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7000000287

第287章 浩慨之

雍正帝驾崩至今不足一月,但宫内外早已谣言满布,当然并非针对弘历,而是关于雍正帝的死因。暴毙、自杀、吕留良后人暗杀、被宫女勒死,误服金丹中说、更有媚药纵欲至死的说法……皆是由宫中内监传至市井,多为舛误。

弘历不欲像雍正帝那般以酷刑镇压,只发对宫中内监布上谕: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恐皇太后闻之心烦。

之后又再下谕旨,驱逐紫禁城和圆明园中的道士,谕旨中说雍正帝只是将那些道士当闲人般养在宫中,不过是得空时好奇炉火修炼之术,仅是玩玩,未曾听其言、用其药。

而道士离宫前,弘昼又亲自警告,若他们在宫外招摇煽惑,胆敢传播宫中秘事,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绝不宽贷。

悠悠众口从来都堵不住,这做法又太过此地无银三百两,非但未能压制谣言,更让市井冒出不少演绎小说,不过好似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竟像是背后有人操作。

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一日,大行皇帝梓宫奉安于雍和宫永佑殿。

按照惯例,雍正帝梓宫原应停灵景山寿皇殿,可胤祯刚从寿皇殿被放出来,若真把雍正帝的梓宫奉安进去,只怕又会给市井增添一段故事。

弘历思前想后,以雍正帝居住雍和宫三十年岁月为由,借口大行皇帝对雍和宫感情深厚,故而早在十多天前,就让营造司赶工,把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以达到至尊规格适合停灵。

那日玹玗回到永寿宫,少不得被毓媞责骂,可见她颈上淤痕骇人,又忍不住心疼。

在毓媞语重心长的劝慰下,玹玗才将早已准备好的来龙去脉细细说明,自寻短见一是认为父亲冤案难以昭雪,就连最后的遗物都已被毁,深感不孝;二是听闻苹花的遭遇,自觉往日张狂,才会累其枉死;三是齐太妃咄咄相逼,要利用她为眼线,监视皇太后的一举一动。这些事情压在胸口,她觉得好似身陷无形囹圄,那种恐惧感仿佛天涯无路,所以猜想了结此生。

这些事件件触心,就算毓媞仍有怀疑,可玹玗那三、四天方褪去的淤痕却不能作假,想来一个小姑娘,再懂筹谋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猜疑尽去,毓媞对玹玗更是疼爱,弘历到永寿宫请安,她私下还以不涉朝政的慈母之心指责弘历做事太伤人,又说既然大赦天下,那就想法子早些把玹玗的母亲从伊犁招回来。

此外,因玹玗被罚闭门思过半月,抄写《孝经》百遍,毓媞担心玹玗终日禁足房内又会胡思乱想,所以把永璜接到永寿宫抚养,有雁儿陪伴着说说心事,也能时常开解。且永璜在永寿宫抚养,还有更深一层意思,毓媞这是在暗示甯馨,别以为有雍正帝赐名,永琏就一定是储君。

半个月时间过去,玹玗捧着厚厚一叠罚抄去毓媞面前交旨,因陈福和张保被前去慈宁宫打点,所以于子安毫无顾忌的在寝殿内回话。

玹玗前来,毓媞也不避讳,只让她在一旁听。

雍正帝梓宫移奉雍和宫的第二天,弘历就正式下旨,赐庄亲王胤禄、果亲王胤礼双俸,鄂尔泰、张廷玉世袭一等轻车都尉,朱轼世袭骑都尉,算是以他们为左右肱骨。

于子安在说这事时,毓媞特别抬眼望了望玹玗,见其神色泰若,料定经过这几日是想明白了,她方才露出放心的笑意。

“皇上顶着文武百官的反对,下旨释放了圣祖十阿哥和圣祖十四阿哥,不少朝臣议论皇上不孝。”该如何称呼这两位被夺爵的皇子,可让于子安好一番为难,做奴才的不能像朝臣那样直呼其名,毕竟还有尊卑之分,最后只能按照后宫称呼太妃们的法子。

毓媞微微侧目,瞄了玹玗一眼,淡淡笑道:“大行皇帝在位十三年,终是难抚谣诼,驾崩之后又生漫天流言,皇上这么做也是为了大行皇帝的名声。再说都是同宗血脉,皇上顾念亲情,更要安抚宗室,朝中钮祜禄家族的人,必须站在皇上这边。”

“老奴知道,晚些就会把话带出去。”于子安恭敬额首,又道:“说起亲情二字,皇上可真是不同,之前鄂尔泰上奏宗室子弟应避讳‘弘’字,可皇上立刻反驳,名乃圣祖爷所赐,不但和亲王无需改名,所有堂兄弟亦不用改。”

从弘历一连串的做法,毓媞倒是看出了些名堂,却也不点破,只说:“皇上重视手足之情,与弘昼年纪相当,又是自幼长在一处,感情恐怕比大行皇帝和怡亲王都深。”

“是呢,皇上日前把雍和宫和旧邸财物全赐给和亲王,朝中不少大臣议论皇上偏心,不曾顾虑到幼弟。”于子安又凑到毓媞耳边,小声说了几个官员名字。

“那是弘昼应得的,皇上唱白脸,总有人要唱黑脸,老五帮皇上解决了多少问题,这点赏赐算什么,居然就有人眼馋了。”毓媞不屑地淡笑,冷声道:“真是不知足,就因为有弘曕,皇上才晋封她为皇考谦妃,她还想要什么?”

毕竟算是后宫中的事,于子安请示道:“依太后的意思呢?”

“此风不可涨,否则让先帝遗下的那些贵人纷纷效仿,朝堂倒是被他们搅和了。”毓媞微敛眼眸,默了片刻,转头看向玹玗,柔声问道:“了了,你说这事该怎么处置啊?”

从玹玗受罚开始,毓媞就已此名唤之,是为提醒她,空悟禅师之所以赐此法名,意为:了了浮生,了心中之愁怨,散难了之郁结,通达明事理。

后宫之事,玹玗哪敢插嘴,笑着摇了摇头:“想不到,就是想到也不敢多嘴。”

“咱们老辈旗人家庭的女孩,像你这年纪都开始管家了,紫禁城这个家是大了点,但你既然跟在哀家身边就不能偷懒。”毓媞意味深长地一笑,“你想到什么只管说,以后哀家跟前要办的事情还多,你得帮着哀家周全。”

“那我说错了,太后可不许生气哦。”玹玗偏头想了想,笑道:“大行皇帝在时,特许谦太妃和弘曕阿哥长居圆明园,不如就依着这意思,以免又有人说皇上不孝。”

“好。”毓媞绽出一抹满意的笑容,吩咐于子安道:“你一会就去宁寿宫传哀家懿旨,大行皇帝丧期过后,皇考谦妃仍返回圆明园居住。”

于子安应下,但心念一转,又问道:“谦太妃回圆明园后,仍住杏花春馆吗?”

“不妥吧。”玹玗观察着毓媞的表情,知道是有心让她说话,既躲不开,那便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谦太妃虽然年轻,但尊为长辈,居于九州清宴后湖岛区,只怕会给皇上惹来非议,不如找个清静雅致的地方。”

在外人眼里,圆明园她并不熟悉,反正话已递上,毓媞要把人往哪扔,就和她无关了。

“那就寒山苑吧。”毓媞眼波凌寒,冷声道:“大行皇帝下葬后,宁嫔梓宫也会同时安葬妃陵,且寒山苑地方大,避开些就行了,冲撞不到。”

诸事安排妥当,毓媞又想起关于弘历妻妾的事情,眼看丧期快过,女眷的位分和封号得尽快决定,内务府那边才好安排宫院,便让于子安去乾清宫催问。

于子安退出去后,毓媞才招手让玹玗上前,接过那一叠罚抄翻看。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毓媞低声叹吟,开口斥责时,竟是怜爱的语调,“皇帝罚的好,抄了一百遍,其他的都不重要,只牢记这句便行了。”

玹玗轻声应了,又诚心说道:“禁足半个月,又抄了这么多遍《孝经》想明白了,以后再也不做让太后伤心的事。”

“皇上宠着你,难道就能让他伤心?”忽然,毓媞眼中浮出水雾,拉着玹玗的手叹道:“涴秀那孩子怕是回不来了,你这个做妹妹的可不能再有事。”

从回宫到现在,一是因为忙碌,二是没人想去触碰这个伤疤,尤其在面对弘昼之时,更是绝口不提涴秀。

“不会的,涴秀姐姐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归来。”玹玗哽咽着摇头,她相信涴秀只是躲起来了,可还是心口一痛。

“好,哀家也相信。”毓媞敛去眸中哀伤,露出淡淡一笑,“不说这个了,今日天气不错,你也闷了半个月,和雁儿出去逛逛,把永璜也带去,哀家瞧着他跟了佩兰后,整个都沉闷了。”

毓媞从妆奁中取出一块金丝楠木腰牌递给玹玗,虽然还未正式迁入慈宁宫,可内务府早已把新的腰牌预备好。而玹玗这块又与众不同,能在天、地、东、西四方安门之内自由行动,只说她年纪小,偏又和涴秀一样是个野性子,所以不能给她能离宫的腰牌,等过几年再说。

深秋的西华潭,荷叶间少了蛙鸣,荷花瓣不见蜓戏,只有黄叶似雨无声落。

原来弘历禁足她的这半月,已经做了不少事。

李贵宝被调到庶常馆,担任供事一职,不过弘历特许他恢复原名;而瑞喜发现,他们所知道的密道出入口全部遭封死,弘历应该是接着修葺六宫为名,做了这件事。

踩着凄黄的萧瑟,踏着细碎的步子,缓缓行在西华潭边,素手折下柳条枯枝,编成球当蹴鞠扔给永璜,满七岁的他已在上书房读了两年书,如今再不似当初那个追着蜻蜓乱跑的油嘴小子,大半年不见,他成熟了许多,有着超出他年纪的稳重,只是偶尔还会露出顽皮的本性。

听雁儿说,佩兰对永璜的管教极为严格,也不像敏芝那样护短,没了亲娘是会格外懂事,且又身为皇子,今日的永璜就如同昔日的弘历,不过是养母手中的棋子。

永璜对蹴鞠本没什么兴趣,但看出玹玗想和雁儿聊天,所以静静地在一旁自己玩。

“皇上那么宠你,为什么还会这样加封鄂尔泰和张廷玉。”雁儿也是这大半年里,才陆陆续续听瑞喜讲述玹玗的身世。

“我一个小女子与江山社稷比起来,就如蝼蚁一般,做主子越是宠咱们、疼咱们,咱们更是要小心应对。于真情相待者,不可给对方徒添烦忧;于虚情假意者,则需步步为营。”玹玗淡然的眼眸中透着睿智,望着远处的枯荷,声音冰冷地说道:“别看现在把他们抬成中枢首辅,皇上早晚会收拾他们。”

“为什么?”雁儿惊讶的问,这段时间她总能听到在前朝当差的内监议论,说现在朝中这两位大臣风光无限,许多官员也都因他们分成两派。

“小时候读陆游的《北望感怀》,当中有感慨:大事竟为朋党误,遗民空叹岁时遒。”玹玗浅浅一笑,毫不避讳地直言道:“皇上天纵英明,又看着雍正帝当年如何收拾党争,岂会不知朋党误国的道理。可是现在外有战事,内有宗室仇怨未平,皇上身边又缺乏自己人,备受掣肘,只能用雍正朝的老臣,现在朝堂不能乱。”

“听不懂。”雁儿只觉得满脑浆糊,连忙转变话题,“不过太后倒是真宠你,可太后嘴里常说的老辈旗人是什么意思?”

玹玗微微一愣,问道:“你是汉姓,家里是哪年入旗的?”

雁儿讷讷地回答:“康熙爷初年吧。”

“难怪呢。”玹玗掩唇一笑,“太后口中的老辈旗人,几乎都是满族,是随龙入关的那批。就像我额娘的母家,只有当时为官的外曾祖父随世祖爷入关,赫哲一族其他亲戚基本都在盛京呢。”

“你额娘是赫哲?谷儿?”

突然传来的声音,让玹玗和雁儿大惊,回头一看,不知那个中年男子何时出现,又听到了些什么。

同类推荐
  • 本也是有心的

    本也是有心的

    我并不知道他爱不爱我,但我的狠,自那一次,没少一丝。
  • 陌上心头倾城钥

    陌上心头倾城钥

    袭入君心本无意,碧落千年还是你!穿越千年,是阴谋还是必然?忘记所有,是记忆被封锁的危害还是自我放逐的淡然?灵魂一朝迫降选在姜钥身,是刻意的安排还是灵魂归一?一半异世界的王牌特工,一半是天界山天赋异禀寡言少语的小师妹;两半神秘的灵魂载体撞击融合塑造出全新马甲女王-姜钥。姜钥:“哎,千陌,你是不是早就看穿我了。”千陌:“阿钥,你可是我心尖儿上的人,关注你留意你已经成了我的下意识。”
  • 清风酒楼

    清风酒楼

    皇城脚下一个小小的酒楼,卖着古怪的酒,可以让人感觉到世间百态,而我,是这家酒楼的主人,我叫明!
  • 锦榕泪

    锦榕泪

    冰冷的湖中,她不想在挣扎,或许她早已放弃了这世间的一切。从生下来便没了父亲,母亲带着她嫁入杳府,本以为在母亲身边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却不曾想从她踏进府中那一刻开始,她便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刚满一岁时,母亲被人陷害。留下她独自一人!这偌大的府中近百余人口,却没有一人关心过她!十七岁时,被人追杀坠入湖中。在那一瞬间,她看到了母亲。“娘,我终于见到你了!我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我不该爱上他,更不该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你说得对,世界上除了自己,真的没人能靠得住。此刻的我才明白,这一世的繁华,终究只是一场笑话……”
  • 凤南鸣

    凤南鸣

    世人皆以为她是前朝余孽,拼命利用她。她活了半生才活明白,人为何不为自己而活?——————《凤南鸣》书友交流q群959820749番外《九苼》短篇
热门推荐
  • 迷糊丫头撞上爱

    迷糊丫头撞上爱

    一个出身平凡的丑小鸭,进入了“圣凌学院”进行深造,就这样她的人身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里,她有了无话不谈的闺蜜,有了相见恨晚的好哥们,有了视其为敌的冤家,更有了痞子性格的他,当他们火花碰撞的时候,她终将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逝流年

    不逝流年

    原本是去景云寺为父母求平安,却不想一场大火将年仅二十的夏静凰带回了千年之前的大宋。八贤王赵德芳将其留在府中温情相待,是真心相爱,还是只因容貌与旧爱相似??征战沙场,九死一生,勾心斗角,步步为营。为让他幸福,她宁愿默默离开;为换他平安,她不惜远嫁大辽。这场跨越时空的爱恋究竟能否修成正果?尽在《不逝流年》
  • 三洞众戒文

    三洞众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本书分“谐趣”、“述志抒怀”、“哀愤”、“馆铺第宅”、“江山名胜”等六部分,介绍了一部分有趣的对联和故事。
  • 异界教徒很懵逼

    异界教徒很懵逼

    安白穿越了,为了谋生他找到一个无人小破教会强势当上了主教,于是乎他莫名其妙有了神力、莫名其妙会了魔法、莫名其妙的收了奇怪的信徒、莫名其妙的越来越像主教了……本书又名《异界主教的赚钱之路》《我不想点亮科技菌》等等!
  • 销售冠军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销售冠军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囊括了营销心理学的动机、行动、攻心、备战、决战等内容,书中有提高销售业绩的最佳方法。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时期.每一个订单的完成,都有一个科学的营销心理学出现。本书罗列了同仁同行的经验及最新的营销心理学理念,侧重于活学活用的实践指导意义.规避了枯燥难解的理论术语,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其中的精妙和玄机。本书涉及到了营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所有涉及的专题,力争给予明确的阐述。本书以指导实践为出发点,招招制敌,每一招都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和难题.给广大的同事同仁和读者朋友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
  • 笑傲新东方

    笑傲新东方

    东方不败咋成娘们了你想看吗?进来吧!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明清床榻

    明清床榻

    本书图文并茂,不仅介绍了床榻造型的演变轨迹,还对明清床榻所承载的文化含量和历史信息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