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54000000207

第207章 招降二陈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

“这个就不用陈将军你操心了。

只要你写招降书,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你就是我们红巾军的朋友。

至于你手下的那帮人肯不肯归降,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派去招降的人能不能活着回来,也与你没有关系。”

既然朱元璋都这么说了,陈野先也不好再推辞了,只好写了招降书。

朱元璋接过招降书看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人将陈野先带下去好好招待。

当然,这陈野先不用再被关押或者是五花大绑了,但被软禁那是必须的。

陈野先走后,朱元璋继续主持会议。

现在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去招降陈野先的余部,谁去招降陈野先余部的问题了。

众将都认为,派个信使去陈军送信就行了,根据他们回复的情况再作下一步打算。

但朱元璋坚持认为,这次招安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行动,关系到他们能不能在太平站稳脚跟的问题,必须得派一个办事稳妥之人前去。

这下众将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不敢随便表态。

你说这前去招降,招得好,那是好。但万一跟陈野先说的一样,双方一言不合,陈家的人动了手,那这个招降就成了送死。

倒不是说这帮人怕死,只是谁都不想这么窝囊地死。

这要是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那是英雄;可这死在招降的过程中,而且谁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死的,你说这窝不窝囊?

常遇春一看大家都不愿意去,索性大声说道:“要不我去试试?”

这时,众将都诧异地望着他。

徐达和汤和赶紧说这去招降不是个小事,万一出个什么岔子,可是损失了一个人才呀!

毕竟徐达和汤和二人心里清楚,常遇春可是我胡硕的结拜兄弟啊。

冯国胜、邓愈二人听了常遇春这话,心中是出了一口长气。但表面上仍是装出很惊讶的样子,也不断地劝常遇春要慎重。

他们二人是生怕朱元璋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现在常遇春这个傻冒儿出来顶包,他们二人心里高兴着呢,只不过嘴上仍要说些假惺惺的劝阻之话。

朱元璋转了转眼珠,没有立即开口。他心里也在打算盘,就采石矶和太平这两战的表现来看,常遇春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真要折在了招降的途中,真还有点可惜。

但郭天爵的影子始终在他心中徘徊不去,这人是郭天爵介绍来的,很有可能就是郭家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

朱元璋心中真的很矛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个年青人火急火燎地跑了进来。

来人叫朱文正,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出生,他是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亲侄子。

朱兴隆于1344年淮北大旱时,与父母几乎是前脚赶后脚地饿死。朱元璋便带着这个嫂子王氏及8岁的亲侄子朱文正外出逃荒。

即使朱元璋当和尚期间,也是把这对母子安顿在寺庙不远处,资助这对母子活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嫂子与侄子继续相随。

朱元璋在大哥朱兴隆去世后,也是把朱文正当做自己的儿子抚养。

朱元璋从军之后,一直让朱文正当着自己的亲卫队长。在攻取滁州、和州的过程中,朱文正也逐渐展示出自己英勇善战的一面。

只是因为朱文正是大哥唯一的后人,他不想让朱文正冲锋陷阵,一直把他留在身边,这也埋没了朱文正的一些军事才华,搞得朱文正有点儿不高兴。

朱文正火急火燎地跑进来,就是有探子来报,集庆方面有动静。

因为朱元璋正在主持高级军事会议,一般人不得随便打扰,朱文正作为亲卫队长遇到这么紧急的军情,还是可以闯进会场直接报告的。何况朱文正还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唯一的一个亲侄子。

朱元璋看了一下军报,并没让朱文正退下,而是继续主持会议。

他分析道:“集庆方面的元军肯定是得知我们正于陈野先的部队在太平激战,象征性地派兵呼应,并不会大举南下。”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分析,就是不想主动北上与元军主力交锋,他一直盘算着把这块硬骨头留给郭天叙他们。

但徐达他们都表示了不同意见,认为还是应该加强采石矶的防守,一旦元军拿下采石矶,就相当于切断了江东部队与和州方面的联系。

但朱元璋坚持认为,还是太平的战事更为重要,一旦大量分兵北上,陈野先的余部肯定会再次卷土重来,到时说不定是采石矶没守住,太平也被敌人拿下了。

这两个地方都失去之后,江东部队就没有了立锥之地。

如果被迫要放弃一个地方,那宁愿放弃采石矶,毕竟采石矶的防御工事太弱,而太平好歹是座城池。

经过朱元璋这一番分析,众将也认为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太平真的沦陷了,那渡江战役算是以失败告终了,只要保住了太平,即使采石矶沦陷了,就还有翻盘的希望。

但现在采石矶的兵力不足两千人,实在是不堪一击,众将提议还是要加派一点兵力。

于是,朱元璋决定派徐达麾下的廖永安带三千兵马进驻采石矶,其余众将继续作好南下歼灭陈野先余部的准备。

当然,A计划是招降陈野先余部,A计划失败,B计划才是南下打歼灭战。

既然北面集庆方向的元军已有动静,那解决南面战事的问题就宜早不宜迟了。得迅速派人去招降,一旦招降不成功,立即开打。

刚才常遇春提议自己去招降,朱元璋还在考虑让不让他去,现在也没时间作过多考虑了。

朱元璋直接开口说道:“这招降陈野先余部之事,就交给常遇春了。立即做好出发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常遇春领命,众将就散了。

常遇春回到营中,立即召集蓝玉等人来开会,告知了他们明天一早准备去敌营招降的事。

蓝玉等人都争着明天跟常遇春一起去,最后,常遇春决定带陈维林去,毕竟他功夫好。

六月十四日一大早,有两骑快马从太平城南门飞驰而出,这二人正是常遇春和陈维林。

行了约三十里地,见前面有兵马驻扎,且对方的游动哨也发现了常、陈二人。

常遇春向对方的游动哨喊话,说是太平城的守军信使,他们的元帅陈野先在太平城中已答应投降,并亲笔写下了招降书,他们是来送信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陈野先的部队虽然不是正规军,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于是,这几个游动哨就把常遇春和陈维林带入了军营,当然兵器是被他们没收了。

陈野先被擒了,余部暂时由其子陈兆先,也就是右副元帅统领。

昨日大败之后,陈兆先、陈飞虎收拢各路散兵,最终还是聚集了三万余人在离太平城南三十里扎营,等待机会进攻太平,救出陈野先。

常遇春将陈野先的亲笔信交给了陈兆先,陈飞虎也凑过去看。

二陈确认了这的确是陈野先的笔迹,但并不确定陈野先究竟是真心归附,还是为了暂时保命,被迫投降。

这时,有兵士指认,说昨天就是这二人捉拿的元帅。

陈兆先一听,十分恼火,当即命人将常遇春、陈维林二人拿下。

但常遇春、陈维林二人岂是这么容易被拿住的,一队亲兵手持兵器涌上来,不仅没抓住这二人,反被这二人踹飞好几个,兵器也被这二人夺了。

双方各持兵器,又成了对峙局面。

陈飞虎好歹也是陈兆先堂叔,办事也比陈兆先稳重多了,他立即招呼双方停手。

亲卫兵撤了出去,常遇春、陈维林二人也不是来打架的,为了显得诚意,就把兵器扔在了地上。

这下,陈兆先、陈飞虎、常遇春、陈维林四人坐下来,可以心平气和地好好谈谈了。

常遇春对二陈是晓以民族大义,让他们赶紧悬崖勒马,共同来完成反元大业。

陈兆先、陈飞虎二人心中也有自己的打算,主将被擒,而且亲笔写了招降书,如果他们不降,陈野先就很可能被杀,他们可不想担这弑兄弑父的罪名。

还是先暂且投降吧,先保住陈野先的命再说,大不了日后再反。

就在这种状态下,常遇春、陈维林的招降竟然成功了。

双方当即约定,三日之后,也就是六月十七日,陈兆先、陈飞虎二人带大军来太平城投降。

陈兆先、陈飞虎说是要设宴款待常遇春、陈维林二人。当时已是临近中午,这二人一大早出发,现在也饿了,也不推辞。

很快,饭食也端上来了,还有一大坛子酒。

陈兆先命人拿了四个大碗,亲自开坛倒了四大碗酒。

这四人不管现在心里在想什么,这场面上的事情肯定是要维持的,各端一碗酒说了些豪言壮语的话。无非就是将来齐心协力、共谋大业之类的话,最后都干了。

同类推荐
  • 北宋大文豪

    北宋大文豪

    高考落榜生王斌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从一个目不识丁傻不愣登的小傻蛋,摇身一变成了诗词歌赋无所不精通的大文豪。传统儒学与新兴理学思想的碰撞,骈文与古文两种不同文风的较量,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争斗,北宋与西夏、契丹连年征战却败多胜少。北宋是一个文人治国的朝代,是文人最好的时代,也是文人最坏的时代。
  • 带着全面战争到战国

    带着全面战争到战国

    龙飞穿越了,而且是带着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辅助系统穿越的,当龙飞来到这个人命贱如狗,子弑父,臣克主的日本战国,他又会给大家带来一段怎样的战国征途了?与上杉姐姐在越后一起谈谈恋爱与武田信玄在信浓一起骑骑马与本愿寺证如在本愿寺一起谈谈佛与织田信长在战国一起论论改革与毛利元就在海上一起钓钓鱼阿市妹妹在对你疯狂的尖叫,油布姬妹妹在对你害羞的笑,出云阿国在对你放浪的跳,阿浓道“读者殿”让小女来为你宽衣吧!还犹豫什么?那个你说的就是你啊!QQ群8117850
  • 一品国士

    一品国士

    那是一个刚刚经过战争重役的时代.那是一个北驱匈奴,南慑山越的伟大君王辞世后的时代。那是一个看似清平安乐,实则为风气云涌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当朝皇帝年幼多病,朝中大将掌权,各处藩王枕戈待旦的时代。那是一个君王更换频频,皇家大势未明的时代。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背景下,偶然之间,主角重生在了一位刚刚下定“绝心”的堕落子弟身上......苏真:“兄弟,我怎么感觉这里这么阴啊?凉飕飕的.....”室友:“唉,又是一个被吓傻了的。”苏真:“谁傻啊,我只是一时没拗过劲来而已。”室友:“吹牛吧你,主动到这来准备当内宦的,有几个是不傻的。”“内宦?宦官?.....”苏真闭上眼睛仔细的搜索了一下朦胧的记忆,恍然道:“这身体的原主竟然要去当太监么?!....吃饱了撑的!”
  • 歪读三国

    歪读三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与所有学者进行争论
  • 乱炖东周举旗中原

    乱炖东周举旗中原

    圣人有云:“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焉!”我们所处的这星系、宇宙。还有星系外面的黑洞与暗物质、暗能量,以及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一切之等等,就好比那引力波之类……那我们这究竟是身处于何地?又将走向去哪里呢…??又有诗为证曰:穹庐高万丈,华光何处来;问苍茫天宇,谁主之沉浮哉?…本书中,就在那外星系,黑洞中,黑洞里的超级人类文明。就义无反顾的,便出手拯救了洞外的一个“凡星镜面星球”去…那颗和我们几乎就相同的“凡星地球”。亦正发展到了,他们那和我们一样的“东周列国”时代…于是乎——我就是来自黑洞帝国的外星青年陈五车,我要帮助那负债累累的落魄老头周赧王,重树天下共主的天子雄风;我要拜荀子为师,与李斯、韩非成师兄;我要拜当时的“街头装逼犯”嬴异人为大哥,拜吕不韦为二哥……认嬴正为义子……我要肃政在海内,立威于九州…偶还要在那风云际会的大时代里,去挣脱当时世俗的成见;追求完美而更合乎情理的伟大爱情!同时着,伟大的我鸭!还要就创造出了,这一种崭新的幽默网文形式来哦……哎呀,不行了、不行了鸭!偶貌似自己都被自己这些万丈光芒们,给闪得就睁不开双眼了呢……
热门推荐
  • 须弥天

    须弥天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每一个成功修士的体内都有一处伟大的洞天。
  • 封膺与恙

    封膺与恙

    这是一本很新颖的小说,它每一章分为两个板块,从两个人的不同视角讲述故事,带有一些玄幻风格,但也表现了人性和世态,
  • 马小跳的奇遇

    马小跳的奇遇

    马小跳在新年时和唐飞'张达,毛超去后上野餐,遇到了新朋友马云,开始了一系列探索
  • 九黎战决

    九黎战决

    六年前,因被追杀之后暴走燃断了筋脉。他十五岁,又被逼婚……想着这辈子就这么过了,可却再次遭了变故……我以九黎之名起誓,定护好我此生挚爱之人!
  • 迂回重识

    迂回重识

    苏婉儿因父母工作转学,却意外遇到了与自己一同长大的哥哥
  • 逆仙路

    逆仙路

    仙路漫漫,天道莫测,六道同坠,魔劫万千。逆仙路,踏骨行,剑锋寒九霄。笑苍穹,绝千古,挥袖定乾坤。本是五行废体灵根,却因一次意外,将仙魔皆俱的火毒炼入体内,自此一段不凡的修仙之路展开,且看林峰如何一路斩魔灭仙,逆天修行。
  • 忆否

    忆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女孩暗恋一个男孩的故事,因为这个男孩优秀很受欢迎,所以这个女孩从刚开始的自信变到自卑,到最后的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疯狂一枝秀

    疯狂一枝秀

    我叫安可可,是居住在浅海的一只海豚妖,由于人类的大肆污染,海水将不在适合我居住,为了生存,化身为人,学习人类的生活起居。在地板上抽着最后一支烟,12月的冬天似乎不冷了,紧紧蜷缩着,似乎又特别的冷。刀般的雨点打在他的脸上,空旷的天台,除了雨声还有残喘着一个男人无力的呼吸。她是生活在海洋的一只海豚,而他用一生的执着去追求自由的,不羁命运。“回去吧,回到属于你的地方,我爱的人我更希望她是天空高飞的她的鸟,海里驰骋的鱼。”安可可回忆道这是苏禾临走前最后一句话。
  • 偷窥的惩罚

    偷窥的惩罚

    金少央:有着特殊的身份背景,小时候亲眼目睹母亲被父亲所杀,所以跟父亲关系极差,虽救了自己的弟弟,可是母亲始终是因为他而死,他会原谅他吗?后喜欢上大咧咧的施融,两人感情一直不明朗。他们会是一对吗?安轩:与金少央同母异父,对这位救了他和他父亲的哥哥,有着特殊的情感,一直暗中帮助哥哥,后知道哥哥喜欢施融,所以也借机接近施融,目的是为了凑合他们,可是也因此弄巧成拙使三人关系交错,自己也喜欢上施融。在这其中,他该退出还是爱情至上呢?
  • 素问要旨论

    素问要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