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6500000046

第46章 从畏惧生死到超越生死

佛家大谈轮回业报,缕述生死之苦,乃至分析心识,检讨认知,都出于一个战胜生死、超脱生死之苦的理想或信仰,超越生死,是佛教生死观乃至全部教义的立足点和核心。佛家明确将“了生死”作为自家之标帜,作为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精神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教化的根本。了生死之“了”,有了彻生死的真实本面及了结被动的生死流转两个方面的含义。佛家不仅指出、突出了生死问题,尽力探究生死轮回的因果本末,而且指出了超越生死的正道,提供了超越生死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无数成功范例。佛家自信:自家所昭示的解脱生死苦恼系缚之道,并非假设、空想,并非只是一种主观的信仰,而是经佛陀及其圣弟子们的修行实践所证明的真理,是生命本然规律的发现,不管是谁,只要肯依佛法勤苦修行,都可以或快或慢地达到超越生死的自由境地。

佛教生死观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由畏惧生死、直面生死而超脱生死。

佛教首先承认:畏惧生死,是人类的本性,《杂阿含经》卷二六等将畏惧死亡列为凡夫众生普遍具有的五种恐怖之一。畏惧生死而且会考虑这一问题,未必是懦弱的表现,没有什么不光彩,正是具有很强理性的人类的一大特点。生老病死,生死轮回,在佛教看来确实是苦,是应该畏惧的。当然,人不应只是消极地畏惧生死,而应把本能的畏惧变为智慧的畏惧,从对生死的畏惧,激发出战胜生死、超出生死,从而彻底解除死亡畏惧的强烈愿望和坚毅意志。畏惧生死,可谓佛教的出发点。《太子大善权经》载,佛陀出家后对父王的表白说得明白:我今不为生天乐故,亦复非不孝顺父母,亦无忿恨瞋恚之心,但以畏彼生老病死,为除断故,来至此耳……老病时至,岂有定时,人虽少壮,焉得免此!后来佛教徒中,很多也都是从对生死轮回的畏惧出发,思求超越之道,建立起佛教信仰。西哲说死亡乃产生一切宗教的母胎,确实是有道理的。

畏惧生死尤其畏惧死亡,虽然是人普遍的本性,但大概因为避免这一命运的困难性,使人及人所创造的世俗文化,总是有意无意地掩盖生死苦恼,回避对死亡问题的考虑。这其实也是对死亡焦虑无意识消极抗拒的一种表现。一些哲人提供的生死观,则以种种理由,论证死亡不足畏惧,生死问题不值得考虑,教人用理智遮掩死亡焦虑。如西哲伊壁鸠鲁说:“我们活着的时候没有死亡,我们死亡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了”,故不必考虑死亡,最经济的是获得现前的快乐。帕斯卡则将无法回避的死亡委托给神去解决。现代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生、死都是虚无荒谬,故死亡亦无须畏惧。弗朗克的意义疗法教人以幽默和好奇心排遣死亡恐惧。此类达观哲学和心理疗法,大概多少具有减轻死亡焦虑的作用,然亦不无自我麻醉以回避死亡命运之嫌。

第七章超越生死之道佛教生死学多数宗教及一些大哲,则认为死亡问题应该慎重考虑。如基督教有“不断凝视死的宗教”之称,道教亦以战胜死亡为出发点;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主张不断用正确的态度想到死亡,压榨出生命中精华,以活得好、感谢生命而战胜死亡畏惧。现代大哲海德格尔主张“先行到死”,通过思考必死的命运而赋予生命和死亡以意义,态度颇为积极。但对生死问题的重视程度,及解决死亡恐惧的彻底性,显然不及佛教。

极度正视死亡、直面生死,将对生死问题的考虑解决,当做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佛教的突出特征。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王羲之《兰亭集序》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此言精炼地表达了佛教徒重视生死问题的态度,曾引起过许多人心弦的共鸣。佛教不但不掩盖、回避死亡,而且极带感情而又无情地揭露甚至渲染生死之苦,教人如实地观察生老病死及轮回之可畏。如《杂阿含》卷三十六第1001经佛偈云:冥运持斧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观此有余过,令人大恐怖!此类言句,在佛经中比比皆是。多种佛典中,详细描述、列举、归纳了老病死的苦况。从佛法的眼光看来,老、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战乱等诸苦,也都罢了,最苦、最应该畏惧的,乃是生死流转之苦。自无始以来,众生被业力驱迫,没有休止地轮回于六道中,若非修行超出三界,这一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本事经》卷一,《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增一阿含经》卷四八、卷五十等载,佛说每一众生于无始生死长夜轮转,劫数不可算计,“积骨成山,髓血成流”,所出身血、所饮母乳多过恒河水,死此生彼,“无有穷尽,不可限量,无有边际,无有出期”。无尽轮回途中,若生于人、天善道,倒也罢了,可怕的是世间多诸恶缘,造恶堕落易,行善上进难,何况业有等流果,恶业等流,相续成习,恶性增殖,驱人堕入三恶道受剧苦,长劫难出。《杂阿含》卷十六第442经佛说,无尽轮回中,生于人道者、中国者、知佛法者、持五戒者、从地狱饿鬼畜生命终生人中者、人道中死还生人中者、从天上命终还生天者,少如佛指甲上土,生非人者、生边地者、不知佛法者、不持戒者、从地狱饿鬼畜生命终还生地狱者、人中死生三恶道者、从天上命终生三恶道者,多如大地土。同经卷四十二第1146经佛说,众生多时是:从暗入暗,从厕入厕,以血洗血,舍恶受恶,从冥入冥。无穷无尽生死轮回,犹如急流、大海、深渊,佛称之为“生死流”、“生死海”、“生死渊”。而每一众生出生入死,始终是孤独的,如《无量寿经》所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在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中沉浮漂泊,孤苦凄惶,无依无怙,找不到一块永恒安乐的归宿之地。纵有所作为,有幸福欢乐,也难免被无常铁轮所碾碎,找不到一个真正自我作为安立、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对有理智、有佛性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事。佛经常说,众生轮回生死“无义利”——没有意义和价值。

佛教将如实观察人生诸苦,如实观察生死轮回之可怕、无义利,列为佛教徒修行的重要内容。诸乘通修的“十念”(十想)法门中有“念死”,内容为想象死亡的痛苦,《增一阿含经》卷三五佛教导弟子“当于出入息中思惟死想”——在呼吸时思考“一息不来,即属后世”。禅定二大门之一的不净观,其“九想”、“十想”观,内容为想象人从死亡到尸体肿胀、腐烂、虫食、骨散、火化等过程的可怕可厌,其中的“白骨观”(想象自他身为一具白骨)修习者颇众。

深观人生诸苦、轮回生死苦、无常苦,是修行最核心的慧观中四谛观第一苦谛观的内容,观到证得一种深切体认、直观苦谛的智慧,为最初“见道”。《说一切有部根本毗奈耶》卷三十四谓佛陀规定:寺院墙壁上,应画“五趣生死轮”图,以警觉佛弟子思考生死轮回之可怖。此图为车轮状,五毂表五趣,各画其形,中间画佛像,佛前画分表贪瞋痴三毒的鸽、蛇、猪,又画罗刹、陶家轮、猕猴、人乘船、六根、男女爱抚、男女受苦乐、女人抱儿、男子汲井、大梵王、女人生育、衰老、病、死、忧戚、啼哭、受苦、男子调伏骆驼,依次表十二因缘。轮顶端画无常大鬼张口吃人,鬼头上画一白色圆坛以表涅槃,两旁写警策偈云: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鼓励人们依佛法努力修行,降伏生死魔军。印度阿旃多石窟第17窟现存古代五趣生死轮图。这种图所表示的内容,实际上是佛教教义的总摄,为一种曼荼罗(表示佛法密义的图像)。近代力弘净土宗的印光大师教人“要时常将‘死’字贴在额颅上”。藏传佛教更重视深观生死轮回无义利、六道众生苦而发起坚定的出离心、菩提心。生死轮图,在今西藏各地的寺院中都可以看到。

深观生死轮回之可怕、无义利,旨在厌离生死,力求超出生死,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槃,是佛教生死观的精髓。在佛教看来,具有很强理性、意志力的人类,理应反省人生的缺陷和生死轮回的无义利,追求超出生死。《杂阿含》卷三第63经佛言:云何超越境界?谓究竟无始生死。超越境界,即超越生死,了结无始生死,这才是难得易失的人生之意义和价值所在。缺乏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审视,不谋求超越自己存在的悖论——生死,“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中阿含·箭喻经》被佛看作做人的耻辱;缺乏有关生死问题解决之智慧,被佛斥责为未超出动物界的“人身牛”。能思考生死问题而追求超越解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大区别。

在佛陀看来,了却生死,应当作为最重要、最急切的大事,精勤修行,争取利用这宝贵的人生,乘佛法智慧之舟,渡过险恶的生死流。《杂阿含经》卷七第162——175经佛反复教诫弟子:头衣烧燃,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应该把渡过生死流看作比头和衣服着火更为急迫,“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因为人身难得,人命无常,今生若不能获得解脱,死后堕入轮回,则再得人身、重遇佛法,殊为不易。中国禅师将明心见性而获得解脱生死之把握,称为“大事”,常讲:“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未开悟时,像父母双亡失去依怙那样悲伤。

佛教不仅大讲了生死,更具体提供出经过佛及无数佛弟子修行实践验证的了生死之道。佛教的修行之道,系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设,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大乘对众多法门予以总结,分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五乘法——即五种载人抵达目的地的车船。五乘道的内容,正好构成一个从浅入深的阶梯式结构,下乘道为登上上乘道的必经台阶。藏传佛教迦当派的开创者阿底峡,将五乘法归纳为分别适宜于下、中、上三种根机所修的“三士道”。五乘法、三士道的基本内容,可以藏传佛教诸派通用的见(见地)、行(所修之行)、果(所证之果)为纲宗,三士道又依次以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三种心为因。

佛家所谓了生死,往往被误解为专门解决死亡问题亦即“了死”,学佛,甚至被一些人称为“学死”。实际上,佛法之了生死,虽然大谈死亡,而着眼、着手处及其效应,实在现实人生乃至当下。诸乘诸宗的修行,其实质无不在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而获得现前的利乐。晚近提倡人间佛教的大德,特别强调了生死的关键在于“了生”,如太虚《人生佛教开题》说:所谓死,实即生之一部分;我们要能了生,才能了死。相反的,若只了死,非唯不能了生,而且也不能了死。宋智明《漫谈从生死解脱到返归人生》一文认为,从解脱尘累的意义上,人亟需“死过一回”,只有在真正参透了生死的本面后,从新的高度高瞻远瞩,投入人生的建设,才能了生死。了死在于了生,“如果能够好好地了生——使生得光明,生得洒脱,生得自在,生得有意义,也就对死毫无恐怖与执着了。”

当代圣严法师《108自在语》提出超越死亡的三大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不要寻死,谓万不可轻生自杀;不要怕死,谓不可只是消极地畏惧死亡,明白死亡是可以战胜的;不要等死,谓好好修行,做好积极的死亡准备。又说:“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的佛事。”要把死亡当作一项佛法的关键性修行,通过求生净土、为人助念、为临终者说法安慰等,将临终当作禅机、道场,将死亡这件常人视为可悲的事情,变为了脱生死的殊胜机缘。

同类推荐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是一本了解《圣经》的理想读本。本书精选100个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圣经故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圣经》的基本内容、主要人物、文化精华和思想要旨,同时也充分领略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同《圣经》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巨大魅力。《圣经》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多、被人们阅读得最多的一本书,它历经两千年,至今不衰。今天,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被译成1800多种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一本书。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了解和掌握《圣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知识。特别对于我们中国人,《圣经》是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历史和社会的必读书。但是《圣经》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复杂的作品,再加上中西文化差异,对普通读者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它并非易事。鉴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个圣经故事》,全书精选100个经典圣经故事,并有机结合文字、编写体例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为读者打造出一个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提高阅读和学习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 道教

    道教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讲到宗教时,曾说:“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和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以结合成一个民族”,根据这个道理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固有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崇奉的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王)”,相当于一般人通常所称的上帝,这就是中国人所奉拜的相同的神。而我们信仰相同的祖宗就是黄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因此道教是我们大部份中国人所信奉的宗教。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极品掉宝系统

    极品掉宝系统

    大哥孔宣五色神光号称无物不刷,被称之为圣人之下第一人!金翅大鹏先天阴阳二气更接近于本源,却受困于一瓶,且看他这一世如何破而后立,如何异界纵横,如何讨回当年那笔“忽悠”账!
  • 悄悄地想

    悄悄地想

    内敛的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在懵懂中,喜欢的嫩芽冒发,平凡不过的她,这种小心思,会有结果吗?
  • 鹤之魂

    鹤之魂

    她乘着千纸鹤前往拯救身出地狱中的我,阴阳两界又何妨,她就如一束光照进了我阴暗的内心,是希望。
  • 吾道独余

    吾道独余

    这是一个原始但不混沌的世界,是九天十地里无数强者的争霸,是热血沸腾的大争之世,是人命贱如草芥,强者扭转日月乾坤的世界。这又是一段新的传奇。且看他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重生:BOSS宠妻无上限

    重生:BOSS宠妻无上限

    重生前我被人凌虐成狗,重生后我要杀尽负我狗。豪门阔少天天宠,你烦不烦?
  • 苍天有泪之大姐是穿越的

    苍天有泪之大姐是穿越的

    当穿越遇到穿越者,穿越不再唯一,她又该如何演绎自己独特的人生?前世是一名军人,自有一股军人的挺拔气质。毕业后却走上了演绎的道路,她试过很多角色,职场白领、天真爱幻想的18岁女孩、霸气侧漏的皇后娘娘、心机深沉的伪白莲、胸大无脑的富家女……唯独没有尝试过口齿不清的奶娃娃(⊙_⊙),毕竟不是所有25芳龄的女子都有机会饰演这一角色的……
  • 恶妃,乖乖让爷宠

    恶妃,乖乖让爷宠

    她是穿越而来的三无人员,睡一觉起来,居然成了别人的小妾?相公竟然就是那个追着自己跑无赖?正妃刻意为难?侧妃阴谋陷害?哼!她冷醉儿从来不是任人欺负、默不作声的懦弱小白兔。既然要斗,就来斗个鸡飞狗跳。要让这个王府永不安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给幸福一个机会

    给幸福一个机会

    二十九岁的许小影与相恋五年的男友分了手。亲朋好友顿时忙碌了起来,于是她卷入一个又一个相亲闹剧中。先是与医生厉桥生见面,对方虽说是个二婚,但看起来温文而雅,却没想到第二次见面时,对方就提出了试婚的要求……在家人的安排下,许小影又见了重物质轻感情的公司副总赵天华;朴素的工人李学庆;大学讲师洛文单……而务实的陶欢也不止一次地将自己的相亲经历讲给她听,比如追求自己的富家公子万海,如何一边吃饭一边吐痰;还有故庸风雅的韩猛,如何不识海明威等等……文中另一个主人公方敏,是许小影的小姨,与其只差了十岁,却也加入了相亲的行列,原因是她刚刚离了婚。一个离过婚又带着孩子的女人走在相亲路上,现实多于浪漫,可偏偏她爱上了比自己小七岁的陶乐……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子在不停的相亲中相互交流着经验,突然热闹起来的生活会带给她们幸福吗?
  • 我能复制融合

    我能复制融合

    穿越异世大陆,成为京州大家族弃子,开启复制融合系统,横行玄气大陆。复制功法、天赋、神火融合功法、天赋、丹药、神火凡是融合出来的东西,皆有1+1>2的奇效法宝、神丹、天阶功法尽归我所有
  • 断剑重铸蓝妖姬

    断剑重铸蓝妖姬

    地球此时已经处于一级文明时代,却在这天突然发现遥远的白矮星阋神星球体正在远离太阳系,似乎有种力量正在牵引着它。为了探索此事,必须由地球上的天选之子,一男一女转世重生,去往另一个遥远星系。“白小墨,白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