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89900000051

第51章 东西分治转头空

幽州牧、大司马刘虞拒绝了袁绍、韩馥献上来的皇帝宝座,这对袁绍的东西分治战略是一个重大打击。

今人看古人,总有些地方倍觉古怪,比如皇甫嵩为什么不起兵勤王,放任董卓祸国,比如赵构为什么杀岳飞,比如崇祯帝和袁崇焕的世纪迷案。

刘虞也是如此,相比于刘表这种人到晚年才被重用的二流皇族和后来那位身世不明的末流皇族,刘虞是位根正苗红,一直处于或者接近于权力中央的皇族。

刘虞的祖父曾经担任朝廷九卿之一的光禄勋,他的爸爸曾经担任过丹阳太守。

刘虞的这种出身,妥妥的世家豪门,再加上皇族光环加身,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他的起点就是孙坚、刘备等人奋斗的终点。

刘虞的黄金出身赋予了他良好的教育,他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成为一代大儒。

这种有文化有出身有理想的三好青年,毫不费力就当上了幽州刺史,成为封缰大吏。

刘虞的治政思想,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一个是仁,一个是俭。

这在当时骄奢淫逸的官场是非常了不起的。

当时黄巾起义烽烟四起边疆暴乱,朝廷陷入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朝廷威望日益下降,那么刘虞视民如子与民休息的这一套政治理想能有效吗?

毕竟,政治家们信奉的可是乱世用重典。

更何况,大家都是当官的,刘虞还是皇族龙子龙孙,别人坐十八人抬的轿子,刘虞骑个毛驴;别人用IPHONE11,刘虞用200块的老年机,怎么看怎么不对是吧?

但是在东汉末年那样浮夸、全体官员醉生梦死的官场环境中,刘虞敢于提倡仁政,敢于厉行节俭,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勇士,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像刘备这种皇族,有时候政治理想很难得到实施,因为他没有地盘。

但刘虞不一样,了有足够的时间和领地来实施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所以,在他作为军政大员先后两次主政幽州期间,他便践行儒家政治理念,推行仁政。

事实证明,儒家政治纲领是非常先进而且有效的,至少在两千年前的那个年代,刘虞在推行仁政之后,幽州几乎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

此外,刘虞还以仁怀远,让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向汉王朝臣服进贡,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但如此,刘虞还和驻守幽州的另一位军事强人公孙瓒一起,削平了纵横一时的张纯张举叛乱。

这两位张纯和张举,口气也非常大,一位自称天子,一位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都冲着帝位而去,却被刘虞公孙瓒一文一武合力镇压。

所以,刘虞的政治理想和施政纲领是经过事实检验的成功方法。

想来也是,老百姓们的诉求是安成乐业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而不是被军阀们裹胁着南征北战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有理想的人往往有他们自己的道德坚守。

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也不一样。

就像皇甫嵩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守土杀敌的将军,而公孙度的理想则是成一方霸主,刘虞的理想则是做一代守土安民的名臣。

他们并不想做皇帝或者权臣。

刘虞第二次主政幽州,核心任务就是削平叛乱的伪天子张举张纯集团。

前不久他刚刚消灭了一个“伪天子”,对于恪守忠孝人设的刘虞来说,妄自尊大,自立为王是他最痛恨的行为。

现在袁绍和韩馥却想让他也自称天子,成为他最讨厌的那种人,他怎么能够!

身处乱世,很多人都忘记了什么叫仁义礼智信,什么叫忠君爱国,刘虞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什么叫富足不能淫。

哪怕面对九五至尊的诱惑,也能保持内心清明,这种人,堪称圣人。

刘虞宁愿做幽州牧,也不愿做皇帝的操作让袁绍和韩馥始料不及。

本来刘虞出面,担任关东诸侯的皇帝和领袖,就会解决袁绍、袁术和曹操等人自封为官的不合法性。但是刘虞不听话,袁绍要怎么办呢?

袁绍接到使者的回报,且怒且愧,怒的是刘虞竟然不听他的指挥,愧的是这天下竟然真有不愿意做皇帝的高人!

但这样下去,关东诸侯的合法性会渐渐丧失,袁绍和韩馥商量了几天,又想出一个折衷的方案:请刘虞代理尚书,以尚书的名义为关东诸侯们封官拜爵。

袁绍和韩馥打的主意也没什么新鲜的,无非是答应刘虞暂且不做皇帝,但是可以代理尚书职责封官拜爵。

说白了,这还是分裂朝廷另立中央的做法。

刘虞不愿做皇帝,摆明了是不想另立朝廷,怎么会答应这种事,于是刘虞不但不答应,还把袁绍和韩馥派去的使者给杀了以证清白。

刘虞杀了袁绍和韩馥的使者,就意味着和关东联军的决裂。

至此,东汉帝国版图上,除了刚刚分裂自治的辽东公孙度,再次出现了幽州的独立。

刘虞拒绝了自立为帝,那么他面对国家的分裂和皇帝被董卓凌辱,他又有何对策呢?

刘虞其实也没有什么对策,毕竟他离洛阳和长安都太远了。

他连汉献帝在长安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为了匡扶汉室,拯救皇帝,刘虞决定先派出使者去长安探听虚实。

刘虞派出的使者是田畴和鲜于银,这两位使者历经道路艰难还是顺利到达了长安,他们不仅见到了汉献帝,还见到了刘虞的儿子,时任侍中的刘和。

就这样,刘虞、刘和以及田畴,在长安朝廷组成了一小股反董的势力。

刘虞不听话,打又打不过董卓,所以袁绍一时之间有些心灰意冷,更何况,袁绍还没有摆脱韩馥的压制,让他一门心思去打董卓,也有点难为他。

现在关东诸侯三路大军,曹操和袁绍接连败绩,酸枣联军不入自破,放眼望去,就只剩下袁术和孙坚一路还在苦苦支撑。

但从当时来看,袁术和孙坚的南部战区,威望没有袁绍的北部战区高,人马也没有中部酸枣联军多,本来是关东诸侯中最弱的一路,眼见着董卓就要把他们各个击破,继续统治东汉天下。

公元191年2月,董卓入京已经半年多了,这半年里,他享尽了位极人臣的泼天富贵。

为了犒劳自己的劳苦功高,董卓给自己加封太师之位,位望之尊要在天下诸侯王之上。

当年那个在军队里有天没一天的刀头舔血的一介武将,将天下所有诸侯王都踩在脚下,这虽然是一场自嗨,但是,却是董卓的高光时刻。

但是,兴高采烈的董卓没有想到,袁术和孙坚的南部战区马上就给他带来了新的麻烦!

同类推荐
  • 铁骑之歌

    铁骑之歌

    天苍苍,野茫茫,这其中,定有世人未解之谜。
  • 秋月般澈白

    秋月般澈白

    他……是他……不是……她,额,澈白机械的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薛局。是他?澈白轻挑眉头。是他。薛局重重的眨了下眼睛。好吧。澈白深深的吸了口气。“你好,我叫丁澈白。”
  • 迷失长白山

    迷失长白山

    一个年轻的司机,在长白山内的旅途中,遇到了灵异事件,丢失了五年的岁月,当他重新返回文明世界后又周游了全国,才发现、、、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 谁动了我的眼睛

    谁动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可是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变了...........
  • 我用意念击败你

    我用意念击败你

    意念,是什么?是想法,感觉,知识,意志,冲动,情绪。甚至是回忆,梦,创意。世界上几十亿人,每个人的意念都绝不相同。如果有一天,所有人的意念都能轻易的成为现实,人们将展露心中的邪恶,无数的黑暗的想法将会实现,无数诡异的怪物以及杀戮行为就会诞生。世界,也变成了用意念对决,而决定地位的战场。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不孤单

    许你一世不孤单

    许小可想起她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时候,当看到杨春林与另一个女孩携手来接自己时,心绪是低落的。她大老远的跑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上学,全都是为了他。可是,后来的后来,许小可自己却释然了。因为那时的她正被另一个人用心呵护……
  • 平行时空做女皇

    平行时空做女皇

    有个梦想,后来碎了!人生路很长,但是我只记得梦想碎裂的疼痛,走着走着却忘了最初的梦想
  • 你是我的唯一宠爱

    你是我的唯一宠爱

    唐汐:娱乐圈女神,人美,霸气,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想尝试陆霁深:陆氏集团总裁,外界传闻不喜欢女人,喜欢男人,但偏偏对唐汐一见钟情唐汐因父亲公司陷入危机不得不嫁给陆霁深,婚后作天作地各种想要离婚,各种恶心陆霁深,奈何却被陆霁深宠上了天。一天,陆霁深正在书房开视频会议,唐汐扭着腰走过去,站在电脑后面,双手撑在桌子上“亲爱的,我不想吃厨师做的饭,人家想要吃你做的饭嘛!”陆氏众高层面面相觑,为什么我听见了女人的声音!还要求大boss给她做饭?然后就听见他们的陆大boss对着电脑说了一句“会议暂停”就关闭了摄像头
  • 关于我勾搭除妖师这件事

    关于我勾搭除妖师这件事

    某天,像往常一样,坐在中心公园最高那颗树上晒月光修行,然后,一个除妖师就掉下来了。那么问题来了,身为一只妖,要怎么在除妖师手下存活?答案是做他的媳妇。
  • 都市风云录

    都市风云录

    曾经的王者,没有往日的跋扈,有的只剩下老练,稳重。他的归来使得原本平静的城市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风波,是报复,还是想东山再起?
  • 湛蓝色夏季风

    湛蓝色夏季风

    我们溺爱蒲公英,溺爱那个湛蓝色的夏季,可是我们都不曾注意到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 大黑天神法

    大黑天神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不小心娶了影帝

    一不小心娶了影帝

    【新书《万里荣光皆有你》正在连载,欢迎大家过去看看】江念时渣了一个人,一个她看一眼就喜欢上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很单纯,很安静,很温暖,很舒服……等等等等,总之就是很好。可惜,她是个瞎子。
  • 圣世巫医

    圣世巫医

    她是巫氏宗门门主,擅毒蛊,精医术,让人仰望忌惮。一次意外,她不幸身亡,再次睁眼,却重生在了一位废物“世子”身上。面容腐烂,不能修炼,爹爹厌恶?死了还继续被人算计?哼!生来即是人中龙,岂容尔等太嚣张!本想走狂拽路线,就是伙伴太无良,不过一起虐渣虐得爽。只是……面前这个卖力讨好献殷勤求眼熟的男人是谁?男人:“你救了我,我要以身相……”阿十一面无表情地将一板砖拍在他脑袋上。不好意思,你刚刚说什么?我没听清。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