崛起。

2005年8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发表了《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住房预售制度,实行现房销售制度。这个建议再次遭到地产商及其盟友的激烈狙击。建设部新闻发言人8月24日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为据,称国家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地产商阶层又一次大获全胜。

地产商什么时候成为一个阶层了?正统的社会学者肯定要嘲笑我的无知。他们会教育我:你可以称他们为一个群体,一个集团,就是不能称其为一个阶层。是啊,连天天挂在老百姓嘴边的“中产阶层”都未获正式承认,哪里来的地产商阶层?

地产商,香港人称为发展商,深圳、广州从之。文件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学名是房地产商,又名房产商,常用名开发商。“地产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一个名称,没什么理由。

既然文件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那么,地产商应该是房地产企业的总称或泛指。但在民间,甚至部分官方话语体系里,地产商(或开发商,以下从略)已被拟人化,被借喻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高层,通常是指开发企业总经理、董事长一级,但有时副总也包含在内。如,“张某某最近去做地产商(副总)了”。所以,地产商有时指物,有时指人,看语境。

我不会跟社会学者去辩论,但我就是要称这群人为地产商阶层,虽然全国有多少地产商尚无确切数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多年没有公布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统计数量。按照未经官方证实的说法,全国大约有房地产开发企业6万多家,以平均每家1位董事长、1位总经理、3位副总经理计算,全国大约有30多万地产商。

房地产界有不少创造性的模糊说法。譬如,在描述城市时,喜欢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但又不告诉受众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准确分类,大有“我就这么一说,人就这么一听”之意,让受众自己去猜。借用这种模糊说法,著名(或者说一线)地产商没有几个,知名地产商也不多,大量是三线四线的地产商。假如要让我弄一个地产商的排行榜,我不会干,那样太得罪人,像大学排行榜似的,再说我也没学过统计学。“30多万地产商”只是个估测,别跟我较真数字的科学理论基础。

我坚持地产商构成一个阶层的说法,主要是因为,这个阶层有着突出的群体性社会特征,行业、身份、财富这些共同的社会符号且不必说,连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也能梳理出其他群体不具备的一致性,何况还有日益不可忽视的社会地位。可以套用以上特征(行业、身份、财富和生活方式等)的人群,有IT(信息技术)高层,但他们只能称为“IT精英”,而不能称为“IT阶层”。

在这个逐渐以财富来衡量人的价值高度的时代,地产商的财富为他们提供了物质社会中的世俗话语权。胡润在2010年“胡润内地百富榜”里说,房地产是话语权最大的行业。而发声的自然是地产商们。这个群体所处的行业是所谓的“支柱行业”,关乎国计民生;这个群体的财富令所有人侧目,当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哪怕你如此厌恶他们,哪怕是假装,你也不得不倾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这就是阶层的力量。你可以对他们表示由衷的不尊重甚至憎恶,但你无法忽略他们的存在。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其所向披靡的社会关注度。试问,哪个行业、哪个群体具备地产商的这种社会关注度?明星的社会关注度高吧,连明星也要向地产商致意。2010年9月18日傍晚,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武汉参加完一个论坛,匆匆往机场跑,但是武汉大堵车,老任在路上待了3个多小时,连改签的航班也没赶上,因此大骂武汉的交通。其实,他这么心急火燎地赶回去,是因为张曼玉要请他吃饭。请记住:是张曼玉请任志强吃饭,而不是任志强请张曼玉吃饭。当然,因为任志强是个男人,单还是要买的。

在愤怒的谩骂声中成长。

说地产商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群体,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我真实的意思是,地产商是社会骂声最多的群体。近12年来,与住房商品化相伴随,地产商是在人民群众愤怒的谩骂声中崛起和成长的。用奶奶们的话说:“这孩子是被骂大的。”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当然非任志强莫属。这一点,任志强自己也非常清楚。他曾经说,全国人民最想揍的人,他排第三。享受总统级被扔鞋的待遇,不仅地产商阶层,全体中国商人也只有任志强一人。喷向地产商的怒火和骂声,一半落在了任志强身上。

对不起,这里我要拐个弯,不说整个地产商阶层,要单说一说任志强。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评价任志强是地产商里“少见的有独立思想的人”。即使是不同意任志强观点的人也承认,公众舆论对任志强的思想充满了误读和误解。误读和指责他的,并不仅仅是购房者、未购房者,还有地产商同行,还有上级领导。对此,想必任志强有切肤之痛。

读书的时候,评论课老师教过一个词:“他者的指认”。在一群强大的“他者”面前,虽然你竭力抗拒,但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正有意无意地扮演那被指认的形象。我在想,经过多年谩骂的洗礼,任志强是否已经变得沉迷于这种指责、谩骂、误读的形象,由他者的指认过渡为自我的体认?

这十几年来,执拗、不服输的老任,就是在潮水般的被误读、误解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愤怒。但我偶尔也会怀疑,深夜里,当老任轻抚被误解的伤痕,会不会燃起痛楚的快意?

是因为任志强不会写文章?恐怕很难这么讲。任志强曾经透露,当兵的时候,凭着他父亲的特殊关系(其父曾任商业部副部长),他阅读了大量书籍,至今,自学而成的法学硕士任志强,还保持着每天阅读6万字以上的速度(上网和看文件等都不算)。我从来都认为,爱阅读的人,文章亦不会浅薄。

我对任志强最深的印象,是2001年第一次去他北京市礼士路老华远大厦的办公室。那时候,不知老任有没有学会上网,反正他的办公桌上还没放电脑,而是稿纸和文件,以及书,一本一本打开的书,朝东的窗台上也都是书,摊开着,一本压着一本,仔细看,上面都画着线、标着注。然后我才知道,任志强所有的文章,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手写出来,再交给秘书打印的。老任后来跟我说:小刘(现任秘书)打字还没我写得快呢,不信你问她。不过,任志强现在的微博一般都是他自己用iPad打写上去的。

以任志强的博学和对房地产研究的深入,时任建设部部长俞正声一度想调他到政策法规司当司长。幸好老任没去成,否则以他的性格,在官场不出一个月就要被撵走。不过,任志强现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顾问,有关部门不时会找他要些报告和一手数据。老任对数据的超强记忆力是业内公认的。

可是,任志强的文章和讲话,为什么总是被误读、被大骂?我想主要在于他的言说方式,北京人形容是“有话不好好说”。举个例子,2004年12月12日,任志强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说:“如果我定位是一个商人,我就不应该考虑穷人;地产商只盖最好的房子,并且只有把这些房子高价卖给富人,政府才能把更多的土地出让金转移到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中去。”媒体报道时用了这样的标题:“任志强说:我只给富人盖房子”、“任志强说:我不考虑穷人”,网民因此骂他是“人民公敌”。

两年后的2007年1月12日,任志强在《开发商该盖什么房子?》一文中继续为自己辩护:中国的中高收入家庭和有商品房支付能力的人不是富人,难道还能称为穷人吗?“商品房是给富人盖的”,这句话把所有买商品房的人都得罪了。我身边的同事就坚决不同意:我们辛辛苦苦才凑齐了首付,现在每个月战战兢兢为月供而奋斗,买套小两居怎么就成富人了?

老任的年薪也惹起很多非议。当年,跟华润合作的老华远地产(现在的华润置地),作为董事长的任志强拿着600万元的年薪,还是他自己说出来的。被媒体和网民“追杀”后,他说:那只是个标价,我哪里拿到手了?据说与华润分手后,老任曾向北京市国资委追讨“欠薪”。可是,华远地产借壳上市后,他给自己定的年薪又是六七百万元,舆论免不了再拿它说事。任志强表白说:你们问国资委给我这么多了吗?十分之一都不到!既然如此,你为何把年薪定这么高?炫耀还是示威?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讨论任志强一个人的言说方式,或者,为什么地产商的言说会如此被关注?因为,在这个躁动、浮华的物质主义时代,追求财富的快速积累,没有比“房地产”三个字更具有象征意义的了。而地产商则是房地产的精华浓缩,地产商的言说就是地产的言说。也因此,这个群体及其催生的利益集团(上下游链条及其寻租阶层),指称了物质主义时代的全部梦想和欲望、光荣和肮脏、沉重和飘移、伟大和卑劣;也因此,当任志强声称房地产应该是暴利的,必然会招来众口一词的抨击;而当他问“有几个人看过《反杜林论》,又有几个人看过杜林的书”时,所有人都会漠然而过。

人们称任志强为“任大炮”,一是因为他喜欢到处演讲,二是他喜欢写文章。据任志强秘书说,基本每天都能收到请老任作演讲的邀请函,而只要是工作排得开,老任每月都会尽量选择几个地方去演讲,当然也要看重要性和照顾人情关系。

讲得不过瘾还要继续写。自从新浪送了他个iPad之后,如今的老任,从早餐开始到熄灯入眠,已离不开微博,每天至少发50条。我一度认为老任有一种类似网瘾的微博依赖症。觉得微博不够痛快,不够透彻,他就捡起博客,一篇博客动辄数千言,甚至万言。

平心而论,微博确实拉近了老任与他的“数十万粉丝”的距离。刚开始一段时间,老任是每帖必回。而因为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任志强的观点获得了空前的理解和信任,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总是被误解。老任在网民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譬如,自从2003年甚至更早以来,任志强就公开叫嚣房价要上涨,而房价也确实一直在上涨。发泄情绪的人,会认为他作为地产商,当然希望房价一直上涨,并且也是在以自己的影响力来影响人们买房,从而推动房价上涨;理性的人,会认为他的话未尝不是一种预测。

有一次任志强就跟我说,个别专家老说房价要下跌,甚至腰斩,自己却悄悄买了几套房;有的所谓专家号召别人不买房,现在,没买房的人是要感谢他,还是应该向他扔鞋?老任这话的意思是,他不过是说真话罢了。

说起参加论坛、作演讲的频繁,说起发博客和微博的勤奋,任志强很认真地说,自己是肩负着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而媒体和舆论总是在肢解和误解他的意思,所以他必须不停地说、不断地写。也就是说,动辄洋洋万言地评论某项政策(有时只是一个数据),或者在论坛上与人论战不休,任志强自认是在揭示真相,传播真理。

同类推荐
  •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阅读本书,可以跟踪西方经济学国际理论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动态、政策与趋势。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根本指导思想,以“5·17”讲话为原则,以我院60个创新团队为骨干力量编撰。
  •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读懂中国模式》讲的是一个中国如何在世界体系中改变自身地位的故事。《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对中国发展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要素篇、科教篇、制度篇、前景篇;又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10大秘密进行揭秘,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为中国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读懂中国模式》读者对象:22-35岁之间对财政、金融感兴趣的读者;35岁以上的成熟读者居多。
  •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中国商品市场景气与预警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商品市场概述、中国商品市场景气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中国商品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以及市场预警系统的编制等。
  • 出纳必读

    出纳必读

    出纳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岗位,担负着现金收付、银行结算、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现金及各种有价证券的保管等重要任务。根据国家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定,为了严肃财经纪律,防止舞弊事件发生,有资金往来业务的单位,必须实行钱账分管,设立出纳岗位,设专人负责资金收付工作。负责账簿登记工作的会计人员不得兼任资金的收付工作,负责资金收付的出纳人员不得兼任账簿登记工作。出纳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内容高度浓缩,详略得当,尽显现代财务听精髓。
  • 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刻怀念何匡同志。1999年春天,我们还在一起聚会,谁知同年夏天,他就永远离开我们了。遵照遗志没有开追悼会。但是,他对我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
热门推荐
  • 失眠的思想聚焦

    失眠的思想聚焦

    来自现实生活的想象故事,可喜可悲,酸甜苦辣,
  • 非彼处之失聪女皇

    非彼处之失聪女皇

    “天命所归,顶顶鹤立,非彼处,魂将寐。”楼谚云望向窗外。这句礼卦笺言到底是什么意思。鹤立的是谁?彼处是哪儿?吾命何归?
  • 总裁夫人在上

    总裁夫人在上

    秦墨渊:“脑婆,我想你了”苏忻御:“你谁呀,我认识你吗?”。五年过后,苏忻御带一对萌宝,出现在了Z过机场,路人都非常惊讶的盯着这三个颜值爆表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丹方

    极品丹方

    采药少年偶获一线仙缘,激活神奇丹方,看尽修仙一途。
  • 全能怪胎

    全能怪胎

    最悲催的事,莫过于上一秒走上人生巅峰,下一秒就落入人生深渊!没错,本书的主角就是这个不幸而又有幸的人,重生归来的叶星辰,又将活出什么样的人生,快来和我一起见证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爱情的美好

    重生之爱情的美好

    她说过,会让夏溪洛得到报复,白莲——他为凌沅感到不值,也充满了对冰凌沅恨意——
  • 这个女人很叛逆

    这个女人很叛逆

    林菲从来都是叛逆的,只是掩藏的很好,她在别人面前都是一副乖乖女的样子,让人很是喜欢。有谁会知道,乖乖女的背后是天使恶魔的化身。就连,她的家人都不知道。
  • 快穿之女主是我

    快穿之女主是我

    本文作者三观已毁,咳咳~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女主乃云家千金,被继母与继妹陷害后误启女配逆袭系统,与坑爹系统一起逆袭,只为重生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