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68900000021

第21章 如何守城

站在城墙上,张阳开始构思起自己的守城方案。

首先打开城门出去打,简直就是蠢的可怜!

有城不守,那是傻X!

张阳问道:“老伯,我们没有弓箭吗?”

电视上咱们都见过,守城一方都是居高临下,恣意射箭,想射杀谁就射杀谁!

到了濠州城,怎么就变成了开门迎敌了?

老兵嘴一瘪,双手一摊,“没有。”

“弓箭都没有?!那是为什么?”张阳不解道。

“没有铁啊...”老伯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张阳。

“没有铁?”张阳顿时一愣。

还真是...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为了防止汉人起义造反,就将家家户户的铁没收了一遍,就连刀都是十户人用一把,用完了还要还到村里的村长那里。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有关于刀削面的由来。

传说刀削面就是元末发明出来的。

说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在家和面,和好了面之后就让老汉去村长那取刀。

结果老汉去了之后,发现刀被人借走了还没还回来,老汉只得往回走,路上捡到了一块薄铁片,顺手揣在怀里就带了回来。

回到家一说,老太太就傻眼了,锅里的水都开了,你跟我说没有刀来切面!

老汉倒也机智,忽然想起自己怀里还捡了一块薄铁片,赶忙掏出来递给自家婆娘。

“你看看这个行不行?”

老太太接过铁片,嘟囔道:“这又薄又软,怎么切面条啊...”

老汉急道:“切不动就砍!”

“砍”这个字提醒了老太太。

于是...老太太将面团放在木板上,手托木板,另一只手拿铁片,站在开水锅边将面“砍”进锅里。

煮熟的面捞出来,浇上卤汁,老汉一吃,瞬间竖起大拇指,“好吃!好吃得很!以后不用去借刀了!”

于是这个法子就一传十,十传百,就有了现在的刀削面。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元朝对于金属的把控极其严格,造弓箭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箭杆无所谓,古代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但是箭头就难办了,没有铁,自然就没办法。

一开始濠州城的将军们也不是没想过造一些箭出来,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很多士兵手里拿的武器还都是木叉,造的什么弓箭!

强如诸葛亮这般的人物,都要搞个草船借箭,可见箭不是想搞就能搞的,不是财大气粗的人,根本搞不来。

“那用纯木头的...?”张阳小声道。

“纯木头的不行!”另一个老兵听了直摇头。

“为什么这么说?”张阳好奇道。

老兵答道:“也不是没试过纯木头的,咱郭将军就让我们做过一批,试了,没有威力!”

“没有威力?是什么结果?”张阳又问道。

老兵回忆道:“那箭吧,就是射出去轻飘飘的,飞不了多远就没劲了,就算射在敌人身上,也不会给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哦....”张阳沉吟不语。

纯木箭的确有这样的问题,没有铁箭头在前方破开空气,的确是飞不了太远,再加上箭身比较轻,更容易被空气阻力拦下。

张阳朝城外看了看,意外的发现濠州城是没有护城河的。

“咦?”张阳不由得疑惑起来。

仔细想了想自己来投军的时候,印象中还真是没有护城河。

“咱们没有护城河吗?”张阳指着城下的地面说道。

老兵表情顿时丰富了起来,忍不住笑道:“哈哈,小哥别开玩笑了,咱们濠州城要是有护城河就好了,不用和元军打,拉起吊桥睡大觉就行了!”

“嗯...”张阳附和着点了下头,又继续问了些问题。

......

......

经过张阳的了解,护城河也不是哪个城都有的,一般都是大城市才有护城河,或者依水而建的城市,有条件搞护城河。

“靠...”张阳不由得有些崩溃。

护城河护城河没有,弓箭弓箭没有,那敌人来了可不真就得开门迎敌了。

“干脆我们在城外挖一些陷阱,等元军来了直接落入陷阱岂不很好!”张阳又建议道。

“哎...小哥,挖陷阱这事我们也干过,不行的。”老兵否认道。

张阳不解道:“怎么会,挖陷阱肯定没问题!”

“没问题是没问题,但对元军没问题,对于咱们自己人也没问题...”

老兵说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似乎想起了有意思的事。

一旁的士兵则直接笑出了声,“哈哈,小哥,你是不知道,那陷阱弄出来谁都去踩。”

又一名士兵接话道:”当时我们挖了个大坑,里面也没装钉子,毕竟咱们铁器有限,只是挑了几车大粪填了进去,上面盖了着稻草,撒了一层薄土,哈哈哈,你猜后来怎么着?”

张阳下意识的问道:“怎么着?”

“哈哈哈,那天晚上回来了好几个屎人!”士兵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道。

张阳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哈哈哈,你们也真是的,怎么不通知人家一下。”

“通知了,但你也知道,咱们濠州城有五位将军,总会有些通知不到的,再说了,有出城找粮食的兄弟,咱们也通知不到不是。”有老兵解释道。

“嗯...”张阳点点头,看来陷阱还真是不行,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划算。

张阳轻轻拍着身边的城墙,若有所思的望着城外的空地出神。

居高临下,敌人完全裸露在自己面前,这样好的地形,难道就一点用都没有?

张阳此时想象自己手握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身边的人给自己托着子弹链,自己扣动扳机,疯狂扫射!

怎一个爽字了得。

可惜,没有。

这是元末,火铳都是垃圾的一批,更别提勃朗宁重机枪了!

再说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蒙古人对于火铳根本看不上,他们相信的,是自己胯下的战马和手里的弯刀!

“咦,用石头不行么?”

张阳灵光一闪,子弹没有,石头还没有么?

同类推荐
  • 乱世狂贼

    乱世狂贼

    乱世,就是容易出事。
  • 风雨南宋

    风雨南宋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本应像其他南迁国家般二世而亡,可是就因为出现赵昚贤明之君,才能使多喘的南宋转危为安,可是赵昚在驾崩以后,这南宋朝廷该怎样走出困境...
  • 我能召唤武将

    我能召唤武将

    「召唤流」「系统流」「架空文」「收集类」列国纵横,诸国并起。三千战将傍吾身,再次轮回又何妨?身具特殊命格的韦烈,要在这一片世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收服猛将于魂殿中,应对下一世的大战......
  • 古秦战记

    古秦战记

    一个风雨飘摇的帝国,两个穿越客的爱恨情仇,一部征战的血泪史,还有一些悲凉的抉择与期望,权力是一个漩涡,逃不了,也不想要逃……
  • 不朽大明

    不朽大明

    历史学教授因缘际会得到一本《万历十五年》,在寿终正寝之后发现自己成了明神宗朱翊钧
热门推荐
  • 哑女高嫁

    哑女高嫁

    她是沈家那有名的聋哑嫡女,八岁那年一场变故让她不得不以这样的身份活在沈家,步步为营,小心翼翼。他是睿王府的世子,是兰城中鼎鼎有名的最纨绔子弟,出入烟花场所为家常便饭,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面目她嫁与他为妻,新婚之夜独守空房,三日归宁他酒醉花楼,外面谣言四起,睿王府内暗潮汹涌,这一桩婚事,和表面看起来的一样糟皇上忽然驾崩,皇权争夺,他们一跃成为太子和太子妃,他开始变了一个人,待她和善,还说要治好她的病,然而后宫这一场戏,才刚刚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者荣耀之仙迹难寻

    王者荣耀之仙迹难寻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主角夜七,前HX战队中单。一手诸葛亮所向无敌。被害重生,获得王者荣耀系统,从此修真无敌。“大兄弟,开黑吗?我诸葛亮贼六。”不一样的王者,不一样的修仙。
  • 快穿之男主沉沦记

    快穿之男主沉沦记

    为什么这个世上有那么多痴情的人得不到真爱……若凡,快穿专业户,负责拯救(掰弯)那些被恶毒女主祸害的男主们,却不料被主神关注,一场主神与若凡之间的拉锯战展开了………
  • 仙师无敌

    仙师无敌

    都市少年,遭遇九世魔头夺舍失败,从此手掌阴阳灵犀,纵横天下
  • 狩猎医仙

    狩猎医仙

    看了就会,读完纠错,逆天的悟性就是这么拽!(本书是笔者探索学习作品,笔法稚嫩,新书已开,《我们的师尊专治各种不服》,欢迎试读。)那个谁谁谁,你的独门秘籍敢从头到尾打一遍不?我这可不是偷师,但凡古卷都有谬误,胳膊再抬高点!爱我的人,有我来爱护。帮助过我的人,有我来帮助!
  •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一朝失恋,光荣穿越】穿越了,我忍;被迫成亲了,我还忍;小三上位了,我再忍……可是可是,上帝呀,为什么我穿越后的生活就像灾难大片?难道就不可以来点喜剧片调节一下气氛么?愤怒咆哮ing~~~就在某女仰天长叹时,腹黑萌王爷突然出现……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养个包子就是喜剧!前提是我们得先种!”“靠,不带你丫这么玩儿的!”新书已发【倾世笙言:双面帝王难驯服】欢迎亲们跳坑!另:小桃子同学很快就要更改笔名为易绾,SO,封面先换了,同步可能会慢些,祝小伙伴们看文愉快,么么哒!
  • 青春十里,转身无你

    青春十里,转身无你

    我的青春就像丰收时节里缤纷果园中的一粒,并不会因为不够出彩,就告诉自己,这不是收获的果实。故,以青春书,以启示录。
  • 命宰魔劫

    命宰魔劫

    魔族肆虐,圣宰降世。人魔相战,拜谁为尊。剑起乱九霄,戟落摇五狱。是殊是途,是生是死。我们,各见分晓。
  • 妃上枝头:滚蛋吧,腹黑王爷

    妃上枝头:滚蛋吧,腹黑王爷

    一朝穿越,到了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废柴身上是个什么鬼!除了贴身丫鬟居然没有一个人真心待她!除了利用还是利用!姐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虐渣男渣女简直是爽的不要不要的!可是王爷,说好的不做真实夫妻呢,你现在压着我是几个意思?某王爷说:“那是泡妹策略,策略懂不懂?”她石化,他说,“我要造一个小影儿出来,让你无法离开!”她说:“滚出去!”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