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76900000003

第3章 入学

第一天,就是听夫子讲经。

三兄弟学习进度不同,所以也不在一起上课,而是分开由三位不同的先生教。

这个年代,不像后世小学三十多个学生的发教室,私塾的先生最多也就教十来个学生,家境好的大家族都是请当地有名望的大儒单独教导的,何况皇家。

皇家学舍的先生大部分是太学博士,国子监官员和当世大儒。

今天教赵枢的是一个名叫曾开的国子司业。

各个朝代蒙学读物不同,比较广的就是“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不过《三字经》是南宋写的,现在自然没有机会读,这些都是开蒙识字用的,赵枢自小就读过,所以先生掏出了《论语》。

“五皇子可读过《论语》?”

“……略懂,略懂。”

赵枢上小学时碰巧遇上一个附庸风雅的领导,要求低年级背《弟子规》高年级背《论语》,这也是个没文化的,正常人谁背《弟子规》那封建糟粕?

不知应该算幸运还是不幸,当时赵枢已经五年级了,背的是字数更多的《论语》。

“哦?懂得多少?”

曾夫子对这个读过圣贤书的小皇子来了兴趣。

于是乎上学第一天,小赵枢就给先生通篇背诵了一遍《论语》。

曾夫子惊的下巴都掉了,《论语》最初分《鲁论》《齐论》,各有师传,西汉张禹讲两本合二为一,称为《张侯论》,东汉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做注,即为定本。

总共二十篇一万五千多字,而皇子们的课程是每天背诵二十个字的段落若干。《论语》应该用大概半年时间才能学完的。

上学第一天就能全文背诵的,这位姓曾的先生闻所未闻,喜出望外。

“五皇子真乃神童也,七岁通篇背诵《论语》,下官平生仅此一见,不知国公可解其意?”

要说对《论语》的理解,赵枢肯定是比不上这些当代大儒,但好歹也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浅显的用白话文复述一遍,还是没有任何难度。

于是赵枢又用白话开始讲《论语》。

讲了一半,赵枢发现有哪里不对。

……

“曾夫子,是您在给我上课啊,为什么一直是我在说?”

气氛顿时尴尬了起来。

赵枢只是把文言口语化说了一些而已,并没有在其中夹杂自己的理解,这对读书人连最基本的要求都算不上。

然而,他现在的身体只是一个虚岁七岁的小屁孩,这就很惊人了。

曾夫子惊奇之下,也忘了自己上课的任务。

“不知五皇子从何处学得《论语》?令师必乃当世大儒,可否告知姓名?”

……

“上辈子小学校长让背的。”赵枢心里想到。

当然,他不太好这么说出来。

“竹樱姐给我讲过的,就是我娘娘的侍儿。”

……

“侍儿贵庚?”

“周岁十六。”

……

曾夫子表面平静,但已然出内伤。

一个虚岁十七的宫中侍儿,能教一个七岁小孩通篇背《论语》,不只说文,还能解其意,难道这个十六岁少女竟是深藏不露的大儒?这已经超过了曾夫子小五十年人生的认知了。比起这个解释,老夫子更愿意相信赵枢是生而知之的异人。

“五皇子博闻强记,下官佩服。想必五皇子对《论语》也有相当的见解,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听一下老夫的心得。”

“请曾夫子指点。”对于当世大儒,儒学领域的专家,赵枢还是不敢托大,当即谦虚请教。

不过让赵枢失望的是,这位国子司业只是中规中矩地说文解意,并没有讲出什么惊为天人的高深理论。

仔细一想,这也不奇怪,《论语》这种儒家经典两千年来已经被各种文人解读不知多少遍了,赵枢前世在书籍,电视和各种网络论坛中看到的是比北宋更多了九百年的成果,可以说此时对经典的解读已经都包含在其中了。

接下来几天的教学中,曾开惊喜地发现这个小皇子脑袋里知识异常丰富,不只是儒家经典,道家法家竟然都懂一些,本来该是开蒙时间,却变成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侃大山。

不过赵枢只能算“杂家”,懂得多但不细致,比如有一天聊到圣人,他脱口说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曾开觉得这句话很好,向他请教出处,他却答不上来,只得胡诌一通。

“嗯……我在一个凉亭中看到的,不知是谁所写。”

赵枢还算歪打正着,这句话最早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据朱熹所说,是唐庚在蜀道一间官舍的墙壁上看到的,时间便是最近几年,如果赵枢现在去的话,应该能看到原作,要说作者,那只能说是大名鼎鼎的“无名氏”了。

类似事情还有很多,赵枢经常搞不懂一些名言的出处,若是在北宋之前还好,曾开会发自内心地感慨赵枢博学。但还有些后世的,赵枢只能瞎编一通,要么说某本志怪小说里的,要么说是落魄书生喝多了发牢骚说出来的,要么就像今天一般,说是某堵墙上的乱刻乱画。而曾开只能遗憾感叹。

不过赵枢的言行也不全都能得到曾开的认同,比如他送给曾开一个水车模型,曾开就认为他并不应该做这些工匠之学。

简单来说现在虽然理学还没有被立为官学。但在文人中已经很有市场。这时候的儒学是内圣之学,讲究完善德行圆满人格,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这跟赵枢坚定信仰的唯物主义有根本上的差别。

所以说曾开并不能理解赵枢重格物,重实践的“知行合一”理论。不过这不重要,君子和而不同,大家求同存异嘛。

赵枢决定用自己的理论让这位老夫子屈服。

送水车模型的第二天,赵枢给曾带了一杯饮料。

“曾夫子觉得味道如何?”看曾开尝了一口,赵枢笑着问道。

“甚好,国公此物可是用柑橘熬成?”

“是柑橘,不过不是熬,而是榨汁。”

“榨汁?”

“嗯,就像榨油一样,把里面的水分挤出来。”

“呵呵,也许国公是对的吧……”曾开已经明白赵枢想表达什么,二人心照不宣,没有再争论。

……

赵枢心中是很有一番抱负的,当然,实现抱负的前提,是先要长大。

好在几位皇子成长都很顺利,春去冬来,不知不觉间,时间又过去了五年,七岁的小赵枢变成了十二岁的小赵枢。

但赵枢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如意。

清晨起床,刷牙洗脸,问题来了——不能刷牙。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牙齿的重要性,西方在四千年前就用动物骨粉清洁牙齿,中国先秦时期用盐水漱口,后来人们把柳枝泡在水里,清晨咬碎外皮用里面的纤维清洁口腔。唐朝发明了几种草药混合的粉末和药膏,用法类似后世的牙膏。

然而,硬毛牙刷直到明孝宗时期才被发明,那已经是三百年后了。

这时候的“牙刷”,是马尾制成的软刷。

先不说是不是卫生,这样根本清洁不到牙齿缝隙。

赵枢觉得自己等不到三百年后再刷牙了,还是决定自己来做牙刷侠保护天下人的牙齿,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还有肥皂,镜子,摇椅,沙发,弹簧床,蜂窝煤,豆腐乳,罐头,甚至于炸药……对了,还要给刚出生的弟弟妹妹们做些摇篮。小赵枢自从有活动能力之后,就把能回忆起来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式写成了一本小册子,他不是化学专业,所以只能想到高中知识,足够了,高中老师连TNT的制备方法都教过,不知道他实验过没有。至于各种机械制品,那是自己的老本行,早已经印在自己的脑子里了。从民用到军用涉及的领域着实不少。他已经计划好了,等自己出皇宫开府之后,就开个商号,把这些来自未来的生活用品推出去一卖……哈哈哈,小赵枢已经忍不住笑出声了,银子简直白捡啊!

虚岁十五岁的赵桓看着旁边嗤嗤笑的五弟,也忍不住笑起来,

“五哥儿,想什么呢这么好笑?”

赵枢左手牵着六弟赵杞,正在YY自己的商业大计,竟然贱兮兮地笑了出来。

“哈哈,没什么,大哥三哥你们听说了吗,昨天王勾当在宫内蹴鞠,失足掉到池塘里了,他不会水,两个宫女拉不动他,差点被淹死哈哈哈哈哈……”

北宋的蹴鞠就像21世纪的乒乓球一样,绝对是全民运动,上至天子下至坊间孩童每个人都喜欢踢两脚。甚至还有个叫高俅的是个中高手,因为球技好而被赵佶提拔,执掌禁军。

这次蹴鞠落水的王勾当是御药院的内侍,给官家送解暑汤回御药院的路上,看见几个宫女在池塘边蹴鞠,一时技痒上去踢了两脚,不料球技太逊,非但没能露脸,还掉进池塘里去了。赵枢从官家那里出来,正巧看见了这一幕,好在是三伏天,不至于生病,但结结实实喝了几口水。

赵枢自认为这四个很尬的冷笑话,然而兄弟几人听到这则趣闻,纷纷大笑了起来,年纪最小的赵杞笑的肚子痛,弯下腰捂着肚子,毫无皇子的气质,几位兄长纷纷笑着摇头。

笑点太低了。

北宋皇位传承应该是历史上最平和的朝代,除了赵老大赵老二哥俩有些谜团,其他几任皇帝交接都没有明面上的大矛盾,皇子间兄友弟恭感情深厚。尤其是他们还处在少年时代,彼此常常聚在一起开玩笑,表现直爽的赵枢说的最多,每天结伴去往宫外学舍时,好不热闹。

同类推荐
  • 兴亡传

    兴亡传

    天德帝不理朝政,权阉周海思乱朝,人心惶惶,东北鄂纳族嘟儿嘟噜起兵于白山黑水间,一战成名,奈何有白石雄关,易守难攻。权阉夺权,杀尽翰林人士,严苛税赋,任由鄂纳发展,还激起秦夏民变,曾权和图鲁利,一内一外,扰的大虞不得安宁,建宪帝险中继位,立志中兴大虞,上台便尽剿曹党人马,然而,关外,合术厉兵秣马,雄心勃勃,一心想入住问鼎中原,关内,刘仲轩几度沉浮,大起大落,建立自己的帝王基业。中兴臣荀彬,临危受命,建宪帝托孤,荀彬独揽朝政,力图变法,更有少年将军钱巳水,冲冠一怒为红颜,歌女南宫清婉倾倒大宁国……一时间,华夏大地,烽火狼烟。虞、贞、鼎三朝爱恨纠葛,快意情仇。真是验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大明海盗王

    大明海盗王

    明朝嘉靖年间,奸臣严嵩当道,倭寇横行,海盗猖獗,佛朗机夷虎视眈眈,欲要叩开大明海防,明朝处于内忧外患中。航海迷王朝来到明朝,成了一名海盗.建立舰队,重启郑和开创的航海伟业,纵横在大海之上,创造不朽的传奇:平定倭寇、收复台湾、灭小日本、征服印度阿三、进军新大陆、征战欧洲……
  • 复活的帝国

    复活的帝国

    秦始皇的地宫是否真的存于封土之下,两千年来众说纷纭。历史上不可胜数的记载和传说让秦陵地宫成为千古之谜。有人推测封土之下并非真正的地宫所在,更有人臆断秦始皇的墓室在南部的骊山里,还有人猜测始皇帝葬于河北。始皇陵封土高度究竟是多少?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下有什么?在38年的时间中有多少人参与建造了这座巨大的陵墓呢?司马迁《史记》里的阿房宫到底在什么地方?发生在秦宫中的众多谜案,谁人能解?所有这些困扰人们的未解之谜,马兆锋编著的《复活的帝国》将一一带读者探寻,希望《复活的帝国》能成为广大读者的精神食粮。
  • 末日隋唐演义

    末日隋唐演义

    一夜之间,末日降临大隋帝国,天下大乱,诸侯纷起,丧尸、变异兽、阴魂鬼畜肆虐屠戮天下!江山代有天骄出,乱世群雄齐争霸!将军座下白骨铺,一代新人换旧颜。
  • 中华秦始皇

    中华秦始皇

    炎黄子孙,生生不息,世代传承。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不尽不竭。在这恢弘壮观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灿若繁星、不胜枚举。在这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其中一颗,极为光彩夺目的耀眼巨星,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明确的告示后人,秦始皇顺应时代发展,引领中华民族,跻身于同时期世界文明进步的前列。创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坚实基业。秦始皇于中华民族功勋卓著,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然而,历代后人对秦始皇确是荣毁参半。褒者寡,贬者众。秦始皇果真暴戾残虐吗?平定天下诸侯、六国废君或降或俘,无一人被诛杀。追随相助秦始皇的文臣武将,无一人死于秦始皇之手。纵观历史,历代帝王如秦始皇者几乎没有,秦始皇果真峻法严刑吗?严密法治是社会进步的表象,时代发展的必然。
热门推荐
  • 造化九天

    造化九天

    少年田风,天生废体,受尽屈辱!一日觉醒,得造化,踏九天,炼化诸天万物,走上惊天逆袭之路!法宝是我的,功法是我的,仙子依然是我的!看他如何惊圣教,踩天骄,只手炼天,传奇才刚刚开始、、、、、、
  • 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的故事

    富兰克林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头上有诸多光环,如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这部传记记载了富兰克林的传奇人生和丰富经历。他那富有转折性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启示和鼓励。从富兰克林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很多,他的坦诚,他的勤奋,他的执着,他的负责,还有他对民众深沉的爱。
  • 封神奇缘之传说

    封神奇缘之传说

    魔神后代通过道心魔种大法借助月光遁到凡间来寻找八大圣器的下落,集结圣器开启七界回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惹上腹黑校草:丫头,你别跑

    惹上腹黑校草:丫头,你别跑

    “喂喂喂!!!许亦玔,你干嘛?!快放开我啦!”……“你觉得我想干嘛?!嗯?!”许亦玔直勾勾的盯着某人,某人心虚得不敢直视。许亦玔说这话的时候,那赤裸裸的眼神,一刻也未离开沐衿浠。真是自己太纵容她了,竟然在敢放他鸽子。还去见别的男人,看来不惩罚惩罚她,是不行了……【首发新书,希望支持】
  • 唯有你无缺

    唯有你无缺

    娱乐圈爽文双向暗恋1V1高甜文案一:身为圈内有名大花,顾秦非常低调的追星奈何崽崽过分帅气啊啊啊啊啊只能妈粉转女友粉了嘤……
  •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穿越层层迷雾,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的追寻与省思。第一部分《一个隐形人的画像》,清点已故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桩近六十年前的凶杀谜案,由此揭示了父亲难以捉摸的性格的秘密,从琐碎的遗迹和片断式的回忆,重构了那个总是缺席的人。第二部分《记忆之书》,视角与风格陡然一变,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反思自己作为父亲的身份,通过十三段“记忆之书”,彼此相联的往日事件,在诸多文学作品的互文间,对孤独、偶然、父性,甚至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和评论,将讲述的故事变成了对于写作者自我意识的反思。《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保罗·奥斯特的艺术宣告,也是他创作的基石,所有故事的原点。”
  • 才女在世:丑妃也刁蛮

    才女在世:丑妃也刁蛮

    伊人,爱憎分明。伊人,爱恨纠缠。颠沛流离的医术人生,接踵而至的苦难。若爱有天意,请勿伤伊人所爱之人。若天负伊人,则为爱以身逆天而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沦落此世,伊人自当护其所爱之人。乱世容身,爱己之人,有缘无分,唯有来世,自当生死不离。伊人泪,吾来讲述
  • 末世修真基地

    末世修真基地

    当人类迎来大变,修真沦为搬砖职业。如何堂堂正正修真?抱歉,我只能用系统作弊了!写我心中的末世仙侠!
  • 九转紫凌决

    九转紫凌决

    百年轮回终成空,妖紫现世洛天乱!辽阔虚空苍穹,灵魂肉体分离。他,能否重生?异世大陆纷争,天才纵横天下。他,能否争霸?究竟沦落替身,还是翻身崛起。他,能否传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