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400000003

第3章 言语第二

本篇导读

魏晋崇玄理,尚清谈,语言是体现风度与识度的媒介,故而妙语连珠,机锋处处。这里有几则,已成中国文学与文化史上的经典。王献之以“应接不暇”赞叹山阴风景的美不胜收;顾恺之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描述会稽山川,见其言如见其画。谢安言传身教,常与子侄在庭前闲话,谢玄的对答,可见其聪慧,而淝水一役,又能运筹帷幄、驰骋沙场,战功彪炳,是魏晋不可多得的人才;至于谢道韫咏柳之作,初现中国女才人的光芒;始料不及的是,一世枭雄如桓温,泫然发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生命感慨,竟成为了千古绝叹。

《言语》一节中有不少的慧童出现,“少时了了”的孔融及其儿子的“覆巢之下,复有完卵”,皆已成为常用语。聪慧,或者说过度的聪慧,正为孔氏招来灭门之灾,在过度强调见智慧的当今社会,实值得引以为鉴。

魏晋清谈,着重的当然是语言的炫技逞能,其风炽盛,在哲理上无疑有长足之发展,甚至是东晋领袖人物安抚社会人心的一种方法。至于语言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全球化的时代,多种语言的训练已属必然的要求。而此章故事中应对的得体与敏捷,更值得学习。

孔文举年十岁1,随父到洛2。时李元礼有盛名3,为司隶校尉4。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5?』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6,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7,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注释

1 孔文举:孔融(一五三至二〇八),字文举,东汉鲁(今山东)人,献帝时任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孔氏因恃才负气,触怒曹操而被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著作大多散佚,有明辑本《孔北海集》。

2 父:孔融的父亲名宙,官泰山都尉。洛:东都洛阳。

3 李元礼:李膺(一一〇至一六九),字元礼,颍川襄城(今河南平顶山)人,因谋诛宦官,事泄,下狱死。

4 司隶校尉:官名。初掌纠察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犯事者,后改专察督察三辅、三河、弘农七郡,治洛阳。

5 仆:古代男子对自己的谦称。

6 先君仲尼: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故称。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师资之尊: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因此老子是孔子的老师。

7 太中大夫:主管议论政事的官员。陈韪在东汉桓帝时曾任太中大夫。

译文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享有很高的名望,任司隶校尉。凡是登门造访的,只有那些有着高洁名声的杰出之士,以及中表亲戚才能通报进门。孔融到了李府门前,对守门吏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进门后,孔融坐到了前面。李元礼问孔文举:“您和我是什么亲戚?”孔文举答道:“过去我的祖先孔子与您的先人老子有师生之谊,所以我与您世代为通家之好。”李元礼及宾客听了孔文举的话无不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晚到,有人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不见得就很好。”孔文举说:“想来您小的时候,必定是聪明伶俐的了!”陈韪听后大为尴尬。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译文

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有一次,当父亲在白天睡觉的时候,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前为什么不先行礼呢?”小儿子回答说:“偷酒喝,怎么还得行礼!”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1,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

1 琢钉戏:古时一种儿童游戏。

译文

孔融被逮捕时,朝廷内外无不惶恐惧怕。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他们照样做琢钉的游戏,完全没有一点惊慌的神色。孔融对派来逮捕他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在我一人之身,两个儿子的性命能否保全?”两个儿子从容向前说:“父亲大人难道见过倾覆的鸟窝下会有完好的鸟蛋吗?”不久逮捕他们的人也就到了。

赏析与点评

孔家之子之智慧固是天资,而其淡定从容,想必亦与孔融平时之教育密不可分。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1,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2:『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3。』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4。』

注释

1 钟毓、钟会:是兄弟俩。钟毓(?至二六三),字稚叔,钟繇长子,十四岁任散骑侍郎,后升至车骑将军。钟会(二二五至二六四),字士季,少时聪颖,为司马师、司马昭所倚重,凡有征伐,会均预谋,功勋卓著,以平蜀汉功,官至司徒,封县侯。后因与蜀将姜维合谋,据蜀叛司马氏而被杀。令誉:美好的声誉。

2 钟繇(一五一至二三〇):字符帝,三国魏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东汉末为御史中丞,封东武亭侯。魏明帝时迁太傅,进封定陵侯。工书法,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3 战战惶惶:害怕得发抖。浆:凡较浓的液体都可叫作浆。

4 战战栗栗:害怕得发抖。“栗”、“出”韵,兄弟随口应对,同义而异辞,皆为韵语,以见机警聪慧。

译文

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觐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魏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何平叔云1:『服五石散2,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注释

1 何平叔:何晏(约一九〇至二四九),字平叔,三国魏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何进之孙。母尹氏为曹操所纳;又为曹操的女婿。曹爽执政时任吏部尚书。好《老》、《庄》,尚清谈,与夏侯玄、王弼等倡玄学。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

2 五石散:丹药名,以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硫磺五种药石为主,佐以人参、白术、桔梗、海蛤、防风、附子、桂心、干姜、细辛、栝楼等配制而成。传为何晏据东汉张仲景紫石散及侯氏黑石散两方增减所创,云可治男子劳伤虚羸。因须冷服,又名“寒食散”。自何晏服用有效后,魏晋六朝上层人士竞相仿效,为当时玄风之一种表现。药性猛烈,服后需行走调适,谓之行散。服者食宜冷,衣宜薄,酒需温,但每致中毒,染成痼疾,性格暴躁,至有伤残夭死者。

译文

何平叔说:“服食五石散,不仅能治病,也觉得精神很清爽。”

嵇中散既被诛1,向子期举郡计入洛2,文王引进3,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4,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注释

1 嵇中散:嵇康,曾任中散大夫,故称。

2 向子期:向秀(约二二七至二七二),字子期,魏晋之际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和嵇康友好,“竹林七贤”之一,标榜清高。嵇康被杀后,他便改变初衷,出来做官,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郡计:计是计簿、账簿,列上郡内众事的官员。

3 文王:司马昭。引进:推荐。

4 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尧时巢父、许由在箕山隐居。此处借指归隐之志。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被杀以后,向子期呈送郡国账簿到京都洛阳去,司马昭推荐了他,问他:“听说您有意隐居不出,为什么到了京城呢?”向子期回答说:“巢父、许由是孤高傲世的人,不值得称赞和效法。”司马昭听了,大加赞赏。

蔡洪赴洛1,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隽于岩穴。君吴、楚之士2,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3;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4。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5。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6?』

注释

1 蔡洪:字叔开,吴郡人,原在吴国做官,吴亡后入晋,晋惠帝元康初为松滋令。

2 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两国都在南方,所以也泛指南方。

3 夜光之珠:即夜明珠,是春秋时代隋国国君的宝珠,又叫隋侯珠,或称隋珠,传说是一条大蛇从江中衔来的。孟津:渡口名,在今河南省盂县南。周武王伐纣时和各国诸侯在这里会盟,是一个有名的地方。

4 昆仑:古代盛产美玉的山。

5 大禹:夏代第一个君主,传说曾治平洪水。东夷:中国东部的各少数民族。文王:周文王,殷商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封地在今陕西一带。西羌:中国西部的一个民族。这里暗指大禹、文王都不是中原一带的人。

6 “昔武王”句:周武王灭了殷纣以后,把殷的顽固人物迁到洛水边上,派周公修建洛邑安置他们。战国以后,洛邑改为洛阳。

译文

蔡洪到洛阳后,洛阳的人问他:“官府设置不久,众公卿征召人才,要在平民百姓中寻求才华出众的人,在山林隐逸中寻访才德高深之士。先生是南方人士,亡国遗民,有什么特殊才能,敢来接受这一选拔?”蔡洪回答说:“夜明珠不一定都出在孟津一带的河中,满把大的璧玉,不一定都从昆仑山开采来。大禹出生在东夷,周文王出生在西羌,圣贤的出生地,为什么非要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呢!从前周武王打败了殷纣,把殷代的顽民迁移到洛邑,莫非诸位先生就是那些人的后代吗?”

赏析与点评

英雄莫问出处,以地域、门第而自傲的人只是井底之蛙而已。

诸名士共至洛水戏1,还,乐令问王夷甫曰2:『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3,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4,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5,亦超超玄著。』

注释

1 洛水:即洛河,源出陕西洛南,东入河南,经洛阳等地,至巩县洛口入黄河。

2 乐令:乐广。王夷甫:王衍(二五六至三一一),字夷甫。

3 裴仆射:裴(二六七至三〇〇),字逸民,历任侍中、尚书左仆射。名理:考核名实,辨别、分析事物是非、道理之学,是魏晋清谈的主要内容。

4 张茂先:张华,字茂先,博览群书,晋武帝时任中书令,封广武侯。《史》、《汉》:指司马迁所著之《史记》、班固所著之《汉书》。

5 王安丰:王戎,封安丰侯。延陵:今江苏武进县,这里以地代人。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少子季札封在这里,称为延陵季子,有贤名。子房:张良,字子房,本战国时韩国人。秦灭韩,张良以全部家产求刺客刺秦王,后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封为留侯。

译文

名士们一起到洛水边游玩,回来的时候,尚书令乐广问王夷甫:“今天玩得高兴吗?”王夷甫说:“仆射裴擅长谈名理,滔滔不绝,意趣高雅;张茂先谈《史记》、《汉书》,娓娓动听;我和安丰侯王戎谈论延陵季子、张良,也极为超尘拔俗,奥妙透彻。”

陆机诣王武子1,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2,但未下盐豉耳3!』

注释

1 陆机(二六一至三〇三):字士衡,晋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逊、父抗,均为吴国的将相。吴亡后入晋,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后从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乂,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受谗害,与弟陆云同被杀。王武子:王济(二四〇至二八五),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属山西)人。擅清谈,娶晋武帝女为妻,历任侍中、太仆。好弓马,性豪侈。孙子荆:孙楚(?至二九四),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仕至冯诩太守。

2 千里:千里湖,有说在今江苏溧阳县附近。莼羹:用莼菜、鲤鱼做主料,煮熟后加上盐豉制成的一种名菜。

3 历来此句的诠释纷纭。陆机的意思应该是说,北方羊酪的味道,大概也就是南方千里湖未下盐豉的莼菜羹吧。当然,在未下盐豉前两者还是属于可以比较的层次,意谓若下了盐豉的莼菜羹,就非羊酪可比了。

译文

陆机去拜访王武子,正好王武子跟前摆着几斛羊奶酪,他指着给陆机看,问道:“你们江南有什么名菜能和这个相比呢?”陆机说:“我们那里有千里湖出产的莼羹可以媲美,只是还不必放盐豉呢!”

赏析与点评

地域的偏见,在魏、晋时代已有。我们必须具备开放的胸襟,欣赏多元的美。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1,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2:『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3:『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4,何至作楚囚相对5!』

注释

1 新亭:三国时吴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南,东晋时为朝士游宴之所。

2 周侯:周(二六九至三二二),字伯仁,晋汝南安成(今河南平舆西南)人,少有重名,官至尚书左仆射。

3 王丞相:王导。见《德行第一》第二十七则注2。

4 神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泛指中原。

5 楚囚:原指被俘的楚人。《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伶人钟仪为晋所囚,仍奏楚声,不忘南音,后用以形容处境窘迫之人。

译文

过江避难的士人们,每逢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总是相邀一起到新亭,坐在草地上聚会饮酒。周坐在众人中间感叹说:“风景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山河大不相同!”大家都相对垂泪。只有丞相王导脸色大变说:“我们应当同心协力辅佐王室,恢复中原,为什么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呢!”

赏析与点评

感伤无补于事,王导对士人们的当头棒喝,足见他作为领袖的精神强度与恢复河山的信心。

卫洗马初欲渡江1,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注释

1 卫洗马:卫玠(二八七至三一三),字叔宝,晋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人。风神秀美,雅善玄谈,为世所重。历任太傅西阁祭酒、太子洗马。洗马:太子属官,太子出行则为前导。

译文

太子洗马卫玠刚要渡江,面容憔悴,神情凄惨,对随从的人说:“看见日夜奔流的大江,不觉百感交集。只要还有点感情,谁又能排遣得了这种种忧伤!”

赏析与点评

这是人与环境的交感互应,而当代人对大自然的感应已早为机器文明所磨钝了。

顾司空未知名,诣王丞相1。丞相小极,对之疲睡。顾思所以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元公道公协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2。』丞相因觉,谓顾曰:『卿珪璋特达3,机警有锋。』

注释

1 顾司空:顾和(二八五至三五一),字君孝,晋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王导任扬州刺史时,召他为从事,累迁尚书令,死后追赠司空。王丞相:王导。

2 元公:指顾荣,他是顾和的族叔。顾荣死后,谥号为元,所以称为元公。中宗:晋元帝的庙号。

3 珪璋特达:珪和璋是玉器,是诸侯朝见天子时所用的重礼。用珪璋时可以单独送达,不须加上别的礼品为辅,后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不用别人推荐也会有成就。

译文

司空顾和还没有出名的时候,去拜访丞相王导。王导有点疲乏,对着他打瞌睡。顾和考虑着怎样才能和王导见面并请教他,便对同座的人说:“过去常常听元公谈论王公辅佐中宗,保全了江南。现在王公贵体不太舒适,真叫人焦急不安。”王导听见他说,便醒来了。对在座的人评论顾和说:“这个人真是‘珪璋特达’,才德可贵,为人机警,词锋犀利。”

谢仁祖年八岁1,谢豫章将送客2。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之颜回3。』仁祖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4?』

注释

1 谢仁祖:谢尚(三〇八至三五七),字仁祖,谢鲲之子,幼聪颖,历官给事黄门侍郎,出为历阳太守,转都督江夏、义阳、随三郡军事,江夏相,后为豫州刺史,西中郎将。

2 谢豫章:谢鲲(二八〇至三二二),字幼舆,擅清谈,通音律,放达不羁,王敦引为长史,后出为豫章太守。

3 颜回(前五二一至前四九〇):春秋时鲁国人,对孔子的学说深有体会,孔子很赏识他。

4 尼父:孔子,字仲尼,尊称为尼父。

译文

谢仁祖八岁时,他父亲豫章太守谢鲲已经领着他送客。那时他的言谈便显示出奇异的悟性,已经自居于名流之中。大家都很赞许他,说他:“年纪虽小,也是座中的颜回。”谢仁祖说:“座中没有孔子,怎么能识别颜回!”

赏析与点评

聪慧的儿童,当然可爱。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过于聪慧的儿童,却几乎等于没有童年。

孙盛为庾公记室参军1,从猎,将其二儿俱行。庾公不知,忽于猎场见齐庄2,时年七八岁,庾谓曰:『君亦复来邪?』应声答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3」。』

注释

1 孙盛(约三〇二至三七三):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人。博学,善玄理。从桓温平蜀、洛,封吴昌县侯,累迁秘书监,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记室参军:将军幕府中主管文书的。

2 齐庄:孙放,字齐庄,孙盛次子,幼以捷辩见称,官至长沙相。

3 “无小”二句:引自《诗经·鲁颂·泮水》,意指无论大小臣子,都跟着公出游。

译文

孙盛任庾亮的记室参军,一次随着庾亮去打猎,并且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去。庾亮本不知道,忽然在猎场看见他的次子齐庄,当时这孩子只有七八岁,庾亮问他说:“您也来了吗?”齐庄接口回答说:“正如《诗经》里所说的:‘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1。公问齐由何字2,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欲何齐?』曰:『齐庄周3。』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庾公大喜小儿对。

注释

1 孙齐由:孙潜(?至三九七?),字齐由,孙盛长子,仕至豫章太守。齐庄:孙放,见本篇上一则注2。庾公:庾亮。

2 字:古人正名之外的另一个名字。自称用名,以示谦恭;称人用字,以示尊敬。名与字之间均有意义之关联。

3 庄周:庄子,名周,战国时人,著有《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译文

孙齐由、齐庄兄弟二人,小时候去拜见庾亮。庾亮问齐由的字是什么,齐由回答说:“字齐由。”又问:“想向谁看齐呢?”齐由说:“向许由看齐。”接着又问齐庄的字是什么。齐庄回答说:“字齐庄。”问他:“想向谁看齐?”齐庄说:“向庄周看齐。”庾亮问:“为什么不仰慕孔子而仰慕庄周?”齐庄回答说:“圣人生来就知道一切,所以很难仰慕。”庾亮对这个小儿子的回答非常满意。

桓公北征1,经金城2,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3,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注释

1 桓公:桓温(三一二至三七三)。北征:桓温在东晋太和四年(三六九)伐燕。

2 金城:地名。南琅邪郡郡治。桓温在咸康七年(三四一)任琅邪国内史镇守金城,到伐燕时已过了快三十年。

3 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圆周长为一围。

译文

桓温北伐的时候,经过金城,看见从前任琅邪内史时所种的柳树,都已经十围那么粗了,就感慨地叹道:“树木尚且这样,人怎么经受得起呢!”于是边说边手握柳条,泪流不止。

赏析与点评

再坚强的人,也有柔情的一面。

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入朝1,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2。」』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3。』

注释

1 简文:简文帝司马昱(三二〇至三七二),字道方,晋元帝少子。初封琅邪王,徙封会稽王。穆帝即位时,褚太后摄政,他以抚军大将军总理政务。历事哀帝、废帝,位居丞相,而大权一归于桓温。后被桓温立为帝,不到一年,病死。抚军:抚军大将军。桓宣武:桓温,谥宣武。

2 “伯也”二句:引自《诗经·卫风·伯兮》。大意是:我丈夫手里拿着殳,为王打仗做先驱。桓温走在前面,所以引《诗经》“为王前驱”以示谦让。殳:一种有棱无刃的兵器。

3 “无小”二句:参见第四十九则注3。

译文

晋简文帝司马昱任抚军将军的时候,有一次和桓温一同上朝,两人多次互相谦让,要对方走在前面。桓温最后不得已只好在前,于是一面走一面说:“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司马昱回答说:“这正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桓公入峡1,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如何2?』

注释

1 桓公:桓温,在晋永和二年(三四六)伐蜀。

2 “既为”句:据《汉书·王尊传》载,王阳任益州刺史时,视察到邛郏的九折坂,叹道:“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便托病辞官。后来王尊做刺史,到这里时就叫车夫赶马前进,说:“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于是策马前驱。

译文

桓温率兵进入三峡,看见陡峭的山崖如从天悬挂而下,翻滚的波涛迅猛飞腾。于是叹息道:“既然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有什么办法呢!”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1:『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注释

1 谢太傅:谢安。王右军:王羲之(三〇三至三六一),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丞相王导之侄,郗鉴之婿。初为秘书郎,累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擅书法,自成一家,震铄千古,世称“书圣”。

译文

太傅谢安对右军将军王羲之说:“中年以来,受到哀伤情绪的折磨,和亲友话别,总是闷闷不乐好几天。”王羲之说:“到了晚年,自然会这样,只能借助音乐寄兴消愁,还常常担心子侄辈发觉,减少了欢乐的情趣。”

支道林1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注释

1 支道林(三一四至三六六):名遁,东晋高僧,陈留(今河南开封东)人。本姓关。尝隐居支硎山,世称“支公”、“支硎”、“林公”。年二十五出家。继竺法深讲法于宫禁中。形貌丑异而善谈玄理。宣扬“色即是空”,为当时般若学的代表人物。

译文

支道林和尚经常养着几匹马。有人说:“和尚养马,不雅。”支道林说:“贫僧只是看重马的神采姿态而已。”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1;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许曰:『若保全此处,殊胜东山2。』刘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王逸少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3。』二人并有愧色。

注释

1 刘真长:刘惔,字真长,晋明帝之婿,谢安妻舅,任丹阳尹,即京都所在地丹阳郡的行政长官,卒年三十六。许玄度:许询,字玄度,善清谈,受敬仰,又乐于隐遁,拒绝出任官职,曾被召为司徒掾,不就。

2 东山:浙江的山名,谢安曾于该处隐居。

3 王逸少:王羲之。稷:后稷,周的始祖,尧时任稷官。契:商的始祖,舜时为司徒,辅助大禹治水。王羲之这两句话是讽刺许、刘二人热衷功名,注重享乐。

译文

刘真长任丹阳尹的时候,许玄度到京都去,便到他那里住宿。他设置的床帐簇新、华丽,饮食丰盛味美。许玄度说:“如果保全住这个地方,比隐居东山强多了。”刘真长说:“你如果能肯定祸福由人来决定,我怎么会不保全这里呢!”当时王羲之也在座,就说:“如果巢父、许由遇见稷和契,一定不会说这样的话。”刘、许两人听了,都面有愧色。

赏析与点评

朋友的可贵在于能常常令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1,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2,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注释

1 王右军:王羲之。谢太傅:谢安。冶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朝天宫一带,相传春秋时夫差于此冶铸,故名。

2 商鞅(约前三九〇至前三三八):战国秦孝公时任左庶长,推行变法,奠定秦国富强之基,封于商。孝公死后,为贵族所诬而被杀。

译文

王羲之与谢安一起登上冶城,谢安悠闲自在地沉湎于遐想中,似有超世脱俗的志趣。王羲之说:“夏禹为国事操劳,手脚都长满了茧子;文王整天忙于政事,到晚上才吃上饭,没有一点儿空闲时间。现在战事不断,每个人都应为国效力。然而空谈会荒废政务,浮华的文风会妨碍国事,恐怕与当前国势不适应吧。”谢安答道:“秦用商鞅的严刑峻法,仅仅两代就灭亡了,难道也是清谈造成的祸患吗?”

赏析与点评

言论自由并不妨碍社会稳定,甚至是强国崛起的必要元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1:『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2,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

注释

1 胡儿:谢朗,小字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官至东阳太守。

2 大兄无奕女:谢安长兄无奕之女谢道韫,聪慧有才辩,善清谈,时人称其颇有“竹林七贤”的名士风度。嫁王凝之,持家有道,为后世所称颂。

3 王凝之(?至三九九):王羲之次子,字叔平,历仕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工草、隶。孙恩攻会稽,王凝之笃信五斗米道,谓已请鬼兵相助而不设防,城陷而被杀。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一家人聚集到一起,给儿女们讲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白雪纷飞像什么呢?”侄儿谢朗说:“好比是把盐撒到空中一样。”侄女谢道韫说:“还不如说是柳絮凭借风势在空中起舞。”谢安听后乐得大笑。她就是谢安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赏析与点评

谢安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下一代,可见良好的家庭氛围的重要性。

支公好鹤,住剡东山1。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注释

1 支公:支遁。剡东山:在今浙江嵊县之东。

译文

支遁喜爱鹤,住在剡县东面的山。有人送给他一对鹤,不久鹤的翅膀长成了想飞,支遁心里舍不得它们,便剪去它们的翅上的硬羽。鹤张开翅膀却不再能飞了,就回过头看着翅膀,垂下头来,看上去好像有懊丧的意思。支遁说:“它们既然有直上云霄的资质,怎么肯被人们当作耳目观赏的玩物呢!”于是把鹤喂养到翅膀长好后,放它们飞翔而去。

赏析与点评

宠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我们不能改变它们的习性,那才是真正的爱护他们。

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1,谢太傅以问子弟,车骑答曰2:『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

注释

1 晋武帝:司马炎。山涛(二〇五至二八三):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乃“竹林七贤”之一,历任魏朝郎中、吏部郎中等。入晋,累迁冀州刺史、北中郎将、吏部尚书、右仆射、司徒等职位。擅于识拔人才,每选用官吏,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

2 车骑:指谢玄。谢玄,字幼度,小字遏,一作羯。谢奕之子,谢安之侄。谢安为相时,荐举玄以御苻坚,升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太元十八年(三八三),为前锋都督。与谢石、谢琰等谢家子弟共破前秦大军于淝水,乘胜收复徐、兖、青、豫诸州,推进至黎阳。以功封康乐县公。司马道子猜忌谢氏之势力,使还镇淮阴。以病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卒赠车骑将军。

译文

晋武帝每次赏赐东西给山涛,总是很少。太傅谢安就这件事问侄子们如何理解,谢玄回答说:“这应是由于受赐的人要求不多,才使得赏赐的人不觉得少。”

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1,都下诸人送至濑乡2。将别,既自凄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注释

1 袁彦伯:袁宏(三二八至三七六),字彦伯,小字庆,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才思敏捷。谢尚为豫州刺史时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孝武帝太元初,官至东阳太守。谢安南:谢奉,字弘道,历任安南将军、广州刺史、吏部尚书。司马:将军府的属官,管理一府之事。

2 都下:京都。濑乡:古地名。在今江苏南京附近。

译文

袁彦伯出任安南将军谢奉的司马,京都的友人给他送行一直送到濑乡。快到分手的时候,他不胜惆怅,感慨万分地说:“江山辽远,居然有万里之势。”

赏析与点评

万里江山的气势,引发了人情感的奔泻。都市中生活的人有空要多亲近名山大川。

顾长康从会稽还1,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注释

1 顾长康:顾恺之。会稽:郡名。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译文

顾长康从会稽回来,人们问他那边山川的秀丽情状,他说:“那里千峰竞相比高,万壑争先奔流,茂密的草木笼罩其上,有如彩云涌动,霞光灿烂。”

赏析与点评

由大画家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的山川之美,这是没有河流污染与山林破坏的大自然。

简文崩1,孝武年十余岁立2,至暝不临3。左右启:『依常应临。』帝曰:『哀至则哭,何常之有?』

注释

1 简文:简文帝。崩:帝王逝世称为“崩”。

2 孝武:晋孝武帝司马曜(三六二至三九六),字昌明。简文帝第三子。咸安元年(三七二)简文帝死,遂即帝位。淝水之战后,排斥谢安,以弟司马道子执政。道子及元显擅权,又擢用王恭、殷仲堪等以为防范。后溺于酒色,为其所宠之张贵人害死。

3 临:哭。亲人死的时候要哭丧。

译文

简文帝逝世,孝武帝十多岁就登上帝位,服丧期间,一次,天黑了他也不哭丧。侍从向他启奏说:“按惯例应该哭了。”孝武帝说:“悲痛到来时,自然就会哭,有什么惯例不惯例的!”

赏析与点评

习俗不一定就是合情合理的,但有多少人敢于质疑?

王子敬云1:『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2。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注释

1 王子敬:王献之。

2 山阴: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东晋时,南渡之士族多聚居于此。王子敬曾住在会稽郡,那里以山水优美著称。映发:互相映衬,彼此显现。

译文

王子敬说:“从山阴道上走过时,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使人目不暇接。如果是秋冬之际,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赏析与点评

当代人“应接不暇”的可能是邮件与公务,而不是山川美景。

谢太傅1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2。』

注释

1 谢太傅:谢安。

2 车骑:谢玄。“譬如”句:比喻希望美好、高洁的东西都能出自自己家门。芝兰是芝草和兰草,是芳香的草;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二者都用来比喻才德之美。

译文

太傅谢安问众子侄:“子弟后辈,关涉别人什么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呢?”大家都不说话。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啊!”

赏析与点评

长辈有意栽培下一代,而下一代又心领神会,人生的快乐莫过于此。

张天锡为凉州刺史1,称制西隅。既为苻坚所禽2,用为侍中3。后于寿阳俱败4,至都,为孝武所器5。每入言论,无不竟日。颇有嫉己者,于坐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曰:『桑椹甘香,鸱鸮革响;淳酪养性,人无嫉心。』

注释

1 张天锡(三四六至四〇六):张天锡在东晋兴宁元年(三六三)杀张玄靓,自称凉州牧、西平公,实行地方割据,继承前凉政权。三七六年苻坚攻凉州,张天锡投降,前凉亡。后来在淝水之战中苻坚军败,张天锡于阵中逃出,归顺晋朝,任散骑常侍。

2 苻坚(三三八至三八五):字永固,一字文玉,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人,氐族。十六国时前秦国君。任用王猛,加强集权,兴修水利,重视教育。先后攻灭前燕、前凉、代国,招抚慕容垂、姚苌等鲜卑、氐族领袖,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并夺取东晋益州。建元十九年(三八三)征调大军攻晋,于淝水之战中大败。各族首领乘机反秦。后为姚苌擒杀。前秦随即瓦解。

3 侍中:官名。在皇帝左右,备切问近对,拾遗补缺。

4 寿阳:即寿春,晋县名。今安徽寿县。

5 孝武:晋孝武帝。

译文

张天锡任凉州刺史,在西部地区称王。被苻坚俘虏以后,任用为侍中。后来随苻坚攻晋,在寿阳县大败,便归顺晋朝,来到京都,得到晋孝武帝的器重。每次入朝谈论,没有不谈一整天的。很有一些妒忌他的人当众问他:“北方什么东西可贵?”张天锡回答说:“桑葚香甜,鸱鸮振翅作响;醇厚的奶酪怡情养性,人们没有妒忌之心。”

桓玄义兴还后,见司马太傅1,太傅已醉,坐上多客。问人云:『桓温来欲作贼2,如何?』桓玄伏不得起。谢景重时为长史3,举板4答曰:『故宣武公黜昏暗,登圣明,功超伊、霍5,纷纭之议,裁之圣鉴。』太傅曰:『我知,我知。』即举酒云:『桓义兴,劝卿酒!』桓出谢过。

注释

1 桓玄(三六四至四〇三):桓温之幼子。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属安徽)人,袭封为南郡公,曾官义兴太守、江州刺史、都督荆州等八州郡军事。元兴元年(四〇二)举兵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掌朝政;次年代晋自立,国号楚,不久为刘裕所败而自杀。义兴:郡名。治所在今江苏宜兴。桓温死时,桓玄才五岁,直到二十三岁才拜太子洗马,虽清要而无实权;次年出为义兴太守,以为不得重任,不久又弃官回乡。司马太傅:简文帝第三子司马道子,孝武帝之弟,封会稽王,进位丞相,与子司马元显专事聚敛,奢侈无度,朝政日坏,激起孙恩起兵。元兴元年(四〇二)桓玄破建康,父子皆被杀。

2 桓温:任大司马、大将军,公元三七一年废晋帝为海西县公,并立司马道子的父亲为帝,就是简文帝。

3 谢景重:谢重,谢朗(胡儿)之子,为司马道子长史。

4 板:手板,即笏。

5 伊、霍:伊尹、霍光。伊尹是商汤时的宰相,助汤伐夏桀有功。汤死后,又辅佐其孙太甲。霍光受汉武帝遗诏辅佐昭帝,昭帝死,迎立宣帝。

译文

桓玄从义兴郡回到京都后,去谒见太傅司马道子。这时太傅已经喝醉了,在座的还有很多客人,太傅就问大家说:“桓温晚年想造反,怎么回事?”桓玄拜伏在地不敢起来。谢景重当时任长史,拿起手板来回答说:“已故的宣武公废黜昏庸的人,扶助圣明君主登上帝位,功勋超过伊尹、霍光。至于那些纷乱的议论,只有靠太傅英明的鉴识来裁决了。”太傅说:“我知道!我知道!”随即举起酒杯说:“桓义兴,敬你一杯!”桓玄离开座位向太傅谢罪。

注释

1 王东亭:王珣(三四九至四〇〇),字符琳,王导之孙,王洽之子。大司马桓温辟为主簿,累迁尚书左仆射,封东亭侯。累官尚书令、卫将军、散骑常侍。下文丞相指王导。王东亭意在夸耀祖父王导的街道设计巧于桓温。

译文

桓温移镇南州,他规划修建的街道很平直。有人对东亭侯王珣说:“丞相王导当初筹划修筑建康城的街道时,没有现成图样可以仿效,所以修筑得弯弯曲曲,和这里相比就显得差些。”王珣说:“这正是丞相规划得巧妙的地方。江南地方狭窄,比不上中原。如果街道畅通无阻,就会一眼看到底;特意拐弯抹角,就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桓玄既篡位后1,御床微陷,群臣失色。侍中殷仲文进曰2:『当由圣德渊重,厚地所以不能载。』时人善之。

注释

1 “桓玄”句:晋安帝元兴元年(四〇二)下诏讨伐桓玄,桓玄就举兵东下建康,总理朝政,杀会稽王司马道子。第二年桓玄称帝,国号楚,并改元永始,废晋安帝为平固王。公元四〇四年,刘裕等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被杀。

2 殷仲文(?至四〇七):桓玄的姊夫,桓玄攻入京都后,殷便放弃新安太守职,投奔桓玄,任咨议参军。桓玄篡位,派他总领诏命,以为侍中。玄败,投朝廷,迁东阳太守,后以谋反被诛。

译文

桓玄篡位之后,他坐的椅子稍微陷下去一点,大臣们大惊失色。侍中殷仲文上前说:“这是由于皇上德行深厚,以致大地承受不起。”当时的人很赞赏这句话。

谢灵运好戴曲柄笠1,孔隐士谓曰2:『卿欲希心高远,何不能遗曲盖之貌3?』谢答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4?』

注释

1 谢灵运(三八五至四三三):南朝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仕晋为秘书郎。入宋,初为太子左卫率,出为永嘉太守,日游山水,不理政事。后辞官返会稽祖居,经营园林产业。元嘉初,宋文帝召为侍中。昼夜宴乐,因免官。后被诬谋反,被杀于广州。擅长山水诗赋,为山水诗派创始人。曲柄笠:一种帽子,“笠上有柄,曲而后垂,绝似曲盖之形”。

2 孔隐士:孔淳之,字彦深,南朝宋鲁郡鲁(今山东曲阜)人,性好山水,除著作佐郎、太尉参军,均不就。宋文帝元嘉初,征为散骑侍郎,乃逃入上虞县界,莫知所之。

3 曲盖:帝王、大官外出时的一种仪仗,盖如伞状,柄弯曲。孔淳之因为曲柄笠和曲盖相像,就借以讽刺谢灵运没有忘掉富贵。

4 畏影者:害怕自己影子的人,典出自《庄子》。谢灵运说,如果不去想富贵,就不会怕富贵的影子,借此讽刺孔隐士才是不能忘怀富贵的。

译文

谢灵运喜欢戴曲柄笠,隐士孔淳之对他说:“你想仰慕德高志远的人,为什么不能抛开曲盖的形状?”谢灵运回答说:“恐怕是怕影子的人还不能忘记影子吧!”

同类推荐
  • 榆树保卫战

    榆树保卫战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天蓝蓝

    天蓝蓝

    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女主言情故事,你会爱上男主,但无疑女主才是最帅的!苏明和顾俊是警校的同班同学,两人毕业后开始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爱情,苏明突然消失。顾俊本以为他们的不同仅仅是因为阶级的差别,而当顾俊目睹苏明为救自己而死时,顾俊才发现隐藏在苏明身上的秘密,耀眼的阳光透出层层阴霾,让一切清澈见底。两个身份差异的警校学生的人生故事,和两个女孩纠葛的感情生活,内地版无间道,最具力量的内心独白。我们也许不会和黑暗势力真枪实弹,而我们都有可能遇到你所爱非人的质问。两个警校生不同的人生轨迹,通过对人性的解刨和暗示让正义直达心底。但是她还一反手,把爱上自己的男神高富帅给送进监狱里去了。没有巫婆来照顾她,给她变水晶鞋,变南瓜马车。她只有自己,只能靠自己去找水晶鞋和南瓜马车,自己给自己一个华丽变身。
  • 幻中游

    幻中游

    《幻中游》叙黄州府罗田县石峨,刚正不阿,任陕西西安府长安县知县,后升任广西柳州府知府,拒不为魏忠贤放银收息,弃官归里的故事。
  • 罗锅富翁

    罗锅富翁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黄河滩区一个贫困的小乡村里,一个地主分子的遗孀在垃圾堆里捡到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是一个残疾婴儿。老太太一边捡垃圾,一边抚养着这个捡来的孩子。她自己成为孩子的奶奶。她告诉这个孩子,他的父母到酆都去了。她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做罗国。罗国在老太太的照顾下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他被大家歧视,他没有资格上学,没有资格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自己在一个偏僻的小庙里看芦苇,看小燕子飞舞。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奶奶离开了罗国,罗国马上成为一个没有人要的孤儿。那一年他刚刚六岁。罗国计划自己去四川酆都去找自己的父母。他不知道酆都在哪里,但是他觉得酆都就在西方。
  • 山海经密码2

    山海经密码2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热门推荐
  • 轮回之无限进化

    轮回之无限进化

    端神,一具狰狞恐怖的巨人残尸,支配着轮回空间,它到底在折磨轮回者,还是有其它目的?《异形》、《黑暗侵袭》......一部部恐怖惊栗的电影剧情,到底是造物者的游戏,还是神的旨意?范健无意中进入轮回空间,在恐怖的电影剧情中挣扎求存,他有他的人生愿望,他不甘于被端神的摆布,他必须生存下去......轮回空间,到底隐藏了什么奥秘?迷底,渐渐揭晓......------书友QQ群:331234536,大家一起讨论无限流。
  • 噬道诸天

    噬道诸天

    地球青年陈空穿越到一个实力至上未来世界,却被因为脑海中的神秘进度条夺取一切能量而体质孱弱,备受欺凌。当进度条读满的时候,陈空获得了一项能力——掠夺一切。掠夺生命,强化体质。掠夺灵魂,强化精神。掠夺天赋,为我所用。掠夺法则,我为法则。掠夺宇宙,即是主宰!
  • 心动秦霄贤

    心动秦霄贤

    2202年,微博崩了?秦霄贤公布了女朋友?有网友扒出秦霄贤的女朋友是一名法医,还扒出了秦霄贤女朋友叫江祈妤。可是,一个是相声演员,一个是法医,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两人,究竟是怎么在一起的呢?
  • 一剑刻魔

    一剑刻魔

    陈立认为这次穿越是一次有预谋的钦定行为,比如那条追了他八条街的闪电,以及三秒后哈着屎气的狗对他说:“就是你了,少年!”“喂!我只是一介宅男啊,请你另请高明吧!”这是一篇欢乐吐槽文,经常写着写着把自己逗乐了......
  • 穿到八零年代

    穿到八零年代

    我会很多东西,我还有一个空间,得到空间我去买了很多粮食面粉一些东西备着,可我没想到一次车祸就把我带到八零年代
  • 捡个金主成个家

    捡个金主成个家

    周雪颜原本是一个要文化没文化要背景没背景的普通打工妹,可是却意外的邂逅了和自己境遇相同的沈漠楠。原本以为两人可以好好相处,没想到对方却是个毒舌腹黑小心眼儿……周雪颜看着眼前的男人恨不得咬两口才解恨,"我承认我的确是有过失,但是你也不用这样赶尽杀绝吧?"只见对方唇角勾起一抹明媚的微笑道:"做错事就要承担后果,天经地义……
  • 末世的空间女魔头

    末世的空间女魔头

    懦弱的夏明秀,在家人都被毁去之后,重生归来。
  • 骊宫

    骊宫

    陆辰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完美到天怒人怨的学霸。既然是学霸,自然要有学霸的气质。但是当陆辰幸运地再睁开眼,看到自己身上打满补丁的粗布麻衣以及临水观影看到的麻花辫的土包子模样时,她瞬间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幸运了。然后,那个一脸褶子的老娘一开口。“痴妞!急来视汝幼弟,垂下所液皆粘炕矣!”(傻妞!还不滚来看你弟弟!都尿炕上了!)。。。。。。睡于棺也!(卧槽!)好吧,你对我不仁休怪我无义!但是有时候,奇高的智商可能代表另一点---奇低的情商。当某人准备逍遥江湖行侠仗义时终于发现兜里一个子都没有,听到“兵可得馒头(当兵有馒头)”时,毅然决然去当兵!
  • 时尚修仙界

    时尚修仙界

    自修仙联盟成立以来,修仙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各派团结一致,致力于为修仙界培养优秀人才。时联盟千年之后,七大仙尊惊艳于世。仙门大开,有志者自远方来~
  • 倾国小家丁

    倾国小家丁

    天啊!谁可以告诉自己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天瑜看着自己醒来以后,身上穿着的这件家丁服饰,简直是要晕过去了。天瑜只不过是现代的一个顶级杀手,只是杀杀人挣点外快花花罢了。接下来的生活那可真是让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