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3000000002

第2章 曹操的爷爷“曹常侍”是个太监

曹操是一代皇祖,按照中国古代传统,其身世家门源流即不好意思说出,也定会穿凿附会一番,留书竹帛。但是今天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关于曹操身世的记载却只有寥寥三十几字,最后并以“莫能审其出生本末”作结,且当时后世乃至曹氏自身都众说纷纭,有“虞舜重华之后”,“曹叔振铎之后”,“汉相曹参之后”,“夏侯氏之后”等众多说法,诸多疑点,这已成为破译曹操的第一个谜团……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是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是“子承父业”。一个家族“前仆后继”,就像历史的古今一般不是断绝的,而是前后相续的。那么,孟德同志的家庭背景或者阶级成分又是怎样的呢?且让我们首先就这一点来考察一下。

可以想见,孟德同志虽没有当皇帝,可好歹也是个做大官儿的,最后做到国家总理——丞相,独立王国元首——魏王,而且儿子最后也成了当皇帝的,所谓“帝王之家”,“天子七庙,左昭右穆”,这祖上何人,是何出身,作何营生,总得有个说法吧。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之家无不有着自己长长的族谱家世,那曹丞相呢?

当我们翻开所谓的正史《三国志》时,并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只说了: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这一段话,什么意思呢?

“太祖武皇帝”这是孟德同志死后,儿子当皇帝后来给他爹上的庙号和谥号。“太祖”是庙号,“武皇帝”是谥号。古代人死了,就得由活着的人给他上个庙号和谥号,庙号用来论资排辈,谥号则用来总结评价其一生作为。例如清朝康熙帝是“圣祖仁皇帝”,这“圣祖”是庙号,“仁皇帝”是谥号,而“康熙”呢,这个叫“年号”,因为古代没有公元纪年,所以就起一个年号,用来纪年;同样的道理,雍正帝是“世宗宪皇帝”,乾隆帝则是“高宗纯皇帝”,曹操呢,“太祖武皇帝”是也。

“沛国谯人也”,刘邦的老乡,姓字不用说,讳就是名,古代人为了表示尊敬,一般不称讳,皇帝则更甚(很晕很无语,取了名字却不准人叫),像《红楼梦》里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便说我们的林妹妹每次读到“敏”字,都不念敏,而念“密”,就是因为她妈叫“贾敏”,所以有所避讳。

“汉相国参之后”透露出曹操的祖上是西汉相邦曹参。这里不称“相邦”而称“相国”也是为避刘邦的讳。而曹参,何许人也?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不过估计您知道一句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这成语里的“曹”字说的就是曹参。曹参是刘邦的老乡,早年做“沛狱掾”,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看守所一法律文案,而萧何恰是他的上司。萧何大家都知道,“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以为萧何立的功大,应居第一,所以用萧何做相邦。萧何死后,推荐曹参做接班人,于是乎曹参就当上了相邦。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曹参当上相邦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这就是“萧规曹随”成语的出处——结果仍把天下治理得很和谐,所以成为汉初名相。按照陈寿的说法,曹操的爸爸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而曹腾是曹参的后人,所以曹操也算是曹参的后人,不管对不对,我们且备这么一说。

从下面的文字,我们也得知,曹操他爹叫“曹嵩”,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按照这一说法,太监曹腾就是曹操法律意义上的“爷爷”了。太监又称宦官,那个时代一般又做“常侍”这一官职,所以又被称为“常侍”。您可别小看曹操的这位太监爷爷“曹常侍”,那在东汉安帝、顺帝、桓帝、灵帝四朝都不是个省油的主儿。

大伙儿都知道能写进史书的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曹操的这位太监爷爷就被写进了东汉政府的官方史书——《后汉书》,范晔在《宦者列传》中这样写道: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人也。安帝时,除黄门从官。顺帝在东宫,邓太后以腾年少谨厚,使侍皇太子书,特见亲爱。及帝即位,腾为小黄门,迁中常侍。”

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信息是,曹操法律意义上的爷爷曹腾估计是西汉名相曹参的支族远裔。曹腾他爹叫“曹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具体怎见得曹节仁厚呢?

有史为证,有个叫做司马彪的人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曹节有一个邻居家的猪丢了,巧的是曹节家的猪和那个邻居丢的猪很像失散多年的兄弟,长相上很酷似。邻居家听到这个情况,于是主动上门,要求辨认,怀疑是曹节偷了他家的猪,而曹节偷没偷他自己心中有数啊,但他没有与那个邻居理论,而是任由那个邻居辨认,结果邻居一看:嘿!还真是咱们家那头猪啊!这个曹节好事没有干,偷起咱家的猪来了!邻居很生气,数落了曹节一顿,索性将猪牵走了。曹节也没什么表示。没准儿您会想,这个曹节不过是软包一个嘛,自己又没偷,干嘛那么低声下气,还叫邻居把自家的猪给牵走了。可人家曹节呢,可不这么想。不过这事要是到这儿就结了,那也见不出曹节的厚道。谁料后来邻居家丢的那头猪鬼使神差地又自己回来了,敢情早先离家出走,不过出去玩玩,玩腻了又回来了。邻居一看,这不对啊!这猪回来了,那我从曹节家牵走的那头又是谁的?该不会是曹节的吧?怎么他不说呢?邻居是既惭愧又纳闷,赶紧把曹节的猪给送回来了,还一个劲儿地赔礼道歉,而曹节却只是“笑而受之”,也没半分幸灾乐祸。

这件“失猪门”的事儿,很快在乡里乡亲那儿传开了,乡里乡亲的都竖起大拇指赞叹曹节:“您看看人家这风度!真是为而不争。”争先恐后地夸奖曹节,所以由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曹节的为人,那是真的仁厚不争。

也许正是这份儿仁厚不争,曹节又不贪小便宜,因此估计曹氏家境也不富裕,可他又偏偏生了四个儿子,这在今天肯定是“超生游击队”了,可当时那讲究的是“丁畜兴旺”,这“丁”就是家里的人口。

曹节的大儿子字伯兴,二儿子字仲兴,三儿子字叔兴,最小的四儿子就是这个“曹常侍”了,字季兴,或许是家里不宽裕的缘故,抑或是别的因由,总之这已无可稽考了,这个四儿子曹腾从小就“净身”进了宫,去侍候皇上,当了“黄门从官”。

“黄门”一般是指皇上身边亲近的侍臣,本来并不专指太监,可是哪个侍臣在皇上身边最近呢?无疑就是太监,所以从这个时候起,“黄门”也被用来指代太监。曹腾做的这个“黄门从官”就是太监的下手,要真论起来,连太监也算不上,充其量也只能算个小太监而已。

可人家“小曹子”不灰心啊,就像韩非子说过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行伍”,没有从基层工作干起的决心,又怎能一步一步爬到管理层呢?事实证明,“小曹子”也正是冲着这条道路在努力。

果不其然,不久一个难得的机会降临了。

永宁元年,邓太后要给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顺帝)在“中黄门从官”中选拔几个“年少温谨”者作为“陪读”,把这事交给“黄门令”了。您说这“黄门从官”就“黄门从官”吧,干嘛又在前面加一“中”字,这可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个“中”字就是“内”的意思,因为太监专门侍候皇上,而皇上呢,又总待在大内里面,难得有工夫出来放放风,所以太监要是侍候皇上开心,立了功,得了势,也弄个什么朝廷命官像模像样地当一当。这时候呢一般历史工作者就会在其官职前加个“中”字,以和正常人当的官作区别。例如秦朝的“宦者令”赵高在秦二世时做丞相,就被称为“中丞相”,所以在“黄门从官”前加一个“中”字,也正说明了这时的黄门从官不都是太监,也有一部分没有“净身”的正常人。“黄门令”呢,和“宦者令”一样,那就更好理解了,如果这些“黄门”、“黄门从官”们算一个C层部门,那么这个“黄门令”或者“宦者令”就是C层部门经理。

选“陪读”这件事就交给“黄门令”去办了,黄门令知道曹腾平日里最是温良谨慎不过了,就像他爹曹节一样厚道,再者人又年轻,那不选他选谁呢?于是在毫无疑问地情况下,“腾应其选”,就被黄门令和邓太后挑中了。

这个关头命运女神倾顾了曹腾,事实也正是如此,我们在后面也会看到,这件事成为曹腾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就是他从此有了“亲近圣躬”的机会,得以经常在皇上和太后眼前晃悠了。所以我们说人生当中不是没有机会,而机会在那儿呢,你却没有抓住,或没能抓住。正如萧伯纳的一句话:“机会只会倾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若不是曹腾平日里温良谨慎,等到这个机会降临时,他也未必能够抓到。或许您说不是啊,曹腾平日里温良谨慎,那是他性情使然,同时也可能得益于他的父教,根本不算准备,那是傻人有傻福,所以机会才会偶然地降临;要不你看乱世之中,再温良谨慎的人也有遭遇不幸的时候。而我要说的是,您要这么理解也成,但是您不见历史上很多人都是因为温良谨慎,结果不经意间获利,譬如跟曹操同一时代的江东鲁肃,不正是因为在周瑜穷的时候周济了公瑾一些米粮,以致周大都督毕生感恩戴德,不但生前推举鲁肃做了参军,便连临死也推举鲁肃做接班人。可见《易经》中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您平时不注意,得罪的人太多了,所以以后为人处事,不经意间便会被您曾经所得罪的人算计,所以刘备也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正是曹腾能够给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些启示。

现在曹腾成了皇上的同学,自然和皇上还有皇上她妈邓太后很亲近了。没准您说这算是什么机会啊?可您要知道,那时在宫里工作的太监成千上万,就像《水浒传》里的“大相国寺”,也有一些有幸直接服侍皇上生活起居的太监,但这类太监一般也都品秩较高,不是什么经理啊,就是什么助理,至少都是“首领太监”或者“管事太监”一类的,属于太监部门的“管理层”。而一般的太监员工呢,像曹腾这样的“黄门从官”,则有专管做饭调羹的“御膳房太监”,专管整理书籍的“尚书房太监”,还有专管拉运粪便的值日太监。所以您想啊,那些天天在宫里拉大粪的太监一辈子能见到皇上几次?恐怕比被打入冷宫的嫔妃还要凄惨。

见不到领导,你就不能表现,要不你表现给谁看?只要是太监,那就是竞争者,所以你总不能表现给竞争者看吧?所以能见到皇上的太监是幸福的,那至少有了可以表现的机会。

曹腾正是如此,自从他做了皇上的同学以后,当然这时的皇上还是太子,他小心服侍,竭尽愚忠,结果“特见亲爱”,“饮食赏赐与众有异”,曹腾不但在太子跟前混了个脸儿熟,而且很受宠幸。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很快安帝驾崩了,原来的太子成了现在的皇上,曹腾还能说什么呢?什么也不用说,人家好歹是当今皇上的同学,而且不是一般的同学,还是那种关系特别好,特别铁的。所以“顺帝即位”,“腾为小黄门,迁至中常侍”,立马这级别就不一样了,本来是处级的升为局级,本来是局级的升为厅级,本来是厅级的升为部级,“中常侍”就是有一定品秩的太监了。“得入禁中,受尚书事”,平时可以出入国家重要机关,管理一些国家重要文件等等,权力很大。

《三国演义》写东汉大乱之初,便有“十常侍”乱政,可见常侍的能耐,所以可说这时的曹腾事业也算颇有所成,然而已经品尝过权力滋味的曹腾并没有对眼下的成就感到满足,事实告诉我们,他还要进一步谋求更大的权力。

那个倒霉催的汉顺帝没坐几年江山,便挂掉了。这时朝廷中央有三大势力,一是以梁太后、梁翼为首的外戚势力,二是以曹腾为首的宦官势力,三是以李固、杜乔为首的贤士大夫势力,就是我们后世史书上说的“党人”。其中尤以梁太后、梁翼为首的外戚势力最盛,所以把持朝政,总是“定册禁中”,前后立了冲、质、桓三代汉帝,骄奢淫逸到了极点。

据说这个质帝虽然年幼,但很聪明,对梁氏外戚的专横非常不满,曾说梁翼是“跋扈将军”。人梁翼是什么人啊,一听这话,心想这孩子现在都说我是“跋扈将军”,那长大了还得了?不能留!于是乎梁翼便令心腹在质帝的“煮饼”中下毒,毒死了这个小皇帝。“煮饼”是什么东西呢?据考证,类似于今天的面条,总之质帝就这样被毒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曹腾在这段时间内的活动,可能是梁氏外戚势力太强,曹腾在邓太后和汉顺帝相继死去之后,失去了靠山,所以暂时只好韬光养晦,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了。

很快有个机会被曹腾抓到了,那就是梁翼毒死质帝后,“定册禁中”,又在为该立谁为帝犯愁了。据史籍载,当时的候选人有两位,一个是“清河王蒜”,另一个则是“蠡吾侯志”。以李固、杜乔为首的“党人”鉴于东汉前几朝皇帝都是娃娃的教训,以为清河王刘蒜“年长有德”,所以支持刘蒜。而梁翼一开始并没什么主见,因此也没异议。但是这时候曹腾出现了,他连夜造访大将军梁翼,并且说出了一番话,正是这一番话改变了汉朝的历史,使刘志变成了桓帝,使他自己坐上了“大长秋”的宝座,并被封为“费亭侯”,“价位特进”,终于爬到了太监权力的巅峰。

是什么话呢?曹腾又为何要说这一番话?原来曹腾曾受到刘蒜的怠慢,所以心怀忌恨,不想叫刘蒜当皇帝,他对梁翼说:

“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秉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候,富贵可长保也。”

是啊,大将军您累世跟皇帝家都是亲家,而且掌握大权,门下宾客又有很多仗着您的权势,干些坏事。清河王是个严明的人,要是真立了他,那您受祸的日子就不远了,要是立了蠡吾侯刘志,那您的富贵就可以长保了。

梁翼一想:着啊!是这个理儿,于是就下定决心不立清河王刘蒜,要立蠡吾侯刘志,在立皇上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以曹腾为首的宦官势力和以梁翼为首的外戚势力竟然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另一边以李固、杜乔为首的党人势力自然就没好果子吃了。

于是桓帝就这样被拥立上去,曹腾也因此加官晋爵,当“大长秋”,封“费亭侯”,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顶端,这就是:

“桓帝得立,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腾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

那这“大长秋”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呢?《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

“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成帝鸿嘉三年省詹事官,并属大长秋。”

可见大长秋是“掌皇后、太子家”,而且这句话很厉害,“诸宦官皆属焉”,实际上就是太监的头头儿。这在“妇寺干政”的东汉当时可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于是,曹腾从一个小小的“黄门从官”,终于鲤跃成为掌管大内的“大长秋”。曹腾,他成功了。

我们纵观曹腾一生,史书上这样记载:

“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时蜀郡太守因计吏赂遗于腾,益州刺史种暠于斜谷关搜得其书,上奏太守,并以劾腾,请下廷尉案罪。帝曰:书自外来,非腾之过。”遂寝暠奏。腾不为纤介,常称暠为能吏,时人嗟美之。腾卒,养子嵩嗣。种暠后为司徒,告宾客曰:今身为公,乃曹常侍力焉。

可见曹腾除了给外戚梁翼献谋拥立桓帝以外,其他活动并无什么劣迹,反而“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为汉朝廷推举了不少的优秀人才,并使很多人仕进之后感恩戴德,“乃曹常侍力焉”,这在以宦官恶行臭名昭著的东汉还算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曹操能有这样一个宦官爷爷,既有幸运之处,也有不幸之处,至于后来大将军何进、袁绍等人谋诛宦竖,袁绍主张斩尽杀绝,曹操却不同意,以为只要除一首恶之人便可以了,恐怕也是有这方面的情愫在的。

桓帝以后史书上便再也见不到曹腾活动的痕迹了,大约曹腾这时已经挂了。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大隋

    不一样的大隋

    重生成隋文帝第六子杨睿,看本王如何驰骋疆场,收盖世勇将,灭突厥平高昌,成为一代圣皇
  • 怒唐

    怒唐

    天佑大唐?我要逆天!圣光之下,荣耀重生!【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本书讨论群:六一六二三八六】
  • 快意小书生

    快意小书生

    行星观测员李尘,魂穿古代成为一介穷书生,意外发觉大脑推算能力发生惊天变化。可这世界没有最强大脑平台,只有一个六国并横,七道争锋的天下。再一看家中已无粮,仓无粟,除了一位可爱的小丫环外,啥都没有。众村民纷纷指着他腰,说道:“快看,李公子还有肾。”李尘:“......”且看小书生如何一展风华。
  • 了不起的战略系统

    了不起的战略系统

    一觉醒来,陈信获得了一个系统,不知这是真是假,这只在他脑海中存在,并且这好像是一个集某社游戏于一身的系统,10积分生成一个70训练度的农民?开始只有3的士气?能开理念吗?能大奸大恶...咳咳,总之,有了这个东西,霸业成矣。只是开始的世界,有些让人觉得...有些魔幻呢...
  • 极乐军神

    极乐军神

    别人穿越,都变成一代天才,可是为什么我穿越之后,竟然只是一个下人,于是我对天高呼:“这不公平!”可是,老天回复我的,就是一道闪电!好吧,我怂了!对于一个宅男来说,异世之行,必然是充满艰辛的!且看我们的宅男李雷,穿越之后,是如何玩转异世。这是一个屌丝逆袭白富美的故事,也是一个渣男,蜕变成一代军神的传奇神话!
热门推荐
  • 我的妹妹她是丧尸

    我的妹妹她是丧尸

    妹妹的一次手术,李存延踏入尸人于人类的之间的斗争。
  • 亲爱的,我在德令哈等你

    亲爱的,我在德令哈等你

    在猫头鹰不详的叫声中,德令哈森林小镇出现了一个蒙着面纱的贵妇君娜,她及其男友雷诺相继投宿在了朴朔的旅店。就在一年前,距离旅店不远处的那座彩虹桥发生了一起少女遇害的命案,此案系沉寂了两年的“猫头鹰连环杀手”所为。就在这时,狩猎场导猎员叶城前来给朴朔送“持枪证”和猎枪,也带来了一个惊悚消息:森林深处的一个秘密生化基地,其运载了七匹试验活体狼的车遭到了树人的攻击,汽车发生倾覆,七匹试验活体狼逃逸而出,这些基因变异的异形狼携带病毒,将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风声鹤唳,四面楚歌。惊弓之鸟,草木皆兵,森林里诡异的树人的嚎叫声偏偏在此时传来......
  • 罗某不沙雕

    罗某不沙雕

    “我!罗绮不是沙雕!”某罗姓人士对天打喊到。她的夫君冒了个头“沈户盈来了!”罗绮转过头来就准备开怼,结果只看到了自家沙雕夫君“你给我爬!”罗绮喊到。
  • 皇宫里来了个留学生

    皇宫里来了个留学生

    繁荣的古羽国是中原国的附属国,这里靠近海岸,却并不是一个适合船只停泊的好地方。宫里的侍女紫衣出门和好朋友相会玩耍时,却看见了一艘被风暴毁坏的大船。这艘大船来自外国,船上有好几个穿着黑袍子的人走下来。这艘原本要去中原国进贡的船上除了有护送贡品的外交官,还有几个留学生。为首最优秀的那个人却因为海难而去世了,只剩下他的双胞胎哥哥。因为经历了一场风暴,他们必须要在古羽国停留一段时间才能动身去中原。皇家五位皇子皇女的故事,也因为这个留学生的到来慢慢展开。
  • 夜色曼陀罗:深海神域

    夜色曼陀罗:深海神域

    传说中人皆尽知的这座上海岛居住着神灵,可以实现人的一个愿望,为此所有人竭尽一切的求取。然而,却没有人知道,进入岛屿的人,没有能一个出来。在外界深层的谎言之下,这座岛又与十年前的变故有何关系?这里不是美梦成真的地方,而是恶梦开端的起跑线。我愿化作黑暗中的暗色曼陀罗,用颠沛流离的爱,开启生的不归之路。所为的恐惧,都是人性深处混沌的——无知。最烧脑的剧情,带动你颤抖的心,准备好了吗?踏上没有回路的——深海神域(请耐心观看,故事越往后发展情节越精彩)
  • 来人呐,本王妃要休夫

    来人呐,本王妃要休夫

    她是苏菲,家中世代学医,希望她学医,被北京医科大学发来通知书,她却果断放弃了,选择了北大正准备考研的时候,上天却跟她开了个玩笑,让她穿越成了某国的公主,穿越来到了这个架空时代,还成了准王妃!他是司徒轩,因为婚约娶了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而这个公主便是人尽皆知的傻公主,新婚之夜,警告她不准爱上他,她却拿出合约和他签约……他与她之间究竟会发生哪些呢?结局又如何呢?自己看吧!
  • 挚爱三生之魔神来袭

    挚爱三生之魔神来袭

    “爷爷,我们一直在这边守了几百年了,到底在守护什么,为什么不能离开啊。”老者眯了眯眼,难掩泪水,“守护一株开了几百年还是未能绽放的花,和一个只想抱着这株花,永远埋葬在这绝寂深渊里的人······”“爷爷,那个人为什么会一直待在那株花旁边?”“因为,那株花,是他的命啊!”“小子,你还不懂。那株花,其名彼岸······”听到花名,那小子瞳孔都放大了,吃惊地望向老者:“爷爷,那这株花会开吗?”那小孩子问道,满是期待,和害怕,多怕听见爷爷说一句不会。“我想,会的······”满是沧桑的眼睛里,唯有对这件事一直充满希冀。魔族,一株花,一个人。彼岸花:亦是魔界最后一任魔君。魔灭,化花,花开花落,一度春秋,永散于世。而这株花,几百年了,不开不落。风吹过时;雨落下时;有鸟鸣时;每一年的秋冬之时,花随风而舞,向雨而生,引百鸟觊觎,经时光打磨,花如往昔,而守护花的人,几百年来从未安眠,早无当年倾城天下,皓月清明的模样。“君上,少君转世了。”······(ps男主不渣,女主也不是傻白甜。女主前期是在藏拙,大约二十章之后揭秘原因,希望能看下去,比心。)
  • 名叫青春的姑娘

    名叫青春的姑娘

    每个人心里总会有那么一个人,那个人的名字叫青春
  • 在真空中呐喊

    在真空中呐喊

    故事讲述了几个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面对工作,生活和感情时的种种遭遇,以及由此造就了他们迥异的人生路途。故事中的人物均为虚构,但部分情节是我或我朋友的亲身经历。
  • 我愿意活下去

    我愿意活下去

    “我没有家,不过现在有了。”洛千漓十分高兴的看着楚墨:“我要跟着你,去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