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26200000002

第2章 人生,应该怎么过

一、从快乐开始吧

做人第一要义:乐观

人生要有乐观的态度,使自己经常具有最端正、积极、乐观、充实的心态,这是做人要义,是令人赞美与羡慕的。

乐观离不开目标、事业、有为的奋斗。有为的人生充实,这是乐以忘忧的基础。忘忧的原因不在于乐不乐,而在于充实不充实,忘忧以后不是去乐,而是去发愤忘食,发愤是为了目标、事业、作为。乐是副产品,乐又是一个对人生的阳光照耀的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永远在努力奋斗,来了精神,连吃饭都不顾,他陶醉在自己的事业里,只知道快乐,不知道忧愁,也不知道年岁渐长,快要衰老了,如此罢了。”

《述而篇第七》

快乐从享受生活开始

对于生活,你理解不了它的意义真谛也好,你要能热爱它,你更应该因享受它而快乐感恩。

一个享受生活,因生活而快乐的人,他或她已经很值得羡慕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晓一个东西、一个观念的人,不如喜爱它们的人,而喜爱它们的人不如享受它们的人。”

《雍也篇第六》

学会享受生活

普通大众都要学会享受生活,别和自己过不去,做苦行僧、工作狂,也别偏颇变态,而是要拥有健康的心态、正常的生活、提高自我控制与自我调整的能力,拒绝咋咋呼呼、仓仓皇皇的歇斯底里。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闲住在自己家里的时候,衣帽整洁,什物有条理,平缓从容(过得文雅而且舒适)。

《述而篇第七》

精神,是人生的追求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过分在意于有生之年的荣华富贵、牛气逼人,而要考虑到后世后人对你的可能的评价。

生前金玉满堂,又当如何?何足挂齿?

更重视的是道义的影响,追求精神层面的价值,是流芳百世。这是一个崇高的标杆。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齐景公养了四千匹好马,死的那一天,没有谁因之对他歌功颂德。伯夷与叔齐则是饿死在首阳山下的,老百姓到今天仍然称颂他。这说明,民人心中还是有自己的一杆秤的啊。

《季氏篇第十六》

境界高,步步高

君子关注的是高尚的课题:天命、天道、天人合一、天理、天良、天心、天意,还有什么为天地立心什么的。小人关注的是形而下的鼻子眼底下的那点事:私利、私欲、财产、享受、占便宜、党同伐异。

君子的境界高尚,小人的境界低下;君子往高处走,小人往低处走;君子阶阶高,小人步步低。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往上走,小人往下走。”

《宪问篇第十四》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要时时从正面鼓励自己,把正能量加给自己。

人生中有这样的情况,你不断地乃至夸大地鼓舞自己,结果一件可负可正、可忧可喜的事儿真的往好里变化了。而如果你太阴暗、太激烈、太多疑,一件事情就真的变成灾难了。

“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他善于居家度日,很会生活。刚刚有了点财产,他就会说:‘算是有了点家底啦。’又增加了少许财产,他就说:‘也就算齐备了齐活了。’更多地积累了财产以后,他说:‘我过得也够完美喽。’”

《子路篇第十三》

道德的力量无可比拟

仁义道德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自我审判是最严厉的审判,内心审视是最无情的审视,即使你欺世盗名、弄虚作假、颠倒黑白、自恋自傲做到了一百一十的火候,你在君子之道面前,你在大道面前,你在仁爱与礼法传统面前,仍然会产生捉襟见肘、无地自容之感。

你的色厉,只能暴露你的内荏。

你的夸张,只能反衬出你的贫乏。

你的棍棒胡抡,只能说明你已经束手无策。

你的吹嘘声势,也只是你的恐慌危殆的证明。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只有自我反省的时候没有负疚感的人,才能做到完全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呀。”

《颜渊篇第十二》

不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

任何一种价值的认同,都同时会产生真伪难辨的麻烦。真小人与伪君子,哪个更糟?一直困惑着我们。

却不能因为有此种价值作伪就不再维护与珍惜公认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陷入道德虚无主义与赤裸裸的实利主义。也不能因为价值认同,就放松对于价值作伪与价值霸权的揭露与批判。

即使一个人已经成功了,已经成为论笃是与的标兵了,已经成为道德旗帜了,我们也不能为了护旗而为笃者讳,仍然要监督兹旗帜、兹标兵的兹后表现,要帮助他或她再立新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人们愿意推崇诚笃忠实的人,问题在于,这些被认为是笃诚而被推崇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假正经的伪装呢?”

《先进篇第十一》

做好三件事,能获大成就

首先是仁,不仁什么都保不住,因为不仁就得不到拥戴与亲和之情,你的知识再高、智慧再强也站不住脚。历史上与现实中,有才无德,名人出丑、大人物失败的例证多了去了。

其次是认真做事,有了仁爱,没有脚踏实地地细致做事,也是瞎掰,也最多是妇人之仁。许多亡国之君、垮台之臣、空谈之士,就是这样。

第三是智慧态度。又有仁爱,又有智慧,还有认真的态度,自然会表现在外表上,彬彬有礼、有序、有规范也有风度。由内及外,层层完美,那就是真的完美主义了。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

“又有智慧知识,又有仁爱之心的保持,并能庄重谨慎地做好一切事宜。”

《卫灵公篇第十五》

还有三条“做人的辩证法”

做人时刻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容易的,从长远来看,也就是求几个方面的平衡、均衡。

温和好,失去了坚定性与原则性就不好了,所以还要补上厉。威严是必要的,太凶猛莽撞了就伤人害人了,提醒您悠着点,别那么猛恐怕是必要的。恭敬小心,如果变得哆里哆嗦,进退失据,闹心乱意,当然也是走向了反面,您还得安详踏实些。

这三条乃是做人的辩证法。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敦厚而又坚定明确,威严而不凶猛,恭谨而又安详。

《述而篇第七》

二、做好人生规划

人生规划要适度

一个人不能提前考虑较远的未来的挑战与麻烦,对之有所准备,那么,等不到那时候,近在咫尺的麻烦就出现了。

但也不能思虑焦虑得太超前,进行超前防御清洗斗争,先发制人的“先”字变成了夸张的提前量,反而变成了无事生非,自乱阵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不能提前考虑较远的未来的挑战与麻烦,对之有所准备,那么,等不到那时候,近在咫尺的麻烦就出现了。”

《卫灵公篇第十五》

清醒地判断和要求自己

那种自己有错就在心里责备控告自己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人多自恋,人多自诩,人多原谅、辩护、欣赏直到放纵。一个能够清醒地判断与要求自己的人,难能可贵!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我还没见过发现了自己有错就在心里责备控告自己的呢。”

《公冶长篇第五》

对自我有恰当定位

要知道长幼、尊卑、上下、前后的道理与规矩,对自我有恰当的定位,符合秩序与和睦的要求,否则,你本身会成为一个破坏性因素。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道礼法的精义与规定,你也就站不住脚。”

《子张篇第十九》

适时认命

生不逢时之叹、时运不佳的牢骚,人皆有之,孔子也未能免俗。

但“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不但是宽慰的话,也是老实话,适时认命。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祥瑞的凤鸟不见踪影,黄河里也不出现神异的图像,我也再无办法与希望了。”

《子罕篇第九》

活在当下

万物与时俱化,万物处于变动不羁之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觚不会老是一个样子,酒也不会老是一种酒,喝法又时有变化。文化的特点一在时时积累沉淀固化,一在时时褪色淡化消失。

谁不喜欢怀念童年?谁不沉醉于初恋?觚不觚了,爱情不像是当年的初恋了,童年已经是一去不返了,喝酒的人也不是当年的人了,做文学性的叹息则很自然,制订回到童年、回到初恋的行动计划则大可不必。

生活就是在向前走,尽管过去很美好,但我们是面向未来,活在当下,不可一味思古。

“觚不觚,觚哉!觚哉!”

“这个盛酒的觚,怎么不像个觚呀。它们是觚吗?是觚吗?”

《雍也篇第六》

承认现实的不完美

任何秩序肯定都有它不合理、不中意的一面,任何秩序的破坏与重建都需要付出代价与时间。

这是人类社会永远的麻烦与苦痛。

一种特定的秩序颠覆了,意味着或许诺着更好更进步的秩序,将带来新的希望。而等到希望没有尽如人意地兑现以后,还会出现对原来秩序的怀念。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人家《雍》上说的是诸侯助祭,天子庄严在场,这样的景象规格,怎么可能出现在这三大家庭的厅堂上呢?”

《八佾篇第三》

坦然接受

死生与贵贱,当然不完全是命中注定,但人生中除了个人努力、社会环境的不可抗因素之外,确实有许多或然、偶然、概率、巧合的非必然因素,非必然情势,非必然后果。

对于这些非必然因素,你的作为有限,你的思考分析意义也有限,为之写点小说散文诗歌尚可,别的不好办。

明白了这一条,可以少费一点心机,少一点焦虑,也少一点痴心妄想。

但是不能放弃,永远要奋斗,要努力。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生与死,是有命运在那里主宰着的;富贵与贫贱,则一切取决于天意。”

《颜渊篇第十二》

乐于接受常态

生老病死是正当的常态,常态就是天命,就是天道,就是天意,人们应该习惯于这样的常态,乐于接受这样的常态。

太特殊了,老而不死,反而是对常态常理的悖逆。

“老而不死,是为贼。”

“现在老了,还不死,你还是个贼坯子。”

《宪问篇第十四》

正确渡过低谷

富而无骄,其实等于锦上添花,稍微有点常识与分量的人做起来并不难。

贫困呢,等于你的地位下滑,荣誉耗散,满腔郁积,岂能一味压制?贫而无怨,需要更高得多的境界、信心、本钱、功底。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困艰难的时刻不怨天尤人,很难做到;富贵荣华中不骄傲膨胀,这倒容易。”

《宪问篇第十四》

三、人生大数据

人生就是喜与惧

人生的许多成功发展、许多新的经验、许多大事好事,都可以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还可以说是以惧制喜,免于过分张扬,以喜冲惧,免于胆小怕事与悲观绝望。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则是为他们的长寿而欣喜,一则是为他们的年事日高而恐惧。”

《里仁篇第四》

有得必有失

有一得就有一失,有一长就有一短。

你想有所获得,就不能拒绝有所付出、有所延误、有所牺牲。所谓“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的人,所谓利欲熏心的人,所谓“给他小碗他不要,给他大碗他害臊”的挑来拣去的人,没有出息,更与大道差之千里!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个读书人,一个精英,其志在于学习把握天下的大道,至于将吃穿得不太满意、物质生活上标准还不够高当作自己的羞耻并为之焦虑,这样的人,就不配与别人讨论什么道不道、志不志的了。”

《里仁篇第四》

遇事先从好处想

仁爱者也不是没有忧愁,他的特点是不因为对别人的恶意的过敏反应而忧愁,遇到人间诸事,他宁可从好处想,从好意上估摸自己尚未完全理解的人和事,乃至当真做到化敌意为善意,化逆境为顺境。

“仁者不忧。”

“仁爱者不忧虑。”

《子罕篇第九》

凡事做两手准备

用行舍藏,是中国很有名的话,特别是有志于或有机会在仕途混迹者,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双向准备,不一味求进而是两手准备,可进可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是中庸,不蛮干,不轻易拼小命,考虑到不止一种可能,凡事都能胜任愉快。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朝廷用咱们呢,咱们就启动做事;不用咱们呢,咱们就收拢归隐。”

《述而篇第七》

懂进退,人生大智慧

聪明而外露,最多是二等聪明,聪明而显出愚傻的外貌,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人生大智慧。

原因是,聪明外露,容易被注意,被嫉妒,被提防,被众口铄金。能干外露,容易让人怀疑他是巧言令色至少不像是安分守己的样子。而面貌愚痴才显得忠顺。从古到今,大家都相信苏轼的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里有真切痛心的处世奇术,有我们的国情国人集体无意识,有金不换的做人经验,也有长久以来的、有时宝贵、有时误事的反智主义。

宁可看着傻实质精明,不要看着精明实质欠缺。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有时我与颜回交谈整天,他一点不同意见也不说,好像挺傻。再看看他独自的言论表现,完全是有所发展发挥拿得上台面的,颜回这人可一点都不傻呀。”

《为政篇第二》

以退为进,以愚为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式的有理、有利、有辙、有节的独特思路,是以退为进,以愚为智,以无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做人艺术。

事事聪明、处处争先,不是真精明,而是浅薄、幼稚、鄙俗、廉价。该灵则灵,该钝就钝,该明则明,该暗则暗,方能自保,方有原则,方有人格与光辉,但并不容易。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遇到邦国有章法、有条理、合乎道的时候,他就显出了聪明智慧(能够参政议政了),而遇到邦国混乱,君王无道的时候呢,他就傻了(远离政事啦)。他那个聪明劲儿,别人或者能够赶得上;他那个傻劲儿,恰恰是他人望尘莫及的。”

《公冶长篇第五》

物质满足只求适当

只谈精神上的追求,而完全不考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是不行的。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保证不了,即使是君子也会受不了。

如果是靠劳动、靠工作、靠贡献而吃得好住得也好,不一定有多耻辱,很可能是比较光荣,它是社会机制并不太荒谬的表现。曹雪芹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伟大。歌德则相当养尊处优,没有人敢说歌德从而渺小。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一个真正的(有地位、有素质的)君子,吃饭不追求满足口腹,住房不追求安适舒泰。”

《学而篇第一》

求名利,不陷于名利

好人、正人君子,应该自信,应该超拔于俗务得失,永远不必因为衣不如人之类的计较而自惭形秽,永远要懂得不必嫉恨也不必追赶既得利益者。同时不应该满足于自信,还要有功业,有影响,有利国利民直至流芳百世的成绩。

现实一点说,你混得不怎么样,却能不嫉恨羡慕混得好的人,也并非易事。有几个人能彻底摆脱名利场的羁绊呢?社会结构实际上正是利用了人类的追名逐利心理,而形成了种种体制啊。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穿着破旧的袍褂,与穿讲究的裘皮衣装的人站在一起但并不自惭形秽的人,不正是子路吗?子路见到处境比他好的人,‘不嫉恨也不眼馋(《诗经·雄雉》),做到这一步了,还有什么会做不好呢?’”

《子罕篇第九》

求名声,更爱惜名声

君子要立名,但这里的名与我们所常常泛批的名利不同:利是利益,名则要区分虚名、(欺世)盗名与代表事业有成才具出众影响巨大的美名。

一个人不应该略有浮名就翘尾巴,当然。同时一个人干了一辈子,毫无建树,毫无创见,毫无影响,只剩下自哀自叹,自恋自怜,自吹自闷,也够“疾”与病的。就以令人同情的孔乙己来说吧,他难道没有让人疾、忌(讳)、急得慌,他难道没有烦人与使你觉得不可救药的那一面吗?

考虑一下自己的名的问题有一个好处,对自我有所要求,树立标杆,保持尊严,与一切下三滥行为作风拉开距离。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人怕的是活一辈子却得不到值得称道记下的名声。”

《卫灵公篇第十五》

从四件小事做起吧

从我开始,不决定于外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开始仁的修为,很容易。从说话放慢速度做起,从处世待人恭敬严谨做起,从非礼的事不做做起,从认定仁与不仁决定于自身做起。

“仁者,其言也讱。”

“这个仁呀,说起话来要迟慢一些。”

《颜渊篇第十二》

四、以下事项要注意

人生有三戒

人生有三个阶段需要警惕:少年时候,气血尚未成形,要警惕女色的引诱与沉迷;壮年时候,血气刚刚强健起来,要警惕好胜与耽于争斗;而等到老了,血气开始衰弱,应该警惕伸手要这要那。

老应戒得的“得”,专家们多译为欲望利益,我干脆解为伸手,是联系了实际。资格老了,什么都想要,虽非必然,确有此情,其实到了此时,更应清心寡欲。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少年时候,气血尚未成形,要警惕女色的引诱与沉迷;壮年时候,血气刚刚强健起来,要警惕好胜与耽于争斗;而等到老了,血气开始衰弱,应该警惕伸手要这要那。”

《季氏篇第十六》

学会自我控制

不迁怒,不贰过,说的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功夫。

不迁怒,说明管得住自己的脾气;不贰过,说明是记得住自己的经验教训与所受到的教诲。这是对人格的塑造和磨炼,是人格修为。

“不迁怒,不贰过。”

“他不会迁怒,也不会重复犯一种错误。”

《雍也篇第六》

反省很受用

人要时常反省自己,正如曾子的每日三省:为上司为他人谋划办事,是否用心用力了呢?与友人交往,是否说话算话,诚信可靠了呢?被传授了学识,是否常常温习实习了呢?

吾日三省吾身,此语甚为普及,包括一些文盲也熟知并奉为圭臬,它很务实,很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也很具普适性,反省是一件让人当真受用的事。

“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我都多方面进行自省多次。”

《学而篇第一》

善于修正自己

人最大的不良往往是在于看到旁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家的毛病。

人要有自省精神、律己精神、自我批评精神,此之谓“修慝”。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批评否定自己的坏思想坏念头,而不是老想着旁人的不好,这不就是修正自己了吗?”

《颜渊篇第十二》

君子有三畏

如果不知人生总应有所敬畏,如果不会珍惜人类积累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资源,就会大言欺世、愤世嫉俗、空谈误事,除了闹心,此生不会有任何成就,更不会有任何建树。

这样的人如今数起来,折腾一时,不知所终者,多了去了!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三方面的敬畏:敬畏天命天意尤其是天谴,敬畏崇高显赫资深的大人物,敬畏圣人的训诫规范。”

《季氏篇第十六》

有所畏惧的人有福了

越是现代,去魅去惑,人们越是无所畏惧了。但是无所畏惧的结果可能是人的自我解放,也可能是人的胡作非为,可能是人的幸福,也可能是人的灾难。无所畏惧,无所限制,无所不为,人从而变成天使还是魔鬼呢?这值得人们反省深思。

有所畏惧的人有福了,因为他有所崇敬,有所约束,有所信仰,在他(她)的心里有波涛浩渺,有泰山矗立,有阳光灿烂也有匍匐融合。而绝对的无所畏惧、挂牵、沉醉、膜拜,也是一种不可承受之轻,是一种等同于绝对虚无的自由:生命×0。

“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祭祀,努力做到恭敬;遇到丧事,居丧期间做到悲哀,这样做人也就可以了。”

《子张篇第十九》

别做这几种讨厌的人

一个人在你面前动辄说旁人的不是,见了旁人肯定说你的坏话。坏话之多说明了此种人的阴暗鬼蜮。小聪明的人到处卖弄,浮光掠影,徒成笑柄。秀愚昧无知粗鄙而高声吆喝忠勇爱国的,露骨钻营吹吹拍拍令人恶心的,什么都插嘴什么都卖弄的,以凶恶野蛮来自树形象的,厚颜无耻地吹嘘表功自我兜售的,都令人作呕。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君子厌恶总是说旁人坏话的人,厌恶自己在下位(一副下流相)却拼命钻营往上爬的人,厌恶打拼却不遵守礼法的人,还有自命果敢决断却头脑闭塞僵化的人。”(这里说的四种人给人的感觉是:怎么那么熟悉?)

《阳货篇第十七》

不要活着别扭

鼠目寸光、急功近利,正是一无所长、懦弱愚蠢的人的特点。他们耐不住挫折,架不住小胜小负,受不了委屈,经不住抬举,看不到远景,全不会自我调整,既不能消灾免祸,也不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不可能拥有知交友人,也不懂得师法或跟随能人。这样的人多矣哉,谁能与他们长相处?穷了达了,贫了富了,谁跟他们在一起谁倒霉。

不仁者自身,既不能长期处于简约清苦的生活,又不能长期处于欢乐享福的生活。

人要是没有起码的仁德,怎么活着他都别扭,好日子苦日子都难过。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你没有办法与不仁不义的人(或不仁的人们之间)长远地共度清苦的生活,也难以与之长久地共度安乐的生活。”

《里仁篇第四》

不要沾染四种毛病

做人要绝不能沾染以下四种毛病:一是任意妄想、意气用事;二是死认一个道理,搞绝对化;三是僵硬呆木、故步自封;四是自我中心、刚愎自用。

人,应该聪明通达、与时俱化,不要死板呆木、钻牛角尖、墨守成规、四处碰壁。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的自我要求是,绝不沾染下列四种毛病。就是说,不要任意妄想、意气用事;不要死认一个道理,搞绝对化;不要僵硬呆木、故步自封;不要自我中心、刚愎自用。

《子罕篇第九》

内心强大,坚持到底

一以贯之很重要。它让人想起马克思对女儿的“你的特点”的回答:“目标始终如一。”这表达了一个人的坚定性、责任心,不惧困难,不搞机会主义,表明了一个大写的人的内心的强大与自信。

而某些所谓的小人呢?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朝秦暮楚、朝三暮四、忽左忽右、投机取巧、奴颜婢膝、看风使舵……与一以贯之相反的成语,在咱们这里真叫多,估计这一类人与事不在少数。

“吾道一以贯之。”

“我的道义原则是始终如一、一贯坚持的。”

《里仁篇第四》

绝不降低品位和追求

对于一个人来说,第一位的是自己的“志”:

是追求与品位,是责任与担当,是理念的坚信与争取落实的耐心与一步一个脚印的进展。

“不降其志。”

“不降低自己的志向(品位与追求)。”

《微子篇第十八》

同类推荐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不要紧

    不要紧

    在《不要紧》中,星云大师按照“生、老、病、死”这一条主线,为人们揭示关于生命的真相,主题包括了人生命运、因缘、生命教育、身心疾病等。他指出一切皆是因缘的促成,得之失之都不必太过挂怀,一切难为之事都不要紧,人生总会找到解脱之道。
  • 周易智慧

    周易智慧

    《周易》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本书通过采撷《庄子》原书言论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与自我修炼的法门。包括“只有行动才算数”、“认识你自己是人生智慧的开端”、“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等42章。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热门推荐
  • 风萝花园

    风萝花园

    本作品为文章集,有对事物的批判厌恶的表达,还有温馨的故事,和对情感的赞颂
  • 魅影

    魅影

    林红惊恐奔逃,那恐怖的黑暗如影随形,废墟下,怨灵逼近,半张脸,滴血眼……定神望去,只见一只硕大的乌龟正趴在她旁边那人的头上,用吸管吸着从他头上的洞里,溢出的白色液体,她拼命大叫,回应她的却是一片阴森邪笑……这只是一个噩梦还是真实的厄运?为何偏偏是她逃不掉,这命运的缠绕,一切根源还得从三十年前的诅咒说起。
  • 都市墨瞳妖孽

    都市墨瞳妖孽

    他,天生拥有一双漆黑如墨的双瞳。他,是七位隐世老怪物教出来的徒弟。他,一手创立一个令全世界地下邪恶组织闻风丧胆的神秘组织。他叫,何洛寻。
  • 赤龙艳凤

    赤龙艳凤

    在驻地周围认真地做着勘察工作,每到一个地方就做好记录。我真怀疑现在的职业,到底是弓箭手还是地质工作者。用了半天把3050级的怪区都掌握了,再高点级别的地方现在还不是我去的,我可不想再被挂回去。
  • 薛世三雄

    薛世三雄

    故事发生在今天的凤凰城,薛仁贵出征西国,封唐朝天子李世民之托,灭亡西夏国打败万奴王,在征阀途径凤凰城,口渴之急,薛礼一行人在距此二十里的离原县,一位老乡家里借水借宿,偶然间听闻距此六十里的凤凰山顶宫内有位老神仙,故此故事从这开说!
  • 穿越泰拉瑞亚之我的向导大人

    穿越泰拉瑞亚之我的向导大人

    莫名其妙地穿越到《泰拉瑞亚》游戏世界里,真实地体验了一把身临其境的赶脚。你问我是什么赶脚?让你也体验一把被淹死烫死摔死被怪砍死的酸爽你就知道是什么赶脚了……不过嘛,打怪也不要忘记谈恋爱哦~简洁版:二哈女主VS傲娇男主的沙雕日常。
  • 恋在夏初

    恋在夏初

    这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成长故事。我叫林夏初,有一个比我早八个小时出生的对门邻居。小学,我是个存在感不强的一般学生,他是个不受管教的顽劣孩子。初中,我是个成绩中等的安分学生,他是相貌俊美的翩翩少年。高中,我是个擅长文科却要学理科的普通考生,他是个万众瞩目的未来理科状元。你永远都比我跑得快,所以要我等你么?如果有来世我一定要比你早出生八个小时,那样就能是你追我了。生在夏初,名为夏初,恋在夏初
  • 一个人的记忆

    一个人的记忆

    每一朵花都是独特的,每一段相遇都是幸福的,每一段情发生时都是美好的。在你的人生的某个过程,是不是也曾经有过那样的一段痴情的绝恋,你们缠绵到不忍分离,你们相爱到许下一生的誓言,你们的心都在柔情里融化了。可是,世事变迁,那样的一段情,就那样的随风而散落在天涯了,留下的,只是你一个人的记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幻异界

    神幻异界

    第二卷简介发布∶当超星联赛席卷全世,当群星再次上演巅峰对决.海中的天天,云层的银海,地心的白帝齐聚一地,上演命运之战.同时陆地各校强势来袭,且看三巨头如何用他们那庞大的身躯压垮来犯者,而陆校又如何以小搏大,扭转乾坤.群星闪银海.PS∶至于体系和等级嘛!每个人天生会得到一种能力,共分为九系.而等级嘛,这个如果说写的死板太不现实了,毕竟人的力量越大,所潜力毅力决断力都是能左右所谓的等级.在这个无尽世界,职业和力量可是同样是无尽的.现实不就是如此嘛!对了,马上就会有军队出现哟!绝对的校园大暴动.(校园只是异界生活的前奏)
  • 拽宝宝:母妃请回家

    拽宝宝:母妃请回家

    他是魔界的皇,她是天界的神。她好奇去了一趟魔镜,不小心偷看到他洗澡,竟被他吃干抹净,还扔给她一句:明天这个时候记得来侍候本皇。两条平行线就此有了交集。她人前是废物小姐,人后确是风华绝代的神。“喂,女人,你再不回家,本王就认了别人做母妃!”小正太跳出来威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