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84200000002

第2章 自序

星云

我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写日记,但因那时生活艰苦,纸笔不周,只有将一些人事、新知、杂感、生活等记于脑海中。

一九四九年我初来台湾,最初几年曾写了二十多本约两百多万字的日记。后来自己翻阅时,发觉日记中尽是写些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写到自己也是一副愤世嫉俗的丑陋面目。因此,在一九五二年的元旦,我重新在一本日记簿上写道:“我,是自私的;我,是丑陋的;自赞毁他,妄自议论,实在是人类的劣根性。”写完,我就将二十多本日记付之一炬了。

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到有点可惜,因为日记是一个人生活的痕迹,是一个人成长的写照,是一个人经验的记载,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假如那些日记至今还保存着,或者从那时起我一直将日记写到今天,相信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有关人事、生活、知识方面的往事可以追忆,不管好与不好,我相信一定可作为做人处事的龟鉴。

一九六三年,我参加“中国佛教会”访问团到亚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由于行程紧凑,我就在飞机、火车、渡轮上,甚至有时没有桌子,如在印度天气太热,还趴伏在地面上,写了八十天的日记,每天写好后,要赶在《觉世》旬刊上发表,后来并将之定名“海天游踪”,交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想不到却因为内容涉及一些对佛教人士的看法,因而引起不少风波。之后,我又至印度朝圣多次,对于佛国当初值得记述的事迹,并没有留下雪泥鸿爪而深感可惜。

一九六七年,我开始创建佛光山,最初在《觉世》旬刊上发表每天大事记,约数年之久,后因凤山张致良居士认为太过把人事公开报导,故而反对刊出,从此,我对开山时的心情经过未能留下丝毫痕迹,至今回忆,也觉得不无遗憾。

直至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组织了“国际佛教促进会大陆弘法团”到大陆探亲弘法,当时台湾各大日报纷纷邀我写访问日记,可能是因为事情太过繁忙,加上许多敏感问题,实在不易着笔,只有一一婉谢。虽然没有将日记在报纸上发表,但是我仍然写了三十天的日记,后因飞机输送行李时的失误,在大陆所买的书籍和那些珍贵的纪念品,甚至日记统统都遗失了,至今还不晓得流落何方,也许数百年后有人发现到的时候,说不定是一桩历史公案哩!

是一九八九年的七月吧,我为了顾念《普门》杂志的发行量,对其聊尽一点心意,便自告奋勇地向主其事的依空、永芸提供日记给他们发表,从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迄今四年,未曾间断。这些日子,我将自己个人的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一切皆公诸于读者之前。只是我的日记挂一漏万,没有真正顾及到生活方面,像有很多书信、谈话、友谊、计划,并没有记录下来,工作、演讲等内容,也由于篇幅的局限,没有完整地详录。尤其是对事情的看法、内心的感受,自觉表达得很不完全。

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负责笔录日记的永庄,四年来他最辛苦,尤其因为他没有跟我讲话的习惯,也没有问过我日记要怎样写,或许由于他不讲话的缘故,我也没有特意告诉他我的一些看法。所以,他无法确实地了解我心中的体会,唯有待日记写好后,我在字里行间补上几句就草率地完成。

这本日记除了永庄之外,曾经为我代笔过的有慈惠、慈容、依空、慧军、永妙、满果、依日、依筏、依门、依宏、依晟、永贤、永均、永芸、慧传、满义、永海、满和、永有、依益、觉幻和李仁玉等人,他们有的为我写过一月半月,也有的只写了一天两天,无论记录的多与寡,我仍然要向这些徒众表示感谢,因为有他们,才没有让我的日记在四年里中断过。

有人说,在我的日记中并没有常常看见我读书;也有人说,读我的日记,很少看到我吃饭修行,也甚少叙述我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只见我坐飞机,并没有提及我去买票,只听闻我每天去某个地方,并没有说谁替我开车……事实上,天天要做的事情,常常要做的事情,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

也有人问我:日记是什么?我想了想,觉得日记有时候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自照;有时候日记是一个知己,可以尽情地向他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有时候日记是一张功过表,上面记下了我们处世的对与错;又有的时候日记是一部成长史,留下了成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有时候会觉得日记是一个百味坛,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此外,也有许多读者致电来函,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像每次日记发表后,都会看到读者的热烈回响:有的赞美我为法忘躯、为教牺牲奉献,也有的说我的日记犹如一帖清凉剂,熄灭了都市里的喧哗和红尘中的纷争;有的说日记好像一盏明灯,为大家学佛的道路指引方向,更有的说日记好比一朵美丽的鲜花,吐露清香怡人的芬芳……若要真的问我对日记的看法,我则觉得日记是我随心自作、随性自遣的生活小品。

感谢很多人写了阅读“星云日记”的感言,如:“《中央日报》”社长石永贵先生、胡志强先生、作家尹雪曼先生、薇薇夫人等。有的人说我的日记有教育性的内容,有的人说有跟随我弘游天下的感觉,但我自己并不满意,因为文字并不十分流畅,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十分深入,尤其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上下关系及诗词古句,我都记不清出处,除感谢外,在此也顺便说声歉意。

现在,《普门》要将我这四年来的日记发行单行本,到一九九二年止,总计有二十册之多,感谢三宝的加持,和所有亲友信徒的因缘,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这本日记。

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开山寮

同类推荐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出家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对我们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但该书却以风趣的文笔和详实的图文,向我们描绘了出家人寺院生活的世俗性。他们朴素、简约和体现着人性本真的生存观念,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万炼封帝

    万炼封帝

    灵武世界,浩瀚辽阔。四方十域,又分万界。在这绚烂广阔的大地上,英才辈出,强者如云,万道争锋。身负奇异身世的少年,行走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纵然前方万般艰险,也无悔无怨!少年经磨难,持信念,修古经,握轮回,欲要只手,破开这天地间,封神立帝……“我发誓,拼命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人!我发誓!”新人新书,望书友朋友们多多捧场,多多支持!!!^O^^O^^O^
  •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赌石?天下无敌!医术?独孤求败!美女?哎呀,别动粗,我真是看病……杀手之王杨平重回都市,获得至强神眼,龙游浅滩,搏击九天,成为一代超级透视高手。
  • 我的体内有无数张嘴

    我的体内有无数张嘴

    你说丹药不能多吃,不好意思,我都当糖吃!你说这阵法破不开,那我吃了好了!你说这武器坚硬无比,无人可伤其丝毫,让我吃吃看!“这天道好像恢复了,那就再吃一口吧!”白洛站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峰顶,盯着空中猛然一颤的黑色劫云,冷笑的说完,身体各个地方开始浮现出一张张猩红妖异的大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达尔文学园

    达尔文学园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达尔文学园的最高准则
  • 农女修仙外传

    农女修仙外传

    农家少女夏拒寒,父母惨死。千辛万苦拜了师父,却被托付给不靠谱的小师叔;以为成了天下第一修仙大派的弟子,其实只是后备队员;理论考试结束,又来实战考核……这就觉得苦啦?更苦的还在后头!
  • 武圣龙渊

    武圣龙渊

    失落少年得龙渊剑灵而突破屏障从此一朝龙得水而纵横天下,看不起我?威胁我?欺负我?呵呵,你厉害我太弱我认了但我要有翻身之日便是你死之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百倍还之,这便是我沐风为人之道。
  • 狼人夫君:帅哥捡回家

    狼人夫君:帅哥捡回家

    她从寺院许愿归来捡到一只大狗,却不知其实捡到的是一位狼人帅哥,从此开始了荒谬爆笑的不平凡生活。
  • 敬我们相识的一百年

    敬我们相识的一百年

    它让我生生不息,又让我忐忑不安,既可怕,又虚幻,既真实,又太过于扯蛋,真让人难以相信,却又不信服!
  • 都督夫人太多娇

    都督夫人太多娇

    世族孤女虞濛遵从父亲遗命待嫁,不料未婚夫早已心有所属,千方百计只为退婚;虞濛如他所愿,从此只想钻研医术,为妇女同胞消除难言之症,让婚后不孕之女子得享天伦;顺便开几家药铺,挣几分家业,过上自在生活,孰料却被某位从小看她不顺眼的大都督缠上了。虞濛:“大都督有何贵干?”荀大都督:“自然是找郎中看病。我也有……难言之症,希望治好以后能有一儿半女。”虞濛扯了扯樱唇:“抱歉,男子隐疾我一窍不通。”“无妨。”荀大都督摇摇头,眸光深情,“我知道医治之法,不过需要你相助。”“如何相助?”荀大都督勾唇一笑:“以身相许。”由是,荀大都督三媒六聘把虞濛娶回了家,美其名曰报答治病之恩,为她的行医之路扫平一切障碍,实则只想把她据为己有,再和她造几个粉妆玉琢的小娃娃。(1V1,暖宠文;男主身心干净,女主智貌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