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51200000002

第2章 突厥王朝的兴衰

俗话说,没有对手的英雄是寂寞的,封建王朝也是如此。但凡是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封建王朝,总有一个适时出现的外敌,来陪衬其赫赫武功。比如汉朝的对手是匈奴,明朝的对手先有蒙古,后有女真,纵观隋、唐两朝,也有一个强大的对手——突厥。

说突厥,现代人可谓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不管古代的演义小说,还是现代的武侠传奇,都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个强悍的民族。但对于这个民族,现代人了解的又不多。它从哪里来,它最终又走向了哪里,它因为什么而强大,又因为什么而衰落。这一系列的问题,是笼罩住突厥帝国的神秘面纱。

在突厥王朝壮大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北方经历了五胡乱华。从鲜卑族纵横中原,到最后杨坚夺权,这段时期里,北方草原并没有因为诸多少数民族政权的南下而寂寞,相反崛起了诸如柔然等新贵,继续与坐镇中原的王朝周旋,而当柔然在北魏以及北周的打击下走向衰亡时,一个更强大的对手——突厥,却迅速崛起于草原。实事求是地说,虽然在突厥之前,北方草原城头变幻大王旗,涌现英雄无数,但只有突厥,具备与当年的匈奴比肩的实力。因为比起其他部族的昙花一现和分裂割据,突厥在极盛之时,控制了东起辽东,西至咸海的广大土地,且历经隋、唐两朝,与中原王朝时战时和,周旋到底,堪称是中原王朝自匈奴西迁以后,面对的最强大的对手。

那这个对手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走向强大的呢?

在中原王朝的历史资料里,突厥有两个很不光彩的名字:柔然铁工和柔然锻奴。这两个名字很形象地说明了他们最初的地位——小跟班。

突厥的祖先,现代普遍接受的看法是出自五胡乱华时期的丁零、铁勒两个部族,他们原本游牧于叶塞尼河上游。公元5世纪时,柔然崛起于北方,突厥的祖先被柔然征服后,迁徙至今新疆阿尔泰山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只是柔然的一个附属部落。柔然强大时,其刀剑等武器,多由突厥祖先负责冶炼,因此在中原的典籍里,也就有了“柔然铁工、柔然锻奴”等称号。突厥的得名,是因为他们迁徙至阿尔泰山地区后,因阿尔泰山形似战盔“兜鍪”,因此取谐音,被命名为突厥。突厥最早袭扰中原王朝的记录,应该是在北魏太武帝时期,当时他们跟随柔然部落,大掠北魏山西大同地区,当时就有地方官奏报称“以狼形战旗柔然部,格外凶悍”。不过在当时的战争中,他们的人口、实力都远不能与强大的柔然部相比,最多只是一支从属部落。

突厥命运的真正转折,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征伐柔然之战。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御驾亲征,接连六战,将一度强大的柔然部落打得全军覆没,斩杀俘虏柔然五万多人,基本解除了柔然对中国北方边境的威胁。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向来是松散的,强盛之时万众一心,但一旦遭遇惨败,也很容易分崩离析。遭到惨重打击的柔然,逐渐丧失对其从属部落的控制。就在同年年底,阿尔泰山地区的铁勒诸部发起暴动,脱离了柔然的统治。大约有三十多万的人口从阿尔泰山东迁,向北魏王朝投降。中国西部草原,一下子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真空。不同于兄弟部落的选择,突厥部则选择了留守。此后,突厥开始了漫长的反抗柔然压迫的战争。与此同时,出于牵制柔然部落的需要,彼时的中原王朝也相继与突厥建立了联系,最开始是北周的前身西魏。公元542年,阿史那上门担任突厥酋长时,开始派人到塞上与中原王朝进行贸易,而彼时的西魏王朝也对突厥极力拉拢。公元545年,西魏权臣宇文泰派胡商安诺盘为特使出使突厥,这是中原王朝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与突厥的交往。次年,突厥派使团来到长安,向当时的西魏王朝朝贡。公元551年,西魏王朝将长乐公主下嫁给突厥可汗阿史那上门。突厥,这个新崛起的草原新贵,成了西魏王朝的驸马爷。就在同年,阿史那上门出动五万铁骑,大举进攻骚扰中国北方的柔然部族,柔然可汗阿那环在两面夹击下绝望自杀,突厥趁机将柔然部族的人口、牧场吞并,实力猛增,阿史那上门自称“伊利可汗”。此后,突厥又远征西域,进入中亚地区。到公元567年,突厥与波斯萨珊帝国合兵,消灭了游牧在咸海的匈奴残部,至此建立了他们东起辽河,西到咸海的庞大帝国——突厥汗国。

在突厥汗国进行全力扩张的初期,与突厥汗国相邻的中原西魏政权,对突厥汗国援助颇多,双方使团往来频繁,赏赐丰厚,而这时期的突厥汗国,对中原政权也格外恭顺,屡次遣使通好。突厥开始翻脸,是在他们消灭柔然之后。从公元560年开始,突厥频繁地侵扰北方边境州县,且骚扰程度较柔然更甚。这时期中国北方的北周、北齐两个政权正忙于互相攻杀,无暇北顾,因此对突厥王朝的侵扰,多采用拉拢、赏赐、和亲等手段,但求息事宁人。突厥积极地介入中原内战,比如在北周攻打北齐时,突厥就与北周合兵攻打晋阳,而在公元577年北周平灭北齐后,突厥却又收留了逃亡漠北的北齐宗室高绍义,立他为齐帝。同时期,北周与突厥的往来也日益密切,北周武帝的皇后阿史那氏就是突厥宗室,而突厥沙钵略可汗的夫人则是北周公主。如此密切的关系,使突厥在连年的中原内战中大获其利。在公元581年之后,杨坚代周自立,建立隋王朝。不同于前朝的和亲、忍让,杨坚谋求的,是建立一个威服四方的大隋帝国,而彼时的突厥,正是沙钵略可汗在位时期,拥有骑兵四十多万,已是大漠草原的霸主。两个政权之间,一场针尖对麦芒的碰撞一触即发。

天佑中原。就在杨坚接受禅让代周自立的那一年,对中原虎视眈眈的突厥汗国内部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内乱——五可汗并立事件。

在北周时期,突厥的可汗是佗钵。此前突厥的汗位传承,都遵循“兄终弟及”的原则,但在佗钵死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佗钵指定即位的大逻便因身份低微不能服众,遭到了宗室的反对,各方势力争夺之下,最终采取了折中的方式,以佗钵的侄子摄图为大可汗,即沙钵略可汗,此外还有巷逻担任的第二可汗,大逻便担任的阿波可汗,统治西域的达头可汗,驻扎新疆东部的贪汉可汗。沙钵略虽然还是突厥汗国的统治者,但原本就松散的突厥汗国,却因此出现了隐隐裂痕。而这裂痕自然瞒不过老谋深算的杨坚的眼睛。

对突厥,杨坚一开始就采取了冷落的政策。在他登位的初年,对突厥使者的赏赐就极为吝啬,此外还取消了原先北周定下的对突厥每年的粮米赠送。他曾对众臣说“饿狼在北,饲之何益”,将突厥比作喂不饱的饿狼。而沙钵略即位之后,续娶了原本是佗钵妻子的北周千金公主,这位公主恼恨北周灭亡,成天给沙钵略吹枕边风,最后吹得沙钵略拍案而起,宣称:“我是北周的女婿,自当为北周报仇。”公元582年,打着为北周报仇的旗号,沙钵略起大军四十万,兵分四路进攻隋朝。而在此之前,突厥已经与隋军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在隋文帝登基的第一年,他们就在东线出兵,夺取了河北秦皇岛。隋文帝命各军严守边境,修缮长城,增兵幽州与并州。到沙钵略起兵的时候,隋朝几十万大军早已严阵以待。

公元582年四月,突厥四十万大军兵分多路,对隋朝边境展开了大规模进犯,从东部的河北、山西,到西部的陕西、甘肃,烽烟四起。这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次遭受游牧民族的全线进犯。面对突厥人的嚣张攻势,隋文帝杨坚沉着应对,并不一味防守,相反以机动对机动,一面命令太子杨勇屯兵咸阳,建立指挥部;一面命令边境隋军主动出击,以攻对攻,坚决打击突厥进犯。战事起初不利,突厥前锋一度进逼汉中平原。甘肃庆阳之战中,沙钵略亲率十万大军长驱直入,与镇守此地的隋朝行军总管达奚长儒遭遇。隋军据城死守,杀伤突厥军近万,迫使突厥后撤,但隋军自身伤亡也十分惨重,守城官兵只剩不到百人。与此同时,主动出击的隋军在幽州会战和临洮会战中连吃败仗,兵马损失过万人。是年八月,突厥突破了隋朝的宁夏固原防线,长驱直入,进入内地,大掠宁夏、陕西北部州县,陕西延安、弘化,甘肃兰州皆被洗劫一空。隋朝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各部队严防死守,终于遏制了突厥的攻势。此时隋军转为全面退守,突厥损失同样惨重,虽然屡次攻破州县,却始终不能持久,只能时进时退,以骚扰为主。整整一年,隋朝与突厥双方总共近百万军队对峙北方边境,双方僵持不下。

战事的转机出现在公元582年,这年入春后,因长期战争,突厥师老兵疲。隋文帝立刻决定反击,先是进行全国动员,发诏书历数突厥罪恶,继而命杨爽为行军总管,兵分八路反击突厥。杨爽深知擒贼擒王的道理,决定集中主力,先打沙钵略可汗的嫡系部队。是年四月,隋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与沙钵略可汗主力部队遭遇,隋将李充挑选五千精骑,趁夜发动突袭。猝不及防的沙钵略被打得大败,沙钵略本人躲在草丛里才捡回一条命。此后突厥阵线崩溃,隋军乘势进兵辽东,消灭了依附突厥的高宝宁政权,将辽东大地划入隋朝治下,斩断了突厥的左臂。同时,隋朝展开了全线大反击。突厥阿波可汗在甘肃被秦州总管窦荣定击败,不得不退出甘肃河西走廊。正是在甘肃会战中,隋朝偏将长孙晟成功策反了阿波可汗,导致他与沙钵略可汗反目。

隋朝在公元582年的大反击,彻底打击了突厥的势力。根据当时八路大军的奏报,隋军累计斩杀俘虏突厥兵竟高达十万以上,强盛的突厥王朝第一次遭到了惨重打击。和当年的柔然汗国一样,结构松散的突厥王朝也立刻陷入了分裂。导火索就是沙钵略可汗指责阿波可汗临阵脱逃,阿波可汗不服,更在隋朝的挑拨下与沙钵略反目。沙钵略一气之下杀掉了阿波可汗的族人和母亲。阿波可汗跑到西域向其他可汗求救。从此,突厥陷入分裂与内战当中。公元583年,阿波可汗集结部众盘踞西北,建立了西突厥汗国,并与隋朝通好,而沙钵略可汗,则人口实力大减,成了东突厥。随后,东突厥屡遭打击,终向隋朝称臣。沙钵略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可汗位互相攻杀,更被隋王朝所利用,其子都蓝夺取可汗位后,隋朝册封他的另一个儿子突利为启民可汗,为隋朝边境屏障。长孙晟的远交近攻战略,至此取得了巨大成功。陷入内战攻杀的突厥王朝,不再对大隋帝国构成威胁。

突厥的再次强大,是在始毕可汗时期。这时候的中原,隋炀帝的统治大厦将倾,天下大乱,北方边境的局势自然失去了控制。趁势崛起的始毕可汗,成了中原王朝的大敌。

始毕可汗是启民可汗的儿子,隋文帝册封启民可汗后,每年给予优厚的赏赐,其势力渐渐壮大。在启民可汗时期,他们对隋王朝始终采取恭顺政策,却屡次发动北征,打击东突厥其他派系,不断扩大地盘,渐成北方最强的一支力量。始毕可汗即位后,面对中原乱象纷起的局面,动了摆脱隋朝的自立之心。公元615年,趁隋炀帝北巡的机会,始毕可汗发动几十万骑兵,将隋炀帝围困在雁门关,幸得周边隋军奋力救援,才让隋炀帝捡回一命。但双方就此结怨。之后中原群雄并起,各路势力纷纷反隋。对隋朝当年的远交近攻之策,始毕可汗也有样学样。北方刘武周、梁师都、郭子和等几大反隋势力皆得始毕可汗支援,甚至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在他太原起兵之前,也曾派刘文静为使节与始毕可汗处通好。为得始毕可汗支持,李渊甚至承诺,将所攻陷城池的珍宝美女尽数奉送给突厥,这才得到突厥出兵相助。这以后,突厥部落开始介入到中原内战之中。比如刘武周起兵时,夺取了隋炀帝的北方行宫,他将行宫里的宫女尽数送给突厥做礼物,换回了突厥的三千匹精良战马,其骑兵一度雄视天下,刘武周更被突厥册封为定扬可汗。郭子和起兵时,派儿子到突厥处做人质,突厥则册封他为平扬天子。公元619年,刘武周与李渊互相攻杀时,一度在突厥的帮助下攻陷晋州。始毕可汗趁机进兵,攻克宁夏银川一带,大掠数日,并想趁势南进,彻底消灭李渊政权。而就在这时,始毕可汗突然病逝。事后,李渊用数十万钱做代价,从突厥手中赎回了河套地区,一场大战方才消解。即使如此,对早年起兵的李唐王朝来说,与突厥的关系也极具羞辱性。李渊曾向突厥称臣,每次攻略城县后,一旦突厥兵随后赶来,都要送大量金钱以孝敬。花钱买和平的结果,就是突厥贪图眼前利益,并未乘机在中原抢地盘,李唐王朝也顺利完成了国家统一。

但对百废待兴的唐王朝来说,突厥仍是大患。此时的突厥,在始毕可汗去世之后,非但没有衰落,继承汗位的处罗可汗也是强人。他一面在草原开疆拓土,扩大势力;一面不断南下,时而助唐王朝时而助其他势力,在各路诸侯的攻杀中牟利。唐王朝只好不断馈赠金钱,继续花钱买和平。处罗可汗死后,启民可汗的三儿子颉利可汗即位。他在位时,东突厥实力膨胀,不断西攻西突厥,彻底压倒了西突厥的势力,成为草原的霸主。而此时,他已不满足于中原王朝花钱买和平的局面。即位初期,颉利可汗就逼迫唐王朝割让国土,将隋朝时期用来防御突厥的塞北五原城尽数割让给他。此时唐王朝刚刚完成国家统一,元气未复,只能继续忍气吞声。公元621年,颉利可汗率军进犯唐朝代州,唐朝行军总管王孝基全军覆没。公元622年,突厥又兵围朔州,唐军守将李大恩阵亡,唐高祖李渊忍无可忍,决定与突厥开战,命太子李建成出陕西,李世民出山西,云州总管李子和出大同,左武卫大将军段德操出夏州,四路大军齐发迎战突厥。作为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深知国力需要恢复、人民需要休养,所以开战突厥的想法并非头脑发热。他曾问大臣是立刻与突厥求和好,还是先战再和,中书令封德彝认为,应该先用战争让突厥人知道厉害,再以战逼和。因此,唐军大军齐出,开始了和突厥的第一次碰撞。

和隋文帝当年抗击突厥相反的是,唐军一开始进展顺利,在并州、汾阳等地和突厥接战,斩首数百,迫使突厥撤退。谁料好景不长,突厥的战术是战略大迂回。突厥先假意退却,吸引唐军主力北出,而突厥的精锐骑兵却突然从西路夹击,一举攻破唐朝的大龙山、甘肃洪州,兵临关中平原,新都长安岌岌可危。战败之下,唐王朝只好暂时服软,同意突厥带走所掠州县的全部财宝,并奉送金钱。对于是否退兵,颉利可汗犹豫不决,此时秦王李世民正火速从山西赶来增援,闻讯后的颉利可汗就坡下驴,撤退北归。横扫中原的唐军,在第一次与突厥精锐的碰撞中,输得体无完肤。此后数年,突厥的侵扰规模持续扩大,每次都是在攻城略地之后,等着唐朝来求和,再坐收唐朝的馈赠。值得一提的是,公元626年春天,突厥大规模进犯唐朝灵州、朔州等地,唐朝再次调兵遣将准备迎敌。李渊决定由太子李建成挂帅出征,并征调秦王李世民的亲信部将随军,而不甘心势力遭削弱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将皇位禅让给他。这场改变李世民命运的玄武门之变,突厥其实在无意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此后,突厥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唐朝边境的进犯。由于唐朝正经内乱,无暇顾及边陲,从朔州到灵州,东西战线上突厥一路破关南下,一直打到长安附近。新即位的李世民在渭水边上与突厥颉利可汗会面,怒斥突厥侵略,在答应给突厥财宝后,颉利可汗决定撤军。其实就在此时,唐王朝调兵遣将,大军集结于关西平原。颉利可汗之所以退兵,也是担心孤军深入,后路有被唐朝断绝的危险。但无论怎样,在唐朝初期的几次交锋中,唐军败多胜少,历次战斗几乎溃不成军。而此时的东突厥,雄踞草原,兵逼大唐。渭水会盟更是东突厥军事历史上辉煌的顶点,当然,也是覆亡的丧钟。

唐朝为什么打不过突厥?其实在唐朝和突厥早期的战争中,唐军的失败在于一个致命的劣势——机动性。其实,突厥在城池攻坚战中很少占到便宜,大多数的胜利,都来自避实击虚,用骑兵快速大迂回的方式,对唐朝防线进行夹击,从而一举击破之。此时中原王朝历经战乱,马匹稀缺,没有强大的骑兵,自然不能在野战中和突厥争雄。而且,不同于现代人的固有印象,此时东突厥的军事科技也异常发达。突厥本就以精于冶炼而著称,早年在隋朝与突厥的战争中,隋朝军队的强弓硬弩给了突厥军队极大的打击。从启民可汗归降隋朝时,突厥人就积极向中原学习弩箭制造等军事技术,而颉利可汗攻破灵州之战,就是以硬弩攻城,导致唐朝守军全军覆没。此外,突厥军队的攻城器械也非常发达。颉利可汗的精锐牙军,拥有大小攻城器械上百种,许多都是由突厥收留的汉族工匠所制造。对于唐王朝来说,突厥是一个兼有游牧民族机动性和汉民族高科技的强大对手,其强悍程度,甚至远胜于当年以游牧骑兵为主的匈奴。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将平灭突厥当作头等大事。他下令恢复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同时对军队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改革了北魏时期就出现的府兵制,将原来的兵农分离改成兵农合一,招募大量精壮农民入伍,既扩大兵源又提升战斗力,更减轻了国家的军费开支。与此同时,他还大行马政,鼓励民间养马,设立专管马匹饲养征用的官员,增加国家战马储备。而唐军的战法也有很大革新,相比于北周、隋朝常用重甲骑兵的做法,唐朝从这时候开始化重为轻,大力发展硬弩和轻骑兵,以及善于对付骑兵冲击的唐刀步兵。正是这些战术的改革,在之后唐朝横扫四夷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反击的机会在公元627年到来了。这一年北方草原发生了大规模雪灾,许多部落损失惨重。对于以游牧为生的突厥来说,这个打击是沉重的。同时,颉利可汗与许多部落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突厥历代可汗中,颉利可汗格外特殊。在行政上,他更信任招揽来的西域尚胡,疏远突厥的宗室贵族,因此各部落日渐与他离心离德,尤其是他曾经的盟友突利可汗,因颉利可汗搜刮严重,两人矛盾日益激化。就在同年,突厥西部的铁勒部发生叛乱,颉利可汗命突利可汗率部镇压,被打得大败。恼怒的颉利可汗将突利可汗关押鞭打,不堪受辱的突利可汗举兵反叛,又被颉利可汗打败。无奈之下,突利可汗向唐王朝投降。这样的天赐良机李世民怎能放过。公元628年十月,唐王朝决定出兵北伐。此时的颉利可汗已经众叛亲离,东部的契丹等部族皆已反叛,西部的薛延陀汗国和铁勒部也脱离统治,连年灾荒又造成经济困难,他却偏偏火上浇油,率兵进驻马邑,向唐王朝炫耀武力。他以为唐王朝会像以前一样花钱买和平,而这次他等来的,是唐王朝的迎头痛击。

十一月,唐王朝以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率六路大军出师。唐军初战告捷,在马邑击败颉利可汗。在这一战中,唐军展示了他们的新战法:以长刀步兵为方阵,后方排列硬弩,阻遏突厥骑兵冲锋,轻骑兵两翼夹击,将突厥军打得大败。更让突厥惊愕的是,唐军竟然连步兵都配备战马,步兵骑马抵达战场后下马步战。数年的休养生息,已让唐军积累了充足的实力。此时唐王朝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和雄厚的国力击败突厥。

马邑战役后,颉利可汗仓皇败逃,其属下向唐朝投降后,供出了颉利可汗的驻军位置,随后唐朝以李靖、柴绍、李道宗、卫孝杰、李世绩、薛万淑为行军总管,兵分六路,全力围剿突厥。颉利可汗节节败退,其属下部落纷纷向唐王朝投降。次年正月,李靖率领三千精骑星夜兼程,直捣颉利可汗的老窝定襄,李世绩的北路军则迂回到呼和浩特,前后夹击颉利可汗。连遭惨败的颉利可汗逃到内蒙古铁山,只剩一万多残兵,他一面遣使至唐朝求和,一面想借机脱身,但精明的李世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就在唐朝使者唐俭进入颉利可汗营帐后不久,李靖的大军就拍马杀到,颉利可汗的残军被杀得全军覆没,只身逃亡的颉利可汗本想逃奔青海,再联合当地部落起事,但唐军李道宗部已经堵在了那里。结果,颉利可汗,这位一度雄踞草原的枭雄,最终在甘肃灵州束手就擒。强悍一时的东突厥汗国,至此灭亡。

颉利可汗被俘之后,东突厥已经尽数归附了唐朝,早年叛变东突厥的铁勒诸部也纷纷归附。同年三月,原突厥属下各部落酋长齐聚长安,尊李世民为天可汗。中原王朝的天朝上国思想,正是从此开始。

对投降的东突厥,唐太宗采取了极其开明的政策,不但赦免了颉利可汗的罪过,对投降的突厥人也一视同仁。终唐一世,突厥族官员是唐朝政坛一股重要力量,如执失思力、阿史那思摩等人皆是唐王朝重臣。仅贞观一朝,五品以上的突厥官员就有一百多人,长安城内居住的突厥人也有一千多家。当然也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比如公元639年,突利的弟弟结社纠集四十多人企图行刺唐太宗李世民,阴谋被粉碎后,唐太宗采取宽容政策,并未借机株连各突厥部族,反而在突厥旧地建立牙帐,让突厥成为唐朝边境的屏障。

东突厥败亡后,如之前一样,北方草原的权力真空再次出现,而原本被东突厥压制的西突厥,势力也再度壮大,之后陆续有薛延陀汗国等部落崛起,但皆被唐王朝平灭。唐朝在漠北设立单于、瀚海两个都护府,后合并为安北都护府,委任当地部族首领为官,将漠北草原纳入唐王朝治下。而势力变大的西突厥,也终未能填补东突厥败亡后的草原空白。唐朝在与东突厥周旋之时,对西突厥一直采取通好政策,企图扶植西突厥来牵制东突厥,但西突厥起先被打得太惨,而在东突厥败亡后,他们的实力又迅速膨胀。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主要是今天新疆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唐朝平灭东突厥后,西突厥东面的薛延陀以及高昌国相继归附,此后高昌国叛乱,唐太宗派侯君集平定。侯君集平高昌国前,西突厥一直支持高昌国,但唐军夜行七百里奇袭高昌,仅用一夜时间平定高昌全境,吓得西突厥立刻奉表求和。公元640年九月,唐朝在吐鲁番设立安西都护府,西突厥被纳入了唐王朝版图。此后,西突厥也和东突厥一样,由于内部的不和陷入分裂之中,唐朝则步步紧逼,以安西都护府为基点,不断招降西突厥部落,册封西突厥的各部落酋长为唐朝官员。值得一提的是,唐军派去平定西域的军队,许多都是原东突厥的军队,比如名将阿史那杜尔。公元642年,唐将郭孝恪连续击败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陆,众叛亲离的乙毗咄陆于次年奉表归降,西突厥全境被纳入唐朝安西都护府治下。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时,唐朝瑶池都督,突厥人阿史那贺鲁发动叛乱,唐朝一开始采取怀柔政策,但阿史那贺鲁却四处扩张,一度雄踞西域,自称沙钵罗可汗。唐朝多次征讨,皆因地处偏远,无功而返。公元655年,唐朝以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大举西征阿史那贺鲁。苏定方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一面招抚突厥部落,一面集中力量攻打阿史那贺鲁本部,在卡乐额尔齐斯河战役中,唐军用步兵方阵战术,击破阿史那贺鲁的突厥骑兵,随后趁雪夜追击,一举攻破阿史那贺鲁的老巢金牙山。阿史那贺鲁逃亡塔什干后,被当地酋长送交唐朝,至此,雄踞西域一时的西突厥汗国,彻底灭亡。

在唐太宗、唐高宗两代帝王的打击下,一度强悍的突厥汗国灭亡,其全境纳入了唐王朝的版图,此后突厥部落虽然时有叛乱,且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皆与唐王朝发生战事,但都不构成大的威胁。突厥的各部落分裂后,不少部落成为唐朝边境屏障,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立功颇多。也有许多部落不断叛乱,拥立突厥可汗后人,企图重建突厥汗国,但都在唐王朝的打击下失败。突厥最后一次与唐王朝的战争,是公元744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突厥残部拥立白眉特勒为可汗,史称白眉可汗,举兵反唐。唐朝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联合回纥共同进兵,将这股叛乱势力剿灭。从此,突厥作为一个民族,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其族人或是融入汉族,或是融入回纥等草原民族,或是西迁中亚一带。

同类推荐
  • 小人君子万户侯

    小人君子万户侯

    好男儿,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生当万户侯,死亦为鬼雄。为君子,当以浩然之气长存。为小人,亦得快意恩仇,睚眦必报!一将功成万骨枯,庸人总被愚人误。小人君子后人定,沙场纵横真丈夫!
  • 重生三国逐鹿群雄

    重生三国逐鹿群雄

    作为一名大型网络公司的游戏顾问,因意外死亡,穿越到三国时期与天下群雄逐鹿天下的故事...
  • 夜帝

    夜帝

    夜国长安,不见东宁。少年白发,帝业如画。
  • 古墓探秘

    古墓探秘

    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其气势之恢弘、建造之精妙、设计之合理,令今人望尘莫及;闻名遐迩的秦始皇兵马俑仅仅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中的三个,秦始皇陵的宏大壮观可窥一斑;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具栩栩如生的2200年前的女尸,让今人惊叹于西汉古人杰出的尸体保存技术;相传三国时的曹操为防后人掘其坟,曾广设七十二疑冢,这种做法的确符合他多疑的个性,而200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的考古发现似乎将解开这个谜题……古墓背后的故事像生命一样丰富而精彩,它们的身上附着种种传说与疑云。站在科学的立场,以信史记载和考古发掘为依据,古墓不再神秘。通过它们,我们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古代社会的发达文明,解开伴随这些墓葬的千古之谜。
  • 宋醒之路

    宋醒之路

    醒:一曰结束,二曰觉悟。萧无羡于临安遗迹古井中坠入南宋末年,鸠占鹊巢了皇子身子,宋的腐朽与软弱,亲人的命运与安危,种族的危机与延续,激发了他内心的血性、家族的责任。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要一步步把南宋推向他心中的盛世之路。此曰,宋醒之路。
热门推荐
  • 快穿黑化男主该治病了

    快穿黑化男主该治病了

    身为牛逼轰轰的科研人员――樊云初,在一个美好的夜晚……泡澡,结果就莫名其妙被一只心愿系统砸中了。于是云初就开始了完(被)成(男)女(主)配(追)心(求)愿的漫长道路――【1V1,男强女强互宠】(简介无能,进来看文)*女主很护短,表面上看起来多愁善感实则内心理智无情的一疯子,武力值爆表!!!爱好研究骨架-_-男主有点小病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斗破苍穹之地球篇

    斗破苍穹之地球篇

    斗破苍穹萧炎飞升炎帝之后,感应到宇宙的力量,突破斗气大陆的空间束缚重新降临地球,将斗气文化在地球发扬光大,斗气和地球本有的文化相互结合呈现出一种新的斗气局面。而斗气大陆和地球也存在着一条神秘空间通道连通……
  • 曾记芳草

    曾记芳草

    凡尘冷暖朝夕,人世悲喜消磨。湖海烟波,山石微尘,世间万物,一灵皆有一劫。古竹之仙骨,凡人之身躯,执一柄象骨伞,浮游天地间,百花天劫,她风雨中相渡。吹一曲九天唤魂,溯一场梦寐魔魇,挽一世离愁别恨苦。竹者,空心也,她以为她不会疼痛,当山河在风雨里飘摇,红尘往事皆已跌宕,世间沧海漫过桑田,掌中花朵化作泥土,她问:“我渡她们,又有何人来渡我?”
  • 时光童话

    时光童话

    我得换简介!一定要换!***这只是一个人的故事重温年少、重温青春这不止是一个人的故事雄心、野望、人生带着一世经历、越过懵懂、傅薇及她的身边发生的故事!***新人新文,进来的筒靴们请给饼干一点支持!欢迎欢迎非常欢迎提意见!
  • 快穿之随心攻略

    快穿之随心攻略

    在漫天大雪的映衬下,泛着莹白色的蝴蝶停留在她的手指之上,悄然间,她的命运开始改变,情感缺失的她在五个世界的轮回中,会发生的变化会是什么。
  • 回眸一笑顾亲程

    回眸一笑顾亲程

    初见时,他是她的顾老师,他单薄、文弱,她对他一见钟情,穷追不舍;再后来,他是她的顾老板,他精明、睿智,他为她遮风挡雨,保驾护航。因为身份的差距他们分分合合,她毅然选择离开他,只为向全世界证明,她有资格和他站在一起。
  • 始神诀

    始神诀

    至高神的传承,让曾经只是被人欺凌辱骂的小人物成为了最后的希望;原以为是最大的幸运,却又发现自己被灭世的力量所左右;如果神人污秽,则只能清洗神域,重启专属于自己的造神计划……危机四伏的仙佛界,等待放逐在封印之域的绝世能者;龙墓、凤冢的衍生者,执着于最古老的诅咒;阴谋对阴谋,残酷对残酷,操纵着不死尸兵、人造战神,对决仙佛界……
  • 无间诡宝

    无间诡宝

    十年前一场灭门惨剧,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成了孤儿。少年为了活命远赴京城。十年后一桩偶然的买卖,让少年发现了当年父母惨遭毒手的线索。少年为了追查线索考取了全国最神秘的专业。原来自己父母是一场巨大阴谋中一枚棋子,而少年自己现在也陷入了这个阴谋之中。
  • 王健林内部讲话

    王健林内部讲话

    讲述了从将军梦到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如何完美转型实现人生梦想;从商业地产到东方好莱坞,王健林如何跨界经营;从中国进军美国、英国,万达如何成为知名跨国公司。王健林告诫创业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人都想创业,都梦想成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但首先你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有一个好的创意方案,或者开始很成功,我就成功了。卖一碗担担面,做得很好,开个小店,卖得非常成功,你就觉得马上要开连锁店了。结果一开连锁店,你会发现,连锁店需要的管理模式、人才团队,远远是不能适应的,可能又失败了。深度解析首富王健林顺势而为的卓越商慧完美再现万达集团只做的超强执行力
  • 执子之手

    执子之手

    [花雨授权]她第一次牵他的手将他从死神手中解救出来他从此爱上了这双手希望能执之到老。他的柔情令她心底的防线一道道地崩溃她终于清楚了自己心底的感觉——幸福只是简单的十指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