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9900000017

第17章 当杀手与杀手相遇(2)

记得有一次,我先用塑料袋捉到一只大黄蜂,才转头,又发现一只又圆又大的红蜘蛛,于是再把蜘蛛抓进了袋子里。

大概是生物的默契,它们两个一进入塑料袋,就各据一方,谁也不理谁。但是当我把袋子愈缩愈小,让它们挤在一起的时候,战斗就开始了。

还有一回,我同时抓了两只大黑蜂,把它们挤在一块儿,两个就抱着缠斗。我试着打开袋子,把袋子扔在地上,看它们是不是就不打了。

它们还在打。甚至我等得不耐烦,跑去看报,看完回来,它们还在里面打。

于是,我又封起袋口,拿进屋子,把它们全放进派蒂的罐子。这使我想起儿子有一次跟朋友到海边捉螃蟹,回来讲:一堆螃蟹,只要拿起一只,就能连带捉起许多只。因为它们会一个钳着一个,似乎说“我脱不了身,你们也别想逃,要死一起死”。

据说“多苦难”的民族都有这种螃蟹的“美德”。

下午三点钟,女儿放学了,也是两只螳螂准备遭遇的时刻。

我每天特别等女儿放学,让小丫头看派蒂吃虫是有道理的。她看到的固然是“血淋淋”的画面,但这正是大世界的缩影。我也不认为“看杀”会给她带来残酷的感觉,反而发现她会因此表现出“爱”。

爱是很特殊的,它有时候甚至褊狭得让人害怕。有一次看派蒂咬一只蝗虫,蝗虫的内脏被咬出来了。小丫头不但不觉得恶心,还高兴地说:“好吃!好吃!”似乎为她的宠物能够吃到这么一个又大又活的蝗虫而高兴。

还有一天,看那派蒂吃完马蜂在舔嘴,小丫头居然赞美地说:“她好漂亮,她的嘴是红的,是不是搽了口红?”

她显然觉得这只三角头的派蒂是个美女。

爱就是这样,可以使正义、公理,都闪到一边。别人的悲剧在我们的眼里,可以是喜剧。别人的父母不是父母,别人的子女也不是父母生的。别人既然跟我敌对,就该杀。杀敌是圣战;“射人先射马”是聪明的战法;诱敌先捉他的“家小”,也没什么不义。

养老虎的喂虎吃鸡,养鸡的喂鸡吃虫,养虫的喂大虫吃小虫。每个人都从他的本位出发,不必往上想,也不必往下想。

想想,如果有一只鸡,把我的派蒂吃了,那还得了?但是如果派蒂吃了别人宠爱的蟋蟀,又该怎么说?

把新螳螂放进罐子之前,我问女儿:“如果新螳螂把派蒂咬死了,怎么办?”

“把新螳螂杀掉,为派蒂报仇。”小丫头咬着牙说。

我又问:“那如果派蒂咬死了新螳螂,怎么办?”

“那就太棒了!”小丫头拍着手。

“为什么不想,如果新螳螂咬死派蒂,我们可以把新螳螂看成派蒂,也叫它派蒂,我们不是还有一只螳螂吗?”

“不!”小丫头大喊,“派蒂是我的宠物!”

殊死斗(十月九日)

我们脚下的土地,有几个不曾是古战场?有几个不能把千百年来发生的事,写成一部史诗?又有哪一寸土地,不曾上演人间的悲剧?

现在是凌晨五点半,派蒂的玻璃罐正在我前面。昨天晚上的风暴已经结束,里面平静得如同外面的树林。

刚过去的这一天,让我学到不少。大约人们在面对战争和死亡的时候,都最不能思想,也最能思想。所以战争常是新思想的催生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查拉(TristanTzara)的“达达主义”(Dadaism)这样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Guernica,1937)这样产生。张爱玲也一样,文学评论家陈芳明说得好——“战争毁掉了一个中国,却诞生了一个张爱玲。”

所有的战争,开头都可能是和平。也可以说所有的和平之前,都是战争。当我到挪威旅行的时候,导游指着一个宁静幽美的村庄和四周如画如梦的风景说,当年曾经有几千个英国雇佣兵到这里来,结果全被俘虏了。“英国人怎么能对付得了维京人?”导游笑道,“村民们开会,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后来觉得遣送、交换都太麻烦,于是把每个俘虏的头都割了下来。多干脆!”

我一边听,一边看那宁静的小村庄,后面有白雪覆盖的山头,旁边是幽谷涵岚的狭湾,尖顶的教堂从绿绿的树丛里伸出来,夕阳下,树特别绿,塔尖也特别耀眼。一群绵羊迎面走来,带头一只大羊的脖子上挂着铃铛,叮当叮当地响。

我很难想象,当战争在这里发生时,会是怎样的景象。

一丛丛的密林,成为最好埋伏的地方?

一棵棵白杨,当鲜血溅到那白色的树皮上,会是怎样的色彩?

一个个尖顶的教堂,会是多么好的瞭望塔?

从万古来看,每一片美丽的风景下面,都可能是坟场。如同山顶洞人和尼安德特人,在挖掘他们的洞穴时,发现地下一层又一层,千千万万年,留下一代又一代的骸骨和遗物。

记得电影《巴顿将军》里有一个镜头:巴顿的车子在郊外开,他突然叫停车,一个人走下去,面对一片旷野,深呼吸,说他感觉得到,那里是一个“古战场”。

“古战场”,多么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无限凭吊,又无限欷歔的名词。如同史诗,总令人震撼,总引起心灵的净化,总给人壮阔的感动。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多美的电影场景!如果燃起一阵烟,拉出一片哭声,加上褴褛的衣衫、憔悴的容颜、滚动的车轮,那氛围有多棒!

只是,如果你我是要出征的人,我们的妻小正牵衣顿足拦住我们的脚步,那生离死别之际,又是何等的心情?

“古战场”“史诗”“人间的悲剧”。请问:我们脚下的土地,有几个不曾是古战场?有几个不能把千百年来发生的事,写成一部史诗?又有哪一寸土地,不曾上演人间的悲剧?

我面前的这个罐子,也成为古战场。从一个月前,派蒂住进来之后,就日日演着杀的戏码,留下翅膀、残肢、断臂和头颅。

相信那只新螳螂在昨天下午踏进来的时候,也立刻嗅出这古战场的味道。它会不会想,自己踏入了一个鬼屋,面对着一个杀人的魔头呢?

这一点,我看不出来。只觉得它是出奇的镇定。我拉开纱布,把它的盒子对准罐口,它就从从容容地走了进去。

原以为立刻会有一番亲爱或厮杀,却出乎我意料地平静。

罐子是横放的,派蒂站在靠底部的位置,“新朋友”留在入口的“玄关”。两个家伙相对地看了看,居然转过头,好像互不关心。如同心理学家说的,动物过多,会产生冲突;但人不一样,譬如在电梯里,大家会各自把目光转开,不要对上别人的眼睛,于是减少了紧张感。

当时这两只螳螂也表现了这种人的风范。

或许强者都懂这个。最起码“当运的人”,都懂得不要跟也“正当运”的人斗,好比钻石不要跟钻石互相摩擦一样。强者的强,不是暴虎冯河,而是识时务。与其鹬蚌相争,让渔翁得了利,不如划分势力范围,各吃各的,各自舔自己刀上的血,谁也不要为对方的草民鸣冤。赵滋蕃先生说得好——

“误尽苍生的,终究是权力之争。”(《宋王台畔》)

想到权力之争,我立刻冲去院子,抓了一只蜜蜂,又丢进去。全家的观众,显然都为我的此举叫好。

蜜蜂飞进去,先直冲罐底,派蒂匆匆忙忙出手,没抓到。蜜蜂朝反方向逃,进入新螳螂的势力圈。新螳螂也出手。

天哪!它居然一把就抓到了。

全家都大叫了一声,又立刻安静了下来。我想每个人都在操心,怕我家的派蒂,不是外来客的对手。

人都是这样,“见面三分情”,只要见一面,总能有三分情,觉得是一种缘。何况相处这么久的“宠物”。

眼看这外来客,人生地不熟,又在啦啦队声势一面倒的情况下,居然才一出手,就是“三分球”,怎不令人惊讶呢?

我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日本的“相扑迷”。当那来自夏威夷的“异类”,居然打垮一群国产高手,而要登上横纲的时候,到底该怎样反应?

给他下药?赶他出境?请他入籍?还是把女儿嫁给他?

才想到相扑,罐子里就演出了。

真像相扑,这两个大肚皮的家伙,居然各自抬抬左腿,又抬抬右腿,再往下蹲了蹲,一副作势欲扑的样子。

也果然如相扑,做完这些准备动作,又各自转身走开了。罐底的派蒂开始向罐口移动,外面的新螳螂也靠着另一侧,向中间移动。

两个家伙由原来的面面相对,成为四十五度角的侧面。如果它们是猫,这绝对是最好的攻击时刻。可以出一边的爪子,用甩动的力量,攻击对方的头部。

但它们没有出击,继续绕着场子走,每一步都踏得很慎重。使人想到螳螂拳,这个据说由王朗观察螳螂所创的拳法,在步法上就非常讲究。

你看!那“马步”就该这么蹲,腿不可直,总要留三分余地;眼睛要看紧对方;手要举起来,护着自己的脸。

螳螂的大肚子,真让人能一看就了解什么是“君子不重则不威”。那“重”,是“厚重”。大大沉沉的肚子,向外伸出四条腿,稳稳地成为“中心”。上身细细小小的,又穿着厚厚的铠甲,正好能灵活地摆动。古人称之为“巨斧”的一对钳子,真是既像斧,又像刀,更像钳子和钩子,可以砍、可以夹、可以戳、可以钩。

螳螂是昆虫里最像人的。小小的头、细细的颈,上身有两只“手臂”。这两只“手”连关节都像人——有上臂,有下臂,有“手”,有“指”。也就凭着这双强有力的“手臂”和上面的武器,使它敢于“螳臂当车”。

提到“螳臂当车”,大家都用来嘲笑不自量力的人。其实当年齐庄公出猎的时候,看到螳螂“举足,将搏其轮”的时候,问驾车的人:“这是什么虫?”驭者答道:“这是螳螂。是只知进,不知退,不自量力,而轻敌好战的小虫。”

齐庄公当时怎么做?

他没有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轧死,而是“回车避之”,表示对“勇士”的尊重。

果然天下的勇士听说,就都来了。可见螳螂的勇,固然是易折的武勇,却也值得尊重。尤其在今天,这种人更稀有。

话说回来,螳螂真是“只知进,不知退”吗?

错了!最起码在我的罐子里,就看见它们如何衡情度势地向侧面移动。

它们也不是“轻敌”的。平时看派蒂,见到虫子就出手,是因为虫子太弱,能够手到擒来,所以好像掉以轻心。但是到了这一刻,真遇见劲敌,它们出手就慎重了。

“它们的屁股在动!”女儿突然叫了起来。

可不是吗!我原本只注意它们的大动作,却没发现它们屁股尖上两根须须,正在上下左右地摆动,难道是正由那里分泌费洛蒙(pheromone)?好比两军固然在前线对峙,领袖却通过热线电话在谈媾和?

隔段时间制造一点紧张的情况,非但不会影响领袖的地位,而且有转移反对派注意力,凝聚全民共识和鼓舞士气的功效。敢情这螳螂也懂得,正在发挥两面外交?

它们居然开始慢慢靠近。搞不好真是一公一母,准备上床了。我心里暗想:“如果真交了尾,我该怎么对六岁的小丫头解说?”

眼看头就要碰到一块儿,突然各自偏了一下,侧身让过。外来的那个家伙继续向前走,再左转,居然从派蒂的身上跨过去,一只脚还狠狠踩了派蒂一下。

“派蒂小心!”女儿大叫。

派蒂好像听懂了,也向前走,于是两只螳螂又回复了原本的态势。

大概密商完毕,彼此探测了虚实,费洛蒙的消息也做了交换。该战该和,就要有个决定。

这决定当然要小心,就像超级强权,各自拥有核武器,绝不能像小国家使用传统武器,随时可以放放冷枪。在这种情况下,大国反而得管制跟自己结盟的小国——少安毋躁。

两只螳螂面对面待了几分钟。原本以为大战即将爆发,未料它们居然各自低头洗脸了。

洗完脸,开始舔自己的武器,先用钳子钩着触角,放进嘴里“含”一遍。再把钳子上的尖刺,一一舔过。

接着相望一阵,然后轻轻地鞠躬,左右地摇摆,一副礼尚往来、要跳交际舞的样子。

说时迟,那时快,叮当一声,两只螳螂竟然撞在空中,一起翻到地面。接着一片金铁交鸣之声,把四周的虫尸踢得满瓶飞舞,再定睛看,两个又分开了。各自站立在原地喘息。

两只螳螂的翅膀都张开了。绿褐色的“上翅”下面露出红色的“下翅”。这下翅平常绝不展现,只有到危急关头,才摊出来,用那鲜艳的色彩,把敌人吓走。

它们显然都被激怒,而且有了第一次的交战。

突然,又一次冲锋了。这下我看清楚了,它们不像平常抓虫,只动两只钳子,而是整个身体弹跳向前。也可以说它们用的正是“独门螳螂拳”中的“崩步拳”。它集合了北派少林长拳的跳跃和螳螂拳的阴狠拳法。

各有四条腿、两只胳臂,臂上又全是“尖刀”。当八条腿交缠在一起,钳子上还要又劈、又砍。在那一瞬间,它们的上身都向后仰,尽量伸长两臂,攻击对方的头颈。结果形成下面的肚皮紧紧靠在一起,上身却愈分愈开、愈推愈远,各自向后翻倒,而不得不张开翅膀飞开的情况。

初中时练过螳螂拳,老师不断强调祖师爷当年如何被少林和尚打败,终于由看螳螂打斗中“悟”出拳法,回头打垮少林群僧。

每次练功之前,还要我们先背口诀。有所谓的“手法十二诀”“十二柔”,和“八刚”“八打”“八不打”。

那“八不打”是说不打人的要害,好像十分仁厚的样子。问题是当我们练的时候,不是用手指戳对方的眼睛,就是用脚踢对方的睾丸。师父说得好:“这是为防身、保命,不得已!”

后来上高中,在校外拜师学书法。练“永字八法”中“磔”(也就是“捺”)的时候,那老师又说了一大堆“隼尾”“金刀”“鸣鸭”这些奇怪的名称。其中还有个笔法叫作“石螂腹势”,我尤其记得清楚。因为那轻轻落笔,渐渐向下按,再往侧重重一捺,写出来的笔画,确实像只“长颈圆腹”的螳螂。

我那时就觉得很不解,奇怪老祖宗们为什么好像一天到晚都在看虫子和禽鸟。从这些小东西的身上,学习人的功夫。然后取一大堆奇怪的名字,说一大堆稀奇的道理。再加上一顶大帽子:“这可是祖师爷传下来的。”好像祖师爷就一定天下无敌、永远不会出错的样子。

现在,派蒂和这外来的高手,是不是在出手之前,也先背口诀呢?它们是否每一招、每一式,都有个名称?还是在这三五秒之间,看情况而随机应变?

真螳螂是活的,但成为中国人的拳术,就变成了半死的。如同国画家画山水,是松树就用“松叶点”,是竹子就用“竹叶点”。写书法则动不动先问对方是学“王(王羲之)”?还是学“颜(颜真卿)”?还是学“米(米芾)”?抑或是学碑?

你如果说我练我自己的功夫、写我自己的字体、画我自家风格,只怕就要被取笑,说你“没有师法古人”了。

想到这个,虽然昨天下午,全家老小都走了,我还是耐心地守在罐子旁边,希望由两只小虫的交战中,悟出什么大道理,而自创一家门派,留名武林,或流芳画史。

只是,从下午四点进场,到七点,我吃晚饭,它们前后交手不过四次。每次都是突然冲刺、猛然后退。而后,天黑了,两个家伙的眼睛也变为黑色,居然各自转开,好像要上床睡觉了。

洋人说得好:“如果你打不倒他,就加入他!”(Ifyoucannotbeathim,joinhim!)这两个家伙,大概彼此领教了实力,英雄惜英雄,打算均分天下了。

我不再存什么奢望,也就径自去看电视。看完电视,见它们还是那样,便关灯,去睡觉。

清晨五点,想必外面很冷,暖气又动了。女儿的床,正对着出气口,大概有灰尘吹出来,小丫头开始打喷嚏,把我也惊醒了。

为她擤了鼻子,喷了一点抗敏感药,又开了空气过滤器。觉得肚子有点饿,去厨房倒了杯牛奶。

一边喝,一边走进书房,看看有没有传真进来。

瞄到桌上的玻璃罐,安安静静的,想必两只螳螂都在做大梦,把台灯点亮,又看看。

两造还是各据一方。可是那一只,那只比较大的客人,为什么仰着躺?四条腿还不断向上挥动。

我再靠近一点。倒吸一口凉气——

它,它居然身首异处,连肩膀都不见了!

同类推荐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全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文字妙语连珠,见解独到,不仅有对诗词作品的点评,而且对历代词人的人生境遇和得失都有所评价,可谓难得的国学经典、美学巨著。
  • 贺兰踏阙

    贺兰踏阙

    本书稿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著名企业管理中的体会与感悟为背景,集随笔、散文、诗词为一体,紧扣时代脉搏,全面回顾了作者在企业管理中的方方面面。有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对事业的追求,有作者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及体会。
  • 走马春秋

    走马春秋

    《走马春秋》,又叫《乐毅伐齐》是《六部春秋》的第五部,是根据《全相平话》改编的神魔小说,讲述齐宣王死后,齐愍王继位。这时的齐愍王很强大,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扩展领土。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愍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暴政。他宠爱邹妃,逼走了孙膑。乐毅来投不被重用,于是投奔燕国,并带兵伐齐。齐襄王即位,请回孙膑来退燕兵,乐毅请来师父黄伯央,怒摆五鬼阴魂阵困住孙膑,金眼毛遂请王禅下山搭救,双方各有神仙助战。
  • 老舍作品集·散文卷

    老舍作品集·散文卷

    本书收入了老舍的散文近百篇,分为民俗风物、人生人物、谈艺录三辑。老舍先生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凡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等都有笔墨。其用情最深的是北京。他写可亲可敬的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他写资助自己入学读书的宗月大师的慈善,他写自己戒掉抽烟、酗酒、玩牌等不良嗜好,他写自己没有结果的初恋,他写回到新北京后的欣喜,等等。老舍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所写均为真人真事,所感亦为真情实感,文字本色自然,朴实无华,尤其是记录老舍在北平时影响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人和事,再现了老舍的性格养成,如同烙在老舍身上的烙印,影响他一生向善行善。
  •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热门推荐
  • 听闻爱情有我和你

    听闻爱情有我和你

    神使奉命守护下凡历劫的神灵,使其在人间百年善始善终,百年之后回归神位。
  • 早与早安

    早与早安

    刚学医毕业的徐衿溟暗叹生活艰辛,临时起意便改了行,去了向往的拉萨,去了八一中学当起了初中语文老师,或许是在情缘之下,在尼洋曲邂逅了季青,这位和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女孩……这个故事关于西藏,关于成都,关于生活,关于情感。徐衿溟和季青就在那个夏季相遇。
  • FGO命运!王只有我一个

    FGO命运!王只有我一个

    幸运的我穿越到了命运-冠位指定的世界,玛修,清姬,贞德,尼禄,阿尔托利亚,玉藻前,总司,美杜莎,美狄亚,阿尔忒弥斯等等,你们都是我的翅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神联盟之上学真辛苦

    战神联盟之上学真辛苦

    麒麟在圣灵星建了一所学校,它邀请战神联盟去上学,战神联盟确实去了,他们还在学校里交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
  • 你是我的旅人,我是你的路人

    你是我的旅人,我是你的路人

    曾经都奢望我们也能像三毛一样浪迹天涯,在巴西感受异域的风采,在撒哈拉沙漠陪同非洲小孩度过一天,有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像新加坡新秀作家徐一帆在大学未毕业之前就周游欧洲,做义工,邂逅杰西。可那个奢望到最后就真的就变成了奢望。也许你和我一样喜欢摄影,喜欢文字,喜欢不安分的生活,出发吧,别让你的人生留下遗憾,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每顿饭都有山珍海味,而是在兜里只有一毛钱的时候还想着那个未涉足的远方。94年出生,在一所普通二本上大学的纬帆喜欢感受生活,喜欢记录身边的美好。亲身体验着21世纪年轻一代的不一样。他说:“别怕,兄弟们都在”。这本书用最平淡的文字书写着发生在你我身上共同的事情。
  • 霸道老公好讨厌

    霸道老公好讨厌

    七年了,我终于可以离开你了。她的心里竟然还有些不舍。她不忍心抛下孩子和他,重新回到他的身边,没想到,此时,家里居然有一个陌生的女人,而自己的孩子居然还叫着妈妈。他看见她,冷哼一声,对下人说把她赶出去!
  • 愿每天都有清晨

    愿每天都有清晨

    这是我的故事,也许很平凡很普通,但是却那么的刻骨铭心,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我们也曾奋不顾身,也曾迷茫无助,但是坚持心中的那份执着和爱,就够了不是吗,追求爱情的孩子,都应该被祝福。我想把这段感情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 无题之真情

    无题之真情

    武学奇才李墨竹十年前与心上人分别,遍访天下,可最终见到的却是心上人的坟,这使他万念俱灰,本欲自尽。却因机缘巧合,在一场强盗的抢劫中救下一名男婴。自己也因此放弃了自尽的念头,转而欲查明心上人死去的真相。李墨竹将男婴托由他人抚养。自此,以男婴的成长历程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段是是非非,恩怨情仇的故事。主人公历尽了江湖的险恶,也感受了人间的真情,并逐步成长为一个身怀绝艺的武林高手,狭义之士。
  •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你知道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吗?本书将为你解密手无缚鸡之力、相貌丑陋、资质平平的宋江,如何从一个底层小吏,步步为营,摇身变成威震江湖的梁山集团的一把手。书中将巨幅呈现宋江当上老大的杀手锏——鸿鹄之志、扬名立万、手舞足蹈……谨以这些弥经历史考验的职场上位秘诀,献给想当老大的你!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