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2900000063

第63章 主持新政,清末一哥 (2)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历时两年半的《中国矿务章程》终于制定完毕。这是中国第一部矿务章程,也是中国第一部与世界接轨的国家级行业政策法规,包括正章74条和附章72条,内容涵盖矿务管理、矿质分类、矿地权限归属、税务管理、矿商禁令、中外合资办厂的条件与限制、矿工权利与义务等,旨在抵御外侵,维护国家矿务主权和利益。

不久,朝廷批准了《中国矿务章程》,并令外务部和商部专职贯彻执行。

《中国矿务章程》的贯彻执行,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正在兴起的收回利权运动,比如张之洞就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帝国列强手里收回了粤汉铁路的主修权。在他的带动下,直隶、山东、浙江、广东、四川、山西等省也都兴起了回收路矿的修建权和开采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帝国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

新政推行后,朝廷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1847—1907年,湖南长沙人)为管学大臣,并令他负责制定全国教育章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张百熙将他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呈上,这个章程倒是颁布了,但因为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最后并未施行。

张百熙倒是一个教育改革家,但在当时,张之洞是教育系统的最高权威。这和他的出身、经历,以及多年来兴学建校的功绩密不可分,加上湖北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张百熙总想让他来负责制定新的章程。但张之洞刚刚接任两江总督,目前又忙着制定《中国矿务章程》,张百熙一直没机会开口。

机会终于来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朝廷把张之洞调回湖广,令原陕甘总督魏光焘(1837—1915年,湖南隆回人)接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张之洞回到湖北任上后,朝廷又召他进京同英国、美国和日本商订通商行船条约。张百熙觉得这是一个绝好机会,于是奏请朝廷派令张之洞留京会同他制定全国教育章程。朝廷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欣然准奏。

从这年四月开始,张之洞就留在北京制定教育章程。直到这年冬月二十六日,新的教育章程《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才制定完毕。

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教育章程,它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其中,包括《初等小学章程》《高等小学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附通儒院章程》《优级师范堂章程》等20余种章程。

这一系列教育章程颁布施行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并成为清末民初的国家教育纲领。

又见慈禧

这次来京,张之洞又见到了慈禧。

张之洞清楚地记得,他上一次陛见慈禧还是光绪十年(1884年)升任两广总督前的事情。如今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的面容更加苍老不堪,胡子更加花白飘逸,皮肤更加沟壑纵横,慈禧却还像一个中年美妇,风韵犹存。

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前的这个中年美妇就是他当年的慈禧姐姐。她比他还大两岁,可他看上去像是她的老爹,甚至是老爷爷,这实在让他想不通。但他很快想通了:慈禧这辈子的最大特点就是贪图享受,骄奢淫逸,为了修一个园子,她就花了600多万两银子,想必在美容、保健、养生方面的花费肯定更多……

想到慈禧的奢侈,再对比自己的清廉,张之洞真的很痛心、很无语,但慈禧毕竟是他一生的恩人、贵人和靠山,他也只能无语。

还有一件事,他很感谢慈禧:升任两广总督至今近20年来,慈禧一直没让他进京谒见述职。清朝规定,地方官每年都要进京述职,朝廷每年也要对地方官进行业绩考核,一般情况下,这是不会免例的,可张之洞竟被慈禧免例了20年,这简直就是一个官场奇迹。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朝廷和慈禧极其信任张之洞。而张之洞也没辜负朝廷和慈禧对他的信任,因此朝廷和慈禧每年对他的考核评语都是“实心任事”、“顾全大局”……

想到慈禧对自己的种种恩宠与厚爱,张之洞便把一切都压在了心底。

但张之洞的苍老和风残,超出了慈禧的想象。她很震惊,也很心痛。毕竟,张之洞为国操劳一生,对她也是忠心耿耿,否则他也不至于老成这样。

这次相见,君臣竟然长久凝视,无语对泣,就像与分别多年的恋人重逢一样。据说慈禧无语流泪,是因为她回忆起了三年前的悲情西逃,以及张之洞当年的种种表现。张之洞本来是不想流泪的,但为了抚慰慈禧的心灵,他也强迫自己流了泪。他流泪不为别的,只是他蓦然间想起了三年前惨死的长孙。哈哈,有意思吧!

张之洞呈上了《奏定学堂章程》后,就要离开北京。出于疼惜,慈禧给了他5000两银子说:“张,你清廉了一辈子,日子过得比谁都紧张,我真的有些看不下去了。拿着这个,回去改善一下生活吧。别再拿皮箱去当铺了,传出去别人会笑话的,我的脸上也无光。另外送你16种路菜,路上吃吧。”

张之洞心里暖暖的,他没有谢绝,而是立马跪接。他知道这点钱是慈禧的私房钱,她平时少买几瓶化妆品就省下了,不要白不要,要了还有大用处呢。

结果,拿了这笔钱后,张之洞就直奔他的老家——河北南皮县双庙村。

老家南皮,他也是三十多年没回了。他上一次回南皮还是同治元年(1862年)。那一年,他在南皮备考会试。第二年,他高中探花。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腊月初八,回到南皮后,他痛心地发现当年那些叔叔大爷婶婶们都不在了,但他的名字却在老家如雷贯耳。

这次回老家,张之洞只办正事:把慈禧给他的那5000两银子,连同自己常年积攒下的12000两养廉银捐给老家,捐建一所名为“慈恩学堂”的子弟学校。“慈恩学堂”的“慈”显然是借慈禧的名,他是让学生记住慈禧的恩德,因慈禧为这所学校出了5000两银子。

回到湖北,张之洞又为慈恩学堂续捐了1万余两银子,直到1905年,慈恩学堂才建成。

慈禧得知此事后,心里好不是滋味。但感动多于心痛。后来,直隶总督袁世凯得知这所学校的来龙去脉后,特意奏请慈禧为慈恩学堂题写校名。慈禧欣然应允,挥笔写就了“慈恩学堂”的校名和“振德育民”的匾额。

废除科举

回到湖北,张之洞更进一步改革发展教育。值得一提的是,他破天荒地在湖北开设了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根据国内发展需要,他还把学校开到了国外。

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在日本开办湖北驻东京铁路学堂,旨在为国内培养合格的铁路人才等。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创举。尴尬的是,科举制度依然在进行。

张之洞小时候就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长大当了学政和封疆大吏后,他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但无论他怎么改,科举制度依然存在,依然是国家兴办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根本制度。

现在,新政推行了,《奏定学堂章程》也施行了,那就废除科举制度吧。于是,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之洞联合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朝廷废除科举。

早在两年前,这两人就联名奏请过这事,但朝廷一直犹豫不决。想想也是,科举制度在中国施行了1300年,根深蒂固,说废除就废除,哪儿有那么容易啊?但此后两年,保皇派和革命派闹得很凶,科举制度又成了他们批判的重点内容。因此,当张之洞和袁世凯再次奏请时,朝廷便艰难地作出决定:科举制度从明年起废除!

科举从隋大业二年(606年)施行,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结束,整整经历了1300个年头。如今,它寿终正寝了,自然有它寿终正寝的道理,只是谁也没想到,它起于隋炀帝杨广,却止于晚清名臣张之洞。

这两个人毫不搭界,也毫不穿越,却做着同样一件事情:改革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请记住他们,包括杨广。

一哥心声

因为设计并主持清末新政,张之洞牢牢地奠定了他在清末政坛上的一哥地位。一哥,是多么光鲜的字眼啊!谁不为其倾倒?谁不为其奋斗终生?可有几人能获此殊荣呢?

每每想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地位,张之洞都无限感慨,他好想写一首诗或词,来表达他豪迈的心情,只是他一再告诫自己:做人要低调,不可得意忘形,因而没写。但在心灵深处,我猜他早就拟写了一首词,那首词或许叫做《沁园春·一哥》:

纵观晚清,风起云涌。人才辈出,却也平平。

惜曾文正公,略输善终;左文襄公,稍逊才情;李文忠公,最差名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我张之洞!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大唐鬼才:李贺传

    大唐鬼才:李贺传

    这是一部在结构上不同寻常的人物传记作品。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解构传主的一生,而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着重写了李贺参加河南府试得隽、举进士因讳遭毁、任职奉礼郎等决定人生命运和走向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下篇以李商隐为向导,通过对李贺姐姐的走访,引出李贺的外貌长相、个性特征,进而系统地追溯出其家世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命运结局等。作者把李贺生平事迹、性格命运同介绍李贺诗歌的名篇佳作紧密结合,在诗歌中寻找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更着重分析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才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李贺的天纵奇才和悲惨命运。作品语言优美,充满感情,深具画面感。
  •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戴维有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热门推荐
  • 剑心封神

    剑心封神

    天道苍茫,从来没有所谓的神灵。强者掌控命运,弱者任人宰割。乱世将起!妖族,魔族,各路仇敌厉兵秣马,要与人族共分天下。云岑,生长在渔村的少年。且看他执剑在手,扫平四方敌寇,以剑为心,登临大荒之巅。“意之所至,便是吾剑。我将以剑为心,乱世封神!”
  • 风雨求魔路

    风雨求魔路

    让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让这大地再蒙蔽不了我的心,渴望看清万物真谛,渴望突破枷锁追求自由,如若这样做是魔,那我便是魔。我欲求魔!
  • 爱的挽歌

    爱的挽歌

    她放任自己任性肆意地活着,只为了刻意掩藏心底的悲痛。一出华丽的舞台剧引出那样一个温柔的他,另两个俊美妖异的男子也被她或他所吸引。那么多的纠葛,那么浓烈的感情。但是,这些都是她想要的吗?等一切终结,尘埃落定,原来,所有都是过眼云烟,她什么都没抓住……
  • 我所向往的是你在的地方

    我所向往的是你在的地方

    小女孩对小男孩说我要去外地读书了,小男孩着急地问去哪?我也要去。小女孩说那是很远的地方,你应该去不了...小男孩失望回答"好吧..."
  • 修炼爱情之未来终归美好

    修炼爱情之未来终归美好

    经历了命运的无情与现实的残酷,原本一个对生活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年轻人却渐渐坠入堕落的深渊,自暴自弃。直到某一天,有一个女孩无意中闯入他的生活,女孩可爱漂亮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她的一颦一笑都美得让他窒息。女孩的出现让他重新找回了当初的自己,可当他想要对她告白时却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变成想要的模样,于是他退缩了,他认为既然自己给不了女孩一个承诺,也不能许她一个未来,那他给她最后的疼爱就是——手放开。再相遇,他已然成为了当初自己想要的模样,而她亦不是从前的她,她成了他的逆鳞,这辈子他就想不讲道理的爱她,宠她到无法无天。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爱情又是否需要修炼才能让未来终归美好?
  • 科维少年

    科维少年

    科维城中出少年,无争宋少走天下,成就传奇。
  • 花落红颜碎

    花落红颜碎

    前世,她被爱人活活烧死..阴差阳错换魂重生,宿主原是青楼名魁,原以为随波逐流安稳一生,却随着身世的解开,她的再生不再平静..
  • 校草家的专宠公主

    校草家的专宠公主

    斯特的五位校花听从安排转学来到圣樱学院,和五位校草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从陌生到熟悉,从兵戈相见到形影不离。我喜欢你,早已经是命中注定。
  • 渔具诗 鸣桹

    渔具诗 鸣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湾最美的人:证严法师与慈济人

    台湾最美的人:证严法师与慈济人

    本书记录了证严法师和“慈济人”所作的行善助人的事迹,包括:“走在最前,做到最后”、“五毛钱爆发出来的力量”、“牵起全球菩萨网”、“神奇的赈灾毛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