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6500000052

第52章 佛果境界

大乘道的极果佛,为梵语佛陀(Buddha)音译之略,意为“觉者”,谓圆满觉知宇亩人生的真实本面、并能令众生亦达圆满正觉的圣人。所谓“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楞严经》卷六对于佛果境界、佛所证的功德,大乘经论中描述极多,总的来看,佛果功德主要有天台宗等所归纳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大方面。

法身德,谓佛由心与宇宙万有的终极本性真如或实相契合无间,生命升华,以真如、实相为身,名曰“法身”(Dharmakaya),又称“自性身”。此身以万有实性为本,离相绝言,不生不灭,超越时空、有无、一异,有如虚空,而具足无量功德,能现一切形相。释迦牟尼的法身,名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寂光”,即常恒不变、不生不灭的智慧光明。从法身出生报身。报身,亦称“受用身”,乃佛历劫修行积集的福慧所感召的果报身,此身多为天冠、天衣、披发的色 界天王相,相貌圆满福态,极为高大,非二乘、凡夫心眼所能睹,如赞阿弥陀佛偈称“白毫宛转五须弥”,谓阿弥陀佛的报身仅眉间一白毫,就大如五座须弥山。报身常恒不变,居于备极清净庄严的“实报土”,如释迦牟灭尼佛的报身毗卢遮那佛(一译卢舍那佛)所居实报净土名“华藏庄严世界”,其中有无量微尘数三千大千世界。报身又分二种:佛自己受用者,称“自受用身”;为十地菩萨所示现者,称“他受用身”,释迦牟尼佛的他受用身居于色 界之顶色究竟天,常为十地菩萨说法。应所度众生的机缘,从报身出生许多化身,亦称“变化身”,分两类:一为佛身,亦称“应身”,如生于人间的释迦牟尼,大乘经说乃毗卢遮那佛的百亿化身之一,此身虽示同人类,而相貌圆满庄严,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二为随类化身,随缘而现,无有一定,既可现为六道众生,又可现为菩萨、罗汉、缘觉,还可现为山河大地、草木药物等饶益众生。应化身应缘而现,随缘而灭,如释迦牟尼。《华严经》等还广说佛身有十种之多。

般若德,谓佛所证的超人智慧。有二智、三智、四智等说。二智,指实证真如的“如理智”或“根本智”、“无分别智”,和尽知一切现象因果、相状、作用、性质、关系等的“如量智”或“后得智”、“有分别智”。三智:一证知宇宙万有体性的“一切智”,略同如理智;二了知佛教种种修道之法及度化众生方便技巧的“道种智”;三穷证宇宙万有体性、尽知一切现象及一切修道法门和度人方便的“一切种智”。四智:大乘相宗所说由众生的四层心识所转:一妙观察智,为第六意识智所转,是一种善于如实观察万有、分别是非邪正、善于说法祛惑的奇妙智慧;二平等性智,为第七末那识所转,直觉宇宙万有、一切众生体性平等的智慧;三大圆镜智,为第八阿赖耶识所转,心如大圆镜,于中显现宇宙万象、庄严净土等,无所不现而无所执着的智慧;四成所作智,能于十方世界随缘变现,神通自在,随意成办济世度人事业的智慧。菩萨入初地时证妙观察、平等性二智,成佛时证大圆镜、成所作二智。

总之,按多数大乘经的描述,佛为全知,具无所不知的智慧。但小乘佛典和一类大乘论著如龙树《十住毗婆沙论》等,说佛称一切知,是尽知依本然之理所能知晓的一切,并非一切时中一切皆知。《南传弥兰陀王问经》龙军罗汉谓佛乃全知,须经过思惟而知。

解脱德,指佛超出三界内外的一切生死,永远解除了生死等的系缚。佛不仅永出三界,而且断尽无明惑、烦恼习气、所知障、根本法执,超出三界外的变异生死。佛不仅入与阿罗汉解脱同等的无余依涅槃,而且常住于唯佛独入的“无住(处)涅槃”。所谓无住,是虽入涅槃,常享常、乐、我、净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之“八味”,却不住涅槃,不耽溺涅槃之乐,不断从无住真心起用,不断发挥所证无碍自在的功用,度化、利乐众生而不休息;虽然出生入死,度化众生而不休息,却不起烦恼惑业,不住于生死。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是名无住。所谓无住涅槃,是一个以清净无染的心精进不息地利乐众生、庄严国土的无穷无尽的活动过程。如《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佛言:戒慎究竟,定慧明了,慧明了故,游诸万行,通达无碍;行无碍故,名为解脱;解脱心者,即涅槃也。佛所独证的功德,诸经中常说的还有大慈大悲、四无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八大自在等。

大慈大悲,是佛重要的人格特征,唯有的感情。慈,是以深度的爱护之心予众生以快乐幸福;悲,是以深度的同情怜悯心拔除众生的诸苦。慈悲扩展至无限,名大慈大悲。此所谓大,略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广大,慈悲普遍于全宇宙一切众生,在时、空上皆无量无边;二是平等,慈悲等视一切众生,“视诸众生犹如一子”《大般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品》,没有恩怨亲疏之分别,就是对毁谤佛法、断尽善根的“一阐提”和杀、盗、邪见的恶人,也“悉生悲心,同于子想”;三是深厚,视众生如子女父母,知其苦乐,如同身受,《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比喻说:二乘之悲,如割皮肤;菩萨悲心,如割脂肉;如来大悲,深彻骨髓。佛的大慈大悲,出于与众生同一体性的体证,从所证真如本性中自然流出,名“同体大悲”、“本性大悲”。虽然慈悲普覆,恒思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而又不执着,不住于众生相,不计众生是否有反报,其慈悲是无条件的,名“无缘大悲”。经云:“佛无一切心,唯有悲心在。”俗话说:“多情唯佛心。”

十力,为佛所独具的十种智慧力:一知是处非处智力,如实了知善恶业等应得的果报;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悉知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业因果报;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如实遍知其层次、功德等;四知诸根胜劣智力,遍知一切众生的根性差别;五知种种解智力,悉知一切众生的意欲和对佛法的理解;六知种种界智力,如实知世间众生的种性与烦恼差别;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如实遍知一切有漏、无漏的道所得的果报;八知天眼无碍智力,清净天眼如实知见一切众生的生死去向;九知宿命无漏智力,悉知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历程;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烦恼习气永断无余,如实遍知。

四无所畏,指佛所证四种说法的功德:一说一切智无所畏,敢于自称是悉知世间、出世间一切的“一切智者”;二说漏尽无所畏,敢于承认已断尽一切烦恼;三说障道无所畏,敢于说一切烦恼染污者皆为解脱之道的障碍;四说尽苦道无所畏,敢于说如实悉知断尽生死等诸苦的道。

十八不共法,是唯独佛所具备的功德: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于一切众生无分别心),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常欲度众生,心无疲厌),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语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能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八大自在,亦名“八大自在我”,出《大般涅槃经》卷二三: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于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演说一偈之义经无量劫义亦不尽,八身遍诸处犹如尘空。佛还具有五眼、六通、三明等智慧神通。五眼,为五种直观能力,肉眼、天眼、慧眼(见诸法空性)、法眼(见众生种种根性及三世一切事)、佛眼,五眼中唯佛眼是佛所独具,为全知一切的智慧眼,《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是佛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无所思维,一切法中,佛眼常照。三明六通虽然罗汉、缘觉、菩萨也有,但佛的三明六通要比罗汉、缘觉乃至十地、等觉菩萨,都通彻得多,不受时空拘碍,如经言罗汉的宿命明最多能见八万四千劫往事,佛则见无量无数劫。罗汉的天眼能见一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天眼见无穷无尽的世界海。佛的神通智慧、自证境界,就是已接近佛果的十地、等觉菩萨,亦无法测度。

《阿含经》中,说一大千世界同时只有一佛出世,过去有毗婆尸等七佛,未来有无量数佛。《杂阿含经》卷三四第946经佛告婆罗门:未来佛者,如无量恒河沙。大乘经中,则说十方无量世界有无量过去佛,同时有无量现在佛,将来有无量未来佛。诸佛所具法身、解脱、智慧、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皆无差别,如《华严经》偈所言:十方诸世尊,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只有化身佛,因其本愿及与众生的缘分不同,寿命、身高、光明、功能及正法住世时间等不无差别。如《无量寿佛经》说佛之光明有照百千佛刹者,有仅照及七尺者,无量寿佛的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佛虽然穷彻法性,于生死迷梦中觉醒,得大自在,无所不知,但尚非如一神教所信仰的上帝、真主之具“全能”。佛在自受用、他受用(与法身菩萨交往)的境界中,获绝对自由,随心所欲,超越因缘,可谓全能,但当他分身化现入生死界度化众生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受生死界因果业报法则的限制,其功用须依佛与众生双方的因缘和合,才能显发,不能一厢情愿成办所欲。唐代嵩岳元珪禅师告岳神说: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谓三不能也。《景德传灯录》卷三然定业亦非绝不可灭,无缘亦可结缘而变为有缘,度尽众生虽不能由一佛在短期内实现,却是诸佛长远的目标,十方三世诸佛不断共同努力,终有度尽众生的一天。因此,佛虽然未必称得上全能,却是在全能的不断实现中,得到了按宇宙万有的本然法则所能实现的最大自由,被佛教树为生命自我变革、升华的终极形态,理想的圆满人格楷模。大乘如来藏学宣扬:一切众生,本性本来是佛,具足十方诸佛所证的一切功德,只要肯依佛法勤修不懈,最终都能成佛。

从佛传看,大乘认为应化身佛的历史人物释迦牟尼,虽然也如常人,享寿80岁而灭度,但与一般人的逝世颇为不同:佛陀的寿命本来为120岁,因为化缘已毕,所应度者皆已度脱,所未度脱者已作得度的因缘,所以示同当时一般人的中等寿命;又,他宣布圆寂后,因弟子的劝请,延长了三个月 见《发智论》等,也属“舍多寿行”,是自愿自主的舍世。《长阿含经》卷二等说,佛本来可以住寿一劫有余,因弟子阿难被天魔所蒙蔽而不劝请佛住世,故不得不应天魔之约而灭度。佛灭度时,如诸大阿罗汉,先次第进入四禅八定,从四禅出,安祥示寂。其遗体入棺,将欲火化时,大弟子迦叶从外地赶来,佛从棺中出其二足,足下的“轮相”现彩色。然后自身出火,大火焚尽棺椁及缠身的多层白布,而佛贴身所着袈裟和最上面覆盖的一领衣服完好,并留下许多舍利,八国国王分取,起塔供养。见《杂阿含经》卷四四、《长阿含经》卷五等后来护法阿育王又造八万四千舍利塔供奉佛舍利。

按《大般涅槃经》、《法华经》等说,释迦牟尼之灭度,只是一种“示现”,实际上并不同于众生之死亡,而仍然住天上及灵鹫山等处说法,其法身毗卢遮那佛则常住色究竟天,为十地菩萨说法。乃至释迦牟尼实际“成佛以来甚大久远”,为早已成就的古佛,其降生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实际上是一种“示现”(提供榜样给人类看)。这些,便非人智所能证明和证伪了。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西藏佛教

    西藏佛教

    本书第八章噶举派和第十四章西藏佛教文化由牛宏编写,第九章格鲁派由牛宏、才让共同编写,其余各章由才让编写完成,最后由才让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统稿。藏传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发展的历史又错综复杂,本书只是概略性的介绍,旨在希望有助于读者掌握和学习藏传佛教的一般知识,能起到一点对藏传佛教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作用,并希望有助于民族间的文化沟通。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在编写的体例结构到叙事方式多有不如意处,恳请读者谅解。我们欢迎读者的批评指正,使我们将来能再作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热门推荐
  • 触手可及,触不可及

    触手可及,触不可及

    她们俩好比是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和白玫瑰,所不同的是,白玫瑰从来不是那粒饭黏子,而红玫瑰也不是那抹蚊子血,她们都是他心爱的女人,只不过,一个属于过去,一个属于现在,却不知谁最终属于将来。而幸福,到底是触手可及,还是触不可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纤纤一梦,便以千年

    纤纤一梦,便以千年

    那个梦,一直围绕着我,我究竟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
  • 弥天妖主

    弥天妖主

    夕阳下,萧瑟的背影独立江畔,唯留一地苍黄。回首浮生,只记得临摹一笔,刻下不世帝影,从此诸天万界再无轮回!
  • 旧婚复燃,前妻太难追

    旧婚复燃,前妻太难追

    卫凉夕觉得他和顾北初是天生一对,在顾北初看来,他和卫凉夕也是天生一对,不过是天生一对冤家。在嫁给顾北初这件事情上卫凉夕极其认真的制定了三点计划,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只要做到这三点那顾北初压根没有拒绝的理由。卫凉夕被不少人问怎么为了追顾北初连面子都不要,卫凉夕沉思后得出了答案,面子是什么,这世上最好的当然是顾北初,尽管有时他的确有些不是东西。结婚前:“顾北初,娶我吧!”“这次又是什么理由?”“你这么烦我难道不该把我娶回去好好虐一番吗?”“该吃药了吧?”“……”离婚后:“卫凉夕,复婚吧!”“这次又是什么理由?”“你这么恨我难道不想把我弄回去好好虐一番吗?”“药吃多了吧?”“……”
  • 翟先生的夫人太迷人

    翟先生的夫人太迷人

    遇见她之前,他冷若冰霜,爱答不理……遇见她之后,他似水柔情,高攀不起……“亦辰嫂子说你太忙了,让我陪她看电影”南辰耀看着好友笑的好不得意。“……”“亦辰嫂子让我陪她逛街,说你品味跟不上她的节奏”“……”“亦辰救命!嫂子让我让我给她试吃!”南辰耀抱着翟亦辰的大腿哭着说。翟亦辰难看的脸色终于阴转晴“你嫂子对你真好,快去吧,菜别凉了”……晚上翟亦辰把小妻子堵在角落“听说我很忙?我的品味跟不上你的节奏?”
  • 网游之国服画魂

    网游之国服画魂

    网瘾少女乔南皙在游戏里认识了许多大神,最得她喜爱的无疑是肤白貌美的偃师<白衣卿相>。当大神一步步将乔南皙引到坑边时,变故突生,国服第一画魂将大神踹下了坑。(新倩女幽魂甜文,更文随缘)
  • 爆笑追妻:老婆萌萌哒

    爆笑追妻:老婆萌萌哒

    温甜甜,人如其名,外貌甜美、可爱、清纯。可这样的美女如果EQ等于0的话,将会发生什么可笑的故事呢?如果这样的零EQ美女遇到一个狡诈的恶男的时候,那又会发生什么好玩的故事呢?超荒唐,超啼笑皆非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史上最凶狠人

    史上最凶狠人

    功法是别人的,我借来用用,却不小心莽穿了世界……(这是一个极度温馨的故事!)
  • 重生之倾城绝世归来

    重生之倾城绝世归来

    她,南宫家族第一爱女;倾世容貌,绝代荣耀。他,当朝太子,地位显赫,至高无上。这本来该是多么美的恋情啊!可惜,可惜.......她被沾污清白,闯下大祸,被逐家门,一代傲女千金,最终落得如此下场!而.......这一切都是她最好的妹妹和她最爱的人一手策划的!!重活一世,她要复仇,手刃那些肮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