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36800000003

第3章 城市社会分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社会分层是经典的社会学研究议题,不仅在国外已经发展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在国内也迅速成为显学。

第一节、社会分层结构的理论模型

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多年来,学者们就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大致可归结为三类:一是沿韦伯式的分析范式,以职业所代表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低来划分阶层;二是沿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以权力和资产的占有状况来划分阶级或阶层;三是则将视线从生产场所转移到居住场所,以住房来作为独特的阶层划分标准。

一、以社会经济地位为核心的分层模型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学艺等人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一书,率先提出了“十大阶层”理论。

杨继绳利用各种调查数据和实际判断,从财富、权力、声望三个维度为不同的职业赋予相应的等级分值,并根据三者的加权综合划分出“五大阶层”。

二、以权力和资产为核心的分层模型

如果说陆学艺、李强等人提出的分层结构模型是以社会经济地位为核心,那么另一大理论流派则主要借鉴了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以权力和资产为核心来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模型。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刘欣、李路路、林宗弘和吴晓刚等。

三、以住房为核心的分层模型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住房这个新视角来理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其他许多只是将住房作为分层结果来加以考察的研究有所不同,他们试图论述住房本身就构成了社会分层的一个核心标准。

第二节、城市社会分层的实证研究

从成果数量上来看,关于城市分层的实证研究比分层结构的理论研究要多得多。但大致来看,它们的研究重点不外乎三大方面:职业与部门、收入与财富、户籍与移民。

一、以职业与部门为重点的分层研究

职业往往综合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高低,所以经常成为分层实证研究中的因变量。但是,具体到概念的操作化,研究者们存在一定的差异。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行业垄断这一新的部门分割形态。

二、以收入与财富为重点的分层研究

从国际社会学界的研究脉络来看,对收入不平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取向:个人主义的和结构主义的。除了部门和行业外,其他原来不大被重视的结构性因素也开始吸引研究者的注意。

其实,2010年以来关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还有两大块:一块是社会资本或关系网络对收入的影响,另一块是户籍或移民的收入研究。

三、以户籍与移民为重点的分层研究

户籍制度一直深刻地形塑着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差异,近年来的实证研究可总结为三大类:对农民工的研究、对所有户籍群体的研究、对正式移民的研究。

第三节、城市社会分层研究的展望

综合前文所回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城市社会分层研究领域目前的不足以及将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对此,笔者提出四点分析。

一、对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的专门研究

收入可能是比职业更直接、更有效的地位指标,但它与财富这个“终极”概念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职业与部门、收入与财富、户籍与移民这三大要素对于个体在城市社会中的阶层地位的相对关系和意义需要进一步厘清。

二、对城市内地位不一致现象的研究

如果城市社会中的核心分层要素具有多样性,例如前文提到的职业与部门、收入与财富、户籍与移民,那么就可能存在地位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说,个体可能在某些分层维度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但在其他分层维度上的地位却较低。

三、对城市之间社会分层差异的研究

这种差异,可能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或工资水平上的差异,还可能是分层结构上的差异。未来需要在数据收集或研究设计上下功夫。

四、对城市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研究

中国社会变化太快,这应该是学界的一个共识。相应地,社会分层研究就需要直面和展示这种变迁,包括其范围、趋势、速度等。然而,从前文中所涉及的分层文献来看,基于单个或合并若干横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仍然占据多数。

同类推荐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景观社会

    景观社会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诗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字母主义国际与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居伊·德波的代表作。除序言外,全书共九章221条。围绕“景观”这一概念,德波指出当代社会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之中,在这种新的历史断代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本书是对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的数字化发展策略和新闻工作现状的近距离考察。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使得《纽约时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荡。一方面,纸质版的竞争变成了电子版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之间,在《纽约时报》内部,纸电亦是敌友难辨;另一方面,受众不仅要求新闻的获取及时、方便,甚而要求与之互动并参与新闻生产;而社交媒体在成为新闻记者信息源的同时,也冲击了记者和媒体的传统工作方式以及权威性。作为全球媒体的标杆,《纽约时报》上至企业管理制度,下至新闻工作流程和记者的个人技能、岗位,都不再能够满足当下新闻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编程、网页设计人才并与众多博主、网络极客合作,进行各种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方面面的转变值得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思考、借鉴,对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或者关注时事的网民也未尝不是有趣的读物。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热门推荐
  • 次元系统在线

    次元系统在线

    世界:灰与幻想、在地下城寻求邂逅、魔法战争、奇幻异世界、斩赤红之瞳、漆黑的子弹、刀剑神域:秩序之争、杀戮都市o。
  • 月光神曲

    月光神曲

    15年前,一场大乱,六界皆寒。人皇与月神,全力封印了异界来客。。。初生少年,偶然救得逃婚公主,心生情愫,踏上征途。友情,爱情,纠缠错节,谁是,谁非?
  • 超时彩歌

    超时彩歌

    堂堂一名女死神兼歌手,居然在短短三百年间时空穿越超过四百次?!今次描述的是被名为永恒圣域的地方,充满各式各样的物种,可以随时杀死女主角,女主角究竟会如何光荣地完成任务让三女神惊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魔法师传奇

    黑魔法师传奇

    很久很久以前,我遇到过一个男人。他比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要光芒四射。先不提他出众的外貌和天才般的能力,他这个人的存在已经令人目眩神迷。当时我对自己的实力也很有信心,所以当他要求我跟随他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叫白魔法师。
  • 顾少,复仇女王A爆了

    顾少,复仇女王A爆了

    一百万,离开我儿子!”银行卡啪的一声打在她脸上。“我给你两百万让你儿子不要来烦我?”手被抓住,她嗜血而笑。这一世,什么善良高洁通通被摒弃!她只做复仇的女王,屠尽世间所有的贪婪与阴谋!人人惧她如鬼魅,唯独他却偏偏宠妻入骨,“身家财产都已经准备好了,顾太太,要我吗?”
  • 英雄联盟之丑女爱上韩国妞

    英雄联盟之丑女爱上韩国妞

    我知道爱上韩国选手不好,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呢?爱情这种事,又不是我说了算!芷灵撇撇嘴,瞪着一双无辜的小眼睛,继续说道:不过你们放心,如果我们碰上韩国队,我一定会带领队伍打爆他们!(*^__^*)嘻嘻……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脉掌控术

    年轻不是你的错,但行为无知就是你不对!你必须伸出触角与世界连接,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这本书,会改变你的命运!它将介绍年轻人不知道、晚知道会走弯路的人脉掌握术:熟人介绍扩展人脉+参与社团走出封闭+网络连接人脉共享+没话找话学会赞美+事先准备创造机会+广泛收集人脉信息=扩充人脉的6个方法。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