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0700000003

第3章 大寒(1)

吉橘(一月二十一日)

机关算尽,把别人的利润都拿下来是损人不利己,甚至无利于社会进步的。

昨天美华防癌协会的杨会长来电话,说想介绍Newsday的记者来报道中国人的年夜饭。早知道Newsday在长岛是仅次于《纽约时报》的报纸,但我只要回到纽约,就成为隐士,极不喜欢再有生活上的“波折”,即使附近华人聚会,除非女儿参加,我也少露面。所以想都没想,就说NO。偏偏挂了电话,太太有意见,说杨会长觉得我家有老人,三代同堂,加上今年家里确实打算好好过个节,还约了一票朋友,为了宣扬中华文化,又顺便,何不同意?

老婆大人既然如此说,我只好又点了头。

虽然预告七点吃年夜饭,摄影记者却不到六点就来了,说要拍些下厨的画面。花白头发的中年男士,据说在Newsday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不是报社待人好,就是这记者性情好。的确如此,论谈吐、长相、工作态度,这位叫JimPeppler的摄影记者,都显得敦厚而有深度。中外记者我见多了,发现摄影记者常不比文字记者差,他们虽少讲话,但是总流露出艺术家的气质。也可能正因为听得多,说得少,好比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每天浸润在乘客的高谈阔论中,自然积下厚厚的底蕴。还有,摄影本是高深的艺术,他们又常自己冲片。一个艺术家,躲在黑漆漆的暗房里,一待几个钟头,就有达摩面壁的效果。当他们“不得向外发表,只堪往里寻觅”时,当然更能练成“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内功。

这摄影记者真是什么都不放过,除了拍我岳父和老婆下厨,以及女儿整理年礼的画面,连桌上的水仙、瓶里的蜡梅和进门处放的小橘子树也不放过。大概因为他一进门就撞掉我一颗小橘子,看我老婆才将橘子丢进垃圾桶,就被我小心捡出来放在一边,所以对那橘子树特别好奇,害我花了不少时间为他解说——“橘”与“吉”的音相近,吉是吉利、吉祥;加上冬天没什么颜色,这棵小橘子树,一颗颗澄黄似金、鲜丽照眼,又有油亮亮的叶子,所以常被当作过年的摆设。

我这棵小橘子是前年买的,去年叶子长得挺茂,却不知为什么一颗未结,直到今秋才开满白色的小花。那花的香味,被我形容像邮票。太太颇不以为然,说香就是香,为什么会像邮票。这是因为她没集过邮,不知早期外国邮票的背胶都有这么一股味道。那阵子我勤为这小橘子加肥料,每次肥料都得特别调Miracid,那与一般的MiracleGrow不一样,属于酸性肥。又为了让橘子结大些,我在中间摘了不少花,果然暮秋离美时,满树绿色的果实。只是三个月后归来,发现橘子并不极多,还枯死了一枝,上面挂了许多干瘪的果子,一碰就掉满地。再看地板上,油油亮亮又黏渍渍的,才知道长了介壳虫。所幸有两天温度还在零上,橘子又不像兰花般不耐寒,于是端出去好好喷了一遍杀虫剂。正因此,这“年夜”才能有棵橘子示人,还进了大报摄影记者的镜头。

看到过年时的这棵小橘子树,就想起张五常写的《卖橘者言》,张五常是留美又享誉国际的经济学家,但是文章出手,举重若轻,十分耐读。一个原因是他言之有物,能振聋发聩;一个是他可以把艰深的道理写得平易近人。想他为人也如此,他不单搞理论,而且要“实证”。居然曾经在大年夜,找了三个朋友在香港街头卖橘子树。不是为赚钱卖橘,而是为了验证经济学上的理论。

两百盆橘子,每盆成本四十港币,从晚上八点,卖到初一凌晨三点半,居然全卖光了。真正有意思的是,他们虽然平均每盆卖五十五块,但是价钱跳来跳去,起初开价八十,让客人还价,只要够六十就脱手。十一点下雨,立刻喊价折半,成了四十;半小时之后,雨停了,价钱又跳回八十;午夜之后减到七十,再一路减,最后就算二十,也卖了。

多惊人哪!一下雨就降价;雨才过,又回头。这生意人的价钱是“与时俱进”“与势俱进”。到最后张五常得到个结论,就得这样才能赚钱;而且要几个人一起卖,大家彼此呼应,你高我低,你低我高,让客人在中间比来比去,就算花七十块钱买一盆,也以为比别人花八十的讨了十元便宜。至于守住一个“死价钱”的,则非但没好处,还极可能赔本。

我之所以说张五常能振聋发聩,就是这个道理。他用了个很真实的例子,解释了经济学上的价格分歧(PriceDiscrimination)理论,而且让那些认为在“长城脚”与“第八座烽火台”上卖汽水应该同样价钱的人,了解供需差异、劳力成本和自由经济的道理。进一步谅解为什么街角Seven-11的东西可能比大卖场的贵上一倍,人们又为什么宁可买那贵一倍的东西,而不去远一点的大卖场。

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失业,跑到后火车站批发垃圾桶到街头卖,足赚三倍。他由此发现生意太好做了,于是家里需要其他东西,都追到批发的地方买;可是到后来算一算,他花下去的时间,还有去批发买大量物品所积压的钱,远不如专心经营一样垃圾桶;于是得到个结论——机关算尽,把别人的利润都拿下来,是损人不利己,甚至无益于社会进步的。这也像张五常,用事实证明了自由经济的理论。

只是,当我看着眼前的小橘子树,想象大年夜,瑟缩在香港街头冷雨中,卖橘子的张五常。不知那些讨价还价的“买橘人”,知道自己面前站着的是个世界闻名的经济学家时,他们会怎么办?

如果是我,照样还价。因为这是帮他!

天恩(一月二十四日)

天哪!不过表土半厘米的水啊!给等于没给,只怕饥民看到这点美食,停工许久的肠胃翻腾,美食却连食道都未下去,就不见了,反而死得快些。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浇灌屋里的一百二十盆花。因为时间有限,我必须以极快的速度,提着两加仑的壶,取水、浇水。隆冬,外面的气温很不稳定,前一天零上六度,后一日又零下十六度,室内的暖气也就时起时关,造成花盆的湿度每日俱变。所幸积二十年的经验,我只要瞄那花一眼,或全凭第六感,就知道该不该浇,以及浇多少。

虽说第六感,其实像计算机,因为早把程序灌入脑海,只消输进当天的资料就成。“养花”令我想到“教化”,尤其浇水,是“因材施浇”。我必须看那植物的体气、个性,乃至家世背景往下浇。举个例子,大叶植物如曼陀罗和白兰花,要多浇些。因为她们树型大、叶子大,又生长快速,好比壮硕的青春少年,食量必定惊人。当然也有例外,譬如蔓绿绒,叶子比前者大得多,但因叶表蜡质甚厚,能防止蒸发,又有气根辅助,并不耗水。说到这儿又麻烦了,偏偏橘子、七里香和栀子花,怎么看叶子都小小亮亮,应该极耐干渴,却需索无度。可知看来自奉甚俭的未必真省,她们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碰上凯子,可能比谁都狠。狠狠在外面“敲”一大餐,回家少吃两顿,对她自己而言,何尝不是另一种节俭。

植物并非天天要浇水,有些人只要看盆栽的土壤干了就浇,反而把植物害死。这道理很简单,想想植物们千年亿载长在野外,被人们收养才是多久的事?野外天天下雨吗?所以要知道那植物是否天天需水,只消想她祖先的环境就成了。若是来自热带雨林,天天浇,准没错。相反的,如果来自沙漠,一周浇一次都嫌多。至于兰花,虽然多半生在雨林,但因为附生在树干上,就算下大雨,雨水在树干上也留不住,所以兰花作为室内盆栽,可以潮,不能湿,水浇多了,根一定烂;尤其花盆下面,必须透气,甚至垫上木炭石块,以利排水。

谈到透气,任何植物都得透气。春天总见园丁开个特别的机器,上面一排钉子,在草坪上打密密麻麻的小洞。花店里还卖一种特殊的钉鞋,教人穿着在草坪上行走,为草地针灸。原因是土壤久不翻动,容易变硬,如果地表再生青苔,空气更难透过,植物不容易长得好。盆栽当然也一样,上面要透风,得常常搅动土表;下面得透水,花盆一定要开口,使多余的水能由那里渗下去。我曾不信邪,心想只要控制浇水量,使她不泡水就成,于是用下面未打洞的瓷缸种花,居然没有一棵长得好。而且稍不小心多浇了水,土壤变臭,植株就死亡。不知为什么,我闻那臭味,有点像铜臭。可见滴水不漏的,就算富,也富得臭。

“水即是财”,风水家说得不错,对植物想必也一样。老天爷喜怒无常,干一阵湿一阵,晴一阵雨一阵,那些植物也因为有一餐没一餐,只好自求多福,各自想点子存钱。兰花和仙人掌是此中高手,水多的时候,肉质茎长得肥肥大大。几个礼拜不浇水,她们照样活得好好的,只是那些茎都变得干干瘪瘪。枝茎富含水分的草本花也一样,我曾在三伏天将一大盆非洲凤仙留在烈日下,三天忘了浇水,发现时已经成为霉干菜的样子,心想她是死定了,可是水浇下去不久,便见她风华再现,丝毫没留下“在陈绝粮”的窘态。想必是利用茎中的存水,过了穷蹇的荒年。

整体说来,由于地球上多半的地方都是有晴有雨、夏润冬枯。植物们也大半需要浇一天、停两天。我有时想象自己钻进土壤里观察,浇水时,水沛然下,把土壤间隙的空气推开,并被植物的根须吸收。接下来几天不浇水,泥土中的水分消失了,间隙又被新的空气取代。于是原先潮湿的根,可以再与空气接触,避免泡水过久,表皮溃烂。这些湿与干的交替是必要的,正因此,园艺书上会说,某些盆栽要一次浇透,再等表土一两寸干燥之后浇。但是,再浇不能只浇一点点,又得彻彻底底地浇透。

至于夏润冬枯的自然现象,也十足表现在盆栽中。就算室内有恒温调控、四季如春,那些花树仍然知道时序更替,春夏总要多浇,冬天硬得少浇,否则像是她睡觉你敲锣,不是长不好,就是不开花。当然也有些“穷不改志、富不忘形”,像是“黄金葛”。你剪下一小枝,插进清水,就算放在暗处,她也不烂不臭、安贫乐道;改天将那枝种进花盆、放在明窗下勤勤浇灌,她就自强不息,力求精进。又过一阵,你不爱她了,两个星期不给水,居然也绿油油,丝毫不显疲态。这种在朝在野都怡然自得的本事,实在教人佩服。只是这令人佩服的品德,换个角度看,却是“贱”。

正因为好种好养,我家最多的就是黄金葛。二楼有个平台,伸入客厅,摆了一排长长的花槽,种满黄金葛。起初她还左右顾盼,渐渐垂入大厅,居然愈长愈长,直坠到地板。舍不得剪,将长藤往上拉,卷在栏杆上,再下垂,没多久,又垂到地板。就这样一卷再卷,居然长达数十尺。种黄金葛还有个乐子,是当她下垂的时候,叶子没什么变化。但是如果逆势操作,把那藤蔓往高处挂,或找个枯树干,引她往上攀爬时,那叶子就愈长愈大,藤蔓也愈来愈粗。到后来可以变成奇景,只见许多盈尺的大叶子,高高悬在天花板上。起先我不懂为何有此现象,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把水分“拉”上去,不得不把叶子放大。植物没有泵,地下的水凭什么延着茎往高处流。除了因为密度透析和毛细作用,就全凭叶片的蒸散。我常想,有些盆栽,像是玉兰、月桃和栀子,前一天才浇足了水,第二天土又干了,那水分除了长叶开花,其余的好像凭空消失,大概全散入了空气之中。于是在显微镜下看叶片,果然在背面见到许多小小的气孔,尤其靠叶缘的地方,甚至能看到一滴滴的水,由气孔里流出。最明显的是芭蕉树,水一浇多,就滴,由上一片叶缘滴到下一片叶面,晶晶亮亮地如同荷叶上的露珠,美极了!

提到芭蕉,也是个费解的家伙。印象中芭蕉生在热带,于是想到雨林,想她一定特别需要水分。直到发现滴水现象,才知道这小子还蛮有骨气,知足常乐、非分不取。后来为香蕉剥树皮,更发现原来她也有藏私房钱的本事,粗粗的叶茎和下面的假茎连在一起,里面一格一格,好像千万个小水库。怪不得许久不浇水,依然绿意盎然;也怪不得野外求生时,能摘香蕉的叶茎吸水。

大概像人,重要的器官全长在前面,碰到危险能用蜷缩抱头的方式护着。植物的五官也多半生在叶子的下方,风吹雨打全由比较结实的“叶面”承担。浇水必须懂得这个道理,知道亿万年来,叶子背面都不怎么“露脸”。所以水只能由上面浇,不能从下往上喷。尤其那些叶面生有细毛的,像是西红柿和百日菊,当它枝叶重叠,通风不良时,只要叶子背面沾了水,就易得灰霉病,先长白斑,再一片片脱落。出家人有所谓“过午不食”,喷水也一样,最好上午为之,使叶片入晚之前能够干透。如果晚上还“进补”,就算道行高,也难抵梦中的魑魅魍魉。

还有一点,是植物的一切都配合老天。譬如叶序和叶型,无论对生、互生或轮生,每片叶子都被安排得雨露均沾。也无论掌状、羽状或披针,既然那么生长,就一定有道理。我曾在下雨时注意各种植物淋雨后滴水的情况,发现根浅的植物居然会用叶子分散大雨的冲击力,把雨水一滴一滴由叶面聚到叶尖,再轻轻坠落,免得雨点直接打在地面,造成土壤流失。更妙的是“女多淫而妇多贞”的向日葵,开花时朝着太阳,撑着鲜黄艳丽的花冠招蜂引蝶;等结婚了,怀了孩子,立刻垂下头来。道理很简单,她结了葵花子,那籽的壳很软,怕水又惧鸟食。于是深垂着,用大大的“花托”作伞,任风吹雨打,居然能保持种子干燥。所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只要见向日葵垂头,就不能往她脸上喷水,否则有违物性,种子必烂。

提到喷水,学问可大了。不!应该说是可大可小。因为喷水就像人造雨,只要想今天我扮演上帝,为生灵普降甘霖就成了。天上的雨是慢慢下的,而且行云布雨,十分公平。喷水时便如此,得慢慢喷,一遍一遍喷。不见那庭园喷水系统,一启动,地上就伸出许多喷头,朝四面高处噗噗噗地洒吗?那水绝不会大,也绝不能对准一个小地方猛喷,而要像扇子一般,一下又一下,一遍再一遍。于是前一遍喷的水,被泥土吸收了,接着喷第二遍。这多像教育啊!等学生都消化了,才能继续往下教。

说喷水的学问大,也对!因为我发现人们由于不会喷水,把植物干死了。听起来多讽刺!道理很简单!想想淋浴就成了。人人知道淋浴比盆浴省水,据说特殊的淋浴喷头能比一般水龙头节省百分之七十的水。为什么?因为那水化成雾状,很平均地冲在身体表面,加上喷出的冲力,很快就能把肥皂冲掉,将身体洗干净。问题是喷水非洗澡,许多人才喷五秒钟,看土已经湿了,就以为够了,岂知那湿的只有表面半厘米,下面还干得要死。人才离开,地表已经又露出旱象,植物岂能不死?我曾对朋友讲这道理,他硬是不懂。只好拿来一个空水壶,叫他对着壶里喷水五秒钟,再要他看壶里有多少水。“把这么一点水浇下去,够吗?”他才顿悟。说来这也是“何不食肉糜”,那些在朝的大人先生,常常四处施惠剪彩,看黎庶沾恩、万民欢呼,以为已经拯民于水火。天哪!不过表土半厘米的水啊!给等于没给,只怕饥民看到这点美食,停工许久的肠胃翻腾,珍馐却连食道都未下去,就不见了,反而死得快些。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许地山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许地山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生正逢时

    生正逢时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瞬间的幽默

    瞬间的幽默

    分为短章精粹、飞蚕集、历史人物长廊三部分,有对山川景物的畅想,对生活中细节的感悟,内心细腻感情的描绘,文笔清新、自然。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守候本心

    守候本心

    作为新一代青年,凭实力吃软饭,咋滴。他嘲自他嘲,我亦岿然不动。PS:吃软饭是不好的,总会惹来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 往事终成故事

    往事终成故事

    刚开始产生想要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是最近看了许多让人伤感的怀旧小说,潸然泪下。心理慢慢地积攒一腔热情想要马上释放,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憋了一上午的小便一样,坐立不安。大多数都是白开水一样的人生,包括小说里的主角们,它们之所以光鲜,是因为读者的情感和脑洞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本想取名恍如昨日,大抵是因为我那该死的不甘和无尽的怀念吧。后来便是往事变成故事,大抵是因为我们最终都会将所有的青春笑着说出来吧。
  • 俏皮公主与拽王子

    俏皮公主与拽王子

    她是一个俏皮可爱的公主,从小就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并没有因为这样而盛世凌人。有一天,她来到了……………………………………………………
  • 梦落荼蘼

    梦落荼蘼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暗恋的故事。主线是主人公柳上元度过欢快的童年后,从初一开始便对同班同学林师圆生起好感,从初中仰望到高中,一路走来,终于在高二时有机会相处,然仅谈了将近半年的纯爱,后又被师圆以报复前男友的推辞而抛弃。柳上元在经历了一段消沉之后,依旧痴心不变,想尽各种办法,幻想无数次相逢的场景,其暗恋从未停止,一直到大学,到工作,最终到了而立之年方才释然。副线为柳上元的表妹张雨婵与梁画可的爱情以及柳上元与好兄弟之间的情谊,他们从豆蔻之年走到而立的成长过程,林林总总,如此这样。小说中穿插了许多笑话以及有趣的语文课堂,喜爱文学的朋友们不妨将它当做是童年回忆录、青春纪念册吧。
  • 河伯奋斗录

    河伯奋斗录

    一觉醒来唐川成了清水河的神祇(河伯),迷茫?恐惧?痛苦?统统不存在的,我唐川居然成为了一名神祇,虽然这清水河只是环绕两个村庄而已。
  • 神斗

    神斗

    时间与空间的连锁,感情与梦想的纠葛,人生与世间的感悟,神明与平凡的内心,顶尖特种兵的重新塑造,异世界的相同与不同。
  • 爱情的具象

    爱情的具象

    二十六时看二十岁的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可笑又可爱。20岁的自己看到二十六的你会不会欣慰又心疼。如今的林涎独自一人,她偶尔也会想起曾经拥有过热闹的美好的时光,那些被试探和欺骗戳成千疮百孔的,她凉薄的过去。她窝在个胡同大院里当包租婆,安静也平静,偶尔回忆过去。她看见二十岁时没有看到的所有人对彼此的挽留和爱意。犹如风过平原无声息,她欠下的债,他们欠下的债,到底该给谁还。
  • 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现象的存在,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历史性。其中,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与介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谈及现代教育理论,我们必从杜威的教育理论说起,因为杜威所发起的“新教育运动”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界线。
  • 神鬼杀

    神鬼杀

    遇鬼杀鬼,遇神杀神;天下我有,任我行走;无名功法、历尽困苦、终有大成,为了爱情、勇闯三界,只寻真爱,结局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