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900000006

第6章 诸行无常(2)

有个僧侣问百丈和尚(749~814,唐朝中期大禅师):“如何是奇特事?”百丈回答:“独坐大雄峰。”僧侣听了,立刻膜拜百丈和尚。和尚却以手中拂子打僧侣。

百丈和尚想告诉僧侣的是什么?

发问的僧侣可能是想知道,被誉为禅宗权威的百丈和尚,在开悟之后,怀着何种心境,所以坦率地问:“领了悟开了窍的世界究竟如何?”

百丈和尚回答:“我不是稳稳坐在大雄峰的中央吗?”意为着未开悟而仍处于迷惘中时,即如同旋转的陀螺,无论自己或四周一切都在飞转,并受其影响而手忙脚乱。一旦开悟了,即如同坐在旋转的陀螺中央,无论四周如何晃动,自己始终不动。

此谓坐禅即是,自己成为万物的中心,一切都处于不动的状态。百丈和尚便说:“我如是地稳坐于此,凝目直视着真理。”

僧侣这才窥探出,百丈和尚的真理于一端,遂顶礼膜拜。但是,百丈和尚认为僧侣尚未看透真理,还需更努力才行,于是以拂子打僧侣表示勉励。

坐禅时眼睛要半开。半开时的视野,广度通常此普通视野多一倍以上。像古时候的武士,便经常端坐着,并半睁着眼睛,以察觉由斜后方袭击而来的敌人。与视力或视野相同,心在动摇时,就会判断错误,所以必须稳住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忙”字即表示心亡,所以工作忙碌时,常会判断错误。所以,稳坐在那儿放宽视野,凝目直视事物,可说是极重要的。十三、勿问生命

——随时保持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在怠惰的世俗中勤勉奋发。

此话并非要你每天忙得象是无头苍蝇一样,而是要有休闲的时间,以调适因工作而引起的劳累。一旦休息得太久,又往往会胡思乱想,有如停滞的水中,较易滋生苍蝇等害虫一样。

据统计,容易出事及作奸犯科的人,大多是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所以孔子说:“小人闲居为不善。”又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一点也不错。

一样的时间,有人觉得过得太快,恨不得有四双手一起做事,但有人却觉得度日如年,日子难挨得很。这是为什么呢?此即涉及到“绝对”与“相对”的看法。

时间是相对的,他的快慢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故忙碌的人过得快,闲散的人就过得慢。俗话说:“忙碌是幸福”,因为他懂得善用时间,因此能完成更多的事情。

人是越呆越懒,嘴是越吃越馋,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一天三饱一倒,吃饱了饭混天黑,这是福吗?

生命在于运动。

劳其筋骨,健其体肤,自找苦吃,乐在其中。

十四、体露金风

有一僧侣问云门和尚:“树叶掉落时如何?”和尚云:“体露金风而已。”

此一公案是问云门和尚话中的含意。

“树叶掉落”中的叶代表烦恼,是以落叶等于祛除烦恼,表示开悟之人。

云门和尚一语双开地以吹落树叶的金风轻松作答。所谓领悟,即是进入“无心”的境地,也即是真正感悟出般若之“空”。是以,不必勉强去说明“体露”即无拘束,“体露金风”即是无心地活下去,一切顺其自然。

无心的状态与“浮力”十分相似。遇到海难时,倘若你拼命挣扎,反而更容易沉入海里。另外,会游泳的人,如果想要游到对岸去,则极可能因体力消耗过多,而未抵岸边便沉下去。此时有个方法,便是放松全身,静静地躲在那里等待,身体自然会飘浮在水上。以此等待救难的人来,获救的机率反倒比较高。

人体的重力本来就轻于水,所以应该可以浮起来。换言之,只要能保持心理的安详,即使在大海中,也可顺利活下来。

比如,一元硬币的材料是铝合金,比重有27,依浮力计算,应该不会浮起来才对,但是,将擦干净的一元硬币,轻轻地放在水面上,它就会靠表面张力而浮起来,这便是无心的功能。

再比如,在众人面前歌唱或说话时,如果一心想要唱得好或说得妙,反而会造成怯场,或是中途犯错,这便是“意愿病”。亦即假如你有唱得好或说得更好的意愿,就可能会适得其反而失败,这是由于心态僵化不自然所致。

所以应放松自己,顺其自然,心情才会稳定下来,一切会更顺利。

另一方面,听众也会因而觉得你朴实而富有人情味,深受感动而更喜爱你。与他人交往时,装腔作势往往很快就会露出马脚,所以,必须坦诚地表露自己,才能无心胜有心地获得理想结果。

十五、以零为基础

南泉禅师(748~834。唐朝被誉为造诣最深的杰出禅师 )大悟以后,去拜访百丈和尚。当时,百丈和尚问南泉禅师:“从上诸圣还有不为人说底法么?”南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和尚追问:“说了也。”南泉云:“某甲只恁么,和尚作么生?”和尚道:“我又不是大善知识,争知有说有不说。”南泉认为和尚装蒜,便道:“某甲不会。”和尚却道:“我太煞为你说了也。”而认为自己已道出了奥秘。

在这两位大禅师的问答中,究竟隐含什么玄机?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又是何意?有句禅语“我心即佛”,意味心即是佛,不必到处求佛。然而,自以为是佛,未免过分自大,是否因此才说非心非佛?即内心想否定佛,所以才说“不是心,不是佛”,此即前述“医法”的含意。

可是,南泉禅师又加了一句“不是物”。物即是众生,既然非心非佛非物,岂不是彻底否定了从前认定众生即是真理的教理?这便是迄今不曾说过的法理?

结果百丈和尚装蒜说不知道,以反话来表示“我不懂别的学说”,以肯定对方表示答对了。然而,南泉禅师一向过分认真,他表示对百丈和尚的看法不以为然,而继续追问和尚的意见。

所以百丈和尚才说:“我不是已说过了吗?”表示“我不是已借你的口充分说明了吗?”这便是以零为基础的构思。

譬如因为销售业绩不理想,所以必须削减预算,而削减了各单位的经费20%。然而,一旦扩大的经费,要创减谈何容易,当中还有利息,薪水等不能缩减的项目。如此一来,当然无法顺利缩减经费。所以,只有先回归到零,然后才能拟订出真正必要的经费,如此才可能达成缩减的目的。

十六、信仰的心态

有个僧侣问大隋和尚(未详~919,唐朝禅师):“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和尚回答:“坏。”僧侣又问:“恁么则随他去也?”和尚回答:“随他去也。”

佛法果真是永恒的真理吗?

佛法并非难懂的理论或道理,它是真理之教,也是天地自然之理。对于真理已觉醒而开悟,即等于与大宇宙融合为一。

这位僧侣可能已具有相当的知识,可是,现在他心中有了疑问——假如我们和它打成一片的宇宙消失了,佛法又如何呢?所以才问大隋和尚。

和尚回答当然也毁灭了。于是,僧侣又想到,充满永恒真理的佛法,竟也依赖宇宙,与宇宙的命运与共吗?因而再问,而大隋和尚的答复还是一样的。

不过,大隋和尚既不肯定也未否定僧侣的疑问。他看得出来,这名修行僧正陷入空思妄想中,自以为宇宙终有一天会毁灭,而感到不安。然而他没想到,如果佛法会毁灭,那么自己又何必千辛万苦地去修行,信仰一个不稳定的对象呢?

这是缺乏信心的想法。所以,大隋和尚才会想要替他拨雾解津。倘若这名僧侣无法察觉出和尚对他一片亲切的关心,而永远被自己的疑问所束缚,那么他就会继续徘徊其中,而陷入万劫不覆之境。这时,无论大隋和尚的答复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选择信仰会直接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当信仰不坚定时,就会增添许多无妄烦恼,当信仰坚定时;就会拥有平静的心态,看待任何事情也就十分明了。

十七、禅无止境

有个僧侣问赵州和尚:“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赵州回答:“镇州出大萝卜头。”

这个大萝卜头究竟是何意?

南泉禅师是个名闻天下的大人物,而赵州和尚也是赫赫有名的大禅师,更重要的是,他是南泉禅师的弟子。僧侣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想通过赵州和尚,一窥南泉禅师的禅风究竟。

可是,赵州和尚看透了僧侣的意图,所以才回答“我是镇州出产的大萝卜头”。原来赵州和尚的居地——镇州盛产萝卜,所以,他一语双关地提及大萝卜,表示南泉禅师的确栽培了我,但是,我并不是何人,我还是我。萝卜是当地名产,却不是南泉禅师住处的名产,而且上面还有个大字,表示这萝卜特别出色,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所谓师徒关系,就是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修行,吃同一锅饭,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启蒙后,弟子不知不觉间就会和师父的想法一致,甚至连生活方式也没两样。禅学也是一样,弟子继承了师父的禅学风格,而有相同的想法及作风,便称之为禅风。

不仅如此,倘若弟子中有人成就非凡,时而有所作为终至胜过师父,或者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都是一种突变异种。如赵州和尚就是南泉禅师门下的异种。他的实力几乎超过师父,而且已可自信地认为“我有我的禅”的大禅师。

禅无止境,同样,学无止境,做人也是这样,修身养性无止境,只要自律、自爱、自强、自责,就能达到令世人仰慕的境界。

十八、恶因生恶果

——善男子要知道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所以必须远离恶因,不要散播恶祸。

“因果关系”乃是佛教最基本的训示。

当我们遭遇不幸,却又无法解决时,我们要如何面对它?其处理方式,通常有下列(1)视为偶发事件。(2)视为命中注定的事。(3)视为神的旨意。(4)出于因果关系。在佛教是采取第四种处理方法。

无论是善果或恶果,我们都必须面对事实,勇于接受。仅一味地为自己的不幸唠唠叨叨、指责别人,根本无济于事,只有勇于负责,寻求弥补之道,才是较实在的。

国人深受佛教思想的训戒,对“轮回”之说深信不疑,所以财富事者应尽量救济贫民,财富少者要小心谨慎地过活,避免触犯佛戒。如此国家社会得以安定祥和,宗教的力量亦居功不小。

我见到一个人,在街心公园散步时,偷了别人自行车的座套,可是回到家中往自己的自行车上套时,他自己的车却被别人偷了。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人人皆知,积德行善乃做人之本。

十九、反败为胜

——逆境容易打发,顺境不易度过。如果有人侮辱你,你只要忍耐就可以应付;但如果有人赞美你,难保你不会得意忘形。

这是临济宗所领悟的禅之真精神所在。他鼓励人们不要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并且要借着逆境的磨练,来增加本身的实力,帮助我们更上一层楼。

谁都不喜欢遭受苦难,谁都想逃离苦难,但逃避并非解决之道,徒然使我们沉沦于苦难而已,只要将观念一变,现实的状况也会随之一变,譬如你把苦难当作上天赐予的考验,视为一项恩典,你就会信心十足地面对它,心中仍充满希望。

有个推销员,远到非洲推销鞋子,他到了非洲以后,才晓得非洲人根本不穿鞋,于是就很遗憾地离开了非洲。此事被另一个推销员知道了,他反而认为赚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也前往非洲开发他的业务。他对非洲人民灌输许多新的观念,使非洲人对鞋子的购买欲大增。结果他成功地开发了非洲鞋业的处女地。由此可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观点,便能使形势扭转,就算在逆境中也能反败为胜。

胜不骄,败不馁,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就怕失去信心,只要信心十足,定会胜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十、要有远见

——久伏的鸟必定高飞,先开的花一定早谢。

常可看到,在一个团体中,有人锋头很健,有人却默默地耕耘,后来的结果是,默默耕耘的人成功了,而爱出风头的人,因不务实际,反而一事无成。

就拿大家熟悉的选举来说,甲候选人在政见发表会上,抨击政府,丑化政界人物,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乙候选人诚心地与民众沟通,发表的政见乎实可行,他着力在改善社会弊端上,切实中肯,目光远大。结果甲落选而乙高票当选。这是预料中的事情,一点也不奇怪。

远见出于自信,自信源于了解,有了竞争的调查研究,然后脚踏实地,按步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厚积薄发,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有志者事竟成。

一个人除了眼光要远大外,还要态度谦虚。

田间的稻米,当它是秧苗时,稻杆挺得直直的,稻米成熟时,稻杆垂得愈低。

做人也一样,所谓“真人不露相”,成果应由别人客观地来评断,而不是靠自己吹嘘宣传的。第四章佛心即水

一、滞者必败

麻谷(未详,唐朝中期禅师)手持锡杖去拜访章敬和尚(754~815。唐朝中期禅师),章敬和尚正在坐禅。他绕了禅床三圈后,便一挥锡杖,站在和尚面前。章敬和尚云:“是是。”接着,麻谷又到南泉禅师处,一样绕禅床三圈,然后一挥锡杖站在禅师面前。南泉禅师云:“不是不是。”麻谷立刻问:“章敬道是,和尚为何道不是?”南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此乃风力所转,终成败坏。”

现在问“是”与“不是”究竟表示什么?

锡杖乃是金属制成,上面附有数个小环结的拐杖,一动就会发出声音。如果走在深山荒野,可藉以赶走猛兽毒蛇。沿门托钵时,也会发出声音以表行踪,具有多种功能。在禅学里,它和禅杖一样象征开悟。

在对方四周环绕三圈,乃是向对方表示敬意的礼数。

麻谷之所以会带着锡杖去访章敬和尚,是因为他已大彻大悟,而以行动表现他的心境。和尚一见,认为他已大悟,故言“是”。

对麻谷而言,南泉禅师乃是师兄,所以他去找师兄,以炫耀自己终于也大悟了。可是,南泉禅师却说“不是”,所以麻古被这句话慑住了。

对一个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来说,不论“是”或“不是”,结果都没有两样,所以会被这种言辞慑住之人,即证明他尚未脱俗。经南泉禅师略施小技,麻谷即很快地被慑住而紧咬着不放,追问为何不是。

于是南泉便谆谆教诲道:“你看,你不是被‘不是’这句话震慑住了?因而执迷不悟吗?所以我才说‘不是’呀!”

相同的行为不一定会导致相同的结果。麻谷的矫揉造作,目的是希望对方苟同自己。然而,即使过去成功过一次,并不表示第二次也会成功,虽然有因就有果,但是,变数太多了,还有缘份居中操纵,所以,其结果自是完全不同。倘若再拘泥于结果,期望获得成果,必定会误入歧途,因为人生百态,而且诸行无常。

这就如同不断流逝的水,每一刻所见都不是相同的水。自以为开悟了,结果却受“开悟”所束缚,而又回到开悟前的庸俗。

麻谷这时才灵机一转,而这一转念,也使他的开悟扎根得更深。

二、破除迷惘

定上座(未详。临济门下的高徒。唐末禅僧)问临济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临济立刻下禅床,给定上座一记耳光,继之又把他推开。定上座吓了一大跳,顿时愣在那里。这时,旁边的僧侣云:“定上座何不礼拜?”此刻上座心机一转才大彻大悟,立刻向临济礼拜。

定上座到底悟出了什么?

定上座是临济门下高徒中的高徒,比他人修行得更深,早巳掌握了佛法的真义,可是却一直无法开悟。他不断地努力,可是,愈想一探开悟世界,那开悟的世界却离他愈远。他烦恼透顶,如同溺水而攀草求援一样,只好求教临济和尚“佛法的根本是什么”。

在佛教里,“佛是什么”乃佛教中的头一问,也是最后一问。所谓的禅或佛,即是要透过经验追根究底的一门学问。

当时,临济和尚以打耳光的方式教他,正是他亲切顾虑的表现,因为他看出定上座正陷入执着中,以致无法开悟,而有着“你这又是何苦,难道你的身体是木头做的吗”的想法。

同类推荐
  •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存在着许多让人难以预料的困难或挫折,这些麻烦会挫伤我们的自信,扰乱我们的心灵。本书用一个个充满坚强与智慧的故事,在滋养人们心灵、启发人们智慧的同时,也为生活中充满挫折感的心灵注入更多的鼓励和勇气,帮助人们重新振作,再次扬起生命的风帆。本书共分为6个章节,围绕“风雨后的阳光”这个主题,通过朴实的叙述,真人故事的再现,向读者传达着“风雨后的阳光”这样积极的人生信条。在这本书里,你能体验到生活的感悟、心灵的历练、战胜挫折的勇气、发人深思的人生智慧,让你的心灵在故事的洗礼中,品味着意想不到的智慧与快乐。"
  • 每天一堂礼仪课

    每天一堂礼仪课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的,涉及语言、行为、衣着、用品、程序等方面的律己敬人的规则。它是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它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世界各族人民共同享有的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实质上是人的内在修养、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尊重、恭敬他人的表现形式和行为技巧,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塑造形象的良方、赢得人脉的法宝和竞争取胜的利器。
  •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书按照月份进行编排,内容包括:正确认识社会,把握命运罗盘、全面认识自己,保持高度自信、树大志育良习,奠定人生基础、克服人性弱点,锻造人格魅力等。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庄子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庄子

    《庄子》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了世间重要观念法则和人生修身养心之道。本书内容包括:性情心态、为人处世、自我展示、人生磨练等。
  •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热门推荐
  • 总裁强娶小甜心

    总裁强娶小甜心

    白小柔要疯了,一年前,她花尽所有的积蓄,到“拉斯维加斯”,一睹赌城风采,却一不小心地遇上了龙昝天这个花心大萝卜,莫明和他结了婚,还死赖着不离,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她成了他玩转花心游戏的黄金挡箭牌,随叫随到,忍无可忍:“我们离婚吧,我想,我爱上了一个男人。”
  • 掌门是个狠人

    掌门是个狠人

    破旧的门派迎来了一位新掌门,而这位新掌门及其不靠谱,不但不想着振兴门派,还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一堆歪理,而且还不让别人说,谁要是敢说他一句不务正业,他就会仗着自己修为高,追的那人满世界乱跑,你们说气不气人?
  • 冷酷皇上掠帅妃

    冷酷皇上掠帅妃

    罗帐中,男子无力的倒在床上,双手紧握着女子的手,望着晶莹的眼球“若儿,不要走,我可以给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相信我,给我时间,相信我若儿”男子深情的说道。“自古帝王多情,你有后宫三千佳丽,难道你要我像你后宫的毒蝎子一样,独守空房”叶一若背对着他,含着泪,又说道“就算你能给我想要的爱,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她们会安分,会甘愿守活寡,皇上您又能护我周全吗?"好好好,既然如此,那朕就告诉你,日后若被朕见到定要你后悔今日的决定”“呵,那就等见到了再说吧”跨出一步又说了一句“不愧为冷帝,够狠”相公……
  • 快穿之撩男神我拿手

    快穿之撩男神我拿手

    『快穿,高甜』失去记忆的女主优奈被蠢萌的系统022捡到绑定穿梭到三千世界中做心愿任务,优奈原以为这一切只是偶然,不想都是腹黑的男主沂安为追妻的刻意安排!!!
  • 网游之无限刺杀

    网游之无限刺杀

    全世界第一款全息游戏《神魔大陆》正式公测,这是一个神,魔,妖共舞的时代,也是地球人最兴奋的时代,当人们一步步变强,一步步解开《神魔大陆》神秘的面纱,一个骇人的真相,将令数十亿的玩家们,陷入恐惧的深渊中!
  • 李文忠公选集

    李文忠公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瞬零之爱

    瞬零之爱

    从小便是孤儿的她,被有钱的养父母收养。在开学第一天便成了学校女生的公敌与恶魔校草打赌,后来被告知养父养母便是亲生父母,这个与其打赌的恶魔竟是自己的未婚夫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和莫名其妙的婚姻被迫与恶魔同居,从此开启了戏谑的同居生活:“冷幕枫,把手拿开”“冷幕枫,你干嘛(⊙o⊙?)”“冷幕枫,你离我远点!”“(⊙o⊙)哦?这样?”他故意离她更近了“你……”“我?我什么?_?”冷幕枫看着李慕雪那涨红的脸,嘴角挂起一丝玩味“你,……你无耻”“哦?我说了多少遍了我有齿,不信你来感受一下!”说着他……
  • 悍妃来到:鬼王请出去

    悍妃来到:鬼王请出去

    作为顶尖杀手,月轻狂在异世大陆重生。惩恶仆,斗仇家,虐渣渣,月轻狂有仇必报!欺负她的人,她必践踏回去,想杀她的,她绝不手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七军团老兵的奇绝经历

    第七军团老兵的奇绝经历

    一个连正式姓名都被人遗忘的联盟第七军团退役下级军官在某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正当心灰意冷地返回暴风城时,前线战友的一封求援信吸引住了他好奇的目光,也其让建功立业之心重新燃烧起来。初出茅庐的侍从、来路不明的精灵刺客、高深莫测的德鲁伊,接连登场的各路人马让饱经沧桑的老兵应接不暇。为了自己,也为了朋友,他展开了调查,却又一步步地陷入了各种诡谲的疑云中。利用与被利用,追踪和被追踪,或许最终他才发现:所面对的和所担当的,根本不是自己当初所设想的那样……
  •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西凉大将军府邸一夜之间被屠,任孤云拼死逃出生天——————————————三年后任孤云出征西凉,她性格暴戾恣睢,杀戮心重,屠了西凉皇室,自立为王,自此东晋,西凉,楼兰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分别为楼兰,东晋和西凉,本是和平之地,却接连死人。后来世人才知,“她”竟是鬼谷的人……——————————————“她不是鬼者,她是鬼修,凌驾于所有鬼魅之上,包括仙者,造出她的人,到底是何居心”“鬼苓,你擅自放出镇压的白狐之首白狞,引得鬼谷和仙宫大乱”“她此番所作所为,已然引起众怒,众鬼与神们倾巢而出,你认为她能活吗”“我等恭候圣主回归鬼谷”“任孤云,本圣主不欠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