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6500000054

第54章 一切只为了能辉煌地死去 (1)

秦始皇这样不安于宫廷,拿一多半的时间往外跑,实际意义并不大。依我看,多半是因为新鲜。自古以来能拥有这样大一块疆土的君主,还不曾有过,所以他要尽兴跑遍大好河山。

可是,他的功绩中有如此之多的败笔,不可能不招致民怨。秦法严苛,连说也不许人民说,于是必然会有千奇百怪的反抗形式爆发出来。

他在世时,反抗还是零星的;他一死,这股力量就开闸一般释放出来了。

就在他第三次巡游时,路过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忽然路边跃起一个大力士,甩过来一只百余斤重的大铁椎,“咔嚓”一声巨响,把秦始皇龙车后面的一辆副车击得粉碎。

椎是一种兵器,具体什么样子,就是古戏里的铜锤一类。

那刺客趁着卫士们混乱,一溜烟跑了。李斯等率人在周围一带搜捕了半天,毫无所获。

原来,这是张良谋刺秦始皇。

张良在故国韩国灭亡后,逃出城去,散尽家财要谋杀秦始皇。他后来见到了一位高人仓海君,仓海君为他推荐了一位力士,打造了一只重120斤的铁椎。

张良和力士躲在道边,看得准准的,本来可以一击而中,但秦始皇的龙车还有一辆副车,两车一模一样,故布疑阵,力士判断失误,砸烂了空空的副车。

秦始皇终于侦知事情是张良干的,于是下令全国大搜捕三日,却搜不到张良。

张良早就改名换姓,逃到了下邳(今江苏邳州市),隐蔽起来。在这里,他认识了项羽的叔叔项伯,又遇见了传奇高人黄石老者,这都是后话了。

博浪沙这一击,不能简单地归为六国贵族心不死,它代表了黔首的一种反抗心理。

你作为绝对统治者,可以极度夸张地使用权力,但是如果你的辉煌大部分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的话,就会有人以民意为后盾,挑战你的权威。

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人,为什么有人就不服?为什么能开天辟地的人,人身安全反而要受到威胁?

秦始皇大概没往深里想,只把这归结于复辟疯子在捣乱。两年后,他有一次晚上微服出游,只带了4名卫士,走到咸阳附近的兰池,又突遇多名刺客。卫士们还算机敏,当场杀死了刺客。此后,秦始皇下令在关中搜捕20天,想找出幕后指使来,但仍一无所获。

秦始皇三十五年,有陨石落在东郡。没过几天,有人就在上面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样。这系何人所为?查来查去没有结果,始皇帝就下令,把陨石附近的居民全部诛杀,陨石也销毁掉。

同年秋,有一名使者从关东来咸阳,半夜里走路遇到一个神秘人。神秘人把一块玉石交给使者,托他捎给咸阳附近的水神,还说了一句:“今年祖龙死。”

秦始皇觉得这事很蹊跷,问使者在哪里遇到怪人的,使者说在华阴山下。始皇便不以为意,认为是山鬼出来作祟。

其实秦始皇也知道,天下黔首的服帖,绝不是真心拥戴,绝不是“民始安”而其乐融融,而是慑服于强大的政权。

统一之初,他就下令收缴了天下的兵器,铸成12个铜人(古称“十二金人”),每个重1000石,放在咸阳宫内。为防止极少数黔首造反,他还规定10户人家合用一把菜刀,刀还必须用铁链锁住。

可是,问题哪是出在刀具上?

问题是出在人心里。

秦始皇时代,仅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和长城,就征发了100多万民夫,再加上其他工程,大约一共征发了300万人服劳役。而当时的人口,还不到3 000万。

这就意味着,基层的丁壮绝大部分被抽走了,只剩下老人、妇女干活儿。这情况本来就很严重,再加上秦朝的田租、人头税、盐铁专营之利“三十倍于古”(董仲舒语),也就是把百姓的劳动所得收缴了一半以上。结果是男人再怎么勤奋耕耘,也不够吃;女人再怎么辛苦纺织,也不够铺盖。家里孤寡老弱,互相不能养活,道路上病饿而死的人到处都是。

这样的惨景,人心怎么会服?你就是到处刻石碑,歌颂“祖龙”的丰功伟绩也没用。

元朝人陈孚有一首《博浪沙》诗写得好:“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说得好!人心不服,你就是把菜刀收缴了,又有何用?后来的陈胜吴广大起义,人们就是拿了镰刀、锄头杆起来造反的。所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一点也不错。

秦始皇对此毫无察觉,他也怕有人威胁他的统治,但担心的并不是黔首们会怎么样。

前述使者在华阴山遇到怪人,拿回来一块玉石,在收进府库时,仓库吏认出了这块玉石——这不是始皇在第二次巡游渡江时,投到水里去祀神的吗?

秦始皇这才认真起来,连忙命人占卜,得出结果说:要想逢凶化吉,就要再次巡游,还要迁徙人口才好。

于是他下令,迁徙3万户到北河榆中定居,每家赐给爵位一级。这么做,是为了敬神。

第二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又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巡游,这么做,是为了避害。

这次巡游,他踏上了壮阔人生的不归路。他好像到死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的永远是壮阔。

一切只为了能辉煌地死去

对于成功,对于英雄,在今天我们已谈论得太多。可能有人对失败的英雄也很崇拜,但极少有人能承受生前的失败。

人们只为现世的成功而努力。

秦始皇也不例外,他很幸运,一直是在走向顶峰的。更为幸运的是,在某种意义上,他在死后也赢得了永久的辉煌。

他最后的一次长途之旅,从咸阳出发,先到了云梦。云梦,是古代大湖,在今湖北孝感一带。始皇来此,看见湘山上仍是一片赭红,感觉过去对舜帝的夫人实在太不敬,于是郑重其事地“望祀”舜帝,算是道了歉。

接着沿江东下,过丹阳,来到越国旧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在这里祭了大禹,又遥望南海,不知想了些什么。然后下令刻了一块石碑,自己吹了一通自己。

他五次出巡,先后立碑8块,碑文是极漂亮的小篆字体,由李斯书写。看碑文,秦朝是5 000年未有之盛世,很难想到它已维持不了几年了。

接着北上,来到吴国旧都吴(今江苏苏州)。据说来吴,是为了搜寻吴王阖闾的名剑——干将、莫邪。

名剑没有搜到,于是渡江,沿海岸北上,到了琅琊。他还是忘不了这地方,想要找到徐福。

秦始皇年已五十,在古时就是来日无多了,他最想的就是长生不老。

这一次,就是前面说过的,徐福编瞎话说海上有大鱼。《史记》上说,秦始皇亲自拿了连弩,跟着船队下海,北上千里搜寻大鱼,来到了芝罘(今属山东烟台),果然发现海上有大鱼。秦始皇和射手们一通狂射,终于射死了一只。

徐福再次下海去了,茫茫海上也许有彼岸,但秦始皇却等不到他回来了。秦始皇很失望,知道天不助自己,只好踏上回程。

秦始皇素来身体不好,平时公务繁重,更兼旅途劳顿,体力竟渐渐地不支了。随行的上卿蒙毅,也就是蒙恬的弟弟,受命在中途赶回咸阳,去祈祷山川,请求老天能开恩保佑一下。

可是不等蒙毅抵达咸阳,秦始皇就在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南)准备渡黄河时,彻底病倒了,危在旦夕。

由于他平日非常厌恶谈论死亡之事,所以群臣没有敢说死事的,即使是随行的重臣李斯、赵高,也只能挨过一天算一天。

这次病来得厉害,秦始皇也知道怕是不行了,勉强支撑着安排后事。

在此之前,他一直未立太子,这时候他给公子扶苏写了一封加盖御玺的信件,嘱咐扶苏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言外之意,就是让扶苏继承帝位。

在大事变到来之前,所有巧合的因素,都能决定历史的走向。当时深受信任的蒙毅不在身边,秦始皇自己又没有在关键时刻明确帝位的传承,这就给了别人做手脚的机会。

这封信写好之后,需要中车府令赵高盖章。赵高在盖章封口之后,不知是因来不及,还是有意为之,并没有马上交给使者发出。

庞大的出巡车队仍在威严地行进,除了李斯、赵高与几个近侍宦官,没人知道秦始皇已是气息奄奄了。

在随行队伍里,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就是公子胡亥。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若论传位,怎么也轮不到他的。但历史在一个非常吊诡的时刻,给了他意想不到的青睐。

秦始皇出巡,总喜欢带上几个孩子一起走,这大概是为了排遣寂寞。前四次出巡中,就曾有随行的一子一女染病,死在了途中。

前四次,这种随父皇游逛天下的殊荣,轮不到胡亥。可是胡亥也有得天独厚之处——他的师傅,恰恰就是赵高。

赵高此人虽是近侍,但权力却远不及李斯、扶苏,影响不了朝政。秦始皇如果一旦归天,帝国最高权力的延续,应该是一件毫无悬疑的事。

为此,赵高动开了脑筋。他不想让自己的权势因秦始皇的死去而衰落,因此早就注意到了一个可以操纵未来的人,那就是公子胡亥。

同类推荐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曹亮穿了,成为了曹魏宗室的“曹三代”。相比于纵横捭阖的曹一代、守成有余的曹二代,曹三代实在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来,士家坐大,司马专权,曹魏的天下已是危如累卵存亡绝续。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抗争?曹亮不甘随波逐流,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且看我如何步步为营,斗司马,兴曹魏,灭蜀破吴,执耳天下!┄┄┄┄┄┄┄┄┄┄┄┄┄┄┄┄┄新书启航,再战“最后的三国”,喜欢这段历史的书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帝统记

    帝统记

    复旦大学高材生阴差阳错重生在混沌大陆,此时,他父母双亡,流离失所,饥饿交加,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林嘉宇快饿死之际,临冬城主的车队巧好经过,心地善良的城主夫人救了嘉宇一命,十四岁的少年从此进入临冬城主府成为家丁。
  •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创造历史的人是在时光沙滩上留下脚印”。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飞船造访月球,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可以说,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探索史与奋斗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史的分析与观察也更为细微、更为拓展,从而又让人们挖掘、发现了历史更多、更玄奥的谜团和疑问……
  • 幼学琼林崔氏注

    幼学琼林崔氏注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用骈体文写成的,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但是书中的很多典章故事今日看来已经不为大家所熟悉,我参考了几十种相关书籍,编成了这本书,希望大家能读一读,取其精华,不要忘了我们祖先的好东西。谢谢大家!
  • 终水浒

    终水浒

    北宋末年,群雄并起!铁血军人穿越北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路豪杰争霸九州,董双,宋江,王庆,赵构,方腊,金人,契丹人,何人终能问鼎中原?扫灭外寇,扬华夏之威。烽火迭起,青史终留名。岳飞,韩世忠,闻焕章对弈四方诸侯,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本书交流群:795559516
热门推荐
  • 天术衍神

    天术衍神

    术者,天地也;道者,超脱也;武者,狂战也;魂者,衍神也;平凡少年,奇异经历,天术神桥,沟天通地!以术之法-锁天地!以术之法-化天窍!以术之法-战天下!以术之法-衍天神!万古不详之辛密,尽数得知!恒古不变之定律,轻易破之!太古天损之真意,撕仙夺取!蛮古登仙之方法,终究获之!万载长存,天衍神术。无究灵取,荡天而起。只以一术-化作传奇!
  • 复仇之嫡女重生归来

    复仇之嫡女重生归来

    嫡女被庶妹和渣男的一场精心算计的阴谋陷害,等渣男上皇上之位后,她却在庶妹的恳求下让皇上封她为妃,却不料,庶妹在嫡姐的饭菜中下了堕胎药,在她虚弱之时,告诉嫡姐真相,她却无法接受这冷酷的事实,一饮毒酒而死,发誓:如有来生,必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有仇必报!重生复仇之路开始,未完待续......
  • 这究竟算不算大学

    这究竟算不算大学

    曾经就读于某985院校的本硕毕业生慕容,为了实现儿时的教师梦,毕业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这个中部并不发达且远离家乡的专科类院校任教,却完全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年后,慕容离开,他不清楚何为师?何为生?何为大学?似乎一切和书中写的都不太一样.......
  • 一千零一夜全集(十)

    一千零一夜全集(十)

    本书收录了《国王和他的兄弟》、《国王和青年的故事》、《神秘的古堡》、《哈里发的故事》、《水鸟与乌龟》、《牧羊人与美女》等孩子喜欢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零后小奋青的生活

    九零后小奋青的生活

    主人公陈澜云历经三次高考失败,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学校,走上了都市创业之路,但这个小人物创业没有成功,反而因为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陆九天,随后被卷入到这场两大家族之间的斗争,而他的爱人林紫,则充当他的爱情沦为了这场战争中的牺牲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耽误我种田

    别耽误我种田

    许仙,许仙怎么了,许仙就不能种田吗?你这是歧视!穿越来的许汉文看着自己眼前半透明的系统面板上+1+1的提示,义正言辞的说道。
  • 银枪小将佟十一

    银枪小将佟十一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因为没钱取消原计划。自幼听单田芳老先生的评书,每个男孩小时候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执笔写江湖,白衣纵马风流年少,年少犹借银枪逞风流。
  • 武神九天

    武神九天

    被陈族族公带回的少年遭雷电所击,灵海破碎,一夜之间由天才变成废物,是巧合还是宿命?体内血玉传承神灵印记,是太古前的破灭法则,还是他的一场梦境?修体质,启秘境,打破天地桎梏,成就完美肉身,炼灵识,悟道则,传承神印一脉。当一切支离破碎,谁坐在神路的尽头弹唱着永不停息的古老歌谣。浩瀚无垠的世界,波澜壮阔的传说,看神秘少年如何踏上武修之路,登临无上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