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49400000002

第2章 自卑与超越

“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不幸的经历,并不一定能改变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经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改变命运。

1 “缺点”与“焦点”

想一想“我不会做什么”!也许在自己的众多弱点里,一直藏着未曾被发现的制胜武器。弱点不该被丢在角落视而不见,也许我们可以将它移到聚光灯之下,展现个人独特魅力的亮点。

你会向“没有”借东西吗?

“向没有借东西”是火星爷爷许荣宏在TED一场演讲的主题。他自小罹患小儿麻痹,七岁以前都在地上爬,家人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是他突破天生的限制,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他不只写作,还到各国演讲,激励人心。这场演讲主要在说没有人十全十美,人都有缺点,抱怨既浪费时间又无济于事,何不发挥创意,向“没有”借东西,走出一条独特的人生道路。

《理财周刊》的创办人洪宝山,也是一个向“没有”借东西的典范。他三岁得小儿麻痹,不良于行;十一岁丧父,寡母带大,家境困窘;长大后考上台湾辅仁大学(辅大),家里供不起他的学费与生活费,他必须打工。

台湾辅仁大学在新北市的新庄区,四十年前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地方,没什么打工机会,而且洪宝山白天还要上课,你猜他恳求来的是一份工作是什么?

送报纸!

小儿麻痹,送报纸到五楼

老板很勉强地答应用他,但没过几天就把他辞退了,因为当时新庄的“豪宅”是五层楼的公寓,很多人家楼下没有安装信箱,担心报纸被偷了,都要求送报到楼上。你可以想象他是怎么爬到五楼的吗?显然,他送得很慢很慢,订户纷纷抱怨,老板只好送走他。

一般人到这里,一定放弃了,患小儿麻痹症的人送报纸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可是逼在洪宝山眼前的问题,是每天吃饭读书都要用到钱,那个时候也没有人愿意聘请行动不便的人,洪宝山没得选择,为了生存,还是认定要继续送报。

怎么送?他于是转个弯,让手好脚好的人来送,是谁呢?是辅大各年级各科系的十多名同学。不过问题又来了,所有报份都紧紧握在既有的发行代理商手上,他没有报纸可送,怎么办?

送不了报纸,就卖报纸!

洪宝山竟然开始推销报纸!他挨家挨户敲门,别人看他是个穷学生,又患了小儿麻痹症,同情心大发,订得相当踊跃。后来他成了新庄的报纸大王。这样的发展,完全令人意想不到。在一个先天不利的条件下,他居然穷则变、变则通,不仅脱困成功,还将弱点变成强项,令人动容之际,也非常鼓舞人心。

在看洪宝山的例子时,除了不可置信外,你是不是认为这是依靠意志力的强人才做得到的事?但直到我读了《别让下意识骗了你》一书,才知道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做得到。这颠覆了我既有的想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心理学博士妹娓武治,书中有个章节是“人生的制胜武器,就在不利变量中”,他说,每个人都想要过更好的人生,于是就努力去想“我会做什么”,但是妹娓武治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建议从“我不会做什么”着手,回到自己的原形,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色盲,变成日本色彩权威

妹娓武治提到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有一篇论文,称大多数的画家都有一个有趣的特征:他们的立体视觉比一般人差。

怎么可能?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画家观察万物之细腻,甚至可以画得像照片一样写实,眼睛当然强过一般人,怎么可能比较差?但事实就是如此,画家的两眼视差不足,让他们在感受立体的能力上有障碍,画图时,会不自觉地偏离正确位置,更注重提升画面在画布上的表现,将两眼视差不足变成胜出的武器。

接着,妹娓武治又举了一个例子:日本有一名色彩学的权威,非常活跃有名,但大家从不知道他竟然是红绿色盲!他把色觉障碍的弱点,变成了独步日本的色彩灵敏力。

看到这里,不论是小儿麻痹症患者洪宝山送报,还是日本色彩权威竟然是色盲,都足以让人在心里冒出千百个问号,想不通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其实,说穿了,这是改变心态的力量!

心态才能制胜——想一想你“不会做什么”!

人在面对弱点时,都会有自卑感,不同的是有人被自卑感给打败,有人战胜自卑感。他们是怎么战胜的?不过就是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忘记这个事实,接着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了,这个弱点反而开始发光,变成亮点,有自己的强烈特质,别人取代不了。

所以每个人都要认清楚一个现实,那就是没有人是完美的,都会有弱点、都会自卑,谁也没有比谁强,那么何不采取完全不同的心态,做到以下两件事,将今天的弱点,变成明天独一无二的强项:

1.正视弱点的存在。

2.战胜面对弱点的心魔。

妹娓武治将火星爷爷的“向没有借东西”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一般人习惯性地从“我会做什么”出发、做人生规划,但有时候会中途触礁,找不到方向或出路;这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不会做什么”,也许在自己的众多弱点里,一直藏着一项未曾被发现的制胜武器。

因此在发掘潜力时,弱点不应被丢在角落视而不见,成为盲点;我们要做的是将它移到聚光灯之下,让它成为展现个人独特魅力的亮点。

2 “外在优秀”和“内在自卑”是两回事

人在面对弱点时都会有自卑感。不同的是,有人被自卑感打败,有人战胜自卑感。他们是怎么战胜的?不过就是接受这个事实,然后忘记这个事实,接着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了!

有时候,你是不是会自卑?

我认识的每个人,不论有多成功、多有钱、地位多高,或多或少都有点自卑感,不一定是整个人都自卑,而是在某些地方感到自卑;也不一定是现在自卑,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曾经感到自卑。所以,自卑是普遍存在的人性,不必为了自卑而感到自卑。

重要的是,每个人自卑的痛点不同。

考上台湾大学,还是自卑

有个男孩,考试没考好,上了南部一所私立大学。他非常自卑,觉得不如人、对不起家人,整个学期都没回家,也不跟高中同学联络,走在校园里,也总是把头垂得低低的,不想让人认出来,让人知道他居然考上这所大学。一开始他只是自责,后来变成自卑,最后是自闭,切断了所有的人际关系。可是他心里难受得紧,找不到人说话,于是私信我,问我:“您一路念的都是好学校,一定不知道什么叫作自卑?”

我大学念的科系,是文科前三百名才能考进去的,可是有的同学还是会自卑啊!同学A事业成功,加上理财有道、生活富裕,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可是在同学聚会时,他居然对着另一名同学B说,以前在学校时,看到B会有很深的自卑感。B感到不解,就问为什么?结果A的答案还颇让人傻眼,他说:“因为你是私立中学毕业的,一脸贵气,看起来就是未来精英!哪像我这个南部来的,念普通高中,土里土气!以至于我一看到你,就会不自觉地自卑……”

就算是考上台湾大学(台大)的人,也会自卑。为什么?有个年轻人从小到大活泼开朗,高中成绩优异,但最后没有考上台大。他的父亲很严格,非要他念台大不可。他不得已复读重考,终于考上台大。应该高兴了吧?哪里知道开学后,他发现前后左右的同学多半是没有复读就考上的,认为别人比自己聪明优秀,信心大为崩溃,得了抑郁症。

他父亲不解,问心理咨询师:“人家是没考上台大得抑郁症,他怎么考上台大还得抑郁症?”

所以,是不是会自卑,跟是不是念好的学校没关系。没有人是完美的,但人人又期待自己完美,即使考上台大了,还是会去做其他的比较。因此不论是谁,至少都可以找到一个“痛点”来自卑。更何况,自艾自怜是一种可以耽溺的情绪,躲在里面,隐蔽而安全,不被打扰,就会不想出来。

用别人的眼光定义自己

小时候,我也很自卑,痛点不少,不过最扎心的还是外表。结果这个自卑内心戏,足足演了三十年。现在想想,有必要吗?只能说自卑是个牢固不可解的结,越打越紧,越紧越死,让人难以挣脱。

小学一年级买帆布书包,一般来说,男生买绿色的,女生买红色的。也不知道为什么,爸爸买给我的是绿色的。更惨的是,那时环境卫生不佳,南部又炎热,容易长头癣,说巧不巧,我也长了,于是我剃了个大光头。每天放学走在巷子里,一堆臭男生就冲着我大叫:“查甫仔!查甫仔(意为男人婆)!”我因为上学早,五岁就入学,所以五岁起就没有了少女心,一直对自己的长相深感自卑,后来几乎是不照镜子。

高中读女校,有一次拍照,照片洗出来之后,一位同学说我破坏了大家的团体照,由于太自卑,我根本没问清楚是哪里破坏了,直觉就认定她在说我长得不好看,这不就是在伤口上撒盐吗?于是后来我连照相都尽量避免。直到这几年彼此再联络上,我看看她,再看看我,心想她哪里有长得比我好看?才逐渐释怀。可是你看,她这句话“害”了我三十年,这都是自卑作祟的结果。

难道这么多年来,都没人说我长得好看吗?当然有啊,但是我不信,听不进去,总把那些话当作是客套话,心想对方不过是出于礼貌,完全没法改变我对自己形象的意识。

从我的例子,你一定可以归纳出,自卑的人都有这些问题:

·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

·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

·当别人说自己不好时,听进去了;当别人说自己好时,却听不进去。

从这三点看来,结论就是一个——自卑的人无法客观看待自己。

找到你的优点

回到上面所说的那位大学生,我问他,除了学校没考好之外,自己有哪些优点?他居然说,想不出来自己有优点。怎么可能?这就是无法客观看待自己。于是我请他想一想,至少列出十点,只要是他自己认为还不错的就写下来,不必管别人是不是认同,三天后来告诉我。

三天后,他勉强挤出七点,害羞地问我:“这些好像不怎么样,可以算吗?”我说都算,只要你认为是优点就通通都算,他才松了一口气。接着,我们就这些优点一点一点地聊,他越谈越起劲,非常开心,也很健谈。直到结束,这位大一学生跟我说,原来优点不一定是跟人比较得来的,所以凑到十点应该没问题。

如果你是那种脆弱敏感的人,容易把别人的负面评价摆在心里,编出更多伤害自己的故事,最后还有可能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那么何不学学这个大一新生,列出自己的十个优点?但是记得原则——是你认为的优点,而不是别人认为的优点。

还有,平常就让优点突显出来,变成一个记忆点,难以磨灭。像是做出好成绩、有了小幅进步,别忘了请自己吃个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并且用照片拍下来,存在手机里,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做了这么多了不得的事!自卑感就会慢慢地被成就感打败。

3 这个时代没有怀才不遇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靠一支笔写出一片天地,享有一点名气并非难事。照理说,天底下应该再也不会有怀才不遇的人,除非他怀的不是才。

“天底下最痛苦的人,莫过于怀才不遇的人,因为他想做的,跟他能做到的有很大的距离。”这是台湾研究院院士、历史学者许倬云说的话。我认为后半段说对了,前半段不怎么对,因为天底下还有其他更痛苦的事。

你怀的,真的是“才”吗?

许倬云之所以有这个感慨,是因为他发现怀才不遇的人表现出来的样子还真是天下第一痛苦:沮丧、愤怒、爱抱怨,以及脾气坏。这样的人,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是躲他们远远的?遇不到伯乐也就不奇怪。因此在抱怨怀才不遇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以下这两个问题:

·你怀的,真的是“才”吗?

·伯乐不来“遇”你,你难道不能去“遇”伯乐吗?

你只是,很会找借口

五年前我认识一名年轻人小骆,他是挺务实的一个人,计划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当作家才是他的志向。

后来我都会不定时地关心他的写作进度,但是听到的都是一些埋怨的话:“每天都加班,回到家都累垮了,哪有时间和力气再写作?”

奇怪的是,当朋友力邀小骆去参加营销大会,他却有空去了,理由是朋友三番两次来劝,正好晚上没事,不好意思拒绝朋友就去了。去了几次之后,小骆不只是加入下线,也开始卖东西、拉下线,他又说:“写作赚不了什么钱,等我有钱再说吧!”

做一阵子销售之后,朋友一个一个远离,小骆没赚到钱,索性不做了。于是我再问他,会不会回来写作?他回答:“我又没有名气,哪会有出版社要出我的书?”

五年过去,小骆只完成两件事:开一个部落格,以及写了一部十万字但没有完结篇的小说,其他没了。现在他告诉我,他写了五年,还未闯出名堂,这条路走不通,想放弃不写。可是他又有点不甘心,因为有个他从来没放在眼里的同学竟然在网络上写出了名气,出了书,那本书还挤上了文学类的排行榜,而当年在校园里,小骆是小说类第一把交椅,那个同学连个屁都算不上。

于是他问我:“你说,我是不是怀才不遇?”

你只是,看来很努力

我没有正面回答小骆,倒是上网去搜索了他的同学。同样是毕业五年,这位同学每天写一千字,周一至周五从未间断,写出了一个天量——总共一百二十五万字。当然,写作这件事不是比字数多,但是没有才气,至少也要努力。就凭作品的产出量,若这样还不能有点名气,那老天爷还真是亏欠他。于是我回小骆:“你不是怀才不遇,而是努力不够。”

小骆不服气,马上反驳,每天上班八小时,不时加班,回到家累得跟狗一样,有一阵子被朋友拉去做销售,本来就没剩多少时间,还勉强挤出来写十万字的小说,还不够努力吗?面对这样的辩解,我继续当头棒喝:“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因为你都在瞎忙,忙的不是你在意的事(写作),而是别人在意的事(销售)。”

你只是,把面子看得比成就还重要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靠一支笔写出一片天地,享有一点名气并非难事。照理说,天底下应该再也不会有怀才不遇的人,除非他怀的不是才。如果还要一味哀怨怀才不遇,自怨自叹、自艾自怜、找尽借口,那么这类“怀才不遇”的人不是可怜,而是可耻。

小骆不以为然,认为我在说风凉话,觉得自己没有我那样的资历与头衔,自然不会有知名网站来邀请他写作,也不会有出版社来邀请他出书,写作才做不起来,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的错!这是“怀才不遇”者典型的观念,以为自己有才,别人要主动登门跪求,把他捧在手掌心,疼着、护着。

他万万没有想到我竟然告诉他说,我撰写的所有专栏,都是我主动去“敲门”问来的,并不是别人慕名而来。小骆一听,结巴地问:“凭你这样的身份与地位,还需要低声下气去求人吗?”

你只是,不在意人生一场空

怀才不遇的人都认为去求人等于矮人一截,可是“才”在怀里,只有你自己知道,若不主动去“敲门”,别人凭什么要知道、凭什么要信任我怀的是“才”?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我主动去找伯乐,而不是等着伯乐来找我,理由是——万一伯乐不来,难道我要等到天荒地老、等到头发花白、等到连键盘都敲不动吗?

这样地空等待一场,不啻是跟人生开玩笑,所以别闹了!很多时候,即使去“敲门”,别人也可能认为你怀的不是才,但只要对方愿意提供机会就相当不错了。练习得够多,“才”自然也磨得出来。

怀才就像怀孕,怀久了就会被看见

现在你懂了吗?怀才不遇的人,问题出在这两个“不够多”上。

1.努力得不够多

中国首富、万达集团总裁王健林说:“怀才像怀孕,怀久了就会被看见。”怀孕前两个月看不太出来,过了两个月似有若无,别人会半信半疑,猜测到底是变胖还是怀孕,到第五个月就无人不晓了。一样地,怀里真是有才,最终一定会被看见;如果没被看见,那也只是时间未到,或者是你必须付出压倒性的努力,让才华更加突显出来才行。

2.被拒绝得不够多

怀里有才的人,脸皮特别薄,心理障碍特别高,所以养成一个坏习惯,总是等着别人看见他们的才,觉得这样才有行情。却不去想这世上有才的人多得是,他们把面子看得比获得成就还重要。

“哈利·波特”这一系列书曾经向十二家书商“敲门”,都被拒绝,后来作者罗琳对这个难堪的过程说道:“我是不会放弃的,直至所有的书商都拒绝我。”所有失败者,最让人惋惜的情况是在成功前一刻放弃;所有成功者,最厉害的也不过是被拒绝得够多。

最后,我要向所有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再强调一遍,天底下没有怀才不遇这种人!在努力得不够多、被拒绝得不够多之前,说自己怀才不遇,是可耻的!

4 花时间把结打开

不敢大胆想象未来,不认为自己值得拥有美好前途。因为缺乏自信,不觉得自己可以把工作做好,也不觉得自己对人生有掌控力……有时并非这个人没有志气,而是从小就没有“种下”志气这一颗种子,长大后志气自然无法发芽茁壮成长。

有一次我参加募款餐会,座位紧挨着一位台湾大学教授。交换名片时,他注意到我在人力资源公司工作,马上跟我谈到他的学生Jim。

Jim聪明优秀,大学四年多次拿到班上第一名书卷奖(旨在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学期成绩排名前三的同学进行奖励),服兵役退伍后却在百货公司当专柜人员。教授心疼地说:“工作无分贵贱,我不是怕学生委屈,而是凭他的条件,完全可以找到符合‘志向’的工作。”

“他的志向是什么?”

“我问过他,他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台大生应聘服务生,老板当然不敢录用!

这是一位视学生如己出的好老师,马上联络学生和我见面谈。一见面,Jim就给人良好的印象,他举止文质彬彬,言谈有条有理,但就是少了时下年轻人常见的“自我感觉良好”。他说,两个月的求职期,自己什么工作都找,包括餐饮业,可是并不好找。

“你应聘过服务生?”

“嗯。”

“有被录用吗?”

“没有。”

最后是一家百货公司录用了Jim,他没有什么选择,便去报到了。同学纷纷骂他“作贱”自己,老师也说他“不看重”自己,Jim不知道怎么回应,因为他就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家人希望他赶紧扛起经济责任,于是他就赶紧去工作了,任由大家说去。可他内心很不安,想不通自己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和其他同学不一样。

别人看他很优秀,他却自觉一无长处

这样的年轻人,我看多了,心里有谱,便问起Jim的家庭状况。

台大的多数学生是天之骄子,来自中上层家庭,即使不富裕,也是家庭温馨美满。相较之下,Jim的家庭状况有些复杂。他的父亲出轨十多年,长年在外另组家庭,弃Jim母子于不顾,而他的祖父母也未站出来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持,任由他们在外孤苦无依,在Jim的心灵投下了沉重的阴影。家境的拮据,使得一向成绩顶尖的Jim内心充满矛盾,既是自负又是自卑,不觉得自己值得拥有美好人生,不看重自己的任何成就,认为自己一无长处。

“考上台大已经很强了,你还总是拿第一名,非常厉害!”

“一点都不厉害,因为拿第一名不需要实力,只要在选课时,多选些‘营养学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很明显地,只要谈到优点,他就来个全盘否定,极度缺少自我价值感。在这个例子里,你会发现,再聪明、优秀的人,一旦失去自信,就不会有明确的人生志向,因为——

·不认为自己有任何能力与强项,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

·不认为自己值得拥有喜欢的事物,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不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不去找符合自己能力的工作。

家庭环境深深影响人生的重大选择

Jim不是特殊案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我在人力资源公司工作,看过的履历不可胜数,而每份履历都记录着一个人的生涯历程,有曲折、有起伏、有转弯,看多了就能看出深意,也能看出履历背后隐藏的人生故事,以及这个重大发现: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选择,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

也就是说,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一生的表现有着莫大的影响。不少天资聪颖、会读书考试、能取得漂亮学历的人,只要是出身贫穷、父母感情不睦,或家庭问题层出不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抉择时,就会自动矮化自己,选择低于自己实力水平一两层的职位,后面的发展就会一直困在低层,无法自拔,也无法脱困。当然也有例外,但能逆流而上的毕竟是少数。

相反地,若是家庭经济不错,父母感情和乐,给予孩子满满的爱,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高、自信心强,再加上父母的用心栽培,孩子不只会赢在起跑点上,在做人生的重大抉择时,也会因为背后有支持的力量,不知不觉往上站高一两层,之后的人生发展也会有相对顺利的际遇。

家庭关系,是最难打开的死结

这样的情形,会发生在选择工作或伴侣上,导致的结果就是贫穷会世袭,不幸福也会遗传,而这些例子俯拾即是。

我曾经看过一份履历,一个女生在父母离异、弃她而去之后,由叔叔带大,下课就跟着叔叔到夜市摆摊,帮忙点餐、送餐及收拾碗筷。她在校成绩不错,后来选择念高职餐饮科,毕业后念高雄餐旅大学五年制专科部,接着升高雄餐旅大学本科,主攻西式厨艺,拥有多张证照。

她前后总共读了十年餐饮,毕业后却一直在做服务生,而且断断续续的,有时候遇上餐厅倒闭,有时候祖母生病要照顾,直到二十九岁,她在履历上的求职目标仍然是服务生。这样的职业生涯选择,令人扼腕,也令人心痛万分。

每次看到这类履历,我的心里不免飘过一丝悲凉,遗憾自己没能帮得上忙。但我也明白,只要牵扯到原生家庭,情况都是复杂难解的,能帮的忙不多。除非对方有高度的警觉性,以及极强的改变欲望。否则,对方一生将住在原生家庭的牢笼里,不自觉地做了心理的无期囚徒,就算有一天牢笼突然打开,也不会飞了。

在我和Jim的谈话过程中,不论我给他哪一个建议,他的回答都是:

“在我们家,行不通的!”

“这样做,他们会生气。”

结果,便是原地踏步走,问题依然在,“结”还是没打开,彼此纠缠成一团。

自卑,不敢大胆想象未来

家庭环境差,会造成自卑,不敢大胆想象未来,不认为自己值得拥有美好前途。因为缺乏自信,不觉得自己可以把工作做好,也不觉得自己对人生有掌控力,不觉得自己有力量扭转命运。这不是这个人没志气,而是从小就没有“种下”志气这一颗种子,长大后它自然无法发芽茁壮成长。

一个人一生有没有成就,就看他在青年时期有没有志气。毕业之后,倘若说不出自己能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缺乏明确的人生方向,也许问题症结不在于职业生涯探索做得不够深入,而在于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黑洞过大。所以,需要做的第一步是把洞补起来,重新建构自我价值体系;第二步才是确立志向,迈开脚步往前走。

人生最大目的,不是成就什么事、成全哪些人,而是好好地花一辈子时间,把自己剥开来看清楚。

——情感沟通专家

罗怡君

5 向内归因没那么好,向外归因也没那么差

遇到挫折、失败或困难,该责怪别人时,不要不好意思,好像自己在做坏事似的;该责怪自己时,也不要觉得不甘心或不服气,好像委屈了自己似的。做一个客观的人,才会被尊敬与重视。

客观看待自己,很多人没有这个习惯。

就以失败这件事来说,一般人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向内归因”,就是检讨自己,看是哪里出了错;另一类是“向外归因”,就是检讨别人,百分之百咬定是别人哪里出了错。这两类人,都失之主观,一点都不客观。结果会怎样?要么过度自责,失去信心;要么推诿卸责,惹人讨厌。都不好!

后来,我找到一个新的方法,和你分享。习惯“向内归因”的人,要慢慢学会“向外归因”;习惯“向外归因”的人,要逐渐懂得“向内归因”,向中间靠拢,才能看到事情的两面,找到全部的原因。

向外归因,轻松多了

就拿没有考上研究生这件事来说,如果是过去,我会检讨自己准备不周,这次的确是这个原因。但我的瑜伽老师给我做了一番不同的分析,她说师大嘛,在职研究生中一定会优先录取教师,因为教师拿到硕士学位,可以加薪三千至五千元,他们有迫切的需求,更何况师大主要是在培养师资,当然优先录取教师。

她的说法,帮我从“向内归因”走出来,往“向外归因”走去,的确让心里好过一些,舒坦多了;同时也帮我开了一扇窗户,让我得到了一个新角度、抓到了一个新要领,下次再去考师大时,就要往“教师”这个角色靠拢,增加自己在这方面的关联性,提高说服力。

你说,在归因上做一个小小的改变,是不是客观多了,可以获得明显的好处?

最近有个粉丝来跟我说,他每次换新工作,都要面对一个陌生的职场,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经常被欺负。于是他向内归因——自己总是运气不好,没遇到友善的同事、亲切的主管,以及气氛融洽的环境。

可是这样想非常负面,因为不幸的人到哪里都会不幸,他就会自我暗示、预存成见,结果会怎样?最后心里想的坏事都会一一成真,变成一场自我验证。

向内归因,逼死自己

他是一个硕士研究生,个性温和,是个文气的男生,但他认为必须扭转个性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存活下来,于是他找的工作都是电话营销,同事之间高度竞争,光是为了名单多寡或优劣,人人争得你死我活,你想这类环境适合他吗?当然不适合!他是羊,到了狼群,不被吃掉才怪。

看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他的问题不在于自己运气不好、是个不幸的人,而在于入错行,和不是同一类的人共事。可见,换个角度归因,可以帮助自己更客观地看待失败,以及更公平地对待自己。

不过,向内归因的人,最讨厌哪一种人?

向外归因的人!

他们认为,向外归因的人都如狼似虎、侵略性强、难以相处,遇到事情就责怪别人、推诿过错、要别人背黑锅,品格低劣到极点!怎么能让他们学习向外归因的人,跟讨厌的人学习“错误”的行为?

绝对的人,无法存活

有个专家,主要是教人怎么在职场里生存,他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鹰派,另一类是鸽派。一般来说,在小时候,每个孩子不是鹰派就是鸽派,甚至鸽派的人数会多一些,因为体格小、力气弱,也只能选择在鸽派,做和平使者。可是长大之后,鹰派的人数则会增加一些。再到了职场,就没有鸽派或鹰派了,因为纯粹的鸽派或鹰派是无法生存下来的,能留下来的全是混种派。

什么是混种派?

也就是在每个人身上,会同时具备鹰派与鸽派的特质,不同的只是混合的“比例”:有的人鹰派性格多一些,有的人鸽派性格多一些,比如鹰派性格占六成,鸽派性格占四成,或鹰派性格占四成,鸽派性格占六成。可见,所谓的行为成熟化,就是向中间靠拢,兼而有之。做人方面,变得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做事方面,变得讲求效率,也重视团队合作。

同样地,在归因上也要向中间靠拢,既要向内归因,也要向外归因。只不过性格不易改变,有人是向内归因占60%,向外归因占40%;而有人相反,向内归因占40%,向外归因占60%。在归因上,进行这样横向的发展,好处很明显,人会变得客观与多元化。

向中间靠拢吧

总之,遇到挫折、失败或困难,该责怪别人时,不要感到不好意思,好像自己在做坏事似的;该责怪自己时,也不要觉得不甘心或不服气,好像委屈了自己似的。做一个客观的人,才会被尊敬与重视。

这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既向内归因,也向外归因。

6 毁掉一个年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追求完美

总是害怕在别人眼里,自己不够完美、会闹笑话、会丢脸,于是不敢大胆尝试。但若止步不前,你失去的将是什么?你将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也将失去一个发展的机会!

你玩过史莱姆(Slime)吗?

星期六上艺术的第二堂课,一进教室就让人兴奋!老师在地上铺了米色麻布,原以为是用来打滚、玩游戏的,最后才知道是用来画画的。用什么画?用史莱姆!

答非所问

“史莱姆”是小朋友爱玩的美劳材料,它的英文原意是指泥状、黏液状的东西,后来引申为在电子游戏与奇幻小说中出现的虚构生物,身体结构多样化,从流动的黏稠液体到半固体的果冻状都有,且具有弹性、能蹦跳移动。史莱姆主要是用白胶做成的,往墙壁上一扔,可以黏在墙上且会往下滑,鼻涕一样拉出延展面积,就算大功告成。

史莱姆完成之后,老师出了一道题,要同学在麻布上拉出最大的岛屿。最后,别人拉出来的岛,几乎都是我的三四倍大,怎么会这样?

他们的岛屿,都像用水彩往地上泼画一样,支离破碎,只有我的像一坨圆圆的面团,完好如初。

原来,在创作过程中,我只注意到了完美性,忘了老师给的目标是“延展性”,因此这个成品是彻头彻尾的“答非所问”!而且,在汪洋大海中,岛屿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同学们支离破碎的作品才是真实的世界,像我做的那样圆的岛屿根本不存在。

这个差异,明摆在眼前,让我惊诧不已,惊觉在自己的个性里,有害怕自己不够完美的一面。我也开始真正感受到,透过艺术创作,的确可以认识自己。

被“完美”绑架

老师给的目标简单清楚,只有一个:做出最大的延展性。但我不自觉地加入了另一个条件:不能有任何的破洞。这使得我的岛屿相对最小。这个结果,套用在人生发展上,你猜我看到什么?我看到自己的两个问题:

·不自觉地,自己给自己设限!

·不自觉地,一心追求完美,忘记追求发展!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是完美主义者,害怕出错、恐惧失败、不敢勇于尝试,长期下来,这样的人会变得故步自封,减少自己学习的机会,妨碍自己的成长。因此,当完美性遇见发展性,心里产生冲突时,请记得完美性要妥协一点,让出空间给发展性,才不会局限了未来舞台的大小。

想一想,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有一个升迁机会来了,你跟主管说:“我还没有准备好。”

·有一个上台做报告的机会,你推辞了,因为“我不认为我会讲得好”。

·有一个和外国人谈事情的机会,你退缩不去,给的理由是“我的英文没那么行……”

这就是害怕,害怕在别人眼里,自己不够完美,会闹笑话、会丢脸。

但若止步不前,你将失去什么?

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

失去一个发展的机会!

“完美”并不存在

学习性和发展性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远远比完美性来得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磨炼的,没有人第一次就能做好,只要最后一次做好就可以了。

看看我做出来的史莱姆就会知道,这世上没有那样完美的岛屿,真实的岛屿一定是支离破碎的。人生也是,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缺憾的人生,所以追求完美是跟自己过不去,是在扼杀人生发展的可能性。

勇敢去犯错!

大胆去失败!

你会学到更多,得到更多!

7 警惕低薪穷忙

当衣食无忧时,人就会有选择,梦想最大;当工作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时,就是没有选择,赚钱最大!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条件,接受既存现实,为自己与家庭有更好的生活而打拼。

最近,我在进行一个深刻的反思:台湾地区是不是太强调读书就是要快乐、工作就是要有梦想了?结果,快乐在哪里?没有,大学生茫然无方向。而梦想又在哪里?也没有,领两万两千台币(约4800元人民币)的薪水只会感觉冰冷,不会有热血。

大陆有个持续了九年的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主持人担任面试官,台下有多家企业老板或主管,求职者在自我介绍与回答问题之后,企业会当下决定录取与否,直至最后剩下两家企业对决,求职者再依据对方提出的职务与条件,选择其中一家报到。

看了几集以后,我得到两个重点:一是薪水之高,超乎意料;二是不论年纪,选择工作时,更注重薪资。先来看他们的薪水有多高,比如:

·大学毕业三年的男生,换过三份工作,薪水分别是五千元、八千元、一万元人民币。他上节目求职希望做互联网的营销工作,期望薪水是一万两千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他二十七岁时,薪水是台币五万元;但是像这样的经历,在台北的薪水大概是三万至四万五千台币之间。

·刚毕业的女生,大学读社会工作专业,想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在节目里,企业竞相开出七千元、一万元、一万两千元人民币的薪资。

·唐山来的一位母亲,三十八岁农村妇女,没上过班,想做市场销售或客服,企业开出的薪酬是四千五百元人民币。换算下来,离台湾最低工资只差两千台币。

这三人怎么选工作?都是价高者得,选择提供薪水最高的企业!即使现场的专家不断提醒,其他工作更符合他们的梦想与能力,皆无效。主持人问那位应届毕业的女生,挑最高薪水的原因,难道不害怕吞不下这一口饭,半年后逃跑吗?这名女生讲话比较拐弯抹角,专家分析她的个性是“宜人性”,喜欢讨好别人,不表露自己的意见与态度。可是在这一问题上,她倒是一刀直直劈下地说:“企业给我这个价钱,表示肯定我有这个价值,这是我应得的!”

隔天,台湾新闻报道在新一代人中最令人向往的企业,我也看到两个重点,和大陆节目“非你莫属”反映出来的内在思维非常不同。

第一个重点是,诚品(诚品书店)赢过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前都是高薪的台积电位居第一,今年颇让人意外,是诚品跳上来拿下冠军。在文艺界的人都知道,诚品有质感、人气高,向来是年轻人的梦幻企业,可是员工的工作量不低,薪水也普通。

第二个重点是,年轻人认为“实践自己的梦想与兴趣”才叫成功,这样想的学生超过五成,有别于过去当上企业CEO或追求薪资职称等指标。工作的意义不再是谋求好的生活,而是实现自我,打开人生视野,甚至发挥影响力贡献社会。

两岸年轻人在选择工作的原则上,出现明显差异。看起来,大陆的很多年轻人“向钱看齐”。“向钱看齐”这个词对台湾来说并不陌生,只是时光要倒推回去三十年,当时的年轻人也是这样挑选职业,都是为了脱贫,这股动力曾把台湾推向经济奇迹。到了这一代,台湾年轻人重梦想、轻赚钱,最终也就造成了低薪的格局。

台湾这一代:有了梦想,却低薪穷忙

我的朋友Nadia就是这么一个例子,足足花了十八年,从文青少女走到中年母亲,证明了一件事:追求梦想,让她低薪穷忙十八年。

Nadia的父亲早逝,留下一家小型工厂,有独家技术,平均每笔交易有十多万台币的获利,母亲靠它养大她和弟弟。Nadia在中文系毕业之后,母亲要她接手家业,但是Nadia是典型的文艺青年,喜爱阅读,一意孤行选择进入出版业当编辑。

这几年图书市场不佳,老板的出书路线追求市场价值,远离Nadia的志趣,四年前受不了,递交了辞呈,从此职业生涯一路颠簸,换过三份工作都无果,不是对企业文化不适应,就是工作模式不习惯等,目前失业中。现在还要抚养两个幼儿,Nadia的经济压力大到不行。

台湾上一代:哪里有钱,哪里钻

母亲再度跟Nadia招手,告诉她:“梦想,不能当饭吃!钱,才是最现实的!”以前,这些话她是听不进去的,现在眼见山穷水尽,出版业日薄西山,自己年纪也大了,还有臭脾气,不见得有公司要收留她,留也不见得能留得久,她终于可以静下来听母亲絮叨,也开始觉得母亲的话有些道理。

说着说着,母亲拉着Nadia的手,走到角落。她掀开一张花布,露出里面的一台缝纫机。回忆瞬间跳到眼前,Nadia记起小时候母亲得空时,便会帮她做衣服,款式别致,常常引起同龄孩子的羡慕。母亲说,自己曾经也梦想当服装设计师,但为了扛起家计,不得不放弃梦想,选择赚钱、接手工厂,后来在工作中找到不少乐趣,比如和客户做好朋友,谈成生意获得成就感等。

“可是,妈妈,你一生都没有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会不会觉得委屈?”

“不会啊,赚钱才是我最大的梦想,因为可以把你们养大成人!”

没有选择时,就先考虑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眼里“死要钱”的母亲继续说:“当衣食无忧时,人就有选择,梦想最大;当工作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时,就是没有选择,赚钱最大!”明显,Nadia属于后者,应该认清自己的条件,接受既存现实,放弃执着,把赚钱摆在第一位,为自己与家庭有更好的生活而打拼。

“无法过好生活时,梦想是假的,赚钱才是真的。”

选择什么,就得到什么。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当这一代台湾年轻人追求梦想,就会得到梦想;不爱赚钱,钱就不会来爱他们,得不到高收入。

当然,一定有些人的工作既符合梦想,又能赚到钱,但那毕竟是幸运的少数,多数人仍然活在低薪穷忙中。那么何不想想,原因有可能出在自己的选择上,缺少赚钱的动力,才导致没钱。如果像父母那样,哪里有钱往哪里钻,管它是不是梦想,展现出另一种向上跃升的进取心,或许更有助于走出贫穷的阴影。

8 晋升困难?你只是没找对方法

无法升迁时,不妨直接请教主管或老板,不过他们不会明白地说清楚原因,这时请留心重复出现的“关键词”——那就是升迁的条件;同时你也要做出改变,不舒适会带来令人惊喜的成长!

年后,我到台中一游,顺道探访三年不见的朋友Rex,发现他整个人神清气爽,一问才知道果真有喜事:年前他被拔擢高升至协理(经理之上,副总经理之下的职位)级别。在这么大的企业,四十二岁升上协理,算是搭直升机了,令人赞叹!哪里知道Rex竟然摇摇头说:“升到中高阶主管,光是靠能力与表现是不够的,还要让老板看到你有一些特别的东西。”

广度,是能否升得上高阶主管的关键

三年前,Rex自忖能力高强、表现优异,也快四十岁了,希望能从经理晋升到协理,送给自己一个中年大礼,便鼓起勇气向老板开口,主动争取晋升,岂知却吃了闭门羹。老板只跟他说:“你需要再‘广’一些。”

Rex从小是个勤奋好学的模范生,在国外念完硕士后,凭借着漂亮的学历,顺利进入大企业,上班努力工作、下班精进技能,得到了主管的赏识和极大的发挥空间。他做得如鱼得水,不亦乐乎,绩效表现亮眼,每年考核都是全部门最优,自然一路往上升迁,从专员、主任到经理。别人花十年才能坐到经理这个位子,他只花了七年。他认为这个收成理所当然,自己的努力与表现值得公司不吝地回报。

问题是,升上经理后,他好像碰到了天花板似的,停留不动三年。Rex并未想太多,以为得凭真本事硬碰硬,拿出更抢眼的成绩才行,便更加努力地工作。可是在求晋升被拒之后,Rex的自尊心受到重创,从受伤演变为愤怒。

“我表现这么好,还不能够升迁,谁有资格升迁?”

“要升到高阶,不就是要看绩效,难道是要比拍马屁?”

会做事,不见得可以升官

还好,Rex从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以来,一直有一个Mentor(生涯导师)引领他,Mentor看着Rex像一头受伤的野兽般痛苦挣扎,心里很难过,但仍然不得不扮演严厉导师的角色,把Rex敲醒。

“你搞错了,当员工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当主管需要的是管理技能,不是表现优秀的人就适合当主管,两者需要的技能与个性是不同的。”

听完之后,Rex抢着辩白,他可以当上经理,就表示他具备管理技能,为什么不能再往上升?Mentor继续解释,中层主管需要的是管理技能,高层主管需要的是领导技能,两者需要的技能与人格特质不同,可以做中层主管不代表能做高层主管。老板要Rex再“广”一些,说的就是一个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管理方面的条件。

“通常,面对努力认真的员工,老板很难说得太明白,因为听起来颇为伤人,只会讲些抽象的言语来起到点醒作用,你要听得懂背后的含义,才抓得住老板的期许。”

想升迁,就别太认真工作?

那么,“广”字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在说Rex一直以来都是聚焦在某一“点”的深入上,缺乏“面”的扩展,有纵深无广度。然而,高层主管可以不深,却一定要“广”!老板这是在提醒Rex的格局要拉大、视野要拉宽,而这两者不是努力进修或勤奋工作可以培养出来的,必须走出公司大门,和各式各样的专业人士多多交流请教。说到这里,Mentor给了一个建议,把Rex吓了一跳。

“接下来,你不要认真工作了!”

是的,过度认真会让人无法升迁,也会让公司无法发展!马云经常语出惊人,比如他说他特讨厌太认真工作的人,钻进去就出不来,带给公司的创新少,看不出显著贡献。而且他还认为,重视细节的人就讲不了格局,把公司的发展框限在小领域里,一个大浪打来就灭顶。马云指的就是Rex这样的人,靠认真工作与重视细节爬上中层主管的位置,而爬不上高层也是败在这里。

“还有,你的另外一个致命伤,是没有换过工作!”

想升迁,就要多换工作?

这句话,再次给Rex打了一个火辣辣的巴掌,可是这样说不对啊!Rex打从学成归来就进入这家公司,一做就是十年,中途也曾经有人过来挖角,但Rex两相比较之后,因为原公司更好且薪资福利优渥,便一直待了下来。而且Rex也相信,像他这样高稳定性、高忠诚度的人,公司一定求之不得,当宝似的珍惜。Mentor竟然摇摇头说:“不会的!一旦让公司觉得你‘跑不了’,公司就会忽略你的重要性与贡献度。”

Mentor进一步解释,趁着年轻时到不同公司历练,包括企业文化、管理模式、领导人思维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拓宽你的经验范围,还可以累积人脉、学习不同技能,建立“广度”。可惜Rex待在舒适区太久,拒绝改变与挑战,缺少历练。这就会让老板担忧——但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老板总不能鼓励员工离职吧!

想升迁,就不要太专业?

“最后,不要太专业。”

对于一个在专业领域满怀企图心的人来说,Mentor这第三个建议,又让Rex深感莫名其妙。不具专业性,怎么在“江湖”行走?

Rex想的没错,可是只锁住一个专业,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很宅的工程师”,这对应的就是“窄”,与“广”正好对立。所以Mentor建议Rex跳出既有的专业领域,与其他部门多多合作,把触角延伸出去,在不同领域插旗,让老板看到他的广度。

三年来,Rex就按照Mentor的建议,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有所成。他最庆幸的还是自己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除了认识到老板所说的“广度”,也借着经验的扩大、视野的拓展、格局的开阔,思考的境界也不同以往了。

无法升迁时,不妨直接请教主管或老板,听听他们的说法,不过他们不会说得太明白。请一定要留心重复出现的“关键词”,那就是你的升迁条件。接到暗喻之后,要听得懂背后的含义,做出改变,不舒适会带来令人惊喜的成长。

9 被拒绝,本就是人生常态

若不幸遭到拒绝,没有人是好受的,甚至还会有被全世界拒绝的挫败感。其实,你只不过是被“其中一次机会”拒绝而已!后面还有几次或几十次的机会等着你。别为了这一次而“拒绝”后面更多的可能性!

同样一瓶水,在家里煮开了喝,不必花钱;到超市买,标签上写着两块五;到饭店,则索价十元。我有个朋友就像这一瓶水,从四处求职被拒,到薪水涨了三倍,让我有很深的感悟。想要告诉所有认为“自己值得更好”的朋友,你值得更好的公司或值得更高的薪水。请不要怀疑自己的价值,现在你之所以还没有得到这些等值的好,真实的原因是——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也就是说,不是你没有价值,而是你走错了地方,敲错了门!现在,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继续走下去,直到敲对门为止。

从求职被拒,到年薪两百一十万台币(约人民币四十六万元)

YY毕业后,在一家大卖场任职了二十年,从采购、策划到业务都做过,薪水最高七万台币(约人民币15235元)。后来大卖场易手经营,他不得不离开,从此颠沛流离,在几家公司短暂待过,直到落脚在一家小公司管业务,薪水降至四万台币(约人民币8706元),但他也安稳地做了五年;后来公司不幸倒闭,这时候YY已经四十七岁了,所有求职大门都对他“嘭”的一声关闭。

到处被拒,失业两年,YY一筹莫展。

不过,他并未因此放弃与外界保持联络,他勤快地接项目,也念了一个硕士学位,并与旧识不时见面吃饭,后来真的让他等到了一个机会!在大卖场的朋友帮一家外商找营运商场的主管,朋友强力推荐YY,而YY的经历也受到了外商青睐,他们相谈甚欢。后来,YY不只被录用,薪水还跃升至年薪两百一十万台币!一开始,YY也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他说:“我还是我,条件不变,价值一样,不只找到了工作,薪水还N级跳,就是因为这次走对了地方,敲对了门!”

YY现在的薪水是大卖场阶段的近三倍、任职小公司时的四倍,即使如此,他在外商卖力工作一年半之后,却抱怨自己的性价比也太高了!凭他的经验、努力与表现,薪水起码要和外籍同事平起平坐,而他们都是年薪三百万台币(约人民币652940元)起,这样一比,自己显然太便宜!他虽然嘴上嘟囔着,但仍然万般珍惜这份工作,毕竟中年复出还能找到工作并享有如此高薪,任谁晚上睡觉都会笑醒!

出书被拒,后来畅销赚三百万台币

在职场上,被拒绝是家常便饭,“玻璃心”碎一地只能表明你还不成熟,因为不是自己差,也不是对方坏,一切不过是因为在对的时间,遇见了错误的人罢了!所以被拒绝,不是说你没有价值,而是说明你尝试过了,然后可以再试一次,也许下一个就是对的人!

我的另一个朋友Andy曾经抱着自己的书稿,挨家挨户到出版社敲门,自我推荐,请求出书,无不吃闭门羹。要是别人,早就颜面尽失,放弃出书的梦想,从此告别写作这条路了。但Andy是做业务出身的,认为被拒绝是理所当然的事,一点都不灰心,最后竟然真让他敲开了一扇大门,编辑正好是他的崇拜者,两人一拍即合,齐心把内容调整到最有卖点的境界,结果这本书让Andy赚到版税三百万台币!

是的,你没有看错数字,算一算,至少卖掉了十万本。在近年图书市场不佳的情况下,多数作家的书都卖不到两千本,Andy缔造了新纪录!可是,若搭着时光列车回到过去,谁又想得到Andy的书居然会大卖?现在,那些拒绝Andy的出版社,恐怕要弯腰捡起碎了一地的眼镜。

“哈利·波特”系列被拒十二次

然而,像Andy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当属“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作者罗琳。她在完成首部著作后,经纪人向十二家书商推荐这本书都遭到了拒绝,但罗琳没有放弃,最后终于敲开第十三家出版社的大门。到这里,看似有了一个漂亮的开始,出版社编辑却建议罗琳找一份正职,理由是不可能靠写童书维持生计。那位编辑的意思其实是不看好这本书,认为不会畅销。后来被问及为何如此锲而不舍地追寻梦想,罗琳说:“我是不会放弃的,直至所有的书商都拒绝我。不过,我还是经常担心会有这样的一天。”

一语成谶,罗琳再度被拒!后来,“哈利·波特”系列已畅销全球、拍成系列电影,罗琳不过是刻意隐藏了身份、换了个笔名,改变了写作路线。心情重回多年前,罗琳回想起“哈利·波特”被一连串书商拒绝之后,她曾将所有书商的拒绝信函一一钉在厨房的墙上,提醒自己她和她所喜爱的作者一样,有一个共通点——不断被拒绝!

再试!再试!下一个会更好

不论是爱情、工作,还是任何事情,当我们做好准备、觉得自己好棒、信心十足地走过去告白之后,若不幸遭到拒绝,没有人是好受的。自尊受伤、颜面尽失、难过沮丧,甚至愤怒难当,有一种被整个世界拒绝的挫败感。其实,这种受挫感是被夸大了,真相只不过是被“其中一次机会”拒绝而已,后面还有几次或几十次的机会等着,再笨的人都不应该为了这一次而“拒绝”后面的多次可能性吧!

最近,我也有一次相同的经验。我在一家报纸写专栏之后,口碑不错,顺理成章地便询问对方出版社要不要将我的专栏内容集结出书,结果遭到了拒绝,原因是路线不同。但落寞感只在我的心上停留了不到十分钟,我马上转头去敲第二家出版社的门,得到的反应完全不同!

“哇,太棒了!书市很少有这样的题材,有创意,也新鲜,我们很有兴趣,谢谢你给我们这个合作机会!”

同样一本书,内容相同,获得的重视度却是天差地别,所以不是我写的文章没有价值,而是找错人、敲错门而已。

你也一样,当下次被拒时,就“阿Q”地想,不过是找错人了,再试试下一个人,一直试到有人愿意伸手给机会为止!找工作也是相同的道理,这家公司拒绝了你、不录用你或不给高薪,再试下一家,直到所有公司都拒绝才可以放手!

同类推荐
  •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大生意人给年轻人最有价值的218条经商哲学

    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财富也不是一天就能积累起来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成功的模式虽不能复制,成功者的管理方法和经商智慧却永远值得学习。在香火传承的家族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而在基业长青的企业里,应该有怎样一副对联呢?也许这副对联应该是这样:“制度传家久,文化继世长。”任何一个老板要想把公司做大做强,都离不开这两样法宝。
  • 做最棒的面对面销售:见面即成交的300个情境销售法

    做最棒的面对面销售:见面即成交的300个情境销售法

    导购是目前从业人员队伍最壮大的一个职业,同时非常具有挑战性。成为最棒的门店导购,拥有成功的销售技巧是每一名导购人员都热切盼望的。本书通过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销售情境,向读者传达最实用的销售方法。这是一本为各类门店导购提供的人人皆可学、人人有收获的提升销售技能的行动指南,也是导购从业人员提升业绩必备的职业手册。
  • 20~30岁,你的出路在哪里?

    20~30岁,你的出路在哪里?

    20~30岁,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未来有无限可能,怎样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有冲破眼前的重重迷雾,才能为自己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本书送给年轻读者一些成功者或是过来人的经验和方法,帮助年轻读者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人生技能,点燃追求梦想的激情,让年轻读者能够全面地提升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 小道理,大智慧

    小道理,大智慧

    有个女孩不仅兴趣非常广泛,而且好胜心强。她在音乐、绘画、运动等方面都想涉猎,非要拿第一才满意。
  • 亲密关系:寻找自我的旅程(实操篇)

    亲密关系:寻找自我的旅程(实操篇)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几对夫妇来访者的故事为线索,将亲密关系四个阶段中必然会遇到的45个问题,以“故事 话题分析 指导建议”的思路,为广大读者一一解答困惑,不但能帮你意识到亲密关系的目的,还能帮你看清自己生活的目标。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您将更多的爱与和谐带进所有重要的关系中。虽然我们是聚焦在亲密关系的主题上,但这本书中的原则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重要关系。作为夫妻和父母,我们学到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对我们的学习过程要有耐心。我们遇到了阻碍,也犯了许多错误。问题和挑战爆发了,而且总是猝不及防地出现。有时,无论我们的努力是多么真诚,我们似乎都在开倒车或顿足不前,但我们最终意识到,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旨在帮助我们在情绪成熟中成长,并且变得对自己和他人更加富有慈悲之心。——克里斯多福·孟、素梅
热门推荐
  • EXO之空若局

    EXO之空若局

    “你知道我是谁吗?”“切,不就是一个大明星嘛。”其实白若还有另一个身份――潜伏者作为警局里的冷血杀手,手里沾满鲜血,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 万物生死

    万物生死

    万物生死,生万物,万物死。万物随我而生,万物随我而死。在这里你可以掌握万物的生死,你就是造物主。
  • 无明之战

    无明之战

    关于人类文明危机的猜想和探讨,关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宇宙文明的幻想。
  • 明廷

    明廷

    明朝是东林党的,是阉党的,是崇祯的,终究是我的!——另有四百万完本精品老书:独断大明。书友群号:985519799,需要验证粉丝值2000。
  • 这个师弟不太冷

    这个师弟不太冷

    苏浩穿越到大修真时代,本想为人低调,做个冷峻的修仙居士。奈何麻烦不断,各种智商在线的神棍接连找上门来。不让人好好修炼是吧!那大家都别想好好过了!看这中二少年如何豪横的搅你们个天翻地覆!“师兄,能帮下手么,我打不过。/尴尬!”
  • 教主救命!

    教主救命!

    明明是邪教教主,却偏有人前仆后继地向我寻求庇护。望着眼前眼熟的某人,我想了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是邪教,也应当拔刀相助。只是……能不能麻烦您先从我床上下来再说?”
  • 盛世宠婚:女王大人不好惹

    盛世宠婚:女王大人不好惹

    第一次见面,她作为实验体逃出来,带着他大杀四方,还顺走了他最重要的玉佩。第二次见面,她被抵在墙头,他含笑,“还想顺走什么东西?”她是天才博士,意外研究出可以增强力量的药剂,却因此被爱人和师妹嫉恨,惨死于二人手中。从最完美的实验体里重生,她只有一个念头,掌握一切权势,复仇!
  • 可以喂我吃糖嘛

    可以喂我吃糖嘛

    在那个夏天,初一女生沈妤乐认识了准备中考的殷元泽。他们互相暗恋……
  • 剑醉天涯

    剑醉天涯

    剑的世界,侠的演绎,不一样的情仇,不一样的纷争,一样的都是江湖
  • 亲爱的,我不是坏女孩

    亲爱的,我不是坏女孩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个一段美丽的爱情。是青春校园的青涩爱恋,还是默默守护爱人的暗恋,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两厢情愿,还是父母左右的日久生情……记得有人说过,爱,分很多种,不一定要得到,不一定要争抢,也许我们只要默默守护这爱的人,就行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