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900000003

第3章 无佛无师(1)

一、必吃正品

黄檗禅师(未详~859。黄檗宗的开宗祖)向众修行僧说:“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恁么行脚,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当时有个僧侣出来说:“只知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黄檗禅师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黄檗禅师的“无师”是何意?

黄檗禅师曾有如下的趣谈、有个大中和尚见黄檗禅师在礼佛,即问:“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礼拜当何所求?”黄檗禅师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常礼如是。”大中又问:“用礼何为?”黄檗禅师就给大中一个耳光,大中云:“大粗生!”黄檗禅师云:“这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说罢又打了大中一个耳光。

“不着佛求”的音思是“不要以执著之心求佛”。而大中的认知是,如果对佛不执着,哪有礼拜的需要?事实上,大中和尚不了解,他如此想本身即是一种执着。黄檗禅师很亲切地要教化他,表示在礼拜中也要废弃执着,以坦率之心礼拜,才是真正的礼拜。

你是否发现到“有禅而无师”和“不着佛求”其实是一回事?

在禅宗的修行中,如果你心里老想:“禅到底是什么?是否有复杂的结构?师父会恳切地指导我吗?”如是拘泥于“禅学”及师尊,久而久之必无法进步。

因为如果跟着师父走,只能品味师父品尝过的残渣而已,就像“那种生意看来很有趣”,或“那个家伙侥幸捞了一笔,我也要试试他的方法”。像这样常跟在他人后面跑的家伙,就是“噇酒糟汉”。

求道必须要有热情,除非是“无佛无师,只求真理”的追求,否则就悟不出真理,所以要吃就吃正品,不要吃酒糟。

二、不拘泥方能自救

有僧侣问洞山和尚:“如何是佛?”洞山(910~990,我国五代末期禅师)云:“麻三斤。”

佛即是麻,这到底是何意?

据说问话的僧侣听不懂,就跑去问智门和尚(未详,北宋时代的禅师):“如何是佛即麻三斤?”智门和尚回答:“百花盛开,如织锦美丽。”僧侣表示愈听愈不懂,和尚又云:“南地竹,北地木。”僧侣更是听不懂,又回到洞山和尚那儿,一五一十把经过告诉洞山和尚。洞山和尚即教诲僧侣:“言言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即表示不解最妙,何必再究什么“麻三斤”?

有个幽默作家,曾写出如下的童年回忆:

“父亲出了个谜题。吊在墙上,颜色是绿的,潮湿又会吹口哨,猜是什么?”我怎么想都想不出答案来,最后只好投降。这时父亲回答:‘是鲱鱼。’我不服气地说:‘鲱鱼并没有吊在墙上啊!’父亲说:‘你不会吊吗?’‘可是它也不是绿色的!’‘可以漆成绿色的!’‘鲱鱼吊在墙上就不湿了!’‘刚涂油漆当然是湿的!’我被说昏了,便吵了起来:‘鲱鱼才不会吹口哨呢!’父亲却若无其事地回答:‘这一句是为了避免让你猜出来才加上去的!”

这个故事的主旨是,父亲有意告诉儿子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只有废弃语言及由语言而来的认识,一个人才能自由自在地构思。这似乎和禅学问答有一脉相通之处,十分有趣。

禅问答可说是在展现机智。针对每件事使用机智,因灵光一闪而获得领悟。不过灵机的来源并不一定,随时随地任何对象都可能发生。

有的人听到小石子撞击竹子的声音而开悟,有的人见盛开的花朵而开悟,如是,在我们四周,都是开悟的媒介,也是导向佛门之道。这么说来,麻三斤即是佛的说法,就不足为奇了。

学佛要放弃拘泥之心,做人也应放弃拘泥之心。只有这样,人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周边的事和物,也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各种社会、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三、“苦”的境界

僧问巴陵颢鉴禅师(未详,我国五代末期的禅师):“如何是提婆宗?”巴陵禅师云“银碗里盛雪。”

何谓银碗里盛雪?

提婆即是释尊以来,代代相传佛法的第15代祖师,据说他十分擅长辩论,曾经大大论破外道。所以,提婆宗和禅宗同样重视辩论,因此以禅语解释比较容易理解。

银碗就是银制的器皿,可以散发出纯白的光辉。在银碗中装盛纯白的雪,两者就会相得益彰,而发出夺目的光辉。

神语乃禅僧经过苦心修行及种种体验后,累积而得的一种开悟境界,并以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禅语才会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学过禅却半途而废的人,即如同只具外貌的木碗或漆碗,不会发出白雪般的光辉。即使你盛入再多的白雪,在黑黑的木碗或漆成红色的漆碗里,也会透过雪而看见碗的底色。

只有真正经过修行磨练的银碗,才会发出灿烂的光辉。

即一个人的毅力和修行,与其智慧浑然合而为一时,才会像盛雪的银碗,绽放出炫人的光华。

禅是东方人的智慧结晶,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能吃得苦能活用禅理,究明禅机,自然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四、智者愚行

——不要把自己看作有知识的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字不识的愚者,就像尼姑入道一般,心无旁鹜地念佛……

法然禅师圆寂前,写下了前面的一段话。在这段短短的遗文中,充分显示了法然平生的信念——即勿以为自己是上等人,唯有专心事佛才能得道成佛。

我们进入学校受教育,即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但如以为拥有这些知识就能被社会肯定,那就错了。虽然学识是重要的,但也需有宗教、人格的陶养,英国评论家威林顿说;“没有宗教性的教育,徒然制造有知识的恶魔罢了。”事实上,社会上“智慧型”的罪犯越来越多。这些人从事欺诈、侵略、逃税等不法行为,比起那些无知的坏人,他们的犯罪手法更恶劣、更令人发指。

英国评论家柯尔敦说:“智者与愚者都是一样的愚蠢,其中差别在于愚者的愚蠢,是众所周知的,唯独自己不知觉;而智者的愚蠢,是众所不知,而自己却十分清楚的。”智慧乃上天赐予人类的宝物,旨要人类用它造福万物,而不是用来行恶犯罪,聪明人不可反被聪明误。

蠢人做蠢事正常,聪明人办蠢事愚蠢,掩耳盗铃的故事人人皆知,这种自欺欺人的自作聪明,如今还大有人在。

大智若愚,貌似呆傻,其实心中有数,此乃真聪明人也,修炼如此亦非容易,“难得糊涂”。五、相信自己

有僧侣问云门禅师:“如何是一代时教?云门说:“对一说。”

这个公案的问题是:何谓对一说?

据说释尊一生中,曾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也说出了莫大内容的教义。将其教义写成经书便是经典,多达1420部。不过,云门和尚却坦率地对此表示怀疑,他不知这些教义究竟在说些什么。

释尊的说法被认为是待机说法,亦即随时随地因材施教。对一说的“对”,是对待他人之意。“一说”意味着,释尊虽然说了很多,但都是一以贯之。

所以,不要被释尊说教之多,及经典之众所惑,不论其教义如何,当中只有一个真理。释尊即是依此真理,循循善导,所以不可过森林而不见树木。

在谈论佛教时,人们常论及教派,这便是过森林而不见树木。的确,要探究佛教的最高精髓有很多途径,这便是致派的由来,但是,佛不会规定你非走那一条路不可,所以在谈佛论理时,一定要纵观整座山,如果拘泥于教派或途径,将难免失其一贯之本质。

佛理可说是人生的处世指南,当初释尊首次体会做人的真正幸福时,就曾盼望世人,都能挣脱痛苦与迷惘,而永活在真正的幸福中。

佛教的经典即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到达此境界所需采用的方法。所以如果没有看清其一以贯之的本质,难免会误入人生的歧途。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抵达山顶,至于会走过什么样的路,通过什么样的桥,那就不必问了。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所走的路,是针对释尊的一说步步为营的,自然就能登上峰顶。

脚步尚未走稳,即一直左顾右盼的人,可谓早已失去了目标。

六、佛在我心

——众生行佛,佛见之;众生唱佛,佛闻之;众生念佛,佛亦念众生。

此话并非指众生与佛是对立的,相反地,它的意思是人人都与佛感应相交。由于礼佛的虔诚,佛亦会赐予我们同等的回馈。对于一个虔诚的信徒而言,希望能达到“佛入我,我入佛”的绝对境地,是他终生追奉的至高幸福。这种境地在禅门称为。“唯佛与我”,这时会有更高的参悟,并发现自己活着的事实,孤独感于是消失遁迹。

佛在哪?佛在我身上,佛在我心里,我即是佛,佛是自己。

一言一行按佛经所说去做,佛时时刻刻都与你在一起,反之,虽口念弥勒,还是不见佛。

当我们搭飞机,从飞机起飞的一刹那起,我们已将生命交给了驾驶员,此时一切的紧张、恐惧都是多余的。生活中的不安,即如同搭飞机时的不安一样,无法预测安危。我们若将命运交给上天,且自认为活在佛的怀抱中,则不会天天生活在不安的情绪中。

七、一成不变的聪明

有僧侣问云门和尚:“不是目前机,亦非目前事时如何?”云门说“倒一说。”

倒一说究竟是何意?

埃及的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堆砌而成的?何以能长久如此伟容。时至今日,金字塔仍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因为始终无人能解开这一谜团。尤其是重达3~6吨的石灰岩,在没有任何适当工具的情况下,如何从采石场搬出来,并运到沙漠中去呢?想到这儿,真是越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了。

不过,美国的化学家约瑟夫·大街博士,却轻易地解开了这个谜团。他认为埃及人是先把采石场里的石灰岩,击碎成粉状,然后搬到工地去,接着再将石灰岩粉放入一种木框中,混入某种矿物结合剂,以流入成型的方式,造成我们今天所见的金字塔。

换句话说,金字塔乃是混凝土块的堆积。可是,金字塔出现于公元前2600年,而切开石灰岩的工具,却一直到800年后方才问世。

如是,倘若我们被世上一般的常识所混淆,或固执于前人的作法,缺乏思考的弹性,便无法产生解决问题的构想,惟有否定一切的思考方式,才能得到暗示,这便是“倒”之意。

至于“倒一说”的意思,即不论释尊是面向大众说法,或背向大众说法,所说的都是真理,而且始终是一贯的。

换句话说,释尊绝不像那些似是而非的宗教或教育专家,因对方在不在场,而有不同的言行。不论对象如何,释尊始终采行同一的教化而贯彻始终,同时他也以身示范正确的生活方式。

80岁时释尊身罹重病,弟子阿难非常担心,释尊却淡然地说道:“我把所知的佛法传给大家了,在我死后,但愿你们能以佛法为灯。”

多么坦然而又毫无保留啊!清澄如“倒一说”的生活方式,真可代表释尊的一生。

八、“舍弃”心境

一个修行甚深的僧侣,问镜清和尚(864~937。我国五代的禅师)说:“学人啐,请师啄。”镜清和尚云:“还得活也无?”僧云:“若不活,遭人怪笑。”镜清和尚云:“也是草里汉。”

此公案是问何以为草里汉?

禅语中有句“啐啄之机”,意味鸡蛋要孵化时,小鸡会用喙敲蛋壳,这个动作就叫“啐”。而母鸡在外面帮助雏鸡敲壳便是“啄”。假如小鸡尚未长成,母鸡便啄开蛋壳,小鸡就会死亡。又如果小鸡已长成,而在壳中啐时,如果母鸡没有在外面帮忙,小鸡也会死亡,是以一只小鸡的生命能否存续,就看小鸡与母鸡双方啐啄的时机是否配合得宜。

禅师与其弟子的关系,即如母鸡与小鸡一般,而禅不同于一般学问之处,即在于不可由师父传给弟子。因为禅是属于经验世界,每个人必须凭自己的感觉及灵性去领悟,所以,师父只能以暗示来启蒙弟子。不过,即使师父暗示再高妙,倘若弟子未达到了解的程度,同样也不管用。所以,师父必须依照弟子领悟的速度,给予适当的指导,这个时机即称为“啐啄之机”。

那个自称“学人啐”的僧侣,自以为修行已到达相当的程度,并且已显现可以领悟的曙光,可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步,就可参透悟境,所以希望大禅师帮忙,在蛋壳外面啄一下。可是,镜清和尚却以一句“草里汉”——相当于窝囊废的意思骂他,拒绝了。

这种情形很像公司的职员,自认为“我是资深而又能干的人才,对公司贡献很大,可是,公司的上级主管,却不肯提拔我,可见那些上司根本都没有监赏力。”于是到其他公司毛遂自荐,表示要当主管。然而,其他公司的主管,必定很快就看出,他在原公司得不到提拔的原因。结果就像同时追逐两只兔子一样,一只也追不到。

在现实的社会里,很多时候,人们必须处处算计才能成长,但禅学却正好相反,必须懂得舍弃才能成长,舍弃在禅学中是一种很高的心境。镜清和尚所以认定对方是个窝囊废,是因为对方所大力标榜的,正是修禅应抛弃的“我已够”以及“舍我其谁”的心态。倘若不抛弃这种拘泥于自我的心态,绝不可能领悟,惟有抛弃自我,才能达到笑骂由人的境地。

九、角色的扮演

——人生当依实际行事,不可做作。

明惠上人(1172—1232)于他所著之《言行录》中,开宗明义地说:“要傲个象样的人。”明惠上人在19岁时即开始修行,于60岁时圆寂,他将平日训示弟子的话收编成《言行录》,以此来勉励弟子,摒绝心中的杂念,存有一颗诚正的心来修行弘道。

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梦,认为梦是不真实,但明惠上人却十分重视梦,且把梦中所见所闻记载在日记中。明惠认为人在白天心神比较散漫,而晚上所做的梦比较容易反映事物之真相。

西方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不可信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则持相反意见,他认为“梦是现实的反映”。由此可知,13世纪的明惠,是20世纪荣格思想的先驱者,因为两人对梦的看法完全相同。

梦!真实亦不真实,可信亦不可信,你没有做过梦吗?你不觉得有的梦荒唐可笑吗?有的梦恐怖可怕吗?然而有的梦被事实验证了吗?是出于偶然的巧合吗?

不错,梦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东拉西扯,毫无逻辑地编织到一起,有头有尾或无头无尾,不是过度疲劳、或过分的精神紧张会做梦吗?

有的梦好象出了毛病的电视机,同时把几个频道的电视画面,都重叠在一起了,然而这些镜头画面,都是你近期所经过的最重要、最关心的事的重复、或联想出来的。

不想做梦,最好的办法是,除私欲、净心、向佛。

十、虔诚膜拜

——众生一旦见如来之身,都能断自己的烦恼,远离一切的魔事。

此话的意思是,当我们虔诚膜拜时,抬头看见美丽光头的神佛,身心自然会平静下来,并且一切邪恶亦将远离。

笔者见到西藏的巡礼者,以全身趴在地上的方式,反复地膜拜,这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情形不太一样,在国内其它地区所看到的佛教信徒,仅是跪着膜拜,所以,当笔者看到西藏人膜拜的方式时,内心非常感动。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兵法

    办公室兵法

    在办公室里生存,靠的是你的能力和智慧,靠的是你对进退分寸的拿捏,靠的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谋略。纵观职场上那些成功者,哪一个不通世俗,不懂分寸?因此,要想在办公室中稳操胜券,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掌握一定的生存法则和应变技巧。本书共分九篇:分别为备战篇、拓展篇、服从篇、合作篇、竞争篇、沟通篇、谋略篇、情感篇和进退篇,采用渐进手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诚恳地帮你分析如何在职场中求生存,谋发展。
  •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细节全集

    懂得成功做人、智慧做事的人,其步履必然积极而阔大,其事业必然顺理而成章,其人生必然恢宏而壮丽。拥有成功做人的箴言,掌握智慧做事的方略,我们便能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一个涵蕴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 人生三道茶全书

    人生三道茶全书

    本书由清涟、雅瑟编著。饮茶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品茶的三种境界:一苦。人生之始,苦字当头。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甜。当我们经过岁月的磨砺,奋斗时埋下的种子便会发芽、成长,直到最后硕果累累。当我们在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由苦到甜的这份快意?三淡。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事,想“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就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苦的浸泡,甜的滋润之后,方得平静恬淡的身心。
  • 幸福是一种活法

    幸福是一种活法

    人生如白驹过隙,盛年不再来。回忆十年前的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面对不可逆转的人生,古往今来的圣贤们都曾发出过无限的感慨。作为人,在短暂且以不如意居多的一生中,应该怎样度过每一天呢?快乐还是沮丧,充实还是虚度,抱怨还是谅解,热情还是冷漠,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同样,幸福与不幸福也是一念之间的差别,只要你渴望幸福、追求幸福、把握幸福,幸福就是属于你的。
  •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具体而实用的做事习惯养成方法与实用技巧,如想到的事情就马上去做,明确目标第一步,制定合理计划,事前准备要做好,轻重缓急排一排,不拖沓,不散漫,万事皆有始有终,不能事事依赖人等良好习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新非人协会

    新非人协会

    在超过30年的创作生涯之中,不断在小说的取材方百,寻求新的变化——再没有比千篇一律的故事更闷人的了。在寻求过程之中,有时会有「神来之笔」,有时苦苦思索之下,忽有所得。很有趣的是,所得的效果好或坏,和得到的过程是信手拈来或是辛苦得来完全无关。一系列「非人协会」故事,就是随手偶得的,忽然想到了.写成了故事,怪诞莫名100%幻想,可是故事却又十分热闹。这个题材,可以一直写下去,但不知道为了什么,只写了6个故事,就没有继续。一定有原因的,但真的不记得了。某天,收到「香港小说会」发起人施仁毅的电邮,他计划召集会员来续写「非人协会」,而且一起做善事,喜见少友们对多年前的作品有此兴趣,欣然答应。倪匡(卫斯理)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律己宽人(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大盛世

    大盛世

    前方是无尽的星辰大海,我来,我看见,我征服。
  • 屯里的手艺人

    屯里的手艺人

    老一辈人的冤亲孽债无意间被十三给发现了求知欲很强的他竟然成为了正一教分宗的弟子在这不信神鬼的现实世界究竟还有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怪谈当剑指捻起符纸的刹那便已注定十三的人生必将坎坷难行
  • 拐个古人谈恋爱

    拐个古人谈恋爱

    他,她明明是一个时空却截然不同。为了她,他放弃长生不老,只为陪她感受生老病死。为了他,她穿梭两个世界只为爱相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噬血之地

    噬血之地

    天降陨星,大陆巨变,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了修炼。千年后,落羽穿越而来,陌生中带着迷茫...一次意外却带来了致命的杀机,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绝望中,曾受落羽滴水之恩的一个小人物却用生命弥补了这场意外!落羽发狂了!他恨透了这个畸形的世界,他需要力量,需要报仇的力量!!!!***********************************************************白安谢谢来看的书友,谢谢支持!!!
  • 再次相遇:只对你心动

    再次相遇:只对你心动

    若我们只停留在相遇的那一刻,没有一次次的误会,一次次的追逐,等待,那么是不是就不会一次又一次失望,直到忘记一切...再次相遇,是否会彼此珍惜...
  • 究极电脑

    究极电脑

    横扫天下的超级电脑,横扫天下美女的超级闷骚男,横扫下下电脑界一切陈旧秩序的超级神秘黑客,横扫一切挡在面前甚嚣尘上狗奴才的超级代言人!总结出我们猪脚经典闷骚语录来简略的概括,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你小三对我的温柔;人生难得几回醉,小心你电脑被偶电脑睡;劝君更饮一杯酒,来世再让你为奴去咬人;横看成岭侧成峰,俺滴电脑就是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